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点文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月未至酷夏,阳光正好。

    远山郁郁青青,山间小溪折而向东,注入一处小湖。

    日头一晒,山下小湖的水汽顿时蒸腾起来,风轻轻吹来,湖畔田地里稻花香就远远地传了出去。

    湖畔有一宅院,正是依在这犹如仙境般的地方。

    宅院中,前南京礼部尚书林庭机做完一套道家呼吸打坐的养生功夫,在小婢奉上的盂里吐了一口清痰,然后披上儒袍。

    仆人又给他端上一盅清茶漱口后,才是奉上一盏新沏好的龙井茶。

    今年新摘的龙井茶好似雀舌,老者坐在院中,晒着日头,慢慢品了起来。

    香茗入口,林庭机从一旁拿起一卷书来。这是林庭机年少时的读书习惯,以往就算身在官场,每日再忙,也是不忘读书之事。

    而眼下年老归居山林,但是林庭机依旧是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每日不歇。

    林庭机读了会书,一名老仆上前道:“老爷,一位自称是二少爷的徒儿来拜访老爷。”

    林庭机眯眼道:“没错,是烃儿徒儿,来此必是有事相求。”

    “老爷见是不见?”

    林庭机道:“老朽致仕后,想来钻营的人实是不少。不过烃儿有交代过我,让我照拂他这弟子一二,就且听听吧。”

    不久院门开启,林庭机见一名穿着襕衫的少年,步入院子后,向自己行礼道:“晚生林延潮,拜见老尚书相公!”

    林庭机点了点头算是回礼,手指着一旁小凳道:“坐。”

    坐下后林延潮心想,与这样一位昔日的二品大员,坐在农家院子里的小板凳上聊天,感觉还是满奇怪的。

    对方现在虽闲云野鹤,远离朝堂,但是一位从部堂退下官吏,在地方的能量。就算巡抚,布政司使都不敢轻忽的,没料到今日能与这样一位大员说话。

    林庭机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但见对方目如点漆。湛然有光,他颇通相面,心想此子必是极为聪颖之人。

    林庭机笑着道:“后生,你看老夫这宅子如何?”

    林延潮道:“桃花源也不过如此。”

    林庭机笑着道:“正是,老夫致仕二十余年。费尽心思才找了这么个好地方,作为归老之处。你说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老夫觉得很贴切,陶渊明是个有筋骨之人。他那篇五柳先生传里,有一句,不戚戚于贫贱,下一句,下一句什么来着?”

    见林庭机看向自己,林延潮道:“可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林庭机笑着道:“正是如此。”

    一位饱读诗书的人。绝不会将这句名言给忘了的。

    林延潮当下猜到,这位前礼部尚书是会错意了,以为自己上门来钻营的。

    要知道做官,能混到老者这般二品大员,个个都是人精。但凡人精与人交往中,都能很好把握分寸,比如市井中,别人求己借钱,先说自己家里一穷二白,这样对方不会丢脸。自己也不会伤了两人交情。

    当然这套方法,市井妇人用来,只是不如当官的人说得那么雅。如那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是借陶渊明的口,告诉自己不要找他妄图钻营什么。

    但林延潮听后仍是‘不知分寸’地道:“老尚书相公,晚生此来正有一事相求。”

    林庭机端起茶来呷了一口,淡淡地道:“不要称什么老尚书相公,老夫致仕已久,眼下不过平民百姓。”

    林延潮知对方言语里拒绝之意很显然了。不过仍是道:‘老先生虽在江湖之远,但却简在帝心,依旧是满朝仰望的柱石。‘

    林庭机笑了笑,道:‘这后生还蛮会说话的,说来你求老夫何事?‘

    林延潮当下取了一叠文卷,给林庭机道:‘这是晚生的文章,还请老尚书相公过目。‘

    林庭机拿过文卷,心底一晒,对了,马上就是乡试了,这小子想要找主考官投递文卷,故而请托于我。

    林庭机不动声色将林延潮文章拿来一看,问道:‘你给老夫的文章,怎么不是时文?‘

    林延潮道:‘这是晚生这几年读尚书的心得,听闻老先生是方家,故而想请你指点。‘

    林庭机闻言笑着道:‘你年纪轻轻也想注经?‘

    林延潮道:‘许慎二十岁即贯通五经,延潮不才,十六岁前专研一经,还是略有浅见的。‘

    林庭机摇了摇头道:‘注经再好,终不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说着林庭机低下头看着林延潮的文卷。

