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她岂会甘心于这样一个千万人都能叫的称呼,露了齿狡黠一笑,道:“那叫您‘陆时卿’的,是不是就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元陆借“百姓”调情的那段,看不懂的可以在书评区提问,顾导给你们翻译。

    第42章 042

    元赐娴被黑着脸的陆时卿赶回了房,一路思忖着韶和的事。

    距离商州遇刺案已过了月余, 当地的刺史与县令自然是无能逮住那批杀手, 而长安那边也是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对此,徽宁帝给元家的交代是, 韶和一时鬼迷心窍,铸成此等大错,故罚她去往罔极寺带发清修, 未经诏命允许,永不得再踏入宫门一步。

    只是这桩事传出去有损皇室声誉, 对元赐娴来说也不是什么好听事, 徽宁帝与元钰商量后,便只手遮天瞒了下来。因此旁人只当郑筠是哪天不小心触怒了圣人, 才被封了公主府。

    但这事瞒得了别人, 却瞒不了当事者。元赐娴得到消息的当日就去问了陆时卿。毕竟他与她说过,韶和这一层只是迷惑人的假象, 凶手真正要嫁祸的人是二皇子。

    陆时卿跟她解释, 原本是这样不错, 刘少尹在栽赃给韶和后,被圣人召去询问案情,其间不胜圣威, 交代出来,说实则是二皇子请他陷害韶和的。

    相较韶和,圣人自然更相信这等手笔是二皇子所为,却不料还未来得及深入探查, 就得到了刘少尹暴毙身亡的消息。

    刘少尹前脚呈完供词,后脚就被灭口,圣人因此疑心起了他所言是真是假,之后又未能找到确凿证据来定二皇子的罪,虽心知韶和多半是无辜的,也只好将明面上的结果暂且交代给元家了。

    元赐娴听完这番经过,不得不再一次佩服徐善和郑濯。刘少尹必然是他们派人杀的。这两人着实擅长揣摩圣心,在最好的时机除掉了刘少尹,叫圣人晕头转向,疑虑难消,令原本很可能波及元家与郑濯的一桩阴谋不攻自破。

    虽说元家危机解除了是个好事,但她也无法眼睁睁看韶和因此做了替罪羊。情敌不情敌的,是一码事,真相却是另一码事。

    人在府中绣花,罪从天边扣来,倘使她是韶和,恐怕都要气得吐血。

    元赐娴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回京后找个机会面圣,请他下诏饶了韶和。不论圣人作何想法,左右这事本就是给元家的交代,只要她不计较就行了。

    *

    舒州的灾情一日日稳定下来,险些大范围爆发的灾后瘟疫也被陆时卿控制得差不离。再过半月,约莫十月中旬,这趟公差便告结了。

    元赐娴随陆时卿一路北上,大致照原路回返,但她发现,相较来时,陆时卿安排的路子多是官道,而很少绕野。

    记起韶和的提醒,她便明白了此举的含义,却是行了二十来日,到了京畿附近,都未曾遇到任何威胁。也不知是陆时卿防备得当,叫对方知难而退了,还是韶和的消息出了偏差。

    因入了治安较好的京畿,徽宁帝也派了一队金吾卫恭迎陆时卿回京,她便彻底放下了警惕。

    临到长安的前一日黄昏,陆时卿吩咐金吾卫替一行人安排一家客栈落脚。

    元赐娴心中疑惑,再赶几个时辰路便能入城了,他怎突然放慢了脚步,因天气太冷,懒得下马车,便叫拾翠替她问问。

    拾翠就往前头陆时卿的马车去了,完了向元赐娴回报:“小娘子,陆侍郎没答婢子。曹大哥说,兴许是他乏了,想歇息一晚再走,您若着急,可叫金吾卫先送您入城。”

    她摇摇头:“都在外头三个月了,也不急这一时,就明日再动身吧。”

    当初在舒州,陆时卿最忙的时候三天三夜都未阖眼,也没听他喊过一句“乏”,元赐娴心里很是奇怪了一阵,却到底没多在意。

    因这一路不是“风餐露宿”就是“与民同素”,加之用不惯淮南一带的吃食,她着实想念京菜风味,眼见能在像模像样的客栈落脚,便挥土如金般叫了一桌子晚膳,美其名曰“决定准备自掏腰包请陆侍郎吃一顿好的”。

    客栈酒保依言送菜到她房中,最后上了个分格的陶瓷锅,每个格子各置猪鸭牛羊肉,与菜蔬一道烹煮,热气腾腾,沸出香气的一下四溢开来。

    元赐娴太久没认真开荤了,饿得受不住,赶紧叫拾翠去隔壁请陆时卿,不料等了半天,却听说他根本不在客栈。

    方才落脚时,她明明瞧见陆时卿进了隔壁厢间的,眼下天都要黑了,外边又是天寒地冻的,他跑出去做什么。

    元赐娴这下当真按捺不住了,拐出去正欲敲响隔壁的门,却被走廊尽处的曹暗给拦了下来。

    这里是二楼厢间,曹暗似乎是从一楼上来的,身后跟了个端了盆清水的酒保。

    元赐娴皱皱眉。客栈已被金吾卫安排包下,此地没有旁人,清水必然是给陆时卿准备的,可他不是不在客栈吗?

