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
垂下眼,韩路冷冷盯着手上裹得严实的纱布,现在她提前让两家撕破了脸,父亲也不再需要他的雪中送炭,事情如果还像前世一样发展,她也不相信父亲会再次做保证人,就算他宽宏大量不计较,别忘了还有个护崽如命的母亲,就看今天这一出和她身上的伤,她确信母亲会见三姑一次恨一次。
村子里的事,发生的快,被人遗忘的慢,闲着没事的人为了打发时间总会三天两头的提起,翻来覆去的议论。
韩海的形象也在人们的嘴里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以前看来只是个好好先生样的文弱书生,甚至干农活都不怎么在行的老师,那现在就是个有担当又明事理的汉子。人就算是天生欺软怕硬,基本的道德还是懂的,平时再怎么说谁家的媳妇厉害,管得家里孩他爸连话都不敢说,公婆吃个饭都要看她脸色,或是谁家当家的在家里吆五喝六的,爹娘说什么是什么,媳妇受气也不见出头时,心里总是会带着些鄙夷。
而韩海即没有一味听媳妇的,也没有言听计从地愚孝,就算当时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看了笑话,可事后反而让人对他的印象好了很多,特别是村里干部知道他已经是正式老师后,更是高看他几眼。
小孩子新陈代谢快,伤也就好得快,韩路都没怎么在家休息,等手腕上的水泡瘪了下去,就去上学了,反正左手也用不着,平时小心一点就好。张英本来还想着让她在家多待几天,可是看她每天在家发呆,也很无趣,到了学校就在韩海眼皮底下,也就同意了。
等到进入了腊月,渐渐有了年味,韩路算是彻底解脱了,不再做个除了动嘴,连作业都不让写,洗个脸抹个美加净都要人代劳的米虫。也亏得她表现一向好,也不知道韩海是怎么跟语文老师说的,明明是伤了左手,居然连右手写作业的资格也给取消了。
手腕上结的痂已经落了,露出下面比旁边皮肤白嫩得多的新皮,和一些不怎么明显的疤。张英看到留了疤,心里难受,自责道:“我一天三遍地按时抹药怎么还会落疤,明明许先生说不严重,不会有疤的。女孩子身上有个疤多不好看,还是在手腕上。”
“没事的,长长就会淡了。”韩路不在意地道,又解决了一件心病,这点小疤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别说是手上,就是在脸上,以后还可以做磨皮修复。
“你这闺女,别的像你这么大的人都知道爱美,收拾打扮了,怎么你还没开窍呢?”张英看韩路一脸的不在乎,也被冲淡了心情,恨铁不成钢地道。
韩路嘿嘿笑了两声,不接话。要不然说什么?她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用张英用旧衣服改的,或是自家扯布做的,难道要说这些宽松胖大,颜色灰暗的衣服对她来说没啥区别,穿哪件都一样,没必要挑挑选选?
腊月,是农家最为热闹又喜庆的时候,从进了月初就要开始准备淘麦打面,为年节的煎炒烹炸做准备。然后是腊八,吃了腊八粥年就到眼前了,家里的主妇也彻底忙起来了,要准备炸馓子蒸馒头,还要置办各种年货,时间惟恐不够用,只是对眼巴巴盼着放寒假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度日如年了。
再怎么困难的家庭,也会在平时省下些钱,好让年过得不那么拮据。这似乎是一种习俗,人们相信年过得富足,年后的生活也会过得富足。
不过,这些都是大人操心的事,孩子们只关心家里都买了哪些好吃的,能收到多少压岁钱,而自己又能偷偷留下多少,上交多少。
一个正月不能理发,张英让韩海带韩栋到街上剃头匠那里推个平头回来,又在家烧了锅热水,准备给韩路剪头发。临要动剪刀了,她又有些犹豫了,一直都给韩路剪短发是因为她的头发又硬又毛燥,留长了自己不会打理,肯定会打结梳不通,才会总不顾她的反对剪短。可是现在看看,手里的头发还是很硬,但是顺滑了不少,女孩子大了也总是长头发好看些。
“妈,怎么了?”韩路规规距距地坐着,看张英没有动作,疑惑道。
“路路,要不咱不剪了,留长吧?”
“先剪了吧,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到时候再留。”韩路想都不想地道。
“嗯,也行。”张英想想也是,同意道。
腊月二十一领通知书,韩路不负众望地拿着奖状回了家,让墙上的光荣勋章又多了一个。
主妇们开始每天往集跑,今天买些菜,明天买些肉,再后天买些门画红纸鞭炮什么的,反正跟着村里的婶子大娘,每天都有事要忙。不知道是不是韩德正被韩海在人前说了一通感觉下不来台,以前每年都会让张英去帮忙炸东西蒸馒头的,今年也没再来喊,张英也就当作不知道。
过了二十八,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大年三十了,也到了韩海要忙的时候。这时候印刷的门对还没有盛行,家家户户贴的对子全都是手写,能写的自己下手,不会的就让人帮忙,所以每年韩海这两天都能从早忙到晚,性急的人家更是提前几天就把纸给送来,就怕人多写不了了。
二十八一大早,韩海就早早地把桌子搬到了院子里,墨水毛笔都准备好,噢,还有裁纸的刀片,以防有些人连纸都不裁就给拿来了。
吃过早饭不一会儿,就有人拿着红纸到了,也不用多说什么,把纸铺在桌子上,笔走蛇龙,一副对联一气呵成,很快就能完成。大部分都是些每年都不会有大变化的吉利话,偶尔碰到家里人名字起得适合的,韩海也会给加到对联里,图个喜庆。
大年三十贴对联,别人家都在噼里啪啦的话鞭炮,表示对联门神灶王像什么的都已经都弄好,就要开始下饺子了,韩路家的院子里还是满满的人。
直到过了晌午,才把最后一家人给送走,韩海伸个懒腰,扭扭脖子,让韩路把自家裁好的纸给拿过来,蘸好饱满的墨水,写下一副对联:路通八方家和睦,栋顶天地世事明,横批海晏河清!
