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路救济,到最后,刘备大军之后,竟然就是长长的流民队伍。对于这种状况,关羽、张飞等将领都表示了担忧。他们作为军人,不是想见死不救,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问题,就是一定要优先保证军粮的供应,否则这么多人马,天天人吃马嚼的,实然说要没粮了,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对此,也表示了担心。他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自己的人马安全抵达青州。而不是留在这里做慈善家。粮尽唯一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玩完。

    还好,在击溃好几路不长眼的所谓义军后,颇有所获。而荀彧也一再表示,粮食供应绝对没有问题。末了,荀彧还提了一嘴,说可以用粮食,把这些流民吸引到青州去安置……

    听到荀彧这个想法,刘备不由眼睛一亮。这些年连年战乱,中原原本繁华之地多成废墟,十室九空,而青州也是黄巾肆虐之地,把这些人全弄到青州去实行耕屯,到时既能收获粮食,也有了后备兵源,简直是一举数得。荀彧不愧是王佐之材,脑筋转得就是快。自己还没想到呢。

    当“广阳侯、领青州牧刘”的大旗所蕴含的意义为广大流民所知悉的时候,流民队伍无疑又壮大了些。还好,一路穿州过府,刘备总是会携了荀彧去拜访地方官吏,一是为了补充粮食,二是就地安置一些无法胜任长途跋涉的老弱妇孺。于是,在穿越泰山郡,抵达齐国的时候,除了刘备的大军,就是身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仍显勃勃生机的数万精壮。

    青州,领平原国、济南国、齐国、北海国、乐安郡、东莱郡六郡国,治齐国临菑。青州乃是小州,远远比不上相临的兖、徐、幽诸州,更不用说地盘大得没边的益、荆、扬诸州了。且一州之地,还有四个诸侯王,要不是千乘国王无嗣,千乘国除为乐安郡,青州就会有五个诸侯王。虽然这些刘氏王爷们不再像西汉时那样,军权财权人事权统统在握,但这些传承数代的皇族力量,仍然不可小视。尤其是在洛阳和刘备打过交道的平原王刘硕这种老油条。

    刘硕拥立有功,于是除嫡子外,数位他喜爱的王子又得封侯爵,虽然不能像他一样霸个郡国来供养,但也总算是一生富贵,衣食无忧了。老王爷心事尽去,于是在洛阳玩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出了王府那个牢笼,大有天子不下旨,他就不回去的打算。

    齐王刘承于他的齐王府中,大摆宴席,来迎接刘备这个新的青州主人。按理来说,藩王无故不得结交地方守令,更何况是一州之牧。不过,现在倒是无所谓了,大汉天子都出了两位,还有什么规矩是不能破的?

    自第一代齐哀王刘章到现在的齐王刘承,齐国已经传承六世了。刘章乃光武帝刘秀的亲侄,齐武王刘縯的嫡子,刘縯死得早,刘章自幼被光武帝抚养长大,甚为喜爱,在建武二年,就被立为太原王,后又迁为齐王。于是这一枝就怎么传了下来。历史上刘承活得很久,齐王位置上一坐就坐了五十九年,直到后来曹操大手笔削除刘汉侯国,于是在建安十一年,齐国废除。

    齐王府,纵然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依然是富丽堂皇,宫阙无数,屋舍连绵。齐王玉冠华服,居中而坐,右边一排以下,都是王府属官。左边第一位,就是刘备,顺延下去,便是齐国相,以及几位所谓的名士。

    酒过三巡,原本一头雾水的刘备总算是知道齐王宴请他是什么意思了。无非二个字,示好。自黄巾乱起以来,天下叛贼就多如牛毛,此起彼伏,连州跨郡。青州更是重灾区。齐王也是担惊受怕过好几回。齐王也没什么其他的心思,就想着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富贵闲散日子,然后把祖宗传下来的这份家业给传下去就完事了。他也是久闻刘备的大名,既然同为宗亲,又见刘备兵强马壮,于是立马就先想着拉拢下刘备来示个好。反正一笔也写不出两个刘字不是?

    刘备见齐王一脸小心翼翼,笑容几近于谄媚,心中不禁就有些发堵。那个强盛无比的大汉帝国终究是远去了。不然,皇室子弟,一位藩王怎会如此巴结他这个外臣。若是国家兴盛,皇室强大,作为王族的齐王,腰杆子怎么的也会比现在硬上几分罢?

