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制霸好莱坞 作者:御井烹香

    表演达到内心预想的效果,可以说在导演看来,演员不过是被他们操纵得团团乱转的棋子,而每个导演也许都有想要掐死棋子的经历……能和珍妮弗样,每部片都呈现出最适合影片面的演员,完全是凤毛麟角。而她在《第五个莎莉》里的表现,仅仅是戴芮角,就已经让克莱尔眼前亮了——珍妮弗的可塑性实在是太强了,几乎是导演想要什么样子,她就能呈现出什么样子,这种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哪个导演不喜欢?

    当然,作为心理惊悚片来说,《莎莉》的剧情还是很有趣的,克里斯的表演也很有故事,克莱尔就像是分成了两部分,部分欣赏着导演的节奏、克里斯的表演,另部分则仔细地观察着珍妮弗的表现,她几乎是焦躁不安地等待着第二个人格的出现,第二个人格会是谁呢?太可惜了,她没有看过原著,仅仅是看了简介……

    虽然对于之后的几个人格早就有了心理预期,但当娜拉、贝蕾、莎莉、金妮这几个人格逐登场时,克莱尔依然是粗话连连——连罗杰.艾伯特都能留意到珍妮的特征,她怎么会错过呢?随着人格切换而脱胎换骨的微表情、身体语言和步态,组成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气质,虽然很体验派大师也能做到这点的,但不夸张的说,他们的表现都没有珍妮弗这样彻底,虽然之后的几个人格没有戴芮那样惊艳,但在频繁出场、切换人格的情况下,她次都没有混淆过每个人格的名字和性格特征,这不仅仅是导演功力的体现,是演员表现优异的结果。克莱尔很清楚,如果珍妮弗的表演达不到这个层次的话,芬奇肯定是不会采取这样大胆的剪辑的……

    而当剧情进展到了珍妮弗的华彩段,在图书馆中人格连续切换的那段时,克莱尔是直接按了暂停,激动地起身来回踱步:这样频繁的切换,在色调、化妆和衣服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全凭演员的面部表情变动,生动地展示出了五个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人格,让观众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识别出了人格转换后到底是哪个人格主宰着身体,在今晚以前,她从不觉得有任何演员能做到这点。——镜头是连续的,芬奇没做任何剪辑,这就是珍妮弗在镜头前的连贯表演,这完全是她个人实力的表现。

    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怎么可能做得到?她——这切简直全疯了!

    来回倒带把这段看了十遍,克莱尔的情绪这才平静了下来,她深吸了口气,慢慢地坐回椅子里,又按下了播放键,“上帝啊,我现在甚至舍不得看完了……”

    说实话,在那之后,克莱尔对于剧情只是浅尝辄止,了解到剧情现在进展到哪段而已,对于芬奇的意图和手法、隐喻,她已经没有太兴趣了。她把80%的精力花在了珍妮弗身上,余下的20%则被克里斯托弗吸引,克里斯托弗的表现的确很出色,在整个治疗和庭审过程中,他的存在就像是定海神针,稳定着观众和莎莉的情绪,而他的心态变化、表演推进也样迷人,当珍妮弗快速切换人格的震撼渐渐消退以后,克莱尔也开始正视克里斯托弗的出色表现,她有些隐隐遗憾:“可惜了,克里斯托弗的表演受到了角色的很大限制,虽然也非常出色,但完全无法和珍妮弗抗衡……这是部属于珍妮弗的电影,除了那天才的快速切换人格,莎莉的表演也实在是太有层次感、太细腻了,人格融合和冲突的那段,完全可以被列入影史成为经典,言语简直无法表达我对她的欣赏——如果我能和她合作,如果我能拥有她……”

    电视屏幕中,影片已经播放完毕,字幕在全黑的屏幕上滚动着我,但克莱尔却丝毫也没有动弹的意思,她还兀自呆坐在椅子里,在自己的思绪中漫游:如果她和我合作的话,我会怎么用她?是的,我绝对要把她带到非洲,也许我该设计她和个黑人青年身陷城市骚乱中……

    许久以后,克莱尔才猛地回过神来,遗憾地摇了摇头,掐断了自己漫游的思绪——对于从未离开过法国电影界的她来说,和珍妮弗.杰弗森合作的可能微乎其微,别看她在法国名气很大,甚至被邀请为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但在好莱坞她只是个无名小卒:克莱尔心里也很清楚,三大国际电影节实际上就是国际影人们的自娱自乐,好莱坞对此根本就不买账,即使她主动邀请珍妮弗和她合作,十有八.九,这份邀约也根本不会被珍妮弗的经纪人认可。没有奖项和票房,好莱坞大影星是不会和她合作的……