吃过中午饭,休息了一会儿,韩海提着张英准备好的篮子,被同辈的人给叫走了,要去坟园里请祖宗们回来过年。现在这件事还是他在做,等到韩栋再大一点,就要换人了。这种事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丁去,很少有让女孩子去做这些的,不是什么重男轻女的原因,可能是男孩自古都是子嗣兴旺的象征,更能代表血脉的延续。前世韩栋还太小,张英就让韩路去了,平时路过都会加快脚步的她,在对着一个个坟头说着都要回家过年的话时反而不再害怕,好像面前不是让人畏惧的地方,她也真的在请自己的亲人,和请爷爷奶奶没有两样。国人对祖宗的敬畏和亲近是浸在血液时的,所谓传承,当如是。
年三十的晚饭早早就做好了,吃过饭,放上关门炮,大门不到第二天放开门炮前是不能开的。张英把买的瓜子,糖块,还有自家炒的花生,都放到一个大托盘里,摆到桌子上,开始了守岁。
电视里几十年不动地放着春节晚会,本来只是打发时间看了几眼的韩路发现居然还挺好看,虽然舞台灯光都不如后世,但是挡不住节目比后世好啊,连韩海说让她猜谜语,猜中了有奖都没能打动她。
不到十点,刚开始还兴奋得满屋打转的韩栋已经困得眼都睁不开了,张英把他放到床上,感觉自己也有些困,看看外面盯着电视眼也不眨的父女俩,叮嘱他们记着看完了电视就把她叫醒做年夜饭,也只得到一声从鼻子里出来的“嗯”。
作者有话要说:十万字了,男女主居然话都没说几句,你说虐不虐,虐不虐?太虐了!
眼高手低啊!明明看文时恨不得男女主第一章认识,第二章交往,第三章就能羞羞羞。
ps:收藏一天涨一个,是为了让我每天都有动力吗?那我觉得动力还可以更大些哟!(☆_☆)
34. 又见大舅
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韩海在放过炮开了门后,就去韩路奶奶家请父母过来,谁知却吃了个闭门羹,任他在门外怎么喊,院子里连个灯光都没有。
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回去,到家对上张英疑惑的眼神,叹了口气道:“可能是气还没消,不愿意来,不来就算了,等天亮了咱一家再去给他拜年。”说完,把盘子递给张英让她盛菜,又道:“之前爸妈在时,等你忙完去吃时菜都凉了,这次就咱们一家四口,等着你一起开饭,谁也不能先动筷。”
敬了天地,烧了纸,一家人才坐在桌子前开饭。这个年对他们三人来说,可能就是个和以前没什么两样的年,对于韩路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四口人吃得吃不下才放下筷子,韩路谄媚地道:“妈,你做饭比村里的大厨都好吃!”
“是吗?你说得再好听,压岁钱也是得上交的。”张英一脸的不为所动。
“你想哪去了?我是真心实意,又不是为了压岁钱。”韩路不满。
“那就好。”把用过的筷子收到一起,初一不能干活,这些都要等到初二才能洗,看到韩栋的饺子碗里什么也没有了,连汤也不剩一口,忍不住要拿筷子敲过去,又生生忍住了:“韩海,再往栋栋碗里盛点饺子,年年有余呢,吃这么干净做什么?”
小孩子不能熬夜,饭后,张英给了姐弟俩一人一个红包,就打发他们去睡觉了,天亮时还要出去拜年,不睡会根本不行。然后只留了韩路屋子里暗着,把院子和屋里的灯都打开了,离得老远都能看到灯火通明,提醒来人家里人已经起来了,准备好花生瓜子,等着干儿子干闺女上门拜年。
被张英叫醒时,天刚蒙蒙亮,韩路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出来,就看到堂屋地上一层厚厚的干果壳,揉揉眼道:“妈,哥跟姐都来过了吗?”
农家盛行认干亲,没有结婚的小伙子都能有几个干儿子,所以张英也算是儿女成群,光是认的干儿子就有三个。
“来过了,你先醒醒神,等会要去跟爷奶奶们拜年了。”张英把几盒馃子拿到里屋,每年她都是等这几个孩子来过后,才会出去拜年,就怕他们来了找不到人。
以往每一年的除夕夜都是伴着大雪一起过的,今年年前下了几场,到过年时倒是阳光灿烂的,满天星星还在闪着微弱的光,不到最后一刻不肯隐去身影。韩路深吸了口带着硝烟味道的清冷空气,一团白气吐了出来。
“栋栋,你的压岁钱呢?”逗着眼还睁不开的韩栋道。
正在低头打瞌睡的韩栋听到说话,瞬间睁大了眼,问张英:“妈,我的钱呢?”
