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学 作者:祈祷君

    买票的钱还给他们,哪怕这票钱每个人只有几块钱而已。

    “你们是来给娃娃们上学的,怎么能收你们钱!”

    在这种没什么人的路上跑运输的大多赚不到什么钱,只是为了乡里乡亲提供方便,王大来说什么也不愿他们还钱,可拉扯了一阵子后他明显不敌那矮胖大婶的热情和力气,最后还是不得不收起了那还回来的十几块钱。

    “是新老师啊?娃娃们知道该多高兴啊!”

    车上刚刚还麻木着的乘客,也有不少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似乎这里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

    他们大多有着不善言辞的木讷、还有面对城里人时的那种无措。

    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他们对这群“新老师”的感谢,最后只能硬是要帮他们把行李送下车。

    好几个男人主动站起来,要帮他们将那些箱子送下了车。在他们看来,这些城里来的老师根本没有一个是像有力气的。

    经历了丢箱子的事情,江昭辉一直带着戒备的神色紧紧的跟在他们身边,却发现他们没有人对他们那些重重的行李生出什么觊觎之心,反倒害怕弄坏、弄脏了他们的箱子,为了不让滚轮在地上拖(那本就是它的使命),干脆就将几十斤重的箱子扛在了背上下车。

    他们小心翼翼的将那些沉重的行李放在了地上,再郑重其事地还给他们。不过是一个帮忙搬行李的过程,却让众老师产生了一种仪式感才有的庄重。

    “谢谢你们……”

    一个老乡面对着杜若,紧张到说不出话来,只顾着看自己的脚尖,连声音都在发抖。

    “谢谢你们来教娃娃们。”

    她该说什么呢?

    不客气,我会好好教他们的?

    没什么,这是我的义务?

    在这样的郑重面前,连杜若都不由得慌乱了起来,生怕自己说的话不够得体、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善意,然而就在她挣扎着用词、纠结着回应的态度时,那个老乡却像是逃跑一样地转身上了车。

    他们和他们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害羞,一样的惊慌。

    小巴车缓缓地驶去,回到车上的老乡们依旧沉默,嘴角却有了些笑意。

    他们在笑什么呢?

    也许是孩子们又有了开课的希望、也许是他们又多了新的谈资……

    杜若和同伴们扶着自己的箱子,目送着那辆破破烂烂的小巴车驶远,原本因为丢箱子而有些冰寒的心口,终于又回了些热气。

    被需要,无论在哪里,都是件让人开心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celia小天使的打赏,破费了!

    第6章 恩VS怨

    红星村是山坳里的一处平地,周围都是山,而且还是那种没什么出产的山地,就算能开垦出一块地来,能种出的东西也有限。

    于是能够种田的山脚地,就成了附近最富裕的地方。

    来接杜若他们的是红星小学校长的儿子张有田和村长的侄子康世龙,他们在村里借了两辆三轮电瓶车,热心的招呼老师们上去。

    三轮电瓶车是城里经常看到的那种运货的车子,这几人长这么大都没坐过这种车,可这乡下也没其他的交通工具,最终还是别别扭扭的爬了上去。

    “至少比拖拉机好。”

    秦朗笑着安慰黛文婷,“这好歹还是辆车。”

    黛文婷勉强笑了笑,感受着三轮车的颠簸,感觉自己像是被卖到乡下的小媳妇,这种感觉让她情绪更糟糕了,坐在江昭辉的箱子上满脸不开心。

    王大来坐在张有田身边的空位上,笑着和他攀谈:“新校舍怎么样?听说新校舍盖好,今年入学的娃娃多了三成?”

    “是啊,多亏这些爱心企业家,不但给我们盖了学校,还资助了食堂,每个季度都会给我们送米面来!周边的乡亲听说孩子们中午有地方吃饭,都把孩子送来上学了!”

    说起新校舍,张有田也高兴极了,笑着说:“就是来的孩子多了,老师不够用了,你们来的正好!”

    “说起来还要谢谢发起募捐的李老师和方老师,要不是他们将这里的情况传播出去,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发现红星小学的困难。”

    王大来感慨着说,又问:“李老师到九月就支教满一年了吧?乡亲们准备怎么欢送他?”

    张有田没说话。

    “怎么?他不准备走了?”

    王大来误会了,更高兴了。

    “那更好,给新来的老师们多了个向导!”

    “不是,新老师来了,李老师就要走了。票都买好了。”

    张有田连忙否认。

    “就是欢送的事情,咱们还没开始商量。”

    王大来一怔,不明白他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车子后面坐着的杜若几人也是听得云里雾里,更不知道什么李老师方老师是什么人。

    在王大来的解释下,他们才知道,这李老师和方老师都是上届支教团的成员,两个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支教当地后被教育局派到这里来的。

    那时候的红星小学还没有新的校舍,整个小学建在破破烂烂的窑洞里,光线差设施更差,周围的孩子们大多是山上的山民,冬天连件御寒的衣服都没有,窑洞不通风,也不敢生炭盆怕中毒。

    李老师和方老师心疼孩子们大冬天还要穿着单衣翻山越岭来上学,趁着寒假的时候上网发起了“为红星小学孩子们募冬衣”的活动,他们拍了很多关于附近山民的照片,又拍了红星小学的现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许多好心人为孩子们寄来了冬衣和文具,也有人干脆捐款,这两个老师也因此成了大坝子乡甚至于N县的支教名人。

    再后来,一家热心于公益 ↑返回顶部↑
    开学 作者:祈祷君

    买票的钱还给他们,哪怕这票钱每个人只有几块钱而已。

    “你们是来给娃娃们上学的,怎么能收你们钱!”

