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4
金夫 作者:非10
分卷阅读624
册为证,却也敌不过靳先生的含沙影射!靳先生在文坛中可谓举足轻重,一字一句便可引起轩然大波,先生当深知此态,却仍要如此中伤于我,竟不知我是于何时开罪了先生!”金溶月泪水盈眶,神情正如被逼至绝境的无辜之人。
事到如今竟还是不肯松口认错。
甚至还要倒打一耙。
靳霖无丝毫怜悯之意,兀自皱眉道:“《绮怀》一诗前三句是借鉴于李商隐与高启无疑,金二小姐若执意称之为偶然也无法可讲。可末句‘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金二小姐又当如何解释?”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一句又有何问题吗?
几名才识不浅的男子低声讨论了一阵,却皆是无解摇头。
这句诗不管是措辞还是其它,似乎都没有可以借鉴的原型。
“自是有感而发,靳先生又让我如何解释?”金溶月满脸倔容。
“你当然无从解释。”靳霖目光有几分冷厉之感,道:“因为这乃是刘家小姐刘亭之临终前所留下的绝笔——”
“刘家小姐……”
“莫不就是三年前自缢的那位……?”
“那不是正是靳先生的徒弟吗?”
“……”
“据靳先生所言,当初刘家小姐离世,仅留下了这寥寥十几字。原句是为‘三四年间三四月’,只是为求全诗相对,方将其改作了‘三五年间三五月’。”冯霁雯出声说道。
说来凑巧,这首本就该在乾隆年间出现的七律,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在了人前。
更为凑巧得是,这末尾一句,确是取自刘家小姐的绝笔无疑。
这一点,刘鐶之亦出了声证明。
“确是家姐临去前所留。”提及刘亭之,他微一敛眸,道:“家姐去世之时年仅十二,正当深春四月初,故才有此绝笔。”
末了,望向金溶月,发问道:“起初听金二小姐言之确凿地声称此诗乃你所作,便觉得奇怪了,家姐绝笔与遗言,除了我与家父家母,及靳先生之外,再无旁人得知,岂会出现在金二小姐诗中?”
至此,几乎已是真相大白了。
若说前几句只是偶然‘撞梗’,可与别人从未对外宣扬过的绝笔也近乎一字不差,普天之下,只怕也不会有这等巧合。
故而只有一种解释了——
此诗由靳先生与和家太太兴起而作,只是不知为何却遭了金二小姐盗用。
这竟是一场贼喊捉贼的闹剧……
众人望向金溶月的目光,几乎是彻底颠覆了。
金溶月下意识地摇头。
她想要否认,她想要解释,却根本不知还能够说些什么!
混杂的脑海中顿时闪过许多情形——
从昨日红桃找上她,直到此时此景……
她此时方知,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是斗不斗得过的问题……而全部是冯霁雯的算计!
冯霁雯早就安排好这一切了!
冯霁雯如同她所打算毁掉她一般,要将她也完全毁掉!
一层冷汗顷刻爬满后背,金溶月唇色虚白,紧紧攥着双手,似要拼命地抓住什么一样。
“月儿,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袁枚满眼复杂地看着金溶月。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在这清风廊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爱徒被当众揭穿盗用之举,可谓名声尽送。
金溶月仍旧摇头。
“我没有……”
她有些恍惚地低低地答了一句之后,又陡然拔高了声音道:“是有人陷害我!”
“姑娘……”
阿碧连忙扶住她微微晃动着的手臂。
可迎着众人既不齿又无奈的目光,纵是身为侍女,她亦觉得无法抬头。
阿碧忍不住也跟着红了眼睛。
姑娘这般骄傲的心性,纵是有错,可若当真要她低头认错,想来必是做不到的……
可如此境况之下,认与不认,又哪里还有什么区分?
