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5节
董夫人不怕,笑道:“总由我们家而起,我们也去见见太后。”不管老王爷说什么,回身扶起老太太,学着长公主的话:“您老人家也是见证,您也去。”
安老太太不敢直视她,也真的没有精力,怕见太后多多解释,推托道:“我晕到现在,我就不去了。”董夫人一定要她去,掌珠也扶她:“祖母,去看个全套热闹。”
老太太嘟囔:“你是想去看。”起了来。一行人往宫里来。
……
常大人以为王府的人到了能说个道理,却没有想到一句话也不让说,就把他们弄到宫里。
是福还是祸,他实在难定,到了太上皇和太后面前叩见过,老实站到一旁畏手畏脚。
长公主把话说了一遍:“请父皇母后定夺。”
太上皇太后对好孩子发上的红宝石簪子看看,就知道女儿已是答应。这簪子是她心意的标记。而在常家她不明说,太上皇和太后也能理解。这是中间抢人亲事,知道的人说小王爷和好孩子青梅竹马难以割舍,不知道的人要说王府横行。而元皓的亲事说明以前,事先必须请太上皇和太后答应。
这是推到宫里来,太上皇和太后欣然接下,但确实要定,还须斟酌。又问镇南老王:“你是长辈,你先说。”
老王侃侃而谈:“要说家世,再没有比元皓更高的人。不管定谁家,都低于元皓。我没看家世,我看的是元皓和她熟悉,脾性互知,知根知底。再来这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
太上皇道:“是啊,这孩子是出游过的那个?”他眼神儿实在不济,好孩子站得远看不清楚。把好孩子叫到面前,仔细看了眉眼儿:“难怪叫个好孩子,生得是好。”
等他看完,老王接上他的话:“就是她,一起治过水灾,周济人馒头反倒灾民打了,伤没好,又去发馒头。”
太后点一点头。
“一起入藏,遇事儿不怕。”
出游三年的经历,是好孩子无人能敌的资本。太上皇太后齐声道:“那就定下来吧。”对董夫人道:“你们家再定一个,定亲的时候来请我,我到场。”
董夫人并不恼怒,上前跪下:“多谢太上皇太后恩典,斗胆,想再请一个恩典。”
太后对她颇有歉意,含笑道:“你说出来我听听。”
董夫人笑道:“特意请安老夫人也在,她可以作证常家我们是极满意的,如今又不止一个姑娘。好孩子姑娘不给我们,请太后作主,把增喜姑娘给我们家吧。”
安老太太和掌珠一起明白,难怪一定撺掇着老太太来,原来人家见事不成,短短的钟点儿里已有后着。
安老太太觉得这样就不伤亲戚和气,自己面子上也下得来,刚要进前说话,董夫人还不止说一个:“还有添喜姑娘,也请太后定给我们家吧。我们家有的是好孩子配。我选了来的保证不辱没。”
这位带着一网打尽,吃一个亏却想拐两个,老太太对她的羞愧就此没有。她却不乐意给两个,颤颤巍巍上前去:“回太后,一个一个定吧。”
她是董夫人的长辈,董夫人对她笑不好再说。掌珠却乐意,借着太后说平身,上前扶祖母的时候悄声问:“我愿意,又是太后赐亲,怎么不定?”