“在你兜里呢。”顺手拿了条围巾给韩路围上,抱起韩栋,就往外走,韩海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到了韩路爷爷家,屋子里坐满了人,韩德正的辈份比较长,所以村里同姓的,都会到他家来坐坐,说些拜年的话。 ↑返回顶部↑
垂下眼,韩路冷冷盯着手上裹得严实的纱布,现在她提前让两家撕破了脸,父亲也不再需要他的雪中送炭,事情如果还像前世一样发展,她也不相信父亲会再次做保证人,就算他宽宏大量不计较,别忘了还有个护崽如命的母亲,就看今天这一出和她身上的伤,她确信母亲会见三姑一次恨一次。
村子里的事,发生的快,被人遗忘的慢,闲着没事的人为了打发时间总会三天两头的提起,翻来覆去的议论。
韩海的形象也在人们的嘴里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以前看来只是个好好先生样的文弱书生,甚至干农活都不怎么在行的老师,那现在就是个有担当又明事理的汉子。人就算是天生欺软怕硬,基本的道德还是懂的,平时再怎么说谁家的媳妇厉害,管得家里孩他爸连话都不敢说,公婆吃个饭都要看她脸色,或是谁家当家的在家里吆五喝六的,爹娘说什么是什么,媳妇受气也不见出头时,心里总是会带着些鄙夷。
而韩海即没有一味听媳妇的,也没有言听计从地愚孝,就算当时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看了笑话,可事后反而让人对他的印象好了很多,特别是村里干部知道他已经是正式老师后,更是高看他几眼。
小孩子新陈代谢快,伤也就好得快,韩路都没怎么在家休息,等手腕上的水泡瘪了下去,就去上学了,反正左手也用不着,平时小心一点就好。张英本来还想着让她在家多待几天,可是看她每天在家发呆,也很无趣,到了学校就在韩海眼皮底下,也就同意了。
等到进入了腊月,渐渐有了年味,韩路算是彻底解脱了,不再做个除了动嘴,连作业都不让写,洗个脸抹个美加净都要人代劳的米虫。也亏得她表现一向好,也不知道韩海是怎么跟语文老师说的,明明是伤了左手,居然连右手写作业的资格也给取消了。
手腕上结的痂已经落了,露出下面比旁边皮肤白嫩得多的新皮,和一些不怎么明显的疤。张英看到留了疤,心里难受,自责道:“我一天三遍地按时抹药怎么还会落疤,明明许先生说不严重,不会有疤的。女孩子身上有个疤多不好看,还是在手腕上。”
“没事的,长长就会淡了。”韩路不在意地道,又解决了一件心病,这点小疤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别说是手上,就是在脸上,以后还可以做磨皮修复。
“你这闺女,别的像你这么大的人都知道爱美,收拾打扮了,怎么你还没开窍呢?”张英看韩路一脸的不在乎,也被冲淡了心情,恨铁不成钢地道。
韩路嘿嘿笑了两声,不接话。要不然说什么?她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用张英用旧衣服改的,或是自家扯布做的,难道要说这些宽松胖大,颜色灰暗的衣服对她来说没啥区别,穿哪件都一样,没必要挑挑选选?
腊月,是农家最为热闹又喜庆的时候,从进了月初就要开始准备淘麦打面,为年节的煎炒烹炸做准备。然后是腊八,吃了腊八粥年就到眼前了,家里的主妇也彻底忙起来了,要准备炸馓子蒸馒头,还要置办各种年货,时间惟恐不够用,只是对眼巴巴盼着放寒假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度日如年了。
再怎么困难的家庭,也会在平时省下些钱,好让年过得不那么拮据。这似乎是一种习俗,人们相信年过得富足,年后的生活也会过得富足。
不过,这些都是大人操心的事,孩子们只关心家里都买了哪些好吃的,能收到多少压岁钱,而自己又能偷偷留下多少,上交多少。
一个正月不能理发,张英让韩海带韩栋到街上剃头匠那里推个平头回来,又在家烧了锅热水,准备给韩路剪头发。临要动剪刀了,她又有些犹豫了,一直都给韩路剪短发是因为她的头发又硬又毛燥,留长了自己不会打理,肯定会打结梳不通,才会总不顾她的反对剪短。可是现在看看,手里的头发还是很硬,但是顺滑了不少,女孩子大了也总是长头发好看些。
“妈,怎么了?”韩路规规距距地坐着,看张英没有动作,疑惑道。
“路路,要不咱不剪了,留长吧?”
“先剪了吧,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到时候再留。”韩路想都不想地道。
“嗯,也行。”张英想想也是,同意道。
腊月二十一领通知书,韩路不负众望地拿着奖状回了家,让墙上的光荣勋章又多了一个。
主妇们开始每天往集跑,今天买些菜,明天买些肉,再后天买些门画红纸鞭炮什么的,反正跟着村里的婶子大娘,每天都有事要忙。不知道是不是韩德正被韩海在人前说了一通感觉下不来台,以前每年都会让张英去帮忙炸东西蒸馒头的,今年也没再来喊,张英也就当作不知道。
过了二十八,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大年三十了,也到了韩海要忙的时候。这时候印刷的门对还没有盛行,家家户户贴的对子全都是手写,能写的自己下手,不会的就让人帮忙,所以每年韩海这两天都能从早忙到晚,性急的人家更是提前几天就把纸给送来,就怕人多写不了了。
二十八一大早,韩海就早早地把桌子搬到了院子里,墨水毛笔都准备好,噢,还有裁纸的刀片,以防有些人连纸都不裁就给拿来了。
吃过早饭不一会儿,就有人拿着红纸到了,也不用多说什么,把纸铺在桌子上,笔走蛇龙,一副对联一气呵成,很快就能完成。大部分都是些每年都不会有大变化的吉利话,偶尔碰到家里人名字起得适合的,韩海也会给加到对联里,图个喜庆。
大年三十贴对联,别人家都在噼里啪啦的话鞭炮,表示对联门神灶王像什么的都已经都弄好,就要开始下饺子了,韩路家的院子里还是满满的人。
直到过了晌午,才把最后一家人给送走,韩海伸个懒腰,扭扭脖子,让韩路把自家裁好的纸给拿过来,蘸好饱满的墨水,写下一副对联:路通八方家和睦,栋顶天地世事明,横批海晏河清!