    刘备强抑住满腹思绪,举杯与齐王一饮而尽。心道,只要不是太过份,总是要保住你一生富贵无忧的,也算是酬了今日之情了。

    齐王宴之后,刘备连拒无数名流乡老的宴请,而期待着新任州牧是否有甚新动作的时候,临菑城的刺史府中,却彻底没了消息。

    刘备此时早就不在城内,而是率了一众心腹出了城。青州叛乱四起,百姓抛家弃子,流离失所,而因盗贼四起,商路堵塞,是以境内无良商贾一个个囤积居奇,使得物价飞涨,民冤四起。这些都是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则刘备却先把这些事给压了下来,抛之脑后。他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整军。

    自黄巾起义以来,刘备领军也有数年了,之前因为朝廷和自身官位的限制,于是在军队编制构成,军费,军器等等各方面,都无法大范围的调整,而只能偶尔做做小手术。现在洛阳和长安两位天子你来我往,打嘴仗打得不亦乐乎。而他也是跃居一州州牧,成为方面重臣,执掌青州一地军政大权。是以可以再无束缚,百无禁忌的拿军队进行整改了。

    在和众将、荀彧商量、讨论无数次以后,大体方案如下。军队改名为青州军。军队中基本单位为伍、什、队、屯、曲、部、军。伍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队,百人一屯,三屯为曲,三曲为部,三部成军。自部以上,另设后勤单位,部上设后勤曲,军上设后勤部。后勤单位又包括辎重营、卫生营。于是一曲为三百人、一部为一千二百人、一军为四千八百人。

    青州第一军,关羽为主将,黄广为副将;青州第二军,张飞为主将,叶蛟为副将;青州第三军,黄忠为主将,周伟为副将;青州第四军,严颜为主将,黄蜀为副将;另外刘恪统率二千亲军,罗耶珂统率三千板循军。全军编制共计二万四千余人。

    搞定编制之后,刘备就开始思考军衔职阶了。东汉军队中,职阶太简单了,从下到上,伍长、什长、队正、屯长、军侯(军司马)、校尉、中郎将(将军),然后就完事了。以刘备看来,如今天下正多事,四处征伐不休,这种简单的职位,是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连年征战下来,校尉要升迁,中郎将(将军)们也要升迁,再往上,就是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四将军以及车骑将军、卫将军、骠骑将军和大将军了。这些高级军职,总共就十来个,而这些职务,也是目前作为青州牧的刘备,无法任命的。再者,私底下,这些职务将来刘备也打算不轻授。刘备头疼的揉了揉眉头,那么,就只能在军衔上动动心思了。参考了记忆中唐朝、宋朝与明朝的军制与军衔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新鲜的青州军军衔火速出炉了。

    暂定军职:伍长、什长、队正、屯长、军侯(军司马)、兵马使、指挥使、行军总管。

    暂定军阶:下等兵、上等兵;武功郎、武节郎、武忠郎;果毅尉、武骑尉、云骑尉、飞骑尉、骁骑尉;陪戎校尉、仁勇校尉、御侮校尉、宣节校尉、翊麾校尉、致果校尉、振威校尉、昭武校尉;都尉;中郎将;定远将军、宁远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忠武将军、奋武将军。九阶二十三级。这也是目前刘备所能设置的极端了。设置如此繁芜复杂的职阶,刘备也是为了将来好兑现对将士们的封赏。军队就这么多,而军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数量有限,不能乱提拔,那么征战之中,有功将士怎么办?可以提升你的军阶啊。你战功多,没地方安置你,那就提升你的军阶,给你多发俸禄钱财,这样总没怨气了吧?这就是刘备的目的。如果可以,他恨不得再设置得多一些。

    至于倒腾出这么多职阶来朝廷认不认可,刘备已经懒得去管了。这些职阶,将会与军饷待遇直接相关,朝廷不认可没关系,他认可,青州军体系认可就行了。什么?朝廷会降罪?两个朝廷现在谁也顾不上,只顾着吵架了,谁会关心这个?再说了,不久之后,老曹或者袁绍就会带头,让军中校尉与中郎将泛滥成灾,各种杂号将军满天飞。从此,原本在大汉属于高级军职行列的校尉与中郎将一职,彻底沦落了,渐渐成为中、低级职务。

    军职与军阶定下来之后,关羽等主将,就被刘备任命为中郎将。比如关羽,他的职阶就是抚顺中郎将、青州第一军指挥使。而黄广,则是骑都尉、青州第一军副指挥使。至于刘备,则是广阳侯、青州牧、青州行军总管,天下兵马大元帅啦(最后这个是刘备心底瞎想的,哈哈哈。)然后,轰轰烈烈的军中选拔,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弟弟五一结婚,这几天一直在忙着买东买西,搞卫生,各种杂事,累成狗,然后家里网也不好,断了几天不好意思。这章也是忙里偷闲码出来的。

    ...

