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
,她既可以给薛迟讲故事,也可以了解到薛况有什么经历,是个什么样的人,且还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实在是再好不过。
永宁长公主倒是没怎么在意这件事,听见说是给孩子们讲故事,就交代人下去打点,没两天就给她搬来了一只沾了灰尘的大箱子。
里头放着的,都是旧日的战报甚至是大小卷宗。
送来的人说:“这都是几年前的东西了,放在那儿许久没动过。长公主说了,扔那边也没用,就叫给您搬过来。也不拘什么时候看完,放您这里也没关系,您慢慢看,给孩子们讲故事要紧。”
陆锦惜当然是谢过,给这送东西的塞了点银子,才叫人把箱子搬进了屋里。
原本从借战报卷宗到这东西送来,没什么问题。
可在打开箱子的那一刻,她才意识到了一点不对。
箱子里的卷宗,都是一卷一卷整齐排放,特意整理过的。
但上面依旧有着一层灰,证明很久没动过。
且虽说是放了很久,但实际上每一卷看上去都很“新”,不是年月短,而是说用得少,并没有像是寻常常用常增的卷宗那样起毛边。
甚至每一卷的新旧程度,看上去是一样的。
陆锦惜打开来粗粗一看,便发现这些卷宗果然都是誊抄下来的,应该是在往年的某个时间集中誊抄,从字迹到用墨到格式,都很统一。
“约莫人死后,抄录的备用吧?”
死后整理功绩,抄录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陆锦惜心里虽有些奇怪的疑影儿,但也还没太多心,只感叹永宁长公主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一箱子东西,挺有本事。
可后面的几天,那一种微妙的感觉,就更重了起来。
这一箱子卷宗,她让白鹭青雀带着人把灰尘都清干净了,忙活了约有半日,才把东西一一按着时间先后排列整理,放到了书房的书架上,方便她查看。
不查看不要紧,一查看她竟然发现这些卷宗的起止点不对。
——永嘉三十六年到庆安七年。
年号没差,永嘉是先皇的年号,三十六年是先皇驾崩的那一年,薛况在此之前已经入军随父兄作战;庆安七年则是当今皇帝萧彻的年号,这一年薛况战死含山关。
但这里面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有,详尽无比,却独独缺了最后那一场。
没有含山关一役。
两种可能:
第一,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前。含山关一役,自然没有进入卷宗,因为还没发生;
第二,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后。但因为某种原因,含山关一役并不在抄录范围内。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春日的暖阳,斜斜找在了窗棂上。
鸟儿啁啾的声音,从外面林间梢头传来,青碧如玉的嫩叶已经在枝头舒展开,园子里的花已经有不少开始含苞,早一些的海棠已经压满枝桠。
书房里弥漫着书墨的香气。
棋桌上一盘残棋还摆着没收拾,桌上摊放着几本卷宗,白鹭折来的海棠就插在前头的玉瓶里,日光一照,便有一条影子落了下来,正好挡了陆锦惜面前那“那耶扎”三个字。
她左手把玩着一颗温凉的白玉棋子,右手则压在卷宗旁一页排着几行字的澄心堂纸上。
这都是印六儿孝敬来的。
如今他已成功进了隼字营了。
陆锦惜转眸看了那海棠一眼,又慢慢将目光转了回来,重新落在卷宗上。
这是庆安六年的卷宗了。
也就是薛况殒身含山关的前一年。
在庆安五年收复玉门之后,匈奴贼心不死,大将那耶扎虎狼之心,再次怂恿匈奴上下,卷土重来,再次叩关。
玉门关前,又是一场大战。
此战中,薛况率军歼敌三万,关上弯弓,一箭将那耶扎射下马来,大败匈奴。
这一箭,深可见骨,伤及了那耶扎的心脉。
对方虽然大难不死,在匈奴军士的护送下,成功返回了匈奴,却因此元气大伤,养了好久,给了大夏好一阵的和平。
足足等到次年,才再次发动了含山关之役。
薛况当真是个英雄人物,说是用兵如神也不为过了。
这那耶扎能从他手中逃脱六次,其实也算是当世名将,只是在薛况的衬托之下,变得有几分滑稽可笑罢了。
陆锦惜想着,便看了纸面上那几行写下来的字,都是三国里面的经典桥段,是她还没讲的“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长坂坡”“三气周瑜”等等……
“啪。”
一声轻响。
她便慢慢将手中的白玉棋子,轻轻按在了书案上,有些遗憾:“这那耶扎若是从薛况手中逃走七次,说不定也可以凑一出‘诸葛亮七擒孟获’了……”
其实有六次也是可以凑的。
只是这故事前因后果和背景都凑不 ↑返回顶部↑
实在是再好不过。
永宁长公主倒是没怎么在意这件事,听见说是给孩子们讲故事,就交代人下去打点,没两天就给她搬来了一只沾了灰尘的大箱子。
里头放着的,都是旧日的战报甚至是大小卷宗。
送来的人说:“这都是几年前的东西了,放在那儿许久没动过。长公主说了,扔那边也没用,就叫给您搬过来。也不拘什么时候看完,放您这里也没关系,您慢慢看,给孩子们讲故事要紧。”
陆锦惜当然是谢过,给这送东西的塞了点银子,才叫人把箱子搬进了屋里。
原本从借战报卷宗到这东西送来,没什么问题。
可在打开箱子的那一刻,她才意识到了一点不对。
箱子里的卷宗,都是一卷一卷整齐排放,特意整理过的。
但上面依旧有着一层灰,证明很久没动过。
且虽说是放了很久,但实际上每一卷看上去都很“新”,不是年月短,而是说用得少,并没有像是寻常常用常增的卷宗那样起毛边。
甚至每一卷的新旧程度,看上去是一样的。
陆锦惜打开来粗粗一看,便发现这些卷宗果然都是誊抄下来的,应该是在往年的某个时间集中誊抄,从字迹到用墨到格式,都很统一。
“约莫人死后,抄录的备用吧?”
