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冯氏好些年没回京城了,几个嬷嬷来时,她便常拉着嬷嬷给她讲京城的趣事,晏二家的人在赵宅,对苏家事可谓了如指掌,冯氏不止一个人听,两个小的还不记事,她便派人唤来了湘莲湘玉,她们生在湘地,一落地到如今都没去过京城,听晏二家的说说家里的事,也能有个印象。
晏二家的讲话跟说书似的,十分逗趣,冯氏喜欢听,苏老太太一切安好,平素喜欢听听戏、念念佛经,她上了年纪眼神不好,大房的大姑娘苏湘雯是从小长在苏老太太跟前的,今年十五岁,快到了说亲的日子,苏老太太十分舍不得这个孙女,大老爷知道母亲的心思,便让湘雯常陪着她。
湘雯给老太太念念经,抄抄经书,京城里苏家交好的人家多,小姐们还常举办个诗社、茶社,彼此切磋作诗、分茶的技艺。
冯氏在一旁道:“等咱们回了京城,你们和几个姐姐一起玩,咱们京城赵家的宅子比现在住的大,在香儿胡同,那几条街住的皆是王公大臣,离宫里不算远,上早朝近,若是根基薄的,得往城南边买宅子了,宅子构造简单,离城里也稍远,周遭的环境也不行。”
湘玉听冯氏这么说,心道这不就是古代的富人区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住在那里,出门碰上宰相、碰上太尉,都算不得新鲜事。
最近京中发生了一桩怪事,晏二家的讲给太太小姐听,通政使吕家的千金得了一种怪病。她不过是出去逛了逛首饰铺子,回来后不知怎的,右手便开始溃烂,找了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通政使大人实在没办法,求了圣上让御医给瞧瞧,圣上拨了太医院德高望重的三位太医去了吕府,也找不到病因,吕小姐的一只手都要烂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60章
小姐的病不能不治,吕大人放出了话,只要能治好小姐,便赏那人一千两黄金。听了这话,各地的大夫都趋之若鹜,有了一千两黄金,买房子置地,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每日都有往通政使大人家求见的大夫,把自己夸的天上有地下无,开始吕大人还激动的期待,可是十多日过去了,没一个能想出办法的,吕大人最喜爱这个千金,女儿遭了如此大罪,愁的差点病倒,后来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游历在外的丁鹤木回到了京城,吕大人病急乱投医,虽知丁大夫最擅长的是妇科之症,但丁鹤木医书涉猎广泛,说不准就有法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丁大夫也没推脱,收拾好行李当日就住进了吕府,仔细查看盘问了吕小姐的病情,自己关着门研究。
三日之后找出了破解之法,原来丁鹤木从古代的医书上,费了好大力气找到了类似的病症,这个病叫做坏疽,经过询问,吕小姐出门那日,曾经不小心被铁钉划伤过,自己也没在意,想必就是因为这个。
吕小姐的溃烂已经延伸到了小臂处,丁鹤木按古方抓药,小姐喝了几次竟然止住了溃烂,吕大人又惊又喜,据说抓着丁大夫的手谢了半个时辰。
这件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得病的不少,得这种怪病的可从没听说过,得了怪病还能治好就更难得了,可惜了吕家小姐,花容月貌的一个大家闺秀,即便能痊愈,半个前臂也没了。
吕小姐怪病医好这消息还在茶余饭后间议论时,吕大人下狱的消息便传来了,可谓让一众吃瓜群众大惊失色。
右都御使范大人弹劾通政使吕大人中饱私囊、结党营私,给千金诊脉悬赏一千两黄金,朝廷的俸禄定然没有这么多,况且吕大人出身寒门,并没有家财深厚的家族,那么这些钱财就值得深思了,正当朝中百官思量此事时,范大人递给圣上几封书信,还有几张吕家的土地、铺子的契约。
地契这类就算了,最多算是一个贪墨罪名,若是朝中有人相护,找借口就能推诿,可这信件就不好推辞了,和吕大人往来的,都是朝中的大员和地方官,里面的内容涉及颇广,隐隐指向了背后那个人,圣上知道此事无法深究,可也得揪出几个贪官来以正视听,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
圣上派了人下去查,开金口说举报者有功,这一下子和吕大人有牵连的官员人人自危,现下正在闹着呢。
晏二家的从京城来之前,圣上派出去的钦差刚刚出京,可见此事还得严查上一阵子,冯氏道:“男人官场上跌跟头,可怜了家里的女人,吕小姐刚从鬼门关上回来,手废了半只,如果依旧富贵荣华,日子还能过,这下家业凋零,真真成了一个可怜人儿。”
湘玉托着腮,眨着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晏二家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吕大人会这么快的定罪下狱,里面还有丁鹤木大夫的功劳吧。”
冯氏不满的瞧了湘玉一眼:“小孩子不要胡乱说话,丁大夫是一个洒脱之人,怎么掺和这些事。”
冯氏的话音刚落,谁料晏二家的连拍两下手,惊喜道:“七小姐真是聪慧,当时这传闻到了老太太耳朵里时,老太太和我念叨,也说是丁大夫搞的鬼。”赵家老太爷老太太和丁鹤木交情匪浅,说话也没顾忌。
内情他们这些人便不知晓了,不过是当听一个八卦,听过后便忘了,不过打那之后,湘玉和湘莲见到木头和铁钉便绕着走。
晌午间冯氏正在用饭,二门那的小厮求见,说有一个身材矮胖的男人打探万姨娘的消息,那人就是侧面问,守门的小厮机灵,留下一个人缠住他,另外一个便说如厕来回太太,冯氏不用猜便知道,那人是万姨娘不成器的哥哥万忠。
他这是自投罗网来了,当时事情败露,苏鸿良也曾派人寻过万忠,只是不知道他躲到哪去了,派出去的人空手而归,现下不抓人更待何时。
老爷不在家,事情只能冯氏张罗,她放下筷子,冷静的吩咐:“带着人去门口,好言好语的请进来,大门外人多口杂,别传出闲话,到了院子里便拿粗绳子绑上关在地窖里,地窖盖上一半,给他见见阳光,先关着再说,等老爷回来定夺。”
冯氏咬牙道:“只要不折腾死他,你们看着闹腾,吃食不必用心,找最阴冷的地窖给他。”
想当年苏鸿良出了银子给万忠开铺子,冯氏贤惠的可是一声没吭,不过是姨娘家的哥哥,打秋风要几两银子便罢了,还没听说过谁家老爷给妾室的哥哥置办铺子的,也怪她当时心软,才放纵了他们贪婪的心性。
还不到半天,苏重明知道了消息,过来给冯氏请安,说想见一下万忠,冯氏一口回绝了,说此事事关重大,连她都没审没见,一切得等老爷回来再办。
冯氏看着这个不动声色的庶子,年纪比秉哥儿小一点,可心思重,肚子里花招多,比万姨娘、湘雪有心计的多,好在上面有秉哥压着他,庶子无论如何比不起嫡长子,如果没秉哥,冯氏这个无子的太太,待老了之后怕是真的替他人做嫁衣了。
苏重明又道想见见妹妹,劝劝她,兄妹相见冯氏没有了阻拦的必要,让赵妈妈带着苏重明去了湘雪院子里。
据赵妈妈说湘雪见到苏重明就掉了泪,泪水跟不要钱似的,赵妈妈关上门,让两个人说体己话,大约说了一个时辰,苏重明才恋恋不舍的出了屋。
过了两日,湘雪院子里的杏雨禀告,说三小姐病倒了,现下已经开始说胡话了。湘雪犯错归犯错,可是有病了得医治,苏鸿良不在府里,要是湘雪出了什么意外,冯氏可推脱不清楚了。
杏雨来禀告的时候冯氏刚睡下,忙起来穿衣服让人去找大夫,都开始说胡话了看来病的不轻。
杏雨说已经给主子用冷手帕敷脸了,也不知什么样的病症,院里的人都慌了,全凭太太定夺。冯氏又不是大夫,开不了方子,只能静坐着等大夫过来。
大夫都不愿夜间出诊,睡的正香美梦被侥幸,一天都没精神,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忍着倦意,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湘雪还是闺中小姐,在屋子里设了一个纱帐,隐隐约约见到人影,但瞧不清楚。湘雪的腕上搭了一条薄薄的丝布,隔着丝布诊脉,既不影响脉象又能避免和大夫肌肤上的接触。
冯氏跟着大夫过来看湘雪,湘雪清减了不少,她本来就瘦,现在看如同弱柳扶风。就是寻常的发烧头疼,开一剂要和几次便能好转,可是湘雪说自己头疼得厉害,让大夫瞧瞧是何病症。
大夫把脉把了两次,心道就是寻常的风寒,还能诊出花来不成,只是这家的小姐反复的问,他来之前也得了话,他很会察言观色,便道:“小姐心思应该敞亮一些,切记勿要郁郁寡欢,忧愁伤身。”
湘雪道:“还求大夫能给开一个宁心静神的方子。”这方子好开,丝毫不费事,一点副作用没有,当然指着有成效也不太可能了,左不过就是加了宁神的中药,睡的稍稍好一些。
冯氏来了后张妈妈追过来禀报,待说完了进屋,大夫已经诊好了脉,把病情和冯氏说了一遍。
冯氏扫了扫纱帐,隔着帐子看不清湘雪,心道真不愧是万姨娘的女儿,主意不知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身边的人出谋划策。
冯氏不漏痕迹的笑着送走了大夫,吩咐丫鬟去熬药,说完这些自己便要走,湘雪撩开帐子和冯氏道:“太太,大夫说我心绪不佳,需要……”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冯氏堵了回去:“适才大夫都和我说过了,只是禁足令是老爷开的口,即便我是当家太太,也不好违了老爷意思,你乖巧懂事,也不能让我难做不是?”
