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352 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一下秦究。

    “那批病人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跨度很大。我以为是项目组征集的志愿病患,用来研究新的治治疗方法。”

    最初,吴俐没有产生任何怀疑。

    她每天认真记录那些病人的状况,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共同点和不同点,笔记寄了十来本。她虽然接触不到核心研究,但时不时会问一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度。

    她断断续续地跟了两年,终于意识到一些问题。

    “先是病人的身份。”吴俐伸出一根手指说:“我最初收到的资料有每个病人的基本信息,身高体重年龄等等,其中包含了职业,写得五花八门。但后来我发现,最初的资料应该是不准确的,因为那些病人大多是部队出来的。”

    “那时候我还能说服自己,军人的奉献精神比较强,在志愿者里占大多数也可以理解。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吴俐伸出第二根手指:“我观察对象有增加。”

    “最初只有6个人,四个月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增加到了14个,之后六个月里多了2个。第二年突然静止,没有新的病人加进来。”

    “观察对象增加为什么算问题?”于闻有点好奇。

    吴俐说:“因为样本是很重要的东西,在一个研究周期内,样本变化是大忌,会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准确xing。一般就算要增减也是一个周期结束,得到了阶段xing结论之后。”

    “况且增减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四个月加8人,六个月加2?这种加法太乱了,毫无规律。”

    于闻“噢”了一声,差不多明白了。

    吴俐又伸出第三根手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项目中途更换过地方。”

    “什么意思?”游惑问。

    “大概第5个月左右,大伯通知我换了一处实验室。到第二年年初,又换过一次。最后一次直接搬到了国外。”

    当初的吴俐感到奇怪,这种搬迁已经算得上频繁了。

    “而且两年下来,所谓的治疗方案几乎停滞不前,至少我没看到什么实质xing的进展。”吴俐说:“我当时隐约觉察到,整个项目都有一点问题。比起研究治疗方案,他们更像在躲什么东西。”

    就好像……一边保护那些病人,一边躲避着什么。

    “搬到国外之后,我就没再继续参与了。”吴俐说,“但因为那些疑惑和问题,我一直查找相关的资料,也格外注意大伯的情况。三年下来也有了一点眉目——十多年前,我大伯作为医学方面的专家顾问,参与了某个联合研究项目。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就是这个筛选xing质的考试系统。参与的主要开发人员既有国内专家,也有国外的。我曾经见过合照。”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像人工智能突然有了接近于人的思想。出于惩罚或者自我保护的原因,它干扰了一些人的大脑记忆,我的那些观察对象就来源于此,他们不记得任何与系统相关的事情,这就导致大伯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有点无从下手。”

    “我后来发现,大伯这几年其实很紧张。因为曾经的主创人员频繁有人出事,我一直在想,是不是那些人也被系统拉进来了。小杨有跟你们提过我和她是怎么被拉进来考试的么?”

    游惑点头:“在你大伯家。”

    “对,从他书房出来的时候。”吴俐说:“我后来一直在想,会不会是系统拉错人了。它想拉进来考试的不是我和杨舒,而是我大伯。我俩只是撞在qiāng口上了。”

    “不一定。”游惑说:“也许它想拉的是你和你大伯两个人。”

    他忽然想起154曾经说过的话,他说考试系统的筛选条件是“危险的人”。也许最初的定义是一些能被部队吸收的偏才,但随着系统失控有了自主意识,它对“危险”的定义也会有变化。

    创造它的人总是最了解它,包括优点,也包括弱点。

    对系统而言,这些人都是不定时zhà弹,都是活生生的威胁。

    吴俐想了想,轻轻“啊”了一声说:“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我也算半个参与者。怪不得大伯建议我这两年不要接跟部队有关的项 ↑返回顶部↑
    了一下秦究。

    “那批病人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跨度很大。我以为是项目组征集的志愿病患,用来研究新的治治疗方法。”

    最初,吴俐没有产生任何怀疑。

    她每天认真记录那些病人的状况,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共同点和不同点,笔记寄了十来本。她虽然接触不到核心研究,但时不时会问一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度。

    她断断续续地跟了两年,终于意识到一些问题。

    “先是病人的身份。”吴俐伸出一根手指说:“我最初收到的资料有每个病人的基本信息,身高体重年龄等等,其中包含了职业,写得五花八门。但后来我发现,最初的资料应该是不准确的,因为那些病人大多是部队出来的。”

    “那时候我还能说服自己,军人的奉献精神比较强,在志愿者里占大多数也可以理解。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吴俐伸出第二根手指:“我观察对象有增加。”

    “最初只有6个人,四个月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增加到了14个,之后六个月里多了2个。第二年突然静止,没有新的病人加进来。”

    “观察对象增加为什么算问题?”于闻有点好奇。

    吴俐说:“因为样本是很重要的东西,在一个研究周期内,样本变化是大忌,会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准确xing。一般就算要增减也是一个周期结束,得到了阶段xing结论之后。”

    “况且增减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四个月加8人,六个月加2?这种加法太乱了,毫无规律。”

    于闻“噢”了一声,差不多明白了。

    吴俐又伸出第三根手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项目中途更换过地方。”

    “什么意思?”游惑问。

    “大概第5个月左右,大伯通知我换了一处实验室。到第二年年初,又换过一次。最后一次直接搬到了国外。”

    当初的吴俐感到奇怪,这种搬迁已经算得上频繁了。

    “而且两年下来,所谓的治疗方案几乎停滞不前,至少我没看到什么实质xing的进展。”吴俐说:“我当时隐约觉察到,整个项目都有一点问题。比起研究治疗方案,他们更像在躲什么东西。”

    就好像……一边保护那些病人,一边躲避着什么。

    “搬到国外之后,我就没再继续参与了。”吴俐说,“但因为那些疑惑和问题,我一直查找相关的资料,也格外注意大伯的情况。三年下来也有了一点眉目——十多年前,我大伯作为医学方面的专家顾问,参与了某个联合研究项目。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就是这个筛选xing质的考试系统。参与的主要开发人员既有国内专家,也有国外的。我曾经见过合照。”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像人工智能突然有了接近于人的思想。出于惩罚或者自我保护的原因,它干扰了一些人的大脑记忆,我的那些观察对象就来源于此,他们不记得任何与系统相关的事情,这就导致大伯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有点无从下手。”

    “我后来发现,大伯这几年其实很紧张。因为曾经的主创人员频繁有人出事,我一直在想,是不是那些人也被系统拉进来了。小杨有跟你们提过我和她是怎么被拉进来考试的么?”

    游惑点头:“在你大伯家。”

    “对,从他书房出来的时候。”吴俐说:“我后来一直在想,会不会是系统拉错人了。它想拉进来考试的不是我和杨舒,而是我大伯。我俩只是撞在qiāng口上了。”

    “不一定。”游惑说:“也许它想拉的是你和你大伯两个人。”

    他忽然想起154曾经说过的话,他说考试系统的筛选条件是“危险的人”。也许最初的定义是一些能被部队吸收的偏才,但随着系统失控有了自主意识,它对“危险”的定义也会有变化。

    创造它的人总是最了解它,包括优点,也包括弱点。

    对系统而言,这些人都是不定时zhà弹,都是活生生的威胁。

    吴俐想了想,轻轻“啊”了一声说:“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我也算半个参与者。怪不得大伯建议我这两年不要接跟部队有关的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