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听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十把燎火熊熊燃烧,给昏暗阴凉的中庭带来丝丝暖意;单调的钟鼓声时起时伏,那特有的韵律让人心灵震颤、庄重肃穆;巫祝们全都戴着诡异的面具,在燎火下翩翩起舞,他们唱着源自远古的曲调,歌声回荡于整座太庙。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虽然有着诸多不适,熊荆也还是立于楚王身侧,在大臣的注视下,随着父王一起跪拜进退,祭拜告慰自己的先祖。赵妃则站在父子的后方,从今天开始她就是楚国王后,有资格和丈夫一起进入太庙祭祀楚国先王。

    太庙与宫寝的布局一样,也是个十字,但中庭竖立的先王牌位和重重叠叠的帷幕,让人看不透整座建筑的整体,特别是升阶入堂后,墙壁上的那些五彩壁画引人入胜、动人心魄。有人、有兽、有神、有魔……,这是宫廷画师根据记忆临摹至旧郢太庙内的壁画,上面所画的多是楚国的先祖,以此来彰显他们伟大功绩,毋使后人将他们遗忘。

    或许是柳树皮汁有了一些效果,夜晚,长达一个时辰的告祭完后,熊元精神不错,并未像上次因为体力不支而昏倒。

    “荆儿欲知楚军如何阵战?”只有祭祀的时候,熊元才身着爵弁服,头戴雀色丝冕。这是熊荆熟悉的后世帝皇形象,虽然垂在前后的冕旒只有九根,可这样他才觉得像是个帝王。

    “然也。”熊荆依旧垂发,和以前不同的是身上不再是缁衣,而是丝锦。

    “太子傅鶡冠子可教你。”儿子关于军校的规划熊元知道个大概,现在他觉得这未必不是个振兴楚国的好办法。“荆儿之东宫,亦有十五乘宫甲,寡人已命蔡豹为军率,你可问之。”

    王宫的守备力量除了环卫,再一个就是东宫之甲。十五乘以楚军的军制人数,那就是一千五百人。之前没有太子,这是新组建出来的。

    “唯。”熊荆应了一句。经过这两天的琢磨,他现在已经没有开始时的兴奋——在没有完全了解当代军事技术的前提下,军校不是那么容易办的。

    没想到楚王对军校却越来越有兴趣,他低头笑道:“明日开朝,荆儿可听而议之。”

    父亲准许自己听朝并商议,熊荆非常吃惊。虽有太子监国的先例,可自己还未加冠。吃惊归吃惊,当第二天视朝,几百名朝臣向熊荆行礼时,他并无一丝慌乱。只是视朝的台子高出朝堂三尺,站在这里看着下面的玄衣委貌,想到这是王者的位置、自己今后的位置,他的脉搏频率不由加快了几分。

    三揖礼之后,朝会开始。箴尹子莫第一个出列:“臣有喜事敬告大王。”

    “何喜之有?”视朝只是过场,没想到子莫有喜事相告。

    “敬告大王:我大楚已立大子、告祭太庙,国本已固,此为一喜。大王今晨气色异以前日,寝疾初愈,此为二喜。双喜降楚,天眷我也。请大王大赦天下,封三钱之府。”

    不说不注意,子莫一说包括熊荆在内,都发现楚王的气色确实好过前几日,不像一个病人,朝堂一阵纷纷。前几日大家还担心大王寝疾薨落,没想到立了太子病就好了。

    朝有朝仪,纷纷乱乱是不允许的,傧者要呵斥时,楚王微笑拦下:“寡人今日起身,未觉心疾之疼也。”这话说完,他又低头看着熊荆,“荆儿为寡人以身试药,孝之孝者也。”

    七百多朝臣没有吓到熊荆,父亲一句简单的赞许,却使他热血上涌,一下子懵了。几个朝臣们见机揖道:“大子至孝,大王之福、大楚之福也。”他们一说,其余的人也向楚王祝词,这时候熊荆才回过神来。

    大赦天下无所谓,不过是放掉一些囚犯,但封三钱之府等于说今年不收税了,其他人愿意,黄歇是不愿意的,可一片颂赞声中,他不好反对。唯听熊元道:“既有二喜,大赦可也。”

    “大王贤明!”朝臣们再一次异口同声的称赞,早朝就这么散了。

    正朝已散,燕朝即开。这里重臣们就不是站着了,人人都有坐席。新来的熊荆坐在父亲一侧,和父亲同一个几案。燕朝所议,都是军国大事,此按例由令尹黄歇主持。这一次黄歇也例举了几件大事,第一件是弩炮,弩炮之威各国皆闻,盟国也好、敌国也好,都遣使前来讨要;第二件是水车,楚国每年夏秋都有旱情,水车务必赶快制造;第三件是夏祭,春夏秋冬都有祭,夏祭现在就要准备了;第四件是大赦引起的,今年田税收不到,令尹府财政紧张。