湘雪脸色讪讪,回道:“这个自然。”
冯氏暗想,到底是年纪小不懂事,平素府里请大夫就是那两位,今日小厮不知道怎么请来了城南的大夫,她见都没见过,本身就透着蹊跷,幸好刚才赵妈妈过来拦住她和她说了一嘴,这个大夫不相熟,事情透着古怪,让太太万勿心软。
如果是平时,依照着冯氏的性子,见到湘雪楚楚可怜的小白脸,再加上大夫的一番话,说不定一心软就让她解一半的禁足呢。
这一家子都是不省心的,老爷出门在外,就又掀起了风浪出幺蛾子,不过她也不怵,万忠在地窖里关着呢,看万姨娘他们还怎么抖得起来,也不知道老爷何时回来,这一走,也大半个月了,除了开始的那封信,再也没了消息。
冯氏让人留意湘雪的动静,又往万忠那加派了看守的护院,便回正院查问大夫一事。大夫来时她没多想,还以为平素的大夫不得空来不了呢,没成想这都是他们算计了的。
☆、第61章
冯氏回正院时,天刚微微亮,晨起花叶上沾着露珠,她让丫鬟收集了一些,放在罐子里,留着泡茶。
二门的小厮说,平日常请的大夫被人请走了,便请了这个回来,他回来时坏了肚子,跑了茅厕,让大夫略坐了一会儿。
细枝末节穿在一起,冯氏明白个大半,打了赏让人退下去,赵妈妈惊喜的来报说老爷回来了。苏鸿良风尘仆仆,先让人去回太太,自己先洗澡收拾一番,换上常服,捋着胡须去了后院。
苏鸿良这次是去办大事,他大功告成,心情格外舒爽,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到了冯氏那,坐下后兴奋的说了两个字:成了!
冯氏怕苏鸿良口渴,让人去端了茶,人一到便递了上去,常温的入口不会烫,苏鸿良一饮而尽,又缓缓说道:“怕是过不了几日咱们就搬到知府的府邸了。”
冯氏攥着手帕,更听不懂了,老爷出去一趟怎么疯魔了,知府大人稳稳当当的任职,他这说的什么胡话,冯氏忧心道:“老爷是不是不舒服,我叫人去请大夫?”
苏鸿良便知道冯氏不信,他又说道:“我这次出门,便是办这件事,如今知府大人下了台,官职空了出来,我这次有功劳,加上京城赵家、苏家的经营,一个知府的官职是跑不了的。”
此事是由吕通政使而起,他被弹劾后罪行震惊朝野,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进来了不少官员,太子一派在后面推波助澜,事情发酵的不可收拾,圣上大怒,派钦差严查,吕通政使是丽妃娘娘的人,吕通政使的夫人,是丽妃娘娘的表妹,这样亲近的关系,自然会怀疑到丽妃一党。
处置处置外人就罢了,自己的宠妃圣上不想动,虽要敲打敲打,可总不能让外人看出丽妃干政,丽妃不受罚,其他人就得替她受过,也不算冤枉,各个都是实打实的罪行,圣上铁了心要撸人,派了太子的人去,一来可以查出真相,二来也给丽妃一个警醒,制衡之术古往今来都最讲究尺度。
下面的臣子都揣摩圣上的心意,苏家和赵家商议一番,苏鸿良在知州的官位上一干数年,在六品的职位上一直没得以提升,依照苏赵两家的家世,调回京城平步青云不难,如今不过是攒些政绩,可事急从权,如今正是上位的好时机,断然不能错过。
写信来不及,快马加鞭派人来送口信,第二日苏鸿良便出门开始筹划。知府不过是攀上了丽妃的门路,为人不算精明,胆小怕事,听说京城里传来吕大人下狱的消息,急的一夜没睡。
吕大人是丽妃娘娘的亲戚,更是娘娘身边的红人,每年他都会给吕大人送厚礼,吕大人官位不低权力不小,,这一次也是说下狱就下狱,他这个小鱼小虾怕是更凄惨。
知府大人决定第二日卷着家财带着家眷逃走,若是落在钦差的手里,他手里过了好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圣上不发话,事情暴露,丽妃娘娘的人也放不过自己。
谁知他人还没走,就被苏鸿良带着人堵了大门,说知府大人中饱私囊,是本地的蛀虫,他如今为民请命,断不能让这样奸恶的人跑掉,一切等钦差大人定夺。
万事都在占一个先,苏鸿良早他一步,知府大人的如意算盘珠子都要散没了,也不知苏鸿良怎么说动了城外的驻军,知府的府邸每个门都派兵把守。
钦差大人三日后才缓缓到来,客气的道了声谢,说多亏了知州大人,不然这贪官必然逃掉,知府家里所有人都被圈禁起来,连销毁证据的时间都没有,逃走的包裹里,还揣着和吕大人往来的信件,还有京城其他的高官,内容涉及买官、湘地贩卖私盐的勾当。、
这些证据苏鸿良都查看了一遍,把和丽妃娘娘有关的全部抹去,只剩下不痛不痒的官员间往来。钦差拢了所有的证据,押送着前任知府上京,苏鸿良办好了这事,已经是几天几夜没睡好觉。
冯氏听得战战兢兢,苏鸿良说的平静,她都能想象当时如何的惊心动魄,知府大人奋力一搏,把护院召集在一起,意图突围出去,知府里的护院各个武艺高超,比一般衙差要强,可看守的都是禁军,看对方就是三脚猫功夫而已,分分钟料理了,有了这一遭,知府大人灰溜溜的再没反抗。
冯氏问道:“可老爷,你这般是不是太过扎眼了?”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苏鸿良“未卜先知”,早了钦差一步先发制人,圣上自然知道苏家赵家出了力,可知道也无妨,这事总得有人做,结局合了圣上心意,就足够了,查到臣子这,半片的污糟也甩不到丽妃娘娘的身上。
圣上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他想要的结果而已,全了圣上的意思,办这件差事的定能落下好处。
本朝若因罪行丢了官位,其官职或由朝廷重新指派,或由底下的有能者居之,前任知府垮了台,按照苏鸿良的经营,升个知府不成问题。
冯氏自然希望老爷步步高升,最好能早些回京城,也好一家子团聚,等苏鸿良说完这些,她把抓到万忠的消息告诉了他。
苏鸿良晒黑了些,眼睛有些红,想了想说道:“这几日我腾不出手来料理他,就让他在地窖里多待几天,小心点别让人跑了。”
苏老爹每年都会因为公事离家,其他人见怪不怪没当回事,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用饭,苏鸿良常说要享受天伦之乐,把孩子都叫到一起,挨个问几句,自豪感油然而生,再看向娇妻美妾,心里叹一句夫复何求,心里乐开花。
席间少了湘雪和万姨娘,苏鸿良知道湘雪得病的消息,只是淡淡说了句:自会有药汤给她喝,安静思过吧,心性若改不掉,也不用出门了。冯氏拍胸脯心说幸亏没心软,老爷可向来比她心肠硬。
湘雪的病就是风寒,她悄悄倒了几回药,缠绵病榻了七八日,爹爹回来知道她生病也没说见一次,湘雪泄了气,每日乖乖喝药,一两日就好了。
湘玉问苏老爹一路上的见闻,苏老爹虽然没去,可也信手拈来编出几个故事,骗了骗众人。
冯氏身后没万姨娘杵着,饭都多吃了半碗,韩姨娘、芳姨娘都是懂事的,不掐尖不惹事,冯氏便和苏鸿良商议,韩姨娘和芳姨娘都是老姨娘了,伺候老爷多年,自己也攒不下几个体己钱,加上有孕的曹姨娘一起,给提提月例的银子,每日的食材,也提提量,这账不明着走,就当私底下老爷太太贴补的。
也就是一点银子的事,苏家每年进账颇丰,姨娘们确实落不下多少,都是自己手缝里攒,除却平日的花费,也留不住太多。
冯氏有庄子有铺子,每年的银子留进她的腰包,银子再生银子,银钱上不愁,她还是听湘玉说,韩姨娘日子过得清苦,也怪她没留意着。
这三个姨娘和万姨娘不同,万姨娘能抠银子,老爷宠爱她那会儿,吹了不少枕头风,光是冯氏知道的,每个月苏鸿良便在万姨娘身上砸个现银一百两,这些还不算送她的物件,上好的龙泉双鱼洗给明哥儿净笔,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翠盘肠簪也赏了她,这翡翠簪用了一大块的翡翠,价值不菲,冯氏当年知道呕了好几天的气。
冯氏前几年对着苏鸿良赌气、凡事不懂变通,苏鸿良就如同气她一般,更宠着万氏,若冯氏能退让委婉些,也不至于让万姨娘蹦跶了这些年,冯氏想通了,后来的日子一日日好起来,如今万姨娘没了出头之日,才真是大快人心,但想起过往的种种,到底是酸涩意难平。
苏鸿良这次归来没空着手,前任知府贪墨了不少好东西,在钦差大人来之前,他便聚在一处,捡了些喜欢的拿回来,知府收礼太多,这些好东西,怕是他自己都不记得。
每家的小库房都会有账本,进库出库,以便核实查对,苏鸿良得了账本先悄悄烧掉,没了这东西,谁也不知道缺了少了。
东西他也没分给家里人,现在正在风口浪尖,到底是扎眼,先收在了库房里,等时日长了,再拿出来不迟。
晋升的旨意是五日后传来的,苏鸿良回家后喜气洋洋,说三日后便搬家,搬到知府的府邸,冯氏没想到此事真成了,喜的说不出话来。
恭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都要把苏宅的门槛踏破了,冯氏硬着头皮交际,脸笑的都僵了,各家太太聚在一起皆吹捧冯氏,赞她是旺夫益子的,嫁进来几年,苏大人事事顺利。
冯氏在后宅接待太太,苏鸿良在官场应酬同僚,知州到知府连升两级,如今苏鸿良成晋为四品官,这晋升的速度,令人艳羡。
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低调的做人,暗地里看笑话的人多了,苏鸿良多次嘱咐前院的家仆,在外莫要生事,好的不灵坏的灵,不过是第二日,便出了一桩让人头疼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两章送晏二家的来湖南的应该是苏老太太~~误写成了赵老太太~~已经改好啦
