分卷阅读1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红楼之金钢指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127

    ,每次想赏我东西的时候,就将那些东西折合成银票给我。一来全了老太太疼我的心,二来这些银票不占地方,也能带进宫里去,您说可好呢?”

    贾母:好个屁,你个臭,臭不要脸的。

    贾母实在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竟然可以让元姐儿这么理直气壮又自然真诚的说出这么一番不要脸的话来。

    就冲她这份不要脸的精神,贾母都可以肯定只要她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进宫后的路一定能走得更远。

    深吸一口气,贾母又笑着夸了元姐儿懂事,想得周到。便让身边的鸳鸯将那些小姑娘喜欢的首饰拿下去,再去里间架子上的黄花梨木匣子里拿个荷包出来。

    那里面的荷包都是装的银票。同一个面额的银票装在相似的荷包里,放在同一个匣子里。

    也因此贾母内室的架子上光是各种材质的匣子就有不少个。

    少时,贾母从鸳鸯手里接过荷包,一脸疼爱的将荷包放到元姐儿手里。元姐儿一点都没客气的接过来,还顺嘴夸了几句老太太多好多好。

    其实贾母和元姐儿心里都明白贾母这么做的意义。

    一是儿孙靠不住,贾母想要在元姐儿身上做个投资。她现在比着王夫人对元姐儿好,将来元姐儿得势后,自然也会念着这点香火情。二一个便是贾母现在正经有些个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所以思来想去,贾母发现她眼前能走的路,便是继续对元姐儿好,然后给贾珠换个媳妇。

    她一把年纪了,现在的情况对于她来说,她要做的便是继续用孝道压着大房,抬高二房。这样一来二房为了府中的地位也会继续讨好她,捧高她。

    二房如如捧,大房就得一样捧。

    贾母有的时候也会扪心自问一下,她到底是怎么将日子过成这个样子的。她高高在上一辈子,怎么现在却要这般算计渡日?

    多少有些不甘心。

    叹了口气,贾母又想到贾珠那个亲事虽说是当着一众亲朋的面订下来了,又被二儿子传了出去。可到底二儿媳妇还压着这事,一直没派人去与傅家商量订亲事宜。但凡人问起来都只说傅家姑娘年纪太小的话搪塞。

    贾母想着,若是现在傅家那位姑娘有什么三长两短或是有个别的出路,那么这门亲事正好可以顺利作罢。

    想到这里贾母便看向了坐在身边的元姐儿,一个主意在她的脑中转得飞快。

    如果她利用贾家的人脉,神不知鬼不觉得帮傅家那位姑娘到内务府报个名,让她明年跟着元姐儿一道进宫选宫女呢?

    一般这种报名都是家中父兄去报的,等到那傅家丫头进了宫,这门亲事不就可以毫不影响荣国府名声的解除掉了吗?

    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贾母也没心情再去跟元姐儿演祖母慈了,于是打发元姐儿让元姐儿回去玩,然后她便将赖嬷嬷叫了过来。

    贾母将自己的想法跟赖嬷嬷说了,赖嬷嬷虽说从小就侍候贾母,可也没有想到贾母竟然这么有想法。不过转念一想这个主意还真是个非常不错的好办法,就是有些委屈傅家那位姑娘了。

    那姑娘的身份,如果进宫估计也只是最普通的低等宫女。若是不巧被分到后宫或是其他杂役的地方,这辈子怕是也就那样了。

    收起少得可怜的同情心,赖嬷嬷听了贾母的话,便转头离开忙这事去了。

    正好年根底下,往来送礼都不会被人发现里面有什么猫腻,等到来年宫中下了进宫的文书,傅家人便是想要走动关系都来不及了。

    贾母看着走出去的赖嬷嬷,又想到了远在扬州又有了身孕的亲闺女贾敏。

    若是那孩子在京城就好了。

    想到这里,贾母又开始盘算着荣国府这边的人脉,看看哪个能用得上,可以将她那女婿调回京城的。

    只是找来找去,贾母一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荣国府看着还是那个威威赫赫的国公府,其实真的已经没落了。

    小年这种日子里,让贾母想到这种事情,当真有些太虐心了。于是这一天家里举办的宴席贾母的兴致都不高。

    早上那会儿元姐儿从贾母上房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贾母给的那个荷包。当她发现里面竟然是两百两银票的时候,着实吃惊了。

