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午夜布拉格 作者:琅俨

    分卷阅读255

    《施普雷河日报》头版头条上, 一张极具震撼力的, 从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东部边境线上所拍摄到的照片占了整整一个版面。那是已经整装待发的,企图给打算用武力胁迫他们的德国狠狠一个还击的, 密密麻麻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

    而在这张照片的上方, 则有着一个同样有力的标题。

    在这样一个十分微妙的关键时刻, 仅仅是如此一个头版头条, 就已经足够让人在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就立刻花钱把它买下来了。那就更不用说,当你把这份报纸买下来,并翻开它之后,你会发现在头版头条之后,还有着一整篇最新也最重磅消息的实时文章。

    它并不具有任何的个人主观信息, 而只写下了这名记者在东部前线的所见所闻,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台里所播放出的那些新闻。

    那正是林雪涅在回来的那一路上就打好了腹稿,也在她和那个旅店老板的儿子在沿途休息、吃干粮的时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思路, 并在回到报社的第一时间就写下的新闻稿。

    由于骑摩托车跨越这么长一段的距离实在是十分累人又耗费体能的事,在才一回到报社的时候,别说骑摩托带她回来的那个年轻人累得仿佛只要在桌子上一倒头就能睡下去, 就连一路只是跟在后面坐着的林雪涅都觉得腿麻得都要不能好好伸直了,走上报社的两楼都要抓着扶手很慢很慢的迈动步子才能走上去。

    可是赶上第二天早上的报纸发行到底是最重要的事。

    因此, 她只是在把那几卷珍贵异常的胶卷交给了特意等在那里的同事去冲洗之后,就在洗了一把脸, 并给自己和带她回来的那个年轻人都泡上了一杯能祛寒提神的生姜红茶之后坐到了打字机前,对照着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的那几条思路,还有最精彩的句子开始写下这篇新闻稿。

    只有当她在这篇稿子的末尾处打下自己的署名——“雪涅·林”之后, 属于她的这场仗才算是打完了。

    此时已经距离报纸该下印的时间很近很近了,但他们的社长,这位在接到消息后凌晨两点赶来报社的长者却坚持要等到林雪涅的这篇文章排版完成后才去下印。

    正是他们的这些努力,才能够让德国的民众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就看到这样极具震撼力的头版头条,以及翻开它之后的那篇文章。

    只要是熟悉《施普雷河日报》的人就必定会在看完这样一篇足够震撼也足够有力的文章后又因为其后的“雪涅·林”这一署名而感到十分惊讶。

    这当然是因为雪涅·林不仅是一位女性,还是一位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温暖与恬静的女性。

    可现在,这样一位女性却是从剑拔弩张的,几乎处于临近开战的东部边境带回了这样的一组必然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才能够拍摄到的照片。

    这让“雪涅·林”这个名字彻底在德国的新闻界里横空出世了。

    可是新闻界却是并没能够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个从东部边境处带回了一组珍贵照片的年轻记者。那是因为,在9月29日这一天,原本看起来已经临近开战的欧洲局势又有了仿佛海啸和巨浪都在顷刻间往后倒退了一般的变化!

    在英国海军与法国陆军都先后进行了动员之后,英、法、意三国的领导人就一齐来到了慕尼黑,举行一场“为彻底解决苏台德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看起来这应该是向来都强硬得哪怕连一步都不肯退让的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所释放出的一个他愿意妥协的信号!

    并且,由于与德国保持着暧昧关系的意大利的加入,这场会议看起来对德国似乎友好了不少。

    当德国的电台,以及多家报纸媒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连日来一直都保持着神经高度紧张的新闻人们简直觉得他们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当然意味着在28日的时候还看起来在所难免的这场仗很可能会打不起来了!