☆、第62章 7.14| ↑返回顶部↑
晏二家的讲话跟说书似的,十分逗趣,冯氏喜欢听,苏老太太一切安好,平素喜欢听听戏、念念佛经,她上了年纪眼神不好,大房的大姑娘苏湘雯是从小长在苏老太太跟前的,今年十五岁,快到了说亲的日子,苏老太太十分舍不得这个孙女,大老爷知道母亲的心思,便让湘雯常陪着她。
湘雯给老太太念念经,抄抄经书,京城里苏家交好的人家多,小姐们还常举办个诗社、茶社,彼此切磋作诗、分茶的技艺。
冯氏在一旁道:“等咱们回了京城,你们和几个姐姐一起玩,咱们京城赵家的宅子比现在住的大,在香儿胡同,那几条街住的皆是王公大臣,离宫里不算远,上早朝近,若是根基薄的,得往城南边买宅子了,宅子构造简单,离城里也稍远,周遭的环境也不行。”
湘玉听冯氏这么说,心道这不就是古代的富人区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住在那里,出门碰上宰相、碰上太尉,都算不得新鲜事。
最近京中发生了一桩怪事,晏二家的讲给太太小姐听,通政使吕家的千金得了一种怪病。她不过是出去逛了逛首饰铺子,回来后不知怎的,右手便开始溃烂,找了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通政使大人实在没办法,求了圣上让御医给瞧瞧,圣上拨了太医院德高望重的三位太医去了吕府,也找不到病因,吕小姐的一只手都要烂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60章
小姐的病不能不治,吕大人放出了话,只要能治好小姐,便赏那人一千两黄金。听了这话,各地的大夫都趋之若鹜,有了一千两黄金,买房子置地,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每日都有往通政使大人家求见的大夫,把自己夸的天上有地下无,开始吕大人还激动的期待,可是十多日过去了,没一个能想出办法的,吕大人最喜爱这个千金,女儿遭了如此大罪,愁的差点病倒,后来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游历在外的丁鹤木回到了京城,吕大人病急乱投医,虽知丁大夫最擅长的是妇科之症,但丁鹤木医书涉猎广泛,说不准就有法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丁大夫也没推脱,收拾好行李当日就住进了吕府,仔细查看盘问了吕小姐的病情,自己关着门研究。
三日之后找出了破解之法,原来丁鹤木从古代的医书上,费了好大力气找到了类似的病症,这个病叫做坏疽,经过询问,吕小姐出门那日,曾经不小心被铁钉划伤过,自己也没在意,想必就是因为这个。
吕小姐的溃烂已经延伸到了小臂处,丁鹤木按古方抓药,小姐喝了几次竟然止住了溃烂,吕大人又惊又喜,据说抓着丁大夫的手谢了半个时辰。
这件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得病的不少,得这种怪病的可从没听说过,得了怪病还能治好就更难得了,可惜了吕家小姐,花容月貌的一个大家闺秀,即便能痊愈,半个前臂也没了。
吕小姐怪病医好这消息还在茶余饭后间议论时,吕大人下狱的消息便传来了,可谓让一众吃瓜群众大惊失色。
右都御使范大人弹劾通政使吕大人中饱私囊、结党营私,给千金诊脉悬赏一千两黄金,朝廷的俸禄定然没有这么多,况且吕大人出身寒门,并没有家财深厚的家族,那么这些钱财就值得深思了,正当朝中百官思量此事时,范大人递给圣上几封书信,还有几张吕家的土地、铺子的契约。
地契这类就算了,最多算是一个贪墨罪名,若是朝中有人相护,找借口就能推诿,可这信件就不好推辞了,和吕大人往来的,都是朝中的大员和地方官,里面的内容涉及颇广,隐隐指向了背后那个人,圣上知道此事无法深究,可也得揪出几个贪官来以正视听,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
圣上派了人下去查,开金口说举报者有功,这一下子和吕大人有牵连的官员人人自危,现下正在闹着呢。
晏二家的从京城来之前,圣上派出去的钦差刚刚出京,可见此事还得严查上一阵子,冯氏道:“男人官场上跌跟头,可怜了家里的女人,吕小姐刚从鬼门关上回来,手废了半只,如果依旧富贵荣华,日子还能过,这下家业凋零,真真成了一个可怜人儿。”
湘玉托着腮,眨着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晏二家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吕大人会这么快的定罪下狱,里面还有丁鹤木大夫的功劳吧。”
冯氏不满的瞧了湘玉一眼:“小孩子不要胡乱说话,丁大夫是一个洒脱之人,怎么掺和这些事。”
冯氏的话音刚落,谁料晏二家的连拍两下手,惊喜道:“七小姐真是聪慧,当时这传闻到了老太太耳朵里时,老太太和我念叨,也说是丁大夫搞的鬼。”赵家老太爷老太太和丁鹤木交情匪浅,说话也没顾忌。
内情他们这些人便不知晓了,不过是当听一个八卦,听过后便忘了,不过打那之后,湘玉和湘莲见到木头和铁钉便绕着走。
晌午间冯氏正在用饭,二门那的小厮求见,说有一个身材矮胖的男人打探万姨娘的消息,那人就是侧面问,守门的小厮机灵,留下一个人缠住他,另外一个便说如厕来回太太,冯氏不用猜便知道,那人是万姨娘不成器的哥哥万忠。
他这是自投罗网来了,当时事情败露,苏鸿良也曾派人寻过万忠,只是不知道他躲到哪去了,派出去的人空手而归,现下不抓人更待何时。
老爷不在家,事情只能冯氏张罗,她放下筷子,冷静的吩咐:“带着人去门口,好言好语的请进来,大门外人多口杂,别传出闲话,到了院子里便拿粗绳子绑上关在地窖里,地窖盖上一半,给他见见阳光,先关着再说,等老爷回来定夺。”
冯氏咬牙道:“只要不折腾死他,你们看着闹腾,吃食不必用心,找最阴冷的地窖给他。”
想当年苏鸿良出了银子给万忠开铺子,冯氏贤惠的可是一声没吭,不过是姨娘家的哥哥,打秋风要几两银子便罢了,还没听说过谁家老爷给妾室的哥哥置办铺子的,也怪她当时心软,才放纵了他们贪婪的心性。
还不到半天,苏重明知道了消息,过来给冯氏请安,说想见一下万忠,冯氏一口回绝了,说此事事关重大,连她都没审没见,一切得等老爷回来再办。
冯氏看着这个不动声色的庶子,年纪比秉哥儿小一点,可心思重,肚子里花招多,比万姨娘、湘雪有心计的多,好在上面有秉哥压着他,庶子无论如何比不起嫡长子,如果没秉哥,冯氏这个无子的太太,待老了之后怕是真的替他人做嫁衣了。
苏重明又道想见见妹妹,劝劝她,兄妹相见冯氏没有了阻拦的必要,让赵妈妈带着苏重明去了湘雪院子里。
据赵妈妈说湘雪见到苏重明就掉了泪,泪水跟不要钱似的,赵妈妈关上门,让两个人说体己话,大约说了一个时辰,苏重明才恋恋不舍的出了屋。
过了两日,湘雪院子里的杏雨禀告,说三小姐病倒了,现下已经开始说胡话了。湘雪犯错归犯错,可是有病了得医治,苏鸿良不在府里,要是湘雪出了什么意外,冯氏可推脱不清楚了。
杏雨来禀告的时候冯氏刚睡下,忙起来穿衣服让人去找大夫,都开始说胡话了看来病的不轻。
杏雨说已经给主子用冷手帕敷脸了,也不知什么样的病症,院里的人都慌了,全凭太太定夺。冯氏又不是大夫,开不了方子,只能静坐着等大夫过来。
大夫都不愿夜间出诊,睡的正香美梦被侥幸,一天都没精神,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忍着倦意,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湘雪还是闺中小姐,在屋子里设了一个纱帐,隐隐约约见到人影,但瞧不清楚。湘雪的腕上搭了一条薄薄的丝布,隔着丝布诊脉,既不影响脉象又能避免和大夫肌肤上的接触。
冯氏跟着大夫过来看湘雪,湘雪清减了不少,她本来就瘦,现在看如同弱柳扶风。就是寻常的发烧头疼,开一剂要和几次便能好转,可是湘雪说自己头疼得厉害,让大夫瞧瞧是何病症。
大夫把脉把了两次,心道就是寻常的风寒,还能诊出花来不成,只是这家的小姐反复的问,他来之前也得了话,他很会察言观色,便道:“小姐心思应该敞亮一些,切记勿要郁郁寡欢,忧愁伤身。”
湘雪道:“还求大夫能给开一个宁心静神的方子。”这方子好开,丝毫不费事,一点副作用没有,当然指着有成效也不太可能了,左不过就是加了宁神的中药,睡的稍稍好一些。
冯氏来了后张妈妈追过来禀报,待说完了进屋,大夫已经诊好了脉,把病情和冯氏说了一遍。
冯氏扫了扫纱帐,隔着帐子看不清湘雪,心道真不愧是万姨娘的女儿,主意不知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身边的人出谋划策。
冯氏不漏痕迹的笑着送走了大夫,吩咐丫鬟去熬药,说完这些自己便要走,湘雪撩开帐子和冯氏道:“太太,大夫说我心绪不佳,需要……”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冯氏堵了回去:“适才大夫都和我说过了,只是禁足令是老爷开的口,即便我是当家太太,也不好违了老爷意思,你乖巧懂事,也不能让我难做不是?”
