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818 章
弹劾的混乱,然后所有人都忘记了手里的正事要做。”
周嘉漠知道李汝华说的不错,但是把杨涟从户部郎中的人选中划掉,他又舍不得。心里为他惋惜不已,就继续劝李汝华。
“杨涟曾做过知县、户科给事中,是有名廉吏。到你这里做户部郎中,不论人品和才能,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之一。我听说陛下找他去乾清宫之后,他与左光斗立即撤回了弹劾方从哲的奏折。他才入仕十三年、回朝也没多久,不同你我这样站在高位看久了这朝堂的老不死。”
李汝华见周嘉谟极力相劝,也不好不给吏部尚书面子。便勉勉强强地说:“既然你这么看好他,就让他来户部做郎中。但是我可与你说好,他要是在户部里搞东林那一套,我要找你算账的。”
“好好好,若是那样,我就把他送与都察院,与六科那些人一起做伴当御史去。”
周嘉谟见李汝华认可了一个郎中,长出了一口气。继续与他推荐自己选中的其他人。
李汝华却道:“我收杨涟是因为他是顾命大臣,别的人你再斟酌斟酌。陛下要把南京六部的人都调过来,你再帮我多参详几个。”
“茂夫,这几个我真的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
李汝华见周嘉谟不肯让步,只好对他直言。
“明卿,我看好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只是无论资历能力做户部的左侍郎都有些屈才呢。”
周嘉谟膛目结舌。
“茂夫,你可真敢想。他也应该有七十岁了。去南京六部也是养老的。”
“可是陛下要把南京六部合过来,他过来做尚书不可能,做左侍郎虽然屈才,也不直接致仕要好。不然你问问陛下的意思,再问问汪应蛟本人肯不肯?”
周嘉谟只好接受了李汝华的建议,带着自己辛苦挑选出来的各部亟待补充的侍郎人选名单,恹恹地去乾清宫求见天子。
第777章 木匠皇帝32
周嘉谟宁愿先与各部尚书对增补郎中的人选进行沟通, 在达成一致的看法后,再从吏部走正常派遣的公文程序,也不愿意因派去的官员的不适合而被尚书们抱怨。
至于各部要增补的侍郎人选,那就更是慎重了。因为各部的侍郎, 他只有举荐的权利。就是各部尚书也同意的人选, 最后也必须得到天子的认可。
他常常会为一个侍郎的位置, 考核十几位符合基本要求的官员, 然后在心里按照能力、品xing排出梯度,供在任尚书选择。因为侍郎不仅是尚书的左右手、要协助各部尚书处理好事务,而且还很可能就是尚书的下任人选。
所以他往往会推荐几位与尚书达成一致的侍郎候选人给天子。但是不到尘埃落定, 那是连吏部侍郎都不知道他曾中意哪位官员的。
因为各部侍郎的人选,如果不能事先达成一致, 出现廷推、廷议就麻烦了。有时候几个月都未必能出结果。
周嘉谟很快就被引导去乾清宫的内书房。他进去以后才发现内书房做了调整,不再是先帝那时候的模样。靠墙的那一大排书柜, 表明这里以后就是天子读书的地方, 不再是召见大臣议事的所见。
“周卿, 免礼。随便坐。”
周嘉漠行礼后选择做到天子的侧面,他把袖袋里的折子掏出来递给一边伺候的宦官。
“陛下,这是老臣反复考量后的几部要增补的侍郎名单,个人经历都附在其后。但是户部侍郎的人选,李尚书中意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
“汪应蛟有什么不适合的?”
“回陛下,老臣记得汪应蛟是嘉靖二十九年生人,万历二年中的进士。其能力足以任户部尚书的。只是这侍郎人选虽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也是为了陛下五年、十年后有人得用。”
朱由校对周嘉谟的回答觉得很诧异, 他是真没想到这老尚书已经考虑到十年后了。
“户部现在的侍郎呢?”