    ... ↑返回顶部↑
    一路救济,到最后,刘备大军之后,竟然就是长长的流民队伍。对于这种状况,关羽、张飞等将领都表示了担忧。他们作为军人,不是想见死不救,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问题,就是一定要优先保证军粮的供应,否则这么多人马,天天人吃马嚼的,实然说要没粮了,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对此,也表示了担心。他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自己的人马安全抵达青州。而不是留在这里做慈善家。粮尽唯一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玩完。

    还好,在击溃好几路不长眼的所谓义军后,颇有所获。而荀彧也一再表示,粮食供应绝对没有问题。末了,荀彧还提了一嘴,说可以用粮食,把这些流民吸引到青州去安置……

    听到荀彧这个想法,刘备不由眼睛一亮。这些年连年战乱,中原原本繁华之地多成废墟,十室九空,而青州也是黄巾肆虐之地,把这些人全弄到青州去实行耕屯,到时既能收获粮食,也有了后备兵源,简直是一举数得。荀彧不愧是王佐之材,脑筋转得就是快。自己还没想到呢。

    当“广阳侯、领青州牧刘”的大旗所蕴含的意义为广大流民所知悉的时候,流民队伍无疑又壮大了些。还好,一路穿州过府,刘备总是会携了荀彧去拜访地方官吏,一是为了补充粮食,二是就地安置一些无法胜任长途跋涉的老弱妇孺。于是,在穿越泰山郡,抵达齐国的时候,除了刘备的大军,就是身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仍显勃勃生机的数万精壮。

    青州,领平原国、济南国、齐国、北海国、乐安郡、东莱郡六郡国,治齐国临菑。青州乃是小州,远远比不上相临的兖、徐、幽诸州,更不用说地盘大得没边的益、荆、扬诸州了。且一州之地,还有四个诸侯王,要不是千乘国王无嗣,千乘国除为乐安郡,青州就会有五个诸侯王。虽然这些刘氏王爷们不再像西汉时那样,军权财权人事权统统在握,但这些传承数代的皇族力量,仍然不可小视。尤其是在洛阳和刘备打过交道的平原王刘硕这种老油条。

    刘硕拥立有功,于是除嫡子外,数位他喜爱的王子又得封侯爵,虽然不能像他一样霸个郡国来供养,但也总算是一生富贵,衣食无忧了。老王爷心事尽去,于是在洛阳玩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出了王府那个牢笼,大有天子不下旨,他就不回去的打算。

    齐王刘承于他的齐王府中,大摆宴席,来迎接刘备这个新的青州主人。按理来说,藩王无故不得结交地方守令,更何况是一州之牧。不过,现在倒是无所谓了,大汉天子都出了两位,还有什么规矩是不能破的?

    自第一代齐哀王刘章到现在的齐王刘承,齐国已经传承六世了。刘章乃光武帝刘秀的亲侄,齐武王刘縯的嫡子,刘縯死得早,刘章自幼被光武帝抚养长大,甚为喜爱,在建武二年,就被立为太原王,后又迁为齐王。于是这一枝就怎么传了下来。历史上刘承活得很久,齐王位置上一坐就坐了五十九年,直到后来曹操大手笔削除刘汉侯国,于是在建安十一年,齐国废除。

    齐王府,纵然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依然是富丽堂皇,宫阙无数,屋舍连绵。齐王玉冠华服,居中而坐,右边一排以下,都是王府属官。左边第一位,就是刘备,顺延下去,便是齐国相,以及几位所谓的名士。

    酒过三巡,原本一头雾水的刘备总算是知道齐王宴请他是什么意思了。无非二个字,示好。自黄巾乱起以来,天下叛贼就多如牛毛,此起彼伏,连州跨郡。青州更是重灾区。齐王也是担惊受怕过好几回。齐王也没什么其他的心思,就想着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富贵闲散日子,然后把祖宗传下来的这份家业给传下去就完事了。他也是久闻刘备的大名,既然同为宗亲,又见刘备兵强马壮,于是立马就先想着拉拢下刘备来示个好。反正一笔也写不出两个刘字不是?

    刘备见齐王一脸小心翼翼,笑容几近于谄媚,心中不禁就有些发堵。那个强盛无比的大汉帝国终究是远去了。不然,皇室子弟,一位藩王怎会如此巴结他这个外臣。若是国家兴盛,皇室强大,作为王族的齐王,腰杆子怎么的也会比现在硬上几分罢?

