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静斋圣女帝踏峰一夜观星赏月的江湖传言。
    我起初懵了一下。
    随即摸了摸半秃的头顶,觉得那上面不仅凉,而且绿。
    我在夜半三更上了方应看的门。
    方应看竟然还没睡,正在书房里忙公事。
    他现在的公事已经不再全是叛军交给他的公事了,而是他自己的公事。
    我没有多废话,问他,“慈航静斋的圣女长得漂亮吗?”
    方应看眨了眨眼睛,眼里倒映着烛火光,又亮又好看,宛如出水白莲,无辜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番外大概就完结了,后天九月二号开新文,么么哒!
    ☆、番外.归来篇(3)
    如今的慈航静斋圣女自然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圣女苏潋, 说实话,我都不清楚她叫什么名字。
    但她必然长得很好看。
    方应看却答得斩钉截铁,“庸脂俗粉。”
    哪怕是明晃晃的骗人, 他也骗得很讨人喜欢。
    我到最后还是没有打他。
    小孩子的日子是很枯燥的,尤其我娘管得严,但我嘴上说着不乐意, 心里还是很高兴,毕竟尝过孤儿的滋味,才知道父母双全是多么幸运。
    我爹仍如记忆里的一样憔悴失意, 叛军给他的官职越高, 他越不高兴, 尽管他在我和我娘面前总是撑着, 但我并不是真正的三岁小孩, 总琢磨着找个出路来。
    如果没有方应看,我的出路必然是宰了安禄山,但经过他的分析我才明白, 安史之乱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打死一个安禄山并不顶用, 那些节度使也不是吃素的, 我亲身经历过五代十国的动荡,知道安史之乱虽然真的乱,但真没有五代十国那么乱。
    在叛军不能动的前提下,我到底还是找了方应看一趟, 让他尽管想想办法。
    方应看当时没给我准话,但过了几天,他传暗信给我,告诉我解决了。
    第二天我爹的官就丢了。
    明明是丢官,他却难得心情很好,回来的时候还给我和我娘带了一包惠和斋的点心,并且一整晚都没有喝酒。
    第二天一早,他又在后园子里弹琴,弹得还怪好听。
    我当时没好意思去问方应看怎么做到的,显得我很蠢笨似的,但后来听我爹说,是有人走通了安庆绪的路子,从他手里把钱粮差事夺走了,与其说是丢官,他这情况更像是留名待任,倘若肯花点钱走走路子,未必得不到其他官职。
    我爹会走叛军的门路才怪。
    这一留名待任,就足足待任到了安禄山去世。
    期间我让方应看留心河西那一带的山贼,并且凭借记忆画出了几个我后来找到的山贼长相,没过多久方应看就给我传信,说他带兵正好要去河西,一定给我找到人。
    我不是很放心。
    按理再有两三年,肃宗就会弄死史思明,带着自己的班底风风光光地回长安了。
    我跟方应看口中的肃宗是玄宗李隆基的太子李亨,后来的皇帝,肃宗是他的谥号,李隆基自从失了杨妃,整个人就跟咸鱼没什么区别,基本上安史之乱都是肃宗平定的,又或者说是肃宗的两个儿子平定的,平定天下之后,肃宗复归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将老爹的臣子拉下马,扶持自己的人手,连跟着玄宗逃亡的臣子都得不到什么好果子,更别提我爹这种被叛军俘虏了之后竟敢不以死明志,还给叛军做了几年事的人。
    我不是说他做得不对,但谁的爹谁心疼,要不是他贬了我爹的官,哪有后来的灭门惨事?
    何况就算真让肃宗复辟,也不过是将乱世推后了一段时间。
    故而我是很支持方应看搞事的。
    方应看也确实很能搞事。
    仗着熟知史事,他像是开了天眼一样四处招揽谋臣武将,并以河东王氏的名头拉起了一支强军,两方忽悠之下,事情越说越真,河东王氏本就是大世家,子弟在外面造反,家主连带家老关起门来商议了几天,谁也没想到的是,河东王氏在方应看打下河西的那一天率全族投效,里应外合之下,方应看一口气都没喘就拿下了河西。
    两个藩镇是什么概念?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他就敢造反。
    方应看当然也敢造反。
    我对他搞事的能力是很放心的,但并不放心他打仗的能力,比起方应看,我还有个更好的人选。
    张熙。
    就是那个五百精兵五百精兵地朝桃花岛送的那个张熙。
    一样是宋,一样面对外敌,人家张熙二十岁起兵,二十七岁就打全了一整个唐朝的版图还有剩,当真可算是个千古明君。
    一想到张熙,我就想到了桃花岛。
    一想到桃花岛,我就想到了某个不可言说的人。
    但就在我蠢蠢欲动准备搞一波人才过来的时候,方应看那边又搞出事情来了。
    他把肃宗连带肃宗的两个儿子一窝端了。
     ↑返回顶部↑
    静斋圣女帝踏峰一夜观星赏月的江湖传言。
    我起初懵了一下。
    随即摸了摸半秃的头顶,觉得那上面不仅凉,而且绿。
    我在夜半三更上了方应看的门。
    方应看竟然还没睡,正在书房里忙公事。
    他现在的公事已经不再全是叛军交给他的公事了,而是他自己的公事。
    我没有多废话,问他,“慈航静斋的圣女长得漂亮吗?”
