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节
巴尔特已经坐不住了,赶忙放下已经有了些凉意的咖啡,拿起桌子上自己的礼帽,就要往外面走去。
“为我备车,我要去外务部走一趟!”
中国的海军虽说到了近代已经不堪一击,老旧诸多舰艇加在一起还不如帝国的一个驻扎香港的‘中国舰队’。但是海军作为与陆军齐名的另一大兵种,倘若这个时候中国海军真向护国军投降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亚于北军第一军或者第二军向护国军投降。试想,倘若这个国家的军队都不对北京中央有信心了,这个国家四亿多国民该如何想……
叹了口气,墙倒众人推。这个他最近才学会的中国谚语,现在的国内局势可不证实了这一句!
可惜,巴尔特等人的速度还是慢了一些。几乎就在巴尔特的马车驶离公使馆不久,海军次长兼南下平叛舰队总司令汤芗铭便在上海宣布就任护国军海军总司令,同时发布通电,督促仍滞留南京的海军第二舰队十数艘战舰向护国军投降。
此通电一出几乎是给摇摇欲坠的北京政府致命一击,海军作为与陆军并列的两大兵种之一,尽管中国海军自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羸弱由来已久,只是依旧不可否认在国人心中,海军的‘影响跟期望’有多大。也是因为如此,海军向护国军投降,对北京政府造成的影响力不下于之前的河南战场上第一军主力全军覆灭。尽管冯国璋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封锁南京港,禁止停留南京的海军舰艇出港。同时命人去请海军诸位将领前来议事,希望能够安抚以及拉拢停靠在南京的海军分舰队不至于变节。然而,他终究是速度还是慢了一些。等到他的人到了港口的时候,码头已经传来了原本留守在码头的几艘炮舰也在半个小时前补给满了煤炭,借口出港巡逻出走回合了正在长江上巡逻的分舰队,齐齐下了北京政府的五色旗,往镇江护国军阵地驶去。
当前国内的局势已是十分明显,北京政府的溃败已成定局。海军军官基本上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中高层大多都曾远赴欧洲学习,因此更加亲近于对发展工业更加执着且年轻的李汉。加上李汉的势力财力明显远胜北京,自然更加获得渴望发展的海军亲睐。
投靠了护国军,海军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物资、军饷,所有的官兵都喜气洋洋,根据同护国军方面的协商,所有归降舰队暂时依旧归属汤芗铭指挥,所有老旧跟存在一定隐患的舰艇将暂时进入船坞维修,所有投诚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没遭到变动。
海军的改旗易帜震惊了中外人士,在主要战场都取得预定性结果后。袁世凯的离奇死因、护国军快速推进北京、李汉发出高额人头悬赏令等都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一时洛阳纸贵,凡是关心时事的人都争购号外,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事态地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既然袁世凯已死,护国战争的目的就已达到,为了给国家保留元气,防止造成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动荡,战火自然也应及时熄灭。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极为配合这股社会风潮,联合在江苏的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合通电护国军方面,声言他们无意继续与护国军交战,希望能立刻展开南北谈判,协商停火,通电最后表示,希望国内各界积极合力,尽快将国内糜烂的局势恢复!言下却是借民间百姓厌战之心,委婉向武昌施加压力。
英国一贯以民国局势调停人自居,自然此次也是一样忙碌着南北奔走。可惜,这一次却多出了一位调停人。4月12日德国公使穆默通电汉口,委托汉口领事弗朗茨为调停人,插手调停中国乱局。让朱尔典跟巴尔特等英国外交官难堪的是,在英国调停时一直态度强硬的要一路打到北京城里去的李汉,竟然在弗朗茨第一次拜访后便立刻转变口风,接受德国代为调停民国乱局。令英国外交官赶到难堪的同时,更加坐实了外界其跟德国之间关系非比寻常的认识。
而这正是李汉进一步强化外界,其与德国之间关系密切认知的第一步手段。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和谈(一)
帝国在欧洲的大敌德国趁机扩张在远东的影响力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最担心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于是英国公使巴尔特一边继续向北京政府施压,逼迫北京尽快选出和谈代表。另一边朱尔典也在紧急同上海、北京进行一番协商之后,匆忙赶到武昌,与李汉展开再一次会谈。
虽然距离护国战争的爆发才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是两人却感觉天翻地覆了一样。对于中国的巨变,朱尔典这个外交老手也感到分外棘手,南京冯国璋等人的联合声明,与其说是政治上的高姿态还不如说是一种军事上的明智选择。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没有了能挡住护国军兵锋的武装力量了,特别是在海军也归顺的情况下,停火并接受和谈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尔典先生,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您,在这个时刻能够与您展开会晤并倾听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跟建议,我本人由衷的感到荣幸。”李汉的外交辞令经过几年的磨练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
“巡阅使阁下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的英杰展开碰面何尝不是我的荣幸。”对于这位几乎将自己一手赶下台的年轻政客,朱尔典每一次同他碰面心情都是十分复杂的。看着他一天天在成长,又一天天的威胁到帝国在华的利益。虽然种种迹象都显示了他就是毒手杀害前总统袁世凯的凶手,虽然他一点点的走向德国人的怀抱,但是,身为一个政客,他很清楚纵使帝国通过各种手段,曾经影响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但英国毕竟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一时之间,他的心中复杂万千。不过既然对方客气在先,外交界的老狐狸朱尔典也不吝啬一点客套,继续说道:“我深信,这无论是对于中英两国关系地未来走向还是中国本身局势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言下似乎隐有所指!
“这是自然,贵国的强大和文明一直都是我国致力于效仿跟学习的对象,我国同英国之间的联系密切,每年商贸往来价值都在数百万英镑以上,英国乃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脸上带着微笑,李汉也跟着他打起了迷糊辞令来。因为海关一直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每年同各国之间的具体交易数据他弄不到第一手。不过李汉却有工商总局出台的他控制区域内同英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时代不同了,老迈的日不落巨兽之所以一直霸占着在华的种种特权,还不是为了从民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吗。亲身经历过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奇迹的共和国改革开放,他有的是经济手段对付一心逐利的洋人,前提是他只是为了利益而不是特权加利益。
话里李汉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了,他跟英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去年军政府对外进出口总额高达四千六百万英镑,约折合五亿银元。其中进口总额高达四千万英镑,主要为向列强进口机械、军火、炮舰等,德奥美三国便占去了这其中90%的份额,而仅德国去年便向其提供了价值近三千万英镑的各式机器、军械。相比之英国对其提供的机械总价值不足百万英镑,多是从他控制下的地区收购一些矿产、原材料,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朱尔典微楞,顿时会过意明白了他话里的暗指。只是这也是这个时期的英国国内资本的总趋势,经历了大工业革命之后上百年的扩张,英国资本已经从关注机器制造等行业看向了垄断、高利贷输出等,他没办法干涉跟决定。不过他总算还是听进去了,暗暗将李汉的话记了下来。
与李汉闲聊兜了大半天圈子,朱尔典终于引入了正题,否则这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成效,他的述职报告绝对通不过。
“请问阁下,对目前的政治格局有何打算?”朱尔典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紧跟着的一句就很不友好,“贵方虽然明说接受德国调停,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的停手打算,阁下的护国军还在沿着京汉、京张铁路进军,目前先头部队距离北京只有不足两百里了。阁下如此出尔反尔的举动,这在国际上的影响很不好。”
虚伪!上一次武昌主动停止用兵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着急!
李汉心里冷笑,但依旧不动声色地说:“有关和谈的时候我方已经做足了诚意,只是一直都没得到北京那边的回应,这让我们十分怀疑北京城里的那几位是否认清楚了现在的局势。对此,为了尽快结束国内的混乱,我们只能痛下心来决定使用最直接的方法,那便是继续打下去。我们已经通过弗朗茨领事委托德国公使穆默阁下代为向北京政府转达了和谈的意思。而且我方和谈人员都已经挑选完毕,只能北京做出了回应,和谈随时都可以开始!”
朱尔典眉头一皱,说了半天,李汉这是要绕开英国,在德国的主导下完成此次的和谈,这可触及到了英国人的心理底线了。自从德国在远东增加了两艘主力舰之后,英国在远东事务中的话语权明显遭到了削弱。倘若这一场将改变民国政局的和谈再由德国人经手,恐怕日后李汉上位之后英国在这个国家便真的一点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了,这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所不允许的。
当下,他不动声色道:“阁下跟德国一方的交情令北京政府十分担心,请恕我直言,就算是阁下跟德国再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北京政府也不会相信。所以,北京政府已经委托我英国代为从中周旋……”
“有关这一点请领事阁下去跟德国商议,借用阁下的一句原话。以贵国跟北京政府之间的交情,就算是阁下咱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我方也很难相信贵国不会在谈判中偏护北京政府。战场上,我们可是胜利者。如果我需要,我的军队完全可以在十日……不,是五天内攻陷北京城。阁下,您认为就靠北京城的那点兵力,难道还能抵挡我护国军的飞机轰炸吗?”
他冷笑着反驳,脸上表情已经生硬了许多。
“北京乃是贵国都城,先不提在城中所居住的多有贵国国内有大威望的知名人士。便是我国,也断不会允许护国军的飞机出现在北京城的上空,倘若一旦出现,我国将视之为是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朱尔典也跟着不客气了起来,在华列强什么时候吃过一点亏,那可都是骨气丢尽了的猪尾巴辫子们给宠出来的。朱尔典身居高位多年,心里自然有一股对中国人的傲气。
“阁下……”李汉冷笑,“北京是我中国的都城,我护国军的军事行动还轮不到贵国来指责。以贵国的傲慢态度,我方有理由相信倘若涉及到谈判,贵方必然会对北京政府进行种种庇护。这不是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而是对贵国政府的不信任!方才的话我可以将之理解为贵国的军事威胁吗?哼,领事阁下难道还认为我护国军跟前朝的满清鞑子贱种一样没有半点骨气。你要战我便战,我国有四亿五千万国民,随时做好了牺牲三亿国民以求一胜的决心。我们完全不介意同贵国再打一场布尔战争!”
欧战乌云已经越来越浓烈了,李汉从这一段时间德国几次向其要求追加战略矿产出口,以及不断抬高筹码要从他手上换到战车等诸多手段可以看出,德国国内的狂热好战派们恐怕已经在领先英法等国至少一年的飞机上看到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可能性,尤其是一场场在远东发生的空袭更是为对飞机使用毫无了解的德国增加了不少经验。这种情况下,面对德国巨人的威胁,英国怎么可能抽调出兵力往远东武力干涉中国。
李汉深知自己身上已经打上了德国烙印,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洗掉,那么他便要更加强化‘亲德态度’跟‘敌视英国’的态度,从而逼迫在他身上连续吃了大亏的英国率先转变态度,改打压跟敌视他为拉拢他。
一战中的二五仔意大利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了,他自认没有意大利那种实力,就只能以更强硬的态度,在获得德国庇护的同时,损害更多的英国利益以令其审视在华外交态度是不是该转变了。
“我认为我方与贵国之间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必要了,阁下,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倘若领事阁下没有什么事情,就请回吧,恕不远送!”他生硬的冷脸下达了送客令,噎得朱尔典气得面上僵硬。
只是李汉说得不无道理,从在北军中的武官们发回来的情报,李汉的麾下的护国军在装备了飞机分铁甲战车之后,已经一跃成为了制衡远东的一股军事力量。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股军事力量绝对比南非给英国带来重创的布尔人武装更强大。而且,它还拥有自己的较为完整工业基础。就如同巴尔干国家一样,列强各国倘若直接入侵,没有数十万的大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击溃国境线就只有那么一点的巴尔干各国。李汉的势力拥有类似巴尔干强国的工业基础,倘若英国真要武力干涉,凭借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境,完全可以拖住英国大半陆军。现在已经不是庚子年了,朱尔典毫不怀疑一旦开战,德国将坚定的站在李汉背后支援他,甚至巴不得在远东拖垮英国的陆军主力,然后趁机在欧洲挑起大战呢。倘若真走到了那一步,那可真是外交之祸了!
对,一句话引发的灾难!
这外交到底还是需要有实力有底气才能来谈,只要你够硬,别人除非想跟你硬碰硬,否则他就只能软化态度来待你。朱尔典的表现很好证明了国家外交中的一句话,他脸上阴沉了一阵,很快便重新带上了微笑,似乎完全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一切,也没听到李汉的送客令一样,道:“巡阅使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我不否认我国同袁总统之间的来往更多一些。不过北京那边的确有通过我们向贵方转达一些担心,包括段将军在内的绝大多数北京政府高层,都担心德国在和谈中会在某些方面,对北京施加压力。因此,才委托我国代为居中调解。巡阅使若是有些担心,不妨将你的意见说一说,”
他外表上带着一贯所保持的风度,令李汉不得不佩服这位英国外交官的素质。
见好就收的道理李汉还是明白的,见朱尔典服了软,他也乐得健忘,‘忘记’了自己之前曾经说过什么。
只见他脸上态度也开始变得有些和缓起来,道:“北京政府的顾虑我也大致理解,贵国在我中国多年,一直以来大小事务均有经手。便是前两次和谈,也都多亏了贵国帮衬。不过,前番我护国军诸位担心久战之下国势糜烂。又见大总统遭歹人暗害,不忍百姓再受内战之苦,方才主动做了让步,选择了主动要求和谈。没想到北方诸位还当我护国军怕了他们,妄自我一番苦心,反倒成了别人趁机要挟的理由了。现如今我大军兵锋直指北京,要打要和皆在我方控制之中。局势利于我,北洋再求和谈,不拿出一些诚意来,便是我同意了,我手下的三十万将士也不答应!”
朱尔典只是微笑,“阁下的意思?”
“很简单……”李汉伸出三根手指,“我护国军可以同意贵国跟德国一起代为调停进行和谈,但是第一地点我选就在汉口德租界;第二,我方主动后撤两百里,但有鉴于东北局势糜烂,北军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必须立刻调回原驻地,以防歹人作乱;第三,本次和谈决定民国未来大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及诸部阁员……阁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是皆要在本次和谈之中决出!”
