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才是质问!

    一声比一声更厉!

    一句比一句更像刀剑!

    顾承谦身子都颤抖了起来。

    明灭的光影,落在他的脸上,划分出了一道痛苦的界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年那些报上来的东西。也比任何人都清楚,最终赈灾的钱粮,是哪里来的……

    顾觉非却觉得自己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衢州城里,百姓易子而食,白骨堆成高山;黄沙场上,薛况十万大军,铁甲光寒,旌旗招展……”

    “这就是你们要的英雄。”

    “这就是你们要的忠臣良将。”

    屋里,一时安静。

    白日将尽了,外面的斜阳,竟才从云层里钻出来,照得那雪白的窗纸,有一片金红的颜色,像极了鲜血。

    顾觉非看着,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顾承谦才睁开了眼睛,将一切的一切,都强压了下去,才能重新来,注视着这个锋芒毕露的儿子。

    这,才是他的真性情。

    他为官太多太多年了。

    很多事情,已经清楚明了。

    是非善恶,在这种利益交错的场合里,并没有那样分明。这一点,他清楚;抄过大半个沧州官场充国库的顾觉非,也清楚。

    可这不代表他们有资格,背后暗下毒手!

    “薛家一门的忠良,打从薛老将军开始,我便认识。”

    “这朝野上下,水至清则无鱼。你说薛况以战养兵,我信。”

    “可拨饷银的时候,谁能预料一个月后的事?”

    “薛况若能预料,他宁愿全军上下饿死,也绝不会向朝廷开口!”

    “若没薛况,何来大夏如今的安宁?”

    “他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你跟萧彻,却在背后暗下毒手,要害他性命!”

    顾承谦终于还是红了眼眶。

    薛况他是看着的。

    每每还朝,总要促膝长谈,他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

    可是六年前,他们竟然诟诬他谋反!

    还要算计他死!

    而他向来引以为骄傲的儿子,便是幕后谋划之人!

    从来都是待人接物,无有错漏;风度怡然,翩翩君子;运筹帷幄,天衣无缝……

    可那都是画皮!

    “二十三年……”

    “你装了二十三年,也沽名钓誉了二十三年……”

    “处心积虑地,诟诬他侵占军饷、虚报账目,陷害他暗中养兵,还要找人捏造他与外族勾结,有心谋反的证据!”

    “你当我不知道吗?”

    “若非你里通匈奴,他们哪里来的本事,能围杀薛况?!”

    “薛家一门忠烈,留人孤儿寡母,你们怎么下得去手?!”

    热泪一滚,终究还是从这个当朝老太师的眼底掉了下来。

    他一把年纪,竟忍不住老泪纵横!

    一声一声,都是控诉,最后又生出一种绝望:“我怎么会教出你这么个可怕的儿子……”

    父子俩人,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坐在书案的两头,仿佛分庭抗礼,又似乎针锋相对……

    顾觉非坐着,听着,也看着。

    脸上的嘲讽不见了,愤怒消失了,只有眼底,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悲怆。

    他发现,顾承谦竟是真心实意地,相信着薛况,觉得证据都是伪造,还为他惋惜。

    甚至因他的死,恨了他这个“残害忠良”的儿子,整整六年……

    就仿佛他的诗书礼仪,不是他所传;待人接物,不是他所求;步步谋划,也不是他所教。

    就仿佛他不曾因他的天衣无缝,而赞赏骄傲。

    沽名钓誉,二十三载!

    多好的八个字啊。

    “所以,在太师大人看来,‘心’比‘迹’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

    “薛况即便是数度放过匈奴大将那耶扎,以战养兵,掏空国库,背上江南数万人命,养兵造反证据确凿,也是他无心之失。”

    “他照样是个英雄”

    “我这等阴险狡诈、手段恶毒的小人,便是救过成千上万的人,也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顾觉非的声音,很慢,很缓,似乎需要很用力。

    他想起了六年前的那个雨夜。

    他拿着那封从边关截回的密信,质问他,为什么要给薛况通风报信。

    可换来的是什么?

    换来的是逐出家门!

    旁人都道,他顾觉非是天上神明;

    顾承谦以为,他是披着画皮的怪物;

    可只有他,信以为真,剖开了自己血肉之躯,才看清楚:里面瑟缩着的,不过一只可怜虫,一条丧家犬!

    唇边,终于还是慢慢地挂上了一分笑。

    顾觉非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人传薛况被乱刀分尸,尸骨无存。可我如 ↑返回顶部↑
    这才是质问!

