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隔三分钟就会非常滑稽的狠狠眨一下右眼,同时抽动一下鼻梁。梦飞盯了人家的脸足足有5分钟才搞清楚,人家那是自然表情,不是在给她发什么高难度暗示。
    弄的她几次都想笑,却又拼了命的忍着。其它与会的人都很有礼貌的回避,小心的只看向老先生的嘴巴。要谦虚、要谨慎,梦飞不住的告诫自己,总算是圆满的完成了第一天的培训任务。
    晚上梦飞赶到车站,足足研究了大约5、6分钟才从售票机上把票买到手了。本来到窗口排了对的,结果人家只处理远程票务,售票员还不耐烦指了指挂在窗口的牌子,一副看乡巴佬的眼神。
    梦飞郁闷的退下,她不就是没戴眼镜吗?这么蔑视她干嘛?不过今天赵大姑娘心情大好,任何态度恶劣的人都别想破坏她的好心情。
    梦飞拿到票后,急匆匆跟着人流涌向站台。伦敦的又一大特色是地铁站跟火车站的扶梯哈:几乎是直上直下的,而且好长好高啊,跟一架天梯似的!她每次都忍不住回头向下看,每次一看就发晕。这又体现了金融城的效率,完全是把有限空间无限利用。
    到了火车里,梦飞惊讶的掉了下巴。不得不佩服啊,每节车厢里都有挂着一台电视屏幕,挂了电视倒也不稀奇,很多荷兰的无轨电车也挂了电视,但是全天候的只是播放各类广告。
    咱上海北京的地铁里也有挂电视,同样是用来赚取广告费的,基本上被乘客当成壁画,没人注意。但伦敦火车里的电视,播放的赫然是Bloomberg电视新闻频道。
    梦飞找了个空位坐下, 津津有味的看着一个独家采访,是美国FED央行行长对利率的看法。 屏幕下角还闪动着各大股市的盘数。免费为全体乘客在火车里实地播放财经新闻,她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开了眼界了。
    伦敦能有世界金融中心的美誉果然名副其实啊,下的投资也果然不小。Bloomberg频道是收费频道,而且价钱不低,而且不打广告本身就等于放弃了大把的收入呀。
    怪不得金融风暴刚刚发起的日子里,第一家门外排了长长几队客户要提款的银行就是英国的“北方岩石”银行,那家银行也是第一个在这轮风暴里被国有化的。英国广大民众被教育的对金融时事关注过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成群起哄,根本没法调解。
    信息如此透明到底是好还是坏也很难说了,就连车厢里推着货车卖饮料的小弟都时而瞥一眼屏幕,满脸沉痛的样子。似乎这种铺天盖地的透明度对这些行外的人有点残忍了吧?
    本来事实未必有那么差的,但是新闻报道总是会夸张一点,弄的人心惶惶的谁都不敢消费了,怕失业,没人消费,经济衰退的更快,恶性循环。
    有了Bloomberg新闻,一个小时的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梦飞还没看过瘾,牛筋城就已经到了。随着人潮流出车站,左右望望,不用打电话了,比尔已经在出自站口跟她挥手。没错,梦飞是近视,但还认的出比尔笔挺的半长身大衣和橙黑相间的围巾。
    虽然天气格外的冷,梦飞把两只手缩进大衣袖子里,暗自兴奋的握成拳,斗志昂扬的跑过去,准备好了要把 “牛筋”逛遍。
    “趁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咱们先去逛大学然后再吃饭吧?”连肚兄的抗议都敢忽视,可见梦飞对牛筋哈到了什么程度。
    “你已经在大学里面逛了呀,”比尔笑笑,“整座小城其实就是所大学。估计牛筋是唯一一家没有院墙跟牌匾的学校吧。”
    梦飞加紧步伐,跟在比尔身侧,沿着爬满老藤的高高石墙步行前往“牛筋”大街,据说那里是各个不同学院聚居的地方,而且跟闻名遐迩的叹息桥不远。
    淡淡的暮色中,几所钟鼓楼类型的建筑在远处雾霭中若隐若现。
    真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尖塔,整所小城给人的感觉很是古朴素雅,祥和安宁,跟想象中的华丽堂皇的名牌大学所在地很是不同。
    沿街的建筑也是古色古香的,似乎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有几所学院逛进去很是有一种被打回中世纪古庙的荒凉感,让人无端端的升起思古的情怀,果然不愧是沉淀了几百年历史文化的老学府。
    两个人进了大学植物园,路过了王尔德坐过的木凳;穿过图书馆,摸了摸肖伯纳倚过的书架;这才来到雷德克利夫广场(Radicliffe Square),是整个古城的中心,也是“牛筋”大学举行各项庆典及文艺活动的中心。
    说到图书馆,据说全城共有104家,乖乖的不得了,据说根据1611年英国书业公所的决定,英国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图书都必须免费提供一册给“牛筋”的图书馆,至今如此。渴望被书山砸死的爱书人,自然可以来“牛筋”小城小住它个把儿月的,享受一下空气里都飘着的书香之气。
    (感兴趣的MM,瞧瞧这个网站:)
    游到叹息桥的时候,比尔给梦飞讲解了桥名的来历 ↑返回顶部↑
