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
也别气我,他为了好名声,自是要作这番秀。咱们又捞不着好处,何苦要跟着作这样子?”
魏郡王气得又想揍这个儿子。
赵从德再道:“今日陛下可说了给咱们世元什么差事?”
“定差事哪是那么容易?陛下回头召世元进宫去说话,才能定下来。”
“父亲,你也去与陛下说一说,也给我派个差事。”
魏郡王气道:“你当差事是田间的白萝卜?一拔就是一个?!”
赵从德不满:“我可没种过田,更没耕过地,没见过白萝卜怎么拔的。赵克律不过大我几岁,我们还是平辈儿呢,何以他掌管大宗正司,我却要在家中闲成这般?”赵从德还有理了。
魏郡王更气,连连拍了几下桌子:“赵克律能写会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讨陛下欢心,女儿又与宝宁交好!你呢?你有哪点,能得陛下重用?你连大宗正司里头到底有哪些职位都不知!”
赵从德被堵住嘴,半晌才道:“世晴与宝宁不也交好?赵琮就是偏心!”
“滚出去!”
“父亲!”
“我可警告你,好不容易世元能得差事,你可不许坏了他的好事!快滚快滚!”
赵从德气呼呼地走出正院,二管家也不敢与他说话。他一琢磨,果然爹跟儿子都是靠不住的,凡事还是得靠自己。
第103章 换作了另外两个字—— 宗宝。
这一回, 赵琮再没赶赵世碂出宫去, 赵世碂自己也满口不提。
盛音都懵了,也不知这宅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修好才好?陛下的主意每天都在变呀!
洇墨还在宅子中, 茶喜留了四名宫女与太监在宅子内, 其余的人又全部带回宫中, 继续在侧殿伺候赵世碂。
赵琮已打算派赵世碂去淮南,自知没多少相处的日子, 尽管每日于自己而言, 既是甜蜜,又是折磨, 还是不愿放赵世碂出宫去。
这日, 他在崇政殿与钱商、杜誉等人商讨淮南盐户之事, 说到一半,他又令福禄去将赵世碂叫来。
赵世碂一进来,赵琮指着末尾的位子:“坐那儿。”
萧棠立即起身:“小郎君,来下官这处坐吧。”
赵琮笑:“他最小, 又身无官位, 坐那儿正合适。”
此话十分亲昵, 赵世碂也听话地坐在末尾,但在场众人,哪个敢小看他?
赵琮继续道:“方才再提及盐籍之事,这事儿自去岁至今,已商讨数回,再也拖不得。今日朕便定下去除盐籍之事, 只是朕欲先在淮南东路试验一番。”
下头坐着的人,跟着赵琮也有五年,明白他的做事风格。陛下常改革,改革起来想法十分多,格外大胆。偏偏陛下又做得谨慎,每次均是寻一两个地方先试验一番,好坏都有了反响,总结过后,才行下一步。
陛下亲政五年以来,每回派去负责试验之事的,期满之后,不论是回京当官,抑或是留在当地,官位、差事均有提升,更是得陛下重用。
此次,不知陛下又将派谁去?若是问他们一番,他们也有人选推荐,众人心中各有思量。
赵琮也没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去思量,直接再道:“赵世碂负责此事。”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皆生出一股“果然如此”的感觉。
但钱商杜誉等人得赵琮重用,显然并不是因他们万事只听赵琮差遣。但凡真正得用的官员,不仅要会听,还得会议,更得会驳。
杜誉直接起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派小十一郎君去做,并不妥当。”
钱商也起身:“臣附议,食盐之事本就纷繁复杂。盐籍一事看起来简单得很,不过是官府改个章程,实际办起来却牵扯过多。淮南东路盐场众多,盐户数已近万,盐民世代生活在盐场,少读书,不识字,对外了解颇少,要他们接受这样的改变,怕是要费许多口舌。且当地场官众多,与盐民之间的关系更是难梳理。小郎君身份虽尊贵,但从未经事,乍到那处,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赵世碂原本静静坐着,听到赵琮命他去做这事儿,虽不高兴,毕竟又要出京,要离赵琮远远的。但想到这是为赵琮分忧,且这是赵琮琢磨了挺久的事,让他去做,便是放心且信任他,他还是很乐意的。
哪料到听到这两人的话,他低头,心中不屑。
就这种事儿,他三天内便能解决。他又不是真正的十六岁的青涩小子,瞧钱商说的那番话,甚个“从未经事”,甚个“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他们以为盐民是什么妖魔,又是什么鬼怪吗?