袁枚最后看了她一眼,无声摇了摇头,面向众人道:“今日之事,令诸位见笑了。”继而又朝着靳霖与冯霁雯分别施了一礼,“袁某教徒无方,亦难辞其咎。此事个中详细待查明之后,必不会徇私包庇。”
冯霁雯不敢受此礼,侧身避过后,又还以一礼。
教徒无方四字与袁先生并不适用,人心善恶过于难辨,只怕连袁先生都不曾看仔细过。
袁枚却仍感到十分忏愧。
可事情至此,却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因为有人等到现在,只为在人前与金溶月算一算‘旧账’——
====
ps:比想象中早了那么一点点~
今天的心情有点格外激动,因为明天除了是圣诞节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意义——《金夫》开文满一整年了!
去年的圣诞,我发布了第一章“颜控冯霁雯”,眨眼间到明天就够足足一年了。
感谢这一年来大家的陪伴和理解,还有大家对我认识舅姥爷、嫁给舅姥爷、再到怀上月牙儿的种种祝福~
待会儿我会在吱付宝发个小小的口令红包,总共99个,大家没事儿的话可以去领领玩儿,口令就叫做:缝合夫妇一周年(未完待续。)
409 四面楚歌
“不知金二小姐可认得在下吗?”
有人于此时出声问道。
金溶月随同众人一起循声望去。
视线中,却见是一名衣着极为朴素、甚至有几分寒酸之感的年轻男子。
他身形削弱,发黄的面色亦有几分病态。
“我如何会认得你?”金溶月脸上忽生草木皆兵之感。
“金二小姐确实不曾见过在下,在下却清清楚楚地认得金二小姐!”年轻男子豁然站起身来,却见是左腋下有一根拐杖支撑。
他紧紧盯着金溶月,脸上神情剧烈地波动着。
“四年前在下入京赶考,因路上遭劫而身无分文,以至于拮据非常,偶然之下结识了几名同为入京赶考的学子,经人从中转为引见,为人捉刀代诗,以换取银两——诗作成之后,也未得见过雇主,直
分卷阅读624 ↑返回顶部↑
分卷阅读624
册为证,却也敌不过靳先生的含沙影射!靳先生在文坛中可谓举足轻重,一字一句便可引起轩然大波,先生当深知此态,却仍要如此中伤于我,竟不知我是于何时开罪了先生!”金溶月泪水盈眶,神情正如被逼至绝境的无辜之人。
事到如今竟还是不肯松口认错。
甚至还要倒打一耙。
靳霖无丝毫怜悯之意,兀自皱眉道:“《绮怀》一诗前三句是借鉴于李商隐与高启无疑,金二小姐若执意称之为偶然也无法可讲。可末句‘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金二小姐又当如何解释?”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一句又有何问题吗?
几名才识不浅的男子低声讨论了一阵,却皆是无解摇头。
这句诗不管是措辞还是其它,似乎都没有可以借鉴的原型。
“自是有感而发,靳先生又让我如何解释?”金溶月满脸倔容。
“你当然无从解释。”靳霖目光有几分冷厉之感,道:“因为这乃是刘家小姐刘亭之临终前所留下的绝笔——”
“刘家小姐……”
“莫不就是三年前自缢的那位……?”
“那不是正是靳先生的徒弟吗?”
“……”
“据靳先生所言,当初刘家小姐离世,仅留下了这寥寥十几字。原句是为‘三四年间三四月’,只是为求全诗相对,方将其改作了‘三五年间三五月’。”冯霁雯出声说道。
说来凑巧,这首本就该在乾隆年间出现的七律,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在了人前。
更为凑巧得是,这末尾一句,确是取自刘家小姐的绝笔无疑。
这一点,刘鐶之亦出了声证明。
“确是家姐临去前所留。”提及刘亭之,他微一敛眸,道:“家姐去世之时年仅十二,正当深春四月初,故才有此绝笔。”
末了,望向金溶月,发问道:“起初听金二小姐言之确凿地声称此诗乃你所作,便觉得奇怪了,家姐绝笔与遗言,除了我与家父家母,及靳先生之外,再无旁人得知,岂会出现在金二小姐诗中?”
