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节
皇帝陛下似是看出阿念心中所想,轻声道,“兄长亦是为人父母之人,长子并无过错,以后兄长家族族长之位,难道不传给长子,而传给次子吗?这让长子以后如何自处?何况,皇家之事,千头万绪,如果没有嫡子,让母后来选,母后亦会选皇长子。”
阿念几乎怀疑自己的判断,难道谢太后与曹氏并无嫌隙?就听皇帝陛下道,“母后就是这样的性子,母后一生,都祟尚大道直行,母后这一生,都让人说不出一个‘不’字?她所做之事,桩桩件件,都在这堂皇大道之上。当有一日,母后做出选择,不必怀疑,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阿念就更不明白皇帝陛下找他来做什么了,依皇帝陛下所言,只要有谢太后主持大局也就是了。
皇帝陛下望向阿念,沉声道,“不论任何时候,兄长都要记住朕这句话,如果母后做出决断,不要与母后对着干,母后于朝廷之事,见解远胜于朕。帝王至尊之位,更迭再所难免,但,朝廷不能乱。朕所言之事,不过是朕所虑之万一,如果朕之后,这个位子有所动荡……”皇帝陛下轻轻拍一拍手下飞龙扶手,轻声道,“那么,请兄长将此信交予母后。”
一封信递至阿念面前。
原本,阿念初见这位皇帝弟弟时,当真是心潮激动,委实很有一番伤感。如今听皇帝陛下一说皇家这形势,先时阿念那些澎湃的情绪就渐渐平静下来。尤其听到皇帝陛下介绍他那可怕的嫡母谢太后,还有这样的秘信,阿念真是不想接,觉着这事儿太复杂,自己可能管不过来。
只是,那只握着信的手这样的枯瘦,只余一层青白皮挂在手骨之上,阿念心下轻叹,这不仅是皇帝陛下,还是自己同母弟弟,他不能拒绝这样的托付。阿念正色起身,双手接过皇帝陛下这信,道,“只希望此信再无可用之机。”
皇帝陛下微微颌首,继而道,“北昌府虽好,不过一隅之地,这帝都,方是风起云涌之地。兄长在翰林做过编修,今你身居正四品,翰林侍读也是四品衔,皇长子身边还缺一位皇子师,兄长觉着如何?”
阿念道,“臣于帝都之事一无所知,陛下安排,便是最好的。”
皇帝陛下又道,“兄之长女,赐婚纪氏。朕听闻,兄在北昌府,与苏参政关系亦是不错。”
阿念道,“臣曾与苏参政同地为官,要说来往,是有一些,但也仅限于同僚之间的来往。”
皇帝陛下道,“苏氏乃名门,不瞒兄长,我的皇后亦是出自苏氏,当年还是皇祖父所赐亲事。听闻,苏参政长女亦是闲雅闺秀,与兄之长子年纪相仿,朕欲再为媒人,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阿念心知陛下这是想自家与苏家联姻,不过,阿念并未一口应下,他本就不是权臣心机,他道,“先时阿曦亲事,也是她与阿珍少时相识,我们看阿珍长大,他们亦算是青梅竹马。苏家自是名门,只是不晓得苏家意思,臣实在不好说,这亲事,还得两相情愿,方好。”
“兄长这话自是在理。”皇帝陛下面露温和之意,道,“母后还未见过兄长,兄长多年未曾来帝都陛见,不若去给母后请个安吧。”
阿念起身告退。
虽只是短暂相见,阿念实觉这位皇帝陛下之深不可测,他原以为此为秘密相召,皇帝陛下却直接让他去给谢太后请安。此等行事,已远超常人。若说先时阿念还存着,皇帝陛下完全是靠谢太后扶持登上皇位的念头的话,此际,阿念已是真正承认,这位陛下能登上皇位,除了谢太后的扶持外,必与这位陛下的出众悉悉相关。
这并不是位儿皇帝。
这位陛下机心城府已是深不可测,那么,为这位陛下这般推祟的嫡母谢太后,这位自太宗年代起,与先帝并肩从太宗皇帝嫡子悼太子手中夺得储位,进而登上太子妃、皇后、太后宝座的娘娘,当是何等风采。
出得陛下寝宫,乌云遮盖住苍穹,天空悉悉索索的掉起细碎冰粒,北风卷来时,发起一阵阵呼啸的声音。阿念并不惧怕什么,只是,此时此地,站于这巍巍皇城风雪之中,阿念亦不禁想,这就是帝都吧。
作者有话要说: ps:新的地图开启了,这也是美人记最后一站了
☆、第450章 帝都风云之二
第450章
谢太后居于慈恩宫。
慈恩宫历来是太后居所, 这座宫殿, 太祖皇帝的母亲程太后住过,太宗皇帝的母亲胡贵太妃住过,先帝生母在先帝做皇子时就过逝了,故而无缘慈恩宫,如今住在这里的是谢太后, 这位于阿念来说,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很多。
当然, 传说这种东西, 活得久了,自然就有了。
不过, 谢太后不一样, 谢太后年轻时, 就颇乃传奇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之多,阿念这种久居北昌府的人都听得一二, 至于真假,难以考据。可以考据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 这位太后是太\祖皇帝开国以来, 第一位自皇子妃、藩王妃、太子妃、皇后、太后做齐全了的人。东穆开国时间尚短, 而今历经四帝, 就是太\祖、太宗、先帝、今上,这四位皇帝的母亲,如太\祖之母程太后, 亦是一流人物,太\祖皇帝自己活着时都说,没有太后,就没有东穆江山,可见这位太后对于东穆江山所做功绩。这位太后也是历经两朝,一直执政到太宗朝,方过逝了。这位太后自然是位牛人,但因丈夫没做过皇帝,故而,只做了太后。太宗皇帝之母胡贵太妃,是做过太后的,却没有做过皇后,至于太子妃这种更是没影儿的事。这位贵太妃据闻出身很是寻常,为人亦不讨其婆婆程太后喜欢,能做太后,完全是因为肚子争气,她生了太\祖皇帝唯一的儿子太宗皇帝。及至先帝,先帝生母早逝,故而先帝在位时,宫中并无太后。再至今上,就是如今居于慈恩宫的谢太后了。端看这四位太后,论福分亦属谢太后为首。此乃第一可考之事。
第二可考之事就是,为何太宗皇帝生母只得一胡贵太妃之名,要知道这位贵太妃可是做过太后的,当初,太宗皇帝甫一亲政,就将自己生母封为太后尊位。胡氏与谢太后不睦,连远在北昌府的阿念都能听闻,可见并秘事。这位太后,其实一直到先帝登基,还做了十年的太皇太后,及至先帝崩逝,太皇太后前后脚跟着闭了眼。人们要筹备太皇太后丧事时,谢太后拿出当上程太后遗旨,程太后遗诏里啥都没写,就一句话,胡氏卑贱,不可尊为太后。要说程太后的遗旨怎么在谢太后手里,那就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具体如何,阿念也不清楚。但,就因此道遗旨,胡贵太妃这位做了三十几年太后十年太皇太后的女士,现在皇室的皇子王孙,几乎皆负有胡氏血脉,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室长辈,硬生生被谢太后拉下太皇太后的尊位,最终以太皇贵太妃的位份下葬妃子园,而非与□□皇帝合葬帝陵。
这两件可考之事,便如今日呼啸北风,让阿念在迈进慈恩宫之前,格外的多了一分警醒与恭谨。
今上与嫡母关系融洽,慈恩宫修葺的自然雅致气派。
阿念是头一回来慈恩宫,虽则行止端谨,仍是眼角余光的扫过慈恩宫一二建筑,让阿念意外的是,慈恩宫的建筑并如何富丽堂皇,反而是大气简朴为美,那样的红檐黑瓦,形成一种独特的赫赫威仪。阿念站在廊下等待宣召,未见梅树,却似有淡淡梅香袭来。
阿念并未久待,一时,就有内侍出来,宣江副使进去说话。
慈恩宫非常暖和,暖若三春。
一进室内,梅香更浓。
阿念行过大礼,一个温和的声音道,“江副使起身吧,赐座。”
有宫人搬来锦凳,阿念躬身坐了。
“江副使什么时候到的?”
