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变得信起佛来。
    一旦有了虔诚的心,那就会越来越相信那些东西。越相信,皇帝看起仙气飘飘,潜心向佛的德妃,就更是顺眼起来。
    江新月没有刻意迎合皇帝的喜好,她在出了冷宫之后,就按照苏卿的建议,自己信起了佛,还抄起了佛经。
    当然,突然信佛,她也是有理由的,说是当初在冷宫的时候,实在是绝望,只求佛祖怜惜,结果没想到,皇帝真的像是神仙一样出现在她的眼前,并且为她洗掉了身上的冤屈。
    就因为这个,她说到做到,就要做佛祖跟前的虔诚信徒。当然啦,她有夫君,有家人,有孩子,倒也不至于剃度出家,只做个佛门弟子,抄佛经为陛下,还有她腹中的孩子祈福,并且捐献大量香油钱。
    孩子平安降生之后,她更加虔诚。不仅是为孩子,也为陛下,为太后祈福,为齐国的黎民百姓朗诵经文,愿大齐江山能够风调雨顺。
    不管是什么人,总是喜欢好人多过于恶人的。
    即便那好人因为自己的傻,可能结局不太好,但面对你认为的好人的时候,心弦总是会更为松懈。
    德妃不仅布善好施,自己平日里不讲究奢华的衣物,甚至还在写给父亲的家书中,说着今年天冷,关切的让父亲多准备一些冬衣,天冷的时候多施一些粥水给那些穷苦百姓。
    当然,也要嘱咐父亲,不要因为她如今受到陛下的宠爱,便仗势欺人,一定要勒令好族人,不能为了她,让陛下蒙羞。
    宫里送出去的信,其实都是会经过皇帝的手的。
    不过江新月的父亲能够做到提督的位置,自然不是个傻子,女儿在宫中当宠妃,信件里说的轻飘飘,他就真的认认真真的去按这件事去做了。
    皇帝这么一查,更觉得德妃的家人也不错。情人眼里出西施,更何况德妃本来就长了一张天仙面孔,如今在皇帝眼中,德妃不仅人美,还特别心善,又不爱表现,简直不要太好。
    倘若有什么人栽赃陷害,那肯定是对方心思龌龊,他的德妃就是个小可怜。
    明着看,德妃尽把东西往外送,是她吃了亏,但是皇帝什么好东西都给德妃,她难道还会真过得和宫女们一般惨。
    说到宫妃,德妃很快就发现,在皇帝开始信佛之后,宫里就刮起了一阵信佛风。
    不少宫妃,为了迎合太后和皇帝的喜好,也跟着信佛。而且一个个做得比她虔诚多了,还用血写佛经的。
    她借着机会,又想法子同江广白见了一面。
    苏卿倒是淡然:“娘娘且放心,不用做更出格的事情,如以往一般就好。这劣品就是劣品,娘娘得宠的时候,那么多学娘娘打扮的,您可瞧陛下多看了她们一眼。”
    皇帝又不是傻子,东施效颦,只会起到反效果。
    “先生说的是。”
    苏卿的神情笃定,得了她的一句话,江新月的一颗心就放了下来,继续当起岁月静好,与世无争,唯独深爱皇帝的一朵白莲花来。
    倒是那些宫妃,为了向佛,喜好吃肉的,也不吃了,一个个把自己折腾得一脸菜色,本来年纪就大了,身上没点肉,脸都凹下去,皇帝看着也没啥胃口。
    放血写经书的那个更加了,你说你又不是什么得道高僧,需要用血来净化妖孽。这血书,都是陈述冤情的。
    德妃就不一样了,她为着孩子,该吃的也都吃。那什么活佛都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比虚情假意的念经要好太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德妃,就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人家该做好事做好事,说的少,做的多。
    稍微调查一下,就知道,这些个宫妃只是做些面子功夫,这种虚伪的佛教徒,分明是在玷污佛祖。
    德妃不仅得到了皇帝越来越深的感情,还得到了太后的看重。
    子凭母鬼,德妃生的孩子,也得到了皇帝的心爱。
    名字上面,大名赐的是一个宸字。
    宸,北极星所在,星天之枢,也是指的帝王所居。
    皇帝给这个孩子取这个名字,难免让人多想,他想要立下这个奶娃娃为太子。
    这听起来很是荒谬,如今元后留下的孩子已经死了,若是德妃能够更进一步,成为皇后,那她生下的皇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正宫皇后生的孩子,才为嫡子。
    其他皇子年纪大又如何,那也只是庶长子。
    这种想法一旦冒出来,受宠程度大不如前的贵妃心就凉了。
    她和德妃关系大不如前,本来就是仇敌,当然不可能真的情同姐妹。
    若是真的皇位给了的德妃的儿子,那她的孩子怎么办。
    德妃嫉妒得痒痒,一直到皇子宸的抓周日。
    这个生下来,就得到皇帝的荣宠,让皇帝破了一次又一次的例的孩子,抓中了玉玺。
    皇帝乐不可支,他虽然没有立德妃生的孩子为太子,却以德妃生了个如此聪明的孩子为由,升了德妃的份位,
     ↑返回顶部↑