厉害!这是朱尔典心头涌上来的感觉。李汉要求的前两条倒也罢了,第一条由他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和谈地点,本就是胜利者的权力。第二条护国军主动撤军换取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调回东北令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英国人自己的想法,公使那边适当威胁一下,北京政府便是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但是第三条恐怕才是面前这个年轻人最想要的。
权势……赤果果的权势!
一个狡猾而又聪明的年轻政客。
一瞬间朱尔典心里冒出了这么一个评价,你道为什么他这么想。因为李汉挑起这场护国战争,打得却是袁世凯这位大总统破坏了临时约法,并且解散了国会。可是现在临时约法不在,国会也被袁世凯解散了,他却要求在现在所有的掣肘因素都不在的时候要求在和谈中决定未来政府的所有高层。这是完全撕毁了自己伪善面具赤果上阵,而且……他的话里还含有一句对英国加入调停继续延续在华影响力的隐藏交易,那便是无论他要在本次和谈中获得什么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英国都必须欲与承认。
只要英德两国承认了,那便代表着获得了所有列强国家的承认。纵使日后国会恢复召开,国内其他势力反对,他都完全可以用列强的态度跟承认遮挡过去,保证自己到手的权力!
这个年轻人,未来绝对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
民国政坛喜欢用‘华盛顿’这位美国开创者来寄希望于未来领袖的作为,但是从这个年轻人身上,他隐隐看到了欧洲法兰西历史上诞生的那个略显瘦小的身影。恐怕在‘独、裁’之路上,年轻而又富有勇气的李汉,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对,绝对……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八章 和谈(二)
脑海中快速转过了许多念头,朱尔典深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既然是巡阅使阁下的要求,那北京那边我们会去做相应地解释工作。但是我们希望军事行动能够尽快停止。护国军的进兵底线也如同您所说的,不在主动发动进攻,维持在今日的战线后撤两百里处。”
“可以,但后撤两百里战线的规定仅仅只引用于北线,在江苏除非等到和谈结束,否则护国军拒绝后撤一米!”
朱尔典微皱眉,只是见他态度强硬,知道恐怕很难逼迫他在江苏问题上妥协,只好不谈这一问题,道:“那么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战事结束后的政局安排,照理说我国是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但作为一个在华多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地老朋友而言,我还是代表大英帝国,希望能和巡阅使交流一下看法。毕竟将来我国免不了要跟贵国新政权打交道的。”朱尔典地话虽然娓娓动听,但在李汉耳朵里简直令人作呕。
什么不干涉中国内政?什么中国人民地老朋友?全是扯蛋的鬼话,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半个多世纪,英国人在中国做了多少伤天害理、散尽天良的事情了,这样的话也只有无耻的政客跟厚颜无耻的外交官们才能说得出来。
他面皮微微冲动一下,不过两年多来的苦练总算是令他掌握了政客的基本素质,恍若没有听到从朱尔典口中说出过这般无耻的话一般。
朱尔典没有发现李汉的微微表情变化,还是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对于巡阅使阁下地胆识和作为,我是十分钦佩地。作为在中国有重要利益地国家,大英帝国显然也很原意和聪明人打交道。”
“领事阁下的意思是?”李汉接了一句。
“我的意思……哈哈,巡阅使阁下,应该说是我国的意思!”朱尔典眨巴着狡黠的眼神说道,“阁下难道真的不明白?”
政客藏头遮尾的话最讨厌了,李汉一时拿捏不准他的意思,便打了个哈哈:“对于目前局势,我国的有志之士同和领事阁下跟贵国一样表示关切。我们发动护国战争,为的是匡扶正义、铲除奸贼,为的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目前这种无政府状况显然不符合各方面地利益。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作为护国军的统帅。对于眼下国内的糜烂局势理应负上部分责任,袁总统遭遇歹人暗害,当前国内若说能力堪比李某的恐怕少有几人,万般无奈之下理应暂时打点国内政局。至于以什么名义,我还没有想好,在这个过渡期间,我将重新规划各部职能,整顿地方秩序,恢复各省各地生产,发展工业、商业、经济。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前,尽量恢复并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
“呵呵,巡阅使看来已经有了主意了……”朱尔典眼睛微微眯起,这是李汉的要价了。他显然并不惊讶,什么暂时负责,说白了就是寻求最高权力。这国会的确现在不存在了,可各省的国会议员都是被袁世凯强行遣返回籍了,实际上却还是存在的。他要真是革命圣人,为什么不直接把各位议员重新召集回来?什么叫‘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这句话里重点还是重新二字。
爱权可没有错,在朱尔典看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只要有了弱点就有办法对付,在他眼里着李汉就是一个新的袁世凯,他的嘴角露出不易察觉地微笑。
“这次中国内部局势的变动,只是中国、政府的改变,不涉及根本国体,也不会影响与各国的关系,这一点我已经同德国弗朗茨领事商谈过,穆默公使也对此表示赞同。所以,还请领事阁下也一并向贵国公使转达这一点。”列强曾经拿捏着‘承认民国’这一把柄,不知道从袁世凯政府身上敲了多少好处。李汉现在的处境就跟当初的袁世凯一样,不过那袁世凯是从满清手里‘继承’的政权,而李汉则是从袁世凯手里抢来的。来路都不光鲜,总归就有些精明的政客抓到这小辫子就想敲些好处出来。
“呵呵……”朱尔典干笑两声,显然之前还真有过这种打算。只可惜李汉快了他一步,直接走德国人的路线,率先在列强堡垒上卸下了半堵墙。
李汉知道朱尔典打的什么算盘,装作不知道,只是说“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我们也将努力寻求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中华民国成立三年多了,理应当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您所愿,巡阅使阁下,帝国政府对于维持、发展中英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抱有很高的期望,对于巡阅使阁下也持有十分友善的态度。对您力图刷新政治地努力表示由衷地钦佩。”朱尔典打起官腔来连个停顿也不需要,“我们希望巡阅使阁下能够在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谢谢贵国政府的好意,我只是能在过渡期间内暂时负责,将来正式选举大总统后,倘若我不能当选,我会把权力移交给国民所宣传的比我更合适的人选。”睁眼说瞎话似乎是政客的必备技能,至少现在李汉对于这一点倒完全没有不习惯。
朱尔典摇头,“不不不,巡阅使阁下说笑了,以目前中国的糜烂局势,除了阁下有能力担当起这个责任来,其余还有谁能担起这个责任来。至于国会选举,只要得到了各国的支持,相信贵国的有识之士一定会投票选举您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不过……”
“不过什么?”眼看朱尔典终于要谈到关键要害了,李汉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
朱尔典脸色一正,“我国公使先生让我代为向阁下转达,我们可以选择支持巡阅使更上一步,甚至坐上贵国大总统的宝座。但是我们的支持是有前提的,第一,中国地秩序要尽快得到恢复,阁下需要保证不可再对北京政府的诸位追求其他责任;第二,我国在华的利益要得到确认;第三,我们希望阁下能够选择更加积极与开放的经济策略。”
“这个……我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当务之急在于恢复秩序,至于其他,我相信都可以谈。”李汉模棱两可的点到为止,回答的十分含糊。
“巡阅使阁下是个明白人,对于能与您合作我感到由衷的愉快。”朱尔典见火候差不多了,端起葡萄酒杯说道,“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干杯。”
在连续的玻璃杯相碰的清脆声中,李汉完成了与各国之间的穿梭拜访,除了和德国方面秘密谈到了一些具体的合作事宜外,和其他各国都是一些朦朦胧胧的声明或者宣言。李汉虽然不能在眼下开罪各大列强,以免在接管政权上有大麻烦。但也不能够许诺些什么,这是和他地内心愿望是相违背地,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假,但还要看场合。
在李汉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他所领导的军政府也在着手开始布置接管北京政权跟和谈的事宜。
“我武昌全面接管中央政权势在必然,但考虑之前打得是护国大旗,尚且需要一个名分,而且需要在议会中表决通过。”跟洋人之间达成共识之后,李汉已经开始着手接管全国政权的事情了。
“和谈的事情,还要烦劳季老走一趟了,我会派汤济武从旁佐助季老……”李汉手下的外交官们基本上都给他打发到美国、欧洲去游说‘大铁路公债’了,也多亏了张謇去年帮他经手了一次和谈,倒也有一些经验可堪使用。而且现在是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跟优势,这次和谈主要是为了争夺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有张謇跟汤化龙负责,相信北京无论派遣谁当代表,他在‘本土’作战,都很难出现失误的。
鉴于大家都是熟人,李汉也不客气。他麾下联合议会一直都没解散。只因为今年年初袁世凯命令各省解散下属省议会的时候,给他借口暂缓几月以免造成治属惶恐,给挡了下来。虽然联合议会在他的几番敲打下,根本一点实权都没有,不过这样的议会才更叫人喜欢,尤其是对现在即将步上民国最高权力宝座的他。
“国会重新选举是在所难免的,瑟僧啊,共和党那边这一年来一直都是你在负责,现在该到你露脸的时候了。梁启超他们的进步党需要拉拢,但是主要还是在我们现在控制的区域内要争取到九成以上的地方席位。这一点我放权你去做,我们现在控制的地区包括新疆省、内蒙、察哈尔在内共十七个省区,所有地方政府都将配合共和党的党员吸收,我会随后让财政那边拨款三百万,用于共和党的新党员招收跟扩张。瑟僧啊,你也别高兴太早了。去年国民党墙倒猕猴散的一幕希望你能谨记于心。这一次和谈,我们尽量将新国会选举定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你有大半年的时间去准备。福建督军李厚基已经在前天被国民党驱赶,孙文等党人重新占领了福建拥有了一省根基。此次重选国会议员我们需要面临来自国民党跟进步党的竞争,难度并不算小……我的要求高也不高,参众两院要占六成以上席位,新内阁必须由我们来组阁。如果共和党占着这么多的优势,还不能完成这一目标,我该考虑要不要这共和党了……”
“是,请先生放心。瑟僧一定完成先生的指示!”李汉跟护国军胜利之快,不仅出乎北洋集团的意料之外,连他的麾下诸位也感觉出乎意料,因此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做好应对准备,才需要这么一场碰面会。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九章 和谈(三)
海阔集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果需要形容一下李汉现在的心情,这句话比较合适。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他的心情一直比较压抑,国势的糜烂,百姓的麻木,列强的觊觎,投机的横行,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压抑。所以,他需要戴上一张面具,过着不比穿越前轻松半点的生活,除了算计便是小心经营,小心的经营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一次次的游走在同列强合作跟软对抗的钢丝线上,用心力交瘁来形容他毫不为过。
不过现在,李汉已经没有那种压抑感了,他确实有资格真正的高兴一下,而这个资格是他一手打出来的。
在河南陕西击败了北军主力,袁世凯又被炸死之下整个局面为之一变,他跟护国军真正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而以国防军为主力的护国军武装力量也以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怀疑他李汉的崛起了,不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这样的形势下,李汉的心情当然非常的惬意,惬意中甚至还带着一点得意。当然,更多的还是自信,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他完全坚信,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接管这个没落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权力,他就将以自己这种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引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强。
和谈在即,带着这种惬意的心情,李汉乘坐火车往河南而去。一来武昌现在不需要他亲自坐镇;二来慰问那些奋勇作战的将士;三来考察民国以来发生了数场大战的河南被打烂成了什么样子,以便以后尽快回复这千里中原沃土。
最最主要的,他却需要往河南亲自部署最新的总兵力调动……一来防范段祺瑞等北洋集团被逼急了铤而走险,二来根据他给军政府和谈代表团的谈判底线,一旦掌握了最高政权,他将调集至少三个主力师进入京畿地区。京畿素来都是北洋军的传统势力范围,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跟矛盾实在太多了。
其实此次的谈判之中,李汉特别增加了一条有关国都的议题。因为在李汉的心中,北京并不适合当首都,这一点后世共和国从08年奥运之后国内已经有不少的军事专家提议迁都了。从国家安全上来说,北京距离俄国、日本两大强国的军事力量太近了。日俄两国在东北、辽东、朝鲜半岛上部署重兵,列强的海军随时可以从辽东湾登陆。面对日俄两国跟列强在北京驻兵的威胁,仅在京畿附近,李汉至少需要常驻三到五个主力师,以便应付陆地上日俄的长驱直入。
否则一旦开战作为一国首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陆空军力量守卫,北京几乎等同于无防无险。这个时代,一国之都对民国来说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军事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鸦片战争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北京都曾遭遇敌人最疯狂攻击之地,一旦北京彻底瘫痪,对中国将是最为悲壮的灾难。不提明朝时候的悲剧,仅仅现代的历史,便足以令李汉警惕了。
没办法,有国无防是这个时代羸弱的民国最真实的写照。
之所以认为北京不适合作为首都还有几个主要原因。北京作为满清两朝皇城,尤其是几年前才刚退位的清朝在北京有着太浓厚的潜在影响力了,不仅不安全,而且前朝统治者的奢靡作风已经形成了一股不良风气跟文化,腐蚀了这个城市。这也是北洋入主北京之后快速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经济完全是堆积在前朝跟民国庞大官僚体系及其家属的奢侈生活所堆积出来的。本身并不具备出色的工业基础,就连新教育基础也十分薄弱。作为一国首都,一切都还需要从头开始,并不能够快速的给李汉增加什么东西。
从环境上来讲京畿地区水源缺乏,华北地区雨水量本来就少,主要水系以黄河为主。百姓用水绝大部分为地下水资源,但是地下水源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随着华北西北的自然环境持续恶化,戈壁和沙漠面积逐步增大,草原退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政治中心的吸引力,带来集聚效应,并愈演愈烈,并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化而停步。
而且北京偏处一隅,离国家地理中心太远,特别是离西部民族地区太远,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容易引发民族、矛盾。
这种种的观点,都是李汉根据后世共和国的定都北京的突出问题做的总结,实际上还有很多的不利之处。
总而言之,北京并不是李汉认可的最佳国都所在位置。
和谈已经被李汉委托给了下属,自然也不会因为他的北上而停止。
在国人的殷切中,自辛亥年以来的第三次南北和谈于4月15日这一天,在湖北汉口德租界德华洋行名下的一处产业内低调召开。 ↑返回顶部↑
“为我备车,我要去外务部走一趟!”
