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自从袁训一家回来,两府里轮流用饭。今天全在袁家,龙氏兄弟也就一起去了。
    看着热热闹闹的身影,萧战不是习惯的追上去理论,而是反复的质问:“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想寻个缘由出来。
    他能问谁呢?这里就这几个人。沈沐麟是不会回他,执瑜执璞嘟囔:“罢了吧,战哥,你费尽再多的心思也比不上大姐。”
    萧战不死心,加寿以后是皇后,他能不懂吗?但还是道:“我知道我知道,但昨天还不是这样的,我就是想知道个原因。”
    执瑜怏怏:“原因?你在这里能问出来什么!我们和你一样刚听说,你在这里只能问天问地。”招呼着执璞和沈沐麟:“兵器放架子上,咱们也用饭去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三个人扭身一看,见萧战拔腿飞奔而去。
    沈沐麟忍不住笑:“他去寻原因去了,真是的,我看着岳父也疼加福,作什么还要一争再争?”看似说萧战,眸光询问的也放到舅哥面上。
    执瑜慢吞吞:“不为什么,就是要争一下,不争,就全让大姐和战哥拦完了。”
    执璞拖长嗓音:“就是想知道从我小的时候就掐尖儿的东西往京里送,是为了什么?”
    三个人说着话,也往饭厅里去了。
    ……
    当天萧战也没有弄明白原因,去找韩正经和好孩子问,拿出回京后请客、吃点心等利诱。韩正经和好孩子哪里知道?但知道萧战又“针对”大表姐,正经双眼对地,好孩子双眼对天,萧战吼声吃点心了才恢复正坐。又去称心如意处百般敲打,也是个不明白只得作罢。
    大家都习惯萧战的“举动”,这一天只气到他的爹。萧战东奔西走的追问,把和他爹暂时的平衡,每天有半个时辰父子相聚抛开。梁山王跑去把袁训骂上一顿,让陈留郡王轰走。这一天王爷父子就各有“心事”,别人没有招惹,也看上去不好过。
    回京前的日子,两府忙忙碌碌。龙怀城身为嫡子送到京城,陈留郡王女儿大婚,前往京城。梁山王已答应。各自收拾东西。方氏母女带着禇大花随船见老太太,邵氏张氏就不去,接走外孙亲热几天。
    加寿的丫头二丫和父母亲戚离别,天豹母子往旧草场上去走了走,回想当年,再想到天豹如今是官身,想到人的际遇,如果没有遇到侯夫人母女一对好心人,母子不是落草就是为贼,母子们感慨万千。
    加寿听了许多的外国古记,海路上的颠簸。姐妹三人对海上小岛最为入迷。回想起她们在南海诸岛上玩耍过,算重温一回。
    辅国公世居在此,因为是边城,代代有守城功绩。闻听国公前往京中,送行的人无数。诸家国公们,是在临走前的那天约好到来。
    ……
    当年和梁山王府互相掣肘的八位国公,钱国公温国公已倒,成国公庄国公和定边郡王勾结。坐下来,除老国公以外只有三位。英国公、登国公和宣国公。
    老国公心头发酸,三位国公感受不到他的心情,只彼此看看人数凋零,没有说话以前也是唏嘘。
    这些代下来,总曾有过情意,也曾有过矛盾和猜忌。但老国公知道都不是他们上门的话题,更不会是送行。老国公挑开窗户纸:“好些年没好好的聊,今天不说个痛快,我走了,只怕这辈子不能再见到。”
    他的面上还带着将要离开故土的茫然,但也让三位国公油然羡慕。
    英国公叹气道:“你这是要去享福的人,我们不能比啊。”
    老国公哎呀一声:“什么能比不能比的,孝顺儿子没有,这不过是外甥孝敬我。”
    早年间辅国公府的笑话,国公们间不是秘密。听到老国公毫不掩饰,英国公也不再掩饰来意,和登国公、宣国公看上一看,道:“我们也不指望孝顺儿子,只指望京里能想到旧日局面。”
