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从评论到露脸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广交会开完,回程的时候就没有再坐轰炸机炸弹舱的待遇了,甚至连民航都没得保证,只能是照旧坐坐软卧。

    那种区区一个副县长就有资格坐的软卧,完全不足以体现顾骜的档次。

    局长与包处长直接回京城,顾骜因为还有些事情要到厂里接洽一下,所以跟陈厂长等人一路,处理完后过几天再回京。

    毕竟厂子里多了那么多新揽的涉外订单,有些客户的细节定制要求,都得有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商务英语的综合型人才帮忙敲定转达,这都是省不了的,必须当面亲自跟一个个车间主任、产品负责人交代。

    5月1o号一大早,住在粤州宾馆的一行人起了个大早,准备在市里最后玩半天,看看粤州名胜,然后就赶下午的火车去武昌了。

    不过顾骜才刚刚收拾好,就听到包处长敲门喊他。

    “小顾,有记者来采访局长和陈厂长,你准备一下。”

    顾骜连忙跟着下楼,在供应早餐的茶餐厅里看到几个领导都已经围坐在一张餐桌上了,旁边还坐了个女记者。

    他并没来得及细细观察女记者的长相,就直接轻轻坐到了那张餐桌最下手的位置。

    他并不觉得这些人会是来采访他的,因为他只是一个协助谈判的技术解说人员。不过他还是得到场,以备记者问到某些领导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时,他可以帮忙解说。

    然而,那个女记者却特地观察了他一会儿,然后轻松地笑着打招呼:“这不是小顾么?原来你调这儿来了,真是能者多劳啊,我以为你还在外交部做笔头工作呢。”

    顾骜茫然地看了几眼女记者,这才隐约想起,原来是新华社的刘琳琳——半年前,“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时候,赵雨田找他去《人人日报》时,就见过这个刘记者,双方还讨论过一些措辞组织方面的问题。

    当时,顾骜和赵雨田负责的是那篇不署名社论;而刘琳琳负责的是角落里那篇“越南边境部队如何挑衅我方、残杀我同胞、践踏我国土”的客观新闻报道。

    《人人日报》只是机关报,主要是发社论、先进事迹、讨论文章,所以不会像地方的新闻类报纸那样养很多记者。而新华社只是新闻通讯社,专门负责采访的,会给《人人日报》供新闻稿。

    作为一名专门负责报道国内外事新闻的新华社记者,刘琳琳这半年里可能是工作略微有所调动,来报道广交会的先进事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原来刘记者还认识小顾啊,那就好办了,大家不要拘束,随便谈就行。”局长听了刘琳琳的解说后,也是了然,场内氛围立刻更融洽了起来。

    刘琳琳回到正题,继续采访:“局长,听说这一届广交会上,一机部下辖的钱塘制氧机厂,在出口创汇任务完成方面……”

    不到一个小时,一堆花团锦簇的先进事迹,就跃然纸上。陈厂长还充分尽了被报道对象的地主之谊,招呼餐厅流水上了一堆的水晶虾饺、蟹黄干蒸烧麦、葡式蛋挞、虎皮凤爪……

    招待新华社的一行工作人员痛快享用最高档的早茶。连摄影师和司机都按最好的招待,凡是早茶时段供应的,想吃啥吃啥。

    于是除了刘琳琳之外,其他暂时不忙的外围工作人员,一个个满嘴流油。

    报道写得好一点,可比花广告费有用多了。如今这种时代,地方上有钱的企业,怎么会吝惜在新华社身上花招待费呢。

    “真是后生可畏啊,没想到小顾同志居然也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刘琳琳收起采访稿,最后轻轻地感慨了一句。

    然后她就提议:“那最后大家合个影吧,或者方便的话,我们开个车去会场大门口拍如何?在酒店里拍显不出大家的辛苦。”

    一边说,她一边关照摄影师:“徐师傅,一会儿注意一下构图距离,这个配图最多只有十六分之一的版面,你把镜头拉近点儿,别到时候看不清脸。”

    听了这个提议,陈厂长第一个嗨起来了,连忙表示去备车,把大家都拉到会场大门口拍宣传照。

    最后还是刘记者谦逊拒绝了,局长也支持刘记者的意见,陈厂长才作罢。

    毕竟粤州宾馆本来就是为广交会配套的,距离会场才两个路口,走过去十分钟都不到。

    顾骜一开始对这事儿没什么概念,觉得报道都报道了,无非再加一张照片配图而已,不过其他混久了官场的,都知道这里面不一样。

    秦辉最关照顾骜,当下以长辈的姿态教导他:“小顾,一会儿注意摆形象。这可了不得。”

    “不就是拍照吗?”前世不帅的顾骜,对拍照没什么好感。他更喜欢用文字凸显自己的光辉形象。

    “你这叫什么态度!”秦辉有些恨铁不成钢,“你是在《人人日报》上发过挂名的整版文章,但那是社论,说到底取的是你的观点,不是你这个人!有了露脸的新闻报道,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现在出去公干,不报名字之前,有人认得你么?”