“你傻吗!得力的亲戚我还有阮家,全给董家,阮家岂不怪我!”老太太回到原站位上低声鄙夷。她还打算奇货可居模样。
掌珠先欢喜后垂下脸儿:“祖母忘记了,英明表弟是你不好孙婿的老师,定给阮家不小心就错了辈分。”
老太太嗤之以鼻:“又不是启蒙到如今的老师,中间拜的,怎么能算!等回家去就让这老师退了也罢,就只是个座师。小二当主考官的次数多着呢,在他手下的举子们全论辈分不成!实在不行,把添喜给董家,把增喜给阮家。”
这里不能长久私语,掌珠没办法解释自己丈夫韩世拓如今成规矩上迂腐夫子,只怕他不会答应,再一想小二本是表弟,不是也成了老师。掌珠不再多说。
太后答应董夫人,为常董两家赐婚。常家和老太太都不再存着对不住董家,都对董夫人的机智感激不尽。元皓抢亲成功,太后让宝珠教导好孩子规矩,准备请皇帝赐婚。
进宫的人出得宫来,后背上全是湿的。大家一笑,皆大欢喜。董常约好下个沐休日再定亲事,重新相看和增喜年纪相近的女婿。
……
宝珠是个忙人,顾不得天天去常家。在宫门上,老太太临走的时候吩咐好孩子:“赐婚前的日子不多,这几天你还是回来住吧,请教姨妈近不说,姐姐们也可以分担些教你。”
老太太唏嘘,深感自己福高运久,膝下这是第二个曾孙要当亲王妃。她让车去南安侯府,董家亲事本有哥哥过目,如今有改动,这就去报喜信。
元皓和好孩子听过很喜欢,元皓执意要和好孩子回常家多搬她几件衣裳,他的祖父和长公主也答应。两个人一个骑小马,一个跟母亲车进宫,依然这样回去。
在车里,玉珠看着女儿还有恍惚,到此时还不敢相信她能成权势赫赫的长公主之媳。未来的公公镇南王也不是窝囊王爷,手握京都附近的兵权。还有胖孩子……。因见过多回,知道他是个上进的孩子,七岁会念好些书,不用提出游就是一等一的人。
下了车,玉珠深一脚浅一脚的回房,打发女儿离开后大彻大悟,回房对丈夫道:“天生的运道不能更改,我还以为好孩子迟早要过家里的日子,准备劝她收敛做人,节俭做人。却没有想到她该是什么日子,还是什么日子,人家追加福的福气,要去王府过日子。”
常伏霖也是喜悦满面,闻言乐不可支。但夫妻最后还是感谢四妹夫妻,好孩子要不是在姨妈家里长大,怎么能攀上小王爷这亲事?小王爷也不会往家里来闹。
亲事已定下,太后金口玉言不会有变。回想不久前小王爷冲到家里来发脾气,夫妻荣幸之至。
……
消息插上翅膀似的传得飞快,安王听到软倒在椅子上。有一幅画面闪动着对他飞来,在他眼前停留,上面的轨迹清晰如看一眼可刻到脑海中。
而事实上,安王能想到这个,也已深在他脑海中。
袁家长女是太子妃,将是皇后。袁家三女是梁山王妃,执掌兵权。袁家外甥女儿是齐王妃,皇长子妃。这又出来一个内亲外甥女儿,将是镇南王妃。袁家权势本就仗太后而滔天,这以后更是固若金汤。
“还有人管没有人管!”齐王愤怒的跳起。手臂高高舞动,本想大叫一声给自己提醒:“御史!”但再一想这喜事的当事人之一常家,任职右都御史,是仅次左都御史的官职,专管御史。他沮丧的再提不起一丝力气。
怎么办……拼命的问自己,袁家得势就等于太子地位无忧……就没有人管了吗?真的可以这样组成关系网…。还有没有人管……
电光火石般,他想到一个人。
张大学士!
那曾为太子府上纳妾而慷慨主事的老夫子。
那只能是不放心殿下才不顾一把白胡子跟出京的张大学士!
找他去!
他难道坐视太子妃一族强大,而不闻不问吗!