    老国公对太子的回话也是这个意思,但太子是什么决断,京里又是怎么看,他却不能这就知道。因此不能肯定的安抚三位国公,也没必要这就告诉他们自己和太子进言过。不用告诉,他们也会东猜西猜。当下只能是安慰的口吻:“会好的,像我也没有想到老了老了归外甥养。”
    笑容好似自嘲,反正没有人会认为他由外甥养有哪里不对。以袁训带着加寿和太子及一家人迎接他的大张旗鼓方式,人人只羡慕他还来不及。
    三位国公陪他笑上一笑,英国公委婉再道:“几十年大家的处境,你知我知,咱们没有可隐瞒的,也刻意做不成假。老龙,如今你去天下子脚下,说话可就方便了。”
    老国公心想只要有机会,话是一定会说。但刻意的提到“方便”,兴许进了京找不到机会说呢?皇上难道就肯日理万机中见我不成?这可说不好,他还是含糊其词:“我可以忘记你们的处境,难道自己几十年怎么过来也会忘记?能说的时候我自然会说,只怕……”
    下面“不能说”顿上一顿,这是不用明说出来的话。但三位国公眸光微亮,像是等的就是这句。老国公疑惑不解刚刚出来,英国公清清嗓子,小心翼翼地道:“您是养老去的,自然没地儿说去。但尚书见驾有的是机会。”
    老国公哦上一声,微微有了笑容。发现自己看似在离愁中,其实还是在喜悦里。不然怎么会这点子小心思看不出来。
    国公们都是几十年阅历,深知道实权重要。现放着太子在这里,大学士在这里,他们都不找,偏偏在这就要登船的前一天上门,主意打在能随时见驾的袁训身上。
    为什么来得这么晚?来的过早怕老国公左辞行右辞行的,辞来辞去忘记他们的叮嘱。这是他们的用心良苦。
    索性的,老国公大大方方道:“既然要见他,我把他叫来你们说话。”
    三个国公一起摆着手笑:“不用不用,我们在他面前说话哪有分量,虽然爵位比他高,但谁不知道忠毅侯本是永国公?只为敬重你这舅父不肯并肩才辞去国公爵。您记着,到京里去,住他家里不是吗?有机会就说上一回,您说话他准保上心。我们说,有什么用?”
    他们既肯承认这样想,老国公来上一通取笑:“我以为醉翁之意在尚书,却原来深意下面还深得很。”三个国公陪他笑上一回,因明天就起程,不好多耽误,约好明日送行辞出。
    老国公独坐房中的时候,痛痛快快的露出笑容。他已看出自己是喜欢,却原来离愁不多。又何必遮遮掩掩。正笑着,小十跑进来,欢快地道:“父亲父亲,我来检查东西。您收拾好了的吧?明天上路去,可不许说丢东丢西的,误我的船到京里。”
    老国公跟他打趣着:“哟,你又来检查东西了?昨儿你检查三回还不足吗?什么叫耽误你的船,你是随我去的不是吗?”
    小十才不生气,昂首挺胸道:“就是随您去,姑母等着见的也是我。”说过,一溜烟儿的走了。留下老国公在后面大笑:“没有我,你姑母才不等着见你呢。”
    话由尚在摇动不止的门帘子出去,小十的回话也由门帘子缝里进来,脆甜脆甜的嗓音:“不会的……”
    ……
    老国公离开大同,俨然全城的大事情。余伯南不管送他也好,打着送宝珠的私意也好,都起个大早往国公府。路上,见到街头巷尾过年似的热闹。手中捧着香烛的,在家门前摆着香案的。路远,去年听到信,今年才有功夫赶到的十里八乡百姓们。把往国公府去的路堵得水泄不通。
    “老国公就要走了?”这是个远路来的。
    “是啊,咱们这城里的人一生受用不尽国公府在这里的好处,也没有好好对过他,他竟然要走了?”这个人说着话,嗬嗬就要哭。
    有人劝他:“人家去当京里人,咱们得为老国公喜欢,好事儿不要哭。”
    在这样的话语里面,余伯南就以为自己也应该是喜欢的。但想到守在这里近十年,和宝珠匆匆一见却又要别过,实在喜欢不起来。回想他在几处任上呆过,只有这里最安心。跟守住一个渴望发芽种子似的,不过就为这里是袁家的老家,宝珠总得隔上几年回来瞧瞧。
    但他没想到皇上登基后,忠毅侯变成太后外戚,成了侯爷当上尚书又有太后公开的眷顾,轻易不再返乡。余大人在那一年时时失落,但苦苦思索老国公在,宝珠不可能一次不回。终于,把宝珠盼来,却是把老国公接走。余大人能有什么好心情?