    做到让别人熟悉你的名字,和同时熟悉这张脸,档次是不一样的。多少高官官员,名字或许知道,脸放到电视上不一定有人认得出来,还得靠桌子上放的名牌。

    顾骜:“可十六分之一版的照片有多大?别人会记得咱的脸么?”

    秦辉气极反笑:“你小子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这可是最高报纸,十六分之一版给咱一起露脸就不错了。你当你加加林啊,想上整版的大头照!”

    加加林顾骜当然知道,那是全人类第一个上太空并活着回来的宇航员,当时是“证明社会注意制度相对于资本注意制度优越性”的典型,苏联人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宣传机器。因此他有资格在《真理报》头版上花一整版放挂满勋章的半身像。

    此后2o年,东方国家的“典型”们,谈到自己的典型程度、够资格配多大的照片时,都喜欢拿加加林作为参照物。

    顾骜等人现在当然是连十六分之一个加加林都算不上——他们不但照片尺寸小,还不是头版,还要那么多人分享。

    还要继续努力啊。

    随着一行人逛到会场门口,新华社的徐师傅教导了一番站位角度、光线之类的细节,随着咔擦咔擦几声,终于完事儿。

    照片上一共有5个人露脸了,除了局长和包处长之外,就是陈思聪、秦辉和顾骜。对于那些官员来说,是不缺这个机会的,但对三名企业人员,这都算是福缘际遇了,随时有可能对他们的后续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

    不管直接回京城还是去钱塘,至少从粤州出发后到武昌的那一段,大家都是同路的。

    下午的火车上,包处长趁着跟顾骜同路,就开始教导他一些后续的准备工作。

    “小顾,这次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不过也耽误了些时间,去伊拉克的任务肯定是板上钉钉了,就是可能稍微延后几天,你要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两人都是坐的软卧,同一个包厢里对面的两个下铺。包处长就这样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跟顾骜交代。

    “技术术语的阿拉伯语翻译问题,我回去就跟伊丝米娜雅对接;涉外礼仪和注意事项,我也会给她恶补的,保证调教好。”顾骜丢了两颗花生到嘴里,拍胸脯保证。

    包处长点点头,在铁桌板上磕开了一瓶啤酒,灌了几口:“翻译和礼仪是一方面,安全也要准备。这事儿不用你操心,我就是跟你透个底——

    伊拉克这种国家,谁都没去过,听说那边都是军人搞事上去的,可能乱得很。外事部门本来没有跟这些混乱国家打交道的经历,也不可能专门找给各大使馆储备的安保人员。

    所以我这儿会临时雇几个人,局里出点钱,但是没编制,临时顶一阵。到时候你也要习惯在安全方面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

    顾骜确认道:“你是说需要类似于外国的保安公司的人?那准备怎么个请法呢?”

    “一个月发个百把块钱吧,再包吃包住,没编制。回来就遣散。”包处长说的是很多临时外事活动的惯例。

    “一个月一百多块?那很多人会抢着去吧?”顾骜对这个价钱表示怀疑。

    如今刚服役当兵的,一个月才2o块钱而已。两年征兵服役期满后转志愿兵,28到32块。所以包处长提的价格,是志愿兵工资的四倍了。

    但包处长解释道:“这是应该的——国家征兵的时候,那就是训练、巡逻,并不一定打仗的。只是训练吃粮,你拿3o块钱当然请得到人了,而且未来还有编制、前途。

    我们这个是完全没编制的临时工,只是出危险任务的时候短期用用,一百多块一个月都没的话,谁肯干。”

    顾骜一想也对,当兵吃粮,那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如果把养兵的阶段去掉,直接拿了钱就要用,就要上危险场合,价钱确实会猛涨。

    他便顺着话题往下问:“处长,这事儿是您直接管么?”

    包处长有一说一:“嗯,反正是没编制的临时工,局里给了预算,我拍板就是了,最多人事处的人在审下政治可靠性。不过我准备找些刚刚打完越南人退伍下来的老兵,这样连审查都免了。”

    顾骜脑子一转:“打过越南人的复员兵就能直接用么?那我可能认识可靠的,能不能推荐一下?”