    黄歇年逾八旬,说话还是很有条理的,说的四件都是大事。他这几件事一说完,淖狡便道:“荆弩乃我军利器,怎可予他国?请令尹告之以无。”

    弩炮是熊荆发明的,现在称之为荆弩,即有楚国之弩的意思,也有荆王子发明的意思。淖狡这个大司马话说的很轻松,具体负责外交的太宰沈尹鼯则不满道:“弩射三百步,箭矢落入护城池中,何人不知?天下皆知也。他国方罢,秦国讨要不予,后果难料。”

    沈尹鼯一句后果难料大家的脸全沉了下来,秦楚之间虽有冥阨、大隧、直辕三关,可这三关只能护住江淮之间,淮水以北的比阳(今泌阳)属于秦的南阳郡,逆着比水可以擦着魏国边境最南端进攻楚国的城阳;再就是三关只护住了大别山、桐柏山以东地区,楚国还有两座城邑唐、随,在大别山、桐柏山以西;同样在大别山以西,汉水以东、靠近长江还有西陵、邾、夏、鄂;最后就是洞庭郡,当年阳陵君庄辛率领十五万东地兵收复的江旁十五邑,就紧挨着秦国的巫黔郡。

    从南到北,这四块和秦国接壤的地方,最北的城阳最不需担心,魏南境到桐柏山之间宽约百余里,多为山地,不说行不了大军,就是有大军,后路也很容易被魏国断掉;唐、随虽然好拔,可只是两座孤城,未与秦国盟约前楚国已有损失的准备。

    真正让人顾虑是汉水长江交汇以东的夏和鄂,夏就在汉水入江之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下游的鄂同样如此——鄂顺着长江,再往南几十里就是铜绿山了(今大冶)。这可是楚国命脉所在,虽说楚国还有其他铜矿,可其他铜矿产量加起来也没有铜绿山多。三十多年前楚国收复江旁十五邑后,先顷襄王之所以会与秦国盟誓、之所以会把青阳以西诸多土地让给秦国,为的就是这座铜绿山。

    至于最南端的洞庭郡,也比较重要,逆着湘水可以沟通滇国、南海、雒越。那里的蛮族每年都会对楚国朝贡。象牙、珍珠、黄金、犀皮,全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荆儿曾言,当于夏之南筑一大城,以拒秦国舟师南下。”想到铜绿山,熊元不由记起鶡冠子的话,当时鶡冠子为劝他立熊荆为太子而说的。

    “于夏邑之南筑一大城?”几个重臣全看向熊荆。

    “然也。”熊元点头。“铜绿山我楚国之国基也,不可失。秦国舟师若顺江南下……”

    “大王,秦国攻伐我国,当灭韩魏。既灭韩魏,可于淮上诸水南下,无须顺江而行。”熊元也不是很清楚为何要在夏邑之南筑城,他沉吟的时候,黄歇适时提出了反对意见。

    “父王,水泥未成,欲筑城也当稍后。”黄歇反对,熊元自然看着儿子,目光中带着询问。熊荆也不想马上筑城。

    “水泥为何物?”熊元饶有兴趣的问。

    “水泥类似粘土。地心有烈火,火焚岩石化为红浆,地裂时岩浆喷发,高逾千百里,其灰遮天蔽日。此灰落下,加水拌之可成坚石。”担心大家不知道水泥的重要性,熊荆不得不扯到了火山灰。“用之筑城,事半功倍。其也可于水下使用,置于水,数日后亦可凝为坚石。”

    “地裂火浆喷发,确是高逾千百里,遮天蔽日。”太卜观季附和了一句,心理有些疑惑。火山喷发不是谁都知道的。

    “大子足下可制……水泥?”左徒昭黍试探的问,有些信又有些不信。

    “原料完备、工具完备,可制。”熊荆回答前看了一眼父亲,见他没有表示,于是点头。

    “大善也。”昭黍赞道。

    “大王,秦国索要荆弩而不得,举兵伐我,不及筑城也,若之何?”很明显大家全都离题了,黄歇赶紧扯回来。

    “若秦军得我荆弩又伐我,奈何?”淖狡反问。

    “秦国索要荆弩乃为伐赵,非伐我也。”黄歇道,

    “既是伐赵,何来伐我?”昭黍插言进来。“我楚国方立大子,焉能屈从于秦国。如此,非列国轻我,齐国亦将南下与我为敌。”