中国的海军虽说到了近代已经不堪一击,老旧诸多舰艇加在一起还不如帝国的一个驻扎香港的‘中国舰队’。但是海军作为与陆军齐名的另一大兵种,倘若这个时候中国海军真向护国军投降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亚于北军第一军或者第二军向护国军投降。试想,倘若这个国家的军队都不对北京中央有信心了,这个国家四亿多国民该如何想……
叹了口气,墙倒众人推。这个他最近才学会的中国谚语,现在的国内局势可不证实了这一句!
可惜,巴尔特等人的速度还是慢了一些。几乎就在巴尔特的马车驶离公使馆不久,海军次长兼南下平叛舰队总司令汤芗铭便在上海宣布就任护国军海军总司令,同时发布通电,督促仍滞留南京的海军第二舰队十数艘战舰向护国军投降。
此通电一出几乎是给摇摇欲坠的北京政府致命一击,海军作为与陆军并列的两大兵种之一,尽管中国海军自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羸弱由来已久,只是依旧不可否认在国人心中,海军的‘影响跟期望’有多大。也是因为如此,海军向护国军投降,对北京政府造成的影响力不下于之前的河南战场上第一军主力全军覆灭。尽管冯国璋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封锁南京港,禁止停留南京的海军舰艇出港。同时命人去请海军诸位将领前来议事,希望能够安抚以及拉拢停靠在南京的海军分舰队不至于变节。然而,他终究是速度还是慢了一些。等到他的人到了港口的时候,码头已经传来了原本留守在码头的几艘炮舰也在半个小时前补给满了煤炭,借口出港巡逻出走回合了正在长江上巡逻的分舰队,齐齐下了北京政府的五色旗,往镇江护国军阵地驶去。
当前国内的局势已是十分明显,北京政府的溃败已成定局。海军军官基本上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中高层大多都曾远赴欧洲学习,因此更加亲近于对发展工业更加执着且年轻的李汉。加上李汉的势力财力明显远胜北京,自然更加获得渴望发展的海军亲睐。
投靠了护国军,海军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物资、军饷,所有的官兵都喜气洋洋,根据同护国军方面的协商,所有归降舰队暂时依旧归属汤芗铭指挥,所有老旧跟存在一定隐患的舰艇将暂时进入船坞维修,所有投诚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没遭到变动。
海军的改旗易帜震惊了中外人士,在主要战场都取得预定性结果后。袁世凯的离奇死因、护国军快速推进北京、李汉发出高额人头悬赏令等都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一时洛阳纸贵,凡是关心时事的人都争购号外,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事态地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既然袁世凯已死,护国战争的目的就已达到,为了给国家保留元气,防止造成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动荡,战火自然也应及时熄灭。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极为配合这股社会风潮,联合在江苏的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合通电护国军方面,声言他们无意继续与护国军交战,希望能立刻展开南北谈判,协商停火,通电最后表示,希望国内各界积极合力,尽快将国内糜烂的局势恢复!言下却是借民间百姓厌战之心,委婉向武昌施加压力。
英国一贯以民国局势调停人自居,自然此次也是一样忙碌着南北奔走。可惜,这一次却多出了一位调停人。4月12日德国公使穆默通电汉口,委托汉口领事弗朗茨为调停人,插手调停中国乱局。让朱尔典跟巴尔特等英国外交官难堪的是,在英国调停时一直态度强硬的要一路打到北京城里去的李汉,竟然在弗朗茨第一次拜访后便立刻转变口风,接受德国代为调停民国乱局。令英国外交官赶到难堪的同时,更加坐实了外界其跟德国之间关系非比寻常的认识。
而这正是李汉进一步强化外界,其与德国之间关系密切认知的第一步手段。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和谈(一)
帝国在欧洲的大敌德国趁机扩张在远东的影响力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最担心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于是英国公使巴尔特一边继续向北京政府施压,逼迫北京尽快选出和谈代表。另一边朱尔典也在紧急同上海、北京进行一番协商之后,匆忙赶到武昌,与李汉展开再一次会谈。
虽然距离护国战争的爆发才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是两人却感觉天翻地覆了一样。对于中国的巨变,朱尔典这个外交老手也感到分外棘手,南京冯国璋等人的联合声明,与其说是政治上的高姿态还不如说是一种军事上的明智选择。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没有了能挡住护国军兵锋的武装力量了,特别是在海军也归顺的情况下,停火并接受和谈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尔典先生,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您,在这个时刻能够与您展开会晤并倾听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跟建议,我本人由衷的感到荣幸。”李汉的外交辞令经过几年的磨练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
“巡阅使阁下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的英杰展开碰面何尝不是我的荣幸。”对于这位几乎将自己一手赶下台的年轻政客,朱尔典每一次同他碰面心情都是十分复杂的。看着他一天天在成长,又一天天的威胁到帝国在华的利益。虽然种种迹象都显示了他就是毒手杀害前总统袁世凯的凶手,虽然他一点点的走向德国人的怀抱,但是,身为一个政客,他很清楚纵使帝国通过各种手段,曾经影响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但英国毕竟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一时之间,他的心中复杂万千。不过既然对方客气在先,外交界的老狐狸朱尔典也不吝啬一点客套,继续说道:“我深信,这无论是对于中英两国关系地未来走向还是中国本身局势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言下似乎隐有所指!
“这是自然,贵国的强大和文明一直都是我国致力于效仿跟学习的对象,我国同英国之间的联系密切,每年商贸往来价值都在数百万英镑以上,英国乃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脸上带着微笑,李汉也跟着他打起了迷糊辞令来。因为海关一直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每年同各国之间的具体交易数据他弄不到第一手。不过李汉却有工商总局出台的他控制区域内同英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时代不同了,老迈的日不落巨兽之所以一直霸占着在华的种种特权,还不是为了从民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吗。亲身经历过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奇迹的共和国改革开放,他有的是经济手段对付一心逐利的洋人,前提是他只是为了利益而不是特权加利益。
话里李汉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了,他跟英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去年军政府对外进出口总额高达四千六百万英镑,约折合五亿银元。其中进口总额高达四千万英镑,主要为向列强进口机械、军火、炮舰等,德奥美三国便占去了这其中90%的份额,而仅德国去年便向其提供了价值近三千万英镑的各式机器、军械。相比之英国对其提供的机械总价值不足百万英镑,多是从他控制下的地区收购一些矿产、原材料,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朱尔典微楞,顿时会过意明白了他话里的暗指。只是这也是这个时期的英国国内资本的总趋势,经历了大工业革命之后上百年的扩张,英国资本已经从关注机器制造等行业看向了垄断、高利贷输出等,他没办法干涉跟决定。不过他总算还是听进去了,暗暗将李汉的话记了下来。
与李汉闲聊兜了大半天圈子,朱尔典终于引入了正题,否则这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成效,他的述职报告绝对通不过。
“请问阁下,对目前的政治格局有何打算?”朱尔典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紧跟着的一句就很不友好,“贵方虽然明说接受德国调停,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的停手打算,阁下的护国军还在沿着京汉、京张铁路进军,目前先头部队距离北京只有不足两百里了。阁下如此出尔反尔的举动,这在国际上的影响很不好。”
虚伪!上一次武昌主动停止用兵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着急!
李汉心里冷笑,但依旧不动声色地说:“有关和谈的时候我方已经做足了诚意,只是一直都没得到北京那边的回应,这让我们十分怀疑北京城里的那几位是否认清楚了现在的局势。对此,为了尽快结束国内的混乱,我们只能痛下心来决定使用最直接的方法,那便是继续打下去。我们已经通过弗朗茨领事委托德国公使穆默阁下代为向北京政府转达了和谈的意思。而且我方和谈人员都已经挑选完毕,只能北京做出了回应,和谈随时都可以开始!”
朱尔典眉头一皱,说了半天,李汉这是要绕开英国,在德国的主导下完成此次的和谈,这可触及到了英国人的心理底线了。自从德国在远东增加了两艘主力舰之后,英国在远东事务中的话语权明显遭到了削弱。倘若这一场将改变民国政局的和谈再由德国人经手,恐怕日后李汉上位之后英国在这个国家便真的一点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了,这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所不允许的。
当下,他不动声色道:“阁下跟德国一方的交情令北京政府十分担心,请恕我直言,就算是阁下跟德国再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北京政府也不会相信。所以,北京政府已经委托我英国代为从中周旋……”
“有关这一点请领事阁下去跟德国商议,借用阁下的一句原话。以贵国跟北京政府之间的交情,就算是阁下咱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我方也很难相信贵国不会在谈判中偏护北京政府。战场上,我们可是胜利者。如果我需要,我的军队完全可以在十日……不,是五天内攻陷北京城。阁下,您认为就靠北京城的那点兵力,难道还能抵挡我护国军的飞机轰炸吗?”
他冷笑着反驳,脸上表情已经生硬了许多。
“北京乃是贵国都城,先不提在城中所居住的多有贵国国内有大威望的知名人士。便是我国,也断不会允许护国军的飞机出现在北京城的上空,倘若一旦出现,我国将视之为是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朱尔典也跟着不客气了起来,在华列强什么时候吃过一点亏,那可都是骨气丢尽了的猪尾巴辫子们给宠出来的。朱尔典身居高位多年,心里自然有一股对中国人的傲气。
“阁下……”李汉冷笑,“北京是我中国的都城,我护国军的军事行动还轮不到贵国来指责。以贵国的傲慢态度,我方有理由相信倘若涉及到谈判,贵方必然会对北京政府进行种种庇护。这不是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而是对贵国政府的不信任!方才的话我可以将之理解为贵国的军事威胁吗?哼,领事阁下难道还认为我护国军跟前朝的满清鞑子贱种一样没有半点骨气。你要战我便战,我国有四亿五千万国民,随时做好了牺牲三亿国民以求一胜的决心。我们完全不介意同贵国再打一场布尔战争!”
欧战乌云已经越来越浓烈了,李汉从这一段时间德国几次向其要求追加战略矿产出口,以及不断抬高筹码要从他手上换到战车等诸多手段可以看出,德国国内的狂热好战派们恐怕已经在领先英法等国至少一年的飞机上看到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可能性,尤其是一场场在远东发生的空袭更是为对飞机使用毫无了解的德国增加了不少经验。这种情况下,面对德国巨人的威胁,英国怎么可能抽调出兵力往远东武力干涉中国。
李汉深知自己身上已经打上了德国烙印,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洗掉,那么他便要更加强化‘亲德态度’跟‘敌视英国’的态度,从而逼迫在他身上连续吃了大亏的英国率先转变态度,改打压跟敌视他为拉拢他。
一战中的二五仔意大利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了,他自认没有意大利那种实力,就只能以更强硬的态度,在获得德国庇护的同时,损害更多的英国利益以令其审视在华外交态度是不是该转变了。
“我认为我方与贵国之间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必要了,阁下,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倘若领事阁下没有什么事情,就请回吧,恕不远送!”他生硬的冷脸下达了送客令,噎得朱尔典气得面上僵硬。
只是李汉说得不无道理,从在北军中的武官们发回来的情报,李汉的麾下的护国军在装备了飞机分铁甲战车之后,已经一跃成为了制衡远东的一股军事力量。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股军事力量绝对比南非给英国带来重创的布尔人武装更强大。而且,它还拥有自己的较为完整工业基础。就如同巴尔干国家一样,列强各国倘若直接入侵,没有数十万的大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击溃国境线就只有那么一点的巴尔干各国。李汉的势力拥有类似巴尔干强国的工业基础,倘若英国真要武力干涉,凭借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境,完全可以拖住英国大半陆军。现在已经不是庚子年了,朱尔典毫不怀疑一旦开战,德国将坚定的站在李汉背后支援他,甚至巴不得在远东拖垮英国的陆军主力,然后趁机在欧洲挑起大战呢。倘若真走到了那一步,那可真是外交之祸了!
对,一句话引发的灾难!
这外交到底还是需要有实力有底气才能来谈,只要你够硬,别人除非想跟你硬碰硬,否则他就只能软化态度来待你。朱尔典的表现很好证明了国家外交中的一句话,他脸上阴沉了一阵,很快便重新带上了微笑,似乎完全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一切,也没听到李汉的送客令一样,道:“巡阅使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我不否认我国同袁总统之间的来往更多一些。不过北京那边的确有通过我们向贵方转达一些担心,包括段将军在内的绝大多数北京政府高层,都担心德国在和谈中会在某些方面,对北京施加压力。因此,才委托我国代为居中调解。巡阅使若是有些担心,不妨将你的意见说一说,”
他外表上带着一贯所保持的风度,令李汉不得不佩服这位英国外交官的素质。
见好就收的道理李汉还是明白的,见朱尔典服了软,他也乐得健忘,‘忘记’了自己之前曾经说过什么。
只见他脸上态度也开始变得有些和缓起来,道:“北京政府的顾虑我也大致理解,贵国在我中国多年,一直以来大小事务均有经手。便是前两次和谈,也都多亏了贵国帮衬。不过,前番我护国军诸位担心久战之下国势糜烂。又见大总统遭歹人暗害,不忍百姓再受内战之苦,方才主动做了让步,选择了主动要求和谈。没想到北方诸位还当我护国军怕了他们,妄自我一番苦心,反倒成了别人趁机要挟的理由了。现如今我大军兵锋直指北京,要打要和皆在我方控制之中。局势利于我,北洋再求和谈,不拿出一些诚意来,便是我同意了,我手下的三十万将士也不答应!”
朱尔典只是微笑,“阁下的意思?”
“很简单……”李汉伸出三根手指,“我护国军可以同意贵国跟德国一起代为调停进行和谈,但是第一地点我选就在汉口德租界;第二,我方主动后撤两百里,但有鉴于东北局势糜烂,北军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必须立刻调回原驻地,以防歹人作乱;第三,本次和谈决定民国未来大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及诸部阁员……阁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是皆要在本次和谈之中决出!”
