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节
太子更是嘻嘻一声:“接回去问她怕不怕,她说饿了,给吃的最好。”
皇帝放声而笑:“哈哈,这也是她的能耐。”
太子兴奋勃勃:“可不是,给她一碗肉汤,又是两个点心,她吃完了,就不要我陪着哄,撵我去看书。”
心头一动,皇后的憔悴面容在太子眼前晃动。但凡出了事情,不都是应该哄着的吗?
从母后又一次关在宫里,父皇一次也没有去过。就是颁发圣旨恢复皇后仪仗的那天,也有一句话,让皇后安养,不必面见谢恩。
皇帝是不想见到皇后的抱怨容颜,而皇后呢,真的不想对他谢恩,她觉得自己受足冤屈,又看出皇帝不想见到她,皇后愤然更是不来。
说到加寿时的孩子气笑容,慢慢的从太子面庞滑落,皇帝没有发觉,他听小儿女情意津津有味,抬眼笑着追问:“倒没有闹着看太医要好玩的东西?”
太子又是一笑,皇帝在他的笑容里微动心肠。
他知道从去年开始皇后的事情对太子多少有影响,虽然没有见到过太子很不情意或是背后有怨言的回话,但可想而知,那是他的母后,他不会无动于衷。
但他的身边有个小加寿,那是仅次于妹妹瑞庆的小开心果儿。太后脸面前只要有加寿在,就笑得合不拢口。太上皇年老,身子骨儿却好,早就有话出来,说是加寿养在宫里的原因。
皇帝就是不相信加寿真的是寿星下凡,在今天见到儿子说到加寿就兴致高涨,哪怕加寿受行刺听上去也憨态可掬,他对加寿更满意一步。
看看她不仅能陪太后,能给太上皇添寿,还能规劝太子念书,又给太子添上许多的欢乐。
皇帝忽然生出来老子答应一门亲事,就对得起儿子的想法,接下来,也就对柳家更生不满。
面色往下一沉,太子要说出口的话无意中让打散,小心的觑觑皇帝面容,愁眉暗想着,今天不能为母后说句话吗?父皇要是肯去看看母后该有多好?
皇帝的话把他的心思带开:“太子,去办柳家这事情吧,不要错拿了人,也不要姑息。”
罪魁祸首是柳家,太子即刻把皇后放下。先把柳家清理一番,没有人怂恿,母后总比现在好。
这是大事情,太子恭敬的应声,缓步往殿外退出,皇帝叫住他,微微一笑:“去哄寿姐儿,让她不要怕,我为她做主,不许任何人欺负她。”
太子忍俊不禁又是一笑,皇帝心想说到加寿这又开心了不是,含笑问道:“你笑什么?”
“她听到父皇的话以后,一定又要这个模样。”太子把个眼睛对着梁顶子扫一眼。
他和皇帝是父子,也是君臣,不敢放肆的抬下巴,就这么飞快一瞄就算学结束。
这模样儿十足可笑不是?所以太子殿下没忍住笑,加寿又要得意了。
皇帝哈哈大笑一声,手指太子道:“你这就很淘气,她也淘气,去吧,让她得意去,翘到天上去又有什么,她是什么身份的人,受了惊吓,喜欢一下也无妨。”
太子依言退出,在殿外面他的贴身奴才走上来悄问:“皇上今天喜欢吧,奴才听到好些声笑。”
这就是生在皇家人的不容易,或者说生长在权势富贵之家的不容易。
公子哥儿皇子皇孙们稍懂事的时候,侍候他们的人就会背地里提醒,今天长辈们喜不喜欢,明天长辈们高不高兴?