吃过中午饭,休息了一会儿,韩海提着张英准备好的篮子,被同辈的人给叫走了,要去坟园里请祖宗们回来过年。现在这件事还是他在做,等到韩栋再大一点,就要换人了。这种事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丁去,很少有让女孩子去做这些的,不是什么重男轻女的原因,可能是男孩自古都是子嗣兴旺的象征,更能代表血脉的延续。前世韩栋还太小,张英就让韩路去了,平时路过都会加快脚步的她,在对着一个个坟头说着都要回家过年的话时反而不再害怕,好像面前不是让人畏惧的地方,她也真的在请自己的亲人,和请爷爷奶奶没有两样。国人对祖宗的敬畏和亲近是浸在血液时的,所谓传承,当如是。
年三十的晚饭早早就做好了,吃过饭,放上关门炮,大门不到第二天放开门炮前是不能开的。张英把买的瓜子,糖块,还有自家炒的花生,都放到一个大托盘里,摆到桌子上,开始了守岁。
电视里几十年不动地放着春节晚会,本来只是打发时间看了几眼的韩路发现居然还挺好看,虽然舞台灯光都不如后世,但是挡不住节目比后世好啊,连韩海说让她猜谜语,猜中了有奖都没能打动她。
不到十点,刚开始还兴奋得满屋打转的韩栋已经困得眼都睁不开了,张英把他放到床上,感觉自己也有些困,看看外面盯着电视眼也不眨的父女俩,叮嘱他们记着看完了电视就把她叫醒做年夜饭,也只得到一声从鼻子里出来的“嗯”。
作者有话要说:十万字了,男女主居然话都没说几句,你说虐不虐,虐不虐?太虐了!
眼高手低啊!明明看文时恨不得男女主第一章认识,第二章交往,第三章就能羞羞羞。
ps:收藏一天涨一个,是为了让我每天都有动力吗?那我觉得动力还可以更大些哟!(☆_☆)
34. 又见大舅
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韩海在放过炮开了门后,就去韩路奶奶家请父母过来,谁知却吃了个闭门羹,任他在门外怎么喊,院子里连个灯光都没有。
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回去,到家对上张英疑惑的眼神,叹了口气道:“可能是气还没消,不愿意来,不来就算了,等天亮了咱一家再去给他拜年。”说完,把盘子递给张英让她盛菜,又道:“之前爸妈在时,等你忙完去吃时菜都凉了,这次就咱们一家四口,等着你一起开饭,谁也不能先动筷。”
敬了天地,烧了纸,一家人才坐在桌子前开饭。这个年对他们三人来说,可能就是个和以前没什么两样的年,对于韩路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四口人吃得吃不下才放下筷子,韩路谄媚地道:“妈,你做饭比村里的大厨都好吃!”
“是吗?你说得再好听,压岁钱也是得上交的。”张英一脸的不为所动。
“你想哪去了?我是真心实意,又不是为了压岁钱。”韩路不满。
“那就好。”把用过的筷子收到一起,初一不能干活,这些都要等到初二才能洗,看到韩栋的饺子碗里什么也没有了,连汤也不剩一口,忍不住要拿筷子敲过去,又生生忍住了:“韩海,再往栋栋碗里盛点饺子,年年有余呢,吃这么干净做什么?”
小孩子不能熬夜,饭后,张英给了姐弟俩一人一个红包,就打发他们去睡觉了,天亮时还要出去拜年,不睡会根本不行。然后只留了韩路屋子里暗着,把院子和屋里的灯都打开了,离得老远都能看到灯火通明,提醒来人家里人已经起来了,准备好花生瓜子,等着干儿子干闺女上门拜年。
被张英叫醒时,天刚蒙蒙亮,韩路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出来,就看到堂屋地上一层厚厚的干果壳,揉揉眼道:“妈,哥跟姐都来过了吗?”
农家盛行认干亲,没有结婚的小伙子都能有几个干儿子,所以张英也算是儿女成群,光是认的干儿子就有三个。
“来过了,你先醒醒神,等会要去跟爷奶奶们拜年了。”张英把几盒馃子拿到里屋,每年她都是等这几个孩子来过后,才会出去拜年,就怕他们来了找不到人。
以往每一年的除夕夜都是伴着大雪一起过的,今年年前下了几场,到过年时倒是阳光灿烂的,满天星星还在闪着微弱的光,不到最后一刻不肯隐去身影。韩路深吸了口带着硝烟味道的清冷空气,一团白气吐了出来。
“栋栋,你的压岁钱呢?”逗着眼还睁不开的韩栋道。
正在低头打瞌睡的韩栋听到说话,瞬间睁大了眼,问张英:“妈,我的钱呢?”