    可是感到高兴极了又庆幸极了的人又怎会只有德国的新闻媒体界以及少数的一部分已经得到这个消息的上层人士。感到自己重重地松了一口气的人,应当还有英法两国的领导人。

    阿道夫·希特勒所向他们传达出的这一愿意进行让步的信号,让原本就极不愿意打这场仗,并且也早已准备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的英法两国领导人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走下去的台阶,并且也能够和自己的民众有所交待了。

    于是他们怀着一份心有余悸,并带着微笑来到了慕尼黑。

    这场会议从9月29日的中午一致持续到了9月30日的凌晨两点。而他们所讨论的全部则只不过是他们应该怎么把苏台德地区交给德国,而在苏台德地区的非日耳曼人的撤离工作又应当怎样展开。

    在又一场世界级大战险些打响的阴云下,这些和平主义者甚至都没能想起他们其实还可以“乘胜追击”,以自己的武力震慑德国,并只是在意大利的热心帮衬下谈妥了一切。

    而专程赶到慕尼黑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则只能在会议室的门口,等待一份已经签署完成的,由他国所决定的关于他们的命运。

    除了全盘接受、以及接受英法两国对他所作出的,有和没有都没有太大区别的保证之外,那位代表以及他背后的那个国家似乎也做不了任何别的事了。

    同样是在9月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带着一张由德国元首希特勒签过字的保证回到英国。

    这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回国前与阿道夫·希特勒的一次私人会面时所提出,并当即就签了字的声明。那份声明上所写的最核心内容大约是——【对于英德之间的任何问题,我们都应当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

    现在,他就带着这张纸,这张其实并没有什么用的纸,像个英雄一样地挥舞着它,得到了前来迎接他的民众们的热情欢呼与夹道欢迎。

    从机场到唐宁街,那同样也是一场胜利的凯旋。然后他就在唐宁街的官邸窗前大声念出了这份声明,并进行了一场简短的演讲。

    1938年的9月30日,这位英国的首相在演讲中将他所身处的时代称为:“我们这个和平的年代。”

    * * *

    在10月的这一天,柏林的天气很好。这样的一天,即便不能用万里晴空来形容,也一定可以称得上是风和日丽。

    这是被派去德累斯顿的德国空军第27战斗机联队,第39战斗机联队,以及第52战斗机联队回柏林的日子。作为在前阵子只身从东部边境带回了那组珍贵照片的记者,林雪涅得到了一个来到这里,并对那些空军飞行员进行采访的机会。

    现在,一名驻地空军军官正开着车,带林雪涅进入到机场跑道

    分卷阅读255 ↑返回顶部↑
    午夜布拉格 作者:琅俨

    分卷阅读255

    《施普雷河日报》头版头条上, 一张极具震撼力的, 从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东部边境线上所拍摄到的照片占了整整一个版面。那是已经整装待发的,企图给打算用武力胁迫他们的德国狠狠一个还击的, 密密麻麻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

    而在这张照片的上方, 则有着一个同样有力的标题。

    在这样一个十分微妙的关键时刻, 仅仅是如此一个头版头条, 就已经足够让人在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就立刻花钱把它买下来了。那就更不用说,当你把这份报纸买下来,并翻开它之后,你会发现在头版头条之后,还有着一整篇最新也最重磅消息的实时文章。

    它并不具有任何的个人主观信息, 而只写下了这名记者在东部前线的所见所闻,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台里所播放出的那些新闻。

    那正是林雪涅在回来的那一路上就打好了腹稿,也在她和那个旅店老板的儿子在沿途休息、吃干粮的时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思路, 并在回到报社的第一时间就写下的新闻稿。

    由于骑摩托车跨越这么长一段的距离实在是十分累人又耗费体能的事,在才一回到报社的时候,别说骑摩托带她回来的那个年轻人累得仿佛只要在桌子上一倒头就能睡下去, 就连一路只是跟在后面坐着的林雪涅都觉得腿麻得都要不能好好伸直了,走上报社的两楼都要抓着扶手很慢很慢的迈动步子才能走上去。

    可是赶上第二天早上的报纸发行到底是最重要的事。

    因此, 她只是在把那几卷珍贵异常的胶卷交给了特意等在那里的同事去冲洗之后,就在洗了一把脸, 并给自己和带她回来的那个年轻人都泡上了一杯能祛寒提神的生姜红茶之后坐到了打字机前,对照着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的那几条思路,还有最精彩的句子开始写下这篇新闻稿。

    只有当她在这篇稿子的末尾处打下自己的署名——“雪涅·林”之后, 属于她的这场仗才算是打完了。

    此时已经距离报纸该下印的时间很近很近了,但他们的社长,这位在接到消息后凌晨两点赶来报社的长者却坚持要等到林雪涅的这篇文章排版完成后才去下印。

    正是他们的这些努力,才能够让德国的民众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就看到这样极具震撼力的头版头条,以及翻开它之后的那篇文章。

