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力刚缓缓点了点头。
    张氏受到鼓舞,继续说道:“有夏儿在,八甲才会帮着我们,明国才能继续承续国祚,所以,除了夏儿外,还有谁更合适为储君呢?而且,除了夏儿外,还有谁能让我们真正放心交予储君之位的呢?”
    宋家人都沉默了,静静思考着张氏的提议。
    都不要去提把储君之位让给宋家别房之子,这一个想法,宋家人,包括宋知秋在内,没有一个人去想过,在有亲生子的情况下,谁家会把基业传给别房儿子?没有人会这么傻!
    但是如今宋勇毅明显是不能再担任太子之责了,他已失了大势,而宋力刚只有一子两女,除了宋知夏外,倒真是没有人能用了。
    不过好在宋知夏不是寻常女子,她心有大志,而且还有八甲人做为后援,把她立为储君,倒也合适。
    只是,她是女儿身,朝臣们会同意吗?
    张氏瞪了夫君一眼:“管他们肯不肯,他们不忠不义在先,待夏儿平定叛乱,他们还有没有命活着都难说,还需在乎他们的意见吗?”
    此言有理,宋力刚恍然大悟,立时觉得胸口畅快了不少,压了好几日的淤滞一下子通了。
    “好,立夏儿为太子。”宋力刚一言定下。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这一章肥吧
    第205章 秋后算账
    易储的诏书颁布了,与颁给特定对象的圣旨不同,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专用文书,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份易储诏书乃是宋力刚亲笔所书,意义重大,而诏书内容,就更是重中之重了,册立宋知夏为新太子。
    诏书一出,全城皆惊。
    册立宋知夏为新太子?
    宋知夏可是女子啊!
    若是她日后果真登极为帝,那可是乾坤颠倒,牝鸡司晨啊!
    所有身在京城的文臣们热血冲头,想都不想,立时就要愤笔疾书、挥斥方遒,力陈女子为主的弊端,结果造反军们却不再攻城了,还立时就投到了宋知夏的麾下,而宋知夏竟然还照单全收了。
    即将喷薄而出的精彩骂辞全都嘎然而止,硬生生的憋回了文臣们的肚子里。
    憋屈啊。
    可是为了性命计,为了家族计,也只能忍了,谁叫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杀神煞星呢,她的身后还有八甲大军呢,就是冒着天大的风险把她给杀了,几个月后八甲大军回来了,谁知道八甲人会不会血洗明国,为她报仇呢?
    就算当时掩饰的好,宋家人抓不出他们出手的痕迹,不知道是哪家下的手,可是谁知道八甲人又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技巧能抓的出来呢?
    不能冒险啊,不能拿全族的性命来冒险啊。
    唉,罢了,暂且忍她,待她日后犯了大错,失了人心,再来讨伐于她!
    易储诏书颁发后,京城风平浪静,没有文人跳出来痛骂,连夏朝帝师都没有发出斥责的公开信,而城外的造反军已经归降了,京城之危已解,造反之势已除,一时间,风歇雨收,一片太平。
    易储诏书迅速发往全国各地,传报的信差驰骋于明国官道之上,再没有造反军拦截信差,令信交通已然恢复。
    明国各州陆续接到了诏书的抄本,以及之前宋力刚宣布免除造反军罪行的圣旨抄本,红榜一贴,传令的差吏各是奔走于各处,很快,从城镇到乡村,所有人都知道公主继任新太子,天下太平了。
    昭阳公主当上新太子了!
    初初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全都齐齐倒吸了一口气,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卑寒草芥,他们都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想法,在他们想来,上至一国之主,下至一家之主,理所当然的就应该由男子担任,怎么可能由女子胡来,所以这个易储的诏书一出,对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都觉得受了重击,脑中空空,一片茫然。
    女子为太子?
    简直是笑话,从来未有之事,如今本朝竟然有了。
    皇帝的脑子是出问题了吧?
    这么离谱的诏书也敢下?
    但是愤怒归愤怒,疑惑归疑惑,却没有人胆敢出声质疑皇帝的决定,不是因为对皇权的畏惧,而是出于对昭阳公主的畏惧。
    再不合情理的事,在个人性命和家族存亡面前,都是可以忽略不计、视而不见的小事。
    文臣集团和地方大族都对这份易储诏书保持了沉默,选择了接受。
    人心便是如此,因势而变,君弱臣则强,君强臣则弱,就算是昏君,他在位的时间也未必会短于英主,原因很简单,是人都怕死,昏君犯起浑来谁都敢杀,在畏惧之下,臣子们都不敢去违逆昏君的命令,历史上的昏君可比英主多了去了,可见怕死的臣子还是占了大多数。
    而连昏君都能接受了,接受一个女太子又能如何呢?