“在你兜里呢。”顺手拿了条围巾给韩路围上,抱起韩栋,就往外走,韩海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到了韩路爷爷家,屋子里坐满了人,韩德正的辈份比较长,所以村里同姓的,都会到他家来坐坐,说些拜年的话。 ↑返回顶部↑
——————
垂下眼,韩路冷冷盯着手上裹得严实的纱布,现在她提前让两家撕破了脸,父亲也不再需要他的雪中送炭,事情如果还像前世一样发展,她也不相信父亲会再次做保证人,就算他宽宏大量不计较,别忘了还有个护崽如命的母亲,就看今天这一出和她身上的伤,她确信母亲会见三姑一次恨一次。
村子里的事,发生的快,被人遗忘的慢,闲着没事的人为了打发时间总会三天两头的提起,翻来覆去的议论。
韩海的形象也在人们的嘴里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以前看来只是个好好先生样的文弱书生,甚至干农活都不怎么在行的老师,那现在就是个有担当又明事理的汉子。人就算是天生欺软怕硬,基本的道德还是懂的,平时再怎么说谁家的媳妇厉害,管得家里孩他爸连话都不敢说,公婆吃个饭都要看她脸色,或是谁家当家的在家里吆五喝六的,爹娘说什么是什么,媳妇受气也不见出头时,心里总是会带着些鄙夷。
而韩海即没有一味听媳妇的,也没有言听计从地愚孝,就算当时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看了笑话,可事后反而让人对他的印象好了很多,特别是村里干部知道他已经是正式老师后,更是高看他几眼。
小孩子新陈代谢快,伤也就好得快,韩路都没怎么在家休息,等手腕上的水泡瘪了下去,就去上学了,反正左手也用不着,平时小心一点就好。张英本来还想着让她在家多待几天,可是看她每天在家发呆,也很无趣,到了学校就在韩海眼皮底下,也就同意了。
等到进入了腊月,渐渐有了年味,韩路算是彻底解脱了,不再做个除了动嘴,连作业都不让写,洗个脸抹个美加净都要人代劳的米虫。也亏得她表现一向好,也不知道韩海是怎么跟语文老师说的,明明是伤了左手,居然连右手写作业的资格也给取消了。
手腕上结的痂已经落了,露出下面比旁边皮肤白嫩得多的新皮,和一些不怎么明显的疤。张英看到留了疤,心里难受,自责道:“我一天三遍地按时抹药怎么还会落疤,明明许先生说不严重,不会有疤的。女孩子身上有个疤多不好看,还是在手腕上。”
“没事的,长长就会淡了。”韩路不在意地道,又解决了一件心病,这点小疤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别说是手上,就是在脸上,以后还可以做磨皮修复。
“你这闺女,别的像你这么大的人都知道爱美,收拾打扮了,怎么你还没开窍呢?”张英看韩路一脸的不在乎,也被冲淡了心情,恨铁不成钢地道。
韩路嘿嘿笑了两声,不接话。要不然说什么?她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用张英用旧衣服改的,或是自家扯布做的,难道要说这些宽松胖大,颜色灰暗的衣服对她来说没啥区别,穿哪件都一样,没必要挑挑选选?
腊月,是农家最为热闹又喜庆的时候,从进了月初就要开始准备淘麦打面,为年节的煎炒烹炸做准备。然后是腊八,吃了腊八粥年就到眼前了,家里的主妇也彻底忙起来了,要准备炸馓子蒸馒头,还要置办各种年货,时间惟恐不够用,只是对眼巴巴盼着放寒假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度日如年了。
再怎么困难的家庭,也会在平时省下些钱,好让年过得不那么拮据。这似乎是一种习俗,人们相信年过得富足,年后的生活也会过得富足。
不过,这些都是大人操心的事,孩子们只关心家里都买了哪些好吃的,能收到多少压岁钱,而自己又能偷偷留下多少,上交多少。
一个正月不能理发,张英让韩海带韩栋到街上剃头匠那里推个平头回来,又在家烧了锅热水,准备给韩路剪头发。临要动剪刀了,她又有些犹豫了,一直都给韩路剪短发是因为她的头发又硬又毛燥,留长了自己不会打理,肯定会打结梳不通,才会总不顾她的反对剪短。可是现在看看,手里的头发还是很硬,但是顺滑了不少,女孩子大了也总是长头发好看些。
“妈,怎么了?”韩路规规距距地坐着,看张英没有动作,疑惑道。
“路路,要不咱不剪了,留长吧?”
“先剪了吧,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到时候再留。”韩路想都不想地道。
“嗯,也行。”张英想想也是,同意道。
腊月二十一领通知书,韩路不负众望地拿着奖状回了家,让墙上的光荣勋章又多了一个。
主妇们开始每天往集跑,今天买些菜,明天买些肉,再后天买些门画红纸鞭炮什么的,反正跟着村里的婶子大娘,每天都有事要忙。不知道是不是韩德正被韩海在人前说了一通感觉下不来台,以前每年都会让张英去帮忙炸东西蒸馒头的,今年也没再来喊,张英也就当作不知道。
过了二十八,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大年三十了,也到了韩海要忙的时候。这时候印刷的门对还没有盛行,家家户户贴的对子全都是手写,能写的自己下手,不会的就让人帮忙,所以每年韩海这两天都能从早忙到晚,性急的人家更是提前几天就把纸给送来,就怕人多写不了了。
二十八一大早,韩海就早早地把桌子搬到了院子里,墨水毛笔都准备好,噢,还有裁纸的刀片,以防有些人连纸都不裁就给拿来了。
吃过早饭不一会儿,就有人拿着红纸到了,也不用多说什么,把纸铺在桌子上,笔走蛇龙,一副对联一气呵成,很快就能完成。大部分都是些每年都不会有大变化的吉利话,偶尔碰到家里人名字起得适合的,韩海也会给加到对联里,图个喜庆。
大年三十贴对联,别人家都在噼里啪啦的话鞭炮,表示对联门神灶王像什么的都已经都弄好,就要开始下饺子了,韩路家的院子里还是满满的人。
直到过了晌午,才把最后一家人给送走,韩海伸个懒腰,扭扭脖子,让韩路把自家裁好的纸给拿过来,蘸好饱满的墨水,写下一副对联:路通八方家和睦,栋顶天地世事明,横批海晏河清!
