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60 章
分给自己的那处田庄,贾琮抽空去看了看,不禁苦笑摇头——原来竟是京城远郊一处只有十几亩良田的庄子,其余的百余亩地全是盐碱旱地,难有出息。庄子说来倒也不小,有一个山头,沟壑纵横,然而山脚下的庄院年久失修,早已是半倾颓了,有几户佃农,大多老弱,胡乱种些粗粮菜蔬,勉强糊口而已——一年的利息竟不到二百两银子。联想自己那老爹为了五千两银子可以把亲生女儿都卖了,贾琮还真不敢抱怨父亲待自己菲薄。
转眼到了七月中,贾琮在翰林院已任职三月有余,掌院学士令他经筵侍讲,专为诸位皇子侍讲《资治通鉴》,贾琮初任教职,不免战战兢兢,唯恐有一语有误,祸在不测,于是行走坐卧,手不释卷,但凡有一字之意不明,都要寻章摘句、求师访友,务求精熟。于是到林府上走得越发勤了,只是黛玉为着婚事已定,反而不好意思见他,每每就回避了。
这一日,贾琮又携了一册《资治通鉴》,来到园中沁芳桥旁,一边看景,一边读书,恰逢探春走来,后面的侍书手中持着钓竿。贾琮便笑道:“三姐姐好生雅兴,临渊羡鱼不如执杆而钓。”探春笑笑,道:“你下个月就要娶亲了,这会儿子却也悠闲得很,这早晚来这河边做什么?”
贾琮便把手中的书递给她看,探春见是《通鉴》,便笑道:“《幽梦影》里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这会儿都已初秋,你很该读一读庄子的秋水。”贾琮便笑,说道:“很是,前两日我在经筵侍讲时,还听北静王感叹,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三姐姐也是旷达之人。”探春因他提起外男,心中不自在,便不肯多说,讪讪走开了。原来自从去岁贾母生日时,探春在诸姊妹中独占鳌头,便有人上门说亲,其中那南安太妃却是要将探春说给北静王做侧妃的,贾母因是侧房,便迁延着不肯应允,消息却是已经走漏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宝钗嫁了,一直有些心疼这个女孩子,人生如此通透,依旧是身不由己。
第二十四回 成大礼潇湘出闺阁
转眼间,贾琮与黛玉的婚事便在眉睫了。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等等,六礼过了五,只剩亲迎。因为婚礼当天上午要过新娘的嫁妆,这一日,林婶娘便亲到贾府来与贾母商量。贾母自然知道林家如今大富,黛玉的嫁妆必定丰厚,然而宝钗刚刚嫁过来,满打满算的连脸盆手巾都算上了,才过了六十抬嫁妆,黛玉若是铺出十里红妆,未免太下二房的脸面。所谓家和万事兴,这正是林婶娘今日过府商议的用意。
贾母心中感念,面上自然是说不出来的,只与林婶娘客套了一番,于是两家商定黛玉的嫁妆也是六十抬。旁边陪坐的邢夫人心里急得猫抓一般,恨不能chā嘴说不必管宝玉的亲事是怎么办的,各家管各家的事儿,贾母警告地看她一眼,她才勉强按捺住了,心中依旧着急,生怕嫁妆少了,吃亏不说,还落得贾赦的埋怨。
等林婶娘去了,贾母这里便说她:“你也是当家主母多少年了,眼皮子还是这么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林家来商量削减黛玉的嫁妆,为的是顾全贾家的脸面,并不是为着省钱省事——虽台数少了,内里是半点儿少不得的,这点儿子道理都不懂得,你真是白白活了这么些岁数。”
贾母这里生气,邢夫人便不敢言声,心里到底是惴惴不安的,直到婚礼的第二天上午,新fu拜见家人时,照例清点嫁妆时,邢夫人的一颗心才放到了肚子里。这一日的气氛却不像宝玉和宝钗成亲那天那么诡异,所有的女眷全都聚在贾母房里,就连已经出嫁的湘云和宝琴都来了,大家欢欢喜喜的,黛玉只含羞带笑地坐在贾母身边,不多言语,有些日子不见,黛玉越发标致了,同为新fu,宝钗反而显得沉郁了好些。宝玉因为已经成亲,此时便不能再在女眷中厮混,只在外面男客中坐席。
这里众人说说笑笑,那边厢司仪娘子高声报出黛 ↑返回顶部↑
转眼到了七月中,贾琮在翰林院已任职三月有余,掌院学士令他经筵侍讲,专为诸位皇子侍讲《资治通鉴》,贾琮初任教职,不免战战兢兢,唯恐有一语有误,祸在不测,于是行走坐卧,手不释卷,但凡有一字之意不明,都要寻章摘句、求师访友,务求精熟。于是到林府上走得越发勤了,只是黛玉为着婚事已定,反而不好意思见他,每每就回避了。
这一日,贾琮又携了一册《资治通鉴》,来到园中沁芳桥旁,一边看景,一边读书,恰逢探春走来,后面的侍书手中持着钓竿。贾琮便笑道:“三姐姐好生雅兴,临渊羡鱼不如执杆而钓。”探春笑笑,道:“你下个月就要娶亲了,这会儿子却也悠闲得很,这早晚来这河边做什么?”
