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白驹过隙
盛宠之嫡妃攻略 作者:沾衣
冬寒料峭,霜风刺骨。如今已是昭和六年冬。
山里冬日格外阴寒。玉漱斋中,各屋木格子窗棂都糊了厚厚的窗户纸。自入冬以来,除了支起条细缝给屋里换换气,再难见到哪屋会洞开了槛窗,任那刀子似的冷风,没遮没拦往屋里灌的。
门廊下,春英吃力提着装木炭的圆桶,门外唤声,便见绿芙掀起帘子让了她进去。两人各自搭把手,抬了沉甸甸的木桶,搬到外间角落里放下。春英扶着后腰,起身,噗嗤喘着粗气。
“这半桶炭火,该是够用了。不过再日,两位爷便会接了小姐家去。回头又能见到八爷。府上总算和和美美,又能过个热热闹闹的年节。”
八爷姜冀,是太太去岁初夏,替姜大人诞下的幼子。姜家二房再添嫡子,姜大人中年得子,人逢喜事,走路都带风。太太是欢喜得抹了泪。便是素来不苟言笑的姜二爷,昭和五年年节归家时,也是抱着幼弟,好番稀罕。只七姑娘挨着太太静静坐着,不争不抢,脸满足的笑。jiù shì 这副恬静的mó yàng ,最招八爷喜欢。到了七姑娘怀里,六月大的孩童,咧着嘴,吐泡泡hē hē 笑起来。
听春英这么说,绿芙也想起虎头虎脑,带着瓜皮帽,十分讨人喜欢的八爷来。“小姐给八爷起了个‘团团’的小字,今次huí qù ,要还这么叫,二爷准得黑脸。”
两个婢子在摆了炭盆,暖融融的外间低声说笑着,春英盯着内室门口悬着的靛青色碎花门帘,不禁有些感慨。
此番家去,翻年开了春,两位姑娘便得zhǔn bèi 入京。女学这两年,除了姑姑管教严厉些,日子过得实在松快。不过姑娘与她们不同,不知为何,春英总觉得自家姑娘课业似比旁人重些。夜里每每翻书至亥时三刻,比照幼时有二爷监管才肯读书,已是分外上进。
绿芙眼看春英盯着那厚重的棉布帘子出了神,胳膊肘碰碰她臂膀,忽而想起事。“míng rì 收拾行囊,咱们带来的还好,原样装了箱笼便是。可那位爷从京里给姑娘送来的这许物件,倒是要如何拾掇?总不能也草草装了箱,路上若有个磕磕碰碰,过后可怎么jiāo dài ?”
春英偏头想想,这事儿还真是险些疏忽了。“要不待会儿去寻二爷讨几个小匣子来,分门别类包裹好,垫些布头在里边儿,软和些,也好防颠簸。”
“用不着如此费事。世子给的物件,样也不带走,就这么原样搁那儿。下山后,自有人进屋收拾。”
内室帘子掀,七姑娘款步而出。松松挽了发髻,乌鸦鸦的黑发拢了搭在右肩,身水红小袄,衬得人眉目如画,娟秀婉约。不过两年光景,身量已抽了条。胸前饱胀起来,纤侬有度,女儿家含苞待放的娇态,已微微露了头。因着成日里与几乎是书虫的殷姑娘走得近,素日读书又勤快,通身缭绕着股馥郁的书香味儿。只静静着,已如上好的暖玉,温温润润,不刺目,却眼能瞧见内蕴的光华。
“小姐。”外间两人立时起身。女学这些年,规矩是越发像模像样。
七姑娘点点头,唤春英替自个儿披上遮风的大氅。这件氅衣打眼瞧不出稀罕,只翻了面儿,才知道里边儿的名堂。不起眼的缎面底下,缝了层紫貂的皮毛。
自她满十生辰那日,舔着脸央他暂且替她收纳纱裙软履,那样招眼的物件,女学里人眼杂,十分不便。自那以后,世子千里迢迢送来的物件,全是改头换面,内有乾坤的。
譬如内室门口悬着那幅曳地的碎花帷帐。瞧着再寻常不过,夹层里头却是整块儿裘皮,两侧还铺了棉花,于是格外厚重。别说穿堂里的风吹不起来,便是进进出出,挑帘子也需使上三分lì qì 。