厉害!这是朱尔典心头涌上来的感觉。李汉要求的前两条倒也罢了,第一条由他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和谈地点,本就是胜利者的权力。第二条护国军主动撤军换取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调回东北令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英国人自己的想法,公使那边适当威胁一下,北京政府便是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但是第三条恐怕才是面前这个年轻人最想要的。
权势……赤果果的权势!
一个狡猾而又聪明的年轻政客。
一瞬间朱尔典心里冒出了这么一个评价,你道为什么他这么想。因为李汉挑起这场护国战争,打得却是袁世凯这位大总统破坏了临时约法,并且解散了国会。可是现在临时约法不在,国会也被袁世凯解散了,他却要求在现在所有的掣肘因素都不在的时候要求在和谈中决定未来政府的所有高层。这是完全撕毁了自己伪善面具赤果上阵,而且……他的话里还含有一句对英国加入调停继续延续在华影响力的隐藏交易,那便是无论他要在本次和谈中获得什么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英国都必须欲与承认。
只要英德两国承认了,那便代表着获得了所有列强国家的承认。纵使日后国会恢复召开,国内其他势力反对,他都完全可以用列强的态度跟承认遮挡过去,保证自己到手的权力!
这个年轻人,未来绝对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
民国政坛喜欢用‘华盛顿’这位美国开创者来寄希望于未来领袖的作为,但是从这个年轻人身上,他隐隐看到了欧洲法兰西历史上诞生的那个略显瘦小的身影。恐怕在‘独、裁’之路上,年轻而又富有勇气的李汉,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对,绝对……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八章 和谈(二)
脑海中快速转过了许多念头,朱尔典深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既然是巡阅使阁下的要求,那北京那边我们会去做相应地解释工作。但是我们希望军事行动能够尽快停止。护国军的进兵底线也如同您所说的,不在主动发动进攻,维持在今日的战线后撤两百里处。”
“可以,但后撤两百里战线的规定仅仅只引用于北线,在江苏除非等到和谈结束,否则护国军拒绝后撤一米!”
朱尔典微皱眉,只是见他态度强硬,知道恐怕很难逼迫他在江苏问题上妥协,只好不谈这一问题,道:“那么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战事结束后的政局安排,照理说我国是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但作为一个在华多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地老朋友而言,我还是代表大英帝国,希望能和巡阅使交流一下看法。毕竟将来我国免不了要跟贵国新政权打交道的。”朱尔典地话虽然娓娓动听,但在李汉耳朵里简直令人作呕。
什么不干涉中国内政?什么中国人民地老朋友?全是扯蛋的鬼话,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半个多世纪,英国人在中国做了多少伤天害理、散尽天良的事情了,这样的话也只有无耻的政客跟厚颜无耻的外交官们才能说得出来。
他面皮微微冲动一下,不过两年多来的苦练总算是令他掌握了政客的基本素质,恍若没有听到从朱尔典口中说出过这般无耻的话一般。
朱尔典没有发现李汉的微微表情变化,还是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对于巡阅使阁下地胆识和作为,我是十分钦佩地。作为在中国有重要利益地国家,大英帝国显然也很原意和聪明人打交道。”
“领事阁下的意思是?”李汉接了一句。
“我的意思……哈哈,巡阅使阁下,应该说是我国的意思!”朱尔典眨巴着狡黠的眼神说道,“阁下难道真的不明白?”
政客藏头遮尾的话最讨厌了,李汉一时拿捏不准他的意思,便打了个哈哈:“对于目前局势,我国的有志之士同和领事阁下跟贵国一样表示关切。我们发动护国战争,为的是匡扶正义、铲除奸贼,为的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目前这种无政府状况显然不符合各方面地利益。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作为护国军的统帅。对于眼下国内的糜烂局势理应负上部分责任,袁总统遭遇歹人暗害,当前国内若说能力堪比李某的恐怕少有几人,万般无奈之下理应暂时打点国内政局。至于以什么名义,我还没有想好,在这个过渡期间,我将重新规划各部职能,整顿地方秩序,恢复各省各地生产,发展工业、商业、经济。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前,尽量恢复并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
“呵呵,巡阅使看来已经有了主意了……”朱尔典眼睛微微眯起,这是李汉的要价了。他显然并不惊讶,什么暂时负责,说白了就是寻求最高权力。这国会的确现在不存在了,可各省的国会议员都是被袁世凯强行遣返回籍了,实际上却还是存在的。他要真是革命圣人,为什么不直接把各位议员重新召集回来?什么叫‘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这句话里重点还是重新二字。
爱权可没有错,在朱尔典看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只要有了弱点就有办法对付,在他眼里着李汉就是一个新的袁世凯,他的嘴角露出不易察觉地微笑。
“这次中国内部局势的变动,只是中国、政府的改变,不涉及根本国体,也不会影响与各国的关系,这一点我已经同德国弗朗茨领事商谈过,穆默公使也对此表示赞同。所以,还请领事阁下也一并向贵国公使转达这一点。”列强曾经拿捏着‘承认民国’这一把柄,不知道从袁世凯政府身上敲了多少好处。李汉现在的处境就跟当初的袁世凯一样,不过那袁世凯是从满清手里‘继承’的政权,而李汉则是从袁世凯手里抢来的。来路都不光鲜,总归就有些精明的政客抓到这小辫子就想敲些好处出来。
“呵呵……”朱尔典干笑两声,显然之前还真有过这种打算。只可惜李汉快了他一步,直接走德国人的路线,率先在列强堡垒上卸下了半堵墙。
李汉知道朱尔典打的什么算盘,装作不知道,只是说“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我们也将努力寻求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中华民国成立三年多了,理应当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您所愿,巡阅使阁下,帝国政府对于维持、发展中英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抱有很高的期望,对于巡阅使阁下也持有十分友善的态度。对您力图刷新政治地努力表示由衷地钦佩。”朱尔典打起官腔来连个停顿也不需要,“我们希望巡阅使阁下能够在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谢谢贵国政府的好意,我只是能在过渡期间内暂时负责,将来正式选举大总统后,倘若我不能当选,我会把权力移交给国民所宣传的比我更合适的人选。”睁眼说瞎话似乎是政客的必备技能,至少现在李汉对于这一点倒完全没有不习惯。
朱尔典摇头,“不不不,巡阅使阁下说笑了,以目前中国的糜烂局势,除了阁下有能力担当起这个责任来,其余还有谁能担起这个责任来。至于国会选举,只要得到了各国的支持,相信贵国的有识之士一定会投票选举您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不过……”
“不过什么?”眼看朱尔典终于要谈到关键要害了,李汉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
朱尔典脸色一正,“我国公使先生让我代为向阁下转达,我们可以选择支持巡阅使更上一步,甚至坐上贵国大总统的宝座。但是我们的支持是有前提的,第一,中国地秩序要尽快得到恢复,阁下需要保证不可再对北京政府的诸位追求其他责任;第二,我国在华的利益要得到确认;第三,我们希望阁下能够选择更加积极与开放的经济策略。”
“这个……我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当务之急在于恢复秩序,至于其他,我相信都可以谈。”李汉模棱两可的点到为止,回答的十分含糊。
“巡阅使阁下是个明白人,对于能与您合作我感到由衷的愉快。”朱尔典见火候差不多了,端起葡萄酒杯说道,“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干杯。”
在连续的玻璃杯相碰的清脆声中,李汉完成了与各国之间的穿梭拜访,除了和德国方面秘密谈到了一些具体的合作事宜外,和其他各国都是一些朦朦胧胧的声明或者宣言。李汉虽然不能在眼下开罪各大列强,以免在接管政权上有大麻烦。但也不能够许诺些什么,这是和他地内心愿望是相违背地,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假,但还要看场合。
在李汉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他所领导的军政府也在着手开始布置接管北京政权跟和谈的事宜。
“我武昌全面接管中央政权势在必然,但考虑之前打得是护国大旗,尚且需要一个名分,而且需要在议会中表决通过。”跟洋人之间达成共识之后,李汉已经开始着手接管全国政权的事情了。
“和谈的事情,还要烦劳季老走一趟了,我会派汤济武从旁佐助季老……”李汉手下的外交官们基本上都给他打发到美国、欧洲去游说‘大铁路公债’了,也多亏了张謇去年帮他经手了一次和谈,倒也有一些经验可堪使用。而且现在是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跟优势,这次和谈主要是为了争夺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有张謇跟汤化龙负责,相信北京无论派遣谁当代表,他在‘本土’作战,都很难出现失误的。
鉴于大家都是熟人,李汉也不客气。他麾下联合议会一直都没解散。只因为今年年初袁世凯命令各省解散下属省议会的时候,给他借口暂缓几月以免造成治属惶恐,给挡了下来。虽然联合议会在他的几番敲打下,根本一点实权都没有,不过这样的议会才更叫人喜欢,尤其是对现在即将步上民国最高权力宝座的他。
“国会重新选举是在所难免的,瑟僧啊,共和党那边这一年来一直都是你在负责,现在该到你露脸的时候了。梁启超他们的进步党需要拉拢,但是主要还是在我们现在控制的区域内要争取到九成以上的地方席位。这一点我放权你去做,我们现在控制的地区包括新疆省、内蒙、察哈尔在内共十七个省区,所有地方政府都将配合共和党的党员吸收,我会随后让财政那边拨款三百万,用于共和党的新党员招收跟扩张。瑟僧啊,你也别高兴太早了。去年国民党墙倒猕猴散的一幕希望你能谨记于心。这一次和谈,我们尽量将新国会选举定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你有大半年的时间去准备。福建督军李厚基已经在前天被国民党驱赶,孙文等党人重新占领了福建拥有了一省根基。此次重选国会议员我们需要面临来自国民党跟进步党的竞争,难度并不算小……我的要求高也不高,参众两院要占六成以上席位,新内阁必须由我们来组阁。如果共和党占着这么多的优势,还不能完成这一目标,我该考虑要不要这共和党了……”
“是,请先生放心。瑟僧一定完成先生的指示!”李汉跟护国军胜利之快,不仅出乎北洋集团的意料之外,连他的麾下诸位也感觉出乎意料,因此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做好应对准备,才需要这么一场碰面会。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九章 和谈(三)
海阔集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果需要形容一下李汉现在的心情,这句话比较合适。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他的心情一直比较压抑,国势的糜烂,百姓的麻木,列强的觊觎,投机的横行,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压抑。所以,他需要戴上一张面具,过着不比穿越前轻松半点的生活,除了算计便是小心经营,小心的经营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一次次的游走在同列强合作跟软对抗的钢丝线上,用心力交瘁来形容他毫不为过。
不过现在,李汉已经没有那种压抑感了,他确实有资格真正的高兴一下,而这个资格是他一手打出来的。
在河南陕西击败了北军主力,袁世凯又被炸死之下整个局面为之一变,他跟护国军真正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而以国防军为主力的护国军武装力量也以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怀疑他李汉的崛起了,不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这样的形势下,李汉的心情当然非常的惬意,惬意中甚至还带着一点得意。当然,更多的还是自信,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他完全坚信,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接管这个没落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权力,他就将以自己这种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引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强。
和谈在即,带着这种惬意的心情,李汉乘坐火车往河南而去。一来武昌现在不需要他亲自坐镇;二来慰问那些奋勇作战的将士;三来考察民国以来发生了数场大战的河南被打烂成了什么样子,以便以后尽快回复这千里中原沃土。
最最主要的,他却需要往河南亲自部署最新的总兵力调动……一来防范段祺瑞等北洋集团被逼急了铤而走险,二来根据他给军政府和谈代表团的谈判底线,一旦掌握了最高政权,他将调集至少三个主力师进入京畿地区。京畿素来都是北洋军的传统势力范围,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跟矛盾实在太多了。
其实此次的谈判之中,李汉特别增加了一条有关国都的议题。因为在李汉的心中,北京并不适合当首都,这一点后世共和国从08年奥运之后国内已经有不少的军事专家提议迁都了。从国家安全上来说,北京距离俄国、日本两大强国的军事力量太近了。日俄两国在东北、辽东、朝鲜半岛上部署重兵,列强的海军随时可以从辽东湾登陆。面对日俄两国跟列强在北京驻兵的威胁,仅在京畿附近,李汉至少需要常驻三到五个主力师,以便应付陆地上日俄的长驱直入。
否则一旦开战作为一国首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陆空军力量守卫,北京几乎等同于无防无险。这个时代,一国之都对民国来说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军事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鸦片战争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北京都曾遭遇敌人最疯狂攻击之地,一旦北京彻底瘫痪,对中国将是最为悲壮的灾难。不提明朝时候的悲剧,仅仅现代的历史,便足以令李汉警惕了。
没办法,有国无防是这个时代羸弱的民国最真实的写照。
之所以认为北京不适合作为首都还有几个主要原因。北京作为满清两朝皇城,尤其是几年前才刚退位的清朝在北京有着太浓厚的潜在影响力了,不仅不安全,而且前朝统治者的奢靡作风已经形成了一股不良风气跟文化,腐蚀了这个城市。这也是北洋入主北京之后快速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经济完全是堆积在前朝跟民国庞大官僚体系及其家属的奢侈生活所堆积出来的。本身并不具备出色的工业基础,就连新教育基础也十分薄弱。作为一国首都,一切都还需要从头开始,并不能够快速的给李汉增加什么东西。
从环境上来讲京畿地区水源缺乏,华北地区雨水量本来就少,主要水系以黄河为主。百姓用水绝大部分为地下水资源,但是地下水源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随着华北西北的自然环境持续恶化,戈壁和沙漠面积逐步增大,草原退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政治中心的吸引力,带来集聚效应,并愈演愈烈,并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化而停步。
而且北京偏处一隅,离国家地理中心太远,特别是离西部民族地区太远,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容易引发民族、矛盾。
这种种的观点,都是李汉根据后世共和国的定都北京的突出问题做的总结,实际上还有很多的不利之处。
总而言之,北京并不是李汉认可的最佳国都所在位置。
和谈已经被李汉委托给了下属,自然也不会因为他的北上而停止。
在国人的殷切中,自辛亥年以来的第三次南北和谈于4月15日这一天,在湖北汉口德租界德华洋行名下的一处产业内低调召开。 ↑返回顶部↑
巴尔特已经坐不住了,赶忙放下已经有了些凉意的咖啡,拿起桌子上自己的礼帽,就要往外面走去。
“为我备车,我要去外务部走一趟!”