阿念道,“臣上午进宫,下午面圣。”
谢太后微微一叹,挥手示意,宫人便悉数退下。谢太后方道,“不论皇帝有什么事有什么话,你都要应下。”
阿念没想到谢太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亲母子,在此权利交接之时,怕也要心里多转几个弯吧。谢太后只是养母,却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皇帝陛下所说嫡母待他极好,并非虚言。
阿念连忙道,“陛下吩咐,臣自然遵旨。”
谢太后看他一看,道,“那就好。”
谢太后道,“当初我因缘见过子衿,只是没见过你,这些年,听说你在北昌府当差很好,也算没辜负陛下所望。”
阿念谦虚客气一句,“都是臣职责所在。”
谢太后道,“皇帝既召你回帝都,想是愿意你留在帝都任职的,陛下可说让你转任什么官职?”
阿念回道,“陛下的意思,令臣转任翰林侍讲,补皇子师之位。”
谢太后颌首,“这也好。”
谢太后道,“既然要补皇子师之位,如今皇子们也该放学了,不如就见见诸皇子。”
阿念这才知道,原来几位皇子现在都在一处念书,阿念不禁微微放心,如果皇帝让他单独做皇长子的先生,未免太过着眼。
谢太后这一吩咐,几位皇子来得也挺快,最小的七皇子今年也入学了,一并来的还有两位公主,皇子皇女们给谢太后见过礼,谢太后问他们今日下雪可冷,又问了几人功课。阿念很敏锐的注意到,谢太后竟然对皇子皇女们的课程一清而楚,而且,她还会提问几句,问的还颇是地方。这一听就是内行啊,只有熟读经史之人,方能问的这般恰到好处,若有皇子皇女答不太明白,谢太后还会给他们加以讲解,引经据典,随口拈来。
不说对谢太后的恭谨,一见谢太后这等学问,阿念立刻都有回府备课的冲动。
待问过皇子皇女们的功课,谢太后方道,“原本教阿煊阿熠的李学士,因守孝回乡,皇子师便空出一位。”与两位皇子道,“这是翰林院新来的江侍读,江侍读是太宗年间的探花,最有学问不过,以后就是教你们史书的先生了。”
两位小皇子瞧着个头年纪都差不离,阿念给两位小皇子见了礼,两位皇子道,“江侍读不必多礼。”
谢太后与阿念道,“这是皇长子煊,这是皇次子熠。他们同龄,打小就是一道入学,一道念书的。”又说两句让阿念好生教导皇子读书之事,就让阿念退下了。
阿念起身告退,谢太后道,“今天有雪,天也晚了。”吩咐宫人取一件玄狐氅,与阿念道,“这是皇帝常服,刚刚皇帝那里打发人送过来的,你们身量相仿,拿去穿吧。”
阿念郑重谢过太后厚赐,恭敬的捧着狐氅退下了。
阿念离宫就回了自家在帝都的家,如今是阿冽俊哥儿兴哥儿在住,阿念一到,把三个小舅子吓一跳,阿冽忙接了姐夫进屋,余幸已命人打来温水供阿念洗漱,又有侍女捧来新来茶点,余幸一迭声的吩咐厨下上些吃食。
阿念道,“还不饿,待晚间一道吃就好。”
余幸道,“姐夫还是先垫补些,这天儿冷呢。”
知道江姐夫这般突然来了帝都,必是有事的,余幸把这些事安排好就带着丫环下去了,让他们男人家自去说话。俊哥儿兴哥儿都闻迅过来了,俊哥儿道,“姐夫怎么突然来了帝都,先时没得着半点儿信儿。”
阿念端起热茶喝了两口,“陛下秘旨相召,如今我已转任翰林侍读。”
三兄弟给这事惊的更是摸不着头脑,这也忒突然了啊,他们姐夫,好端端的北靖关宣慰副使,突然就回帝都转任了翰林侍读。三兄弟都做了官,如今连兴哥儿也知道一些官场规矩,譬如,帝都官员外调,一般都会升半品,就是说,你七品帝都官儿外任,就能谋个从六品的缺。换句话说,要是从六品的地方官转任帝都,一般会低半品,补个七品缺。先说江姐夫这个,在外正四品,回帝都还是正四品。这就挺稀奇。
阿冽在翰林当差,对这侍读一事消息就格外灵通,道,“自李侍读回乡守孝后,盯着李侍读留下的位子的人不知多少。先时李侍读还是皇子师呢,姐夫,陛下有没有说皇子师的职司怎么着啊?”