还有那人每月必至的书函,除了周大人半年里来回,会亲自送了信。别的时候,都是藏在给学监大人的文书里。其中有份封火漆的私函,指名道姓,是国公府上公孙大人特意挑选了京中名士数篇策论,专供姜二爷翻阅,以应证学问。于是世子手书,几经周转,终于到了七姑娘手上。
这会儿她出门,便是去阆苑带回暂且搁那儿的信函。女学课业完结,麓山怕是再不会回来。此去需得带上世子的私信,回府过后也得寻个妥当的地儿,严严实实收起来。他信里那些个不加掩饰,坦坦荡荡的挂念,看时叫她心里甜滋滋,看过了,又格外提心吊胆。生怕私信泄了密,惹出滔天的风波来。
不叫春英绿芙送出门,七姑娘缓缓走在去阆苑的路上。心情有些复杂,恐怕这也是最后遭了吧。
那人于昭和四年年末回京,至今已有两年光景。离别时候,他在阆苑里静静拥着她,坐便到了傍晚掌灯时分。及至夜半她辗转反侧,好容易入了睡。天还没亮,暮色迟迟,雾气朦朦胧胧。那人叩开她屋后的窗户,隔着雕花的槛窗,静静望进她惺忪的睡眼。
她吓得不轻,立时个激灵,从没想过他会孤身闯入女学学舍。好在那人不过停留半刻,只是临走前惦念,过来瞧她眼。顺带托起她下巴,于眉心轻轻落了个吻……
她脚下顺着游廊,步步往教舍后院去。她与他的牵绊,便是她脚下走过不知少遍的青石板路。自他lí qù ,又了书信往来。míng rì 过后,麓山的切,便成了过往。只会静静躺在记忆角,许会慢慢褪色,模糊了轮廓。幸而有他与她分享,这段经历,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替她领路的依旧是付女官,两人如今已十分熟络。临别在即,七姑娘从袖兜里摸出方楠木的匣子,递到付女官眼前,很是诚恳道,“后日早便得下山。这几年承蒙女官大人有照拂。今日别,年后又需敢往燕京。路途遥遥,不知还能否与大人相见。小小份谢礼,万望大人莫要推拒。”
当初太太给的名贵头面,本是叫她结识些世家贵女,替自个儿攒下些人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只是相赠之人,与太太之前jiāo dài ,相去甚远。
付女官起初惊异,回过神来,大大方方收了礼。待得目送七姑娘进了角门,付女官立在原地,望着她袅袅的身影,摇摇头,眼底浮现抹笑意。
怎会不见呢?世子诏令早已到了,只是如今不方便说破罢了。日后在京里,她与七姑娘,定当重逢的。 ↑返回顶部↑
冬寒料峭,霜风刺骨。如今已是昭和六年冬。
山里冬日格外阴寒。玉漱斋中,各屋木格子窗棂都糊了厚厚的窗户纸。自入冬以来,除了支起条细缝给屋里换换气,再难见到哪屋会洞开了槛窗,任那刀子似的冷风,没遮没拦往屋里灌的。
门廊下,春英吃力提着装木炭的圆桶,门外唤声,便见绿芙掀起帘子让了她进去。两人各自搭把手,抬了沉甸甸的木桶,搬到外间角落里放下。春英扶着后腰,起身,噗嗤喘着粗气。
“这半桶炭火,该是够用了。不过再日,两位爷便会接了小姐家去。回头又能见到八爷。府上总算和和美美,又能过个热热闹闹的年节。”
八爷姜冀,是太太去岁初夏,替姜大人诞下的幼子。姜家二房再添嫡子,姜大人中年得子,人逢喜事,走路都带风。太太是欢喜得抹了泪。便是素来不苟言笑的姜二爷,昭和五年年节归家时,也是抱着幼弟,好番稀罕。只七姑娘挨着太太静静坐着,不争不抢,脸满足的笑。jiù shì 这副恬静的mó yàng ,最招八爷喜欢。到了七姑娘怀里,六月大的孩童,咧着嘴,吐泡泡hē hē 笑起来。