虽盐民的确与外交流甚少,但也不至于这般。用对了法子就成。
他虽不满,倒也知道收敛性子,不给赵琮丢人。他微微低头,并不说话。
钱商说完后,又有几人发表意见,赵琮任由他们都说完后,才淡笑道:“世碂虽说少经验,却心思灵巧,且做事踏实,朕倒是极放心的。”
赵世碂特别高兴,赵琮这么叫他,往常他特别讨厌这个名字,如今从赵琮口中念出来,似乎名字便突然变好听了!
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们能说什么?
是以人们才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陛下那般缜密的人,一旦面对这位小郎君,总似变了个人。只是他们当真以为错了,赵琮虽说的确偏心赵世碂,却也未偏到这种地步,政事上头他很清明。
他安排赵世碂去淮南自不是胡闹。
就说赵世碂成日里给赵宗宁送头面一事。他初时尚不知,是赵宗宁都觉着有些过了,将东西带进宫来给他看,他才知晓。且他看着那些珠宝玉石也有些惊诧,他还特地将赵世碂叫来问。
赵世碂却有些不在意,只说“公主喜欢就好”。
他妹妹那样大方之人都有些语塞,更不提他。
倒也不是他与妹妹没见过世面,比这多上许多倍的他们也见过。只是寻常日子里头,谁这样不眨眼地乱买东西?再听他那样一说,赵琮自然能猜到他这五年一定赚了许多银钱。
赵琮训了赵世碂一回,不许他再乱买,他还有些不愿,到底也应了下来。
这事,便被赵琮记在了心里。他虽猜不出赵世碂到底靠什么赚了这样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赵世碂的确很有本事。没本事之人,如何赚这样多的钱,他自己是赚不出来的。杜誉、钱商,都赚不出来。
且这些日子以来,他虽未与赵世碂正经谈过政事。但偶尔有些疑惑,也不好与官员商量时,话音里掉出来几句,赵世碂每次皆有不俗见解。
赵琮是很相信赵世碂的能力的,只是他人并不知。赵世碂又曾在杭州生活五年,对那一带定是有多了解。
赵琮再道:“但这回的事儿到底不简单,朕也欲派萧棠与他同去。 ↑返回顶部↑
魏郡王气得又想揍这个儿子。
赵从德再道:“今日陛下可说了给咱们世元什么差事?”
“定差事哪是那么容易?陛下回头召世元进宫去说话,才能定下来。”
“父亲,你也去与陛下说一说,也给我派个差事。”
魏郡王气道:“你当差事是田间的白萝卜?一拔就是一个?!”
赵从德不满:“我可没种过田,更没耕过地,没见过白萝卜怎么拔的。赵克律不过大我几岁,我们还是平辈儿呢,何以他掌管大宗正司,我却要在家中闲成这般?”赵从德还有理了。
魏郡王更气,连连拍了几下桌子:“赵克律能写会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讨陛下欢心,女儿又与宝宁交好!你呢?你有哪点,能得陛下重用?你连大宗正司里头到底有哪些职位都不知!”
赵从德被堵住嘴,半晌才道:“世晴与宝宁不也交好?赵琮就是偏心!”
“滚出去!”
“父亲!”
“我可警告你,好不容易世元能得差事,你可不许坏了他的好事!快滚快滚!”
赵从德气呼呼地走出正院,二管家也不敢与他说话。他一琢磨,果然爹跟儿子都是靠不住的,凡事还是得靠自己。
第103章 换作了另外两个字—— 宗宝。
这一回, 赵琮再没赶赵世碂出宫去, 赵世碂自己也满口不提。
盛音都懵了,也不知这宅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修好才好?陛下的主意每天都在变呀!
洇墨还在宅子中, 茶喜留了四名宫女与太监在宅子内, 其余的人又全部带回宫中, 继续在侧殿伺候赵世碂。
赵琮已打算派赵世碂去淮南,自知没多少相处的日子, 尽管每日于自己而言, 既是甜蜜,又是折磨, 还是不愿放赵世碂出宫去。
这日, 他在崇政殿与钱商、杜誉等人商讨淮南盐户之事, 说到一半,他又令福禄去将赵世碂叫来。
赵世碂一进来,赵琮指着末尾的位子:“坐那儿。”
萧棠立即起身:“小郎君,来下官这处坐吧。”
赵琮笑:“他最小, 又身无官位, 坐那儿正合适。”
此话十分亲昵, 赵世碂也听话地坐在末尾,但在场众人,哪个敢小看他?