    方应看眨了眨眼睛,眼里倒映着烛火光,又亮又好看,宛如出水白莲,无辜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番外大概就完结了,后天九月二号开新文,么么哒!
    ☆、番外.归来篇(3)
    如今的慈航静斋圣女自然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圣女苏潋, 说实话,我都不清楚她叫什么名字。
    但她必然长得很好看。
    方应看却答得斩钉截铁,“庸脂俗粉。”
    哪怕是明晃晃的骗人, 他也骗得很讨人喜欢。
    我到最后还是没有打他。
    小孩子的日子是很枯燥的,尤其我娘管得严,但我嘴上说着不乐意, 心里还是很高兴,毕竟尝过孤儿的滋味,才知道父母双全是多么幸运。
    我爹仍如记忆里的一样憔悴失意, 叛军给他的官职越高, 他越不高兴, 尽管他在我和我娘面前总是撑着, 但我并不是真正的三岁小孩, 总琢磨着找个出路来。
    如果没有方应看,我的出路必然是宰了安禄山,但经过他的分析我才明白, 安史之乱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打死一个安禄山并不顶用, 那些节度使也不是吃素的, 我亲身经历过五代十国的动荡,知道安史之乱虽然真的乱,但真没有五代十国那么乱。
    在叛军不能动的前提下,我到底还是找了方应看一趟, 让他尽管想想办法。
    方应看当时没给我准话,但过了几天,他传暗信给我,告诉我解决了。
    第二天我爹的官就丢了。
    明明是丢官,他却难得心情很好,回来的时候还给我和我娘带了一包惠和斋的点心,并且一整晚都没有喝酒。
    第二天一早,他又在后园子里弹琴,弹得还怪好听。
    我当时没好意思去问方应看怎么做到的,显得我很蠢笨似的,但后来听我爹说,是有人走通了安庆绪的路子,从他手里把钱粮差事夺走了,与其说是丢官,他这情况更像是留名待任,倘若肯花点钱走走路子,未必得不到其他官职。
    我爹会走叛军的门路才怪。
    这一留名待任,就足足待任到了安禄山去世。
    期间我让方应看留心河西那一带的山贼,并且凭借记忆画出了几个我后来找到的山贼长相,没过多久方应看就给我传信,说他带兵正好要去河西,一定给我找到人。
    我不是很放心。
    按理再有两三年,肃宗就会弄死史思明,带着自己的班底风风光光地回长安了。
    我跟方应看口中的肃宗是玄宗李隆基的太子李亨,后来的皇帝,肃宗是他的谥号,李隆基自从失了杨妃,整个人就跟咸鱼没什么区别,基本上安史之乱都是肃宗平定的,又或者说是肃宗的两个儿子平定的,平定天下之后,肃宗复归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将老爹的臣子拉下马,扶持自己的人手,连跟着玄宗逃亡的臣子都得不到什么好果子,更别提我爹这种被叛军俘虏了之后竟敢不以死明志,还给叛军做了几年事的人。
    我不是说他做得不对,但谁的爹谁心疼,要不是他贬了我爹的官,哪有后来的灭门惨事?
    何况就算真让肃宗复辟,也不过是将乱世推后了一段时间。
    故而我是很支持方应看搞事的。
    方应看也确实很能搞事。
    仗着熟知史事,他像是开了天眼一样四处招揽谋臣武将,并以河东王氏的名头拉起了一支强军,两方忽悠之下,事情越说越真,河东王氏本就是大世家,子弟在外面造反,家主连带家老关起门来商议了几天,谁也没想到的是,河东王氏在方应看打下河西的那一天率全族投效,里应外合之下,方应看一口气都没喘就拿下了河西。
    两个藩镇是什么概念?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他就敢造反。
    方应看当然也敢造反。
    我对他搞事的能力是很放心的,但并不放心他打仗的能力,比起方应看,我还有个更好的人选。
    张熙。
    就是那个五百精兵五百精兵地朝桃花岛送的那个张熙。
    一样是宋,一样面对外敌,人家张熙二十岁起兵,二十七岁就打全了一整个唐朝的版图还有剩,当真可算是个千古明君。
    一想到张熙,我就想到了桃花岛。
    一想到桃花岛,我就想到了某个不可言说的人。
    但就在我蠢蠢欲动准备搞一波人才过来的时候,方应看那边又搞出事情来了。
    他把肃宗连带肃宗的两个儿子一窝端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