阿念道,“陛下让我一并兼了。”
阿冽松口气,“那就好。”起码说明他姐夫是实实在在的高升。
俊哥儿道,“姐夫你十好几年不来帝都陛见,都四品官儿了,也该来了。”
兴哥儿问,“姐夫来得这么急,家里可好?”
一说到家里,阿念就把皇家那点子事抛诸脑后了,有些低郁的眉眼添了几分暖意,阿念想到妻儿,心肠都柔软起来,温声道,“我来得急,也没顾得上多安排,如今我既要在帝都为官,子衿姐姐必得过来的。岳父那里,还是得想个法子,一道回帝都府的好。”
阿冽很是赞同这事,道,“就是,一家子团聚,方得热闹。”
阿念笑,“还有件喜事,你们都不知道呢。”
“什么喜事,莫不是我们又要做舅舅了?”
阿念笑,“倒不是做舅舅,你们是要做哥哥了,我呢,又得做一回姐夫了。”
三人頓时惊掉下巴。
阿念爆料了一回岳父岳母的喜讯,遂起身道,“我这刚来,还得去义父那里请安。”
阿冽道,“如今这也到了晚饭的时辰,姐夫不如吃了饭再去,不然,这会儿去,舅舅定也是要留饭的。”
“是啊,吃过饭,咱们一道去。”俊哥儿也道。兄弟几个都与舅家十分亲近。
阿念想了想,道,“这也好。”
阿念还是头一回见俊哥儿媳妇杜氏,杜氏已育有一子,笑着给阿念见了礼,阿念连忙还礼,杜氏笑道,“阿烽还小些,没抱他过来,明儿个再叫他给姐夫请安。”
阿念笑道,“明天暖和些再见是一样的,外头冷,别折腾孩子了。”
俊哥儿与姐夫道,“你说也怪,媳妇武功厉害的很,捶我时很是舍得下手,对阿烽那真是恨不能含在嘴里。”
杜氏气笑,“别胡说,我哪里有捶过你。”
大家都是一乐。
余幸让长子次子见过姑丈,阿念是见过阿灿的,阿炫是头一回见。阿念不禁感叹,“当初阿灿与你们来帝都时,还抱着呢,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了。”
阿冽感慨,“何尝不是如此,看着他们,就觉着自己老了。”
阿念挑眉,“敢在我跟前称老,你才多大。”
阿念笑与孩子们道,“来得急,啥都没带,让你们姑妈来了给见面礼吧。”
阿炫年纪尚小,阿灿已是很稳重的小男子汉了,阿灿一本正经道,“姑丈过来,就比什么见面礼都强。我爹和二叔三叔,平日里可是没少念叨姑丈呢。”
阿念含笑听了,心下不禁想,皇长子也不过大阿灿一两岁,这样小的年纪,怕是转眼就要接掌这万里江山,那稚嫩的肩膀,可扛得起这千钧重担?
一家子高高兴兴的用过晚饭,阿念方去沈素那里,沈素是知阿念身世的,一见阿念,立刻脸色微变,直接就想到陛下因病不上朝久矣。今阿念回朝,可见陛下龙体恐怕已不能支撑。
沈素只是问了些路上劳累的话,又问了姐姐一家,见阿念面儿上难掩倦色,就打发阿念回去歇息了。
因阿冽并不知阿念要来,也没是前预备屋子,兴哥儿道,“姐夫与我一道住,我正想同姐夫说话呢。”
阿念自然没有二话。
阿念与小舅子也没什么客气的,他连日赶路,实在是倦到极处,几乎沾枕既眠,只是,半睡半醒间,阿念仿佛想到了什么,大脑敏锐抓住那一瞬间的灵光,阿念却是继而惊出一身的冷汗。
他总觉着在慈恩宫仿佛有何未竟之事,一时却想不起来,如今突然想到,为何谢太后没有问他朝云道长之事?
谢太后只这一位嫡亲舅舅! ↑返回顶部↑
阿念几乎怀疑自己的判断,难道谢太后与曹氏并无嫌隙?就听皇帝陛下道,“母后就是这样的性子,母后一生,都祟尚大道直行,母后这一生,都让人说不出一个‘不’字?她所做之事,桩桩件件,都在这堂皇大道之上。当有一日,母后做出选择,不必怀疑,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阿念就更不明白皇帝陛下找他来做什么了,依皇帝陛下所言,只要有谢太后主持大局也就是了。
皇帝陛下望向阿念,沉声道,“不论任何时候,兄长都要记住朕这句话,如果母后做出决断,不要与母后对着干,母后于朝廷之事,见解远胜于朕。帝王至尊之位,更迭再所难免,但,朝廷不能乱。朕所言之事,不过是朕所虑之万一,如果朕之后,这个位子有所动荡……”皇帝陛下轻轻拍一拍手下飞龙扶手,轻声道,“那么,请兄长将此信交予母后。”
一封信递至阿念面前。
原本,阿念初见这位皇帝弟弟时,当真是心潮激动,委实很有一番伤感。如今听皇帝陛下一说皇家这形势,先时阿念那些澎湃的情绪就渐渐平静下来。尤其听到皇帝陛下介绍他那可怕的嫡母谢太后,还有这样的秘信,阿念真是不想接,觉着这事儿太复杂,自己可能管不过来。
只是,那只握着信的手这样的枯瘦,只余一层青白皮挂在手骨之上,阿念心下轻叹,这不仅是皇帝陛下,还是自己同母弟弟,他不能拒绝这样的托付。阿念正色起身,双手接过皇帝陛下这信,道,“只希望此信再无可用之机。”
皇帝陛下微微颌首,继而道,“北昌府虽好,不过一隅之地,这帝都,方是风起云涌之地。兄长在翰林做过编修,今你身居正四品,翰林侍读也是四品衔,皇长子身边还缺一位皇子师,兄长觉着如何?”