贾琮便把手中的书递给她看,探春见是《通鉴》,便笑道:“《幽梦影》里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这会儿都已初秋,你很该读一读庄子的秋水。”贾琮便笑,说道:“很是,前两日我在经筵侍讲时,还听北静王感叹,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三姐姐也是旷达之人。”探春因他提起外男,心中不自在,便不肯多说,讪讪走开了。原来自从去岁贾母生日时,探春在诸姊妹中独占鳌头,便有人上门说亲,其中那南安太妃却是要将探春说给北静王做侧妃的,贾母因是侧房,便迁延着不肯应允,消息却是已经走漏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宝钗嫁了,一直有些心疼这个女孩子,人生如此通透,依旧是身不由己。
第二十四回 成大礼潇湘出闺阁
转眼间,贾琮与黛玉的婚事便在眉睫了。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等等,六礼过了五,只剩亲迎。因为婚礼当天上午要过新娘的嫁妆,这一日,林婶娘便亲到贾府来与贾母商量。贾母自然知道林家如今大富,黛玉的嫁妆必定丰厚,然而宝钗刚刚嫁过来,满打满算的连脸盆手巾都算上了,才过了六十抬嫁妆,黛玉若是铺出十里红妆,未免太下二房的脸面。所谓家和万事兴,这正是林婶娘今日过府商议的用意。
贾母心中感念,面上自然是说不出来的,只与林婶娘客套了一番,于是两家商定黛玉的嫁妆也是六十抬。旁边陪坐的邢夫人心里急得猫抓一般,恨不能chā嘴说不必管宝玉的亲事是怎么办的,各家管各家的事儿,贾母警告地看她一眼,她才勉强按捺住了,心中依旧着急,生怕嫁妆少了,吃亏不说,还落得贾赦的埋怨。
等林婶娘去了,贾母这里便说她:“你也是当家主母多少年了,眼皮子还是这么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林家来商量削减黛玉的嫁妆,为的是顾全贾家的脸面,并不是为着省钱省事——虽台数少了,内里是半点儿少不得的,这点儿子道理都不懂得,你真是白白活了这么些岁数。”
贾母这里生气,邢夫人便不敢言声,心里到底是惴惴不安的,直到婚礼的第二天上午,新fu拜见家人时,照例清点嫁妆时,邢夫人的一颗心才放到了肚子里。这一日的气氛却不像宝玉和宝钗成亲那天那么诡异,所有的女眷全都聚在贾母房里,就连已经出嫁的湘云和宝琴都来了,大家欢欢喜喜的,黛玉只含羞带笑地坐在贾母身边,不多言语,有些日子不见,黛玉越发标致了,同为新fu,宝钗反而显得沉郁了好些。宝玉因为已经成亲,此时便不能再在女眷中厮混,只在外面男客中坐席。
这里众人说说笑笑,那边厢司仪娘子高声报出黛 ↑返回顶部↑
分给自己的那处田庄,贾琮抽空去看了看,不禁苦笑摇头——原来竟是京城远郊一处只有十几亩良田的庄子,其余的百余亩地全是盐碱旱地,难有出息。庄子说来倒也不小,有一个山头,沟壑纵横,然而山脚下的庄院年久失修,早已是半倾颓了,有几户佃农,大多老弱,胡乱种些粗粮菜蔬,勉强糊口而已——一年的利息竟不到二百两银子。联想自己那老爹为了五千两银子可以把亲生女儿都卖了,贾琮还真不敢抱怨父亲待自己菲薄。
转眼到了七月中,贾琮在翰林院已任职三月有余,掌院学士令他经筵侍讲,专为诸位皇子侍讲《资治通鉴》,贾琮初任教职,不免战战兢兢,唯恐有一语有误,祸在不测,于是行走坐卧,手不释卷,但凡有一字之意不明,都要寻章摘句、求师访友,务求精熟。于是到林府上走得越发勤了,只是黛玉为着婚事已定,反而不好意思见他,每每就回避了。