赵琮继续道:“方才再提及盐籍之事,这事儿自去岁至今,已商讨数回,再也拖不得。今日朕便定下去除盐籍之事, 只是朕欲先在淮南东路试验一番。”
下头坐着的人,跟着赵琮也有五年,明白他的做事风格。陛下常改革,改革起来想法十分多,格外大胆。偏偏陛下又做得谨慎,每次均是寻一两个地方先试验一番,好坏都有了反响,总结过后,才行下一步。
陛下亲政五年以来,每回派去负责试验之事的,期满之后,不论是回京当官,抑或是留在当地,官位、差事均有提升,更是得陛下重用。
此次,不知陛下又将派谁去?若是问他们一番,他们也有人选推荐,众人心中各有思量。
赵琮也没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去思量,直接再道:“赵世碂负责此事。”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皆生出一股“果然如此”的感觉。
但钱商杜誉等人得赵琮重用,显然并不是因他们万事只听赵琮差遣。但凡真正得用的官员,不仅要会听,还得会议,更得会驳。
杜誉直接起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派小十一郎君去做,并不妥当。”
钱商也起身:“臣附议,食盐之事本就纷繁复杂。盐籍一事看起来简单得很,不过是官府改个章程,实际办起来却牵扯过多。淮南东路盐场众多,盐户数已近万,盐民世代生活在盐场,少读书,不识字,对外了解颇少,要他们接受这样的改变,怕是要费许多口舌。且当地场官众多,与盐民之间的关系更是难梳理。小郎君身份虽尊贵,但从未经事,乍到那处,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赵世碂原本静静坐着,听到赵琮命他去做这事儿,虽不高兴,毕竟又要出京,要离赵琮远远的。但想到这是为赵琮分忧,且这是赵琮琢磨了挺久的事,让他去做,便是放心且信任他,他还是很乐意的。
哪料到听到这两人的话,他低头,心中不屑。
就这种事儿,他三天内便能解决。他又不是真正的十六岁的青涩小子,瞧钱商说的那番话,甚个“从未经事”,甚个“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他们以为盐民是什么妖魔,又是什么鬼怪吗?
虽盐民的确与外交流甚少,但也不至于这般。用对了法子就成。
他虽不满,倒也知道收敛性子,不给赵琮丢人。他微微低头,并不说话。
钱商说完后,又有几人发表意见,赵琮任由他们都说完后,才淡笑道:“世碂虽说少经验,却心思灵巧,且做事踏实,朕倒是极放心的。”
赵世碂特别高兴,赵琮这么叫他,往常他特别讨厌这个名字,如今从赵琮口中念出来,似乎名字便突然变好听了!
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们能说什么?
是以人们才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陛下那般缜密的人,一旦面对这位小郎君,总似变了个人。只是他们当真以为错了,赵琮虽说的确偏心赵世碂,却也未偏到这种地步,政事上头他很清明。
他安排赵世碂去淮南自不是胡闹。
就说赵世碂成日里给赵宗宁送头面一事。他初时尚不知,是赵宗宁都觉着有些过了,将东西带进宫来给他看,他才知晓。且他看着那些珠宝玉石也有些惊诧,他还特地将赵世碂叫来问。
赵世碂却有些不在意,只说“公主喜欢就好”。
他妹妹那样大方之人都有些语塞,更不提他。
倒也不是他与妹妹没见过世面,比这多上许多倍的他们也见过。只是寻常日子里头,谁这样不眨眼地乱买东西?再听他那样一说,赵琮自然能猜到他这五年一定赚了许多银钱。
赵琮训了赵世碂一回,不许他再乱买,他还有些不愿,到底也应了下来。
这事,便被赵琮记在了心里。他虽猜不出赵世碂到底靠什么赚了这样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赵世碂的确很有本事。没本事之人,如何赚这样多的钱,他自己是赚不出来的。杜誉、钱商,都赚不出来。
且这些日子以来,他虽未与赵世碂正经谈过政事。但偶尔有些疑惑,也不好与官员商量时,话音里掉出来几句,赵世碂每次皆有不俗见解。
赵琮是很相信赵世碂的能力的,只是他人并不知。赵世碂又曾在杭州生活五年,对那一带定是有多了解。
赵琮再道:“但这回的事儿到底不简单,朕也欲派萧棠与他同去。 ↑返回顶部↑
也别气我,他为了好名声,自是要作这番秀。咱们又捞不着好处,何苦要跟着作这样子?”