听春英这么说,绿芙也想起虎头虎脑,带着瓜皮帽,十分讨人喜欢的八爷来。“小姐给八爷起了个‘团团’的小字,今次huí qù ,要还这么叫,二爷准得黑脸。”
两个婢子在摆了炭盆,暖融融的外间低声说笑着,春英盯着内室门口悬着的靛青色碎花门帘,不禁有些感慨。
此番家去,翻年开了春,两位姑娘便得zhǔn bèi 入京。女学这两年,除了姑姑管教严厉些,日子过得实在松快。不过姑娘与她们不同,不知为何,春英总觉得自家姑娘课业似比旁人重些。夜里每每翻书至亥时三刻,比照幼时有二爷监管才肯读书,已是分外上进。
绿芙眼看春英盯着那厚重的棉布帘子出了神,胳膊肘碰碰她臂膀,忽而想起事。“míng rì 收拾行囊,咱们带来的还好,原样装了箱笼便是。可那位爷从京里给姑娘送来的这许物件,倒是要如何拾掇?总不能也草草装了箱,路上若有个磕磕碰碰,过后可怎么jiāo dài ?”
春英偏头想想,这事儿还真是险些疏忽了。“要不待会儿去寻二爷讨几个小匣子来,分门别类包裹好,垫些布头在里边儿,软和些,也好防颠簸。”
“用不着如此费事。世子给的物件,样也不带走,就这么原样搁那儿。下山后,自有人进屋收拾。”
内室帘子掀,七姑娘款步而出。松松挽了发髻,乌鸦鸦的黑发拢了搭在右肩,身水红小袄,衬得人眉目如画,娟秀婉约。不过两年光景,身量已抽了条。胸前饱胀起来,纤侬有度,女儿家含苞待放的娇态,已微微露了头。因着成日里与几乎是书虫的殷姑娘走得近,素日读书又勤快,通身缭绕着股馥郁的书香味儿。只静静着,已如上好的暖玉,温温润润,不刺目,却眼能瞧见内蕴的光华。
“小姐。”外间两人立时起身。女学这些年,规矩是越发像模像样。
七姑娘点点头,唤春英替自个儿披上遮风的大氅。这件氅衣打眼瞧不出稀罕,只翻了面儿,才知道里边儿的名堂。不起眼的缎面底下,缝了层紫貂的皮毛。
自她满十生辰那日,舔着脸央他暂且替她收纳纱裙软履,那样招眼的物件,女学里人眼杂,十分不便。自那以后,世子千里迢迢送来的物件,全是改头换面,内有乾坤的。
譬如内室门口悬着那幅曳地的碎花帷帐。瞧着再寻常不过,夹层里头却是整块儿裘皮,两侧还铺了棉花,于是格外厚重。别说穿堂里的风吹不起来,便是进进出出,挑帘子也需使上三分lì qì 。
还有那人每月必至的书函,除了周大人半年里来回,会亲自送了信。别的时候,都是藏在给学监大人的文书里。其中有份封火漆的私函,指名道姓,是国公府上公孙大人特意挑选了京中名士数篇策论,专供姜二爷翻阅,以应证学问。于是世子手书,几经周转,终于到了七姑娘手上。
这会儿她出门,便是去阆苑带回暂且搁那儿的信函。女学课业完结,麓山怕是再不会回来。此去需得带上世子的私信,回府过后也得寻个妥当的地儿,严严实实收起来。他信里那些个不加掩饰,坦坦荡荡的挂念,看时叫她心里甜滋滋,看过了,又格外提心吊胆。生怕私信泄了密,惹出滔天的风波来。
不叫春英绿芙送出门,七姑娘缓缓走在去阆苑的路上。心情有些复杂,恐怕这也是最后遭了吧。
那人于昭和四年年末回京,至今已有两年光景。离别时候,他在阆苑里静静拥着她,坐便到了傍晚掌灯时分。及至夜半她辗转反侧,好容易入了睡。天还没亮,暮色迟迟,雾气朦朦胧胧。那人叩开她屋后的窗户,隔着雕花的槛窗,静静望进她惺忪的睡眼。