阿念道,“臣于帝都之事一无所知,陛下安排,便是最好的。”
皇帝陛下又道,“兄之长女,赐婚纪氏。朕听闻,兄在北昌府,与苏参政关系亦是不错。”
阿念道,“臣曾与苏参政同地为官,要说来往,是有一些,但也仅限于同僚之间的来往。”
皇帝陛下道,“苏氏乃名门,不瞒兄长,我的皇后亦是出自苏氏,当年还是皇祖父所赐亲事。听闻,苏参政长女亦是闲雅闺秀,与兄之长子年纪相仿,朕欲再为媒人,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阿念心知陛下这是想自家与苏家联姻,不过,阿念并未一口应下,他本就不是权臣心机,他道,“先时阿曦亲事,也是她与阿珍少时相识,我们看阿珍长大,他们亦算是青梅竹马。苏家自是名门,只是不晓得苏家意思,臣实在不好说,这亲事,还得两相情愿,方好。”
“兄长这话自是在理。”皇帝陛下面露温和之意,道,“母后还未见过兄长,兄长多年未曾来帝都陛见,不若去给母后请个安吧。”
阿念起身告退。
虽只是短暂相见,阿念实觉这位皇帝陛下之深不可测,他原以为此为秘密相召,皇帝陛下却直接让他去给谢太后请安。此等行事,已远超常人。若说先时阿念还存着,皇帝陛下完全是靠谢太后扶持登上皇位的念头的话,此际,阿念已是真正承认,这位陛下能登上皇位,除了谢太后的扶持外,必与这位陛下的出众悉悉相关。
这并不是位儿皇帝。
这位陛下机心城府已是深不可测,那么,为这位陛下这般推祟的嫡母谢太后,这位自太宗年代起,与先帝并肩从太宗皇帝嫡子悼太子手中夺得储位,进而登上太子妃、皇后、太后宝座的娘娘,当是何等风采。
出得陛下寝宫,乌云遮盖住苍穹,天空悉悉索索的掉起细碎冰粒,北风卷来时,发起一阵阵呼啸的声音。阿念并不惧怕什么,只是,此时此地,站于这巍巍皇城风雪之中,阿念亦不禁想,这就是帝都吧。
作者有话要说: ps:新的地图开启了,这也是美人记最后一站了
☆、第450章 帝都风云之二
第450章
谢太后居于慈恩宫。
慈恩宫历来是太后居所, 这座宫殿, 太祖皇帝的母亲程太后住过,太宗皇帝的母亲胡贵太妃住过,先帝生母在先帝做皇子时就过逝了,故而无缘慈恩宫,如今住在这里的是谢太后, 这位于阿念来说,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很多。
当然, 传说这种东西, 活得久了,自然就有了。
不过, 谢太后不一样, 谢太后年轻时, 就颇乃传奇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之多,阿念这种久居北昌府的人都听得一二, 至于真假,难以考据。可以考据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 这位太后是太\祖皇帝开国以来, 第一位自皇子妃、藩王妃、太子妃、皇后、太后做齐全了的人。东穆开国时间尚短, 而今历经四帝, 就是太\祖、太宗、先帝、今上,这四位皇帝的母亲,如太\祖之母程太后, 亦是一流人物,太\祖皇帝自己活着时都说,没有太后,就没有东穆江山,可见这位太后对于东穆江山所做功绩。这位太后也是历经两朝,一直执政到太宗朝,方过逝了。这位太后自然是位牛人,但因丈夫没做过皇帝,故而,只做了太后。太宗皇帝之母胡贵太妃,是做过太后的,却没有做过皇后,至于太子妃这种更是没影儿的事。这位贵太妃据闻出身很是寻常,为人亦不讨其婆婆程太后喜欢,能做太后,完全是因为肚子争气,她生了太\祖皇帝唯一的儿子太宗皇帝。及至先帝,先帝生母早逝,故而先帝在位时,宫中并无太后。再至今上,就是如今居于慈恩宫的谢太后了。端看这四位太后,论福分亦属谢太后为首。此乃第一可考之事。
第二可考之事就是,为何太宗皇帝生母只得一胡贵太妃之名,要知道这位贵太妃可是做过太后的,当初,太宗皇帝甫一亲政,就将自己生母封为太后尊位。胡氏与谢太后不睦,连远在北昌府的阿念都能听闻,可见并秘事。这位太后,其实一直到先帝登基,还做了十年的太皇太后,及至先帝崩逝,太皇太后前后脚跟着闭了眼。人们要筹备太皇太后丧事时,谢太后拿出当上程太后遗旨,程太后遗诏里啥都没写,就一句话,胡氏卑贱,不可尊为太后。要说程太后的遗旨怎么在谢太后手里,那就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具体如何,阿念也不清楚。但,就因此道遗旨,胡贵太妃这位做了三十几年太后十年太皇太后的女士,现在皇室的皇子王孙,几乎皆负有胡氏血脉,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室长辈,硬生生被谢太后拉下太皇太后的尊位,最终以太皇贵太妃的位份下葬妃子园,而非与□□皇帝合葬帝陵。
这两件可考之事,便如今日呼啸北风,让阿念在迈进慈恩宫之前,格外的多了一分警醒与恭谨。
今上与嫡母关系融洽,慈恩宫修葺的自然雅致气派。
阿念是头一回来慈恩宫,虽则行止端谨,仍是眼角余光的扫过慈恩宫一二建筑,让阿念意外的是,慈恩宫的建筑并如何富丽堂皇,反而是大气简朴为美,那样的红檐黑瓦,形成一种独特的赫赫威仪。阿念站在廊下等待宣召,未见梅树,却似有淡淡梅香袭来。
阿念并未久待,一时,就有内侍出来,宣江副使进去说话。
慈恩宫非常暖和,暖若三春。
一进室内,梅香更浓。
阿念行过大礼,一个温和的声音道,“江副使起身吧,赐座。”
有宫人搬来锦凳,阿念躬身坐了。
“江副使什么时候到的?”
阿念道,“臣上午进宫,下午面圣。”
谢太后微微一叹,挥手示意,宫人便悉数退下。谢太后方道,“不论皇帝有什么事有什么话,你都要应下。”
阿念没想到谢太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亲母子,在此权利交接之时,怕也要心里多转几个弯吧。谢太后只是养母,却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皇帝陛下所说嫡母待他极好,并非虚言。
阿念连忙道,“陛下吩咐,臣自然遵旨。”
谢太后看他一看,道,“那就好。”
谢太后道,“当初我因缘见过子衿,只是没见过你,这些年,听说你在北昌府当差很好,也算没辜负陛下所望。”
阿念谦虚客气一句,“都是臣职责所在。”
谢太后道,“皇帝既召你回帝都,想是愿意你留在帝都任职的,陛下可说让你转任什么官职?”