    包处长对此完全是不以为意:“你都跟我立好几次功了,这点小事还会信不过你么?又没油水的事情,你肯帮我分担那就最好了。”

    “行,我有个朋友,本来是蜀都军区某个师文工团的。部队上个月刚刚解散了,她复员回家待业备考。她有好几个战友都是杀过越南人的战斗英雄。” ↑返回顶部↑
    广交会开完,回程的时候就没有再坐轰炸机炸弹舱的待遇了,甚至连民航都没得保证,只能是照旧坐坐软卧。

    那种区区一个副县长就有资格坐的软卧,完全不足以体现顾骜的档次。

    局长与包处长直接回京城,顾骜因为还有些事情要到厂里接洽一下,所以跟陈厂长等人一路,处理完后过几天再回京。

    毕竟厂子里多了那么多新揽的涉外订单,有些客户的细节定制要求,都得有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商务英语的综合型人才帮忙敲定转达,这都是省不了的,必须当面亲自跟一个个车间主任、产品负责人交代。

    5月1o号一大早,住在粤州宾馆的一行人起了个大早,准备在市里最后玩半天,看看粤州名胜,然后就赶下午的火车去武昌了。

    不过顾骜才刚刚收拾好,就听到包处长敲门喊他。

    “小顾,有记者来采访局长和陈厂长,你准备一下。”

    顾骜连忙跟着下楼,在供应早餐的茶餐厅里看到几个领导都已经围坐在一张餐桌上了,旁边还坐了个女记者。

    他并没来得及细细观察女记者的长相,就直接轻轻坐到了那张餐桌最下手的位置。

    他并不觉得这些人会是来采访他的,因为他只是一个协助谈判的技术解说人员。不过他还是得到场,以备记者问到某些领导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时,他可以帮忙解说。

    然而,那个女记者却特地观察了他一会儿,然后轻松地笑着打招呼:“这不是小顾么?原来你调这儿来了,真是能者多劳啊,我以为你还在外交部做笔头工作呢。”

    顾骜茫然地看了几眼女记者,这才隐约想起,原来是新华社的刘琳琳——半年前,“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时候,赵雨田找他去《人人日报》时,就见过这个刘记者,双方还讨论过一些措辞组织方面的问题。

    当时,顾骜和赵雨田负责的是那篇不署名社论;而刘琳琳负责的是角落里那篇“越南边境部队如何挑衅我方、残杀我同胞、践踏我国土”的客观新闻报道。

    《人人日报》只是机关报,主要是发社论、先进事迹、讨论文章,所以不会像地方的新闻类报纸那样养很多记者。而新华社只是新闻通讯社,专门负责采访的,会给《人人日报》供新闻稿。

    作为一名专门负责报道国内外事新闻的新华社记者,刘琳琳这半年里可能是工作略微有所调动,来报道广交会的先进事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原来刘记者还认识小顾啊,那就好办了,大家不要拘束,随便谈就行。”局长听了刘琳琳的解说后,也是了然,场内氛围立刻更融洽了起来。

    刘琳琳回到正题,继续采访:“局长,听说这一届广交会上,一机部下辖的钱塘制氧机厂,在出口创汇任务完成方面……”

    不到一个小时,一堆花团锦簇的先进事迹,就跃然纸上。陈厂长还充分尽了被报道对象的地主之谊,招呼餐厅流水上了一堆的水晶虾饺、蟹黄干蒸烧麦、葡式蛋挞、虎皮凤爪……

    招待新华社的一行工作人员痛快享用最高档的早茶。连摄影师和司机都按最好的招待,凡是早茶时段供应的,想吃啥吃啥。

    于是除了刘琳琳之外,其他暂时不忙的外围工作人员,一个个满嘴流油。

    报道写得好一点,可比花广告费有用多了。如今这种时代,地方上有钱的企业,怎么会吝惜在新华社身上花招待费呢。

    “真是后生可畏啊,没想到小顾同志居然也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刘琳琳收起采访稿,最后轻轻地感慨了一句。

    然后她就提议:“那最后大家合个影吧,或者方便的话,我们开个车去会场大门口拍如何?在酒店里拍显不出大家的辛苦。”

    一边说,她一边关照摄影师:“徐师傅,一会儿注意一下构图距离,这个配图最多只有十六分之一的版面,你把镜头拉近点儿,别到时候看不清脸。”

    听了这个提议,陈厂长第一个嗨起来了,连忙表示去备车,把大家都拉到会场大门口拍宣传照。

    最后还是刘记者谦逊拒绝了,局长也支持刘记者的意见,陈厂长才作罢。

    毕竟粤州宾馆本来就是为广交会配套的,距离会场才两个路口,走过去十分钟都不到。

    顾骜一开始对这事儿没什么概念,觉得报道都报道了,无非再加一张照片配图而已,不过其他混久了官场的,都知道这里面不一样。

    秦辉最关照顾骜,当下以长辈的姿态教导他:“小顾,一会儿注意摆形象。这可了不得。”

    “不就是拍照吗?”前世不帅的顾骜,对拍照没什么好感。他更喜欢用文字凸显自己的光辉形象。

    “你这叫什么态度!”秦辉有些恨铁不成钢,“你是在《人人日报》上发过挂名的整版文章,但那是社论,说到底取的是你的观点,不是你这个人!有了露脸的新闻报道,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现在出去公干,不报名字之前,有人认得你么?”