死后整理功绩,抄录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陆锦惜心里虽有些奇怪的疑影儿,但也还没太多心,只感叹永宁长公主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一箱子东西,挺有本事。
可后面的几天,那一种微妙的感觉,就更重了起来。
这一箱子卷宗,她让白鹭青雀带着人把灰尘都清干净了,忙活了约有半日,才把东西一一按着时间先后排列整理,放到了书房的书架上,方便她查看。
不查看不要紧,一查看她竟然发现这些卷宗的起止点不对。
——永嘉三十六年到庆安七年。
年号没差,永嘉是先皇的年号,三十六年是先皇驾崩的那一年,薛况在此之前已经入军随父兄作战;庆安七年则是当今皇帝萧彻的年号,这一年薛况战死含山关。
但这里面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有,详尽无比,却独独缺了最后那一场。
没有含山关一役。
两种可能:
第一,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前。含山关一役,自然没有进入卷宗,因为还没发生;
第二,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后。但因为某种原因,含山关一役并不在抄录范围内。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春日的暖阳,斜斜找在了窗棂上。
鸟儿啁啾的声音,从外面林间梢头传来,青碧如玉的嫩叶已经在枝头舒展开,园子里的花已经有不少开始含苞,早一些的海棠已经压满枝桠。
书房里弥漫着书墨的香气。
棋桌上一盘残棋还摆着没收拾,桌上摊放着几本卷宗,白鹭折来的海棠就插在前头的玉瓶里,日光一照,便有一条影子落了下来,正好挡了陆锦惜面前那“那耶扎”三个字。
她左手把玩着一颗温凉的白玉棋子,右手则压在卷宗旁一页排着几行字的澄心堂纸上。
这都是印六儿孝敬来的。
如今他已成功进了隼字营了。
陆锦惜转眸看了那海棠一眼,又慢慢将目光转了回来,重新落在卷宗上。
这是庆安六年的卷宗了。
也就是薛况殒身含山关的前一年。
在庆安五年收复玉门之后,匈奴贼心不死,大将那耶扎虎狼之心,再次怂恿匈奴上下,卷土重来,再次叩关。
玉门关前,又是一场大战。
此战中,薛况率军歼敌三万,关上弯弓,一箭将那耶扎射下马来,大败匈奴。
这一箭,深可见骨,伤及了那耶扎的心脉。
对方虽然大难不死,在匈奴军士的护送下,成功返回了匈奴,却因此元气大伤,养了好久,给了大夏好一阵的和平。
足足等到次年,才再次发动了含山关之役。
薛况当真是个英雄人物,说是用兵如神也不为过了。
这那耶扎能从他手中逃脱六次,其实也算是当世名将,只是在薛况的衬托之下,变得有几分滑稽可笑罢了。
陆锦惜想着,便看了纸面上那几行写下来的字,都是三国里面的经典桥段,是她还没讲的“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长坂坡”“三气周瑜”等等……
“啪。”
一声轻响。
她便慢慢将手中的白玉棋子,轻轻按在了书案上,有些遗憾:“这那耶扎若是从薛况手中逃走七次,说不定也可以凑一出‘诸葛亮七擒孟获’了……”
其实有六次也是可以凑的。
只是这故事前因后果和背景都凑不 ↑返回顶部↑
,她既可以给薛迟讲故事,也可以了解到薛况有什么经历,是个什么样的人,且还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实在是再好不过。
永宁长公主倒是没怎么在意这件事,听见说是给孩子们讲故事,就交代人下去打点,没两天就给她搬来了一只沾了灰尘的大箱子。
里头放着的,都是旧日的战报甚至是大小卷宗。
送来的人说:“这都是几年前的东西了,放在那儿许久没动过。长公主说了,扔那边也没用,就叫给您搬过来。也不拘什么时候看完,放您这里也没关系,您慢慢看,给孩子们讲故事要紧。”
陆锦惜当然是谢过,给这送东西的塞了点银子,才叫人把箱子搬进了屋里。
原本从借战报卷宗到这东西送来,没什么问题。
可在打开箱子的那一刻,她才意识到了一点不对。
箱子里的卷宗,都是一卷一卷整齐排放,特意整理过的。
但上面依旧有着一层灰,证明很久没动过。
且虽说是放了很久,但实际上每一卷看上去都很“新”,不是年月短,而是说用得少,并没有像是寻常常用常增的卷宗那样起毛边。
甚至每一卷的新旧程度,看上去是一样的。