    ,变得信起佛来。
    一旦有了虔诚的心,那就会越来越相信那些东西。越相信,皇帝看起仙气飘飘,潜心向佛的德妃,就更是顺眼起来。
    江新月没有刻意迎合皇帝的喜好,她在出了冷宫之后,就按照苏卿的建议,自己信起了佛,还抄起了佛经。
    当然,突然信佛,她也是有理由的,说是当初在冷宫的时候,实在是绝望,只求佛祖怜惜,结果没想到,皇帝真的像是神仙一样出现在她的眼前,并且为她洗掉了身上的冤屈。
    就因为这个,她说到做到,就要做佛祖跟前的虔诚信徒。当然啦,她有夫君,有家人,有孩子,倒也不至于剃度出家,只做个佛门弟子,抄佛经为陛下,还有她腹中的孩子祈福,并且捐献大量香油钱。
    孩子平安降生之后,她更加虔诚。不仅是为孩子,也为陛下,为太后祈福,为齐国的黎民百姓朗诵经文,愿大齐江山能够风调雨顺。
    不管是什么人,总是喜欢好人多过于恶人的。
    即便那好人因为自己的傻,可能结局不太好,但面对你认为的好人的时候,心弦总是会更为松懈。
    德妃不仅布善好施,自己平日里不讲究奢华的衣物,甚至还在写给父亲的家书中,说着今年天冷,关切的让父亲多准备一些冬衣,天冷的时候多施一些粥水给那些穷苦百姓。
    当然,也要嘱咐父亲,不要因为她如今受到陛下的宠爱,便仗势欺人,一定要勒令好族人,不能为了她,让陛下蒙羞。
    宫里送出去的信,其实都是会经过皇帝的手的。
    不过江新月的父亲能够做到提督的位置,自然不是个傻子,女儿在宫中当宠妃,信件里说的轻飘飘,他就真的认认真真的去按这件事去做了。
    皇帝这么一查,更觉得德妃的家人也不错。情人眼里出西施,更何况德妃本来就长了一张天仙面孔,如今在皇帝眼中,德妃不仅人美,还特别心善,又不爱表现,简直不要太好。
    倘若有什么人栽赃陷害,那肯定是对方心思龌龊,他的德妃就是个小可怜。
    明着看,德妃尽把东西往外送,是她吃了亏,但是皇帝什么好东西都给德妃,她难道还会真过得和宫女们一般惨。
    说到宫妃,德妃很快就发现,在皇帝开始信佛之后,宫里就刮起了一阵信佛风。
    不少宫妃,为了迎合太后和皇帝的喜好,也跟着信佛。而且一个个做得比她虔诚多了,还用血写佛经的。
    她借着机会,又想法子同江广白见了一面。
    苏卿倒是淡然:“娘娘且放心,不用做更出格的事情,如以往一般就好。这劣品就是劣品,娘娘得宠的时候,那么多学娘娘打扮的,您可瞧陛下多看了她们一眼。”
    皇帝又不是傻子,东施效颦,只会起到反效果。
    “先生说的是。”
    苏卿的神情笃定,得了她的一句话,江新月的一颗心就放了下来,继续当起岁月静好,与世无争,唯独深爱皇帝的一朵白莲花来。
    倒是那些宫妃,为了向佛,喜好吃肉的,也不吃了,一个个把自己折腾得一脸菜色,本来年纪就大了,身上没点肉,脸都凹下去,皇帝看着也没啥胃口。
    放血写经书的那个更加了,你说你又不是什么得道高僧,需要用血来净化妖孽。这血书,都是陈述冤情的。
    德妃就不一样了,她为着孩子,该吃的也都吃。那什么活佛都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比虚情假意的念经要好太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德妃,就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人家该做好事做好事,说的少,做的多。
    稍微调查一下,就知道,这些个宫妃只是做些面子功夫,这种虚伪的佛教徒,分明是在玷污佛祖。
    德妃不仅得到了皇帝越来越深的感情,还得到了太后的看重。
    子凭母鬼,德妃生的孩子,也得到了皇帝的心爱。
    名字上面,大名赐的是一个宸字。
    宸,北极星所在,星天之枢,也是指的帝王所居。
    皇帝给这个孩子取这个名字,难免让人多想,他想要立下这个奶娃娃为太子。
    这听起来很是荒谬,如今元后留下的孩子已经死了,若是德妃能够更进一步,成为皇后,那她生下的皇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正宫皇后生的孩子,才为嫡子。
    其他皇子年纪大又如何,那也只是庶长子。
    这种想法一旦冒出来,受宠程度大不如前的贵妃心就凉了。
    她和德妃关系大不如前,本来就是仇敌,当然不可能真的情同姐妹。
    若是真的皇位给了的德妃的儿子,那她的孩子怎么办。
    德妃嫉妒得痒痒,一直到皇子宸的抓周日。
    这个生下来,就得到皇帝的荣宠,让皇帝破了一次又一次的例的孩子,抓中了玉玺。
    皇帝乐不可支,他虽然没有立德妃生的孩子为太子,却以德妃生了个如此聪明的孩子为由,升了德妃的份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