阿念回道,“陛下的意思,令臣转任翰林侍讲,补皇子师之位。”
谢太后颌首,“这也好。”
谢太后道,“既然要补皇子师之位,如今皇子们也该放学了,不如就见见诸皇子。”
阿念这才知道,原来几位皇子现在都在一处念书,阿念不禁微微放心,如果皇帝让他单独做皇长子的先生,未免太过着眼。
谢太后这一吩咐,几位皇子来得也挺快,最小的七皇子今年也入学了,一并来的还有两位公主,皇子皇女们给谢太后见过礼,谢太后问他们今日下雪可冷,又问了几人功课。阿念很敏锐的注意到,谢太后竟然对皇子皇女们的课程一清而楚,而且,她还会提问几句,问的还颇是地方。这一听就是内行啊,只有熟读经史之人,方能问的这般恰到好处,若有皇子皇女答不太明白,谢太后还会给他们加以讲解,引经据典,随口拈来。
不说对谢太后的恭谨,一见谢太后这等学问,阿念立刻都有回府备课的冲动。
待问过皇子皇女们的功课,谢太后方道,“原本教阿煊阿熠的李学士,因守孝回乡,皇子师便空出一位。”与两位皇子道,“这是翰林院新来的江侍读,江侍读是太宗年间的探花,最有学问不过,以后就是教你们史书的先生了。”
两位小皇子瞧着个头年纪都差不离,阿念给两位小皇子见了礼,两位皇子道,“江侍读不必多礼。”
谢太后与阿念道,“这是皇长子煊,这是皇次子熠。他们同龄,打小就是一道入学,一道念书的。”又说两句让阿念好生教导皇子读书之事,就让阿念退下了。
阿念起身告退,谢太后道,“今天有雪,天也晚了。”吩咐宫人取一件玄狐氅,与阿念道,“这是皇帝常服,刚刚皇帝那里打发人送过来的,你们身量相仿,拿去穿吧。”
阿念郑重谢过太后厚赐,恭敬的捧着狐氅退下了。
阿念离宫就回了自家在帝都的家,如今是阿冽俊哥儿兴哥儿在住,阿念一到,把三个小舅子吓一跳,阿冽忙接了姐夫进屋,余幸已命人打来温水供阿念洗漱,又有侍女捧来新来茶点,余幸一迭声的吩咐厨下上些吃食。
阿念道,“还不饿,待晚间一道吃就好。”
余幸道,“姐夫还是先垫补些,这天儿冷呢。”
知道江姐夫这般突然来了帝都,必是有事的,余幸把这些事安排好就带着丫环下去了,让他们男人家自去说话。俊哥儿兴哥儿都闻迅过来了,俊哥儿道,“姐夫怎么突然来了帝都,先时没得着半点儿信儿。”
阿念端起热茶喝了两口,“陛下秘旨相召,如今我已转任翰林侍读。”
三兄弟给这事惊的更是摸不着头脑,这也忒突然了啊,他们姐夫,好端端的北靖关宣慰副使,突然就回帝都转任了翰林侍读。三兄弟都做了官,如今连兴哥儿也知道一些官场规矩,譬如,帝都官员外调,一般都会升半品,就是说,你七品帝都官儿外任,就能谋个从六品的缺。换句话说,要是从六品的地方官转任帝都,一般会低半品,补个七品缺。先说江姐夫这个,在外正四品,回帝都还是正四品。这就挺稀奇。
阿冽在翰林当差,对这侍读一事消息就格外灵通,道,“自李侍读回乡守孝后,盯着李侍读留下的位子的人不知多少。先时李侍读还是皇子师呢,姐夫,陛下有没有说皇子师的职司怎么着啊?”
阿念道,“陛下让我一并兼了。”
阿冽松口气,“那就好。”起码说明他姐夫是实实在在的高升。
俊哥儿道,“姐夫你十好几年不来帝都陛见,都四品官儿了,也该来了。”
兴哥儿问,“姐夫来得这么急,家里可好?”
一说到家里,阿念就把皇家那点子事抛诸脑后了,有些低郁的眉眼添了几分暖意,阿念想到妻儿,心肠都柔软起来,温声道,“我来得急,也没顾得上多安排,如今我既要在帝都为官,子衿姐姐必得过来的。岳父那里,还是得想个法子,一道回帝都府的好。”
阿冽很是赞同这事,道,“就是,一家子团聚,方得热闹。”
阿念笑,“还有件喜事,你们都不知道呢。”
“什么喜事,莫不是我们又要做舅舅了?”
阿念笑,“倒不是做舅舅,你们是要做哥哥了,我呢,又得做一回姐夫了。”
三人頓时惊掉下巴。
阿念爆料了一回岳父岳母的喜讯,遂起身道,“我这刚来,还得去义父那里请安。”
阿冽道,“如今这也到了晚饭的时辰,姐夫不如吃了饭再去,不然,这会儿去,舅舅定也是要留饭的。”
“是啊,吃过饭,咱们一道去。”俊哥儿也道。兄弟几个都与舅家十分亲近。
阿念想了想,道,“这也好。”
阿念还是头一回见俊哥儿媳妇杜氏,杜氏已育有一子,笑着给阿念见了礼,阿念连忙还礼,杜氏笑道,“阿烽还小些,没抱他过来,明儿个再叫他给姐夫请安。”
阿念笑道,“明天暖和些再见是一样的,外头冷,别折腾孩子了。”
俊哥儿与姐夫道,“你说也怪,媳妇武功厉害的很,捶我时很是舍得下手,对阿烽那真是恨不能含在嘴里。”
杜氏气笑,“别胡说,我哪里有捶过你。”
大家都是一乐。
余幸让长子次子见过姑丈,阿念是见过阿灿的,阿炫是头一回见。阿念不禁感叹,“当初阿灿与你们来帝都时,还抱着呢,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了。”
阿冽感慨,“何尝不是如此,看着他们,就觉着自己老了。”
阿念挑眉,“敢在我跟前称老,你才多大。”
阿念笑与孩子们道,“来得急,啥都没带,让你们姑妈来了给见面礼吧。”
阿炫年纪尚小,阿灿已是很稳重的小男子汉了,阿灿一本正经道,“姑丈过来,就比什么见面礼都强。我爹和二叔三叔,平日里可是没少念叨姑丈呢。”
阿念含笑听了,心下不禁想,皇长子也不过大阿灿一两岁,这样小的年纪,怕是转眼就要接掌这万里江山,那稚嫩的肩膀,可扛得起这千钧重担?