中国的海军虽说到了近代已经不堪一击,老旧诸多舰艇加在一起还不如帝国的一个驻扎香港的‘中国舰队’。但是海军作为与陆军齐名的另一大兵种,倘若这个时候中国海军真向护国军投降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亚于北军第一军或者第二军向护国军投降。试想,倘若这个国家的军队都不对北京中央有信心了,这个国家四亿多国民该如何想……
叹了口气,墙倒众人推。这个他最近才学会的中国谚语,现在的国内局势可不证实了这一句!
可惜,巴尔特等人的速度还是慢了一些。几乎就在巴尔特的马车驶离公使馆不久,海军次长兼南下平叛舰队总司令汤芗铭便在上海宣布就任护国军海军总司令,同时发布通电,督促仍滞留南京的海军第二舰队十数艘战舰向护国军投降。
此通电一出几乎是给摇摇欲坠的北京政府致命一击,海军作为与陆军并列的两大兵种之一,尽管中国海军自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羸弱由来已久,只是依旧不可否认在国人心中,海军的‘影响跟期望’有多大。也是因为如此,海军向护国军投降,对北京政府造成的影响力不下于之前的河南战场上第一军主力全军覆灭。尽管冯国璋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封锁南京港,禁止停留南京的海军舰艇出港。同时命人去请海军诸位将领前来议事,希望能够安抚以及拉拢停靠在南京的海军分舰队不至于变节。然而,他终究是速度还是慢了一些。等到他的人到了港口的时候,码头已经传来了原本留守在码头的几艘炮舰也在半个小时前补给满了煤炭,借口出港巡逻出走回合了正在长江上巡逻的分舰队,齐齐下了北京政府的五色旗,往镇江护国军阵地驶去。
当前国内的局势已是十分明显,北京政府的溃败已成定局。海军军官基本上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中高层大多都曾远赴欧洲学习,因此更加亲近于对发展工业更加执着且年轻的李汉。加上李汉的势力财力明显远胜北京,自然更加获得渴望发展的海军亲睐。
投靠了护国军,海军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物资、军饷,所有的官兵都喜气洋洋,根据同护国军方面的协商,所有归降舰队暂时依旧归属汤芗铭指挥,所有老旧跟存在一定隐患的舰艇将暂时进入船坞维修,所有投诚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没遭到变动。
海军的改旗易帜震惊了中外人士,在主要战场都取得预定性结果后。袁世凯的离奇死因、护国军快速推进北京、李汉发出高额人头悬赏令等都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一时洛阳纸贵,凡是关心时事的人都争购号外,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事态地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既然袁世凯已死,护国战争的目的就已达到,为了给国家保留元气,防止造成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动荡,战火自然也应及时熄灭。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极为配合这股社会风潮,联合在江苏的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合通电护国军方面,声言他们无意继续与护国军交战,希望能立刻展开南北谈判,协商停火,通电最后表示,希望国内各界积极合力,尽快将国内糜烂的局势恢复!言下却是借民间百姓厌战之心,委婉向武昌施加压力。
英国一贯以民国局势调停人自居,自然此次也是一样忙碌着南北奔走。可惜,这一次却多出了一位调停人。4月12日德国公使穆默通电汉口,委托汉口领事弗朗茨为调停人,插手调停中国乱局。让朱尔典跟巴尔特等英国外交官难堪的是,在英国调停时一直态度强硬的要一路打到北京城里去的李汉,竟然在弗朗茨第一次拜访后便立刻转变口风,接受德国代为调停民国乱局。令英国外交官赶到难堪的同时,更加坐实了外界其跟德国之间关系非比寻常的认识。
而这正是李汉进一步强化外界,其与德国之间关系密切认知的第一步手段。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和谈(一)
帝国在欧洲的大敌德国趁机扩张在远东的影响力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最担心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于是英国公使巴尔特一边继续向北京政府施压,逼迫北京尽快选出和谈代表。另一边朱尔典也在紧急同上海、北京进行一番协商之后,匆忙赶到武昌,与李汉展开再一次会谈。
虽然距离护国战争的爆发才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是两人却感觉天翻地覆了一样。对于中国的巨变,朱尔典这个外交老手也感到分外棘手,南京冯国璋等人的联合声明,与其说是政治上的高姿态还不如说是一种军事上的明智选择。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没有了能挡住护国军兵锋的武装力量了,特别是在海军也归顺的情况下,停火并接受和谈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尔典先生,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您,在这个时刻能够与您展开会晤并倾听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跟建议,我本人由衷的感到荣幸。”李汉的外交辞令经过几年的磨练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
“巡阅使阁下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的英杰展开碰面何尝不是我的荣幸。”对于这位几乎将自己一手赶下台的年轻政客,朱尔典每一次同他碰面心情都是十分复杂的。看着他一天天在成长,又一天天的威胁到帝国在华的利益。虽然种种迹象都显示了他就是毒手杀害前总统袁世凯的凶手,虽然他一点点的走向德国人的怀抱,但是,身为一个政客,他很清楚纵使帝国通过各种手段,曾经影响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但英国毕竟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一时之间,他的心中复杂万千。不过既然对方客气在先,外交界的老狐狸朱尔典也不吝啬一点客套,继续说道:“我深信,这无论是对于中英两国关系地未来走向还是中国本身局势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言下似乎隐有所指!
“这是自然,贵国的强大和文明一直都是我国致力于效仿跟学习的对象,我国同英国之间的联系密切,每年商贸往来价值都在数百万英镑以上,英国乃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脸上带着微笑,李汉也跟着他打起了迷糊辞令来。因为海关一直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每年同各国之间的具体交易数据他弄不到第一手。不过李汉却有工商总局出台的他控制区域内同英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时代不同了,老迈的日不落巨兽之所以一直霸占着在华的种种特权,还不是为了从民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吗。亲身经历过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奇迹的共和国改革开放,他有的是经济手段对付一心逐利的洋人,前提是他只是为了利益而不是特权加利益。
话里李汉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了,他跟英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去年军政府对外进出口总额高达四千六百万英镑,约折合五亿银元。其中进口总额高达四千万英镑,主要为向列强进口机械、军火、炮舰等,德奥美三国便占去了这其中90%的份额,而仅德国去年便向其提供了价值近三千万英镑的各式机器、军械。相比之英国对其提供的机械总价值不足百万英镑,多是从他控制下的地区收购一些矿产、原材料,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朱尔典微楞,顿时会过意明白了他话里的暗指。只是这也是这个时期的英国国内资本的总趋势,经历了大工业革命之后上百年的扩张,英国资本已经从关注机器制造等行业看向了垄断、高利贷输出等,他没办法干涉跟决定。不过他总算还是听进去了,暗暗将李汉的话记了下来。
与李汉闲聊兜了大半天圈子,朱尔典终于引入了正题,否则这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成效,他的述职报告绝对通不过。
“请问阁下,对目前的政治格局有何打算?”朱尔典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紧跟着的一句就很不友好,“贵方虽然明说接受德国调停,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的停手打算,阁下的护国军还在沿着京汉、京张铁路进军,目前先头部队距离北京只有不足两百里了。阁下如此出尔反尔的举动,这在国际上的影响很不好。”
虚伪!上一次武昌主动停止用兵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着急!
李汉心里冷笑,但依旧不动声色地说:“有关和谈的时候我方已经做足了诚意,只是一直都没得到北京那边的回应,这让我们十分怀疑北京城里的那几位是否认清楚了现在的局势。对此,为了尽快结束国内的混乱,我们只能痛下心来决定使用最直接的方法,那便是继续打下去。我们已经通过弗朗茨领事委托德国公使穆默阁下代为向北京政府转达了和谈的意思。而且我方和谈人员都已经挑选完毕,只能北京做出了回应,和谈随时都可以开始!”
朱尔典眉头一皱,说了半天,李汉这是要绕开英国,在德国的主导下完成此次的和谈,这可触及到了英国人的心理底线了。自从德国在远东增加了两艘主力舰之后,英国在远东事务中的话语权明显遭到了削弱。倘若这一场将改变民国政局的和谈再由德国人经手,恐怕日后李汉上位之后英国在这个国家便真的一点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了,这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所不允许的。
当下,他不动声色道:“阁下跟德国一方的交情令北京政府十分担心,请恕我直言,就算是阁下跟德国再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北京政府也不会相信。所以,北京政府已经委托我英国代为从中周旋……”
“有关这一点请领事阁下去跟德国商议,借用阁下的一句原话。以贵国跟北京政府之间的交情,就算是阁下咱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我方也很难相信贵国不会在谈判中偏护北京政府。战场上,我们可是胜利者。如果我需要,我的军队完全可以在十日……不,是五天内攻陷北京城。阁下,您认为就靠北京城的那点兵力,难道还能抵挡我护国军的飞机轰炸吗?”
他冷笑着反驳,脸上表情已经生硬了许多。
“北京乃是贵国都城,先不提在城中所居住的多有贵国国内有大威望的知名人士。便是我国,也断不会允许护国军的飞机出现在北京城的上空,倘若一旦出现,我国将视之为是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朱尔典也跟着不客气了起来,在华列强什么时候吃过一点亏,那可都是骨气丢尽了的猪尾巴辫子们给宠出来的。朱尔典身居高位多年,心里自然有一股对中国人的傲气。
“阁下……”李汉冷笑,“北京是我中国的都城,我护国军的军事行动还轮不到贵国来指责。以贵国的傲慢态度,我方有理由相信倘若涉及到谈判,贵方必然会对北京政府进行种种庇护。这不是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而是对贵国政府的不信任!方才的话我可以将之理解为贵国的军事威胁吗?哼,领事阁下难道还认为我护国军跟前朝的满清鞑子贱种一样没有半点骨气。你要战我便战,我国有四亿五千万国民,随时做好了牺牲三亿国民以求一胜的决心。我们完全不介意同贵国再打一场布尔战争!”
欧战乌云已经越来越浓烈了,李汉从这一段时间德国几次向其要求追加战略矿产出口,以及不断抬高筹码要从他手上换到战车等诸多手段可以看出,德国国内的狂热好战派们恐怕已经在领先英法等国至少一年的飞机上看到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可能性,尤其是一场场在远东发生的空袭更是为对飞机使用毫无了解的德国增加了不少经验。这种情况下,面对德国巨人的威胁,英国怎么可能抽调出兵力往远东武力干涉中国。
李汉深知自己身上已经打上了德国烙印,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洗掉,那么他便要更加强化‘亲德态度’跟‘敌视英国’的态度,从而逼迫在他身上连续吃了大亏的英国率先转变态度,改打压跟敌视他为拉拢他。
一战中的二五仔意大利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了,他自认没有意大利那种实力,就只能以更强硬的态度,在获得德国庇护的同时,损害更多的英国利益以令其审视在华外交态度是不是该转变了。
“我认为我方与贵国之间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必要了,阁下,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倘若领事阁下没有什么事情,就请回吧,恕不远送!”他生硬的冷脸下达了送客令,噎得朱尔典气得面上僵硬。
只是李汉说得不无道理,从在北军中的武官们发回来的情报,李汉的麾下的护国军在装备了飞机分铁甲战车之后,已经一跃成为了制衡远东的一股军事力量。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股军事力量绝对比南非给英国带来重创的布尔人武装更强大。而且,它还拥有自己的较为完整工业基础。就如同巴尔干国家一样,列强各国倘若直接入侵,没有数十万的大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击溃国境线就只有那么一点的巴尔干各国。李汉的势力拥有类似巴尔干强国的工业基础,倘若英国真要武力干涉,凭借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境,完全可以拖住英国大半陆军。现在已经不是庚子年了,朱尔典毫不怀疑一旦开战,德国将坚定的站在李汉背后支援他,甚至巴不得在远东拖垮英国的陆军主力,然后趁机在欧洲挑起大战呢。倘若真走到了那一步,那可真是外交之祸了!
对,一句话引发的灾难!
这外交到底还是需要有实力有底气才能来谈,只要你够硬,别人除非想跟你硬碰硬,否则他就只能软化态度来待你。朱尔典的表现很好证明了国家外交中的一句话,他脸上阴沉了一阵,很快便重新带上了微笑,似乎完全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一切,也没听到李汉的送客令一样,道:“巡阅使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我不否认我国同袁总统之间的来往更多一些。不过北京那边的确有通过我们向贵方转达一些担心,包括段将军在内的绝大多数北京政府高层,都担心德国在和谈中会在某些方面,对北京施加压力。因此,才委托我国代为居中调解。巡阅使若是有些担心,不妨将你的意见说一说,”
他外表上带着一贯所保持的风度,令李汉不得不佩服这位英国外交官的素质。
见好就收的道理李汉还是明白的,见朱尔典服了软,他也乐得健忘,‘忘记’了自己之前曾经说过什么。
只见他脸上态度也开始变得有些和缓起来,道:“北京政府的顾虑我也大致理解,贵国在我中国多年,一直以来大小事务均有经手。便是前两次和谈,也都多亏了贵国帮衬。不过,前番我护国军诸位担心久战之下国势糜烂。又见大总统遭歹人暗害,不忍百姓再受内战之苦,方才主动做了让步,选择了主动要求和谈。没想到北方诸位还当我护国军怕了他们,妄自我一番苦心,反倒成了别人趁机要挟的理由了。现如今我大军兵锋直指北京,要打要和皆在我方控制之中。局势利于我,北洋再求和谈,不拿出一些诚意来,便是我同意了,我手下的三十万将士也不答应!”
朱尔典只是微笑,“阁下的意思?”
“很简单……”李汉伸出三根手指,“我护国军可以同意贵国跟德国一起代为调停进行和谈,但是第一地点我选就在汉口德租界;第二,我方主动后撤两百里,但有鉴于东北局势糜烂,北军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必须立刻调回原驻地,以防歹人作乱;第三,本次和谈决定民国未来大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及诸部阁员……阁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是皆要在本次和谈之中决出!”