    刘备强抑住满腹思绪,举杯与齐王一饮而尽。心道,只要不是太过份,总是要保住你一生富贵无忧的,也算是酬了今日之情了。

    齐王宴之后,刘备连拒无数名流乡老的宴请,而期待着新任州牧是否有甚新动作的时候,临菑城的刺史府中,却彻底没了消息。

    刘备此时早就不在城内,而是率了一众心腹出了城。青州叛乱四起,百姓抛家弃子,流离失所,而因盗贼四起,商路堵塞,是以境内无良商贾一个个囤积居奇,使得物价飞涨,民冤四起。这些都是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则刘备却先把这些事给压了下来,抛之脑后。他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整军。

    自黄巾起义以来,刘备领军也有数年了,之前因为朝廷和自身官位的限制,于是在军队编制构成,军费,军器等等各方面,都无法大范围的调整,而只能偶尔做做小手术。现在洛阳和长安两位天子你来我往,打嘴仗打得不亦乐乎。而他也是跃居一州州牧,成为方面重臣,执掌青州一地军政大权。是以可以再无束缚,百无禁忌的拿军队进行整改了。

    在和众将、荀彧商量、讨论无数次以后,大体方案如下。军队改名为青州军。军队中基本单位为伍、什、队、屯、曲、部、军。伍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队,百人一屯,三屯为曲,三曲为部,三部成军。自部以上,另设后勤单位,部上设后勤曲,军上设后勤部。后勤单位又包括辎重营、卫生营。于是一曲为三百人、一部为一千二百人、一军为四千八百人。

    青州第一军,关羽为主将,黄广为副将;青州第二军,张飞为主将,叶蛟为副将;青州第三军,黄忠为主将,周伟为副将;青州第四军,严颜为主将,黄蜀为副将;另外刘恪统率二千亲军,罗耶珂统率三千板循军。全军编制共计二万四千余人。

    搞定编制之后,刘备就开始思考军衔职阶了。东汉军队中,职阶太简单了,从下到上,伍长、什长、队正、屯长、军侯(军司马)、校尉、中郎将(将军),然后就完事了。以刘备看来,如今天下正多事,四处征伐不休,这种简单的职位,是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连年征战下来,校尉要升迁,中郎将(将军)们也要升迁,再往上,就是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四将军以及车骑将军、卫将军、骠骑将军和大将军了。这些高级军职,总共就十来个,而这些职务,也是目前作为青州牧的刘备,无法任命的。再者,私底下,这些职务将来刘备也打算不轻授。刘备头疼的揉了揉眉头,那么,就只能在军衔上动动心思了。参考了记忆中唐朝、宋朝与明朝的军制与军衔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新鲜的青州军军衔火速出炉了。

    暂定军职:伍长、什长、队正、屯长、军侯(军司马)、兵马使、指挥使、行军总管。

    暂定军阶:下等兵、上等兵;武功郎、武节郎、武忠郎;果毅尉、武骑尉、云骑尉、飞骑尉、骁骑尉;陪戎校尉、仁勇校尉、御侮校尉、宣节校尉、翊麾校尉、致果校尉、振威校尉、昭武校尉;都尉;中郎将;定远将军、宁远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忠武将军、奋武将军。九阶二十三级。这也是目前刘备所能设置的极端了。设置如此繁芜复杂的职阶,刘备也是为了将来好兑现对将士们的封赏。军队就这么多,而军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数量有限,不能乱提拔,那么征战之中,有功将士怎么办?可以提升你的军阶啊。你战功多,没地方安置你,那就提升你的军阶,给你多发俸禄钱财,这样总没怨气了吧?这就是刘备的目的。如果可以,他恨不得再设置得多一些。

    至于倒腾出这么多职阶来朝廷认不认可,刘备已经懒得去管了。这些职阶,将会与军饷待遇直接相关,朝廷不认可没关系,他认可,青州军体系认可就行了。什么?朝廷会降罪?两个朝廷现在谁也顾不上,只顾着吵架了,谁会关心这个?再说了,不久之后,老曹或者袁绍就会带头,让军中校尉与中郎将泛滥成灾,各种杂号将军满天飞。从此,原本在大汉属于高级军职行列的校尉与中郎将一职,彻底沦落了,渐渐成为中、低级职务。

    军职与军阶定下来之后,关羽等主将,就被刘备任命为中郎将。比如关羽,他的职阶就是抚顺中郎将、青州第一军指挥使。而黄广,则是骑都尉、青州第一军副指挥使。至于刘备,则是广阳侯、青州牧、青州行军总管,天下兵马大元帅啦(最后这个是刘备心底瞎想的,哈哈哈。)然后,轰轰烈烈的军中选拔,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弟弟五一结婚,这几天一直在忙着买东买西,搞卫生,各种杂事,累成狗,然后家里网也不好,断了几天不好意思。这章也是忙里偷闲码出来的。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