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凭在一两岁的时候,跟她母亲到李姑家做客,那会李益第一次见她。小女孩的模样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家人夸说冯家的女儿长得好看。然后见面的时候,她甜甜的叫了一声李益表兄。

    很有礼貌,很乖巧,爹娘教养的很好,没有一般贵族家小姐的骄矜,很讨人喜欢。

    李益是李家庶出的儿子。

    北朝不同南朝,南朝不论嫡庶,北朝却是极其重视嫡庶的。冯家的表妹和李益这个庶子没半点关系,李益对她那声表兄受宠若惊,但也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

    过了几年,冯家涉罪被族诛了,李益他父亲休了冯氏另娶,李家就再也没这门亲戚。

    李益那时候已经出仕了,也听说过冯家的一些情况。死的死逃的逃,发配的发配,为奴的为奴。天大的惨事,不是落在自己身上,都感觉不到痛,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李益和冯家人并不熟,这种事听听就过,并不关心。

    听说冯家的女儿充罪入宫了,在掖廷服役,他那会做南安王傅,天天在宫里走动,也没有想过去看一眼。

    有一天早上,他经过贞顺门,看到一个宦官欺负小宫女,往那宫女嘴里吐口水。那小宫女才七八岁呢,哭的眼泪汪汪的。

    这种事宫里多了去了。

    李益并不爱管闲事,然而和他同行的南安王年仅十岁,身份尊贵,出声喝止了那太监,上前去询问她名字。

    那小宫女低着头流眼泪,什么话也不答。李益看她眉眼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哪里见过。

    小女孩不说话。他对南安王说:“殿下,走吧。”

    转身离去。

    后来听南安王说起,他才知道,那个小宫女就是冯凭。

    她那时已经不在掖廷了。

    被太孙的保母常氏收养,到了太孙身边。

    太孙就是先帝拓拔叡。

    拓拔叡登基做了皇帝,常氏成为了常太后,冯凭也变成了冯贵人。

    李益没感觉她有多幸运,只是感觉挺可怜。

    九岁的小女孩,就嫁人了,还是嫁给皇帝。后宫的倾轧,是她一个无亲无靠的九岁小女孩能承受的起的吗?

    但她活下来了。

    不止活下来,还活的很好,没过两年,就被立为皇后。再见面时,是他受命入宫教她习字。她一边拾笔蘸墨,一边意味深长问他:“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我现在见着李傅,算不算得上是衣锦还乡的项羽呢?”

    那时距离贞顺门下那次见面已经八年了。

    八年里,两人没有任何交集。

    她贵为皇后,如果憎恨他,在皇帝枕边吹吹风,他就完了。

    但是她没有。

    她没有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过他一个字。

    他假装不认识她,她也假装不认识他,好像都忘了有这回事情。

    八年后见面,她却问:“我现在见着李傅,算不算得上是衣锦还乡的项羽呢?”

    她是记得的。

    曾经经受的屈辱,深埋在心,从来不曾忘记。

    她说:“我记得,第一次见李傅还是孩提时候。事情,模样都已经记不清了,我却知道有这个人。那日在贞顺门下,我遇到南安王和你,当时没有认出是谁,后来听别人说,才恍然大悟,想起原来是故人。李傅当时应该没有认出我吧?当初会想到,那个被人羞辱,往嘴里吐口水的小姑娘,而今你却要向她下跪吗?”

    李益苦笑说:“臣那时若知道她有今天,当时一定不打那里经过,远远地绕着走,免得不小心撞见凤凰掉毛露尾巴,让娘娘一眼记恨到现在。”

    他说了这句话,她笑了,然后八年的心结骤然消释,再没提过那话,之后见到他,总是亲切地喊李傅,对他信任有加。

    李益知道她的信任,也并非是真的信任,而是因为她孤立无助。

    她的皇后之位如同傀儡,太子李家飞黄腾达后,一直和她针锋相对。冯家经过抄家灭族,已经衰败了,给不了她任何帮助,她需要朋友,需要在朝中得到支持。

    李益只是一介普通大臣,说话不抵几个分量,其实给不了她什么支持,但是她很信任他,对他敞开心扉。

    李益没有辜负她。

    他对她有求必应。她有危难,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她哪里不高兴,他主动替她解决。他关心她,把她的事当自己的事在意。她能想到的,他想方设法替她去做去达成,她想不到的,他先一步替她想。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对她好。

    李益不是多情的人。

    他不冷漠。他知冷,也知热,他知痛,也知苦。他知怜悯,也知慈悲,更知道什么是万般皆苦,感同身受。正是因为太知,所以看得开了看得淡。

    他不作恶也不行善。他的感情太过细腻,然而心里感受,从不付出。

    对冯凭,是他第一次付出。

    他见不得她吃苦受罪。他想要照顾她保护她。

    他知道这是爱情。

    三 ↑返回顶部↑
    冯凭在一两岁的时候,跟她母亲到李姑家做客,那会李益第一次见她。小女孩的模样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家人夸说冯家的女儿长得好看。然后见面的时候,她甜甜的叫了一声李益表兄。