魏郡王气得又想揍这个儿子。
赵从德再道:“今日陛下可说了给咱们世元什么差事?”
“定差事哪是那么容易?陛下回头召世元进宫去说话,才能定下来。”
“父亲,你也去与陛下说一说,也给我派个差事。”
魏郡王气道:“你当差事是田间的白萝卜?一拔就是一个?!”
赵从德不满:“我可没种过田,更没耕过地,没见过白萝卜怎么拔的。赵克律不过大我几岁,我们还是平辈儿呢,何以他掌管大宗正司,我却要在家中闲成这般?”赵从德还有理了。
魏郡王更气,连连拍了几下桌子:“赵克律能写会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讨陛下欢心,女儿又与宝宁交好!你呢?你有哪点,能得陛下重用?你连大宗正司里头到底有哪些职位都不知!”
赵从德被堵住嘴,半晌才道:“世晴与宝宁不也交好?赵琮就是偏心!”
“滚出去!”
“父亲!”
“我可警告你,好不容易世元能得差事,你可不许坏了他的好事!快滚快滚!”
赵从德气呼呼地走出正院,二管家也不敢与他说话。他一琢磨,果然爹跟儿子都是靠不住的,凡事还是得靠自己。
第103章 换作了另外两个字—— 宗宝。
这一回, 赵琮再没赶赵世碂出宫去, 赵世碂自己也满口不提。
盛音都懵了,也不知这宅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修好才好?陛下的主意每天都在变呀!
洇墨还在宅子中, 茶喜留了四名宫女与太监在宅子内, 其余的人又全部带回宫中, 继续在侧殿伺候赵世碂。
赵琮已打算派赵世碂去淮南,自知没多少相处的日子, 尽管每日于自己而言, 既是甜蜜,又是折磨, 还是不愿放赵世碂出宫去。
这日, 他在崇政殿与钱商、杜誉等人商讨淮南盐户之事, 说到一半,他又令福禄去将赵世碂叫来。
赵世碂一进来,赵琮指着末尾的位子:“坐那儿。”
萧棠立即起身:“小郎君,来下官这处坐吧。”
赵琮笑:“他最小, 又身无官位, 坐那儿正合适。”
此话十分亲昵, 赵世碂也听话地坐在末尾,但在场众人,哪个敢小看他?
赵琮继续道:“方才再提及盐籍之事,这事儿自去岁至今,已商讨数回,再也拖不得。今日朕便定下去除盐籍之事, 只是朕欲先在淮南东路试验一番。”
下头坐着的人,跟着赵琮也有五年,明白他的做事风格。陛下常改革,改革起来想法十分多,格外大胆。偏偏陛下又做得谨慎,每次均是寻一两个地方先试验一番,好坏都有了反响,总结过后,才行下一步。
陛下亲政五年以来,每回派去负责试验之事的,期满之后,不论是回京当官,抑或是留在当地,官位、差事均有提升,更是得陛下重用。
此次,不知陛下又将派谁去?若是问他们一番,他们也有人选推荐,众人心中各有思量。
赵琮也没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去思量,直接再道:“赵世碂负责此事。”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皆生出一股“果然如此”的感觉。
但钱商杜誉等人得赵琮重用,显然并不是因他们万事只听赵琮差遣。但凡真正得用的官员,不仅要会听,还得会议,更得会驳。
杜誉直接起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派小十一郎君去做,并不妥当。”
钱商也起身:“臣附议,食盐之事本就纷繁复杂。盐籍一事看起来简单得很,不过是官府改个章程,实际办起来却牵扯过多。淮南东路盐场众多,盐户数已近万,盐民世代生活在盐场,少读书,不识字,对外了解颇少,要他们接受这样的改变,怕是要费许多口舌。且当地场官众多,与盐民之间的关系更是难梳理。小郎君身份虽尊贵,但从未经事,乍到那处,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赵世碂原本静静坐着,听到赵琮命他去做这事儿,虽不高兴,毕竟又要出京,要离赵琮远远的。但想到这是为赵琮分忧,且这是赵琮琢磨了挺久的事,让他去做,便是放心且信任他,他还是很乐意的。
哪料到听到这两人的话,他低头,心中不屑。
就这种事儿,他三天内便能解决。他又不是真正的十六岁的青涩小子,瞧钱商说的那番话,甚个“从未经事”,甚个“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他们以为盐民是什么妖魔,又是什么鬼怪吗?