……
张大学士在家里转圈圈,一会儿揪胡子,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扬眉,一会儿笑的自嘲。 ↑返回顶部↑
安老太太不敢直视她,也真的没有精力,怕见太后多多解释,推托道:“我晕到现在,我就不去了。”董夫人一定要她去,掌珠也扶她:“祖母,去看个全套热闹。”
老太太嘟囔:“你是想去看。”起了来。一行人往宫里来。
……
常大人以为王府的人到了能说个道理,却没有想到一句话也不让说,就把他们弄到宫里。
是福还是祸,他实在难定,到了太上皇和太后面前叩见过,老实站到一旁畏手畏脚。
长公主把话说了一遍:“请父皇母后定夺。”
太上皇太后对好孩子发上的红宝石簪子看看,就知道女儿已是答应。这簪子是她心意的标记。而在常家她不明说,太上皇和太后也能理解。这是中间抢人亲事,知道的人说小王爷和好孩子青梅竹马难以割舍,不知道的人要说王府横行。而元皓的亲事说明以前,事先必须请太上皇和太后答应。
这是推到宫里来,太上皇和太后欣然接下,但确实要定,还须斟酌。又问镇南老王:“你是长辈,你先说。”
老王侃侃而谈:“要说家世,再没有比元皓更高的人。不管定谁家,都低于元皓。我没看家世,我看的是元皓和她熟悉,脾性互知,知根知底。再来这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
太上皇道:“是啊,这孩子是出游过的那个?”他眼神儿实在不济,好孩子站得远看不清楚。把好孩子叫到面前,仔细看了眉眼儿:“难怪叫个好孩子,生得是好。”
等他看完,老王接上他的话:“就是她,一起治过水灾,周济人馒头反倒灾民打了,伤没好,又去发馒头。”
太后点一点头。
“一起入藏,遇事儿不怕。”
出游三年的经历,是好孩子无人能敌的资本。太上皇太后齐声道:“那就定下来吧。”对董夫人道:“你们家再定一个,定亲的时候来请我,我到场。”
董夫人并不恼怒,上前跪下:“多谢太上皇太后恩典,斗胆,想再请一个恩典。”
太后对她颇有歉意,含笑道:“你说出来我听听。”
董夫人笑道:“特意请安老夫人也在,她可以作证常家我们是极满意的,如今又不止一个姑娘。好孩子姑娘不给我们,请太后作主,把增喜姑娘给我们家吧。”
安老太太和掌珠一起明白,难怪一定撺掇着老太太来,原来人家见事不成,短短的钟点儿里已有后着。
安老太太觉得这样就不伤亲戚和气,自己面子上也下得来,刚要进前说话,董夫人还不止说一个:“还有添喜姑娘,也请太后定给我们家吧。我们家有的是好孩子配。我选了来的保证不辱没。”
这位带着一网打尽,吃一个亏却想拐两个,老太太对她的羞愧就此没有。她却不乐意给两个,颤颤巍巍上前去:“回太后,一个一个定吧。”
她是董夫人的长辈,董夫人对她笑不好再说。掌珠却乐意,借着太后说平身,上前扶祖母的时候悄声问:“我愿意,又是太后赐亲,怎么不定?”
“你傻吗!得力的亲戚我还有阮家,全给董家,阮家岂不怪我!”老太太回到原站位上低声鄙夷。她还打算奇货可居模样。
掌珠先欢喜后垂下脸儿:“祖母忘记了,英明表弟是你不好孙婿的老师,定给阮家不小心就错了辈分。”
老太太嗤之以鼻:“又不是启蒙到如今的老师,中间拜的,怎么能算!等回家去就让这老师退了也罢,就只是个座师。小二当主考官的次数多着呢,在他手下的举子们全论辈分不成!实在不行,把添喜给董家,把增喜给阮家。”
这里不能长久私语,掌珠没办法解释自己丈夫韩世拓如今成规矩上迂腐夫子,只怕他不会答应,再一想小二本是表弟,不是也成了老师。掌珠不再多说。
太后答应董夫人,为常董两家赐婚。常家和老太太都不再存着对不住董家,都对董夫人的机智感激不尽。元皓抢亲成功,太后让宝珠教导好孩子规矩,准备请皇帝赐婚。
进宫的人出得宫来,后背上全是湿的。大家一笑,皆大欢喜。董常约好下个沐休日再定亲事,重新相看和增喜年纪相近的女婿。
……
宝珠是个忙人,顾不得天天去常家。在宫门上,老太太临走的时候吩咐好孩子:“赐婚前的日子不多,这几天你还是回来住吧,请教姨妈近不说,姐姐们也可以分担些教你。”
老太太唏嘘,深感自己福高运久,膝下这是第二个曾孙要当亲王妃。她让车去南安侯府,董家亲事本有哥哥过目,如今有改动,这就去报喜信。
元皓和好孩子听过很喜欢,元皓执意要和好孩子回常家多搬她几件衣裳,他的祖父和长公主也答应。两个人一个骑小马,一个跟母亲车进宫,依然这样回去。
在车里,玉珠看着女儿还有恍惚,到此时还不敢相信她能成权势赫赫的长公主之媳。未来的公公镇南王也不是窝囊王爷,手握京都附近的兵权。还有胖孩子……。因见过多回,知道他是个上进的孩子,七岁会念好些书,不用提出游就是一等一的人。