吃过中午饭,休息了一会儿,韩海提着张英准备好的篮子,被同辈的人给叫走了,要去坟园里请祖宗们回来过年。现在这件事还是他在做,等到韩栋再大一点,就要换人了。这种事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丁去,很少有让女孩子去做这些的,不是什么重男轻女的原因,可能是男孩自古都是子嗣兴旺的象征,更能代表血脉的延续。前世韩栋还太小,张英就让韩路去了,平时路过都会加快脚步的她,在对着一个个坟头说着都要回家过年的话时反而不再害怕,好像面前不是让人畏惧的地方,她也真的在请自己的亲人,和请爷爷奶奶没有两样。国人对祖宗的敬畏和亲近是浸在血液时的,所谓传承,当如是。
年三十的晚饭早早就做好了,吃过饭,放上关门炮,大门不到第二天放开门炮前是不能开的。张英把买的瓜子,糖块,还有自家炒的花生,都放到一个大托盘里,摆到桌子上,开始了守岁。
电视里几十年不动地放着春节晚会,本来只是打发时间看了几眼的韩路发现居然还挺好看,虽然舞台灯光都不如后世,但是挡不住节目比后世好啊,连韩海说让她猜谜语,猜中了有奖都没能打动她。
不到十点,刚开始还兴奋得满屋打转的韩栋已经困得眼都睁不开了,张英把他放到床上,感觉自己也有些困,看看外面盯着电视眼也不眨的父女俩,叮嘱他们记着看完了电视就把她叫醒做年夜饭,也只得到一声从鼻子里出来的“嗯”。
作者有话要说:十万字了,男女主居然话都没说几句,你说虐不虐,虐不虐?太虐了!
眼高手低啊!明明看文时恨不得男女主第一章认识,第二章交往,第三章就能羞羞羞。
ps:收藏一天涨一个,是为了让我每天都有动力吗?那我觉得动力还可以更大些哟!(☆_☆)
34. 又见大舅
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韩海在放过炮开了门后,就去韩路奶奶家请父母过来,谁知却吃了个闭门羹,任他在门外怎么喊,院子里连个灯光都没有。
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回去,到家对上张英疑惑的眼神,叹了口气道:“可能是气还没消,不愿意来,不来就算了,等天亮了咱一家再去给他拜年。”说完,把盘子递给张英让她盛菜,又道:“之前爸妈在时,等你忙完去吃时菜都凉了,这次就咱们一家四口,等着你一起开饭,谁也不能先动筷。”
敬了天地,烧了纸,一家人才坐在桌子前开饭。这个年对他们三人来说,可能就是个和以前没什么两样的年,对于韩路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四口人吃得吃不下才放下筷子,韩路谄媚地道:“妈,你做饭比村里的大厨都好吃!”
“是吗?你说得再好听,压岁钱也是得上交的。”张英一脸的不为所动。
“你想哪去了?我是真心实意,又不是为了压岁钱。”韩路不满。
“那就好。”把用过的筷子收到一起,初一不能干活,这些都要等到初二才能洗,看到韩栋的饺子碗里什么也没有了,连汤也不剩一口,忍不住要拿筷子敲过去,又生生忍住了:“韩海,再往栋栋碗里盛点饺子,年年有余呢,吃这么干净做什么?”
小孩子不能熬夜,饭后,张英给了姐弟俩一人一个红包,就打发他们去睡觉了,天亮时还要出去拜年,不睡会根本不行。然后只留了韩路屋子里暗着,把院子和屋里的灯都打开了,离得老远都能看到灯火通明,提醒来人家里人已经起来了,准备好花生瓜子,等着干儿子干闺女上门拜年。
被张英叫醒时,天刚蒙蒙亮,韩路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出来,就看到堂屋地上一层厚厚的干果壳,揉揉眼道:“妈,哥跟姐都来过了吗?”
农家盛行认干亲,没有结婚的小伙子都能有几个干儿子,所以张英也算是儿女成群,光是认的干儿子就有三个。
“来过了,你先醒醒神,等会要去跟爷奶奶们拜年了。”张英把几盒馃子拿到里屋,每年她都是等这几个孩子来过后,才会出去拜年,就怕他们来了找不到人。
以往每一年的除夕夜都是伴着大雪一起过的,今年年前下了几场,到过年时倒是阳光灿烂的,满天星星还在闪着微弱的光,不到最后一刻不肯隐去身影。韩路深吸了口带着硝烟味道的清冷空气,一团白气吐了出来。
“栋栋,你的压岁钱呢?”逗着眼还睁不开的韩栋道。
正在低头打瞌睡的韩栋听到说话,瞬间睁大了眼,问张英:“妈,我的钱呢?”