    人群里说话,那准备要哭的是他此时的知己。
    衙役们开道,开出一条路送他到国公府上。见到大门,余伯南眼睛一酸,险些失声泪落。认得的人上来寒暄,自己也感丢人。装着春天风沙大,把帕子向眼角一揩,喃喃道:“这天气,尽迷人眼睛去了。”
    这本算是句实话,春天可不就是风沙大。但一句话把自己说得怔住。什么是这天气迷人眼?简直就是十几年前窃珠贼出现以后,世事就迷自己眼睛去了。 ↑返回顶部↑
    原来自从袁训一家回来,两府里轮流用饭。今天全在袁家,龙氏兄弟也就一起去了。
    看着热热闹闹的身影,萧战不是习惯的追上去理论,而是反复的质问:“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想寻个缘由出来。
    他能问谁呢?这里就这几个人。沈沐麟是不会回他,执瑜执璞嘟囔:“罢了吧,战哥,你费尽再多的心思也比不上大姐。”
    萧战不死心,加寿以后是皇后,他能不懂吗?但还是道:“我知道我知道,但昨天还不是这样的,我就是想知道个原因。”
    执瑜怏怏:“原因?你在这里能问出来什么!我们和你一样刚听说,你在这里只能问天问地。”招呼着执璞和沈沐麟:“兵器放架子上,咱们也用饭去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三个人扭身一看,见萧战拔腿飞奔而去。
    沈沐麟忍不住笑:“他去寻原因去了,真是的,我看着岳父也疼加福,作什么还要一争再争?”看似说萧战,眸光询问的也放到舅哥面上。
    执瑜慢吞吞:“不为什么,就是要争一下,不争,就全让大姐和战哥拦完了。”
    执璞拖长嗓音:“就是想知道从我小的时候就掐尖儿的东西往京里送,是为了什么?”
    三个人说着话,也往饭厅里去了。
    ……
    当天萧战也没有弄明白原因,去找韩正经和好孩子问,拿出回京后请客、吃点心等利诱。韩正经和好孩子哪里知道?但知道萧战又“针对”大表姐,正经双眼对地,好孩子双眼对天,萧战吼声吃点心了才恢复正坐。又去称心如意处百般敲打,也是个不明白只得作罢。
    大家都习惯萧战的“举动”,这一天只气到他的爹。萧战东奔西走的追问,把和他爹暂时的平衡,每天有半个时辰父子相聚抛开。梁山王跑去把袁训骂上一顿,让陈留郡王轰走。这一天王爷父子就各有“心事”,别人没有招惹,也看上去不好过。
    回京前的日子,两府忙忙碌碌。龙怀城身为嫡子送到京城,陈留郡王女儿大婚,前往京城。梁山王已答应。各自收拾东西。方氏母女带着禇大花随船见老太太,邵氏张氏就不去,接走外孙亲热几天。
    加寿的丫头二丫和父母亲戚离别,天豹母子往旧草场上去走了走,回想当年,再想到天豹如今是官身,想到人的际遇,如果没有遇到侯夫人母女一对好心人,母子不是落草就是为贼,母子们感慨万千。
    加寿听了许多的外国古记,海路上的颠簸。姐妹三人对海上小岛最为入迷。回想起她们在南海诸岛上玩耍过,算重温一回。
    辅国公世居在此,因为是边城,代代有守城功绩。闻听国公前往京中,送行的人无数。诸家国公们,是在临走前的那天约好到来。
    ……
    当年和梁山王府互相掣肘的八位国公,钱国公温国公已倒,成国公庄国公和定边郡王勾结。坐下来,除老国公以外只有三位。英国公、登国公和宣国公。
    老国公心头发酸,三位国公感受不到他的心情,只彼此看看人数凋零,没有说话以前也是唏嘘。
    这些代下来,总曾有过情意,也曾有过矛盾和猜忌。但老国公知道都不是他们上门的话题,更不会是送行。老国公挑开窗户纸:“好些年没好好的聊,今天不说个痛快,我走了,只怕这辈子不能再见到。”
    他的面上还带着将要离开故土的茫然,但也让三位国公油然羡慕。
    英国公叹气道:“你这是要去享福的人,我们不能比啊。”
    老国公哎呀一声:“什么能比不能比的,孝顺儿子没有,这不过是外甥孝敬我。”
    早年间辅国公府的笑话,国公们间不是秘密。听到老国公毫不掩饰,英国公也不再掩饰来意,和登国公、宣国公看上一看,道:“我们也不指望孝顺儿子,只指望京里能想到旧日局面。”
    老国公对太子的回话也是这个意思,但太子是什么决断,京里又是怎么看,他却不能这就知道。因此不能肯定的安抚三位国公,也没必要这就告诉他们自己和太子进言过。不用告诉,他们也会东猜西猜。当下只能是安慰的口吻:“会好的,像我也没有想到老了老了归外甥养。”