夫人和老太太置气了,小哥儿上去千万哄着些,不要让老太太发作几句才好。
皇后没消停的出事情,太子师们如临大敌,太子的奴才们也有好些话告诉太子。
除去加寿从来不说这些话,是太子耳朵边上的清净地以外,别的人全都有明有暗的提过。
都怕皇后带累太子,皇帝迁怒于太子,师傅们也好,奴才们也好,将是头一个倒霉的人。
会说他们没教好没侍候好没规劝好。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的时候,没有这些担心。凡事有太后呢,皇帝再大,也大不过太后去,这样的话只是师傅们讲书才有。
去年刚入太子府第,多孝敬皇后了,问候于太后了,侍候于太上皇了,对皇帝察颜观色了,这些话全都出来,把太子耳朵还没有灌满,皇后不满意于加寿浮出水面,太后不满意于皇后浮出水面,皇帝对皇后宠爱渐少原本就在水面上,倒不用再浮出来,让太子殿下时常的睡不好觉,为父皇母后不再和气而忧心忡忡。
柳明等人看不起柳至“讨好”太后,以为他们有太子殿下,就能起个波浪什么的,是想不到太子殿下如履薄冰。
太子听奴才的话听多了,自然入耳。师傅们要教导太子警惕,不仅仅警惕祸起萧墙,兄弟叔侄,还要警惕奸人佞臣,乱言贼子,是自然入心。
入耳入心里,只有加寿能让太子殿下快快乐乐,加寿还是除在皇后面前以外,在别人面前全是讨喜欢的一流人物。
听到奴才的问话,太子又为加寿笑上一笑。问话的奴才见到殿下笑容轻松,吁一口气,不等回答就道:“喜欢就好。”
太子轻声道:“父皇说要安慰寿姐儿,所以喜欢。”
“那您有没有提到皇后娘娘,为娘娘也进言几句?”问话的奴才又适时进言。
……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好几年,太后给他换了一批人,说话的这个人是太后的人。
隔三差五的提醒太子殿下想到娘娘,是太后为人的周全。不提到皇后,太子也会想到,不如大大方方的主动提出,既让太子领会太后对皇后有慈爱,也是奴才们不管出自于哪里,到了太子身边后,一切心思只有太子殿下的意思。
绝对不是那种出自于皇后,就只说皇后好,跟皇后不好的人都说不好。
太子总有一天会大的,说话心地上不忠厚,他自己会听出来。也正是他一天一天的渐长,对太后感情越深。
太后从来不是皇后那种怨言多多,怨天怨地怨皇帝怨美人多。她一直有节奏的把握太子和皇后相见的分寸,功夫是下在暗地里的。
可见一个人偏向另一个人,绝对不是表面上强横狠,就能吓住震住别人。
人心为上,感情为上。
……
对于奴才的问话,太子摇一摇头。但没有伤感。说话的奴才比太子大两岁,也算太子的玩伴。太子有些话不避他,低声道:“父皇很喜欢我,把柳家交给我办。”
“哦哦哦,这是天大的信任不是?”奴才机灵的行个礼:“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皇上和殿下亲厚,是本朝之福,是百姓们之福,是奴才之福。” ↑返回顶部↑
皇帝放声而笑:“哈哈,这也是她的能耐。”
太子兴奋勃勃:“可不是,给她一碗肉汤,又是两个点心,她吃完了,就不要我陪着哄,撵我去看书。”
心头一动,皇后的憔悴面容在太子眼前晃动。但凡出了事情,不都是应该哄着的吗?
从母后又一次关在宫里,父皇一次也没有去过。就是颁发圣旨恢复皇后仪仗的那天,也有一句话,让皇后安养,不必面见谢恩。
皇帝是不想见到皇后的抱怨容颜,而皇后呢,真的不想对他谢恩,她觉得自己受足冤屈,又看出皇帝不想见到她,皇后愤然更是不来。
说到加寿时的孩子气笑容,慢慢的从太子面庞滑落,皇帝没有发觉,他听小儿女情意津津有味,抬眼笑着追问:“倒没有闹着看太医要好玩的东西?”
太子又是一笑,皇帝在他的笑容里微动心肠。
他知道从去年开始皇后的事情对太子多少有影响,虽然没有见到过太子很不情意或是背后有怨言的回话,但可想而知,那是他的母后,他不会无动于衷。
但他的身边有个小加寿,那是仅次于妹妹瑞庆的小开心果儿。太后脸面前只要有加寿在,就笑得合不拢口。太上皇年老,身子骨儿却好,早就有话出来,说是加寿养在宫里的原因。
皇帝就是不相信加寿真的是寿星下凡,在今天见到儿子说到加寿就兴致高涨,哪怕加寿受行刺听上去也憨态可掬,他对加寿更满意一步。
看看她不仅能陪太后,能给太上皇添寿,还能规劝太子念书,又给太子添上许多的欢乐。
皇帝忽然生出来老子答应一门亲事,就对得起儿子的想法,接下来,也就对柳家更生不满。
面色往下一沉,太子要说出口的话无意中让打散,小心的觑觑皇帝面容,愁眉暗想着,今天不能为母后说句话吗?父皇要是肯去看看母后该有多好?