湘雪脸色讪讪,回道:“这个自然。”
冯氏暗想,到底是年纪小不懂事,平素府里请大夫就是那两位,今日小厮不知道怎么请来了城南的大夫,她见都没见过,本身就透着蹊跷,幸好刚才赵妈妈过来拦住她和她说了一嘴,这个大夫不相熟,事情透着古怪,让太太万勿心软。
如果是平时,依照着冯氏的性子,见到湘雪楚楚可怜的小白脸,再加上大夫的一番话,说不定一心软就让她解一半的禁足呢。
这一家子都是不省心的,老爷出门在外,就又掀起了风浪出幺蛾子,不过她也不怵,万忠在地窖里关着呢,看万姨娘他们还怎么抖得起来,也不知道老爷何时回来,这一走,也大半个月了,除了开始的那封信,再也没了消息。
冯氏让人留意湘雪的动静,又往万忠那加派了看守的护院,便回正院查问大夫一事。大夫来时她没多想,还以为平素的大夫不得空来不了呢,没成想这都是他们算计了的。
☆、第61章
冯氏回正院时,天刚微微亮,晨起花叶上沾着露珠,她让丫鬟收集了一些,放在罐子里,留着泡茶。
二门的小厮说,平日常请的大夫被人请走了,便请了这个回来,他回来时坏了肚子,跑了茅厕,让大夫略坐了一会儿。
细枝末节穿在一起,冯氏明白个大半,打了赏让人退下去,赵妈妈惊喜的来报说老爷回来了。苏鸿良风尘仆仆,先让人去回太太,自己先洗澡收拾一番,换上常服,捋着胡须去了后院。
苏鸿良这次是去办大事,他大功告成,心情格外舒爽,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到了冯氏那,坐下后兴奋的说了两个字:成了!
冯氏怕苏鸿良口渴,让人去端了茶,人一到便递了上去,常温的入口不会烫,苏鸿良一饮而尽,又缓缓说道:“怕是过不了几日咱们就搬到知府的府邸了。”
冯氏攥着手帕,更听不懂了,老爷出去一趟怎么疯魔了,知府大人稳稳当当的任职,他这说的什么胡话,冯氏忧心道:“老爷是不是不舒服,我叫人去请大夫?”
苏鸿良便知道冯氏不信,他又说道:“我这次出门,便是办这件事,如今知府大人下了台,官职空了出来,我这次有功劳,加上京城赵家、苏家的经营,一个知府的官职是跑不了的。”
此事是由吕通政使而起,他被弹劾后罪行震惊朝野,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进来了不少官员,太子一派在后面推波助澜,事情发酵的不可收拾,圣上大怒,派钦差严查,吕通政使是丽妃娘娘的人,吕通政使的夫人,是丽妃娘娘的表妹,这样亲近的关系,自然会怀疑到丽妃一党。
处置处置外人就罢了,自己的宠妃圣上不想动,虽要敲打敲打,可总不能让外人看出丽妃干政,丽妃不受罚,其他人就得替她受过,也不算冤枉,各个都是实打实的罪行,圣上铁了心要撸人,派了太子的人去,一来可以查出真相,二来也给丽妃一个警醒,制衡之术古往今来都最讲究尺度。
下面的臣子都揣摩圣上的心意,苏家和赵家商议一番,苏鸿良在知州的官位上一干数年,在六品的职位上一直没得以提升,依照苏赵两家的家世,调回京城平步青云不难,如今不过是攒些政绩,可事急从权,如今正是上位的好时机,断然不能错过。
写信来不及,快马加鞭派人来送口信,第二日苏鸿良便出门开始筹划。知府不过是攀上了丽妃的门路,为人不算精明,胆小怕事,听说京城里传来吕大人下狱的消息,急的一夜没睡。
吕大人是丽妃娘娘的亲戚,更是娘娘身边的红人,每年他都会给吕大人送厚礼,吕大人官位不低权力不小,,这一次也是说下狱就下狱,他这个小鱼小虾怕是更凄惨。
知府大人决定第二日卷着家财带着家眷逃走,若是落在钦差的手里,他手里过了好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圣上不发话,事情暴露,丽妃娘娘的人也放不过自己。
谁知他人还没走,就被苏鸿良带着人堵了大门,说知府大人中饱私囊,是本地的蛀虫,他如今为民请命,断不能让这样奸恶的人跑掉,一切等钦差大人定夺。
万事都在占一个先,苏鸿良早他一步,知府大人的如意算盘珠子都要散没了,也不知苏鸿良怎么说动了城外的驻军,知府的府邸每个门都派兵把守。
钦差大人三日后才缓缓到来,客气的道了声谢,说多亏了知州大人,不然这贪官必然逃掉,知府家里所有人都被圈禁起来,连销毁证据的时间都没有,逃走的包裹里,还揣着和吕大人往来的信件,还有京城其他的高官,内容涉及买官、湘地贩卖私盐的勾当。、
这些证据苏鸿良都查看了一遍,把和丽妃娘娘有关的全部抹去,只剩下不痛不痒的官员间往来。钦差拢了所有的证据,押送着前任知府上京,苏鸿良办好了这事,已经是几天几夜没睡好觉。
冯氏听得战战兢兢,苏鸿良说的平静,她都能想象当时如何的惊心动魄,知府大人奋力一搏,把护院召集在一起,意图突围出去,知府里的护院各个武艺高超,比一般衙差要强,可看守的都是禁军,看对方就是三脚猫功夫而已,分分钟料理了,有了这一遭,知府大人灰溜溜的再没反抗。
冯氏问道:“可老爷,你这般是不是太过扎眼了?”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苏鸿良“未卜先知”,早了钦差一步先发制人,圣上自然知道苏家赵家出了力,可知道也无妨,这事总得有人做,结局合了圣上心意,就足够了,查到臣子这,半片的污糟也甩不到丽妃娘娘的身上。
圣上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他想要的结果而已,全了圣上的意思,办这件差事的定能落下好处。
本朝若因罪行丢了官位,其官职或由朝廷重新指派,或由底下的有能者居之,前任知府垮了台,按照苏鸿良的经营,升个知府不成问题。
冯氏自然希望老爷步步高升,最好能早些回京城,也好一家子团聚,等苏鸿良说完这些,她把抓到万忠的消息告诉了他。
苏鸿良晒黑了些,眼睛有些红,想了想说道:“这几日我腾不出手来料理他,就让他在地窖里多待几天,小心点别让人跑了。”
苏老爹每年都会因为公事离家,其他人见怪不怪没当回事,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用饭,苏鸿良常说要享受天伦之乐,把孩子都叫到一起,挨个问几句,自豪感油然而生,再看向娇妻美妾,心里叹一句夫复何求,心里乐开花。
席间少了湘雪和万姨娘,苏鸿良知道湘雪得病的消息,只是淡淡说了句:自会有药汤给她喝,安静思过吧,心性若改不掉,也不用出门了。冯氏拍胸脯心说幸亏没心软,老爷可向来比她心肠硬。
湘雪的病就是风寒,她悄悄倒了几回药,缠绵病榻了七八日,爹爹回来知道她生病也没说见一次,湘雪泄了气,每日乖乖喝药,一两日就好了。
湘玉问苏老爹一路上的见闻,苏老爹虽然没去,可也信手拈来编出几个故事,骗了骗众人。
冯氏身后没万姨娘杵着,饭都多吃了半碗,韩姨娘、芳姨娘都是懂事的,不掐尖不惹事,冯氏便和苏鸿良商议,韩姨娘和芳姨娘都是老姨娘了,伺候老爷多年,自己也攒不下几个体己钱,加上有孕的曹姨娘一起,给提提月例的银子,每日的食材,也提提量,这账不明着走,就当私底下老爷太太贴补的。
也就是一点银子的事,苏家每年进账颇丰,姨娘们确实落不下多少,都是自己手缝里攒,除却平日的花费,也留不住太多。
冯氏有庄子有铺子,每年的银子留进她的腰包,银子再生银子,银钱上不愁,她还是听湘玉说,韩姨娘日子过得清苦,也怪她没留意着。
这三个姨娘和万姨娘不同,万姨娘能抠银子,老爷宠爱她那会儿,吹了不少枕头风,光是冯氏知道的,每个月苏鸿良便在万姨娘身上砸个现银一百两,这些还不算送她的物件,上好的龙泉双鱼洗给明哥儿净笔,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翠盘肠簪也赏了她,这翡翠簪用了一大块的翡翠,价值不菲,冯氏当年知道呕了好几天的气。
冯氏前几年对着苏鸿良赌气、凡事不懂变通,苏鸿良就如同气她一般,更宠着万氏,若冯氏能退让委婉些,也不至于让万姨娘蹦跶了这些年,冯氏想通了,后来的日子一日日好起来,如今万姨娘没了出头之日,才真是大快人心,但想起过往的种种,到底是酸涩意难平。
苏鸿良这次归来没空着手,前任知府贪墨了不少好东西,在钦差大人来之前,他便聚在一处,捡了些喜欢的拿回来,知府收礼太多,这些好东西,怕是他自己都不记得。
每家的小库房都会有账本,进库出库,以便核实查对,苏鸿良得了账本先悄悄烧掉,没了这东西,谁也不知道缺了少了。
东西他也没分给家里人,现在正在风口浪尖,到底是扎眼,先收在了库房里,等时日长了,再拿出来不迟。
晋升的旨意是五日后传来的,苏鸿良回家后喜气洋洋,说三日后便搬家,搬到知府的府邸,冯氏没想到此事真成了,喜的说不出话来。
恭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都要把苏宅的门槛踏破了,冯氏硬着头皮交际,脸笑的都僵了,各家太太聚在一起皆吹捧冯氏,赞她是旺夫益子的,嫁进来几年,苏大人事事顺利。
冯氏在后宅接待太太,苏鸿良在官场应酬同僚,知州到知府连升两级,如今苏鸿良成晋为四品官,这晋升的速度,令人艳羡。
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低调的做人,暗地里看笑话的人多了,苏鸿良多次嘱咐前院的家仆,在外莫要生事,好的不灵坏的灵,不过是第二日,便出了一桩让人头疼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两章送晏二家的来湖南的应该是苏老太太~~误写成了赵老太太~~已经改好啦
☆、第62章 7.14| ↑返回顶部↑