虽盐民的确与外交流甚少,但也不至于这般。用对了法子就成。
他虽不满,倒也知道收敛性子,不给赵琮丢人。他微微低头,并不说话。
钱商说完后,又有几人发表意见,赵琮任由他们都说完后,才淡笑道:“世碂虽说少经验,却心思灵巧,且做事踏实,朕倒是极放心的。”
赵世碂特别高兴,赵琮这么叫他,往常他特别讨厌这个名字,如今从赵琮口中念出来,似乎名字便突然变好听了!
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们能说什么?
是以人们才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陛下那般缜密的人,一旦面对这位小郎君,总似变了个人。只是他们当真以为错了,赵琮虽说的确偏心赵世碂,却也未偏到这种地步,政事上头他很清明。
他安排赵世碂去淮南自不是胡闹。
就说赵世碂成日里给赵宗宁送头面一事。他初时尚不知,是赵宗宁都觉着有些过了,将东西带进宫来给他看,他才知晓。且他看着那些珠宝玉石也有些惊诧,他还特地将赵世碂叫来问。
赵世碂却有些不在意,只说“公主喜欢就好”。
他妹妹那样大方之人都有些语塞,更不提他。
倒也不是他与妹妹没见过世面,比这多上许多倍的他们也见过。只是寻常日子里头,谁这样不眨眼地乱买东西?再听他那样一说,赵琮自然能猜到他这五年一定赚了许多银钱。
赵琮训了赵世碂一回,不许他再乱买,他还有些不愿,到底也应了下来。
这事,便被赵琮记在了心里。他虽猜不出赵世碂到底靠什么赚了这样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赵世碂的确很有本事。没本事之人,如何赚这样多的钱,他自己是赚不出来的。杜誉、钱商,都赚不出来。
且这些日子以来,他虽未与赵世碂正经谈过政事。但偶尔有些疑惑,也不好与官员商量时,话音里掉出来几句,赵世碂每次皆有不俗见解。
赵琮是很相信赵世碂的能力的,只是他人并不知。赵世碂又曾在杭州生活五年,对那一带定是有多了解。
赵琮再道:“但这回的事儿到底不简单,朕也欲派萧棠与他同去。
魏郡王气得又想揍这个儿子。
赵从德再道:“今日陛下可说了给咱们世元什么差事?”
“定差事哪是那么容易?陛下回头召世元进宫去说话,才能定下来。”
“父亲,你也去与陛下说一说,也给我派个差事。”
魏郡王气道:“你当差事是田间的白萝卜?一拔就是一个?!”
赵从德不满:“我可没种过田,更没耕过地,没见过白萝卜怎么拔的。赵克律不过大我几岁,我们还是平辈儿呢,何以他掌管大宗正司,我却要在家中闲成这般?”赵从德还有理了。
魏郡王更气,连连拍了几下桌子:“赵克律能写会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讨陛下欢心,女儿又与宝宁交好!你呢?你有哪点,能得陛下重用?你连大宗正司里头到底有哪些职位都不知!”
赵从德被堵住嘴,半晌才道:“世晴与宝宁不也交好?赵琮就是偏心!”
“滚出去!”
“父亲!”
“我可警告你,好不容易世元能得差事,你可不许坏了他的好事!快滚快滚!”
赵从德气呼呼地走出正院,二管家也不敢与他说话。他一琢磨,果然爹跟儿子都是靠不住的,凡事还是得靠自己。
第103章 换作了另外两个字—— 宗宝。
这一回, 赵琮再没赶赵世碂出宫去, 赵世碂自己也满口不提。
盛音都懵了,也不知这宅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修好才好?陛下的主意每天都在变呀!
洇墨还在宅子中, 茶喜留了四名宫女与太监在宅子内, 其余的人又全部带回宫中, 继续在侧殿伺候赵世碂。
赵琮已打算派赵世碂去淮南,自知没多少相处的日子, 尽管每日于自己而言, 既是甜蜜,又是折磨, 还是不愿放赵世碂出宫去。
这日, 他在崇政殿与钱商、杜誉等人商讨淮南盐户之事, 说到一半,他又令福禄去将赵世碂叫来。
赵世碂一进来,赵琮指着末尾的位子:“坐那儿。”
萧棠立即起身:“小郎君,来下官这处坐吧。”
赵琮笑:“他最小, 又身无官位, 坐那儿正合适。”
此话十分亲昵, 赵世碂也听话地坐在末尾,但在场众人,哪个敢小看他?