一家子高高兴兴的用过晚饭,阿念方去沈素那里,沈素是知阿念身世的,一见阿念,立刻脸色微变,直接就想到陛下因病不上朝久矣。今阿念回朝,可见陛下龙体恐怕已不能支撑。
沈素只是问了些路上劳累的话,又问了姐姐一家,见阿念面儿上难掩倦色,就打发阿念回去歇息了。
因阿冽并不知阿念要来,也没是前预备屋子,兴哥儿道,“姐夫与我一道住,我正想同姐夫说话呢。”
阿念自然没有二话。
阿念与小舅子也没什么客气的,他连日赶路,实在是倦到极处,几乎沾枕既眠,只是,半睡半醒间,阿念仿佛想到了什么,大脑敏锐抓住那一瞬间的灵光,阿念却是继而惊出一身的冷汗。
他总觉着在慈恩宫仿佛有何未竟之事,一时却想不起来,如今突然想到,为何谢太后没有问他朝云道长之事?
谢太后只这一位嫡亲舅舅! ↑返回顶部↑
皇帝陛下似是看出阿念心中所想,轻声道,“兄长亦是为人父母之人,长子并无过错,以后兄长家族族长之位,难道不传给长子,而传给次子吗?这让长子以后如何自处?何况,皇家之事,千头万绪,如果没有嫡子,让母后来选,母后亦会选皇长子。”
阿念几乎怀疑自己的判断,难道谢太后与曹氏并无嫌隙?就听皇帝陛下道,“母后就是这样的性子,母后一生,都祟尚大道直行,母后这一生,都让人说不出一个‘不’字?她所做之事,桩桩件件,都在这堂皇大道之上。当有一日,母后做出选择,不必怀疑,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阿念就更不明白皇帝陛下找他来做什么了,依皇帝陛下所言,只要有谢太后主持大局也就是了。
皇帝陛下望向阿念,沉声道,“不论任何时候,兄长都要记住朕这句话,如果母后做出决断,不要与母后对着干,母后于朝廷之事,见解远胜于朕。帝王至尊之位,更迭再所难免,但,朝廷不能乱。朕所言之事,不过是朕所虑之万一,如果朕之后,这个位子有所动荡……”皇帝陛下轻轻拍一拍手下飞龙扶手,轻声道,“那么,请兄长将此信交予母后。”
一封信递至阿念面前。
原本,阿念初见这位皇帝弟弟时,当真是心潮激动,委实很有一番伤感。如今听皇帝陛下一说皇家这形势,先时阿念那些澎湃的情绪就渐渐平静下来。尤其听到皇帝陛下介绍他那可怕的嫡母谢太后,还有这样的秘信,阿念真是不想接,觉着这事儿太复杂,自己可能管不过来。
只是,那只握着信的手这样的枯瘦,只余一层青白皮挂在手骨之上,阿念心下轻叹,这不仅是皇帝陛下,还是自己同母弟弟,他不能拒绝这样的托付。阿念正色起身,双手接过皇帝陛下这信,道,“只希望此信再无可用之机。”
皇帝陛下微微颌首,继而道,“北昌府虽好,不过一隅之地,这帝都,方是风起云涌之地。兄长在翰林做过编修,今你身居正四品,翰林侍读也是四品衔,皇长子身边还缺一位皇子师,兄长觉着如何?”
阿念道,“臣于帝都之事一无所知,陛下安排,便是最好的。”
皇帝陛下又道,“兄之长女,赐婚纪氏。朕听闻,兄在北昌府,与苏参政关系亦是不错。”
阿念道,“臣曾与苏参政同地为官,要说来往,是有一些,但也仅限于同僚之间的来往。”
皇帝陛下道,“苏氏乃名门,不瞒兄长,我的皇后亦是出自苏氏,当年还是皇祖父所赐亲事。听闻,苏参政长女亦是闲雅闺秀,与兄之长子年纪相仿,朕欲再为媒人,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阿念心知陛下这是想自家与苏家联姻,不过,阿念并未一口应下,他本就不是权臣心机,他道,“先时阿曦亲事,也是她与阿珍少时相识,我们看阿珍长大,他们亦算是青梅竹马。苏家自是名门,只是不晓得苏家意思,臣实在不好说,这亲事,还得两相情愿,方好。”
“兄长这话自是在理。”皇帝陛下面露温和之意,道,“母后还未见过兄长,兄长多年未曾来帝都陛见,不若去给母后请个安吧。”
阿念起身告退。
虽只是短暂相见,阿念实觉这位皇帝陛下之深不可测,他原以为此为秘密相召,皇帝陛下却直接让他去给谢太后请安。此等行事,已远超常人。若说先时阿念还存着,皇帝陛下完全是靠谢太后扶持登上皇位的念头的话,此际,阿念已是真正承认,这位陛下能登上皇位,除了谢太后的扶持外,必与这位陛下的出众悉悉相关。
这并不是位儿皇帝。
这位陛下机心城府已是深不可测,那么,为这位陛下这般推祟的嫡母谢太后,这位自太宗年代起,与先帝并肩从太宗皇帝嫡子悼太子手中夺得储位,进而登上太子妃、皇后、太后宝座的娘娘,当是何等风采。
出得陛下寝宫,乌云遮盖住苍穹,天空悉悉索索的掉起细碎冰粒,北风卷来时,发起一阵阵呼啸的声音。阿念并不惧怕什么,只是,此时此地,站于这巍巍皇城风雪之中,阿念亦不禁想,这就是帝都吧。
作者有话要说: ps:新的地图开启了,这也是美人记最后一站了
☆、第450章 帝都风云之二
第450章
谢太后居于慈恩宫。
慈恩宫历来是太后居所, 这座宫殿, 太祖皇帝的母亲程太后住过,太宗皇帝的母亲胡贵太妃住过,先帝生母在先帝做皇子时就过逝了,故而无缘慈恩宫,如今住在这里的是谢太后, 这位于阿念来说,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很多。
当然, 传说这种东西, 活得久了,自然就有了。
不过, 谢太后不一样, 谢太后年轻时, 就颇乃传奇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之多,阿念这种久居北昌府的人都听得一二, 至于真假,难以考据。可以考据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 这位太后是太\祖皇帝开国以来, 第一位自皇子妃、藩王妃、太子妃、皇后、太后做齐全了的人。东穆开国时间尚短, 而今历经四帝, 就是太\祖、太宗、先帝、今上,这四位皇帝的母亲,如太\祖之母程太后, 亦是一流人物,太\祖皇帝自己活着时都说,没有太后,就没有东穆江山,可见这位太后对于东穆江山所做功绩。这位太后也是历经两朝,一直执政到太宗朝,方过逝了。这位太后自然是位牛人,但因丈夫没做过皇帝,故而,只做了太后。太宗皇帝之母胡贵太妃,是做过太后的,却没有做过皇后,至于太子妃这种更是没影儿的事。这位贵太妃据闻出身很是寻常,为人亦不讨其婆婆程太后喜欢,能做太后,完全是因为肚子争气,她生了太\祖皇帝唯一的儿子太宗皇帝。及至先帝,先帝生母早逝,故而先帝在位时,宫中并无太后。再至今上,就是如今居于慈恩宫的谢太后了。端看这四位太后,论福分亦属谢太后为首。此乃第一可考之事。