“在你兜里呢。”顺手拿了条围巾给韩路围上,抱起韩栋,就往外走,韩海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到了韩路爷爷家,屋子里坐满了人,韩德正的辈份比较长,所以村里同姓的,都会到他家来坐坐,说些拜年的话。
垂下眼,韩路冷冷盯着手上裹得严实的纱布,现在她提前让两家撕破了脸,父亲也不再需要他的雪中送炭,事情如果还像前世一样发展,她也不相信父亲会再次做保证人,就算他宽宏大量不计较,别忘了还有个护崽如命的母亲,就看今天这一出和她身上的伤,她确信母亲会见三姑一次恨一次。
村子里的事,发生的快,被人遗忘的慢,闲着没事的人为了打发时间总会三天两头的提起,翻来覆去的议论。
韩海的形象也在人们的嘴里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以前看来只是个好好先生样的文弱书生,甚至干农活都不怎么在行的老师,那现在就是个有担当又明事理的汉子。人就算是天生欺软怕硬,基本的道德还是懂的,平时再怎么说谁家的媳妇厉害,管得家里孩他爸连话都不敢说,公婆吃个饭都要看她脸色,或是谁家当家的在家里吆五喝六的,爹娘说什么是什么,媳妇受气也不见出头时,心里总是会带着些鄙夷。
而韩海即没有一味听媳妇的,也没有言听计从地愚孝,就算当时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看了笑话,可事后反而让人对他的印象好了很多,特别是村里干部知道他已经是正式老师后,更是高看他几眼。
小孩子新陈代谢快,伤也就好得快,韩路都没怎么在家休息,等手腕上的水泡瘪了下去,就去上学了,反正左手也用不着,平时小心一点就好。张英本来还想着让她在家多待几天,可是看她每天在家发呆,也很无趣,到了学校就在韩海眼皮底下,也就同意了。
等到进入了腊月,渐渐有了年味,韩路算是彻底解脱了,不再做个除了动嘴,连作业都不让写,洗个脸抹个美加净都要人代劳的米虫。也亏得她表现一向好,也不知道韩海是怎么跟语文老师说的,明明是伤了左手,居然连右手写作业的资格也给取消了。
手腕上结的痂已经落了,露出下面比旁边皮肤白嫩得多的新皮,和一些不怎么明显的疤。张英看到留了疤,心里难受,自责道:“我一天三遍地按时抹药怎么还会落疤,明明许先生说不严重,不会有疤的。女孩子身上有个疤多不好看,还是在手腕上。”
“没事的,长长就会淡了。”韩路不在意地道,又解决了一件心病,这点小疤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别说是手上,就是在脸上,以后还可以做磨皮修复。
“你这闺女,别的像你这么大的人都知道爱美,收拾打扮了,怎么你还没开窍呢?”张英看韩路一脸的不在乎,也被冲淡了心情,恨铁不成钢地道。
韩路嘿嘿笑了两声,不接话。要不然说什么?她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用张英用旧衣服改的,或是自家扯布做的,难道要说这些宽松胖大,颜色灰暗的衣服对她来说没啥区别,穿哪件都一样,没必要挑挑选选?
腊月,是农家最为热闹又喜庆的时候,从进了月初就要开始准备淘麦打面,为年节的煎炒烹炸做准备。然后是腊八,吃了腊八粥年就到眼前了,家里的主妇也彻底忙起来了,要准备炸馓子蒸馒头,还要置办各种年货,时间惟恐不够用,只是对眼巴巴盼着放寒假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度日如年了。
再怎么困难的家庭,也会在平时省下些钱,好让年过得不那么拮据。这似乎是一种习俗,人们相信年过得富足,年后的生活也会过得富足。
不过,这些都是大人操心的事,孩子们只关心家里都买了哪些好吃的,能收到多少压岁钱,而自己又能偷偷留下多少,上交多少。
一个正月不能理发,张英让韩海带韩栋到街上剃头匠那里推个平头回来,又在家烧了锅热水,准备给韩路剪头发。临要动剪刀了,她又有些犹豫了,一直都给韩路剪短发是因为她的头发又硬又毛燥,留长了自己不会打理,肯定会打结梳不通,才会总不顾她的反对剪短。可是现在看看,手里的头发还是很硬,但是顺滑了不少,女孩子大了也总是长头发好看些。
“妈,怎么了?”韩路规规距距地坐着,看张英没有动作,疑惑道。
“路路,要不咱不剪了,留长吧?”
“先剪了吧,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到时候再留。”韩路想都不想地道。
“嗯,也行。”张英想想也是,同意道。
腊月二十一领通知书,韩路不负众望地拿着奖状回了家,让墙上的光荣勋章又多了一个。
主妇们开始每天往集跑,今天买些菜,明天买些肉,再后天买些门画红纸鞭炮什么的,反正跟着村里的婶子大娘,每天都有事要忙。不知道是不是韩德正被韩海在人前说了一通感觉下不来台,以前每年都会让张英去帮忙炸东西蒸馒头的,今年也没再来喊,张英也就当作不知道。
过了二十八,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大年三十了,也到了韩海要忙的时候。这时候印刷的门对还没有盛行,家家户户贴的对子全都是手写,能写的自己下手,不会的就让人帮忙,所以每年韩海这两天都能从早忙到晚,性急的人家更是提前几天就把纸给送来,就怕人多写不了了。
二十八一大早,韩海就早早地把桌子搬到了院子里,墨水毛笔都准备好,噢,还有裁纸的刀片,以防有些人连纸都不裁就给拿来了。
吃过早饭不一会儿,就有人拿着红纸到了,也不用多说什么,把纸铺在桌子上,笔走蛇龙,一副对联一气呵成,很快就能完成。大部分都是些每年都不会有大变化的吉利话,偶尔碰到家里人名字起得适合的,韩海也会给加到对联里,图个喜庆。
大年三十贴对联,别人家都在噼里啪啦的话鞭炮,表示对联门神灶王像什么的都已经都弄好,就要开始下饺子了,韩路家的院子里还是满满的人。
直到过了晌午,才把最后一家人给送走,韩海伸个懒腰,扭扭脖子,让韩路把自家裁好的纸给拿过来,蘸好饱满的墨水,写下一副对联:路通八方家和睦,栋顶天地世事明,横批海晏河清!