至此,几乎已是真相大白了。
若说前几句只是偶然‘撞梗’,可与别人从未对外宣扬过的绝笔也近乎一字不差,普天之下,只怕也不会有这等巧合。
故而只有一种解释了——
此诗由靳先生与和家太太兴起而作,只是不知为何却遭了金二小姐盗用。
这竟是一场贼喊捉贼的闹剧……
众人望向金溶月的目光,几乎是彻底颠覆了。
金溶月下意识地摇头。
她想要否认,她想要解释,却根本不知还能够说些什么!
混杂的脑海中顿时闪过许多情形——
从昨日红桃找上她,直到此时此景……
她此时方知,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是斗不斗得过的问题……而全部是冯霁雯的算计!
冯霁雯早就安排好这一切了!
冯霁雯如同她所打算毁掉她一般,要将她也完全毁掉!
一层冷汗顷刻爬满后背,金溶月唇色虚白,紧紧攥着双手,似要拼命地抓住什么一样。
“月儿,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袁枚满眼复杂地看着金溶月。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在这清风廊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爱徒被当众揭穿盗用之举,可谓名声尽送。
金溶月仍旧摇头。
“我没有……”
她有些恍惚地低低地答了一句之后,又陡然拔高了声音道:“是有人陷害我!”
“姑娘……”
阿碧连忙扶住她微微晃动着的手臂。
可迎着众人既不齿又无奈的目光,纵是身为侍女,她亦觉得无法抬头。
阿碧忍不住也跟着红了眼睛。
姑娘这般骄傲的心性,纵是有错,可若当真要她低头认错,想来必是做不到的……
可如此境况之下,认与不认,又哪里还有什么区分?
袁枚最后看了她一眼,无声摇了摇头,面向众人道:“今日之事,令诸位见笑了。”继而又朝着靳霖与冯霁雯分别施了一礼,“袁某教徒无方,亦难辞其咎。此事个中详细待查明之后,必不会徇私包庇。”
冯霁雯不敢受此礼,侧身避过后,又还以一礼。
教徒无方四字与袁先生并不适用,人心善恶过于难辨,只怕连袁先生都不曾看仔细过。
袁枚却仍感到十分忏愧。
可事情至此,却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因为有人等到现在,只为在人前与金溶月算一算‘旧账’——
====
ps:比想象中早了那么一点点~
今天的心情有点格外激动,因为明天除了是圣诞节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意义——《金夫》开文满一整年了!
去年的圣诞,我发布了第一章“颜控冯霁雯”,眨眼间到明天就够足足一年了。
感谢这一年来大家的陪伴和理解,还有大家对我认识舅姥爷、嫁给舅姥爷、再到怀上月牙儿的种种祝福~
待会儿我会在吱付宝发个小小的口令红包,总共99个,大家没事儿的话可以去领领玩儿,口令就叫做:缝合夫妇一周年(未完待续。)
409 四面楚歌
“不知金二小姐可认得在下吗?”
有人于此时出声问道。
金溶月随同众人一起循声望去。
视线中,却见是一名衣着极为朴素、甚至有几分寒酸之感的年轻男子。
他身形削弱,发黄的面色亦有几分病态。
“我如何会认得你?”金溶月脸上忽生草木皆兵之感。
“金二小姐确实不曾见过在下,在下却清清楚楚地认得金二小姐!”年轻男子豁然站起身来,却见是左腋下有一根拐杖支撑。
他紧紧盯着金溶月,脸上神情剧烈地波动着。
“四年前在下入京赶考,因路上遭劫而身无分文,以至于拮据非常,偶然之下结识了几名同为入京赶考的学子,经人从中转为引见,为人捉刀代诗,以换取银两——诗作成之后,也未得见过雇主,直
分卷阅读624 ↑返回顶部↑
金夫 作者:非10
分卷阅读624
册为证,却也敌不过靳先生的含沙影射!靳先生在文坛中可谓举足轻重,一字一句便可引起轩然大波,先生当深知此态,却仍要如此中伤于我,竟不知我是于何时开罪了先生!”金溶月泪水盈眶,神情正如被逼至绝境的无辜之人。
事到如今竟还是不肯松口认错。
甚至还要倒打一耙。
靳霖无丝毫怜悯之意,兀自皱眉道:“《绮怀》一诗前三句是借鉴于李商隐与高启无疑,金二小姐若执意称之为偶然也无法可讲。可末句‘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金二小姐又当如何解释?”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一句又有何问题吗?