第二可考之事就是,为何太宗皇帝生母只得一胡贵太妃之名,要知道这位贵太妃可是做过太后的,当初,太宗皇帝甫一亲政,就将自己生母封为太后尊位。胡氏与谢太后不睦,连远在北昌府的阿念都能听闻,可见并秘事。这位太后,其实一直到先帝登基,还做了十年的太皇太后,及至先帝崩逝,太皇太后前后脚跟着闭了眼。人们要筹备太皇太后丧事时,谢太后拿出当上程太后遗旨,程太后遗诏里啥都没写,就一句话,胡氏卑贱,不可尊为太后。要说程太后的遗旨怎么在谢太后手里,那就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具体如何,阿念也不清楚。但,就因此道遗旨,胡贵太妃这位做了三十几年太后十年太皇太后的女士,现在皇室的皇子王孙,几乎皆负有胡氏血脉,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室长辈,硬生生被谢太后拉下太皇太后的尊位,最终以太皇贵太妃的位份下葬妃子园,而非与□□皇帝合葬帝陵。
这两件可考之事,便如今日呼啸北风,让阿念在迈进慈恩宫之前,格外的多了一分警醒与恭谨。
今上与嫡母关系融洽,慈恩宫修葺的自然雅致气派。
阿念是头一回来慈恩宫,虽则行止端谨,仍是眼角余光的扫过慈恩宫一二建筑,让阿念意外的是,慈恩宫的建筑并如何富丽堂皇,反而是大气简朴为美,那样的红檐黑瓦,形成一种独特的赫赫威仪。阿念站在廊下等待宣召,未见梅树,却似有淡淡梅香袭来。
阿念并未久待,一时,就有内侍出来,宣江副使进去说话。
慈恩宫非常暖和,暖若三春。
一进室内,梅香更浓。
阿念行过大礼,一个温和的声音道,“江副使起身吧,赐座。”
有宫人搬来锦凳,阿念躬身坐了。
“江副使什么时候到的?”
阿念道,“臣上午进宫,下午面圣。”
谢太后微微一叹,挥手示意,宫人便悉数退下。谢太后方道,“不论皇帝有什么事有什么话,你都要应下。”
阿念没想到谢太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亲母子,在此权利交接之时,怕也要心里多转几个弯吧。谢太后只是养母,却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皇帝陛下所说嫡母待他极好,并非虚言。
阿念连忙道,“陛下吩咐,臣自然遵旨。”
谢太后看他一看,道,“那就好。”
谢太后道,“当初我因缘见过子衿,只是没见过你,这些年,听说你在北昌府当差很好,也算没辜负陛下所望。”
阿念谦虚客气一句,“都是臣职责所在。”
谢太后道,“皇帝既召你回帝都,想是愿意你留在帝都任职的,陛下可说让你转任什么官职?”
阿念回道,“陛下的意思,令臣转任翰林侍讲,补皇子师之位。”
谢太后颌首,“这也好。”
谢太后道,“既然要补皇子师之位,如今皇子们也该放学了,不如就见见诸皇子。”
阿念这才知道,原来几位皇子现在都在一处念书,阿念不禁微微放心,如果皇帝让他单独做皇长子的先生,未免太过着眼。
谢太后这一吩咐,几位皇子来得也挺快,最小的七皇子今年也入学了,一并来的还有两位公主,皇子皇女们给谢太后见过礼,谢太后问他们今日下雪可冷,又问了几人功课。阿念很敏锐的注意到,谢太后竟然对皇子皇女们的课程一清而楚,而且,她还会提问几句,问的还颇是地方。这一听就是内行啊,只有熟读经史之人,方能问的这般恰到好处,若有皇子皇女答不太明白,谢太后还会给他们加以讲解,引经据典,随口拈来。
不说对谢太后的恭谨,一见谢太后这等学问,阿念立刻都有回府备课的冲动。
待问过皇子皇女们的功课,谢太后方道,“原本教阿煊阿熠的李学士,因守孝回乡,皇子师便空出一位。”与两位皇子道,“这是翰林院新来的江侍读,江侍读是太宗年间的探花,最有学问不过,以后就是教你们史书的先生了。”
两位小皇子瞧着个头年纪都差不离,阿念给两位小皇子见了礼,两位皇子道,“江侍读不必多礼。”
谢太后与阿念道,“这是皇长子煊,这是皇次子熠。他们同龄,打小就是一道入学,一道念书的。”又说两句让阿念好生教导皇子读书之事,就让阿念退下了。
阿念起身告退,谢太后道,“今天有雪,天也晚了。”吩咐宫人取一件玄狐氅,与阿念道,“这是皇帝常服,刚刚皇帝那里打发人送过来的,你们身量相仿,拿去穿吧。”
阿念郑重谢过太后厚赐,恭敬的捧着狐氅退下了。
阿念离宫就回了自家在帝都的家,如今是阿冽俊哥儿兴哥儿在住,阿念一到,把三个小舅子吓一跳,阿冽忙接了姐夫进屋,余幸已命人打来温水供阿念洗漱,又有侍女捧来新来茶点,余幸一迭声的吩咐厨下上些吃食。
阿念道,“还不饿,待晚间一道吃就好。”
余幸道,“姐夫还是先垫补些,这天儿冷呢。”
知道江姐夫这般突然来了帝都,必是有事的,余幸把这些事安排好就带着丫环下去了,让他们男人家自去说话。俊哥儿兴哥儿都闻迅过来了,俊哥儿道,“姐夫怎么突然来了帝都,先时没得着半点儿信儿。”
阿念端起热茶喝了两口,“陛下秘旨相召,如今我已转任翰林侍读。”
三兄弟给这事惊的更是摸不着头脑,这也忒突然了啊,他们姐夫,好端端的北靖关宣慰副使,突然就回帝都转任了翰林侍读。三兄弟都做了官,如今连兴哥儿也知道一些官场规矩,譬如,帝都官员外调,一般都会升半品,就是说,你七品帝都官儿外任,就能谋个从六品的缺。换句话说,要是从六品的地方官转任帝都,一般会低半品,补个七品缺。先说江姐夫这个,在外正四品,回帝都还是正四品。这就挺稀奇。
阿冽在翰林当差,对这侍读一事消息就格外灵通,道,“自李侍读回乡守孝后,盯着李侍读留下的位子的人不知多少。先时李侍读还是皇子师呢,姐夫,陛下有没有说皇子师的职司怎么着啊?”