吃过中午饭,休息了一会儿,韩海提着张英准备好的篮子,被同辈的人给叫走了,要去坟园里请祖宗们回来过年。现在这件事还是他在做,等到韩栋再大一点,就要换人了。这种事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丁去,很少有让女孩子去做这些的,不是什么重男轻女的原因,可能是男孩自古都是子嗣兴旺的象征,更能代表血脉的延续。前世韩栋还太小,张英就让韩路去了,平时路过都会加快脚步的她,在对着一个个坟头说着都要回家过年的话时反而不再害怕,好像面前不是让人畏惧的地方,她也真的在请自己的亲人,和请爷爷奶奶没有两样。国人对祖宗的敬畏和亲近是浸在血液时的,所谓传承,当如是。
年三十的晚饭早早就做好了,吃过饭,放上关门炮,大门不到第二天放开门炮前是不能开的。张英把买的瓜子,糖块,还有自家炒的花生,都放到一个大托盘里,摆到桌子上,开始了守岁。
电视里几十年不动地放着春节晚会,本来只是打发时间看了几眼的韩路发现居然还挺好看,虽然舞台灯光都不如后世,但是挡不住节目比后世好啊,连韩海说让她猜谜语,猜中了有奖都没能打动她。
不到十点,刚开始还兴奋得满屋打转的韩栋已经困得眼都睁不开了,张英把他放到床上,感觉自己也有些困,看看外面盯着电视眼也不眨的父女俩,叮嘱他们记着看完了电视就把她叫醒做年夜饭,也只得到一声从鼻子里出来的“嗯”。
作者有话要说:十万字了,男女主居然话都没说几句,你说虐不虐,虐不虐?太虐了!
眼高手低啊!明明看文时恨不得男女主第一章认识,第二章交往,第三章就能羞羞羞。
ps:收藏一天涨一个,是为了让我每天都有动力吗?那我觉得动力还可以更大些哟!(☆_☆)
34. 又见大舅
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韩海在放过炮开了门后,就去韩路奶奶家请父母过来,谁知却吃了个闭门羹,任他在门外怎么喊,院子里连个灯光都没有。
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回去,到家对上张英疑惑的眼神,叹了口气道:“可能是气还没消,不愿意来,不来就算了,等天亮了咱一家再去给他拜年。”说完,把盘子递给张英让她盛菜,又道:“之前爸妈在时,等你忙完去吃时菜都凉了,这次就咱们一家四口,等着你一起开饭,谁也不能先动筷。”
敬了天地,烧了纸,一家人才坐在桌子前开饭。这个年对他们三人来说,可能就是个和以前没什么两样的年,对于韩路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四口人吃得吃不下才放下筷子,韩路谄媚地道:“妈,你做饭比村里的大厨都好吃!”
“是吗?你说得再好听,压岁钱也是得上交的。”张英一脸的不为所动。
“你想哪去了?我是真心实意,又不是为了压岁钱。”韩路不满。
“那就好。”把用过的筷子收到一起,初一不能干活,这些都要等到初二才能洗,看到韩栋的饺子碗里什么也没有了,连汤也不剩一口,忍不住要拿筷子敲过去,又生生忍住了:“韩海,再往栋栋碗里盛点饺子,年年有余呢,吃这么干净做什么?”
小孩子不能熬夜,饭后,张英给了姐弟俩一人一个红包,就打发他们去睡觉了,天亮时还要出去拜年,不睡会根本不行。然后只留了韩路屋子里暗着,把院子和屋里的灯都打开了,离得老远都能看到灯火通明,提醒来人家里人已经起来了,准备好花生瓜子,等着干儿子干闺女上门拜年。
被张英叫醒时,天刚蒙蒙亮,韩路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出来,就看到堂屋地上一层厚厚的干果壳,揉揉眼道:“妈,哥跟姐都来过了吗?”
农家盛行认干亲,没有结婚的小伙子都能有几个干儿子,所以张英也算是儿女成群,光是认的干儿子就有三个。
“来过了,你先醒醒神,等会要去跟爷奶奶们拜年了。”张英把几盒馃子拿到里屋,每年她都是等这几个孩子来过后,才会出去拜年,就怕他们来了找不到人。
以往每一年的除夕夜都是伴着大雪一起过的,今年年前下了几场,到过年时倒是阳光灿烂的,满天星星还在闪着微弱的光,不到最后一刻不肯隐去身影。韩路深吸了口带着硝烟味道的清冷空气,一团白气吐了出来。
“栋栋,你的压岁钱呢?”逗着眼还睁不开的韩栋道。
正在低头打瞌睡的韩栋听到说话,瞬间睁大了眼,问张英:“妈,我的钱呢?”
“在你兜里呢。”顺手拿了条围巾给韩路围上,抱起韩栋,就往外走,韩海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到了韩路爷爷家,屋子里坐满了人,韩德正的辈份比较长,所以村里同姓的,都会到他家来坐坐,说些拜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