    在这种没什么人的路上跑运输的大多赚不到什么钱,只是为了乡里乡亲提供方便,王大来说什么也不愿他们还钱,可拉扯了一阵子后他明显不敌那矮胖大婶的热情和力气,最后还是不得不收起了那还回来的十几块钱。

    “是新老师啊?娃娃们知道该多高兴啊!”

    车上刚刚还麻木着的乘客,也有不少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似乎这里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

    他们大多有着不善言辞的木讷、还有面对城里人时的那种无措。

    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他们对这群“新老师”的感谢,最后只能硬是要帮他们把行李送下车。

    好几个男人主动站起来,要帮他们将那些箱子送下了车。在他们看来,这些城里来的老师根本没有一个是像有力气的。

    经历了丢箱子的事情,江昭辉一直带着戒备的神色紧紧的跟在他们身边,却发现他们没有人对他们那些重重的行李生出什么觊觎之心,反倒害怕弄坏、弄脏了他们的箱子,为了不让滚轮在地上拖(那本就是它的使命),干脆就将几十斤重的箱子扛在了背上下车。

    他们小心翼翼的将那些沉重的行李放在了地上,再郑重其事地还给他们。不过是一个帮忙搬行李的过程,却让众老师产生了一种仪式感才有的庄重。

    “谢谢你们……”

    一个老乡面对着杜若,紧张到说不出话来,只顾着看自己的脚尖,连声音都在发抖。

    “谢谢你们来教娃娃们。”

    她该说什么呢?

    不客气,我会好好教他们的?

    没什么,这是我的义务?

    在这样的郑重面前,连杜若都不由得慌乱了起来,生怕自己说的话不够得体、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善意,然而就在她挣扎着用词、纠结着回应的态度时,那个老乡却像是逃跑一样地转身上了车。

    他们和他们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害羞,一样的惊慌。

    小巴车缓缓地驶去,回到车上的老乡们依旧沉默,嘴角却有了些笑意。

    他们在笑什么呢?

    也许是孩子们又有了开课的希望、也许是他们又多了新的谈资……

    杜若和同伴们扶着自己的箱子,目送着那辆破破烂烂的小巴车驶远,原本因为丢箱子而有些冰寒的心口,终于又回了些热气。

    被需要,无论在哪里,都是件让人开心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celia小天使的打赏,破费了!

    第6章 恩VS怨

    红星村是山坳里的一处平地,周围都是山,而且还是那种没什么出产的山地,就算能开垦出一块地来,能种出的东西也有限。

    于是能够种田的山脚地,就成了附近最富裕的地方。

    来接杜若他们的是红星小学校长的儿子张有田和村长的侄子康世龙,他们在村里借了两辆三轮电瓶车,热心的招呼老师们上去。

    三轮电瓶车是城里经常看到的那种运货的车子,这几人长这么大都没坐过这种车,可这乡下也没其他的交通工具,最终还是别别扭扭的爬了上去。

    “至少比拖拉机好。”

    秦朗笑着安慰黛文婷,“这好歹还是辆车。”

    黛文婷勉强笑了笑,感受着三轮车的颠簸,感觉自己像是被卖到乡下的小媳妇,这种感觉让她情绪更糟糕了,坐在江昭辉的箱子上满脸不开心。

    王大来坐在张有田身边的空位上,笑着和他攀谈:“新校舍怎么样?听说新校舍盖好,今年入学的娃娃多了三成?”

    “是啊,多亏这些爱心企业家,不但给我们盖了学校,还资助了食堂,每个季度都会给我们送米面来!周边的乡亲听说孩子们中午有地方吃饭,都把孩子送来上学了!”

    说起新校舍,张有田也高兴极了,笑着说:“就是来的孩子多了,老师不够用了,你们来的正好!”

    “说起来还要谢谢发起募捐的李老师和方老师,要不是他们将这里的情况传播出去,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发现红星小学的困难。”

    王大来感慨着说,又问:“李老师到九月就支教满一年了吧?乡亲们准备怎么欢送他?”

    张有田没说话。

    “怎么?他不准备走了?”

    王大来误会了,更高兴了。

    “那更好,给新来的老师们多了个向导!”

    “不是,新老师来了,李老师就要走了。票都买好了。”

    张有田连忙否认。

    “就是欢送的事情,咱们还没开始商量。”

    王大来一怔,不明白他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车子后面坐着的杜若几人也是听得云里雾里,更不知道什么李老师方老师是什么人。

    在王大来的解释下,他们才知道,这李老师和方老师都是上届支教团的成员,两个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支教当地后被教育局派到这里来的。

    那时候的红星小学还没有新的校舍,整个小学建在破破烂烂的窑洞里,光线差设施更差,周围的孩子们大多是山上的山民,冬天连件御寒的衣服都没有,窑洞不通风,也不敢生炭盆怕中毒。

    李老师和方老师心疼孩子们大冬天还要穿着单衣翻山越岭来上学,趁着寒假的时候上网发起了“为红星小学孩子们募冬衣”的活动,他们拍了很多关于附近山民的照片,又拍了红星小学的现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许多好心人为孩子们寄来了冬衣和文具,也有人干脆捐款,这两个老师也因此成了大坝子乡甚至于N县的支教名人。

    再后来,一家热心于公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