厉害!这是朱尔典心头涌上来的感觉。李汉要求的前两条倒也罢了,第一条由他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和谈地点,本就是胜利者的权力。第二条护国军主动撤军换取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调回东北令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英国人自己的想法,公使那边适当威胁一下,北京政府便是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但是第三条恐怕才是面前这个年轻人最想要的。
权势……赤果果的权势!
一个狡猾而又聪明的年轻政客。
一瞬间朱尔典心里冒出了这么一个评价,你道为什么他这么想。因为李汉挑起这场护国战争,打得却是袁世凯这位大总统破坏了临时约法,并且解散了国会。可是现在临时约法不在,国会也被袁世凯解散了,他却要求在现在所有的掣肘因素都不在的时候要求在和谈中决定未来政府的所有高层。这是完全撕毁了自己伪善面具赤果上阵,而且……他的话里还含有一句对英国加入调停继续延续在华影响力的隐藏交易,那便是无论他要在本次和谈中获得什么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英国都必须欲与承认。
只要英德两国承认了,那便代表着获得了所有列强国家的承认。纵使日后国会恢复召开,国内其他势力反对,他都完全可以用列强的态度跟承认遮挡过去,保证自己到手的权力!
这个年轻人,未来绝对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
民国政坛喜欢用‘华盛顿’这位美国开创者来寄希望于未来领袖的作为,但是从这个年轻人身上,他隐隐看到了欧洲法兰西历史上诞生的那个略显瘦小的身影。恐怕在‘独、裁’之路上,年轻而又富有勇气的李汉,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对,绝对……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八章 和谈(二)
脑海中快速转过了许多念头,朱尔典深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既然是巡阅使阁下的要求,那北京那边我们会去做相应地解释工作。但是我们希望军事行动能够尽快停止。护国军的进兵底线也如同您所说的,不在主动发动进攻,维持在今日的战线后撤两百里处。”
“可以,但后撤两百里战线的规定仅仅只引用于北线,在江苏除非等到和谈结束,否则护国军拒绝后撤一米!”
朱尔典微皱眉,只是见他态度强硬,知道恐怕很难逼迫他在江苏问题上妥协,只好不谈这一问题,道:“那么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战事结束后的政局安排,照理说我国是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但作为一个在华多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地老朋友而言,我还是代表大英帝国,希望能和巡阅使交流一下看法。毕竟将来我国免不了要跟贵国新政权打交道的。”朱尔典地话虽然娓娓动听,但在李汉耳朵里简直令人作呕。
什么不干涉中国内政?什么中国人民地老朋友?全是扯蛋的鬼话,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半个多世纪,英国人在中国做了多少伤天害理、散尽天良的事情了,这样的话也只有无耻的政客跟厚颜无耻的外交官们才能说得出来。
他面皮微微冲动一下,不过两年多来的苦练总算是令他掌握了政客的基本素质,恍若没有听到从朱尔典口中说出过这般无耻的话一般。
朱尔典没有发现李汉的微微表情变化,还是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对于巡阅使阁下地胆识和作为,我是十分钦佩地。作为在中国有重要利益地国家,大英帝国显然也很原意和聪明人打交道。”
“领事阁下的意思是?”李汉接了一句。
“我的意思……哈哈,巡阅使阁下,应该说是我国的意思!”朱尔典眨巴着狡黠的眼神说道,“阁下难道真的不明白?”
政客藏头遮尾的话最讨厌了,李汉一时拿捏不准他的意思,便打了个哈哈:“对于目前局势,我国的有志之士同和领事阁下跟贵国一样表示关切。我们发动护国战争,为的是匡扶正义、铲除奸贼,为的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目前这种无政府状况显然不符合各方面地利益。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作为护国军的统帅。对于眼下国内的糜烂局势理应负上部分责任,袁总统遭遇歹人暗害,当前国内若说能力堪比李某的恐怕少有几人,万般无奈之下理应暂时打点国内政局。至于以什么名义,我还没有想好,在这个过渡期间,我将重新规划各部职能,整顿地方秩序,恢复各省各地生产,发展工业、商业、经济。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前,尽量恢复并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
“呵呵,巡阅使看来已经有了主意了……”朱尔典眼睛微微眯起,这是李汉的要价了。他显然并不惊讶,什么暂时负责,说白了就是寻求最高权力。这国会的确现在不存在了,可各省的国会议员都是被袁世凯强行遣返回籍了,实际上却还是存在的。他要真是革命圣人,为什么不直接把各位议员重新召集回来?什么叫‘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这句话里重点还是重新二字。
爱权可没有错,在朱尔典看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只要有了弱点就有办法对付,在他眼里着李汉就是一个新的袁世凯,他的嘴角露出不易察觉地微笑。
“这次中国内部局势的变动,只是中国、政府的改变,不涉及根本国体,也不会影响与各国的关系,这一点我已经同德国弗朗茨领事商谈过,穆默公使也对此表示赞同。所以,还请领事阁下也一并向贵国公使转达这一点。”列强曾经拿捏着‘承认民国’这一把柄,不知道从袁世凯政府身上敲了多少好处。李汉现在的处境就跟当初的袁世凯一样,不过那袁世凯是从满清手里‘继承’的政权,而李汉则是从袁世凯手里抢来的。来路都不光鲜,总归就有些精明的政客抓到这小辫子就想敲些好处出来。
“呵呵……”朱尔典干笑两声,显然之前还真有过这种打算。只可惜李汉快了他一步,直接走德国人的路线,率先在列强堡垒上卸下了半堵墙。
李汉知道朱尔典打的什么算盘,装作不知道,只是说“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我们也将努力寻求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中华民国成立三年多了,理应当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您所愿,巡阅使阁下,帝国政府对于维持、发展中英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抱有很高的期望,对于巡阅使阁下也持有十分友善的态度。对您力图刷新政治地努力表示由衷地钦佩。”朱尔典打起官腔来连个停顿也不需要,“我们希望巡阅使阁下能够在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谢谢贵国政府的好意,我只是能在过渡期间内暂时负责,将来正式选举大总统后,倘若我不能当选,我会把权力移交给国民所宣传的比我更合适的人选。”睁眼说瞎话似乎是政客的必备技能,至少现在李汉对于这一点倒完全没有不习惯。
朱尔典摇头,“不不不,巡阅使阁下说笑了,以目前中国的糜烂局势,除了阁下有能力担当起这个责任来,其余还有谁能担起这个责任来。至于国会选举,只要得到了各国的支持,相信贵国的有识之士一定会投票选举您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不过……”
“不过什么?”眼看朱尔典终于要谈到关键要害了,李汉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
朱尔典脸色一正,“我国公使先生让我代为向阁下转达,我们可以选择支持巡阅使更上一步,甚至坐上贵国大总统的宝座。但是我们的支持是有前提的,第一,中国地秩序要尽快得到恢复,阁下需要保证不可再对北京政府的诸位追求其他责任;第二,我国在华的利益要得到确认;第三,我们希望阁下能够选择更加积极与开放的经济策略。”
“这个……我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当务之急在于恢复秩序,至于其他,我相信都可以谈。”李汉模棱两可的点到为止,回答的十分含糊。
“巡阅使阁下是个明白人,对于能与您合作我感到由衷的愉快。”朱尔典见火候差不多了,端起葡萄酒杯说道,“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干杯。”
在连续的玻璃杯相碰的清脆声中,李汉完成了与各国之间的穿梭拜访,除了和德国方面秘密谈到了一些具体的合作事宜外,和其他各国都是一些朦朦胧胧的声明或者宣言。李汉虽然不能在眼下开罪各大列强,以免在接管政权上有大麻烦。但也不能够许诺些什么,这是和他地内心愿望是相违背地,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假,但还要看场合。
在李汉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他所领导的军政府也在着手开始布置接管北京政权跟和谈的事宜。
“我武昌全面接管中央政权势在必然,但考虑之前打得是护国大旗,尚且需要一个名分,而且需要在议会中表决通过。”跟洋人之间达成共识之后,李汉已经开始着手接管全国政权的事情了。
“和谈的事情,还要烦劳季老走一趟了,我会派汤济武从旁佐助季老……”李汉手下的外交官们基本上都给他打发到美国、欧洲去游说‘大铁路公债’了,也多亏了张謇去年帮他经手了一次和谈,倒也有一些经验可堪使用。而且现在是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跟优势,这次和谈主要是为了争夺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有张謇跟汤化龙负责,相信北京无论派遣谁当代表,他在‘本土’作战,都很难出现失误的。
鉴于大家都是熟人,李汉也不客气。他麾下联合议会一直都没解散。只因为今年年初袁世凯命令各省解散下属省议会的时候,给他借口暂缓几月以免造成治属惶恐,给挡了下来。虽然联合议会在他的几番敲打下,根本一点实权都没有,不过这样的议会才更叫人喜欢,尤其是对现在即将步上民国最高权力宝座的他。
“国会重新选举是在所难免的,瑟僧啊,共和党那边这一年来一直都是你在负责,现在该到你露脸的时候了。梁启超他们的进步党需要拉拢,但是主要还是在我们现在控制的区域内要争取到九成以上的地方席位。这一点我放权你去做,我们现在控制的地区包括新疆省、内蒙、察哈尔在内共十七个省区,所有地方政府都将配合共和党的党员吸收,我会随后让财政那边拨款三百万,用于共和党的新党员招收跟扩张。瑟僧啊,你也别高兴太早了。去年国民党墙倒猕猴散的一幕希望你能谨记于心。这一次和谈,我们尽量将新国会选举定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你有大半年的时间去准备。福建督军李厚基已经在前天被国民党驱赶,孙文等党人重新占领了福建拥有了一省根基。此次重选国会议员我们需要面临来自国民党跟进步党的竞争,难度并不算小……我的要求高也不高,参众两院要占六成以上席位,新内阁必须由我们来组阁。如果共和党占着这么多的优势,还不能完成这一目标,我该考虑要不要这共和党了……”
“是,请先生放心。瑟僧一定完成先生的指示!”李汉跟护国军胜利之快,不仅出乎北洋集团的意料之外,连他的麾下诸位也感觉出乎意料,因此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做好应对准备,才需要这么一场碰面会。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九章 和谈(三)
海阔集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果需要形容一下李汉现在的心情,这句话比较合适。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他的心情一直比较压抑,国势的糜烂,百姓的麻木,列强的觊觎,投机的横行,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压抑。所以,他需要戴上一张面具,过着不比穿越前轻松半点的生活,除了算计便是小心经营,小心的经营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一次次的游走在同列强合作跟软对抗的钢丝线上,用心力交瘁来形容他毫不为过。
不过现在,李汉已经没有那种压抑感了,他确实有资格真正的高兴一下,而这个资格是他一手打出来的。
在河南陕西击败了北军主力,袁世凯又被炸死之下整个局面为之一变,他跟护国军真正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而以国防军为主力的护国军武装力量也以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怀疑他李汉的崛起了,不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这样的形势下,李汉的心情当然非常的惬意,惬意中甚至还带着一点得意。当然,更多的还是自信,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他完全坚信,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接管这个没落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权力,他就将以自己这种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引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强。
和谈在即,带着这种惬意的心情,李汉乘坐火车往河南而去。一来武昌现在不需要他亲自坐镇;二来慰问那些奋勇作战的将士;三来考察民国以来发生了数场大战的河南被打烂成了什么样子,以便以后尽快回复这千里中原沃土。
最最主要的,他却需要往河南亲自部署最新的总兵力调动……一来防范段祺瑞等北洋集团被逼急了铤而走险,二来根据他给军政府和谈代表团的谈判底线,一旦掌握了最高政权,他将调集至少三个主力师进入京畿地区。京畿素来都是北洋军的传统势力范围,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跟矛盾实在太多了。
其实此次的谈判之中,李汉特别增加了一条有关国都的议题。因为在李汉的心中,北京并不适合当首都,这一点后世共和国从08年奥运之后国内已经有不少的军事专家提议迁都了。从国家安全上来说,北京距离俄国、日本两大强国的军事力量太近了。日俄两国在东北、辽东、朝鲜半岛上部署重兵,列强的海军随时可以从辽东湾登陆。面对日俄两国跟列强在北京驻兵的威胁,仅在京畿附近,李汉至少需要常驻三到五个主力师,以便应付陆地上日俄的长驱直入。
否则一旦开战作为一国首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陆空军力量守卫,北京几乎等同于无防无险。这个时代,一国之都对民国来说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军事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鸦片战争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北京都曾遭遇敌人最疯狂攻击之地,一旦北京彻底瘫痪,对中国将是最为悲壮的灾难。不提明朝时候的悲剧,仅仅现代的历史,便足以令李汉警惕了。
没办法,有国无防是这个时代羸弱的民国最真实的写照。
之所以认为北京不适合作为首都还有几个主要原因。北京作为满清两朝皇城,尤其是几年前才刚退位的清朝在北京有着太浓厚的潜在影响力了,不仅不安全,而且前朝统治者的奢靡作风已经形成了一股不良风气跟文化,腐蚀了这个城市。这也是北洋入主北京之后快速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经济完全是堆积在前朝跟民国庞大官僚体系及其家属的奢侈生活所堆积出来的。本身并不具备出色的工业基础,就连新教育基础也十分薄弱。作为一国首都,一切都还需要从头开始,并不能够快速的给李汉增加什么东西。
从环境上来讲京畿地区水源缺乏,华北地区雨水量本来就少,主要水系以黄河为主。百姓用水绝大部分为地下水资源,但是地下水源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随着华北西北的自然环境持续恶化,戈壁和沙漠面积逐步增大,草原退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政治中心的吸引力,带来集聚效应,并愈演愈烈,并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化而停步。
而且北京偏处一隅,离国家地理中心太远,特别是离西部民族地区太远,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容易引发民族、矛盾。
这种种的观点,都是李汉根据后世共和国的定都北京的突出问题做的总结,实际上还有很多的不利之处。
总而言之,北京并不是李汉认可的最佳国都所在位置。
和谈已经被李汉委托给了下属,自然也不会因为他的北上而停止。
在国人的殷切中,自辛亥年以来的第三次南北和谈于4月15日这一天,在湖北汉口德租界德华洋行名下的一处产业内低调召开。
“为我备车,我要去外务部走一趟!”