冯氏好些年没回京城了,几个嬷嬷来时,她便常拉着嬷嬷给她讲京城的趣事,晏二家的人在赵宅,对苏家事可谓了如指掌,冯氏不止一个人听,两个小的还不记事,她便派人唤来了湘莲湘玉,她们生在湘地,一落地到如今都没去过京城,听晏二家的说说家里的事,也能有个印象。
晏二家的讲话跟说书似的,十分逗趣,冯氏喜欢听,苏老太太一切安好,平素喜欢听听戏、念念佛经,她上了年纪眼神不好,大房的大姑娘苏湘雯是从小长在苏老太太跟前的,今年十五岁,快到了说亲的日子,苏老太太十分舍不得这个孙女,大老爷知道母亲的心思,便让湘雯常陪着她。
湘雯给老太太念念经,抄抄经书,京城里苏家交好的人家多,小姐们还常举办个诗社、茶社,彼此切磋作诗、分茶的技艺。
冯氏在一旁道:“等咱们回了京城,你们和几个姐姐一起玩,咱们京城赵家的宅子比现在住的大,在香儿胡同,那几条街住的皆是王公大臣,离宫里不算远,上早朝近,若是根基薄的,得往城南边买宅子了,宅子构造简单,离城里也稍远,周遭的环境也不行。”
湘玉听冯氏这么说,心道这不就是古代的富人区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住在那里,出门碰上宰相、碰上太尉,都算不得新鲜事。
最近京中发生了一桩怪事,晏二家的讲给太太小姐听,通政使吕家的千金得了一种怪病。她不过是出去逛了逛首饰铺子,回来后不知怎的,右手便开始溃烂,找了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通政使大人实在没办法,求了圣上让御医给瞧瞧,圣上拨了太医院德高望重的三位太医去了吕府,也找不到病因,吕小姐的一只手都要烂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60章
小姐的病不能不治,吕大人放出了话,只要能治好小姐,便赏那人一千两黄金。听了这话,各地的大夫都趋之若鹜,有了一千两黄金,买房子置地,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每日都有往通政使大人家求见的大夫,把自己夸的天上有地下无,开始吕大人还激动的期待,可是十多日过去了,没一个能想出办法的,吕大人最喜爱这个千金,女儿遭了如此大罪,愁的差点病倒,后来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游历在外的丁鹤木回到了京城,吕大人病急乱投医,虽知丁大夫最擅长的是妇科之症,但丁鹤木医书涉猎广泛,说不准就有法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丁大夫也没推脱,收拾好行李当日就住进了吕府,仔细查看盘问了吕小姐的病情,自己关着门研究。
三日之后找出了破解之法,原来丁鹤木从古代的医书上,费了好大力气找到了类似的病症,这个病叫做坏疽,经过询问,吕小姐出门那日,曾经不小心被铁钉划伤过,自己也没在意,想必就是因为这个。
吕小姐的溃烂已经延伸到了小臂处,丁鹤木按古方抓药,小姐喝了几次竟然止住了溃烂,吕大人又惊又喜,据说抓着丁大夫的手谢了半个时辰。
这件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得病的不少,得这种怪病的可从没听说过,得了怪病还能治好就更难得了,可惜了吕家小姐,花容月貌的一个大家闺秀,即便能痊愈,半个前臂也没了。
吕小姐怪病医好这消息还在茶余饭后间议论时,吕大人下狱的消息便传来了,可谓让一众吃瓜群众大惊失色。
右都御使范大人弹劾通政使吕大人中饱私囊、结党营私,给千金诊脉悬赏一千两黄金,朝廷的俸禄定然没有这么多,况且吕大人出身寒门,并没有家财深厚的家族,那么这些钱财就值得深思了,正当朝中百官思量此事时,范大人递给圣上几封书信,还有几张吕家的土地、铺子的契约。
地契这类就算了,最多算是一个贪墨罪名,若是朝中有人相护,找借口就能推诿,可这信件就不好推辞了,和吕大人往来的,都是朝中的大员和地方官,里面的内容涉及颇广,隐隐指向了背后那个人,圣上知道此事无法深究,可也得揪出几个贪官来以正视听,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
圣上派了人下去查,开金口说举报者有功,这一下子和吕大人有牵连的官员人人自危,现下正在闹着呢。
晏二家的从京城来之前,圣上派出去的钦差刚刚出京,可见此事还得严查上一阵子,冯氏道:“男人官场上跌跟头,可怜了家里的女人,吕小姐刚从鬼门关上回来,手废了半只,如果依旧富贵荣华,日子还能过,这下家业凋零,真真成了一个可怜人儿。”
湘玉托着腮,眨着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晏二家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吕大人会这么快的定罪下狱,里面还有丁鹤木大夫的功劳吧。”
冯氏不满的瞧了湘玉一眼:“小孩子不要胡乱说话,丁大夫是一个洒脱之人,怎么掺和这些事。”
冯氏的话音刚落,谁料晏二家的连拍两下手,惊喜道:“七小姐真是聪慧,当时这传闻到了老太太耳朵里时,老太太和我念叨,也说是丁大夫搞的鬼。”赵家老太爷老太太和丁鹤木交情匪浅,说话也没顾忌。
内情他们这些人便不知晓了,不过是当听一个八卦,听过后便忘了,不过打那之后,湘玉和湘莲见到木头和铁钉便绕着走。
晌午间冯氏正在用饭,二门那的小厮求见,说有一个身材矮胖的男人打探万姨娘的消息,那人就是侧面问,守门的小厮机灵,留下一个人缠住他,另外一个便说如厕来回太太,冯氏不用猜便知道,那人是万姨娘不成器的哥哥万忠。
他这是自投罗网来了,当时事情败露,苏鸿良也曾派人寻过万忠,只是不知道他躲到哪去了,派出去的人空手而归,现下不抓人更待何时。
老爷不在家,事情只能冯氏张罗,她放下筷子,冷静的吩咐:“带着人去门口,好言好语的请进来,大门外人多口杂,别传出闲话,到了院子里便拿粗绳子绑上关在地窖里,地窖盖上一半,给他见见阳光,先关着再说,等老爷回来定夺。”
冯氏咬牙道:“只要不折腾死他,你们看着闹腾,吃食不必用心,找最阴冷的地窖给他。”
想当年苏鸿良出了银子给万忠开铺子,冯氏贤惠的可是一声没吭,不过是姨娘家的哥哥,打秋风要几两银子便罢了,还没听说过谁家老爷给妾室的哥哥置办铺子的,也怪她当时心软,才放纵了他们贪婪的心性。
还不到半天,苏重明知道了消息,过来给冯氏请安,说想见一下万忠,冯氏一口回绝了,说此事事关重大,连她都没审没见,一切得等老爷回来再办。
冯氏看着这个不动声色的庶子,年纪比秉哥儿小一点,可心思重,肚子里花招多,比万姨娘、湘雪有心计的多,好在上面有秉哥压着他,庶子无论如何比不起嫡长子,如果没秉哥,冯氏这个无子的太太,待老了之后怕是真的替他人做嫁衣了。
苏重明又道想见见妹妹,劝劝她,兄妹相见冯氏没有了阻拦的必要,让赵妈妈带着苏重明去了湘雪院子里。
据赵妈妈说湘雪见到苏重明就掉了泪,泪水跟不要钱似的,赵妈妈关上门,让两个人说体己话,大约说了一个时辰,苏重明才恋恋不舍的出了屋。
过了两日,湘雪院子里的杏雨禀告,说三小姐病倒了,现下已经开始说胡话了。湘雪犯错归犯错,可是有病了得医治,苏鸿良不在府里,要是湘雪出了什么意外,冯氏可推脱不清楚了。
杏雨来禀告的时候冯氏刚睡下,忙起来穿衣服让人去找大夫,都开始说胡话了看来病的不轻。
杏雨说已经给主子用冷手帕敷脸了,也不知什么样的病症,院里的人都慌了,全凭太太定夺。冯氏又不是大夫,开不了方子,只能静坐着等大夫过来。
大夫都不愿夜间出诊,睡的正香美梦被侥幸,一天都没精神,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忍着倦意,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湘雪还是闺中小姐,在屋子里设了一个纱帐,隐隐约约见到人影,但瞧不清楚。湘雪的腕上搭了一条薄薄的丝布,隔着丝布诊脉,既不影响脉象又能避免和大夫肌肤上的接触。
冯氏跟着大夫过来看湘雪,湘雪清减了不少,她本来就瘦,现在看如同弱柳扶风。就是寻常的发烧头疼,开一剂要和几次便能好转,可是湘雪说自己头疼得厉害,让大夫瞧瞧是何病症。
大夫把脉把了两次,心道就是寻常的风寒,还能诊出花来不成,只是这家的小姐反复的问,他来之前也得了话,他很会察言观色,便道:“小姐心思应该敞亮一些,切记勿要郁郁寡欢,忧愁伤身。”
湘雪道:“还求大夫能给开一个宁心静神的方子。”这方子好开,丝毫不费事,一点副作用没有,当然指着有成效也不太可能了,左不过就是加了宁神的中药,睡的稍稍好一些。
冯氏来了后张妈妈追过来禀报,待说完了进屋,大夫已经诊好了脉,把病情和冯氏说了一遍。
冯氏扫了扫纱帐,隔着帐子看不清湘雪,心道真不愧是万姨娘的女儿,主意不知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身边的人出谋划策。
冯氏不漏痕迹的笑着送走了大夫,吩咐丫鬟去熬药,说完这些自己便要走,湘雪撩开帐子和冯氏道:“太太,大夫说我心绪不佳,需要……”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冯氏堵了回去:“适才大夫都和我说过了,只是禁足令是老爷开的口,即便我是当家太太,也不好违了老爷意思,你乖巧懂事,也不能让我难做不是?”