    林延潮不一言,静静地坐在那,等着对方意见。自己眼下著书,别人不是不信服,那就加一个人。

    就如同现在论文那般,让学生与指导老师合署名字。

    这静坐干等,是件很见学问的事。若是毛手毛脚,燥动不已,很容易就会给他人留下一个不稳重的印象。

    如站军姿那般,如临大敌一动不动,那也不行,失了读书人的儒雅。

    但林延潮在家每日读书,按着养静持敬,谨言少语一套功夫作下来,再加上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是脱去这个年纪少年的躁动,反而有着那些大儒方有的沉静。

    林庭机看文时,朝林延潮这看了一眼,不由点点头,又重新看文。

    天边云卷云舒,庭间花瓣坠地,山边的小溪上水车轱辘轱辘地转着。

    小溪边上农家里燃起了炊烟。

    林庭机眉头时紧时松,手边卧着藤椅的扶手。半响林庭机挪了挪身子,看向林延潮问道:‘此文真是你写的?‘

    林延潮道:‘回老先生的话,是的。‘

    林庭机伸手捏了捏眉间,看得出上了岁数,久读下精力有几分不济。

    林庭机道:‘你晚上在此留宿,老夫看完后再与你说话。‘

    然后林庭机就没再与林延潮说话,不久,自有人服侍林延潮去用饭。

    一小碟白豆腐,一盘水捞空心菜,一壶清水。

    一名老仆对林延潮道:‘老爷上了岁数,饮食清淡 ,粗茶淡饭,还请公子见谅。‘

    ‘饭管够吗?‘

    老仆一愣,随即笑着道:‘这倒是管。‘

    ‘那就行。‘

    林延潮当下夹了一片豆腐,搁在碗里,大口大口地扒饭。天然的农家饭菜,吃起来别有一种甘甜。(未完待续。)

    ... ↑返回顶部↑
    五月未至酷夏,阳光正好。

    远山郁郁青青,山间小溪折而向东,注入一处小湖。

    日头一晒,山下小湖的水汽顿时蒸腾起来,风轻轻吹来,湖畔田地里稻花香就远远地传了出去。

    湖畔有一宅院,正是依在这犹如仙境般的地方。

    宅院中,前南京礼部尚书林庭机做完一套道家呼吸打坐的养生功夫,在小婢奉上的盂里吐了一口清痰,然后披上儒袍。

    仆人又给他端上一盅清茶漱口后,才是奉上一盏新沏好的龙井茶。

    今年新摘的龙井茶好似雀舌,老者坐在院中,晒着日头,慢慢品了起来。

    香茗入口,林庭机从一旁拿起一卷书来。这是林庭机年少时的读书习惯,以往就算身在官场,每日再忙,也是不忘读书之事。

    而眼下年老归居山林,但是林庭机依旧是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每日不歇。

    林庭机读了会书,一名老仆上前道:“老爷,一位自称是二少爷的徒儿来拜访老爷。”

    林庭机眯眼道:“没错,是烃儿徒儿,来此必是有事相求。”

    “老爷见是不见?”

    林庭机道:“老朽致仕后,想来钻营的人实是不少。不过烃儿有交代过我,让我照拂他这弟子一二,就且听听吧。”

    不久院门开启,林庭机见一名穿着襕衫的少年,步入院子后,向自己行礼道:“晚生林延潮,拜见老尚书相公!”

    林庭机点了点头算是回礼,手指着一旁小凳道:“坐。”

    坐下后林延潮心想,与这样一位昔日的二品大员,坐在农家院子里的小板凳上聊天,感觉还是满奇怪的。

    对方现在虽闲云野鹤,远离朝堂,但是一位从部堂退下官吏,在地方的能量。就算巡抚,布政司使都不敢轻忽的,没料到今日能与这样一位大员说话。

    林庭机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但见对方目如点漆。湛然有光,他颇通相面,心想此子必是极为聪颖之人。

    林庭机笑着道:“后生,你看老夫这宅子如何?”