    “大王,左徒所言甚是,不可屈从于秦国。”久久不语的宋玉也赞同昭黍。

    “诺。”黄歇还想说什么时,熊元却答应了。诺重千金,大王‘诺’了,事情就定下了。 ↑返回顶部↑
    数十把燎火熊熊燃烧,给昏暗阴凉的中庭带来丝丝暖意;单调的钟鼓声时起时伏,那特有的韵律让人心灵震颤、庄重肃穆;巫祝们全都戴着诡异的面具,在燎火下翩翩起舞,他们唱着源自远古的曲调,歌声回荡于整座太庙。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虽然有着诸多不适,熊荆也还是立于楚王身侧,在大臣的注视下,随着父王一起跪拜进退,祭拜告慰自己的先祖。赵妃则站在父子的后方,从今天开始她就是楚国王后,有资格和丈夫一起进入太庙祭祀楚国先王。

    太庙与宫寝的布局一样,也是个十字,但中庭竖立的先王牌位和重重叠叠的帷幕,让人看不透整座建筑的整体,特别是升阶入堂后,墙壁上的那些五彩壁画引人入胜、动人心魄。有人、有兽、有神、有魔……,这是宫廷画师根据记忆临摹至旧郢太庙内的壁画,上面所画的多是楚国的先祖,以此来彰显他们伟大功绩,毋使后人将他们遗忘。

    或许是柳树皮汁有了一些效果,夜晚,长达一个时辰的告祭完后,熊元精神不错,并未像上次因为体力不支而昏倒。

    “荆儿欲知楚军如何阵战?”只有祭祀的时候,熊元才身着爵弁服,头戴雀色丝冕。这是熊荆熟悉的后世帝皇形象,虽然垂在前后的冕旒只有九根,可这样他才觉得像是个帝王。

    “然也。”熊荆依旧垂发,和以前不同的是身上不再是缁衣,而是丝锦。

    “太子傅鶡冠子可教你。”儿子关于军校的规划熊元知道个大概,现在他觉得这未必不是个振兴楚国的好办法。“荆儿之东宫,亦有十五乘宫甲,寡人已命蔡豹为军率,你可问之。”

    王宫的守备力量除了环卫,再一个就是东宫之甲。十五乘以楚军的军制人数,那就是一千五百人。之前没有太子,这是新组建出来的。

    “唯。”熊荆应了一句。经过这两天的琢磨,他现在已经没有开始时的兴奋——在没有完全了解当代军事技术的前提下,军校不是那么容易办的。

    没想到楚王对军校却越来越有兴趣,他低头笑道:“明日开朝,荆儿可听而议之。”

    父亲准许自己听朝并商议,熊荆非常吃惊。虽有太子监国的先例,可自己还未加冠。吃惊归吃惊,当第二天视朝,几百名朝臣向熊荆行礼时,他并无一丝慌乱。只是视朝的台子高出朝堂三尺,站在这里看着下面的玄衣委貌,想到这是王者的位置、自己今后的位置,他的脉搏频率不由加快了几分。

    三揖礼之后,朝会开始。箴尹子莫第一个出列:“臣有喜事敬告大王。”

    “何喜之有?”视朝只是过场,没想到子莫有喜事相告。

    “敬告大王:我大楚已立大子、告祭太庙,国本已固,此为一喜。大王今晨气色异以前日,寝疾初愈,此为二喜。双喜降楚,天眷我也。请大王大赦天下,封三钱之府。”

    不说不注意,子莫一说包括熊荆在内,都发现楚王的气色确实好过前几日,不像一个病人,朝堂一阵纷纷。前几日大家还担心大王寝疾薨落,没想到立了太子病就好了。

    朝有朝仪,纷纷乱乱是不允许的,傧者要呵斥时,楚王微笑拦下:“寡人今日起身,未觉心疾之疼也。”这话说完,他又低头看着熊荆,“荆儿为寡人以身试药,孝之孝者也。”

    七百多朝臣没有吓到熊荆,父亲一句简单的赞许,却使他热血上涌,一下子懵了。几个朝臣们见机揖道:“大子至孝,大王之福、大楚之福也。”他们一说,其余的人也向楚王祝词,这时候熊荆才回过神来。

    大赦天下无所谓,不过是放掉一些囚犯,但封三钱之府等于说今年不收税了,其他人愿意,黄歇是不愿意的,可一片颂赞声中,他不好反对。唯听熊元道:“既有二喜,大赦可也。”

    “大王贤明!”朝臣们再一次异口同声的称赞,早朝就这么散了。

    正朝已散,燕朝即开。这里重臣们就不是站着了,人人都有坐席。新来的熊荆坐在父亲一侧,和父亲同一个几案。燕朝所议,都是军国大事,此按例由令尹黄歇主持。这一次黄歇也例举了几件大事,第一件是弩炮,弩炮之威各国皆闻,盟国也好、敌国也好,都遣使前来讨要;第二件是水车,楚国每年夏秋都有旱情,水车务必赶快制造;第三件是夏祭,春夏秋冬都有祭,夏祭现在就要准备了;第四件是大赦引起的,今年田税收不到,令尹府财政紧张。