湘雪脸色讪讪,回道:“这个自然。”
冯氏暗想,到底是年纪小不懂事,平素府里请大夫就是那两位,今日小厮不知道怎么请来了城南的大夫,她见都没见过,本身就透着蹊跷,幸好刚才赵妈妈过来拦住她和她说了一嘴,这个大夫不相熟,事情透着古怪,让太太万勿心软。
如果是平时,依照着冯氏的性子,见到湘雪楚楚可怜的小白脸,再加上大夫的一番话,说不定一心软就让她解一半的禁足呢。
这一家子都是不省心的,老爷出门在外,就又掀起了风浪出幺蛾子,不过她也不怵,万忠在地窖里关着呢,看万姨娘他们还怎么抖得起来,也不知道老爷何时回来,这一走,也大半个月了,除了开始的那封信,再也没了消息。
冯氏让人留意湘雪的动静,又往万忠那加派了看守的护院,便回正院查问大夫一事。大夫来时她没多想,还以为平素的大夫不得空来不了呢,没成想这都是他们算计了的。
☆、第61章
冯氏回正院时,天刚微微亮,晨起花叶上沾着露珠,她让丫鬟收集了一些,放在罐子里,留着泡茶。
二门的小厮说,平日常请的大夫被人请走了,便请了这个回来,他回来时坏了肚子,跑了茅厕,让大夫略坐了一会儿。
细枝末节穿在一起,冯氏明白个大半,打了赏让人退下去,赵妈妈惊喜的来报说老爷回来了。苏鸿良风尘仆仆,先让人去回太太,自己先洗澡收拾一番,换上常服,捋着胡须去了后院。
苏鸿良这次是去办大事,他大功告成,心情格外舒爽,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到了冯氏那,坐下后兴奋的说了两个字:成了!
冯氏怕苏鸿良口渴,让人去端了茶,人一到便递了上去,常温的入口不会烫,苏鸿良一饮而尽,又缓缓说道:“怕是过不了几日咱们就搬到知府的府邸了。”
冯氏攥着手帕,更听不懂了,老爷出去一趟怎么疯魔了,知府大人稳稳当当的任职,他这说的什么胡话,冯氏忧心道:“老爷是不是不舒服,我叫人去请大夫?”
苏鸿良便知道冯氏不信,他又说道:“我这次出门,便是办这件事,如今知府大人下了台,官职空了出来,我这次有功劳,加上京城赵家、苏家的经营,一个知府的官职是跑不了的。”
此事是由吕通政使而起,他被弹劾后罪行震惊朝野,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进来了不少官员,太子一派在后面推波助澜,事情发酵的不可收拾,圣上大怒,派钦差严查,吕通政使是丽妃娘娘的人,吕通政使的夫人,是丽妃娘娘的表妹,这样亲近的关系,自然会怀疑到丽妃一党。
处置处置外人就罢了,自己的宠妃圣上不想动,虽要敲打敲打,可总不能让外人看出丽妃干政,丽妃不受罚,其他人就得替她受过,也不算冤枉,各个都是实打实的罪行,圣上铁了心要撸人,派了太子的人去,一来可以查出真相,二来也给丽妃一个警醒,制衡之术古往今来都最讲究尺度。
下面的臣子都揣摩圣上的心意,苏家和赵家商议一番,苏鸿良在知州的官位上一干数年,在六品的职位上一直没得以提升,依照苏赵两家的家世,调回京城平步青云不难,如今不过是攒些政绩,可事急从权,如今正是上位的好时机,断然不能错过。
写信来不及,快马加鞭派人来送口信,第二日苏鸿良便出门开始筹划。知府不过是攀上了丽妃的门路,为人不算精明,胆小怕事,听说京城里传来吕大人下狱的消息,急的一夜没睡。
吕大人是丽妃娘娘的亲戚,更是娘娘身边的红人,每年他都会给吕大人送厚礼,吕大人官位不低权力不小,,这一次也是说下狱就下狱,他这个小鱼小虾怕是更凄惨。
知府大人决定第二日卷着家财带着家眷逃走,若是落在钦差的手里,他手里过了好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圣上不发话,事情暴露,丽妃娘娘的人也放不过自己。
谁知他人还没走,就被苏鸿良带着人堵了大门,说知府大人中饱私囊,是本地的蛀虫,他如今为民请命,断不能让这样奸恶的人跑掉,一切等钦差大人定夺。
万事都在占一个先,苏鸿良早他一步,知府大人的如意算盘珠子都要散没了,也不知苏鸿良怎么说动了城外的驻军,知府的府邸每个门都派兵把守。
钦差大人三日后才缓缓到来,客气的道了声谢,说多亏了知州大人,不然这贪官必然逃掉,知府家里所有人都被圈禁起来,连销毁证据的时间都没有,逃走的包裹里,还揣着和吕大人往来的信件,还有京城其他的高官,内容涉及买官、湘地贩卖私盐的勾当。、
这些证据苏鸿良都查看了一遍,把和丽妃娘娘有关的全部抹去,只剩下不痛不痒的官员间往来。钦差拢了所有的证据,押送着前任知府上京,苏鸿良办好了这事,已经是几天几夜没睡好觉。
冯氏听得战战兢兢,苏鸿良说的平静,她都能想象当时如何的惊心动魄,知府大人奋力一搏,把护院召集在一起,意图突围出去,知府里的护院各个武艺高超,比一般衙差要强,可看守的都是禁军,看对方就是三脚猫功夫而已,分分钟料理了,有了这一遭,知府大人灰溜溜的再没反抗。
冯氏问道:“可老爷,你这般是不是太过扎眼了?”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苏鸿良“未卜先知”,早了钦差一步先发制人,圣上自然知道苏家赵家出了力,可知道也无妨,这事总得有人做,结局合了圣上心意,就足够了,查到臣子这,半片的污糟也甩不到丽妃娘娘的身上。
圣上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他想要的结果而已,全了圣上的意思,办这件差事的定能落下好处。
本朝若因罪行丢了官位,其官职或由朝廷重新指派,或由底下的有能者居之,前任知府垮了台,按照苏鸿良的经营,升个知府不成问题。
冯氏自然希望老爷步步高升,最好能早些回京城,也好一家子团聚,等苏鸿良说完这些,她把抓到万忠的消息告诉了他。
苏鸿良晒黑了些,眼睛有些红,想了想说道:“这几日我腾不出手来料理他,就让他在地窖里多待几天,小心点别让人跑了。”
苏老爹每年都会因为公事离家,其他人见怪不怪没当回事,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用饭,苏鸿良常说要享受天伦之乐,把孩子都叫到一起,挨个问几句,自豪感油然而生,再看向娇妻美妾,心里叹一句夫复何求,心里乐开花。
席间少了湘雪和万姨娘,苏鸿良知道湘雪得病的消息,只是淡淡说了句:自会有药汤给她喝,安静思过吧,心性若改不掉,也不用出门了。冯氏拍胸脯心说幸亏没心软,老爷可向来比她心肠硬。
湘雪的病就是风寒,她悄悄倒了几回药,缠绵病榻了七八日,爹爹回来知道她生病也没说见一次,湘雪泄了气,每日乖乖喝药,一两日就好了。
湘玉问苏老爹一路上的见闻,苏老爹虽然没去,可也信手拈来编出几个故事,骗了骗众人。
冯氏身后没万姨娘杵着,饭都多吃了半碗,韩姨娘、芳姨娘都是懂事的,不掐尖不惹事,冯氏便和苏鸿良商议,韩姨娘和芳姨娘都是老姨娘了,伺候老爷多年,自己也攒不下几个体己钱,加上有孕的曹姨娘一起,给提提月例的银子,每日的食材,也提提量,这账不明着走,就当私底下老爷太太贴补的。
也就是一点银子的事,苏家每年进账颇丰,姨娘们确实落不下多少,都是自己手缝里攒,除却平日的花费,也留不住太多。
冯氏有庄子有铺子,每年的银子留进她的腰包,银子再生银子,银钱上不愁,她还是听湘玉说,韩姨娘日子过得清苦,也怪她没留意着。
这三个姨娘和万姨娘不同,万姨娘能抠银子,老爷宠爱她那会儿,吹了不少枕头风,光是冯氏知道的,每个月苏鸿良便在万姨娘身上砸个现银一百两,这些还不算送她的物件,上好的龙泉双鱼洗给明哥儿净笔,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翠盘肠簪也赏了她,这翡翠簪用了一大块的翡翠,价值不菲,冯氏当年知道呕了好几天的气。
冯氏前几年对着苏鸿良赌气、凡事不懂变通,苏鸿良就如同气她一般,更宠着万氏,若冯氏能退让委婉些,也不至于让万姨娘蹦跶了这些年,冯氏想通了,后来的日子一日日好起来,如今万姨娘没了出头之日,才真是大快人心,但想起过往的种种,到底是酸涩意难平。
苏鸿良这次归来没空着手,前任知府贪墨了不少好东西,在钦差大人来之前,他便聚在一处,捡了些喜欢的拿回来,知府收礼太多,这些好东西,怕是他自己都不记得。
每家的小库房都会有账本,进库出库,以便核实查对,苏鸿良得了账本先悄悄烧掉,没了这东西,谁也不知道缺了少了。
东西他也没分给家里人,现在正在风口浪尖,到底是扎眼,先收在了库房里,等时日长了,再拿出来不迟。
晋升的旨意是五日后传来的,苏鸿良回家后喜气洋洋,说三日后便搬家,搬到知府的府邸,冯氏没想到此事真成了,喜的说不出话来。
恭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都要把苏宅的门槛踏破了,冯氏硬着头皮交际,脸笑的都僵了,各家太太聚在一起皆吹捧冯氏,赞她是旺夫益子的,嫁进来几年,苏大人事事顺利。
冯氏在后宅接待太太,苏鸿良在官场应酬同僚,知州到知府连升两级,如今苏鸿良成晋为四品官,这晋升的速度,令人艳羡。
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低调的做人,暗地里看笑话的人多了,苏鸿良多次嘱咐前院的家仆,在外莫要生事,好的不灵坏的灵,不过是第二日,便出了一桩让人头疼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两章送晏二家的来湖南的应该是苏老太太~~误写成了赵老太太~~已经改好啦