皇帝的话把他的心思带开:“太子,去办柳家这事情吧,不要错拿了人,也不要姑息。”
罪魁祸首是柳家,太子即刻把皇后放下。先把柳家清理一番,没有人怂恿,母后总比现在好。
这是大事情,太子恭敬的应声,缓步往殿外退出,皇帝叫住他,微微一笑:“去哄寿姐儿,让她不要怕,我为她做主,不许任何人欺负她。”
太子忍俊不禁又是一笑,皇帝心想说到加寿这又开心了不是,含笑问道:“你笑什么?”
“她听到父皇的话以后,一定又要这个模样。”太子把个眼睛对着梁顶子扫一眼。
他和皇帝是父子,也是君臣,不敢放肆的抬下巴,就这么飞快一瞄就算学结束。
这模样儿十足可笑不是?所以太子殿下没忍住笑,加寿又要得意了。
皇帝哈哈大笑一声,手指太子道:“你这就很淘气,她也淘气,去吧,让她得意去,翘到天上去又有什么,她是什么身份的人,受了惊吓,喜欢一下也无妨。”
太子依言退出,在殿外面他的贴身奴才走上来悄问:“皇上今天喜欢吧,奴才听到好些声笑。”
这就是生在皇家人的不容易,或者说生长在权势富贵之家的不容易。
公子哥儿皇子皇孙们稍懂事的时候,侍候他们的人就会背地里提醒,今天长辈们喜不喜欢,明天长辈们高不高兴?
夫人和老太太置气了,小哥儿上去千万哄着些,不要让老太太发作几句才好。
皇后没消停的出事情,太子师们如临大敌,太子的奴才们也有好些话告诉太子。
除去加寿从来不说这些话,是太子耳朵边上的清净地以外,别的人全都有明有暗的提过。
都怕皇后带累太子,皇帝迁怒于太子,师傅们也好,奴才们也好,将是头一个倒霉的人。
会说他们没教好没侍候好没规劝好。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的时候,没有这些担心。凡事有太后呢,皇帝再大,也大不过太后去,这样的话只是师傅们讲书才有。
去年刚入太子府第,多孝敬皇后了,问候于太后了,侍候于太上皇了,对皇帝察颜观色了,这些话全都出来,把太子耳朵还没有灌满,皇后不满意于加寿浮出水面,太后不满意于皇后浮出水面,皇帝对皇后宠爱渐少原本就在水面上,倒不用再浮出来,让太子殿下时常的睡不好觉,为父皇母后不再和气而忧心忡忡。
柳明等人看不起柳至“讨好”太后,以为他们有太子殿下,就能起个波浪什么的,是想不到太子殿下如履薄冰。
太子听奴才的话听多了,自然入耳。师傅们要教导太子警惕,不仅仅警惕祸起萧墙,兄弟叔侄,还要警惕奸人佞臣,乱言贼子,是自然入心。
入耳入心里,只有加寿能让太子殿下快快乐乐,加寿还是除在皇后面前以外,在别人面前全是讨喜欢的一流人物。
听到奴才的问话,太子又为加寿笑上一笑。问话的奴才见到殿下笑容轻松,吁一口气,不等回答就道:“喜欢就好。”
太子轻声道:“父皇说要安慰寿姐儿,所以喜欢。”
“那您有没有提到皇后娘娘,为娘娘也进言几句?”问话的奴才又适时进言。
……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好几年,太后给他换了一批人,说话的这个人是太后的人。
隔三差五的提醒太子殿下想到娘娘,是太后为人的周全。不提到皇后,太子也会想到,不如大大方方的主动提出,既让太子领会太后对皇后有慈爱,也是奴才们不管出自于哪里,到了太子身边后,一切心思只有太子殿下的意思。
绝对不是那种出自于皇后,就只说皇后好,跟皇后不好的人都说不好。
太子总有一天会大的,说话心地上不忠厚,他自己会听出来。也正是他一天一天的渐长,对太后感情越深。
太后从来不是皇后那种怨言多多,怨天怨地怨皇帝怨美人多。她一直有节奏的把握太子和皇后相见的分寸,功夫是下在暗地里的。
可见一个人偏向另一个人,绝对不是表面上强横狠,就能吓住震住别人。
人心为上,感情为上。
……
对于奴才的问话,太子摇一摇头。但没有伤感。说话的奴才比太子大两岁,也算太子的玩伴。太子有些话不避他,低声道:“父皇很喜欢我,把柳家交给我办。”
“哦哦哦,这是天大的信任不是?”奴才机灵的行个礼:“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皇上和殿下亲厚,是本朝之福,是百姓们之福,是奴才之福。” ↑返回顶部↑
太子更是嘻嘻一声:“接回去问她怕不怕,她说饿了,给吃的最好。”
皇帝放声而笑:“哈哈,这也是她的能耐。”
太子兴奋勃勃:“可不是,给她一碗肉汤,又是两个点心,她吃完了,就不要我陪着哄,撵我去看书。”
心头一动,皇后的憔悴面容在太子眼前晃动。但凡出了事情,不都是应该哄着的吗?