    再说——克莱尔自嘲地笑了笑——她也很清楚,这部影片里的珍妮弗对于导演们都意味着什么,没有个导演不想得到可塑性这么强的演员,何况她的演技又如此精湛,在《第五个莎莉》上映以后,珍妮弗恐怕会成为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女演员,想要和她合作的导演会有很的,比她克莱尔大咖的有得是,她根本就不可能赢得少注意力。

    “如果我会拍商业片就好了,那我就能去好莱坞了……”不知少次,这个幽怨的念头又次窜过了克莱尔脑际,但她还是摇了摇头,驱除了这个不理智的想法:自己有没有拍商业片的才能,克莱尔是最清楚的了。

    生活在电影圈,如果不能接受世界上有很人比自己才华出众,人的心理是很容易失衡的,克莱尔很快就摆脱了轻微的失落和酸楚,她看了看回到待机页面的电视,又看了看那叠等她阅看的碟片,犹豫了下,还是按下了播放键。“再看遍《第五个莎莉》吧,刚才我根本都没有留心剧情……”

    #

    除了能在第时间拿到碟片的评委们,威尼斯电影节的参与者们都得耐心地等待着电影节安排的展映场次,才能看到送展的各部电影,影评家、电影记者、片商、电影爱好者们……都在等待电影节期间上映的若干部优秀作品,甚至比起竞赛单元的20部影片,非竞赛单元的19部影片反而受期待,因为这些几乎都是年度大作级别的电影,拿到威尼斯电影节参展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大部分参展人也不能免俗,肯定期待这些第次面向公众的大制作。

    而在这些形形□□的观众中,来自中影集团电影进出口公司的购片小组也是威尼斯电影节为数不的中国面孔之,中国电影圈和威尼斯电影节的关系直都很紧密,这次中影的购片小组也是和大陆演员胡军(竞赛单元《长恨歌》演员)起来到了威尼斯,小组的任务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中寻觅部分适合引入中国市场的影片,以买断权的形式购片回国安排放映,这也是进出口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200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进口片分为分账片和买断片,分账片是按传统分成比例进行分成影片 ↑返回顶部↑
    制霸好莱坞 作者:御井烹香

    表演达到内心预想的效果,可以说在导演看来,演员不过是被他们操纵得团团乱转的棋子,而每个导演也许都有想要掐死棋子的经历……能和珍妮弗样,每部片都呈现出最适合影片面的演员,完全是凤毛麟角。而她在《第五个莎莉》里的表现,仅仅是戴芮角,就已经让克莱尔眼前亮了——珍妮弗的可塑性实在是太强了,几乎是导演想要什么样子,她就能呈现出什么样子,这种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哪个导演不喜欢?

    当然,作为心理惊悚片来说,《莎莉》的剧情还是很有趣的,克里斯的表演也很有故事,克莱尔就像是分成了两部分,部分欣赏着导演的节奏、克里斯的表演,另部分则仔细地观察着珍妮弗的表现,她几乎是焦躁不安地等待着第二个人格的出现,第二个人格会是谁呢?太可惜了,她没有看过原著,仅仅是看了简介……

    虽然对于之后的几个人格早就有了心理预期,但当娜拉、贝蕾、莎莉、金妮这几个人格逐登场时,克莱尔依然是粗话连连——连罗杰.艾伯特都能留意到珍妮的特征,她怎么会错过呢?随着人格切换而脱胎换骨的微表情、身体语言和步态,组成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气质,虽然很体验派大师也能做到这点的,但不夸张的说,他们的表现都没有珍妮弗这样彻底,虽然之后的几个人格没有戴芮那样惊艳,但在频繁出场、切换人格的情况下,她次都没有混淆过每个人格的名字和性格特征,这不仅仅是导演功力的体现,是演员表现优异的结果。克莱尔很清楚,如果珍妮弗的表演达不到这个层次的话,芬奇肯定是不会采取这样大胆的剪辑的……

    而当剧情进展到了珍妮弗的华彩段,在图书馆中人格连续切换的那段时,克莱尔是直接按了暂停,激动地起身来回踱步:这样频繁的切换,在色调、化妆和衣服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全凭演员的面部表情变动,生动地展示出了五个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人格,让观众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识别出了人格转换后到底是哪个人格主宰着身体,在今晚以前,她从不觉得有任何演员能做到这点。——镜头是连续的,芬奇没做任何剪辑,这就是珍妮弗在镜头前的连贯表演,这完全是她个人实力的表现。

    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怎么可能做得到?她——这切简直全疯了!