她吓得不轻,立时个激灵,从没想过他会孤身闯入女学学舍。好在那人不过停留半刻,只是临走前惦念,过来瞧她眼。顺带托起她下巴,于眉心轻轻落了个吻……
她脚下顺着游廊,步步往教舍后院去。她与他的牵绊,便是她脚下走过不知少遍的青石板路。自他lí qù ,又了书信往来。míng rì 过后,麓山的切,便成了过往。只会静静躺在记忆角,许会慢慢褪色,模糊了轮廓。幸而有他与她分享,这段经历,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替她领路的依旧是付女官,两人如今已十分熟络。临别在即,七姑娘从袖兜里摸出方楠木的匣子,递到付女官眼前,很是诚恳道,“后日早便得下山。这几年承蒙女官大人有照拂。今日别,年后又需敢往燕京。路途遥遥,不知还能否与大人相见。小小份谢礼,万望大人莫要推拒。”
当初太太给的名贵头面,本是叫她结识些世家贵女,替自个儿攒下些人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只是相赠之人,与太太之前jiāo dài ,相去甚远。
付女官起初惊异,回过神来,大大方方收了礼。待得目送七姑娘进了角门,付女官立在原地,望着她袅袅的身影,摇摇头,眼底浮现抹笑意。
怎会不见呢?世子诏令早已到了,只是如今不方便说破罢了。日后在京里,她与七姑娘,定当重逢的。 ↑返回顶部↑
盛宠之嫡妃攻略 作者:沾衣
冬寒料峭,霜风刺骨。如今已是昭和六年冬。
山里冬日格外阴寒。玉漱斋中,各屋木格子窗棂都糊了厚厚的窗户纸。自入冬以来,除了支起条细缝给屋里换换气,再难见到哪屋会洞开了槛窗,任那刀子似的冷风,没遮没拦往屋里灌的。
门廊下,春英吃力提着装木炭的圆桶,门外唤声,便见绿芙掀起帘子让了她进去。两人各自搭把手,抬了沉甸甸的木桶,搬到外间角落里放下。春英扶着后腰,起身,噗嗤喘着粗气。
“这半桶炭火,该是够用了。不过再日,两位爷便会接了小姐家去。回头又能见到八爷。府上总算和和美美,又能过个热热闹闹的年节。”
八爷姜冀,是太太去岁初夏,替姜大人诞下的幼子。姜家二房再添嫡子,姜大人中年得子,人逢喜事,走路都带风。太太是欢喜得抹了泪。便是素来不苟言笑的姜二爷,昭和五年年节归家时,也是抱着幼弟,好番稀罕。只七姑娘挨着太太静静坐着,不争不抢,脸满足的笑。jiù shì 这副恬静的mó yàng ,最招八爷喜欢。到了七姑娘怀里,六月大的孩童,咧着嘴,吐泡泡hē hē 笑起来。
听春英这么说,绿芙也想起虎头虎脑,带着瓜皮帽,十分讨人喜欢的八爷来。“小姐给八爷起了个‘团团’的小字,今次huí qù ,要还这么叫,二爷准得黑脸。”
两个婢子在摆了炭盆,暖融融的外间低声说笑着,春英盯着内室门口悬着的靛青色碎花门帘,不禁有些感慨。
此番家去,翻年开了春,两位姑娘便得zhǔn bèi 入京。女学这两年,除了姑姑管教严厉些,日子过得实在松快。不过姑娘与她们不同,不知为何,春英总觉得自家姑娘课业似比旁人重些。夜里每每翻书至亥时三刻,比照幼时有二爷监管才肯读书,已是分外上进。
绿芙眼看春英盯着那厚重的棉布帘子出了神,胳膊肘碰碰她臂膀,忽而想起事。“míng rì 收拾行囊,咱们带来的还好,原样装了箱笼便是。可那位爷从京里给姑娘送来的这许物件,倒是要如何拾掇?总不能也草草装了箱,路上若有个磕磕碰碰,过后可怎么jiāo dài ?”