    只要是熟悉《施普雷河日报》的人就必定会在看完这样一篇足够震撼也足够有力的文章后又因为其后的“雪涅·林”这一署名而感到十分惊讶。

    这当然是因为雪涅·林不仅是一位女性,还是一位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温暖与恬静的女性。

    可现在,这样一位女性却是从剑拔弩张的,几乎处于临近开战的东部边境带回了这样的一组必然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才能够拍摄到的照片。

    这让“雪涅·林”这个名字彻底在德国的新闻界里横空出世了。

    可是新闻界却是并没能够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个从东部边境处带回了一组珍贵照片的年轻记者。那是因为,在9月29日这一天,原本看起来已经临近开战的欧洲局势又有了仿佛海啸和巨浪都在顷刻间往后倒退了一般的变化!

    在英国海军与法国陆军都先后进行了动员之后,英、法、意三国的领导人就一齐来到了慕尼黑,举行一场“为彻底解决苏台德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看起来这应该是向来都强硬得哪怕连一步都不肯退让的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所释放出的一个他愿意妥协的信号!

    并且,由于与德国保持着暧昧关系的意大利的加入,这场会议看起来对德国似乎友好了不少。

    当德国的电台,以及多家报纸媒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连日来一直都保持着神经高度紧张的新闻人们简直觉得他们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当然意味着在28日的时候还看起来在所难免的这场仗很可能会打不起来了!

    可是感到高兴极了又庆幸极了的人又怎会只有德国的新闻媒体界以及少数的一部分已经得到这个消息的上层人士。感到自己重重地松了一口气的人,应当还有英法两国的领导人。

    阿道夫·希特勒所向他们传达出的这一愿意进行让步的信号,让原本就极不愿意打这场仗,并且也早已准备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的英法两国领导人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走下去的台阶,并且也能够和自己的民众有所交待了。

    于是他们怀着一份心有余悸,并带着微笑来到了慕尼黑。

    这场会议从9月29日的中午一致持续到了9月30日的凌晨两点。而他们所讨论的全部则只不过是他们应该怎么把苏台德地区交给德国,而在苏台德地区的非日耳曼人的撤离工作又应当怎样展开。

    在又一场世界级大战险些打响的阴云下,这些和平主义者甚至都没能想起他们其实还可以“乘胜追击”,以自己的武力震慑德国,并只是在意大利的热心帮衬下谈妥了一切。

    而专程赶到慕尼黑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则只能在会议室的门口,等待一份已经签署完成的,由他国所决定的关于他们的命运。

    除了全盘接受、以及接受英法两国对他所作出的,有和没有都没有太大区别的保证之外,那位代表以及他背后的那个国家似乎也做不了任何别的事了。

    同样是在9月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带着一张由德国元首希特勒签过字的保证回到英国。

    这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回国前与阿道夫·希特勒的一次私人会面时所提出,并当即就签了字的声明。那份声明上所写的最核心内容大约是——【对于英德之间的任何问题,我们都应当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

    现在,他就带着这张纸,这张其实并没有什么用的纸,像个英雄一样地挥舞着它,得到了前来迎接他的民众们的热情欢呼与夹道欢迎。

    从机场到唐宁街,那同样也是一场胜利的凯旋。然后他就在唐宁街的官邸窗前大声念出了这份声明,并进行了一场简短的演讲。

    1938年的9月30日,这位英国的首相在演讲中将他所身处的时代称为:“我们这个和平的年代。”

    * * *

    在10月的这一天,柏林的天气很好。这样的一天,即便不能用万里晴空来形容,也一定可以称得上是风和日丽。

    这是被派去德累斯顿的德国空军第27战斗机联队,第39战斗机联队,以及第52战斗机联队回柏林的日子。作为在前阵子只身从东部边境带回了那组珍贵照片的记者,林雪涅得到了一个来到这里,并对那些空军飞行员进行采访的机会。

    现在,一名驻地空军军官正开着车,带林雪涅进入到机场跑道

    分卷阅读255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