    一声比一声更厉!

    一句比一句更像刀剑!

    顾承谦身子都颤抖了起来。

    明灭的光影,落在他的脸上,划分出了一道痛苦的界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年那些报上来的东西。也比任何人都清楚,最终赈灾的钱粮,是哪里来的……

    顾觉非却觉得自己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衢州城里,百姓易子而食,白骨堆成高山;黄沙场上,薛况十万大军,铁甲光寒,旌旗招展……”

    “这就是你们要的英雄。”

    “这就是你们要的忠臣良将。”

    屋里,一时安静。

    白日将尽了,外面的斜阳,竟才从云层里钻出来,照得那雪白的窗纸,有一片金红的颜色,像极了鲜血。

    顾觉非看着,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顾承谦才睁开了眼睛,将一切的一切,都强压了下去,才能重新来,注视着这个锋芒毕露的儿子。

    这,才是他的真性情。

    他为官太多太多年了。

    很多事情,已经清楚明了。

    是非善恶,在这种利益交错的场合里,并没有那样分明。这一点,他清楚;抄过大半个沧州官场充国库的顾觉非,也清楚。

    可这不代表他们有资格,背后暗下毒手!

    “薛家一门的忠良,打从薛老将军开始,我便认识。”

    “这朝野上下,水至清则无鱼。你说薛况以战养兵,我信。”

    “可拨饷银的时候,谁能预料一个月后的事?”

    “薛况若能预料,他宁愿全军上下饿死,也绝不会向朝廷开口!”

    “若没薛况,何来大夏如今的安宁?”

    “他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你跟萧彻,却在背后暗下毒手,要害他性命!”

    顾承谦终于还是红了眼眶。

    薛况他是看着的。

    每每还朝,总要促膝长谈,他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

    可是六年前,他们竟然诟诬他谋反!

    还要算计他死!

    而他向来引以为骄傲的儿子,便是幕后谋划之人!

    从来都是待人接物,无有错漏;风度怡然,翩翩君子;运筹帷幄,天衣无缝……

    可那都是画皮!

    “二十三年……”

    “你装了二十三年,也沽名钓誉了二十三年……”

    “处心积虑地,诟诬他侵占军饷、虚报账目,陷害他暗中养兵,还要找人捏造他与外族勾结,有心谋反的证据!”

    “你当我不知道吗?”

    “若非你里通匈奴,他们哪里来的本事,能围杀薛况?!”

    “薛家一门忠烈,留人孤儿寡母,你们怎么下得去手?!”

    热泪一滚,终究还是从这个当朝老太师的眼底掉了下来。

    他一把年纪,竟忍不住老泪纵横!

    一声一声,都是控诉,最后又生出一种绝望:“我怎么会教出你这么个可怕的儿子……”

    父子俩人,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坐在书案的两头,仿佛分庭抗礼,又似乎针锋相对……

    顾觉非坐着,听着,也看着。

    脸上的嘲讽不见了,愤怒消失了,只有眼底,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悲怆。

    他发现,顾承谦竟是真心实意地,相信着薛况,觉得证据都是伪造,还为他惋惜。

    甚至因他的死,恨了他这个“残害忠良”的儿子,整整六年……

    就仿佛他的诗书礼仪,不是他所传;待人接物,不是他所求;步步谋划,也不是他所教。

    就仿佛他不曾因他的天衣无缝,而赞赏骄傲。

    沽名钓誉,二十三载!

    多好的八个字啊。

    “所以,在太师大人看来,‘心’比‘迹’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

    “薛况即便是数度放过匈奴大将那耶扎,以战养兵,掏空国库,背上江南数万人命,养兵造反证据确凿,也是他无心之失。”

    “他照样是个英雄”

    “我这等阴险狡诈、手段恶毒的小人,便是救过成千上万的人,也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顾觉非的声音,很慢,很缓,似乎需要很用力。

    他想起了六年前的那个雨夜。

    他拿着那封从边关截回的密信,质问他,为什么要给薛况通风报信。

    可换来的是什么?

    换来的是逐出家门!

    旁人都道,他顾觉非是天上神明;

    顾承谦以为,他是披着画皮的怪物;

    可只有他,信以为真,剖开了自己血肉之躯,才看清楚:里面瑟缩着的,不过一只可怜虫,一条丧家犬!

    唇边,终于还是慢慢地挂上了一分笑。

    顾觉非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人传薛况被乱刀分尸,尸骨无存。可我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