下了车,玉珠深一脚浅一脚的回房,打发女儿离开后大彻大悟,回房对丈夫道:“天生的运道不能更改,我还以为好孩子迟早要过家里的日子,准备劝她收敛做人,节俭做人。却没有想到她该是什么日子,还是什么日子,人家追加福的福气,要去王府过日子。”
常伏霖也是喜悦满面,闻言乐不可支。但夫妻最后还是感谢四妹夫妻,好孩子要不是在姨妈家里长大,怎么能攀上小王爷这亲事?小王爷也不会往家里来闹。
亲事已定下,太后金口玉言不会有变。回想不久前小王爷冲到家里来发脾气,夫妻荣幸之至。
……
消息插上翅膀似的传得飞快,安王听到软倒在椅子上。有一幅画面闪动着对他飞来,在他眼前停留,上面的轨迹清晰如看一眼可刻到脑海中。
而事实上,安王能想到这个,也已深在他脑海中。
袁家长女是太子妃,将是皇后。袁家三女是梁山王妃,执掌兵权。袁家外甥女儿是齐王妃,皇长子妃。这又出来一个内亲外甥女儿,将是镇南王妃。袁家权势本就仗太后而滔天,这以后更是固若金汤。
“还有人管没有人管!”齐王愤怒的跳起。手臂高高舞动,本想大叫一声给自己提醒:“御史!”但再一想这喜事的当事人之一常家,任职右都御史,是仅次左都御史的官职,专管御史。他沮丧的再提不起一丝力气。
怎么办……拼命的问自己,袁家得势就等于太子地位无忧……就没有人管了吗?真的可以这样组成关系网…。还有没有人管……
电光火石般,他想到一个人。
张大学士!
那曾为太子府上纳妾而慷慨主事的老夫子。
那只能是不放心殿下才不顾一把白胡子跟出京的张大学士!
找他去!
他难道坐视太子妃一族强大,而不闻不问吗!
……
张大学士在家里转圈圈,一会儿揪胡子,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扬眉,一会儿笑的自嘲。 ↑返回顶部↑
董夫人不怕,笑道:“总由我们家而起,我们也去见见太后。”不管老王爷说什么,回身扶起老太太,学着长公主的话:“您老人家也是见证,您也去。”
安老太太不敢直视她,也真的没有精力,怕见太后多多解释,推托道:“我晕到现在,我就不去了。”董夫人一定要她去,掌珠也扶她:“祖母,去看个全套热闹。”
老太太嘟囔:“你是想去看。”起了来。一行人往宫里来。
……
常大人以为王府的人到了能说个道理,却没有想到一句话也不让说,就把他们弄到宫里。
是福还是祸,他实在难定,到了太上皇和太后面前叩见过,老实站到一旁畏手畏脚。
长公主把话说了一遍:“请父皇母后定夺。”
太上皇太后对好孩子发上的红宝石簪子看看,就知道女儿已是答应。这簪子是她心意的标记。而在常家她不明说,太上皇和太后也能理解。这是中间抢人亲事,知道的人说小王爷和好孩子青梅竹马难以割舍,不知道的人要说王府横行。而元皓的亲事说明以前,事先必须请太上皇和太后答应。
这是推到宫里来,太上皇和太后欣然接下,但确实要定,还须斟酌。又问镇南老王:“你是长辈,你先说。”
老王侃侃而谈:“要说家世,再没有比元皓更高的人。不管定谁家,都低于元皓。我没看家世,我看的是元皓和她熟悉,脾性互知,知根知底。再来这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
太上皇道:“是啊,这孩子是出游过的那个?”他眼神儿实在不济,好孩子站得远看不清楚。把好孩子叫到面前,仔细看了眉眼儿:“难怪叫个好孩子,生得是好。”
等他看完,老王接上他的话:“就是她,一起治过水灾,周济人馒头反倒灾民打了,伤没好,又去发馒头。”
太后点一点头。
“一起入藏,遇事儿不怕。”
出游三年的经历,是好孩子无人能敌的资本。太上皇太后齐声道:“那就定下来吧。”对董夫人道:“你们家再定一个,定亲的时候来请我,我到场。”
董夫人并不恼怒,上前跪下:“多谢太上皇太后恩典,斗胆,想再请一个恩典。”
太后对她颇有歉意,含笑道:“你说出来我听听。”
董夫人笑道:“特意请安老夫人也在,她可以作证常家我们是极满意的,如今又不止一个姑娘。好孩子姑娘不给我们,请太后作主,把增喜姑娘给我们家吧。”
安老太太和掌珠一起明白,难怪一定撺掇着老太太来,原来人家见事不成,短短的钟点儿里已有后着。
安老太太觉得这样就不伤亲戚和气,自己面子上也下得来,刚要进前说话,董夫人还不止说一个:“还有添喜姑娘,也请太后定给我们家吧。我们家有的是好孩子配。我选了来的保证不辱没。”
这位带着一网打尽,吃一个亏却想拐两个,老太太对她的羞愧就此没有。她却不乐意给两个,颤颤巍巍上前去:“回太后,一个一个定吧。”
她是董夫人的长辈,董夫人对她笑不好再说。掌珠却乐意,借着太后说平身,上前扶祖母的时候悄声问:“我愿意,又是太后赐亲,怎么不定?”