春英偏头想想,这事儿还真是险些疏忽了。“要不待会儿去寻二爷讨几个小匣子来,分门别类包裹好,垫些布头在里边儿,软和些,也好防颠簸。”
“用不着如此费事。世子给的物件,样也不带走,就这么原样搁那儿。下山后,自有人进屋收拾。”
内室帘子掀,七姑娘款步而出。松松挽了发髻,乌鸦鸦的黑发拢了搭在右肩,身水红小袄,衬得人眉目如画,娟秀婉约。不过两年光景,身量已抽了条。胸前饱胀起来,纤侬有度,女儿家含苞待放的娇态,已微微露了头。因着成日里与几乎是书虫的殷姑娘走得近,素日读书又勤快,通身缭绕着股馥郁的书香味儿。只静静着,已如上好的暖玉,温温润润,不刺目,却眼能瞧见内蕴的光华。
“小姐。”外间两人立时起身。女学这些年,规矩是越发像模像样。
七姑娘点点头,唤春英替自个儿披上遮风的大氅。这件氅衣打眼瞧不出稀罕,只翻了面儿,才知道里边儿的名堂。不起眼的缎面底下,缝了层紫貂的皮毛。
自她满十生辰那日,舔着脸央他暂且替她收纳纱裙软履,那样招眼的物件,女学里人眼杂,十分不便。自那以后,世子千里迢迢送来的物件,全是改头换面,内有乾坤的。
譬如内室门口悬着那幅曳地的碎花帷帐。瞧着再寻常不过,夹层里头却是整块儿裘皮,两侧还铺了棉花,于是格外厚重。别说穿堂里的风吹不起来,便是进进出出,挑帘子也需使上三分lì qì 。
还有那人每月必至的书函,除了周大人半年里来回,会亲自送了信。别的时候,都是藏在给学监大人的文书里。其中有份封火漆的私函,指名道姓,是国公府上公孙大人特意挑选了京中名士数篇策论,专供姜二爷翻阅,以应证学问。于是世子手书,几经周转,终于到了七姑娘手上。
这会儿她出门,便是去阆苑带回暂且搁那儿的信函。女学课业完结,麓山怕是再不会回来。此去需得带上世子的私信,回府过后也得寻个妥当的地儿,严严实实收起来。他信里那些个不加掩饰,坦坦荡荡的挂念,看时叫她心里甜滋滋,看过了,又格外提心吊胆。生怕私信泄了密,惹出滔天的风波来。
不叫春英绿芙送出门,七姑娘缓缓走在去阆苑的路上。心情有些复杂,恐怕这也是最后遭了吧。
那人于昭和四年年末回京,至今已有两年光景。离别时候,他在阆苑里静静拥着她,坐便到了傍晚掌灯时分。及至夜半她辗转反侧,好容易入了睡。天还没亮,暮色迟迟,雾气朦朦胧胧。那人叩开她屋后的窗户,隔着雕花的槛窗,静静望进她惺忪的睡眼。
她吓得不轻,立时个激灵,从没想过他会孤身闯入女学学舍。好在那人不过停留半刻,只是临走前惦念,过来瞧她眼。顺带托起她下巴,于眉心轻轻落了个吻……