陆锦惜打开来粗粗一看,便发现这些卷宗果然都是誊抄下来的,应该是在往年的某个时间集中誊抄,从字迹到用墨到格式,都很统一。
“约莫人死后,抄录的备用吧?”
死后整理功绩,抄录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陆锦惜心里虽有些奇怪的疑影儿,但也还没太多心,只感叹永宁长公主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一箱子东西,挺有本事。
可后面的几天,那一种微妙的感觉,就更重了起来。
这一箱子卷宗,她让白鹭青雀带着人把灰尘都清干净了,忙活了约有半日,才把东西一一按着时间先后排列整理,放到了书房的书架上,方便她查看。
不查看不要紧,一查看她竟然发现这些卷宗的起止点不对。
——永嘉三十六年到庆安七年。
年号没差,永嘉是先皇的年号,三十六年是先皇驾崩的那一年,薛况在此之前已经入军随父兄作战;庆安七年则是当今皇帝萧彻的年号,这一年薛况战死含山关。
但这里面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有,详尽无比,却独独缺了最后那一场。
没有含山关一役。
两种可能:
第一,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前。含山关一役,自然没有进入卷宗,因为还没发生;
第二,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后。但因为某种原因,含山关一役并不在抄录范围内。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春日的暖阳,斜斜找在了窗棂上。
鸟儿啁啾的声音,从外面林间梢头传来,青碧如玉的嫩叶已经在枝头舒展开,园子里的花已经有不少开始含苞,早一些的海棠已经压满枝桠。
书房里弥漫着书墨的香气。
棋桌上一盘残棋还摆着没收拾,桌上摊放着几本卷宗,白鹭折来的海棠就插在前头的玉瓶里,日光一照,便有一条影子落了下来,正好挡了陆锦惜面前那“那耶扎”三个字。
她左手把玩着一颗温凉的白玉棋子,右手则压在卷宗旁一页排着几行字的澄心堂纸上。
这都是印六儿孝敬来的。
如今他已成功进了隼字营了。
陆锦惜转眸看了那海棠一眼,又慢慢将目光转了回来,重新落在卷宗上。
这是庆安六年的卷宗了。
也就是薛况殒身含山关的前一年。
在庆安五年收复玉门之后,匈奴贼心不死,大将那耶扎虎狼之心,再次怂恿匈奴上下,卷土重来,再次叩关。
玉门关前,又是一场大战。
此战中,薛况率军歼敌三万,关上弯弓,一箭将那耶扎射下马来,大败匈奴。
这一箭,深可见骨,伤及了那耶扎的心脉。
对方虽然大难不死,在匈奴军士的护送下,成功返回了匈奴,却因此元气大伤,养了好久,给了大夏好一阵的和平。
足足等到次年,才再次发动了含山关之役。
薛况当真是个英雄人物,说是用兵如神也不为过了。
这那耶扎能从他手中逃脱六次,其实也算是当世名将,只是在薛况的衬托之下,变得有几分滑稽可笑罢了。
陆锦惜想着,便看了纸面上那几行写下来的字,都是三国里面的经典桥段,是她还没讲的“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长坂坡”“三气周瑜”等等……
“啪。”
一声轻响。
她便慢慢将手中的白玉棋子,轻轻按在了书案上,有些遗憾:“这那耶扎若是从薛况手中逃走七次,说不定也可以凑一出‘诸葛亮七擒孟获’了……”
其实有六次也是可以凑的。
只是这故事前因后果和背景都凑不
实在是再好不过。
永宁长公主倒是没怎么在意这件事,听见说是给孩子们讲故事,就交代人下去打点,没两天就给她搬来了一只沾了灰尘的大箱子。
里头放着的,都是旧日的战报甚至是大小卷宗。
送来的人说:“这都是几年前的东西了,放在那儿许久没动过。长公主说了,扔那边也没用,就叫给您搬过来。也不拘什么时候看完,放您这里也没关系,您慢慢看,给孩子们讲故事要紧。”
陆锦惜当然是谢过,给这送东西的塞了点银子,才叫人把箱子搬进了屋里。
原本从借战报卷宗到这东西送来,没什么问题。
可在打开箱子的那一刻,她才意识到了一点不对。
箱子里的卷宗,都是一卷一卷整齐排放,特意整理过的。
但上面依旧有着一层灰,证明很久没动过。
且虽说是放了很久,但实际上每一卷看上去都很“新”,不是年月短,而是说用得少,并没有像是寻常常用常增的卷宗那样起毛边。
甚至每一卷的新旧程度,看上去是一样的。
陆锦惜打开来粗粗一看,便发现这些卷宗果然都是誊抄下来的,应该是在往年的某个时间集中誊抄,从字迹到用墨到格式,都很统一。
“约莫人死后,抄录的备用吧?”