    更何况这个女太子也是会杀人的,更不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好脾气的主。
    京城内,钦天监迅速的选好了一个最近的吉日,用来举办新太子的册封大典,宫城内,所有的司部都忙碌起来,为新太子准备冠服、印玺、仪仗。
    宋勇毅被废去了太子位,要移出东宫,何汐和四位美人也需跟随移出。
    宋勇毅虽然被废了太子位,但他到底是宋力刚唯一的儿子,宋力刚并没有把他贬为庶民,圈禁也是没有的,宋勇毅还是皇子,可以配享皇子府,只是在爵位上,宋力刚只能给他次一等的封爵,封了个郡王。
    宋勇毅已经成婚,不能再居于宫中,所以移出东宫后,就直接搬进了宫城外的郡王府,这个郡王府也是宋力刚为他特意选的,是所有前朝皇子府中最好的府邸,算是对他只能册封郡王爵位的补偿。
    京城外,造反军已经陆续撤回,回归原先的驻地,这些造反军本就是各州的州军,如今投归了新太子的麾下,皇帝又免去了他们的罪责,他们自然应该回归本位,继续当他们的州军。
    只是造反到底是大罪,虽然皇帝免了他们的罪责,但是领兵造反的那些主将也不能再用了,不忠啊,他们也识相,很主动的就把辞表给递上来了。
    宋力刚对于这些旧时同僚还是很有感情,看到他们的辞表心情很是复杂,有些交情浅的,走便走了,可是还有几个,交情算的上深,虽然当时他们造反令他很是愤怒受伤,但是如今他们真要走了,他又觉得有些舍不得了。
    “父皇,既然您舍不得,干脆就让他们都留下来吧。”宋知夏进言。
    “都留下来!”宋力刚虽然舍不得,但真心没想过全都留下来,就算留下来,也只会是留那几个交情深的。 ↑返回顶部↑
    宋力刚缓缓点了点头。
    张氏受到鼓舞,继续说道:“有夏儿在,八甲才会帮着我们,明国才能继续承续国祚,所以,除了夏儿外,还有谁更合适为储君呢?而且,除了夏儿外,还有谁能让我们真正放心交予储君之位的呢?”
    宋家人都沉默了,静静思考着张氏的提议。
    都不要去提把储君之位让给宋家别房之子,这一个想法,宋家人,包括宋知秋在内,没有一个人去想过,在有亲生子的情况下,谁家会把基业传给别房儿子?没有人会这么傻!
    但是如今宋勇毅明显是不能再担任太子之责了,他已失了大势,而宋力刚只有一子两女,除了宋知夏外,倒真是没有人能用了。
    不过好在宋知夏不是寻常女子,她心有大志,而且还有八甲人做为后援,把她立为储君,倒也合适。
    只是,她是女儿身,朝臣们会同意吗?
    张氏瞪了夫君一眼:“管他们肯不肯,他们不忠不义在先,待夏儿平定叛乱,他们还有没有命活着都难说,还需在乎他们的意见吗?”
    此言有理,宋力刚恍然大悟,立时觉得胸口畅快了不少,压了好几日的淤滞一下子通了。
    “好,立夏儿为太子。”宋力刚一言定下。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这一章肥吧
    第205章 秋后算账
    易储的诏书颁布了,与颁给特定对象的圣旨不同,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专用文书,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份易储诏书乃是宋力刚亲笔所书,意义重大,而诏书内容,就更是重中之重了,册立宋知夏为新太子。
    诏书一出,全城皆惊。
    册立宋知夏为新太子?
    宋知夏可是女子啊!
    若是她日后果真登极为帝,那可是乾坤颠倒,牝鸡司晨啊!
    所有身在京城的文臣们热血冲头,想都不想,立时就要愤笔疾书、挥斥方遒,力陈女子为主的弊端,结果造反军们却不再攻城了,还立时就投到了宋知夏的麾下,而宋知夏竟然还照单全收了。
    即将喷薄而出的精彩骂辞全都嘎然而止,硬生生的憋回了文臣们的肚子里。
    憋屈啊。
    可是为了性命计,为了家族计,也只能忍了,谁叫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杀神煞星呢,她的身后还有八甲大军呢,就是冒着天大的风险把她给杀了,几个月后八甲大军回来了,谁知道八甲人会不会血洗明国,为她报仇呢?