“你傻吗!得力的亲戚我还有阮家,全给董家,阮家岂不怪我!”老太太回到原站位上低声鄙夷。她还打算奇货可居模样。
掌珠先欢喜后垂下脸儿:“祖母忘记了,英明表弟是你不好孙婿的老师,定给阮家不小心就错了辈分。”
老太太嗤之以鼻:“又不是启蒙到如今的老师,中间拜的,怎么能算!等回家去就让这老师退了也罢,就只是个座师。小二当主考官的次数多着呢,在他手下的举子们全论辈分不成!实在不行,把添喜给董家,把增喜给阮家。”
这里不能长久私语,掌珠没办法解释自己丈夫韩世拓如今成规矩上迂腐夫子,只怕他不会答应,再一想小二本是表弟,不是也成了老师。掌珠不再多说。
太后答应董夫人,为常董两家赐婚。常家和老太太都不再存着对不住董家,都对董夫人的机智感激不尽。元皓抢亲成功,太后让宝珠教导好孩子规矩,准备请皇帝赐婚。
进宫的人出得宫来,后背上全是湿的。大家一笑,皆大欢喜。董常约好下个沐休日再定亲事,重新相看和增喜年纪相近的女婿。
……
宝珠是个忙人,顾不得天天去常家。在宫门上,老太太临走的时候吩咐好孩子:“赐婚前的日子不多,这几天你还是回来住吧,请教姨妈近不说,姐姐们也可以分担些教你。”
老太太唏嘘,深感自己福高运久,膝下这是第二个曾孙要当亲王妃。她让车去南安侯府,董家亲事本有哥哥过目,如今有改动,这就去报喜信。
元皓和好孩子听过很喜欢,元皓执意要和好孩子回常家多搬她几件衣裳,他的祖父和长公主也答应。两个人一个骑小马,一个跟母亲车进宫,依然这样回去。
在车里,玉珠看着女儿还有恍惚,到此时还不敢相信她能成权势赫赫的长公主之媳。未来的公公镇南王也不是窝囊王爷,手握京都附近的兵权。还有胖孩子……。因见过多回,知道他是个上进的孩子,七岁会念好些书,不用提出游就是一等一的人。
下了车,玉珠深一脚浅一脚的回房,打发女儿离开后大彻大悟,回房对丈夫道:“天生的运道不能更改,我还以为好孩子迟早要过家里的日子,准备劝她收敛做人,节俭做人。却没有想到她该是什么日子,还是什么日子,人家追加福的福气,要去王府过日子。”
常伏霖也是喜悦满面,闻言乐不可支。但夫妻最后还是感谢四妹夫妻,好孩子要不是在姨妈家里长大,怎么能攀上小王爷这亲事?小王爷也不会往家里来闹。
亲事已定下,太后金口玉言不会有变。回想不久前小王爷冲到家里来发脾气,夫妻荣幸之至。
……
消息插上翅膀似的传得飞快,安王听到软倒在椅子上。有一幅画面闪动着对他飞来,在他眼前停留,上面的轨迹清晰如看一眼可刻到脑海中。
而事实上,安王能想到这个,也已深在他脑海中。
袁家长女是太子妃,将是皇后。袁家三女是梁山王妃,执掌兵权。袁家外甥女儿是齐王妃,皇长子妃。这又出来一个内亲外甥女儿,将是镇南王妃。袁家权势本就仗太后而滔天,这以后更是固若金汤。
“还有人管没有人管!”齐王愤怒的跳起。手臂高高舞动,本想大叫一声给自己提醒:“御史!”但再一想这喜事的当事人之一常家,任职右都御史,是仅次左都御史的官职,专管御史。他沮丧的再提不起一丝力气。
怎么办……拼命的问自己,袁家得势就等于太子地位无忧……就没有人管了吗?真的可以这样组成关系网…。还有没有人管……
电光火石般,他想到一个人。
张大学士!