    隔三分钟就会非常滑稽的狠狠眨一下右眼,同时抽动一下鼻梁。梦飞盯了人家的脸足足有5分钟才搞清楚,人家那是自然表情,不是在给她发什么高难度暗示。
    弄的她几次都想笑,却又拼了命的忍着。其它与会的人都很有礼貌的回避,小心的只看向老先生的嘴巴。要谦虚、要谨慎,梦飞不住的告诫自己,总算是圆满的完成了第一天的培训任务。
    晚上梦飞赶到车站,足足研究了大约5、6分钟才从售票机上把票买到手了。本来到窗口排了对的,结果人家只处理远程票务,售票员还不耐烦指了指挂在窗口的牌子,一副看乡巴佬的眼神。
    梦飞郁闷的退下,她不就是没戴眼镜吗?这么蔑视她干嘛?不过今天赵大姑娘心情大好,任何态度恶劣的人都别想破坏她的好心情。
    梦飞拿到票后,急匆匆跟着人流涌向站台。伦敦的又一大特色是地铁站跟火车站的扶梯哈:几乎是直上直下的,而且好长好高啊,跟一架天梯似的!她每次都忍不住回头向下看,每次一看就发晕。这又体现了金融城的效率,完全是把有限空间无限利用。
    到了火车里,梦飞惊讶的掉了下巴。不得不佩服啊,每节车厢里都有挂着一台电视屏幕,挂了电视倒也不稀奇,很多荷兰的无轨电车也挂了电视,但是全天候的只是播放各类广告。
    咱上海北京的地铁里也有挂电视,同样是用来赚取广告费的,基本上被乘客当成壁画,没人注意。但伦敦火车里的电视,播放的赫然是Bloomberg电视新闻频道。
    梦飞找了个空位坐下, 津津有味的看着一个独家采访,是美国FED央行行长对利率的看法。 屏幕下角还闪动着各大股市的盘数。免费为全体乘客在火车里实地播放财经新闻,她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开了眼界了。
    伦敦能有世界金融中心的美誉果然名副其实啊,下的投资也果然不小。Bloomberg频道是收费频道,而且价钱不低,而且不打广告本身就等于放弃了大把的收入呀。
    怪不得金融风暴刚刚发起的日子里,第一家门外排了长长几队客户要提款的银行就是英国的“北方岩石”银行,那家银行也是第一个在这轮风暴里被国有化的。英国广大民众被教育的对金融时事关注过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成群起哄,根本没法调解。
    信息如此透明到底是好还是坏也很难说了,就连车厢里推着货车卖饮料的小弟都时而瞥一眼屏幕,满脸沉痛的样子。似乎这种铺天盖地的透明度对这些行外的人有点残忍了吧?
    本来事实未必有那么差的,但是新闻报道总是会夸张一点,弄的人心惶惶的谁都不敢消费了,怕失业,没人消费,经济衰退的更快,恶性循环。
    有了Bloomberg新闻,一个小时的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梦飞还没看过瘾,牛筋城就已经到了。随着人潮流出车站,左右望望,不用打电话了,比尔已经在出自站口跟她挥手。没错,梦飞是近视,但还认的出比尔笔挺的半长身大衣和橙黑相间的围巾。
    虽然天气格外的冷,梦飞把两只手缩进大衣袖子里,暗自兴奋的握成拳,斗志昂扬的跑过去,准备好了要把 “牛筋”逛遍。
    “趁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咱们先去逛大学然后再吃饭吧?”连肚兄的抗议都敢忽视,可见梦飞对牛筋哈到了什么程度。
    “你已经在大学里面逛了呀,”比尔笑笑,“整座小城其实就是所大学。估计牛筋是唯一一家没有院墙跟牌匾的学校吧。”
    梦飞加紧步伐,跟在比尔身侧,沿着爬满老藤的高高石墙步行前往“牛筋”大街,据说那里是各个不同学院聚居的地方,而且跟闻名遐迩的叹息桥不远。
    淡淡的暮色中,几所钟鼓楼类型的建筑在远处雾霭中若隐若现。
    真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尖塔,整所小城给人的感觉很是古朴素雅,祥和安宁,跟想象中的华丽堂皇的名牌大学所在地很是不同。
    沿街的建筑也是古色古香的,似乎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有几所学院逛进去很是有一种被打回中世纪古庙的荒凉感,让人无端端的升起思古的情怀,果然不愧是沉淀了几百年历史文化的老学府。
    两个人进了大学植物园,路过了王尔德坐过的木凳;穿过图书馆,摸了摸肖伯纳倚过的书架;这才来到雷德克利夫广场(Radicliffe Square),是整个古城的中心,也是“牛筋”大学举行各项庆典及文艺活动的中心。
    说到图书馆,据说全城共有104家,乖乖的不得了,据说根据1611年英国书业公所的决定,英国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图书都必须免费提供一册给“牛筋”的图书馆,至今如此。渴望被书山砸死的爱书人,自然可以来“牛筋”小城小住它个把儿月的,享受一下空气里都飘着的书香之气。
    (感兴趣的MM,瞧瞧这个网站:)
    游到叹息桥的时候,比尔给梦飞讲解了桥名的来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