    忒的大方了。

    果然这老太太才是阖府上下真正的有钱人。

    因为上午得了这两百两银子的好处,等到晚上用席面的时候,贾母兴致不高,旁人问起元姐儿可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元姐儿都会替贾母‘美言’几句,“老太太舍不得我进宫,眼瞧着进宫的日子一天近似一天,老太太心里难受呢。”

    呵呵~

    听你鬼扯。

    作者有话要说:  贾母:我的血统不可能专生废物。

    其实贾母现在就是那种矛盾又纠结的心情,管吧,管不了。不管吧,总还不想就此放手。她其实也没多少坏心,但在她的心中一切都应该以利益做最大的取舍。再一个,贾母觉得儿孙不贴心,又个个没啥大能耐所以管不管极矛盾。原著中至少还有一个有大造化的宝玉让贾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他身上,但现在宝玉衔玉失败,贾母首先想到的是她自己的年纪......作者要是贾母,儿孙这样也得纠结够了,才会啥也不管,专注吃喝玩乐。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今天跟着三岁的小外甥女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

    蚬子买回来除了用水冲泡让其吐沙子外,还可以拿着小木棍在放蚬子的水盆里来回的搅动。这样一来,那些蚬子就回和晕车的人一样,一边晕水一边吐了。

    今天终于知道原来海鲜也会晕水了。感觉真的太神奇了。

    大家晚安,作者也要去睡了。

    第72章

    秉承着‘今年过年不收礼, 收礼只收银票票’的原则, 相较于兴致不太高的老太太,元姐儿这个年过得到是极开心。

    今年过年的时候,元姐儿一点都不矜持的让屋中所有的丫头去外面放了话。告诉贾家各处送年礼的, 别送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要送就送些户部印发的银票吧。

    那个全国通用, 比普通民间印发的更保值。

    荣宁两府里,元姐儿下面只有三个弟妹,两个五服内的侄儿。

    但是她上面却有一打的亲戚长辈,再加上元姐儿极会炒作,收获颇丰。

    让人去王夫人那里传消息说大房的大老爷和大太太分别给元姐儿准备了三百两的银票, 又说绿柳给元姐儿也准备了两百两的红包......

    然后又去大房那边传了些宁国府那边准备送元姐儿多少多少银票。

    之后又派人去宁国府,将下人‘打听’到的荣国府里各处给元姐儿的红包数‘如实’的转告给宁国府的老爷太太们.

    分卷阅读127 ↑返回顶部↑
    红楼之金钢指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127

    ,每次想赏我东西的时候,就将那些东西折合成银票给我。一来全了老太太疼我的心,二来这些银票不占地方,也能带进宫里去,您说可好呢?”

    贾母:好个屁,你个臭,臭不要脸的。

    贾母实在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竟然可以让元姐儿这么理直气壮又自然真诚的说出这么一番不要脸的话来。

    就冲她这份不要脸的精神,贾母都可以肯定只要她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进宫后的路一定能走得更远。

    深吸一口气,贾母又笑着夸了元姐儿懂事,想得周到。便让身边的鸳鸯将那些小姑娘喜欢的首饰拿下去,再去里间架子上的黄花梨木匣子里拿个荷包出来。

    那里面的荷包都是装的银票。同一个面额的银票装在相似的荷包里,放在同一个匣子里。

    也因此贾母内室的架子上光是各种材质的匣子就有不少个。

    少时,贾母从鸳鸯手里接过荷包,一脸疼爱的将荷包放到元姐儿手里。元姐儿一点都没客气的接过来,还顺嘴夸了几句老太太多好多好。

    其实贾母和元姐儿心里都明白贾母这么做的意义。

    一是儿孙靠不住,贾母想要在元姐儿身上做个投资。她现在比着王夫人对元姐儿好,将来元姐儿得势后,自然也会念着这点香火情。二一个便是贾母现在正经有些个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所以思来想去,贾母发现她眼前能走的路,便是继续对元姐儿好,然后给贾珠换个媳妇。

    她一把年纪了,现在的情况对于她来说,她要做的便是继续用孝道压着大房,抬高二房。这样一来二房为了府中的地位也会继续讨好她,捧高她。

    二房如如捧,大房就得一样捧。

    贾母有的时候也会扪心自问一下,她到底是怎么将日子过成这个样子的。她高高在上一辈子,怎么现在却要这般算计渡日?