那曾为太子府上纳妾而慷慨主事的老夫子。
那只能是不放心殿下才不顾一把白胡子跟出京的张大学士!
找他去!
他难道坐视太子妃一族强大,而不闻不问吗!
……
张大学士在家里转圈圈,一会儿揪胡子,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扬眉,一会儿笑的自嘲。
安老太太不敢直视她,也真的没有精力,怕见太后多多解释,推托道:“我晕到现在,我就不去了。”董夫人一定要她去,掌珠也扶她:“祖母,去看个全套热闹。”
老太太嘟囔:“你是想去看。”起了来。一行人往宫里来。
……
常大人以为王府的人到了能说个道理,却没有想到一句话也不让说,就把他们弄到宫里。
是福还是祸,他实在难定,到了太上皇和太后面前叩见过,老实站到一旁畏手畏脚。
长公主把话说了一遍:“请父皇母后定夺。”
太上皇太后对好孩子发上的红宝石簪子看看,就知道女儿已是答应。这簪子是她心意的标记。而在常家她不明说,太上皇和太后也能理解。这是中间抢人亲事,知道的人说小王爷和好孩子青梅竹马难以割舍,不知道的人要说王府横行。而元皓的亲事说明以前,事先必须请太上皇和太后答应。
这是推到宫里来,太上皇和太后欣然接下,但确实要定,还须斟酌。又问镇南老王:“你是长辈,你先说。”
老王侃侃而谈:“要说家世,再没有比元皓更高的人。不管定谁家,都低于元皓。我没看家世,我看的是元皓和她熟悉,脾性互知,知根知底。再来这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
太上皇道:“是啊,这孩子是出游过的那个?”他眼神儿实在不济,好孩子站得远看不清楚。把好孩子叫到面前,仔细看了眉眼儿:“难怪叫个好孩子,生得是好。”
等他看完,老王接上他的话:“就是她,一起治过水灾,周济人馒头反倒灾民打了,伤没好,又去发馒头。”
太后点一点头。
“一起入藏,遇事儿不怕。”
出游三年的经历,是好孩子无人能敌的资本。太上皇太后齐声道:“那就定下来吧。”对董夫人道:“你们家再定一个,定亲的时候来请我,我到场。”
董夫人并不恼怒,上前跪下:“多谢太上皇太后恩典,斗胆,想再请一个恩典。”
太后对她颇有歉意,含笑道:“你说出来我听听。”
董夫人笑道:“特意请安老夫人也在,她可以作证常家我们是极满意的,如今又不止一个姑娘。好孩子姑娘不给我们,请太后作主,把增喜姑娘给我们家吧。”
安老太太和掌珠一起明白,难怪一定撺掇着老太太来,原来人家见事不成,短短的钟点儿里已有后着。
安老太太觉得这样就不伤亲戚和气,自己面子上也下得来,刚要进前说话,董夫人还不止说一个:“还有添喜姑娘,也请太后定给我们家吧。我们家有的是好孩子配。我选了来的保证不辱没。”
这位带着一网打尽,吃一个亏却想拐两个,老太太对她的羞愧就此没有。她却不乐意给两个,颤颤巍巍上前去:“回太后,一个一个定吧。”
她是董夫人的长辈,董夫人对她笑不好再说。掌珠却乐意,借着太后说平身,上前扶祖母的时候悄声问:“我愿意,又是太后赐亲,怎么不定?”