几名才识不浅的男子低声讨论了一阵,却皆是无解摇头。
这句诗不管是措辞还是其它,似乎都没有可以借鉴的原型。
“自是有感而发,靳先生又让我如何解释?”金溶月满脸倔容。
“你当然无从解释。”靳霖目光有几分冷厉之感,道:“因为这乃是刘家小姐刘亭之临终前所留下的绝笔——”
“刘家小姐……”
“莫不就是三年前自缢的那位……?”
“那不是正是靳先生的徒弟吗?”
“……”
“据靳先生所言,当初刘家小姐离世,仅留下了这寥寥十几字。原句是为‘三四年间三四月’,只是为求全诗相对,方将其改作了‘三五年间三五月’。”冯霁雯出声说道。
说来凑巧,这首本就该在乾隆年间出现的七律,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在了人前。
更为凑巧得是,这末尾一句,确是取自刘家小姐的绝笔无疑。
这一点,刘鐶之亦出了声证明。
“确是家姐临去前所留。”提及刘亭之,他微一敛眸,道:“家姐去世之时年仅十二,正当深春四月初,故才有此绝笔。”
末了,望向金溶月,发问道:“起初听金二小姐言之确凿地声称此诗乃你所作,便觉得奇怪了,家姐绝笔与遗言,除了我与家父家母,及靳先生之外,再无旁人得知,岂会出现在金二小姐诗中?”
至此,几乎已是真相大白了。
若说前几句只是偶然‘撞梗’,可与别人从未对外宣扬过的绝笔也近乎一字不差,普天之下,只怕也不会有这等巧合。
故而只有一种解释了——
此诗由靳先生与和家太太兴起而作,只是不知为何却遭了金二小姐盗用。
这竟是一场贼喊捉贼的闹剧……
众人望向金溶月的目光,几乎是彻底颠覆了。
金溶月下意识地摇头。
她想要否认,她想要解释,却根本不知还能够说些什么!
混杂的脑海中顿时闪过许多情形——
从昨日红桃找上她,直到此时此景……
她此时方知,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是斗不斗得过的问题……而全部是冯霁雯的算计!
冯霁雯早就安排好这一切了!
冯霁雯如同她所打算毁掉她一般,要将她也完全毁掉!
一层冷汗顷刻爬满后背,金溶月唇色虚白,紧紧攥着双手,似要拼命地抓住什么一样。
“月儿,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袁枚满眼复杂地看着金溶月。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在这清风廊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爱徒被当众揭穿盗用之举,可谓名声尽送。
金溶月仍旧摇头。
“我没有……”
她有些恍惚地低低地答了一句之后,又陡然拔高了声音道:“是有人陷害我!”
“姑娘……”
阿碧连忙扶住她微微晃动着的手臂。
可迎着众人既不齿又无奈的目光,纵是身为侍女,她亦觉得无法抬头。
阿碧忍不住也跟着红了眼睛。
姑娘这般骄傲的心性,纵是有错,可若当真要她低头认错,想来必是做不到的……
可如此境况之下,认与不认,又哪里还有什么区分?