从母后又一次关在宫里,父皇一次也没有去过。就是颁发圣旨恢复皇后仪仗的那天,也有一句话,让皇后安养,不必面见谢恩。
皇帝是不想见到皇后的抱怨容颜,而皇后呢,真的不想对他谢恩,她觉得自己受足冤屈,又看出皇帝不想见到她,皇后愤然更是不来。
说到加寿时的孩子气笑容,慢慢的从太子面庞滑落,皇帝没有发觉,他听小儿女情意津津有味,抬眼笑着追问:“倒没有闹着看太医要好玩的东西?”
太子又是一笑,皇帝在他的笑容里微动心肠。
他知道从去年开始皇后的事情对太子多少有影响,虽然没有见到过太子很不情意或是背后有怨言的回话,但可想而知,那是他的母后,他不会无动于衷。
但他的身边有个小加寿,那是仅次于妹妹瑞庆的小开心果儿。太后脸面前只要有加寿在,就笑得合不拢口。太上皇年老,身子骨儿却好,早就有话出来,说是加寿养在宫里的原因。
皇帝就是不相信加寿真的是寿星下凡,在今天见到儿子说到加寿就兴致高涨,哪怕加寿受行刺听上去也憨态可掬,他对加寿更满意一步。
看看她不仅能陪太后,能给太上皇添寿,还能规劝太子念书,又给太子添上许多的欢乐。
皇帝忽然生出来老子答应一门亲事,就对得起儿子的想法,接下来,也就对柳家更生不满。
面色往下一沉,太子要说出口的话无意中让打散,小心的觑觑皇帝面容,愁眉暗想着,今天不能为母后说句话吗?父皇要是肯去看看母后该有多好?
皇帝的话把他的心思带开:“太子,去办柳家这事情吧,不要错拿了人,也不要姑息。”
罪魁祸首是柳家,太子即刻把皇后放下。先把柳家清理一番,没有人怂恿,母后总比现在好。
这是大事情,太子恭敬的应声,缓步往殿外退出,皇帝叫住他,微微一笑:“去哄寿姐儿,让她不要怕,我为她做主,不许任何人欺负她。”
太子忍俊不禁又是一笑,皇帝心想说到加寿这又开心了不是,含笑问道:“你笑什么?”
“她听到父皇的话以后,一定又要这个模样。”太子把个眼睛对着梁顶子扫一眼。
他和皇帝是父子,也是君臣,不敢放肆的抬下巴,就这么飞快一瞄就算学结束。
这模样儿十足可笑不是?所以太子殿下没忍住笑,加寿又要得意了。
皇帝哈哈大笑一声,手指太子道:“你这就很淘气,她也淘气,去吧,让她得意去,翘到天上去又有什么,她是什么身份的人,受了惊吓,喜欢一下也无妨。”
太子依言退出,在殿外面他的贴身奴才走上来悄问:“皇上今天喜欢吧,奴才听到好些声笑。”
这就是生在皇家人的不容易,或者说生长在权势富贵之家的不容易。
公子哥儿皇子皇孙们稍懂事的时候,侍候他们的人就会背地里提醒,今天长辈们喜不喜欢,明天长辈们高不高兴?