“你傻吗!得力的亲戚我还有阮家,全给董家,阮家岂不怪我!”老太太回到原站位上低声鄙夷。她还打算奇货可居模样。
掌珠先欢喜后垂下脸儿:“祖母忘记了,英明表弟是你不好孙婿的老师,定给阮家不小心就错了辈分。”
老太太嗤之以鼻:“又不是启蒙到如今的老师,中间拜的,怎么能算!等回家去就让这老师退了也罢,就只是个座师。小二当主考官的次数多着呢,在他手下的举子们全论辈分不成!实在不行,把添喜给董家,把增喜给阮家。”
这里不能长久私语,掌珠没办法解释自己丈夫韩世拓如今成规矩上迂腐夫子,只怕他不会答应,再一想小二本是表弟,不是也成了老师。掌珠不再多说。
太后答应董夫人,为常董两家赐婚。常家和老太太都不再存着对不住董家,都对董夫人的机智感激不尽。元皓抢亲成功,太后让宝珠教导好孩子规矩,准备请皇帝赐婚。
进宫的人出得宫来,后背上全是湿的。大家一笑,皆大欢喜。董常约好下个沐休日再定亲事,重新相看和增喜年纪相近的女婿。
……
宝珠是个忙人,顾不得天天去常家。在宫门上,老太太临走的时候吩咐好孩子:“赐婚前的日子不多,这几天你还是回来住吧,请教姨妈近不说,姐姐们也可以分担些教你。”
老太太唏嘘,深感自己福高运久,膝下这是第二个曾孙要当亲王妃。她让车去南安侯府,董家亲事本有哥哥过目,如今有改动,这就去报喜信。
元皓和好孩子听过很喜欢,元皓执意要和好孩子回常家多搬她几件衣裳,他的祖父和长公主也答应。两个人一个骑小马,一个跟母亲车进宫,依然这样回去。
在车里,玉珠看着女儿还有恍惚,到此时还不敢相信她能成权势赫赫的长公主之媳。未来的公公镇南王也不是窝囊王爷,手握京都附近的兵权。还有胖孩子……。因见过多回,知道他是个上进的孩子,七岁会念好些书,不用提出游就是一等一的人。
下了车,玉珠深一脚浅一脚的回房,打发女儿离开后大彻大悟,回房对丈夫道:“天生的运道不能更改,我还以为好孩子迟早要过家里的日子,准备劝她收敛做人,节俭做人。却没有想到她该是什么日子,还是什么日子,人家追加福的福气,要去王府过日子。”
常伏霖也是喜悦满面,闻言乐不可支。但夫妻最后还是感谢四妹夫妻,好孩子要不是在姨妈家里长大,怎么能攀上小王爷这亲事?小王爷也不会往家里来闹。
亲事已定下,太后金口玉言不会有变。回想不久前小王爷冲到家里来发脾气,夫妻荣幸之至。
……
消息插上翅膀似的传得飞快,安王听到软倒在椅子上。有一幅画面闪动着对他飞来,在他眼前停留,上面的轨迹清晰如看一眼可刻到脑海中。
而事实上,安王能想到这个,也已深在他脑海中。
袁家长女是太子妃,将是皇后。袁家三女是梁山王妃,执掌兵权。袁家外甥女儿是齐王妃,皇长子妃。这又出来一个内亲外甥女儿,将是镇南王妃。袁家权势本就仗太后而滔天,这以后更是固若金汤。
“还有人管没有人管!”齐王愤怒的跳起。手臂高高舞动,本想大叫一声给自己提醒:“御史!”但再一想这喜事的当事人之一常家,任职右都御史,是仅次左都御史的官职,专管御史。他沮丧的再提不起一丝力气。
怎么办……拼命的问自己,袁家得势就等于太子地位无忧……就没有人管了吗?真的可以这样组成关系网…。还有没有人管……
电光火石般,他想到一个人。
张大学士!
那曾为太子府上纳妾而慷慨主事的老夫子。
那只能是不放心殿下才不顾一把白胡子跟出京的张大学士!
找他去!
他难道坐视太子妃一族强大,而不闻不问吗!
……
张大学士在家里转圈圈,一会儿揪胡子,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扬眉,一会儿笑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