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725 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材…”

    “具体说说!”

    “公司员工团建出游遭遇了世界末日,众人流落在荒岛之上,为了生存他们共同生活,然后引发出一些列故事!”

    好熟悉啊…这个是《一出好戏》吗?

    被很多人盛赞也别很多人骂烂片的《一出好戏》?

    “题材不错,不过,别太过火,很容易碰线!”

    荒岛题材,最适合拍什么?

    当然是揭露人xing的禁忌片!

    “我知道!”

    “你打算叫什么?”

    “《2012》怎么样?”

    你敢叫《2012》,信不信立刻有人喷你不要脸?

    “…碰瓷啊?”

    博哥赶紧改口:“…那…那就叫《狂想曲》!”

    《狂想曲》…那就不是《一出好戏》…

    无所谓了,反正演员转行当导演是大势,有这个《狂想曲》打底,《一出好戏》应该也能更完善一点…

    “随便吧,第一部戏公司出资,你负责拍好就行!”

    “嗯,谢谢张总…哟,报纸来了!”

    张俊生笑了笑,接过《意大利新闻报》,翻开看了一下,标题是:“《请不要把他们的精神推进轮椅》…”

    “啧啧…都在夸咱们拍的好!”

    “你翻译一下!”

    “…太长了,有水字数的嫌疑,你只要知道他们在夸咱们就行了,对了,他还说你演得好,不愧是戛纳影帝…”

    “哪呢?哪呢?”

    指给他看了一下,顺便感慨了一句:“…小李子今年的奥斯卡影帝又悬了!”

    “不至于吧…”

    博哥掏出手机,按照张俊生手指的地方,拍好截图,然后发给了国内的团队…

    如果没有记错,明年的奥斯卡影帝应该是科林·费斯…

    “报纸上一句话没提他…得看他的公关能力了。”

    看了眼博哥的cāo作,张俊生没说什么。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内团队收到消息后,会围绕着消息炒作一番,立刻,你就是全世界知名的电影人了!

    连意大利知名影评人都盛赞博哥的演技…

    “咱们什么时候回国?”

    “我?我下午就走!”

    “那么急?”

    “嗯,wto第一阶段的时间已经过了,马上,新的《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就要签署了,我得去开个会!”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卖房子就是有钱!(1/5)

    建国初期,我们采用的是前苏联电影业的经营体制,从制片、发行、放映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计划经济的经营形式。

    到90年代初,一直沿袭着这种“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发行模式。

    具体来说,各省、市建立发行机构,制订了发行放映经营管理的各种制度。

    电影产品一经完成,即jiāo由中影公司按规定价格一次xing买断电影,然后再由中影公司分别按照省、市、县这样的行政层级的发行公司发行到各家电影院…

    这种模式特别呆板,有点像后世的奈飞,只追求数量,不太重视质量…

    造成的结果就是票房逐年下跌!

    有一串数据:1990年全国的总票房是22亿,1991年是23亿,1992年是20亿,1993年是13亿…

    与此同时,在电影产量上,每年依然拍摄150部左右的片子…

    明摆着的——观众对电影没兴趣了。

    为了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看电影,总局下发了一份文件:允许影院每年以分账的形式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也就是好莱坞大片。

    其实,在这之前,咱们也进口过国外的电影,不过是用买断的方式,每部电影的买断价最高2万美元。

    这样的价格根本吸引不了国外片商的兴趣,买回来的都是一些品质不高的老电影,也没几个人愿意看…

    新的文件采用的分账比例:外方片商和中影拿总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六,省市级的电影公司拿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之间,剩下的为影院所有…

    如此一来,一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越高,外国的片商分到的钱就越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会把国外高质量的商业大片拿到中国上映。 ↑返回顶部↑
    材…”

    “具体说说!”

    “公司员工团建出游遭遇了世界末日,众人流落在荒岛之上,为了生存他们共同生活,然后引发出一些列故事!”

    好熟悉啊…这个是《一出好戏》吗?

    被很多人盛赞也别很多人骂烂片的《一出好戏》?

    “题材不错,不过,别太过火,很容易碰线!”

    荒岛题材,最适合拍什么?

    当然是揭露人xing的禁忌片!

    “我知道!”

    “你打算叫什么?”

    “《2012》怎么样?”

    你敢叫《2012》,信不信立刻有人喷你不要脸?

    “…碰瓷啊?”

    博哥赶紧改口:“…那…那就叫《狂想曲》!”

    《狂想曲》…那就不是《一出好戏》…

    无所谓了,反正演员转行当导演是大势,有这个《狂想曲》打底,《一出好戏》应该也能更完善一点…

    “随便吧,第一部戏公司出资,你负责拍好就行!”

    “嗯,谢谢张总…哟,报纸来了!”

    张俊生笑了笑,接过《意大利新闻报》,翻开看了一下,标题是:“《请不要把他们的精神推进轮椅》…”

    “啧啧…都在夸咱们拍的好!”

    “你翻译一下!”

    “…太长了,有水字数的嫌疑,你只要知道他们在夸咱们就行了,对了,他还说你演得好,不愧是戛纳影帝…”

    “哪呢?哪呢?”

    指给他看了一下,顺便感慨了一句:“…小李子今年的奥斯卡影帝又悬了!”

    “不至于吧…”

    博哥掏出手机,按照张俊生手指的地方,拍好截图,然后发给了国内的团队…

    如果没有记错,明年的奥斯卡影帝应该是科林·费斯…

    “报纸上一句话没提他…得看他的公关能力了。”

    看了眼博哥的cāo作,张俊生没说什么。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内团队收到消息后,会围绕着消息炒作一番,立刻,你就是全世界知名的电影人了!

    连意大利知名影评人都盛赞博哥的演技…

    “咱们什么时候回国?”

    “我?我下午就走!”

    “那么急?”

    “嗯,wto第一阶段的时间已经过了,马上,新的《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就要签署了,我得去开个会!”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卖房子就是有钱!(1/5)

    建国初期,我们采用的是前苏联电影业的经营体制,从制片、发行、放映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计划经济的经营形式。

    到90年代初,一直沿袭着这种“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发行模式。

    具体来说,各省、市建立发行机构,制订了发行放映经营管理的各种制度。

    电影产品一经完成,即jiāo由中影公司按规定价格一次xing买断电影,然后再由中影公司分别按照省、市、县这样的行政层级的发行公司发行到各家电影院…

    这种模式特别呆板,有点像后世的奈飞,只追求数量,不太重视质量…

    造成的结果就是票房逐年下跌!

    有一串数据:1990年全国的总票房是22亿,1991年是23亿,1992年是20亿,1993年是13亿…

    与此同时,在电影产量上,每年依然拍摄150部左右的片子…

    明摆着的——观众对电影没兴趣了。

    为了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看电影,总局下发了一份文件:允许影院每年以分账的形式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也就是好莱坞大片。

    其实,在这之前,咱们也进口过国外的电影,不过是用买断的方式,每部电影的买断价最高2万美元。

    这样的价格根本吸引不了国外片商的兴趣,买回来的都是一些品质不高的老电影,也没几个人愿意看…

    新的文件采用的分账比例:外方片商和中影拿总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六,省市级的电影公司拿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之间,剩下的为影院所有…

    如此一来,一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越高,外国的片商分到的钱就越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会把国外高质量的商业大片拿到中国上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