夫人和老太太置气了,小哥儿上去千万哄着些,不要让老太太发作几句才好。
皇后没消停的出事情,太子师们如临大敌,太子的奴才们也有好些话告诉太子。
除去加寿从来不说这些话,是太子耳朵边上的清净地以外,别的人全都有明有暗的提过。
都怕皇后带累太子,皇帝迁怒于太子,师傅们也好,奴才们也好,将是头一个倒霉的人。
会说他们没教好没侍候好没规劝好。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的时候,没有这些担心。凡事有太后呢,皇帝再大,也大不过太后去,这样的话只是师傅们讲书才有。
去年刚入太子府第,多孝敬皇后了,问候于太后了,侍候于太上皇了,对皇帝察颜观色了,这些话全都出来,把太子耳朵还没有灌满,皇后不满意于加寿浮出水面,太后不满意于皇后浮出水面,皇帝对皇后宠爱渐少原本就在水面上,倒不用再浮出来,让太子殿下时常的睡不好觉,为父皇母后不再和气而忧心忡忡。
柳明等人看不起柳至“讨好”太后,以为他们有太子殿下,就能起个波浪什么的,是想不到太子殿下如履薄冰。
太子听奴才的话听多了,自然入耳。师傅们要教导太子警惕,不仅仅警惕祸起萧墙,兄弟叔侄,还要警惕奸人佞臣,乱言贼子,是自然入心。
入耳入心里,只有加寿能让太子殿下快快乐乐,加寿还是除在皇后面前以外,在别人面前全是讨喜欢的一流人物。
听到奴才的问话,太子又为加寿笑上一笑。问话的奴才见到殿下笑容轻松,吁一口气,不等回答就道:“喜欢就好。”
太子轻声道:“父皇说要安慰寿姐儿,所以喜欢。”
“那您有没有提到皇后娘娘,为娘娘也进言几句?”问话的奴才又适时进言。
……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好几年,太后给他换了一批人,说话的这个人是太后的人。
隔三差五的提醒太子殿下想到娘娘,是太后为人的周全。不提到皇后,太子也会想到,不如大大方方的主动提出,既让太子领会太后对皇后有慈爱,也是奴才们不管出自于哪里,到了太子身边后,一切心思只有太子殿下的意思。
绝对不是那种出自于皇后,就只说皇后好,跟皇后不好的人都说不好。
太子总有一天会大的,说话心地上不忠厚,他自己会听出来。也正是他一天一天的渐长,对太后感情越深。
太后从来不是皇后那种怨言多多,怨天怨地怨皇帝怨美人多。她一直有节奏的把握太子和皇后相见的分寸,功夫是下在暗地里的。
可见一个人偏向另一个人,绝对不是表面上强横狠,就能吓住震住别人。
人心为上,感情为上。
……
对于奴才的问话,太子摇一摇头。但没有伤感。说话的奴才比太子大两岁,也算太子的玩伴。太子有些话不避他,低声道:“父皇很喜欢我,把柳家交给我办。”
“哦哦哦,这是天大的信任不是?”奴才机灵的行个礼:“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皇上和殿下亲厚,是本朝之福,是百姓们之福,是奴才之福。”
皇帝放声而笑:“哈哈,这也是她的能耐。”
太子兴奋勃勃:“可不是,给她一碗肉汤,又是两个点心,她吃完了,就不要我陪着哄,撵我去看书。”
心头一动,皇后的憔悴面容在太子眼前晃动。但凡出了事情,不都是应该哄着的吗?
从母后又一次关在宫里,父皇一次也没有去过。就是颁发圣旨恢复皇后仪仗的那天,也有一句话,让皇后安养,不必面见谢恩。
皇帝是不想见到皇后的抱怨容颜,而皇后呢,真的不想对他谢恩,她觉得自己受足冤屈,又看出皇帝不想见到她,皇后愤然更是不来。
说到加寿时的孩子气笑容,慢慢的从太子面庞滑落,皇帝没有发觉,他听小儿女情意津津有味,抬眼笑着追问:“倒没有闹着看太医要好玩的东西?”
太子又是一笑,皇帝在他的笑容里微动心肠。
他知道从去年开始皇后的事情对太子多少有影响,虽然没有见到过太子很不情意或是背后有怨言的回话,但可想而知,那是他的母后,他不会无动于衷。
但他的身边有个小加寿,那是仅次于妹妹瑞庆的小开心果儿。太后脸面前只要有加寿在,就笑得合不拢口。太上皇年老,身子骨儿却好,早就有话出来,说是加寿养在宫里的原因。
皇帝就是不相信加寿真的是寿星下凡,在今天见到儿子说到加寿就兴致高涨,哪怕加寿受行刺听上去也憨态可掬,他对加寿更满意一步。
看看她不仅能陪太后,能给太上皇添寿,还能规劝太子念书,又给太子添上许多的欢乐。
皇帝忽然生出来老子答应一门亲事,就对得起儿子的想法,接下来,也就对柳家更生不满。
面色往下一沉,太子要说出口的话无意中让打散,小心的觑觑皇帝面容,愁眉暗想着,今天不能为母后说句话吗?父皇要是肯去看看母后该有多好?