袁枚最后看了她一眼,无声摇了摇头,面向众人道:“今日之事,令诸位见笑了。”继而又朝着靳霖与冯霁雯分别施了一礼,“袁某教徒无方,亦难辞其咎。此事个中详细待查明之后,必不会徇私包庇。”
冯霁雯不敢受此礼,侧身避过后,又还以一礼。
教徒无方四字与袁先生并不适用,人心善恶过于难辨,只怕连袁先生都不曾看仔细过。
袁枚却仍感到十分忏愧。
可事情至此,却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因为有人等到现在,只为在人前与金溶月算一算‘旧账’——
====
ps:比想象中早了那么一点点~
今天的心情有点格外激动,因为明天除了是圣诞节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意义——《金夫》开文满一整年了!
去年的圣诞,我发布了第一章“颜控冯霁雯”,眨眼间到明天就够足足一年了。
感谢这一年来大家的陪伴和理解,还有大家对我认识舅姥爷、嫁给舅姥爷、再到怀上月牙儿的种种祝福~
待会儿我会在吱付宝发个小小的口令红包,总共99个,大家没事儿的话可以去领领玩儿,口令就叫做:缝合夫妇一周年(未完待续。)
409 四面楚歌
“不知金二小姐可认得在下吗?”
有人于此时出声问道。
金溶月随同众人一起循声望去。
视线中,却见是一名衣着极为朴素、甚至有几分寒酸之感的年轻男子。
他身形削弱,发黄的面色亦有几分病态。
“我如何会认得你?”金溶月脸上忽生草木皆兵之感。
“金二小姐确实不曾见过在下,在下却清清楚楚地认得金二小姐!”年轻男子豁然站起身来,却见是左腋下有一根拐杖支撑。
他紧紧盯着金溶月,脸上神情剧烈地波动着。
“四年前在下入京赶考,因路上遭劫而身无分文,以至于拮据非常,偶然之下结识了几名同为入京赶考的学子,经人从中转为引见,为人捉刀代诗,以换取银两——诗作成之后,也未得见过雇主,直
分卷阅读624
分卷阅读624
册为证,却也敌不过靳先生的含沙影射!靳先生在文坛中可谓举足轻重,一字一句便可引起轩然大波,先生当深知此态,却仍要如此中伤于我,竟不知我是于何时开罪了先生!”金溶月泪水盈眶,神情正如被逼至绝境的无辜之人。
事到如今竟还是不肯松口认错。
甚至还要倒打一耙。
靳霖无丝毫怜悯之意,兀自皱眉道:“《绮怀》一诗前三句是借鉴于李商隐与高启无疑,金二小姐若执意称之为偶然也无法可讲。可末句‘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金二小姐又当如何解释?”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一句又有何问题吗?
几名才识不浅的男子低声讨论了一阵,却皆是无解摇头。
这句诗不管是措辞还是其它,似乎都没有可以借鉴的原型。
“自是有感而发,靳先生又让我如何解释?”金溶月满脸倔容。
“你当然无从解释。”靳霖目光有几分冷厉之感,道:“因为这乃是刘家小姐刘亭之临终前所留下的绝笔——”
“刘家小姐……”
“莫不就是三年前自缢的那位……?”
“那不是正是靳先生的徒弟吗?”
“……”
“据靳先生所言,当初刘家小姐离世,仅留下了这寥寥十几字。原句是为‘三四年间三四月’,只是为求全诗相对,方将其改作了‘三五年间三五月’。”冯霁雯出声说道。
说来凑巧,这首本就该在乾隆年间出现的七律,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在了人前。
更为凑巧得是,这末尾一句,确是取自刘家小姐的绝笔无疑。
这一点,刘鐶之亦出了声证明。
“确是家姐临去前所留。”提及刘亭之,他微一敛眸,道:“家姐去世之时年仅十二,正当深春四月初,故才有此绝笔。”
末了,望向金溶月,发问道:“起初听金二小姐言之确凿地声称此诗乃你所作,便觉得奇怪了,家姐绝笔与遗言,除了我与家父家母,及靳先生之外,再无旁人得知,岂会出现在金二小姐诗中?”