    多少有些不甘心。

    叹了口气,贾母又想到贾珠那个亲事虽说是当着一众亲朋的面订下来了,又被二儿子传了出去。可到底二儿媳妇还压着这事,一直没派人去与傅家商量订亲事宜。但凡人问起来都只说傅家姑娘年纪太小的话搪塞。

    贾母想着,若是现在傅家那位姑娘有什么三长两短或是有个别的出路,那么这门亲事正好可以顺利作罢。

    想到这里贾母便看向了坐在身边的元姐儿,一个主意在她的脑中转得飞快。

    如果她利用贾家的人脉,神不知鬼不觉得帮傅家那位姑娘到内务府报个名,让她明年跟着元姐儿一道进宫选宫女呢?

    一般这种报名都是家中父兄去报的,等到那傅家丫头进了宫,这门亲事不就可以毫不影响荣国府名声的解除掉了吗?

    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贾母也没心情再去跟元姐儿演祖母慈了,于是打发元姐儿让元姐儿回去玩,然后她便将赖嬷嬷叫了过来。

    贾母将自己的想法跟赖嬷嬷说了,赖嬷嬷虽说从小就侍候贾母,可也没有想到贾母竟然这么有想法。不过转念一想这个主意还真是个非常不错的好办法,就是有些委屈傅家那位姑娘了。

    那姑娘的身份,如果进宫估计也只是最普通的低等宫女。若是不巧被分到后宫或是其他杂役的地方,这辈子怕是也就那样了。

    收起少得可怜的同情心,赖嬷嬷听了贾母的话,便转头离开忙这事去了。

    正好年根底下,往来送礼都不会被人发现里面有什么猫腻,等到来年宫中下了进宫的文书,傅家人便是想要走动关系都来不及了。

    贾母看着走出去的赖嬷嬷,又想到了远在扬州又有了身孕的亲闺女贾敏。

    若是那孩子在京城就好了。

    想到这里,贾母又开始盘算着荣国府这边的人脉,看看哪个能用得上,可以将她那女婿调回京城的。

    只是找来找去,贾母一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荣国府看着还是那个威威赫赫的国公府,其实真的已经没落了。

    小年这种日子里,让贾母想到这种事情,当真有些太虐心了。于是这一天家里举办的宴席贾母的兴致都不高。

    早上那会儿元姐儿从贾母上房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贾母给的那个荷包。当她发现里面竟然是两百两银票的时候,着实吃惊了。

    忒的大方了。

    果然这老太太才是阖府上下真正的有钱人。

    因为上午得了这两百两银子的好处,等到晚上用席面的时候,贾母兴致不高,旁人问起元姐儿可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元姐儿都会替贾母‘美言’几句,“老太太舍不得我进宫,眼瞧着进宫的日子一天近似一天,老太太心里难受呢。”

    呵呵~

    听你鬼扯。

    作者有话要说:  贾母:我的血统不可能专生废物。

    其实贾母现在就是那种矛盾又纠结的心情,管吧,管不了。不管吧,总还不想就此放手。她其实也没多少坏心,但在她的心中一切都应该以利益做最大的取舍。再一个,贾母觉得儿孙不贴心,又个个没啥大能耐所以管不管极矛盾。原著中至少还有一个有大造化的宝玉让贾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他身上,但现在宝玉衔玉失败,贾母首先想到的是她自己的年纪......作者要是贾母,儿孙这样也得纠结够了,才会啥也不管,专注吃喝玩乐。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今天跟着三岁的小外甥女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

    蚬子买回来除了用水冲泡让其吐沙子外,还可以拿着小木棍在放蚬子的水盆里来回的搅动。这样一来,那些蚬子就回和晕车的人一样,一边晕水一边吐了。

    今天终于知道原来海鲜也会晕水了。感觉真的太神奇了。

    大家晚安,作者也要去睡了。

    第72章

    秉承着‘今年过年不收礼, 收礼只收银票票’的原则, 相较于兴致不太高的老太太,元姐儿这个年过得到是极开心。

    今年过年的时候,元姐儿一点都不矜持的让屋中所有的丫头去外面放了话。告诉贾家各处送年礼的, 别送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要送就送些户部印发的银票吧。

    那个全国通用, 比普通民间印发的更保值。

    荣宁两府里,元姐儿下面只有三个弟妹,两个五服内的侄儿。

    但是她上面却有一打的亲戚长辈,再加上元姐儿极会炒作,收获颇丰。

    让人去王夫人那里传消息说大房的大老爷和大太太分别给元姐儿准备了三百两的银票, 又说绿柳给元姐儿也准备了两百两的红包......

    然后又去大房那边传了些宁国府那边准备送元姐儿多少多少银票。

    之后又派人去宁国府,将下人‘打听’到的荣国府里各处给元姐儿的红包数‘如实’的转告给宁国府的老爷太太们.

    分卷阅读127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