    林延潮道:“桃花源也不过如此。”

    林庭机笑着道:“正是,老夫致仕二十余年。费尽心思才找了这么个好地方,作为归老之处。你说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老夫觉得很贴切,陶渊明是个有筋骨之人。他那篇五柳先生传里,有一句,不戚戚于贫贱,下一句,下一句什么来着?”

    见林庭机看向自己,林延潮道:“可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林庭机笑着道:“正是如此。”

    一位饱读诗书的人。绝不会将这句名言给忘了的。

    林延潮当下猜到,这位前礼部尚书是会错意了,以为自己上门来钻营的。

    要知道做官,能混到老者这般二品大员,个个都是人精。但凡人精与人交往中,都能很好把握分寸,比如市井中,别人求己借钱,先说自己家里一穷二白,这样对方不会丢脸。自己也不会伤了两人交情。

    当然这套方法,市井妇人用来,只是不如当官的人说得那么雅。如那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是借陶渊明的口,告诉自己不要找他妄图钻营什么。

    但林延潮听后仍是‘不知分寸’地道:“老尚书相公,晚生此来正有一事相求。”

    林庭机端起茶来呷了一口,淡淡地道:“不要称什么老尚书相公,老夫致仕已久,眼下不过平民百姓。”

    林延潮知对方言语里拒绝之意很显然了。不过仍是道:‘老先生虽在江湖之远,但却简在帝心,依旧是满朝仰望的柱石。‘

    林庭机笑了笑,道:‘这后生还蛮会说话的,说来你求老夫何事?‘

    林延潮当下取了一叠文卷,给林庭机道:‘这是晚生的文章,还请老尚书相公过目。‘

    林庭机拿过文卷,心底一晒,对了,马上就是乡试了,这小子想要找主考官投递文卷,故而请托于我。

    林庭机不动声色将林延潮文章拿来一看,问道:‘你给老夫的文章,怎么不是时文?‘

    林延潮道:‘这是晚生这几年读尚书的心得,听闻老先生是方家,故而想请你指点。‘

    林庭机闻言笑着道:‘你年纪轻轻也想注经?‘

    林延潮道:‘许慎二十岁即贯通五经,延潮不才,十六岁前专研一经,还是略有浅见的。‘

    林庭机摇了摇头道:‘注经再好,终不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说着林庭机低下头看着林延潮的文卷。

    林延潮不一言,静静地坐在那,等着对方意见。自己眼下著书,别人不是不信服,那就加一个人。

    就如同现在论文那般,让学生与指导老师合署名字。

    这静坐干等,是件很见学问的事。若是毛手毛脚,燥动不已,很容易就会给他人留下一个不稳重的印象。

    如站军姿那般,如临大敌一动不动,那也不行,失了读书人的儒雅。

    但林延潮在家每日读书,按着养静持敬,谨言少语一套功夫作下来,再加上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是脱去这个年纪少年的躁动,反而有着那些大儒方有的沉静。

    林庭机看文时,朝林延潮这看了一眼,不由点点头,又重新看文。

    天边云卷云舒,庭间花瓣坠地,山边的小溪上水车轱辘轱辘地转着。

    小溪边上农家里燃起了炊烟。

    林庭机眉头时紧时松,手边卧着藤椅的扶手。半响林庭机挪了挪身子,看向林延潮问道:‘此文真是你写的?‘

    林延潮道:‘回老先生的话,是的。‘

    林庭机伸手捏了捏眉间,看得出上了岁数,久读下精力有几分不济。

    林庭机道:‘你晚上在此留宿,老夫看完后再与你说话。‘

    然后林庭机就没再与林延潮说话,不久,自有人服侍林延潮去用饭。

    一小碟白豆腐,一盘水捞空心菜,一壶清水。

    一名老仆对林延潮道:‘老爷上了岁数,饮食清淡 ,粗茶淡饭,还请公子见谅。‘

    ‘饭管够吗?‘

    老仆一愣,随即笑着道:‘这倒是管。‘

    ‘那就行。‘

    林延潮当下夹了一片豆腐,搁在碗里,大口大口地扒饭。天然的农家饭菜,吃起来别有一种甘甜。(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