中国的海军虽说到了近代已经不堪一击,老旧诸多舰艇加在一起还不如帝国的一个驻扎香港的‘中国舰队’。但是海军作为与陆军齐名的另一大兵种,倘若这个时候中国海军真向护国军投降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亚于北军第一军或者第二军向护国军投降。试想,倘若这个国家的军队都不对北京中央有信心了,这个国家四亿多国民该如何想……
叹了口气,墙倒众人推。这个他最近才学会的中国谚语,现在的国内局势可不证实了这一句!
可惜,巴尔特等人的速度还是慢了一些。几乎就在巴尔特的马车驶离公使馆不久,海军次长兼南下平叛舰队总司令汤芗铭便在上海宣布就任护国军海军总司令,同时发布通电,督促仍滞留南京的海军第二舰队十数艘战舰向护国军投降。
此通电一出几乎是给摇摇欲坠的北京政府致命一击,海军作为与陆军并列的两大兵种之一,尽管中国海军自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羸弱由来已久,只是依旧不可否认在国人心中,海军的‘影响跟期望’有多大。也是因为如此,海军向护国军投降,对北京政府造成的影响力不下于之前的河南战场上第一军主力全军覆灭。尽管冯国璋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封锁南京港,禁止停留南京的海军舰艇出港。同时命人去请海军诸位将领前来议事,希望能够安抚以及拉拢停靠在南京的海军分舰队不至于变节。然而,他终究是速度还是慢了一些。等到他的人到了港口的时候,码头已经传来了原本留守在码头的几艘炮舰也在半个小时前补给满了煤炭,借口出港巡逻出走回合了正在长江上巡逻的分舰队,齐齐下了北京政府的五色旗,往镇江护国军阵地驶去。
当前国内的局势已是十分明显,北京政府的溃败已成定局。海军军官基本上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中高层大多都曾远赴欧洲学习,因此更加亲近于对发展工业更加执着且年轻的李汉。加上李汉的势力财力明显远胜北京,自然更加获得渴望发展的海军亲睐。
投靠了护国军,海军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物资、军饷,所有的官兵都喜气洋洋,根据同护国军方面的协商,所有归降舰队暂时依旧归属汤芗铭指挥,所有老旧跟存在一定隐患的舰艇将暂时进入船坞维修,所有投诚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没遭到变动。
海军的改旗易帜震惊了中外人士,在主要战场都取得预定性结果后。袁世凯的离奇死因、护国军快速推进北京、李汉发出高额人头悬赏令等都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一时洛阳纸贵,凡是关心时事的人都争购号外,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事态地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既然袁世凯已死,护国战争的目的就已达到,为了给国家保留元气,防止造成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动荡,战火自然也应及时熄灭。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极为配合这股社会风潮,联合在江苏的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合通电护国军方面,声言他们无意继续与护国军交战,希望能立刻展开南北谈判,协商停火,通电最后表示,希望国内各界积极合力,尽快将国内糜烂的局势恢复!言下却是借民间百姓厌战之心,委婉向武昌施加压力。
英国一贯以民国局势调停人自居,自然此次也是一样忙碌着南北奔走。可惜,这一次却多出了一位调停人。4月12日德国公使穆默通电汉口,委托汉口领事弗朗茨为调停人,插手调停中国乱局。让朱尔典跟巴尔特等英国外交官难堪的是,在英国调停时一直态度强硬的要一路打到北京城里去的李汉,竟然在弗朗茨第一次拜访后便立刻转变口风,接受德国代为调停民国乱局。令英国外交官赶到难堪的同时,更加坐实了外界其跟德国之间关系非比寻常的认识。
而这正是李汉进一步强化外界,其与德国之间关系密切认知的第一步手段。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和谈(一)
帝国在欧洲的大敌德国趁机扩张在远东的影响力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最担心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于是英国公使巴尔特一边继续向北京政府施压,逼迫北京尽快选出和谈代表。另一边朱尔典也在紧急同上海、北京进行一番协商之后,匆忙赶到武昌,与李汉展开再一次会谈。
虽然距离护国战争的爆发才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是两人却感觉天翻地覆了一样。对于中国的巨变,朱尔典这个外交老手也感到分外棘手,南京冯国璋等人的联合声明,与其说是政治上的高姿态还不如说是一种军事上的明智选择。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没有了能挡住护国军兵锋的武装力量了,特别是在海军也归顺的情况下,停火并接受和谈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尔典先生,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您,在这个时刻能够与您展开会晤并倾听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跟建议,我本人由衷的感到荣幸。”李汉的外交辞令经过几年的磨练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
“巡阅使阁下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的英杰展开碰面何尝不是我的荣幸。”对于这位几乎将自己一手赶下台的年轻政客,朱尔典每一次同他碰面心情都是十分复杂的。看着他一天天在成长,又一天天的威胁到帝国在华的利益。虽然种种迹象都显示了他就是毒手杀害前总统袁世凯的凶手,虽然他一点点的走向德国人的怀抱,但是,身为一个政客,他很清楚纵使帝国通过各种手段,曾经影响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但英国毕竟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一时之间,他的心中复杂万千。不过既然对方客气在先,外交界的老狐狸朱尔典也不吝啬一点客套,继续说道:“我深信,这无论是对于中英两国关系地未来走向还是中国本身局势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言下似乎隐有所指!
“这是自然,贵国的强大和文明一直都是我国致力于效仿跟学习的对象,我国同英国之间的联系密切,每年商贸往来价值都在数百万英镑以上,英国乃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脸上带着微笑,李汉也跟着他打起了迷糊辞令来。因为海关一直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每年同各国之间的具体交易数据他弄不到第一手。不过李汉却有工商总局出台的他控制区域内同英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时代不同了,老迈的日不落巨兽之所以一直霸占着在华的种种特权,还不是为了从民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吗。亲身经历过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奇迹的共和国改革开放,他有的是经济手段对付一心逐利的洋人,前提是他只是为了利益而不是特权加利益。
话里李汉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了,他跟英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去年军政府对外进出口总额高达四千六百万英镑,约折合五亿银元。其中进口总额高达四千万英镑,主要为向列强进口机械、军火、炮舰等,德奥美三国便占去了这其中90%的份额,而仅德国去年便向其提供了价值近三千万英镑的各式机器、军械。相比之英国对其提供的机械总价值不足百万英镑,多是从他控制下的地区收购一些矿产、原材料,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朱尔典微楞,顿时会过意明白了他话里的暗指。只是这也是这个时期的英国国内资本的总趋势,经历了大工业革命之后上百年的扩张,英国资本已经从关注机器制造等行业看向了垄断、高利贷输出等,他没办法干涉跟决定。不过他总算还是听进去了,暗暗将李汉的话记了下来。
与李汉闲聊兜了大半天圈子,朱尔典终于引入了正题,否则这一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成效,他的述职报告绝对通不过。
“请问阁下,对目前的政治格局有何打算?”朱尔典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紧跟着的一句就很不友好,“贵方虽然明说接受德国调停,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的停手打算,阁下的护国军还在沿着京汉、京张铁路进军,目前先头部队距离北京只有不足两百里了。阁下如此出尔反尔的举动,这在国际上的影响很不好。”
虚伪!上一次武昌主动停止用兵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着急!
李汉心里冷笑,但依旧不动声色地说:“有关和谈的时候我方已经做足了诚意,只是一直都没得到北京那边的回应,这让我们十分怀疑北京城里的那几位是否认清楚了现在的局势。对此,为了尽快结束国内的混乱,我们只能痛下心来决定使用最直接的方法,那便是继续打下去。我们已经通过弗朗茨领事委托德国公使穆默阁下代为向北京政府转达了和谈的意思。而且我方和谈人员都已经挑选完毕,只能北京做出了回应,和谈随时都可以开始!”
朱尔典眉头一皱,说了半天,李汉这是要绕开英国,在德国的主导下完成此次的和谈,这可触及到了英国人的心理底线了。自从德国在远东增加了两艘主力舰之后,英国在远东事务中的话语权明显遭到了削弱。倘若这一场将改变民国政局的和谈再由德国人经手,恐怕日后李汉上位之后英国在这个国家便真的一点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了,这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所不允许的。
当下,他不动声色道:“阁下跟德国一方的交情令北京政府十分担心,请恕我直言,就算是阁下跟德国再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北京政府也不会相信。所以,北京政府已经委托我英国代为从中周旋……”
“有关这一点请领事阁下去跟德国商议,借用阁下的一句原话。以贵国跟北京政府之间的交情,就算是阁下咱三保证和谈的公平跟诚意,我方也很难相信贵国不会在谈判中偏护北京政府。战场上,我们可是胜利者。如果我需要,我的军队完全可以在十日……不,是五天内攻陷北京城。阁下,您认为就靠北京城的那点兵力,难道还能抵挡我护国军的飞机轰炸吗?”
他冷笑着反驳,脸上表情已经生硬了许多。
“北京乃是贵国都城,先不提在城中所居住的多有贵国国内有大威望的知名人士。便是我国,也断不会允许护国军的飞机出现在北京城的上空,倘若一旦出现,我国将视之为是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朱尔典也跟着不客气了起来,在华列强什么时候吃过一点亏,那可都是骨气丢尽了的猪尾巴辫子们给宠出来的。朱尔典身居高位多年,心里自然有一股对中国人的傲气。
“阁下……”李汉冷笑,“北京是我中国的都城,我护国军的军事行动还轮不到贵国来指责。以贵国的傲慢态度,我方有理由相信倘若涉及到谈判,贵方必然会对北京政府进行种种庇护。这不是对北京政府的不信任,而是对贵国政府的不信任!方才的话我可以将之理解为贵国的军事威胁吗?哼,领事阁下难道还认为我护国军跟前朝的满清鞑子贱种一样没有半点骨气。你要战我便战,我国有四亿五千万国民,随时做好了牺牲三亿国民以求一胜的决心。我们完全不介意同贵国再打一场布尔战争!”
欧战乌云已经越来越浓烈了,李汉从这一段时间德国几次向其要求追加战略矿产出口,以及不断抬高筹码要从他手上换到战车等诸多手段可以看出,德国国内的狂热好战派们恐怕已经在领先英法等国至少一年的飞机上看到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可能性,尤其是一场场在远东发生的空袭更是为对飞机使用毫无了解的德国增加了不少经验。这种情况下,面对德国巨人的威胁,英国怎么可能抽调出兵力往远东武力干涉中国。
李汉深知自己身上已经打上了德国烙印,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洗掉,那么他便要更加强化‘亲德态度’跟‘敌视英国’的态度,从而逼迫在他身上连续吃了大亏的英国率先转变态度,改打压跟敌视他为拉拢他。
一战中的二五仔意大利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了,他自认没有意大利那种实力,就只能以更强硬的态度,在获得德国庇护的同时,损害更多的英国利益以令其审视在华外交态度是不是该转变了。
“我认为我方与贵国之间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必要了,阁下,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倘若领事阁下没有什么事情,就请回吧,恕不远送!”他生硬的冷脸下达了送客令,噎得朱尔典气得面上僵硬。
只是李汉说得不无道理,从在北军中的武官们发回来的情报,李汉的麾下的护国军在装备了飞机分铁甲战车之后,已经一跃成为了制衡远东的一股军事力量。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股军事力量绝对比南非给英国带来重创的布尔人武装更强大。而且,它还拥有自己的较为完整工业基础。就如同巴尔干国家一样,列强各国倘若直接入侵,没有数十万的大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击溃国境线就只有那么一点的巴尔干各国。李汉的势力拥有类似巴尔干强国的工业基础,倘若英国真要武力干涉,凭借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境,完全可以拖住英国大半陆军。现在已经不是庚子年了,朱尔典毫不怀疑一旦开战,德国将坚定的站在李汉背后支援他,甚至巴不得在远东拖垮英国的陆军主力,然后趁机在欧洲挑起大战呢。倘若真走到了那一步,那可真是外交之祸了!
对,一句话引发的灾难!
这外交到底还是需要有实力有底气才能来谈,只要你够硬,别人除非想跟你硬碰硬,否则他就只能软化态度来待你。朱尔典的表现很好证明了国家外交中的一句话,他脸上阴沉了一阵,很快便重新带上了微笑,似乎完全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一切,也没听到李汉的送客令一样,道:“巡阅使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我不否认我国同袁总统之间的来往更多一些。不过北京那边的确有通过我们向贵方转达一些担心,包括段将军在内的绝大多数北京政府高层,都担心德国在和谈中会在某些方面,对北京施加压力。因此,才委托我国代为居中调解。巡阅使若是有些担心,不妨将你的意见说一说,”
他外表上带着一贯所保持的风度,令李汉不得不佩服这位英国外交官的素质。
见好就收的道理李汉还是明白的,见朱尔典服了软,他也乐得健忘,‘忘记’了自己之前曾经说过什么。
只见他脸上态度也开始变得有些和缓起来,道:“北京政府的顾虑我也大致理解,贵国在我中国多年,一直以来大小事务均有经手。便是前两次和谈,也都多亏了贵国帮衬。不过,前番我护国军诸位担心久战之下国势糜烂。又见大总统遭歹人暗害,不忍百姓再受内战之苦,方才主动做了让步,选择了主动要求和谈。没想到北方诸位还当我护国军怕了他们,妄自我一番苦心,反倒成了别人趁机要挟的理由了。现如今我大军兵锋直指北京,要打要和皆在我方控制之中。局势利于我,北洋再求和谈,不拿出一些诚意来,便是我同意了,我手下的三十万将士也不答应!”
朱尔典只是微笑,“阁下的意思?”
“很简单……”李汉伸出三根手指,“我护国军可以同意贵国跟德国一起代为调停进行和谈,但是第一地点我选就在汉口德租界;第二,我方主动后撤两百里,但有鉴于东北局势糜烂,北军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必须立刻调回原驻地,以防歹人作乱;第三,本次和谈决定民国未来大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及诸部阁员……阁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是皆要在本次和谈之中决出!”