她脚下顺着游廊,步步往教舍后院去。她与他的牵绊,便是她脚下走过不知少遍的青石板路。自他lí qù ,又了书信往来。míng rì 过后,麓山的切,便成了过往。只会静静躺在记忆角,许会慢慢褪色,模糊了轮廓。幸而有他与她分享,这段经历,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替她领路的依旧是付女官,两人如今已十分熟络。临别在即,七姑娘从袖兜里摸出方楠木的匣子,递到付女官眼前,很是诚恳道,“后日早便得下山。这几年承蒙女官大人有照拂。今日别,年后又需敢往燕京。路途遥遥,不知还能否与大人相见。小小份谢礼,万望大人莫要推拒。”
当初太太给的名贵头面,本是叫她结识些世家贵女,替自个儿攒下些人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只是相赠之人,与太太之前jiāo dài ,相去甚远。
付女官起初惊异,回过神来,大大方方收了礼。待得目送七姑娘进了角门,付女官立在原地,望着她袅袅的身影,摇摇头,眼底浮现抹笑意。
怎会不见呢?世子诏令早已到了,只是如今不方便说破罢了。日后在京里,她与七姑娘,定当重逢的。
冬寒料峭,霜风刺骨。如今已是昭和六年冬。
山里冬日格外阴寒。玉漱斋中,各屋木格子窗棂都糊了厚厚的窗户纸。自入冬以来,除了支起条细缝给屋里换换气,再难见到哪屋会洞开了槛窗,任那刀子似的冷风,没遮没拦往屋里灌的。
门廊下,春英吃力提着装木炭的圆桶,门外唤声,便见绿芙掀起帘子让了她进去。两人各自搭把手,抬了沉甸甸的木桶,搬到外间角落里放下。春英扶着后腰,起身,噗嗤喘着粗气。
“这半桶炭火,该是够用了。不过再日,两位爷便会接了小姐家去。回头又能见到八爷。府上总算和和美美,又能过个热热闹闹的年节。”
八爷姜冀,是太太去岁初夏,替姜大人诞下的幼子。姜家二房再添嫡子,姜大人中年得子,人逢喜事,走路都带风。太太是欢喜得抹了泪。便是素来不苟言笑的姜二爷,昭和五年年节归家时,也是抱着幼弟,好番稀罕。只七姑娘挨着太太静静坐着,不争不抢,脸满足的笑。jiù shì 这副恬静的mó yàng ,最招八爷喜欢。到了七姑娘怀里,六月大的孩童,咧着嘴,吐泡泡hē hē 笑起来。
听春英这么说,绿芙也想起虎头虎脑,带着瓜皮帽,十分讨人喜欢的八爷来。“小姐给八爷起了个‘团团’的小字,今次huí qù ,要还这么叫,二爷准得黑脸。”
两个婢子在摆了炭盆,暖融融的外间低声说笑着,春英盯着内室门口悬着的靛青色碎花门帘,不禁有些感慨。
此番家去,翻年开了春,两位姑娘便得zhǔn bèi 入京。女学这两年,除了姑姑管教严厉些,日子过得实在松快。不过姑娘与她们不同,不知为何,春英总觉得自家姑娘课业似比旁人重些。夜里每每翻书至亥时三刻,比照幼时有二爷监管才肯读书,已是分外上进。
绿芙眼看春英盯着那厚重的棉布帘子出了神,胳膊肘碰碰她臂膀,忽而想起事。“míng rì 收拾行囊,咱们带来的还好,原样装了箱笼便是。可那位爷从京里给姑娘送来的这许物件,倒是要如何拾掇?总不能也草草装了箱,路上若有个磕磕碰碰,过后可怎么jiāo dài ?”