这一日,贾琮又携了一册《资治通鉴》,来到园中沁芳桥旁,一边看景,一边读书,恰逢探春走来,后面的侍书手中持着钓竿。贾琮便笑道:“三姐姐好生雅兴,临渊羡鱼不如执杆而钓。”探春笑笑,道:“你下个月就要娶亲了,这会儿子却也悠闲得很,这早晚来这河边做什么?”
贾琮便把手中的书递给她看,探春见是《通鉴》,便笑道:“《幽梦影》里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这会儿都已初秋,你很该读一读庄子的秋水。”贾琮便笑,说道:“很是,前两日我在经筵侍讲时,还听北静王感叹,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三姐姐也是旷达之人。”探春因他提起外男,心中不自在,便不肯多说,讪讪走开了。原来自从去岁贾母生日时,探春在诸姊妹中独占鳌头,便有人上门说亲,其中那南安太妃却是要将探春说给北静王做侧妃的,贾母因是侧房,便迁延着不肯应允,消息却是已经走漏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宝钗嫁了,一直有些心疼这个女孩子,人生如此通透,依旧是身不由己。
第二十四回 成大礼潇湘出闺阁
转眼间,贾琮与黛玉的婚事便在眉睫了。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等等,六礼过了五,只剩亲迎。因为婚礼当天上午要过新娘的嫁妆,这一日,林婶娘便亲到贾府来与贾母商量。贾母自然知道林家如今大富,黛玉的嫁妆必定丰厚,然而宝钗刚刚嫁过来,满打满算的连脸盆手巾都算上了,才过了六十抬嫁妆,黛玉若是铺出十里红妆,未免太下二房的脸面。所谓家和万事兴,这正是林婶娘今日过府商议的用意。
贾母心中感念,面上自然是说不出来的,只与林婶娘客套了一番,于是两家商定黛玉的嫁妆也是六十抬。旁边陪坐的邢夫人心里急得猫抓一般,恨不能chā嘴说不必管宝玉的亲事是怎么办的,各家管各家的事儿,贾母警告地看她一眼,她才勉强按捺住了,心中依旧着急,生怕嫁妆少了,吃亏不说,还落得贾赦的埋怨。
等林婶娘去了,贾母这里便说她:“你也是当家主母多少年了,眼皮子还是这么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林家来商量削减黛玉的嫁妆,为的是顾全贾家的脸面,并不是为着省钱省事——虽台数少了,内里是半点儿少不得的,这点儿子道理都不懂得,你真是白白活了这么些岁数。”
贾母这里生气,邢夫人便不敢言声,心里到底是惴惴不安的,直到婚礼的第二天上午,新fu拜见家人时,照例清点嫁妆时,邢夫人的一颗心才放到了肚子里。这一日的气氛却不像宝玉和宝钗成亲那天那么诡异,所有的女眷全都聚在贾母房里,就连已经出嫁的湘云和宝琴都来了,大家欢欢喜喜的,黛玉只含羞带笑地坐在贾母身边,不多言语,有些日子不见,黛玉越发标致了,同为新fu,宝钗反而显得沉郁了好些。宝玉因为已经成亲,此时便不能再在女眷中厮混,只在外面男客中坐席。
这里众人说说笑笑,那边厢司仪娘子高声报出黛
转眼到了七月中,贾琮在翰林院已任职三月有余,掌院学士令他经筵侍讲,专为诸位皇子侍讲《资治通鉴》,贾琮初任教职,不免战战兢兢,唯恐有一语有误,祸在不测,于是行走坐卧,手不释卷,但凡有一字之意不明,都要寻章摘句、求师访友,务求精熟。于是到林府上走得越发勤了,只是黛玉为着婚事已定,反而不好意思见他,每每就回避了。
这一日,贾琮又携了一册《资治通鉴》,来到园中沁芳桥旁,一边看景,一边读书,恰逢探春走来,后面的侍书手中持着钓竿。贾琮便笑道:“三姐姐好生雅兴,临渊羡鱼不如执杆而钓。”探春笑笑,道:“你下个月就要娶亲了,这会儿子却也悠闲得很,这早晚来这河边做什么?”