    曹暗拦下她,神情自然地道:“县主,郎君出去办事了,请您先行用膳,不必 ↑返回顶部↑
    但她岂会甘心于这样一个千万人都能叫的称呼,露了齿狡黠一笑,道:“那叫您‘陆时卿’的,是不是就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元陆借“百姓”调情的那段,看不懂的可以在书评区提问,顾导给你们翻译。

    第42章 042

    元赐娴被黑着脸的陆时卿赶回了房,一路思忖着韶和的事。

    距离商州遇刺案已过了月余, 当地的刺史与县令自然是无能逮住那批杀手, 而长安那边也是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对此,徽宁帝给元家的交代是, 韶和一时鬼迷心窍,铸成此等大错,故罚她去往罔极寺带发清修, 未经诏命允许,永不得再踏入宫门一步。

    只是这桩事传出去有损皇室声誉, 对元赐娴来说也不是什么好听事, 徽宁帝与元钰商量后,便只手遮天瞒了下来。因此旁人只当郑筠是哪天不小心触怒了圣人, 才被封了公主府。

    但这事瞒得了别人, 却瞒不了当事者。元赐娴得到消息的当日就去问了陆时卿。毕竟他与她说过,韶和这一层只是迷惑人的假象, 凶手真正要嫁祸的人是二皇子。

    陆时卿跟她解释, 原本是这样不错, 刘少尹在栽赃给韶和后,被圣人召去询问案情,其间不胜圣威, 交代出来,说实则是二皇子请他陷害韶和的。

    相较韶和,圣人自然更相信这等手笔是二皇子所为,却不料还未来得及深入探查, 就得到了刘少尹暴毙身亡的消息。

    刘少尹前脚呈完供词,后脚就被灭口,圣人因此疑心起了他所言是真是假,之后又未能找到确凿证据来定二皇子的罪,虽心知韶和多半是无辜的,也只好将明面上的结果暂且交代给元家了。

    元赐娴听完这番经过,不得不再一次佩服徐善和郑濯。刘少尹必然是他们派人杀的。这两人着实擅长揣摩圣心,在最好的时机除掉了刘少尹,叫圣人晕头转向,疑虑难消,令原本很可能波及元家与郑濯的一桩阴谋不攻自破。

    虽说元家危机解除了是个好事,但她也无法眼睁睁看韶和因此做了替罪羊。情敌不情敌的,是一码事,真相却是另一码事。

    人在府中绣花,罪从天边扣来,倘使她是韶和,恐怕都要气得吐血。

    元赐娴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回京后找个机会面圣,请他下诏饶了韶和。不论圣人作何想法,左右这事本就是给元家的交代,只要她不计较就行了。

    *

    舒州的灾情一日日稳定下来,险些大范围爆发的灾后瘟疫也被陆时卿控制得差不离。再过半月,约莫十月中旬,这趟公差便告结了。

    元赐娴随陆时卿一路北上,大致照原路回返,但她发现,相较来时,陆时卿安排的路子多是官道,而很少绕野。

    记起韶和的提醒,她便明白了此举的含义,却是行了二十来日,到了京畿附近,都未曾遇到任何威胁。也不知是陆时卿防备得当,叫对方知难而退了,还是韶和的消息出了偏差。

    因入了治安较好的京畿,徽宁帝也派了一队金吾卫恭迎陆时卿回京,她便彻底放下了警惕。

    临到长安的前一日黄昏,陆时卿吩咐金吾卫替一行人安排一家客栈落脚。

    元赐娴心中疑惑,再赶几个时辰路便能入城了,他怎突然放慢了脚步,因天气太冷,懒得下马车,便叫拾翠替她问问。

    拾翠就往前头陆时卿的马车去了,完了向元赐娴回报:“小娘子,陆侍郎没答婢子。曹大哥说,兴许是他乏了,想歇息一晚再走,您若着急,可叫金吾卫先送您入城。”

    她摇摇头:“都在外头三个月了,也不急这一时,就明日再动身吧。”

    当初在舒州,陆时卿最忙的时候三天三夜都未阖眼,也没听他喊过一句“乏”,元赐娴心里很是奇怪了一阵,却到底没多在意。

    因这一路不是“风餐露宿”就是“与民同素”,加之用不惯淮南一带的吃食,她着实想念京菜风味,眼见能在像模像样的客栈落脚,便挥土如金般叫了一桌子晚膳,美其名曰“决定准备自掏腰包请陆侍郎吃一顿好的”。

    客栈酒保依言送菜到她房中,最后上了个分格的陶瓷锅,每个格子各置猪鸭牛羊肉,与菜蔬一道烹煮,热气腾腾,沸出香气的一下四溢开来。

    元赐娴太久没认真开荤了,饿得受不住,赶紧叫拾翠去隔壁请陆时卿,不料等了半天,却听说他根本不在客栈。

    方才落脚时,她明明瞧见陆时卿进了隔壁厢间的,眼下天都要黑了,外边又是天寒地冻的,他跑出去做什么。

    元赐娴这下当真按捺不住了,拐出去正欲敲响隔壁的门,却被走廊尽处的曹暗给拦了下来。

    这里是二楼厢间,曹暗似乎是从一楼上来的,身后跟了个端了盆清水的酒保。

    元赐娴皱皱眉。客栈已被金吾卫安排包下,此地没有旁人,清水必然是给陆时卿准备的,可他不是不在客栈吗?

    曹暗拦下她,神情自然地道:“县主,郎君出去办事了,请您先行用膳,不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