    黄歇年逾八旬,说话还是很有条理的,说的四件都是大事。他这几件事一说完,淖狡便道:“荆弩乃我军利器,怎可予他国?请令尹告之以无。”

    弩炮是熊荆发明的,现在称之为荆弩,即有楚国之弩的意思,也有荆王子发明的意思。淖狡这个大司马话说的很轻松,具体负责外交的太宰沈尹鼯则不满道:“弩射三百步,箭矢落入护城池中,何人不知?天下皆知也。他国方罢,秦国讨要不予,后果难料。”

    沈尹鼯一句后果难料大家的脸全沉了下来,秦楚之间虽有冥阨、大隧、直辕三关,可这三关只能护住江淮之间,淮水以北的比阳(今泌阳)属于秦的南阳郡,逆着比水可以擦着魏国边境最南端进攻楚国的城阳;再就是三关只护住了大别山、桐柏山以东地区,楚国还有两座城邑唐、随,在大别山、桐柏山以西;同样在大别山以西,汉水以东、靠近长江还有西陵、邾、夏、鄂;最后就是洞庭郡,当年阳陵君庄辛率领十五万东地兵收复的江旁十五邑,就紧挨着秦国的巫黔郡。

    从南到北,这四块和秦国接壤的地方,最北的城阳最不需担心,魏南境到桐柏山之间宽约百余里,多为山地,不说行不了大军,就是有大军,后路也很容易被魏国断掉;唐、随虽然好拔,可只是两座孤城,未与秦国盟约前楚国已有损失的准备。

    真正让人顾虑是汉水长江交汇以东的夏和鄂,夏就在汉水入江之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下游的鄂同样如此——鄂顺着长江,再往南几十里就是铜绿山了(今大冶)。这可是楚国命脉所在,虽说楚国还有其他铜矿,可其他铜矿产量加起来也没有铜绿山多。三十多年前楚国收复江旁十五邑后,先顷襄王之所以会与秦国盟誓、之所以会把青阳以西诸多土地让给秦国,为的就是这座铜绿山。

    至于最南端的洞庭郡,也比较重要,逆着湘水可以沟通滇国、南海、雒越。那里的蛮族每年都会对楚国朝贡。象牙、珍珠、黄金、犀皮,全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荆儿曾言,当于夏之南筑一大城,以拒秦国舟师南下。”想到铜绿山,熊元不由记起鶡冠子的话,当时鶡冠子为劝他立熊荆为太子而说的。

    “于夏邑之南筑一大城?”几个重臣全看向熊荆。

    “然也。”熊元点头。“铜绿山我楚国之国基也,不可失。秦国舟师若顺江南下……”

    “大王,秦国攻伐我国,当灭韩魏。既灭韩魏,可于淮上诸水南下,无须顺江而行。”熊元也不是很清楚为何要在夏邑之南筑城,他沉吟的时候,黄歇适时提出了反对意见。

    “父王,水泥未成,欲筑城也当稍后。”黄歇反对,熊元自然看着儿子,目光中带着询问。熊荆也不想马上筑城。

    “水泥为何物?”熊元饶有兴趣的问。

    “水泥类似粘土。地心有烈火,火焚岩石化为红浆,地裂时岩浆喷发,高逾千百里,其灰遮天蔽日。此灰落下,加水拌之可成坚石。”担心大家不知道水泥的重要性,熊荆不得不扯到了火山灰。“用之筑城,事半功倍。其也可于水下使用,置于水,数日后亦可凝为坚石。”

    “地裂火浆喷发,确是高逾千百里,遮天蔽日。”太卜观季附和了一句,心理有些疑惑。火山喷发不是谁都知道的。

    “大子足下可制……水泥?”左徒昭黍试探的问,有些信又有些不信。

    “原料完备、工具完备,可制。”熊荆回答前看了一眼父亲,见他没有表示,于是点头。

    “大善也。”昭黍赞道。

    “大王,秦国索要荆弩而不得,举兵伐我,不及筑城也,若之何?”很明显大家全都离题了,黄歇赶紧扯回来。

    “若秦军得我荆弩又伐我,奈何?”淖狡反问。

    “秦国索要荆弩乃为伐赵,非伐我也。”黄歇道,

    “既是伐赵,何来伐我?”昭黍插言进来。“我楚国方立大子,焉能屈从于秦国。如此,非列国轻我,齐国亦将南下与我为敌。”

    “大王,左徒所言甚是,不可屈从于秦国。”久久不语的宋玉也赞同昭黍。

    “诺。”黄歇还想说什么时,熊元却答应了。诺重千金,大王‘诺’了,事情就定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