赵琮继续道:“方才再提及盐籍之事,这事儿自去岁至今,已商讨数回,再也拖不得。今日朕便定下去除盐籍之事, 只是朕欲先在淮南东路试验一番。”
下头坐着的人,跟着赵琮也有五年,明白他的做事风格。陛下常改革,改革起来想法十分多,格外大胆。偏偏陛下又做得谨慎,每次均是寻一两个地方先试验一番,好坏都有了反响,总结过后,才行下一步。
陛下亲政五年以来,每回派去负责试验之事的,期满之后,不论是回京当官,抑或是留在当地,官位、差事均有提升,更是得陛下重用。
此次,不知陛下又将派谁去?若是问他们一番,他们也有人选推荐,众人心中各有思量。
赵琮也没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去思量,直接再道:“赵世碂负责此事。”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皆生出一股“果然如此”的感觉。
但钱商杜誉等人得赵琮重用,显然并不是因他们万事只听赵琮差遣。但凡真正得用的官员,不仅要会听,还得会议,更得会驳。
杜誉直接起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派小十一郎君去做,并不妥当。”
钱商也起身:“臣附议,食盐之事本就纷繁复杂。盐籍一事看起来简单得很,不过是官府改个章程,实际办起来却牵扯过多。淮南东路盐场众多,盐户数已近万,盐民世代生活在盐场,少读书,不识字,对外了解颇少,要他们接受这样的改变,怕是要费许多口舌。且当地场官众多,与盐民之间的关系更是难梳理。小郎君身份虽尊贵,但从未经事,乍到那处,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赵世碂原本静静坐着,听到赵琮命他去做这事儿,虽不高兴,毕竟又要出京,要离赵琮远远的。但想到这是为赵琮分忧,且这是赵琮琢磨了挺久的事,让他去做,便是放心且信任他,他还是很乐意的。
哪料到听到这两人的话,他低头,心中不屑。
就这种事儿,他三天内便能解决。他又不是真正的十六岁的青涩小子,瞧钱商说的那番话,甚个“从未经事”,甚个“如何面对百般状况”。
他们以为盐民是什么妖魔,又是什么鬼怪吗?
虽盐民的确与外交流甚少,但也不至于这般。用对了法子就成。
他虽不满,倒也知道收敛性子,不给赵琮丢人。他微微低头,并不说话。
钱商说完后,又有几人发表意见,赵琮任由他们都说完后,才淡笑道:“世碂虽说少经验,却心思灵巧,且做事踏实,朕倒是极放心的。”
赵世碂特别高兴,赵琮这么叫他,往常他特别讨厌这个名字,如今从赵琮口中念出来,似乎名字便突然变好听了!
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们能说什么?
是以人们才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陛下那般缜密的人,一旦面对这位小郎君,总似变了个人。只是他们当真以为错了,赵琮虽说的确偏心赵世碂,却也未偏到这种地步,政事上头他很清明。
他安排赵世碂去淮南自不是胡闹。
就说赵世碂成日里给赵宗宁送头面一事。他初时尚不知,是赵宗宁都觉着有些过了,将东西带进宫来给他看,他才知晓。且他看着那些珠宝玉石也有些惊诧,他还特地将赵世碂叫来问。
赵世碂却有些不在意,只说“公主喜欢就好”。
他妹妹那样大方之人都有些语塞,更不提他。
倒也不是他与妹妹没见过世面,比这多上许多倍的他们也见过。只是寻常日子里头,谁这样不眨眼地乱买东西?再听他那样一说,赵琮自然能猜到他这五年一定赚了许多银钱。
赵琮训了赵世碂一回,不许他再乱买,他还有些不愿,到底也应了下来。
这事,便被赵琮记在了心里。他虽猜不出赵世碂到底靠什么赚了这样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赵世碂的确很有本事。没本事之人,如何赚这样多的钱,他自己是赚不出来的。杜誉、钱商,都赚不出来。
且这些日子以来,他虽未与赵世碂正经谈过政事。但偶尔有些疑惑,也不好与官员商量时,话音里掉出来几句,赵世碂每次皆有不俗见解。
赵琮是很相信赵世碂的能力的,只是他人并不知。赵世碂又曾在杭州生活五年,对那一带定是有多了解。
赵琮再道:“但这回的事儿到底不简单,朕也欲派萧棠与他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