    笑容好似自嘲,反正没有人会认为他由外甥养有哪里不对。以袁训带着加寿和太子及一家人迎接他的大张旗鼓方式,人人只羡慕他还来不及。
    三位国公陪他笑上一笑,英国公委婉再道:“几十年大家的处境,你知我知,咱们没有可隐瞒的,也刻意做不成假。老龙,如今你去天下子脚下,说话可就方便了。”
    老国公心想只要有机会,话是一定会说。但刻意的提到“方便”,兴许进了京找不到机会说呢?皇上难道就肯日理万机中见我不成?这可说不好,他还是含糊其词:“我可以忘记你们的处境,难道自己几十年怎么过来也会忘记?能说的时候我自然会说,只怕……”
    下面“不能说”顿上一顿,这是不用明说出来的话。但三位国公眸光微亮,像是等的就是这句。老国公疑惑不解刚刚出来,英国公清清嗓子,小心翼翼地道:“您是养老去的,自然没地儿说去。但尚书见驾有的是机会。”
    老国公哦上一声,微微有了笑容。发现自己看似在离愁中,其实还是在喜悦里。不然怎么会这点子小心思看不出来。
    国公们都是几十年阅历,深知道实权重要。现放着太子在这里,大学士在这里,他们都不找,偏偏在这就要登船的前一天上门,主意打在能随时见驾的袁训身上。
    为什么来得这么晚?来的过早怕老国公左辞行右辞行的,辞来辞去忘记他们的叮嘱。这是他们的用心良苦。
    索性的,老国公大大方方道:“既然要见他,我把他叫来你们说话。”
    三个国公一起摆着手笑:“不用不用,我们在他面前说话哪有分量,虽然爵位比他高,但谁不知道忠毅侯本是永国公?只为敬重你这舅父不肯并肩才辞去国公爵。您记着,到京里去,住他家里不是吗?有机会就说上一回,您说话他准保上心。我们说,有什么用?”
    他们既肯承认这样想,老国公来上一通取笑:“我以为醉翁之意在尚书,却原来深意下面还深得很。”三个国公陪他笑上一回,因明天就起程,不好多耽误,约好明日送行辞出。
    老国公独坐房中的时候,痛痛快快的露出笑容。他已看出自己是喜欢,却原来离愁不多。又何必遮遮掩掩。正笑着,小十跑进来,欢快地道:“父亲父亲,我来检查东西。您收拾好了的吧?明天上路去,可不许说丢东丢西的,误我的船到京里。”
    老国公跟他打趣着:“哟,你又来检查东西了?昨儿你检查三回还不足吗?什么叫耽误你的船,你是随我去的不是吗?”
    小十才不生气,昂首挺胸道:“就是随您去,姑母等着见的也是我。”说过,一溜烟儿的走了。留下老国公在后面大笑:“没有我,你姑母才不等着见你呢。”
    话由尚在摇动不止的门帘子出去,小十的回话也由门帘子缝里进来,脆甜脆甜的嗓音:“不会的……”
    ……
    老国公离开大同,俨然全城的大事情。余伯南不管送他也好,打着送宝珠的私意也好,都起个大早往国公府。路上,见到街头巷尾过年似的热闹。手中捧着香烛的,在家门前摆着香案的。路远,去年听到信,今年才有功夫赶到的十里八乡百姓们。把往国公府去的路堵得水泄不通。
    “老国公就要走了?”这是个远路来的。
    “是啊,咱们这城里的人一生受用不尽国公府在这里的好处,也没有好好对过他,他竟然要走了?”这个人说着话,嗬嗬就要哭。
    有人劝他:“人家去当京里人,咱们得为老国公喜欢,好事儿不要哭。”
    在这样的话语里面,余伯南就以为自己也应该是喜欢的。但想到守在这里近十年,和宝珠匆匆一见却又要别过,实在喜欢不起来。回想他在几处任上呆过,只有这里最安心。跟守住一个渴望发芽种子似的,不过就为这里是袁家的老家,宝珠总得隔上几年回来瞧瞧。
    但他没想到皇上登基后,忠毅侯变成太后外戚,成了侯爷当上尚书又有太后公开的眷顾,轻易不再返乡。余大人在那一年时时失落,但苦苦思索老国公在,宝珠不可能一次不回。终于,把宝珠盼来,却是把老国公接走。余大人能有什么好心情?
    人群里说话,那准备要哭的是他此时的知己。
    衙役们开道,开出一条路送他到国公府上。见到大门,余伯南眼睛一酸,险些失声泪落。认得的人上来寒暄,自己也感丢人。装着春天风沙大,把帕子向眼角一揩,喃喃道:“这天气,尽迷人眼睛去了。”
    这本算是句实话,春天可不就是风沙大。但一句话把自己说得怔住。什么是这天气迷人眼?简直就是十几年前窃珠贼出现以后,世事就迷自己眼睛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