    做到让别人熟悉你的名字,和同时熟悉这张脸,档次是不一样的。多少高官官员,名字或许知道,脸放到电视上不一定有人认得出来,还得靠桌子上放的名牌。

    顾骜:“可十六分之一版的照片有多大?别人会记得咱的脸么?”

    秦辉气极反笑:“你小子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这可是最高报纸,十六分之一版给咱一起露脸就不错了。你当你加加林啊,想上整版的大头照!”

    加加林顾骜当然知道,那是全人类第一个上太空并活着回来的宇航员,当时是“证明社会注意制度相对于资本注意制度优越性”的典型,苏联人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宣传机器。因此他有资格在《真理报》头版上花一整版放挂满勋章的半身像。

    此后2o年,东方国家的“典型”们,谈到自己的典型程度、够资格配多大的照片时,都喜欢拿加加林作为参照物。

    顾骜等人现在当然是连十六分之一个加加林都算不上——他们不但照片尺寸小,还不是头版,还要那么多人分享。

    还要继续努力啊。

    随着一行人逛到会场门口,新华社的徐师傅教导了一番站位角度、光线之类的细节,随着咔擦咔擦几声,终于完事儿。

    照片上一共有5个人露脸了,除了局长和包处长之外,就是陈思聪、秦辉和顾骜。对于那些官员来说,是不缺这个机会的,但对三名企业人员,这都算是福缘际遇了,随时有可能对他们的后续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

    不管直接回京城还是去钱塘,至少从粤州出发后到武昌的那一段,大家都是同路的。

    下午的火车上,包处长趁着跟顾骜同路,就开始教导他一些后续的准备工作。

    “小顾,这次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不过也耽误了些时间,去伊拉克的任务肯定是板上钉钉了,就是可能稍微延后几天,你要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两人都是坐的软卧,同一个包厢里对面的两个下铺。包处长就这样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跟顾骜交代。

    “技术术语的阿拉伯语翻译问题,我回去就跟伊丝米娜雅对接;涉外礼仪和注意事项,我也会给她恶补的,保证调教好。”顾骜丢了两颗花生到嘴里,拍胸脯保证。

    包处长点点头,在铁桌板上磕开了一瓶啤酒,灌了几口:“翻译和礼仪是一方面,安全也要准备。这事儿不用你操心,我就是跟你透个底——

    伊拉克这种国家,谁都没去过,听说那边都是军人搞事上去的,可能乱得很。外事部门本来没有跟这些混乱国家打交道的经历,也不可能专门找给各大使馆储备的安保人员。

    所以我这儿会临时雇几个人,局里出点钱,但是没编制,临时顶一阵。到时候你也要习惯在安全方面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

    顾骜确认道:“你是说需要类似于外国的保安公司的人?那准备怎么个请法呢?”

    “一个月发个百把块钱吧,再包吃包住,没编制。回来就遣散。”包处长说的是很多临时外事活动的惯例。

    “一个月一百多块?那很多人会抢着去吧?”顾骜对这个价钱表示怀疑。

    如今刚服役当兵的,一个月才2o块钱而已。两年征兵服役期满后转志愿兵,28到32块。所以包处长提的价格,是志愿兵工资的四倍了。

    但包处长解释道:“这是应该的——国家征兵的时候,那就是训练、巡逻,并不一定打仗的。只是训练吃粮,你拿3o块钱当然请得到人了,而且未来还有编制、前途。

    我们这个是完全没编制的临时工,只是出危险任务的时候短期用用,一百多块一个月都没的话,谁肯干。”

    顾骜一想也对,当兵吃粮,那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如果把养兵的阶段去掉,直接拿了钱就要用,就要上危险场合,价钱确实会猛涨。

    他便顺着话题往下问:“处长,这事儿是您直接管么?”

    包处长有一说一:“嗯,反正是没编制的临时工,局里给了预算,我拍板就是了,最多人事处的人在审下政治可靠性。不过我准备找些刚刚打完越南人退伍下来的老兵,这样连审查都免了。”

    顾骜脑子一转:“打过越南人的复员兵就能直接用么?那我可能认识可靠的,能不能推荐一下?”

    包处长对此完全是不以为意:“你都跟我立好几次功了,这点小事还会信不过你么?又没油水的事情,你肯帮我分担那就最好了。”

    “行,我有个朋友,本来是蜀都军区某个师文工团的。部队上个月刚刚解散了,她复员回家待业备考。她有好几个战友都是杀过越南人的战斗英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