周嘉谟欠身回答,“户部侍郎缺位很久了。先帝登基后曾议过几次都没有确定。李尚书支撑的也颇为艰难。”
大明帝国没垮了最够难为这些各部尚书的。朱由校数数周嘉谟要增补的侍郎人选, ↑返回顶部↑
周嘉漠知道李汝华说的不错,但是把杨涟从户部郎中的人选中划掉,他又舍不得。心里为他惋惜不已,就继续劝李汝华。
“杨涟曾做过知县、户科给事中,是有名廉吏。到你这里做户部郎中,不论人品和才能,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之一。我听说陛下找他去乾清宫之后,他与左光斗立即撤回了弹劾方从哲的奏折。他才入仕十三年、回朝也没多久,不同你我这样站在高位看久了这朝堂的老不死。”
李汝华见周嘉谟极力相劝,也不好不给吏部尚书面子。便勉勉强强地说:“既然你这么看好他,就让他来户部做郎中。但是我可与你说好,他要是在户部里搞东林那一套,我要找你算账的。”
“好好好,若是那样,我就把他送与都察院,与六科那些人一起做伴当御史去。”
周嘉谟见李汝华认可了一个郎中,长出了一口气。继续与他推荐自己选中的其他人。
李汝华却道:“我收杨涟是因为他是顾命大臣,别的人你再斟酌斟酌。陛下要把南京六部的人都调过来,你再帮我多参详几个。”
“茂夫,这几个我真的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
李汝华见周嘉谟不肯让步,只好对他直言。
“明卿,我看好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只是无论资历能力做户部的左侍郎都有些屈才呢。”
周嘉谟膛目结舌。
“茂夫,你可真敢想。他也应该有七十岁了。去南京六部也是养老的。”
“可是陛下要把南京六部合过来,他过来做尚书不可能,做左侍郎虽然屈才,也不直接致仕要好。不然你问问陛下的意思,再问问汪应蛟本人肯不肯?”
周嘉谟只好接受了李汝华的建议,带着自己辛苦挑选出来的各部亟待补充的侍郎人选名单,恹恹地去乾清宫求见天子。
第777章 木匠皇帝32
周嘉谟宁愿先与各部尚书对增补郎中的人选进行沟通, 在达成一致的看法后,再从吏部走正常派遣的公文程序,也不愿意因派去的官员的不适合而被尚书们抱怨。
至于各部要增补的侍郎人选,那就更是慎重了。因为各部的侍郎, 他只有举荐的权利。就是各部尚书也同意的人选, 最后也必须得到天子的认可。
他常常会为一个侍郎的位置, 考核十几位符合基本要求的官员, 然后在心里按照能力、品xing排出梯度,供在任尚书选择。因为侍郎不仅是尚书的左右手、要协助各部尚书处理好事务,而且还很可能就是尚书的下任人选。
所以他往往会推荐几位与尚书达成一致的侍郎候选人给天子。但是不到尘埃落定, 那是连吏部侍郎都不知道他曾中意哪位官员的。
因为各部侍郎的人选,如果不能事先达成一致, 出现廷推、廷议就麻烦了。有时候几个月都未必能出结果。
周嘉谟很快就被引导去乾清宫的内书房。他进去以后才发现内书房做了调整,不再是先帝那时候的模样。靠墙的那一大排书柜, 表明这里以后就是天子读书的地方, 不再是召见大臣议事的所见。
“周卿, 免礼。随便坐。”
周嘉漠行礼后选择做到天子的侧面,他把袖袋里的折子掏出来递给一边伺候的宦官。
“陛下,这是老臣反复考量后的几部要增补的侍郎名单,个人经历都附在其后。但是户部侍郎的人选,李尚书中意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
“汪应蛟有什么不适合的?”
“回陛下,老臣记得汪应蛟是嘉靖二十九年生人,万历二年中的进士。其能力足以任户部尚书的。只是这侍郎人选虽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也是为了陛下五年、十年后有人得用。”
朱由校对周嘉谟的回答觉得很诧异, 他是真没想到这老尚书已经考虑到十年后了。
“户部现在的侍郎呢?”