贾琮便把手中的书递给她看,探春见是《通鉴》,便笑道:“《幽梦影》里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这会儿都已初秋,你很该读一读庄子的秋水。”贾琮便笑,说道:“很是,前两日我在经筵侍讲时,还听北静王感叹,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三姐姐也是旷达之人。”探春因他提起外男,心中不自在,便不肯多说,讪讪走开了。原来自从去岁贾母生日时,探春在诸姊妹中独占鳌头,便有人上门说亲,其中那南安太妃却是要将探春说给北静王做侧妃的,贾母因是侧房,便迁延着不肯应允,消息却是已经走漏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宝钗嫁了,一直有些心疼这个女孩子,人生如此通透,依旧是身不由己。
第二十四回 成大礼潇湘出闺阁
转眼间,贾琮与黛玉的婚事便在眉睫了。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等等,六礼过了五,只剩亲迎。因为婚礼当天上午要过新娘的嫁妆,这一日,林婶娘便亲到贾府来与贾母商量。贾母自然知道林家如今大富,黛玉的嫁妆必定丰厚,然而宝钗刚刚嫁过来,满打满算的连脸盆手巾都算上了,才过了六十抬嫁妆,黛玉若是铺出十里红妆,未免太下二房的脸面。所谓家和万事兴,这正是林婶娘今日过府商议的用意。
贾母心中感念,面上自然是说不出来的,只与林婶娘客套了一番,于是两家商定黛玉的嫁妆也是六十抬。旁边陪坐的邢夫人心里急得猫抓一般,恨不能chā嘴说不必管宝玉的亲事是怎么办的,各家管各家的事儿,贾母警告地看她一眼,她才勉强按捺住了,心中依旧着急,生怕嫁妆少了,吃亏不说,还落得贾赦的埋怨。
等林婶娘去了,贾母这里便说她:“你也是当家主母多少年了,眼皮子还是这么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林家来商量削减黛玉的嫁妆,为的是顾全贾家的脸面,并不是为着省钱省事——虽台数少了,内里是半点儿少不得的,这点儿子道理都不懂得,你真是白白活了这么些岁数。”
贾母这里生气,邢夫人便不敢言声,心里到底是惴惴不安的,直到婚礼的第二天上午,新fu拜见家人时,照例清点嫁妆时,邢夫人的一颗心才放到了肚子里。这一日的气氛却不像宝玉和宝钗成亲那天那么诡异,所有的女眷全都聚在贾母房里,就连已经出嫁的湘云和宝琴都来了,大家欢欢喜喜的,黛玉只含羞带笑地坐在贾母身边,不多言语,有些日子不见,黛玉越发标致了,同为新fu,宝钗反而显得沉郁了好些。宝玉因为已经成亲,此时便不能再在女眷中厮混,只在外面男客中坐席。
这里众人说说笑笑,那边厢司仪娘子高声报出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