皇帝的话把他的心思带开:“太子,去办柳家这事情吧,不要错拿了人,也不要姑息。”
罪魁祸首是柳家,太子即刻把皇后放下。先把柳家清理一番,没有人怂恿,母后总比现在好。
这是大事情,太子恭敬的应声,缓步往殿外退出,皇帝叫住他,微微一笑:“去哄寿姐儿,让她不要怕,我为她做主,不许任何人欺负她。”
太子忍俊不禁又是一笑,皇帝心想说到加寿这又开心了不是,含笑问道:“你笑什么?”
“她听到父皇的话以后,一定又要这个模样。”太子把个眼睛对着梁顶子扫一眼。
他和皇帝是父子,也是君臣,不敢放肆的抬下巴,就这么飞快一瞄就算学结束。
这模样儿十足可笑不是?所以太子殿下没忍住笑,加寿又要得意了。
皇帝哈哈大笑一声,手指太子道:“你这就很淘气,她也淘气,去吧,让她得意去,翘到天上去又有什么,她是什么身份的人,受了惊吓,喜欢一下也无妨。”
太子依言退出,在殿外面他的贴身奴才走上来悄问:“皇上今天喜欢吧,奴才听到好些声笑。”
这就是生在皇家人的不容易,或者说生长在权势富贵之家的不容易。
公子哥儿皇子皇孙们稍懂事的时候,侍候他们的人就会背地里提醒,今天长辈们喜不喜欢,明天长辈们高不高兴?
夫人和老太太置气了,小哥儿上去千万哄着些,不要让老太太发作几句才好。
皇后没消停的出事情,太子师们如临大敌,太子的奴才们也有好些话告诉太子。
除去加寿从来不说这些话,是太子耳朵边上的清净地以外,别的人全都有明有暗的提过。
都怕皇后带累太子,皇帝迁怒于太子,师傅们也好,奴才们也好,将是头一个倒霉的人。
会说他们没教好没侍候好没规劝好。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的时候,没有这些担心。凡事有太后呢,皇帝再大,也大不过太后去,这样的话只是师傅们讲书才有。
去年刚入太子府第,多孝敬皇后了,问候于太后了,侍候于太上皇了,对皇帝察颜观色了,这些话全都出来,把太子耳朵还没有灌满,皇后不满意于加寿浮出水面,太后不满意于皇后浮出水面,皇帝对皇后宠爱渐少原本就在水面上,倒不用再浮出来,让太子殿下时常的睡不好觉,为父皇母后不再和气而忧心忡忡。
柳明等人看不起柳至“讨好”太后,以为他们有太子殿下,就能起个波浪什么的,是想不到太子殿下如履薄冰。
太子听奴才的话听多了,自然入耳。师傅们要教导太子警惕,不仅仅警惕祸起萧墙,兄弟叔侄,还要警惕奸人佞臣,乱言贼子,是自然入心。
入耳入心里,只有加寿能让太子殿下快快乐乐,加寿还是除在皇后面前以外,在别人面前全是讨喜欢的一流人物。
听到奴才的问话,太子又为加寿笑上一笑。问话的奴才见到殿下笑容轻松,吁一口气,不等回答就道:“喜欢就好。”
太子轻声道:“父皇说要安慰寿姐儿,所以喜欢。”
“那您有没有提到皇后娘娘,为娘娘也进言几句?”问话的奴才又适时进言。
……
太子养在太后宫里好几年,太后给他换了一批人,说话的这个人是太后的人。
隔三差五的提醒太子殿下想到娘娘,是太后为人的周全。不提到皇后,太子也会想到,不如大大方方的主动提出,既让太子领会太后对皇后有慈爱,也是奴才们不管出自于哪里,到了太子身边后,一切心思只有太子殿下的意思。
绝对不是那种出自于皇后,就只说皇后好,跟皇后不好的人都说不好。
太子总有一天会大的,说话心地上不忠厚,他自己会听出来。也正是他一天一天的渐长,对太后感情越深。
太后从来不是皇后那种怨言多多,怨天怨地怨皇帝怨美人多。她一直有节奏的把握太子和皇后相见的分寸,功夫是下在暗地里的。
可见一个人偏向另一个人,绝对不是表面上强横狠,就能吓住震住别人。
人心为上,感情为上。
……
对于奴才的问话,太子摇一摇头。但没有伤感。说话的奴才比太子大两岁,也算太子的玩伴。太子有些话不避他,低声道:“父皇很喜欢我,把柳家交给我办。”
“哦哦哦,这是天大的信任不是?”奴才机灵的行个礼:“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皇上和殿下亲厚,是本朝之福,是百姓们之福,是奴才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