周嘉谟欠身回答,“户部侍郎缺位很久了。先帝登基后曾议过几次都没有确定。李尚书支撑的也颇为艰难。”
大明帝国没垮了最够难为这些各部尚书的。朱由校数数周嘉谟要增补的侍郎人选, ↑返回顶部↑
弹劾的混乱,然后所有人都忘记了手里的正事要做。”
周嘉漠知道李汝华说的不错,但是把杨涟从户部郎中的人选中划掉,他又舍不得。心里为他惋惜不已,就继续劝李汝华。
“杨涟曾做过知县、户科给事中,是有名廉吏。到你这里做户部郎中,不论人品和才能,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之一。我听说陛下找他去乾清宫之后,他与左光斗立即撤回了弹劾方从哲的奏折。他才入仕十三年、回朝也没多久,不同你我这样站在高位看久了这朝堂的老不死。”
李汝华见周嘉谟极力相劝,也不好不给吏部尚书面子。便勉勉强强地说:“既然你这么看好他,就让他来户部做郎中。但是我可与你说好,他要是在户部里搞东林那一套,我要找你算账的。”
“好好好,若是那样,我就把他送与都察院,与六科那些人一起做伴当御史去。”
周嘉谟见李汝华认可了一个郎中,长出了一口气。继续与他推荐自己选中的其他人。
李汝华却道:“我收杨涟是因为他是顾命大臣,别的人你再斟酌斟酌。陛下要把南京六部的人都调过来,你再帮我多参详几个。”
“茂夫,这几个我真的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
李汝华见周嘉谟不肯让步,只好对他直言。
“明卿,我看好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只是无论资历能力做户部的左侍郎都有些屈才呢。”
周嘉谟膛目结舌。
“茂夫,你可真敢想。他也应该有七十岁了。去南京六部也是养老的。”
“可是陛下要把南京六部合过来,他过来做尚书不可能,做左侍郎虽然屈才,也不直接致仕要好。不然你问问陛下的意思,再问问汪应蛟本人肯不肯?”
周嘉谟只好接受了李汝华的建议,带着自己辛苦挑选出来的各部亟待补充的侍郎人选名单,恹恹地去乾清宫求见天子。
第777章 木匠皇帝32
周嘉谟宁愿先与各部尚书对增补郎中的人选进行沟通, 在达成一致的看法后,再从吏部走正常派遣的公文程序,也不愿意因派去的官员的不适合而被尚书们抱怨。
至于各部要增补的侍郎人选,那就更是慎重了。因为各部的侍郎, 他只有举荐的权利。就是各部尚书也同意的人选, 最后也必须得到天子的认可。
他常常会为一个侍郎的位置, 考核十几位符合基本要求的官员, 然后在心里按照能力、品xing排出梯度,供在任尚书选择。因为侍郎不仅是尚书的左右手、要协助各部尚书处理好事务,而且还很可能就是尚书的下任人选。
所以他往往会推荐几位与尚书达成一致的侍郎候选人给天子。但是不到尘埃落定, 那是连吏部侍郎都不知道他曾中意哪位官员的。
因为各部侍郎的人选,如果不能事先达成一致, 出现廷推、廷议就麻烦了。有时候几个月都未必能出结果。
周嘉谟很快就被引导去乾清宫的内书房。他进去以后才发现内书房做了调整,不再是先帝那时候的模样。靠墙的那一大排书柜, 表明这里以后就是天子读书的地方, 不再是召见大臣议事的所见。
“周卿, 免礼。随便坐。”
周嘉漠行礼后选择做到天子的侧面,他把袖袋里的折子掏出来递给一边伺候的宦官。
“陛下,这是老臣反复考量后的几部要增补的侍郎名单,个人经历都附在其后。但是户部侍郎的人选,李尚书中意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
“汪应蛟有什么不适合的?”
“回陛下,老臣记得汪应蛟是嘉靖二十九年生人,万历二年中的进士。其能力足以任户部尚书的。只是这侍郎人选虽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也是为了陛下五年、十年后有人得用。”
朱由校对周嘉谟的回答觉得很诧异, 他是真没想到这老尚书已经考虑到十年后了。
“户部现在的侍郎呢?”