死后整理功绩,抄录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陆锦惜心里虽有些奇怪的疑影儿,但也还没太多心,只感叹永宁长公主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一箱子东西,挺有本事。
可后面的几天,那一种微妙的感觉,就更重了起来。
这一箱子卷宗,她让白鹭青雀带着人把灰尘都清干净了,忙活了约有半日,才把东西一一按着时间先后排列整理,放到了书房的书架上,方便她查看。
不查看不要紧,一查看她竟然发现这些卷宗的起止点不对。
——永嘉三十六年到庆安七年。
年号没差,永嘉是先皇的年号,三十六年是先皇驾崩的那一年,薛况在此之前已经入军随父兄作战;庆安七年则是当今皇帝萧彻的年号,这一年薛况战死含山关。
但这里面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有,详尽无比,却独独缺了最后那一场。
没有含山关一役。
两种可能:
第一,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前。含山关一役,自然没有进入卷宗,因为还没发生;
第二,卷宗抄录的时间,在薛况殒身之后。但因为某种原因,含山关一役并不在抄录范围内。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春日的暖阳,斜斜找在了窗棂上。
鸟儿啁啾的声音,从外面林间梢头传来,青碧如玉的嫩叶已经在枝头舒展开,园子里的花已经有不少开始含苞,早一些的海棠已经压满枝桠。
书房里弥漫着书墨的香气。
棋桌上一盘残棋还摆着没收拾,桌上摊放着几本卷宗,白鹭折来的海棠就插在前头的玉瓶里,日光一照,便有一条影子落了下来,正好挡了陆锦惜面前那“那耶扎”三个字。
她左手把玩着一颗温凉的白玉棋子,右手则压在卷宗旁一页排着几行字的澄心堂纸上。
这都是印六儿孝敬来的。
如今他已成功进了隼字营了。
陆锦惜转眸看了那海棠一眼,又慢慢将目光转了回来,重新落在卷宗上。
这是庆安六年的卷宗了。
也就是薛况殒身含山关的前一年。
在庆安五年收复玉门之后,匈奴贼心不死,大将那耶扎虎狼之心,再次怂恿匈奴上下,卷土重来,再次叩关。
玉门关前,又是一场大战。
此战中,薛况率军歼敌三万,关上弯弓,一箭将那耶扎射下马来,大败匈奴。
这一箭,深可见骨,伤及了那耶扎的心脉。
对方虽然大难不死,在匈奴军士的护送下,成功返回了匈奴,却因此元气大伤,养了好久,给了大夏好一阵的和平。
足足等到次年,才再次发动了含山关之役。
薛况当真是个英雄人物,说是用兵如神也不为过了。
这那耶扎能从他手中逃脱六次,其实也算是当世名将,只是在薛况的衬托之下,变得有几分滑稽可笑罢了。
陆锦惜想着,便看了纸面上那几行写下来的字,都是三国里面的经典桥段,是她还没讲的“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长坂坡”“三气周瑜”等等……
“啪。”
一声轻响。
她便慢慢将手中的白玉棋子,轻轻按在了书案上,有些遗憾:“这那耶扎若是从薛况手中逃走七次,说不定也可以凑一出‘诸葛亮七擒孟获’了……”
其实有六次也是可以凑的。
只是这故事前因后果和背景都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