春英偏头想想,这事儿还真是险些疏忽了。“要不待会儿去寻二爷讨几个小匣子来,分门别类包裹好,垫些布头在里边儿,软和些,也好防颠簸。”
“用不着如此费事。世子给的物件,样也不带走,就这么原样搁那儿。下山后,自有人进屋收拾。”
内室帘子掀,七姑娘款步而出。松松挽了发髻,乌鸦鸦的黑发拢了搭在右肩,身水红小袄,衬得人眉目如画,娟秀婉约。不过两年光景,身量已抽了条。胸前饱胀起来,纤侬有度,女儿家含苞待放的娇态,已微微露了头。因着成日里与几乎是书虫的殷姑娘走得近,素日读书又勤快,通身缭绕着股馥郁的书香味儿。只静静着,已如上好的暖玉,温温润润,不刺目,却眼能瞧见内蕴的光华。
“小姐。”外间两人立时起身。女学这些年,规矩是越发像模像样。
七姑娘点点头,唤春英替自个儿披上遮风的大氅。这件氅衣打眼瞧不出稀罕,只翻了面儿,才知道里边儿的名堂。不起眼的缎面底下,缝了层紫貂的皮毛。
自她满十生辰那日,舔着脸央他暂且替她收纳纱裙软履,那样招眼的物件,女学里人眼杂,十分不便。自那以后,世子千里迢迢送来的物件,全是改头换面,内有乾坤的。
譬如内室门口悬着那幅曳地的碎花帷帐。瞧着再寻常不过,夹层里头却是整块儿裘皮,两侧还铺了棉花,于是格外厚重。别说穿堂里的风吹不起来,便是进进出出,挑帘子也需使上三分lì qì 。
还有那人每月必至的书函,除了周大人半年里来回,会亲自送了信。别的时候,都是藏在给学监大人的文书里。其中有份封火漆的私函,指名道姓,是国公府上公孙大人特意挑选了京中名士数篇策论,专供姜二爷翻阅,以应证学问。于是世子手书,几经周转,终于到了七姑娘手上。
这会儿她出门,便是去阆苑带回暂且搁那儿的信函。女学课业完结,麓山怕是再不会回来。此去需得带上世子的私信,回府过后也得寻个妥当的地儿,严严实实收起来。他信里那些个不加掩饰,坦坦荡荡的挂念,看时叫她心里甜滋滋,看过了,又格外提心吊胆。生怕私信泄了密,惹出滔天的风波来。
不叫春英绿芙送出门,七姑娘缓缓走在去阆苑的路上。心情有些复杂,恐怕这也是最后遭了吧。
那人于昭和四年年末回京,至今已有两年光景。离别时候,他在阆苑里静静拥着她,坐便到了傍晚掌灯时分。及至夜半她辗转反侧,好容易入了睡。天还没亮,暮色迟迟,雾气朦朦胧胧。那人叩开她屋后的窗户,隔着雕花的槛窗,静静望进她惺忪的睡眼。
她吓得不轻,立时个激灵,从没想过他会孤身闯入女学学舍。好在那人不过停留半刻,只是临走前惦念,过来瞧她眼。顺带托起她下巴,于眉心轻轻落了个吻……
她脚下顺着游廊,步步往教舍后院去。她与他的牵绊,便是她脚下走过不知少遍的青石板路。自他lí qù ,又了书信往来。míng rì 过后,麓山的切,便成了过往。只会静静躺在记忆角,许会慢慢褪色,模糊了轮廓。幸而有他与她分享,这段经历,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替她领路的依旧是付女官,两人如今已十分熟络。临别在即,七姑娘从袖兜里摸出方楠木的匣子,递到付女官眼前,很是诚恳道,“后日早便得下山。这几年承蒙女官大人有照拂。今日别,年后又需敢往燕京。路途遥遥,不知还能否与大人相见。小小份谢礼,万望大人莫要推拒。”
当初太太给的名贵头面,本是叫她结识些世家贵女,替自个儿攒下些人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只是相赠之人,与太太之前jiāo dài ,相去甚远。
付女官起初惊异,回过神来,大大方方收了礼。待得目送七姑娘进了角门,付女官立在原地,望着她袅袅的身影,摇摇头,眼底浮现抹笑意。
怎会不见呢?世子诏令早已到了,只是如今不方便说破罢了。日后在京里,她与七姑娘,定当重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