☆、第62章 7.14|
晏二家的讲话跟说书似的,十分逗趣,冯氏喜欢听,苏老太太一切安好,平素喜欢听听戏、念念佛经,她上了年纪眼神不好,大房的大姑娘苏湘雯是从小长在苏老太太跟前的,今年十五岁,快到了说亲的日子,苏老太太十分舍不得这个孙女,大老爷知道母亲的心思,便让湘雯常陪着她。
湘雯给老太太念念经,抄抄经书,京城里苏家交好的人家多,小姐们还常举办个诗社、茶社,彼此切磋作诗、分茶的技艺。
冯氏在一旁道:“等咱们回了京城,你们和几个姐姐一起玩,咱们京城赵家的宅子比现在住的大,在香儿胡同,那几条街住的皆是王公大臣,离宫里不算远,上早朝近,若是根基薄的,得往城南边买宅子了,宅子构造简单,离城里也稍远,周遭的环境也不行。”
湘玉听冯氏这么说,心道这不就是古代的富人区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住在那里,出门碰上宰相、碰上太尉,都算不得新鲜事。
最近京中发生了一桩怪事,晏二家的讲给太太小姐听,通政使吕家的千金得了一种怪病。她不过是出去逛了逛首饰铺子,回来后不知怎的,右手便开始溃烂,找了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通政使大人实在没办法,求了圣上让御医给瞧瞧,圣上拨了太医院德高望重的三位太医去了吕府,也找不到病因,吕小姐的一只手都要烂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60章
小姐的病不能不治,吕大人放出了话,只要能治好小姐,便赏那人一千两黄金。听了这话,各地的大夫都趋之若鹜,有了一千两黄金,买房子置地,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每日都有往通政使大人家求见的大夫,把自己夸的天上有地下无,开始吕大人还激动的期待,可是十多日过去了,没一个能想出办法的,吕大人最喜爱这个千金,女儿遭了如此大罪,愁的差点病倒,后来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游历在外的丁鹤木回到了京城,吕大人病急乱投医,虽知丁大夫最擅长的是妇科之症,但丁鹤木医书涉猎广泛,说不准就有法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丁大夫也没推脱,收拾好行李当日就住进了吕府,仔细查看盘问了吕小姐的病情,自己关着门研究。
三日之后找出了破解之法,原来丁鹤木从古代的医书上,费了好大力气找到了类似的病症,这个病叫做坏疽,经过询问,吕小姐出门那日,曾经不小心被铁钉划伤过,自己也没在意,想必就是因为这个。
吕小姐的溃烂已经延伸到了小臂处,丁鹤木按古方抓药,小姐喝了几次竟然止住了溃烂,吕大人又惊又喜,据说抓着丁大夫的手谢了半个时辰。
这件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得病的不少,得这种怪病的可从没听说过,得了怪病还能治好就更难得了,可惜了吕家小姐,花容月貌的一个大家闺秀,即便能痊愈,半个前臂也没了。
吕小姐怪病医好这消息还在茶余饭后间议论时,吕大人下狱的消息便传来了,可谓让一众吃瓜群众大惊失色。
右都御使范大人弹劾通政使吕大人中饱私囊、结党营私,给千金诊脉悬赏一千两黄金,朝廷的俸禄定然没有这么多,况且吕大人出身寒门,并没有家财深厚的家族,那么这些钱财就值得深思了,正当朝中百官思量此事时,范大人递给圣上几封书信,还有几张吕家的土地、铺子的契约。
地契这类就算了,最多算是一个贪墨罪名,若是朝中有人相护,找借口就能推诿,可这信件就不好推辞了,和吕大人往来的,都是朝中的大员和地方官,里面的内容涉及颇广,隐隐指向了背后那个人,圣上知道此事无法深究,可也得揪出几个贪官来以正视听,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
圣上派了人下去查,开金口说举报者有功,这一下子和吕大人有牵连的官员人人自危,现下正在闹着呢。
晏二家的从京城来之前,圣上派出去的钦差刚刚出京,可见此事还得严查上一阵子,冯氏道:“男人官场上跌跟头,可怜了家里的女人,吕小姐刚从鬼门关上回来,手废了半只,如果依旧富贵荣华,日子还能过,这下家业凋零,真真成了一个可怜人儿。”
湘玉托着腮,眨着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晏二家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吕大人会这么快的定罪下狱,里面还有丁鹤木大夫的功劳吧。”
冯氏不满的瞧了湘玉一眼:“小孩子不要胡乱说话,丁大夫是一个洒脱之人,怎么掺和这些事。”
冯氏的话音刚落,谁料晏二家的连拍两下手,惊喜道:“七小姐真是聪慧,当时这传闻到了老太太耳朵里时,老太太和我念叨,也说是丁大夫搞的鬼。”赵家老太爷老太太和丁鹤木交情匪浅,说话也没顾忌。
内情他们这些人便不知晓了,不过是当听一个八卦,听过后便忘了,不过打那之后,湘玉和湘莲见到木头和铁钉便绕着走。
晌午间冯氏正在用饭,二门那的小厮求见,说有一个身材矮胖的男人打探万姨娘的消息,那人就是侧面问,守门的小厮机灵,留下一个人缠住他,另外一个便说如厕来回太太,冯氏不用猜便知道,那人是万姨娘不成器的哥哥万忠。
他这是自投罗网来了,当时事情败露,苏鸿良也曾派人寻过万忠,只是不知道他躲到哪去了,派出去的人空手而归,现下不抓人更待何时。
老爷不在家,事情只能冯氏张罗,她放下筷子,冷静的吩咐:“带着人去门口,好言好语的请进来,大门外人多口杂,别传出闲话,到了院子里便拿粗绳子绑上关在地窖里,地窖盖上一半,给他见见阳光,先关着再说,等老爷回来定夺。”
冯氏咬牙道:“只要不折腾死他,你们看着闹腾,吃食不必用心,找最阴冷的地窖给他。”
想当年苏鸿良出了银子给万忠开铺子,冯氏贤惠的可是一声没吭,不过是姨娘家的哥哥,打秋风要几两银子便罢了,还没听说过谁家老爷给妾室的哥哥置办铺子的,也怪她当时心软,才放纵了他们贪婪的心性。
还不到半天,苏重明知道了消息,过来给冯氏请安,说想见一下万忠,冯氏一口回绝了,说此事事关重大,连她都没审没见,一切得等老爷回来再办。
冯氏看着这个不动声色的庶子,年纪比秉哥儿小一点,可心思重,肚子里花招多,比万姨娘、湘雪有心计的多,好在上面有秉哥压着他,庶子无论如何比不起嫡长子,如果没秉哥,冯氏这个无子的太太,待老了之后怕是真的替他人做嫁衣了。
苏重明又道想见见妹妹,劝劝她,兄妹相见冯氏没有了阻拦的必要,让赵妈妈带着苏重明去了湘雪院子里。
据赵妈妈说湘雪见到苏重明就掉了泪,泪水跟不要钱似的,赵妈妈关上门,让两个人说体己话,大约说了一个时辰,苏重明才恋恋不舍的出了屋。
过了两日,湘雪院子里的杏雨禀告,说三小姐病倒了,现下已经开始说胡话了。湘雪犯错归犯错,可是有病了得医治,苏鸿良不在府里,要是湘雪出了什么意外,冯氏可推脱不清楚了。
杏雨来禀告的时候冯氏刚睡下,忙起来穿衣服让人去找大夫,都开始说胡话了看来病的不轻。
杏雨说已经给主子用冷手帕敷脸了,也不知什么样的病症,院里的人都慌了,全凭太太定夺。冯氏又不是大夫,开不了方子,只能静坐着等大夫过来。
大夫都不愿夜间出诊,睡的正香美梦被侥幸,一天都没精神,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忍着倦意,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湘雪还是闺中小姐,在屋子里设了一个纱帐,隐隐约约见到人影,但瞧不清楚。湘雪的腕上搭了一条薄薄的丝布,隔着丝布诊脉,既不影响脉象又能避免和大夫肌肤上的接触。
冯氏跟着大夫过来看湘雪,湘雪清减了不少,她本来就瘦,现在看如同弱柳扶风。就是寻常的发烧头疼,开一剂要和几次便能好转,可是湘雪说自己头疼得厉害,让大夫瞧瞧是何病症。
大夫把脉把了两次,心道就是寻常的风寒,还能诊出花来不成,只是这家的小姐反复的问,他来之前也得了话,他很会察言观色,便道:“小姐心思应该敞亮一些,切记勿要郁郁寡欢,忧愁伤身。”
湘雪道:“还求大夫能给开一个宁心静神的方子。”这方子好开,丝毫不费事,一点副作用没有,当然指着有成效也不太可能了,左不过就是加了宁神的中药,睡的稍稍好一些。
冯氏来了后张妈妈追过来禀报,待说完了进屋,大夫已经诊好了脉,把病情和冯氏说了一遍。
冯氏扫了扫纱帐,隔着帐子看不清湘雪,心道真不愧是万姨娘的女儿,主意不知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身边的人出谋划策。
冯氏不漏痕迹的笑着送走了大夫,吩咐丫鬟去熬药,说完这些自己便要走,湘雪撩开帐子和冯氏道:“太太,大夫说我心绪不佳,需要……”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冯氏堵了回去:“适才大夫都和我说过了,只是禁足令是老爷开的口,即便我是当家太太,也不好违了老爷意思,你乖巧懂事,也不能让我难做不是?”