    就算当时掩饰的好,宋家人抓不出他们出手的痕迹,不知道是哪家下的手,可是谁知道八甲人又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技巧能抓的出来呢?
    不能冒险啊,不能拿全族的性命来冒险啊。
    唉,罢了,暂且忍她,待她日后犯了大错,失了人心,再来讨伐于她!
    易储诏书颁发后,京城风平浪静,没有文人跳出来痛骂,连夏朝帝师都没有发出斥责的公开信,而城外的造反军已经归降了,京城之危已解,造反之势已除,一时间,风歇雨收,一片太平。
    易储诏书迅速发往全国各地,传报的信差驰骋于明国官道之上,再没有造反军拦截信差,令信交通已然恢复。
    明国各州陆续接到了诏书的抄本,以及之前宋力刚宣布免除造反军罪行的圣旨抄本,红榜一贴,传令的差吏各是奔走于各处,很快,从城镇到乡村,所有人都知道公主继任新太子,天下太平了。
    昭阳公主当上新太子了!
    初初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全都齐齐倒吸了一口气,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卑寒草芥,他们都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想法,在他们想来,上至一国之主,下至一家之主,理所当然的就应该由男子担任,怎么可能由女子胡来,所以这个易储的诏书一出,对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都觉得受了重击,脑中空空,一片茫然。
    女子为太子?
    简直是笑话,从来未有之事,如今本朝竟然有了。
    皇帝的脑子是出问题了吧?
    这么离谱的诏书也敢下?
    但是愤怒归愤怒,疑惑归疑惑,却没有人胆敢出声质疑皇帝的决定,不是因为对皇权的畏惧,而是出于对昭阳公主的畏惧。
    再不合情理的事,在个人性命和家族存亡面前,都是可以忽略不计、视而不见的小事。
    文臣集团和地方大族都对这份易储诏书保持了沉默,选择了接受。
    人心便是如此,因势而变,君弱臣则强,君强臣则弱,就算是昏君,他在位的时间也未必会短于英主,原因很简单,是人都怕死,昏君犯起浑来谁都敢杀,在畏惧之下,臣子们都不敢去违逆昏君的命令,历史上的昏君可比英主多了去了,可见怕死的臣子还是占了大多数。
    而连昏君都能接受了,接受一个女太子又能如何呢?
    更何况这个女太子也是会杀人的,更不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好脾气的主。
    京城内,钦天监迅速的选好了一个最近的吉日,用来举办新太子的册封大典,宫城内,所有的司部都忙碌起来,为新太子准备冠服、印玺、仪仗。
    宋勇毅被废去了太子位,要移出东宫,何汐和四位美人也需跟随移出。
    宋勇毅虽然被废了太子位,但他到底是宋力刚唯一的儿子,宋力刚并没有把他贬为庶民,圈禁也是没有的,宋勇毅还是皇子,可以配享皇子府,只是在爵位上,宋力刚只能给他次一等的封爵,封了个郡王。
    宋勇毅已经成婚,不能再居于宫中,所以移出东宫后,就直接搬进了宫城外的郡王府,这个郡王府也是宋力刚为他特意选的,是所有前朝皇子府中最好的府邸,算是对他只能册封郡王爵位的补偿。
    京城外,造反军已经陆续撤回,回归原先的驻地,这些造反军本就是各州的州军,如今投归了新太子的麾下,皇帝又免去了他们的罪责,他们自然应该回归本位,继续当他们的州军。
    只是造反到底是大罪,虽然皇帝免了他们的罪责,但是领兵造反的那些主将也不能再用了,不忠啊,他们也识相,很主动的就把辞表给递上来了。
    宋力刚对于这些旧时同僚还是很有感情,看到他们的辞表心情很是复杂,有些交情浅的,走便走了,可是还有几个,交情算的上深,虽然当时他们造反令他很是愤怒受伤,但是如今他们真要走了,他又觉得有些舍不得了。
    “父皇,既然您舍不得,干脆就让他们都留下来吧。”宋知夏进言。
    “都留下来!”宋力刚虽然舍不得,但真心没想过全都留下来,就算留下来,也只会是留那几个交情深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