    来回倒带把这段看了十遍,克莱尔的情绪这才平静了下来,她深吸了口气,慢慢地坐回椅子里,又按下了播放键,“上帝啊,我现在甚至舍不得看完了……”

    说实话,在那之后,克莱尔对于剧情只是浅尝辄止,了解到剧情现在进展到哪段而已,对于芬奇的意图和手法、隐喻,她已经没有太兴趣了。她把80%的精力花在了珍妮弗身上,余下的20%则被克里斯托弗吸引,克里斯托弗的表现的确很出色,在整个治疗和庭审过程中,他的存在就像是定海神针,稳定着观众和莎莉的情绪,而他的心态变化、表演推进也样迷人,当珍妮弗快速切换人格的震撼渐渐消退以后,克莱尔也开始正视克里斯托弗的出色表现,她有些隐隐遗憾:“可惜了,克里斯托弗的表演受到了角色的很大限制,虽然也非常出色,但完全无法和珍妮弗抗衡……这是部属于珍妮弗的电影,除了那天才的快速切换人格,莎莉的表演也实在是太有层次感、太细腻了,人格融合和冲突的那段,完全可以被列入影史成为经典,言语简直无法表达我对她的欣赏——如果我能和她合作,如果我能拥有她……”

    电视屏幕中,影片已经播放完毕,字幕在全黑的屏幕上滚动着我,但克莱尔却丝毫也没有动弹的意思,她还兀自呆坐在椅子里,在自己的思绪中漫游:如果她和我合作的话,我会怎么用她?是的,我绝对要把她带到非洲,也许我该设计她和个黑人青年身陷城市骚乱中……

    许久以后,克莱尔才猛地回过神来,遗憾地摇了摇头,掐断了自己漫游的思绪——对于从未离开过法国电影界的她来说,和珍妮弗.杰弗森合作的可能微乎其微,别看她在法国名气很大,甚至被邀请为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但在好莱坞她只是个无名小卒:克莱尔心里也很清楚,三大国际电影节实际上就是国际影人们的自娱自乐,好莱坞对此根本就不买账,即使她主动邀请珍妮弗和她合作,十有八.九,这份邀约也根本不会被珍妮弗的经纪人认可。没有奖项和票房,好莱坞大影星是不会和她合作的……

    再说——克莱尔自嘲地笑了笑——她也很清楚,这部影片里的珍妮弗对于导演们都意味着什么,没有个导演不想得到可塑性这么强的演员,何况她的演技又如此精湛,在《第五个莎莉》上映以后,珍妮弗恐怕会成为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女演员,想要和她合作的导演会有很的,比她克莱尔大咖的有得是,她根本就不可能赢得少注意力。

    “如果我会拍商业片就好了,那我就能去好莱坞了……”不知少次,这个幽怨的念头又次窜过了克莱尔脑际,但她还是摇了摇头,驱除了这个不理智的想法:自己有没有拍商业片的才能,克莱尔是最清楚的了。

    生活在电影圈,如果不能接受世界上有很人比自己才华出众,人的心理是很容易失衡的,克莱尔很快就摆脱了轻微的失落和酸楚,她看了看回到待机页面的电视,又看了看那叠等她阅看的碟片,犹豫了下,还是按下了播放键。“再看遍《第五个莎莉》吧,刚才我根本都没有留心剧情……”

    #

    除了能在第时间拿到碟片的评委们,威尼斯电影节的参与者们都得耐心地等待着电影节安排的展映场次,才能看到送展的各部电影,影评家、电影记者、片商、电影爱好者们……都在等待电影节期间上映的若干部优秀作品,甚至比起竞赛单元的20部影片,非竞赛单元的19部影片反而受期待,因为这些几乎都是年度大作级别的电影,拿到威尼斯电影节参展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大部分参展人也不能免俗,肯定期待这些第次面向公众的大制作。

    而在这些形形□□的观众中,来自中影集团电影进出口公司的购片小组也是威尼斯电影节为数不的中国面孔之,中国电影圈和威尼斯电影节的关系直都很紧密,这次中影的购片小组也是和大陆演员胡军(竞赛单元《长恨歌》演员)起来到了威尼斯,小组的任务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中寻觅部分适合引入中国市场的影片,以买断权的形式购片回国安排放映,这也是进出口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200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进口片分为分账片和买断片,分账片是按传统分成比例进行分成影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