周嘉谟欠身回答,“户部侍郎缺位很久了。先帝登基后曾议过几次都没有确定。李尚书支撑的也颇为艰难。”
大明帝国没垮了最够难为这些各部尚书的。朱由校数数周嘉谟要增补的侍郎人选,
周嘉漠知道李汝华说的不错,但是把杨涟从户部郎中的人选中划掉,他又舍不得。心里为他惋惜不已,就继续劝李汝华。
“杨涟曾做过知县、户科给事中,是有名廉吏。到你这里做户部郎中,不论人品和才能,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之一。我听说陛下找他去乾清宫之后,他与左光斗立即撤回了弹劾方从哲的奏折。他才入仕十三年、回朝也没多久,不同你我这样站在高位看久了这朝堂的老不死。”
李汝华见周嘉谟极力相劝,也不好不给吏部尚书面子。便勉勉强强地说:“既然你这么看好他,就让他来户部做郎中。但是我可与你说好,他要是在户部里搞东林那一套,我要找你算账的。”
“好好好,若是那样,我就把他送与都察院,与六科那些人一起做伴当御史去。”
周嘉谟见李汝华认可了一个郎中,长出了一口气。继续与他推荐自己选中的其他人。
李汝华却道:“我收杨涟是因为他是顾命大臣,别的人你再斟酌斟酌。陛下要把南京六部的人都调过来,你再帮我多参详几个。”
“茂夫,这几个我真的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
李汝华见周嘉谟不肯让步,只好对他直言。
“明卿,我看好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只是无论资历能力做户部的左侍郎都有些屈才呢。”
周嘉谟膛目结舌。
“茂夫,你可真敢想。他也应该有七十岁了。去南京六部也是养老的。”
“可是陛下要把南京六部合过来,他过来做尚书不可能,做左侍郎虽然屈才,也不直接致仕要好。不然你问问陛下的意思,再问问汪应蛟本人肯不肯?”
周嘉谟只好接受了李汝华的建议,带着自己辛苦挑选出来的各部亟待补充的侍郎人选名单,恹恹地去乾清宫求见天子。
第777章 木匠皇帝32
周嘉谟宁愿先与各部尚书对增补郎中的人选进行沟通, 在达成一致的看法后,再从吏部走正常派遣的公文程序,也不愿意因派去的官员的不适合而被尚书们抱怨。
至于各部要增补的侍郎人选,那就更是慎重了。因为各部的侍郎, 他只有举荐的权利。就是各部尚书也同意的人选, 最后也必须得到天子的认可。
他常常会为一个侍郎的位置, 考核十几位符合基本要求的官员, 然后在心里按照能力、品xing排出梯度,供在任尚书选择。因为侍郎不仅是尚书的左右手、要协助各部尚书处理好事务,而且还很可能就是尚书的下任人选。
所以他往往会推荐几位与尚书达成一致的侍郎候选人给天子。但是不到尘埃落定, 那是连吏部侍郎都不知道他曾中意哪位官员的。
因为各部侍郎的人选,如果不能事先达成一致, 出现廷推、廷议就麻烦了。有时候几个月都未必能出结果。
周嘉谟很快就被引导去乾清宫的内书房。他进去以后才发现内书房做了调整,不再是先帝那时候的模样。靠墙的那一大排书柜, 表明这里以后就是天子读书的地方, 不再是召见大臣议事的所见。
“周卿, 免礼。随便坐。”
周嘉漠行礼后选择做到天子的侧面,他把袖袋里的折子掏出来递给一边伺候的宦官。
“陛下,这是老臣反复考量后的几部要增补的侍郎名单,个人经历都附在其后。但是户部侍郎的人选,李尚书中意南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
“汪应蛟有什么不适合的?”
“回陛下,老臣记得汪应蛟是嘉靖二十九年生人,万历二年中的进士。其能力足以任户部尚书的。只是这侍郎人选虽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也是为了陛下五年、十年后有人得用。”
朱由校对周嘉谟的回答觉得很诧异, 他是真没想到这老尚书已经考虑到十年后了。
“户部现在的侍郎呢?”
周嘉谟欠身回答,“户部侍郎缺位很久了。先帝登基后曾议过几次都没有确定。李尚书支撑的也颇为艰难。”
大明帝国没垮了最够难为这些各部尚书的。朱由校数数周嘉谟要增补的侍郎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