湘雪脸色讪讪,回道:“这个自然。”
冯氏暗想,到底是年纪小不懂事,平素府里请大夫就是那两位,今日小厮不知道怎么请来了城南的大夫,她见都没见过,本身就透着蹊跷,幸好刚才赵妈妈过来拦住她和她说了一嘴,这个大夫不相熟,事情透着古怪,让太太万勿心软。
如果是平时,依照着冯氏的性子,见到湘雪楚楚可怜的小白脸,再加上大夫的一番话,说不定一心软就让她解一半的禁足呢。
这一家子都是不省心的,老爷出门在外,就又掀起了风浪出幺蛾子,不过她也不怵,万忠在地窖里关着呢,看万姨娘他们还怎么抖得起来,也不知道老爷何时回来,这一走,也大半个月了,除了开始的那封信,再也没了消息。
冯氏让人留意湘雪的动静,又往万忠那加派了看守的护院,便回正院查问大夫一事。大夫来时她没多想,还以为平素的大夫不得空来不了呢,没成想这都是他们算计了的。
☆、第61章
冯氏回正院时,天刚微微亮,晨起花叶上沾着露珠,她让丫鬟收集了一些,放在罐子里,留着泡茶。
二门的小厮说,平日常请的大夫被人请走了,便请了这个回来,他回来时坏了肚子,跑了茅厕,让大夫略坐了一会儿。
细枝末节穿在一起,冯氏明白个大半,打了赏让人退下去,赵妈妈惊喜的来报说老爷回来了。苏鸿良风尘仆仆,先让人去回太太,自己先洗澡收拾一番,换上常服,捋着胡须去了后院。
苏鸿良这次是去办大事,他大功告成,心情格外舒爽,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到了冯氏那,坐下后兴奋的说了两个字:成了!
冯氏怕苏鸿良口渴,让人去端了茶,人一到便递了上去,常温的入口不会烫,苏鸿良一饮而尽,又缓缓说道:“怕是过不了几日咱们就搬到知府的府邸了。”
冯氏攥着手帕,更听不懂了,老爷出去一趟怎么疯魔了,知府大人稳稳当当的任职,他这说的什么胡话,冯氏忧心道:“老爷是不是不舒服,我叫人去请大夫?”
苏鸿良便知道冯氏不信,他又说道:“我这次出门,便是办这件事,如今知府大人下了台,官职空了出来,我这次有功劳,加上京城赵家、苏家的经营,一个知府的官职是跑不了的。”
此事是由吕通政使而起,他被弹劾后罪行震惊朝野,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进来了不少官员,太子一派在后面推波助澜,事情发酵的不可收拾,圣上大怒,派钦差严查,吕通政使是丽妃娘娘的人,吕通政使的夫人,是丽妃娘娘的表妹,这样亲近的关系,自然会怀疑到丽妃一党。
处置处置外人就罢了,自己的宠妃圣上不想动,虽要敲打敲打,可总不能让外人看出丽妃干政,丽妃不受罚,其他人就得替她受过,也不算冤枉,各个都是实打实的罪行,圣上铁了心要撸人,派了太子的人去,一来可以查出真相,二来也给丽妃一个警醒,制衡之术古往今来都最讲究尺度。
下面的臣子都揣摩圣上的心意,苏家和赵家商议一番,苏鸿良在知州的官位上一干数年,在六品的职位上一直没得以提升,依照苏赵两家的家世,调回京城平步青云不难,如今不过是攒些政绩,可事急从权,如今正是上位的好时机,断然不能错过。
写信来不及,快马加鞭派人来送口信,第二日苏鸿良便出门开始筹划。知府不过是攀上了丽妃的门路,为人不算精明,胆小怕事,听说京城里传来吕大人下狱的消息,急的一夜没睡。
吕大人是丽妃娘娘的亲戚,更是娘娘身边的红人,每年他都会给吕大人送厚礼,吕大人官位不低权力不小,,这一次也是说下狱就下狱,他这个小鱼小虾怕是更凄惨。
知府大人决定第二日卷着家财带着家眷逃走,若是落在钦差的手里,他手里过了好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圣上不发话,事情暴露,丽妃娘娘的人也放不过自己。
谁知他人还没走,就被苏鸿良带着人堵了大门,说知府大人中饱私囊,是本地的蛀虫,他如今为民请命,断不能让这样奸恶的人跑掉,一切等钦差大人定夺。
万事都在占一个先,苏鸿良早他一步,知府大人的如意算盘珠子都要散没了,也不知苏鸿良怎么说动了城外的驻军,知府的府邸每个门都派兵把守。
钦差大人三日后才缓缓到来,客气的道了声谢,说多亏了知州大人,不然这贪官必然逃掉,知府家里所有人都被圈禁起来,连销毁证据的时间都没有,逃走的包裹里,还揣着和吕大人往来的信件,还有京城其他的高官,内容涉及买官、湘地贩卖私盐的勾当。、
这些证据苏鸿良都查看了一遍,把和丽妃娘娘有关的全部抹去,只剩下不痛不痒的官员间往来。钦差拢了所有的证据,押送着前任知府上京,苏鸿良办好了这事,已经是几天几夜没睡好觉。
冯氏听得战战兢兢,苏鸿良说的平静,她都能想象当时如何的惊心动魄,知府大人奋力一搏,把护院召集在一起,意图突围出去,知府里的护院各个武艺高超,比一般衙差要强,可看守的都是禁军,看对方就是三脚猫功夫而已,分分钟料理了,有了这一遭,知府大人灰溜溜的再没反抗。
冯氏问道:“可老爷,你这般是不是太过扎眼了?”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苏鸿良“未卜先知”,早了钦差一步先发制人,圣上自然知道苏家赵家出了力,可知道也无妨,这事总得有人做,结局合了圣上心意,就足够了,查到臣子这,半片的污糟也甩不到丽妃娘娘的身上。
圣上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他想要的结果而已,全了圣上的意思,办这件差事的定能落下好处。
本朝若因罪行丢了官位,其官职或由朝廷重新指派,或由底下的有能者居之,前任知府垮了台,按照苏鸿良的经营,升个知府不成问题。
冯氏自然希望老爷步步高升,最好能早些回京城,也好一家子团聚,等苏鸿良说完这些,她把抓到万忠的消息告诉了他。
苏鸿良晒黑了些,眼睛有些红,想了想说道:“这几日我腾不出手来料理他,就让他在地窖里多待几天,小心点别让人跑了。”
苏老爹每年都会因为公事离家,其他人见怪不怪没当回事,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用饭,苏鸿良常说要享受天伦之乐,把孩子都叫到一起,挨个问几句,自豪感油然而生,再看向娇妻美妾,心里叹一句夫复何求,心里乐开花。
席间少了湘雪和万姨娘,苏鸿良知道湘雪得病的消息,只是淡淡说了句:自会有药汤给她喝,安静思过吧,心性若改不掉,也不用出门了。冯氏拍胸脯心说幸亏没心软,老爷可向来比她心肠硬。
湘雪的病就是风寒,她悄悄倒了几回药,缠绵病榻了七八日,爹爹回来知道她生病也没说见一次,湘雪泄了气,每日乖乖喝药,一两日就好了。
湘玉问苏老爹一路上的见闻,苏老爹虽然没去,可也信手拈来编出几个故事,骗了骗众人。
冯氏身后没万姨娘杵着,饭都多吃了半碗,韩姨娘、芳姨娘都是懂事的,不掐尖不惹事,冯氏便和苏鸿良商议,韩姨娘和芳姨娘都是老姨娘了,伺候老爷多年,自己也攒不下几个体己钱,加上有孕的曹姨娘一起,给提提月例的银子,每日的食材,也提提量,这账不明着走,就当私底下老爷太太贴补的。
也就是一点银子的事,苏家每年进账颇丰,姨娘们确实落不下多少,都是自己手缝里攒,除却平日的花费,也留不住太多。
冯氏有庄子有铺子,每年的银子留进她的腰包,银子再生银子,银钱上不愁,她还是听湘玉说,韩姨娘日子过得清苦,也怪她没留意着。
这三个姨娘和万姨娘不同,万姨娘能抠银子,老爷宠爱她那会儿,吹了不少枕头风,光是冯氏知道的,每个月苏鸿良便在万姨娘身上砸个现银一百两,这些还不算送她的物件,上好的龙泉双鱼洗给明哥儿净笔,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翠盘肠簪也赏了她,这翡翠簪用了一大块的翡翠,价值不菲,冯氏当年知道呕了好几天的气。
冯氏前几年对着苏鸿良赌气、凡事不懂变通,苏鸿良就如同气她一般,更宠着万氏,若冯氏能退让委婉些,也不至于让万姨娘蹦跶了这些年,冯氏想通了,后来的日子一日日好起来,如今万姨娘没了出头之日,才真是大快人心,但想起过往的种种,到底是酸涩意难平。
苏鸿良这次归来没空着手,前任知府贪墨了不少好东西,在钦差大人来之前,他便聚在一处,捡了些喜欢的拿回来,知府收礼太多,这些好东西,怕是他自己都不记得。
每家的小库房都会有账本,进库出库,以便核实查对,苏鸿良得了账本先悄悄烧掉,没了这东西,谁也不知道缺了少了。
东西他也没分给家里人,现在正在风口浪尖,到底是扎眼,先收在了库房里,等时日长了,再拿出来不迟。
晋升的旨意是五日后传来的,苏鸿良回家后喜气洋洋,说三日后便搬家,搬到知府的府邸,冯氏没想到此事真成了,喜的说不出话来。
恭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都要把苏宅的门槛踏破了,冯氏硬着头皮交际,脸笑的都僵了,各家太太聚在一起皆吹捧冯氏,赞她是旺夫益子的,嫁进来几年,苏大人事事顺利。
冯氏在后宅接待太太,苏鸿良在官场应酬同僚,知州到知府连升两级,如今苏鸿良成晋为四品官,这晋升的速度,令人艳羡。
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低调的做人,暗地里看笑话的人多了,苏鸿良多次嘱咐前院的家仆,在外莫要生事,好的不灵坏的灵,不过是第二日,便出了一桩让人头疼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两章送晏二家的来湖南的应该是苏老太太~~误写成了赵老太太~~已经改好啦
☆、第62章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