厉害!这是朱尔典心头涌上来的感觉。李汉要求的前两条倒也罢了,第一条由他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和谈地点,本就是胜利者的权力。第二条护国军主动撤军换取第十五师、第十六师调回东北令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英国人自己的想法,公使那边适当威胁一下,北京政府便是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但是第三条恐怕才是面前这个年轻人最想要的。
权势……赤果果的权势!
一个狡猾而又聪明的年轻政客。
一瞬间朱尔典心里冒出了这么一个评价,你道为什么他这么想。因为李汉挑起这场护国战争,打得却是袁世凯这位大总统破坏了临时约法,并且解散了国会。可是现在临时约法不在,国会也被袁世凯解散了,他却要求在现在所有的掣肘因素都不在的时候要求在和谈中决定未来政府的所有高层。这是完全撕毁了自己伪善面具赤果上阵,而且……他的话里还含有一句对英国加入调停继续延续在华影响力的隐藏交易,那便是无论他要在本次和谈中获得什么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英国都必须欲与承认。
只要英德两国承认了,那便代表着获得了所有列强国家的承认。纵使日后国会恢复召开,国内其他势力反对,他都完全可以用列强的态度跟承认遮挡过去,保证自己到手的权力!
这个年轻人,未来绝对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
民国政坛喜欢用‘华盛顿’这位美国开创者来寄希望于未来领袖的作为,但是从这个年轻人身上,他隐隐看到了欧洲法兰西历史上诞生的那个略显瘦小的身影。恐怕在‘独、裁’之路上,年轻而又富有勇气的李汉,会比袁世凯走得更远……对,绝对……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八章 和谈(二)
脑海中快速转过了许多念头,朱尔典深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既然是巡阅使阁下的要求,那北京那边我们会去做相应地解释工作。但是我们希望军事行动能够尽快停止。护国军的进兵底线也如同您所说的,不在主动发动进攻,维持在今日的战线后撤两百里处。”
“可以,但后撤两百里战线的规定仅仅只引用于北线,在江苏除非等到和谈结束,否则护国军拒绝后撤一米!”
朱尔典微皱眉,只是见他态度强硬,知道恐怕很难逼迫他在江苏问题上妥协,只好不谈这一问题,道:“那么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战事结束后的政局安排,照理说我国是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但作为一个在华多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地老朋友而言,我还是代表大英帝国,希望能和巡阅使交流一下看法。毕竟将来我国免不了要跟贵国新政权打交道的。”朱尔典地话虽然娓娓动听,但在李汉耳朵里简直令人作呕。
什么不干涉中国内政?什么中国人民地老朋友?全是扯蛋的鬼话,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半个多世纪,英国人在中国做了多少伤天害理、散尽天良的事情了,这样的话也只有无耻的政客跟厚颜无耻的外交官们才能说得出来。
他面皮微微冲动一下,不过两年多来的苦练总算是令他掌握了政客的基本素质,恍若没有听到从朱尔典口中说出过这般无耻的话一般。
朱尔典没有发现李汉的微微表情变化,还是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对于巡阅使阁下地胆识和作为,我是十分钦佩地。作为在中国有重要利益地国家,大英帝国显然也很原意和聪明人打交道。”
“领事阁下的意思是?”李汉接了一句。
“我的意思……哈哈,巡阅使阁下,应该说是我国的意思!”朱尔典眨巴着狡黠的眼神说道,“阁下难道真的不明白?”
政客藏头遮尾的话最讨厌了,李汉一时拿捏不准他的意思,便打了个哈哈:“对于目前局势,我国的有志之士同和领事阁下跟贵国一样表示关切。我们发动护国战争,为的是匡扶正义、铲除奸贼,为的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目前这种无政府状况显然不符合各方面地利益。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作为护国军的统帅。对于眼下国内的糜烂局势理应负上部分责任,袁总统遭遇歹人暗害,当前国内若说能力堪比李某的恐怕少有几人,万般无奈之下理应暂时打点国内政局。至于以什么名义,我还没有想好,在这个过渡期间,我将重新规划各部职能,整顿地方秩序,恢复各省各地生产,发展工业、商业、经济。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前,尽量恢复并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
“呵呵,巡阅使看来已经有了主意了……”朱尔典眼睛微微眯起,这是李汉的要价了。他显然并不惊讶,什么暂时负责,说白了就是寻求最高权力。这国会的确现在不存在了,可各省的国会议员都是被袁世凯强行遣返回籍了,实际上却还是存在的。他要真是革命圣人,为什么不直接把各位议员重新召集回来?什么叫‘争取在国会重新组建完成’,这句话里重点还是重新二字。
爱权可没有错,在朱尔典看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只要有了弱点就有办法对付,在他眼里着李汉就是一个新的袁世凯,他的嘴角露出不易察觉地微笑。
“这次中国内部局势的变动,只是中国、政府的改变,不涉及根本国体,也不会影响与各国的关系,这一点我已经同德国弗朗茨领事商谈过,穆默公使也对此表示赞同。所以,还请领事阁下也一并向贵国公使转达这一点。”列强曾经拿捏着‘承认民国’这一把柄,不知道从袁世凯政府身上敲了多少好处。李汉现在的处境就跟当初的袁世凯一样,不过那袁世凯是从满清手里‘继承’的政权,而李汉则是从袁世凯手里抢来的。来路都不光鲜,总归就有些精明的政客抓到这小辫子就想敲些好处出来。
“呵呵……”朱尔典干笑两声,显然之前还真有过这种打算。只可惜李汉快了他一步,直接走德国人的路线,率先在列强堡垒上卸下了半堵墙。
李汉知道朱尔典打的什么算盘,装作不知道,只是说“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我们也将努力寻求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中华民国成立三年多了,理应当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您所愿,巡阅使阁下,帝国政府对于维持、发展中英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抱有很高的期望,对于巡阅使阁下也持有十分友善的态度。对您力图刷新政治地努力表示由衷地钦佩。”朱尔典打起官腔来连个停顿也不需要,“我们希望巡阅使阁下能够在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谢谢贵国政府的好意,我只是能在过渡期间内暂时负责,将来正式选举大总统后,倘若我不能当选,我会把权力移交给国民所宣传的比我更合适的人选。”睁眼说瞎话似乎是政客的必备技能,至少现在李汉对于这一点倒完全没有不习惯。
朱尔典摇头,“不不不,巡阅使阁下说笑了,以目前中国的糜烂局势,除了阁下有能力担当起这个责任来,其余还有谁能担起这个责任来。至于国会选举,只要得到了各国的支持,相信贵国的有识之士一定会投票选举您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不过……”
“不过什么?”眼看朱尔典终于要谈到关键要害了,李汉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
朱尔典脸色一正,“我国公使先生让我代为向阁下转达,我们可以选择支持巡阅使更上一步,甚至坐上贵国大总统的宝座。但是我们的支持是有前提的,第一,中国地秩序要尽快得到恢复,阁下需要保证不可再对北京政府的诸位追求其他责任;第二,我国在华的利益要得到确认;第三,我们希望阁下能够选择更加积极与开放的经济策略。”
“这个……我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当务之急在于恢复秩序,至于其他,我相信都可以谈。”李汉模棱两可的点到为止,回答的十分含糊。
“巡阅使阁下是个明白人,对于能与您合作我感到由衷的愉快。”朱尔典见火候差不多了,端起葡萄酒杯说道,“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干杯。”
在连续的玻璃杯相碰的清脆声中,李汉完成了与各国之间的穿梭拜访,除了和德国方面秘密谈到了一些具体的合作事宜外,和其他各国都是一些朦朦胧胧的声明或者宣言。李汉虽然不能在眼下开罪各大列强,以免在接管政权上有大麻烦。但也不能够许诺些什么,这是和他地内心愿望是相违背地,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假,但还要看场合。
在李汉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他所领导的军政府也在着手开始布置接管北京政权跟和谈的事宜。
“我武昌全面接管中央政权势在必然,但考虑之前打得是护国大旗,尚且需要一个名分,而且需要在议会中表决通过。”跟洋人之间达成共识之后,李汉已经开始着手接管全国政权的事情了。
“和谈的事情,还要烦劳季老走一趟了,我会派汤济武从旁佐助季老……”李汉手下的外交官们基本上都给他打发到美国、欧洲去游说‘大铁路公债’了,也多亏了张謇去年帮他经手了一次和谈,倒也有一些经验可堪使用。而且现在是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跟优势,这次和谈主要是为了争夺未来政府的高层席位,有张謇跟汤化龙负责,相信北京无论派遣谁当代表,他在‘本土’作战,都很难出现失误的。
鉴于大家都是熟人,李汉也不客气。他麾下联合议会一直都没解散。只因为今年年初袁世凯命令各省解散下属省议会的时候,给他借口暂缓几月以免造成治属惶恐,给挡了下来。虽然联合议会在他的几番敲打下,根本一点实权都没有,不过这样的议会才更叫人喜欢,尤其是对现在即将步上民国最高权力宝座的他。
“国会重新选举是在所难免的,瑟僧啊,共和党那边这一年来一直都是你在负责,现在该到你露脸的时候了。梁启超他们的进步党需要拉拢,但是主要还是在我们现在控制的区域内要争取到九成以上的地方席位。这一点我放权你去做,我们现在控制的地区包括新疆省、内蒙、察哈尔在内共十七个省区,所有地方政府都将配合共和党的党员吸收,我会随后让财政那边拨款三百万,用于共和党的新党员招收跟扩张。瑟僧啊,你也别高兴太早了。去年国民党墙倒猕猴散的一幕希望你能谨记于心。这一次和谈,我们尽量将新国会选举定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你有大半年的时间去准备。福建督军李厚基已经在前天被国民党驱赶,孙文等党人重新占领了福建拥有了一省根基。此次重选国会议员我们需要面临来自国民党跟进步党的竞争,难度并不算小……我的要求高也不高,参众两院要占六成以上席位,新内阁必须由我们来组阁。如果共和党占着这么多的优势,还不能完成这一目标,我该考虑要不要这共和党了……”
“是,请先生放心。瑟僧一定完成先生的指示!”李汉跟护国军胜利之快,不仅出乎北洋集团的意料之外,连他的麾下诸位也感觉出乎意料,因此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做好应对准备,才需要这么一场碰面会。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九章 和谈(三)
海阔集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果需要形容一下李汉现在的心情,这句话比较合适。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他的心情一直比较压抑,国势的糜烂,百姓的麻木,列强的觊觎,投机的横行,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压抑。所以,他需要戴上一张面具,过着不比穿越前轻松半点的生活,除了算计便是小心经营,小心的经营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一次次的游走在同列强合作跟软对抗的钢丝线上,用心力交瘁来形容他毫不为过。
不过现在,李汉已经没有那种压抑感了,他确实有资格真正的高兴一下,而这个资格是他一手打出来的。
在河南陕西击败了北军主力,袁世凯又被炸死之下整个局面为之一变,他跟护国军真正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而以国防军为主力的护国军武装力量也以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怀疑他李汉的崛起了,不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这样的形势下,李汉的心情当然非常的惬意,惬意中甚至还带着一点得意。当然,更多的还是自信,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他完全坚信,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接管这个没落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权力,他就将以自己这种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引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强。
和谈在即,带着这种惬意的心情,李汉乘坐火车往河南而去。一来武昌现在不需要他亲自坐镇;二来慰问那些奋勇作战的将士;三来考察民国以来发生了数场大战的河南被打烂成了什么样子,以便以后尽快回复这千里中原沃土。
最最主要的,他却需要往河南亲自部署最新的总兵力调动……一来防范段祺瑞等北洋集团被逼急了铤而走险,二来根据他给军政府和谈代表团的谈判底线,一旦掌握了最高政权,他将调集至少三个主力师进入京畿地区。京畿素来都是北洋军的传统势力范围,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跟矛盾实在太多了。
其实此次的谈判之中,李汉特别增加了一条有关国都的议题。因为在李汉的心中,北京并不适合当首都,这一点后世共和国从08年奥运之后国内已经有不少的军事专家提议迁都了。从国家安全上来说,北京距离俄国、日本两大强国的军事力量太近了。日俄两国在东北、辽东、朝鲜半岛上部署重兵,列强的海军随时可以从辽东湾登陆。面对日俄两国跟列强在北京驻兵的威胁,仅在京畿附近,李汉至少需要常驻三到五个主力师,以便应付陆地上日俄的长驱直入。
否则一旦开战作为一国首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陆空军力量守卫,北京几乎等同于无防无险。这个时代,一国之都对民国来说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军事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鸦片战争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北京都曾遭遇敌人最疯狂攻击之地,一旦北京彻底瘫痪,对中国将是最为悲壮的灾难。不提明朝时候的悲剧,仅仅现代的历史,便足以令李汉警惕了。
没办法,有国无防是这个时代羸弱的民国最真实的写照。
之所以认为北京不适合作为首都还有几个主要原因。北京作为满清两朝皇城,尤其是几年前才刚退位的清朝在北京有着太浓厚的潜在影响力了,不仅不安全,而且前朝统治者的奢靡作风已经形成了一股不良风气跟文化,腐蚀了这个城市。这也是北洋入主北京之后快速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经济完全是堆积在前朝跟民国庞大官僚体系及其家属的奢侈生活所堆积出来的。本身并不具备出色的工业基础,就连新教育基础也十分薄弱。作为一国首都,一切都还需要从头开始,并不能够快速的给李汉增加什么东西。
从环境上来讲京畿地区水源缺乏,华北地区雨水量本来就少,主要水系以黄河为主。百姓用水绝大部分为地下水资源,但是地下水源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随着华北西北的自然环境持续恶化,戈壁和沙漠面积逐步增大,草原退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政治中心的吸引力,带来集聚效应,并愈演愈烈,并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化而停步。
而且北京偏处一隅,离国家地理中心太远,特别是离西部民族地区太远,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容易引发民族、矛盾。
这种种的观点,都是李汉根据后世共和国的定都北京的突出问题做的总结,实际上还有很多的不利之处。
总而言之,北京并不是李汉认可的最佳国都所在位置。
和谈已经被李汉委托给了下属,自然也不会因为他的北上而停止。
在国人的殷切中,自辛亥年以来的第三次南北和谈于4月15日这一天,在湖北汉口德租界德华洋行名下的一处产业内低调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