    很有礼貌,很乖巧,爹娘教养的很好,没有一般贵族家小姐的骄矜,很讨人喜欢。

    李益是李家庶出的儿子。

    北朝不同南朝,南朝不论嫡庶,北朝却是极其重视嫡庶的。冯家的表妹和李益这个庶子没半点关系,李益对她那声表兄受宠若惊,但也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

    过了几年,冯家涉罪被族诛了,李益他父亲休了冯氏另娶,李家就再也没这门亲戚。

    李益那时候已经出仕了,也听说过冯家的一些情况。死的死逃的逃,发配的发配,为奴的为奴。天大的惨事,不是落在自己身上,都感觉不到痛,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李益和冯家人并不熟,这种事听听就过,并不关心。

    听说冯家的女儿充罪入宫了,在掖廷服役,他那会做南安王傅,天天在宫里走动,也没有想过去看一眼。

    有一天早上,他经过贞顺门,看到一个宦官欺负小宫女,往那宫女嘴里吐口水。那小宫女才七八岁呢,哭的眼泪汪汪的。

    这种事宫里多了去了。

    李益并不爱管闲事,然而和他同行的南安王年仅十岁,身份尊贵,出声喝止了那太监,上前去询问她名字。

    那小宫女低着头流眼泪,什么话也不答。李益看她眉眼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哪里见过。

    小女孩不说话。他对南安王说:“殿下,走吧。”

    转身离去。

    后来听南安王说起,他才知道,那个小宫女就是冯凭。

    她那时已经不在掖廷了。

    被太孙的保母常氏收养,到了太孙身边。

    太孙就是先帝拓拔叡。

    拓拔叡登基做了皇帝,常氏成为了常太后,冯凭也变成了冯贵人。

    李益没感觉她有多幸运,只是感觉挺可怜。

    九岁的小女孩,就嫁人了,还是嫁给皇帝。后宫的倾轧,是她一个无亲无靠的九岁小女孩能承受的起的吗?

    但她活下来了。

    不止活下来,还活的很好,没过两年,就被立为皇后。再见面时,是他受命入宫教她习字。她一边拾笔蘸墨,一边意味深长问他:“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我现在见着李傅,算不算得上是衣锦还乡的项羽呢?”

    那时距离贞顺门下那次见面已经八年了。

    八年里,两人没有任何交集。

    她贵为皇后,如果憎恨他,在皇帝枕边吹吹风,他就完了。

    但是她没有。

    她没有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过他一个字。

    他假装不认识她,她也假装不认识他,好像都忘了有这回事情。

    八年后见面,她却问:“我现在见着李傅,算不算得上是衣锦还乡的项羽呢?”

    她是记得的。

    曾经经受的屈辱,深埋在心,从来不曾忘记。

    她说:“我记得,第一次见李傅还是孩提时候。事情,模样都已经记不清了,我却知道有这个人。那日在贞顺门下,我遇到南安王和你,当时没有认出是谁,后来听别人说,才恍然大悟,想起原来是故人。李傅当时应该没有认出我吧?当初会想到,那个被人羞辱,往嘴里吐口水的小姑娘,而今你却要向她下跪吗?”

    李益苦笑说:“臣那时若知道她有今天,当时一定不打那里经过,远远地绕着走,免得不小心撞见凤凰掉毛露尾巴,让娘娘一眼记恨到现在。”

    他说了这句话,她笑了,然后八年的心结骤然消释,再没提过那话,之后见到他,总是亲切地喊李傅,对他信任有加。

    李益知道她的信任,也并非是真的信任,而是因为她孤立无助。

    她的皇后之位如同傀儡,太子李家飞黄腾达后,一直和她针锋相对。冯家经过抄家灭族,已经衰败了,给不了她任何帮助,她需要朋友,需要在朝中得到支持。

    李益只是一介普通大臣,说话不抵几个分量,其实给不了她什么支持,但是她很信任他,对他敞开心扉。

    李益没有辜负她。

    他对她有求必应。她有危难,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她哪里不高兴,他主动替她解决。他关心她,把她的事当自己的事在意。她能想到的,他想方设法替她去做去达成,她想不到的,他先一步替她想。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对她好。

    李益不是多情的人。

    他不冷漠。他知冷,也知热,他知痛,也知苦。他知怜悯,也知慈悲,更知道什么是万般皆苦,感同身受。正是因为太知,所以看得开了看得淡。

    他不作恶也不行善。他的感情太过细腻,然而心里感受,从不付出。

    对冯凭,是他第一次付出。

    他见不得她吃苦受罪。他想要照顾她保护她。

    他知道这是爱情。

    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