至此,几乎已是真相大白了。
若说前几句只是偶然‘撞梗’,可与别人从未对外宣扬过的绝笔也近乎一字不差,普天之下,只怕也不会有这等巧合。
故而只有一种解释了——
此诗由靳先生与和家太太兴起而作,只是不知为何却遭了金二小姐盗用。
这竟是一场贼喊捉贼的闹剧……
众人望向金溶月的目光,几乎是彻底颠覆了。
金溶月下意识地摇头。
她想要否认,她想要解释,却根本不知还能够说些什么!
混杂的脑海中顿时闪过许多情形——
从昨日红桃找上她,直到此时此景……
她此时方知,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是斗不斗得过的问题……而全部是冯霁雯的算计!
冯霁雯早就安排好这一切了!
冯霁雯如同她所打算毁掉她一般,要将她也完全毁掉!
一层冷汗顷刻爬满后背,金溶月唇色虚白,紧紧攥着双手,似要拼命地抓住什么一样。
“月儿,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袁枚满眼复杂地看着金溶月。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在这清风廊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爱徒被当众揭穿盗用之举,可谓名声尽送。
金溶月仍旧摇头。
“我没有……”
她有些恍惚地低低地答了一句之后,又陡然拔高了声音道:“是有人陷害我!”
“姑娘……”
阿碧连忙扶住她微微晃动着的手臂。
可迎着众人既不齿又无奈的目光,纵是身为侍女,她亦觉得无法抬头。
阿碧忍不住也跟着红了眼睛。
姑娘这般骄傲的心性,纵是有错,可若当真要她低头认错,想来必是做不到的……
可如此境况之下,认与不认,又哪里还有什么区分?
袁枚最后看了她一眼,无声摇了摇头,面向众人道:“今日之事,令诸位见笑了。”继而又朝着靳霖与冯霁雯分别施了一礼,“袁某教徒无方,亦难辞其咎。此事个中详细待查明之后,必不会徇私包庇。”
冯霁雯不敢受此礼,侧身避过后,又还以一礼。
教徒无方四字与袁先生并不适用,人心善恶过于难辨,只怕连袁先生都不曾看仔细过。
袁枚却仍感到十分忏愧。
可事情至此,却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因为有人等到现在,只为在人前与金溶月算一算‘旧账’——
====
ps:比想象中早了那么一点点~
今天的心情有点格外激动,因为明天除了是圣诞节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意义——《金夫》开文满一整年了!
去年的圣诞,我发布了第一章“颜控冯霁雯”,眨眼间到明天就够足足一年了。
感谢这一年来大家的陪伴和理解,还有大家对我认识舅姥爷、嫁给舅姥爷、再到怀上月牙儿的种种祝福~
待会儿我会在吱付宝发个小小的口令红包,总共99个,大家没事儿的话可以去领领玩儿,口令就叫做:缝合夫妇一周年(未完待续。)
409 四面楚歌
“不知金二小姐可认得在下吗?”
有人于此时出声问道。
金溶月随同众人一起循声望去。
视线中,却见是一名衣着极为朴素、甚至有几分寒酸之感的年轻男子。
他身形削弱,发黄的面色亦有几分病态。
“我如何会认得你?”金溶月脸上忽生草木皆兵之感。
“金二小姐确实不曾见过在下,在下却清清楚楚地认得金二小姐!”年轻男子豁然站起身来,却见是左腋下有一根拐杖支撑。
他紧紧盯着金溶月,脸上神情剧烈地波动着。
“四年前在下入京赶考,因路上遭劫而身无分文,以至于拮据非常,偶然之下结识了几名同为入京赶考的学子,经人从中转为引见,为人捉刀代诗,以换取银两——诗作成之后,也未得见过雇主,直
分卷阅读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