阿念道,“陛下让我一并兼了。”
阿冽松口气,“那就好。”起码说明他姐夫是实实在在的高升。
俊哥儿道,“姐夫你十好几年不来帝都陛见,都四品官儿了,也该来了。”
兴哥儿问,“姐夫来得这么急,家里可好?”
一说到家里,阿念就把皇家那点子事抛诸脑后了,有些低郁的眉眼添了几分暖意,阿念想到妻儿,心肠都柔软起来,温声道,“我来得急,也没顾得上多安排,如今我既要在帝都为官,子衿姐姐必得过来的。岳父那里,还是得想个法子,一道回帝都府的好。”
阿冽很是赞同这事,道,“就是,一家子团聚,方得热闹。”
阿念笑,“还有件喜事,你们都不知道呢。”
“什么喜事,莫不是我们又要做舅舅了?”
阿念笑,“倒不是做舅舅,你们是要做哥哥了,我呢,又得做一回姐夫了。”
三人頓时惊掉下巴。
阿念爆料了一回岳父岳母的喜讯,遂起身道,“我这刚来,还得去义父那里请安。”
阿冽道,“如今这也到了晚饭的时辰,姐夫不如吃了饭再去,不然,这会儿去,舅舅定也是要留饭的。”
“是啊,吃过饭,咱们一道去。”俊哥儿也道。兄弟几个都与舅家十分亲近。
阿念想了想,道,“这也好。”
阿念还是头一回见俊哥儿媳妇杜氏,杜氏已育有一子,笑着给阿念见了礼,阿念连忙还礼,杜氏笑道,“阿烽还小些,没抱他过来,明儿个再叫他给姐夫请安。”
阿念笑道,“明天暖和些再见是一样的,外头冷,别折腾孩子了。”
俊哥儿与姐夫道,“你说也怪,媳妇武功厉害的很,捶我时很是舍得下手,对阿烽那真是恨不能含在嘴里。”
杜氏气笑,“别胡说,我哪里有捶过你。”
大家都是一乐。
余幸让长子次子见过姑丈,阿念是见过阿灿的,阿炫是头一回见。阿念不禁感叹,“当初阿灿与你们来帝都时,还抱着呢,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了。”
阿冽感慨,“何尝不是如此,看着他们,就觉着自己老了。”
阿念挑眉,“敢在我跟前称老,你才多大。”
阿念笑与孩子们道,“来得急,啥都没带,让你们姑妈来了给见面礼吧。”
阿炫年纪尚小,阿灿已是很稳重的小男子汉了,阿灿一本正经道,“姑丈过来,就比什么见面礼都强。我爹和二叔三叔,平日里可是没少念叨姑丈呢。”
阿念含笑听了,心下不禁想,皇长子也不过大阿灿一两岁,这样小的年纪,怕是转眼就要接掌这万里江山,那稚嫩的肩膀,可扛得起这千钧重担?
一家子高高兴兴的用过晚饭,阿念方去沈素那里,沈素是知阿念身世的,一见阿念,立刻脸色微变,直接就想到陛下因病不上朝久矣。今阿念回朝,可见陛下龙体恐怕已不能支撑。
沈素只是问了些路上劳累的话,又问了姐姐一家,见阿念面儿上难掩倦色,就打发阿念回去歇息了。
因阿冽并不知阿念要来,也没是前预备屋子,兴哥儿道,“姐夫与我一道住,我正想同姐夫说话呢。”
阿念自然没有二话。
阿念与小舅子也没什么客气的,他连日赶路,实在是倦到极处,几乎沾枕既眠,只是,半睡半醒间,阿念仿佛想到了什么,大脑敏锐抓住那一瞬间的灵光,阿念却是继而惊出一身的冷汗。
他总觉着在慈恩宫仿佛有何未竟之事,一时却想不起来,如今突然想到,为何谢太后没有问他朝云道长之事?
谢太后只这一位嫡亲舅舅!
阿念几乎怀疑自己的判断,难道谢太后与曹氏并无嫌隙?就听皇帝陛下道,“母后就是这样的性子,母后一生,都祟尚大道直行,母后这一生,都让人说不出一个‘不’字?她所做之事,桩桩件件,都在这堂皇大道之上。当有一日,母后做出选择,不必怀疑,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阿念就更不明白皇帝陛下找他来做什么了,依皇帝陛下所言,只要有谢太后主持大局也就是了。
皇帝陛下望向阿念,沉声道,“不论任何时候,兄长都要记住朕这句话,如果母后做出决断,不要与母后对着干,母后于朝廷之事,见解远胜于朕。帝王至尊之位,更迭再所难免,但,朝廷不能乱。朕所言之事,不过是朕所虑之万一,如果朕之后,这个位子有所动荡……”皇帝陛下轻轻拍一拍手下飞龙扶手,轻声道,“那么,请兄长将此信交予母后。”
一封信递至阿念面前。
原本,阿念初见这位皇帝弟弟时,当真是心潮激动,委实很有一番伤感。如今听皇帝陛下一说皇家这形势,先时阿念那些澎湃的情绪就渐渐平静下来。尤其听到皇帝陛下介绍他那可怕的嫡母谢太后,还有这样的秘信,阿念真是不想接,觉着这事儿太复杂,自己可能管不过来。
只是,那只握着信的手这样的枯瘦,只余一层青白皮挂在手骨之上,阿念心下轻叹,这不仅是皇帝陛下,还是自己同母弟弟,他不能拒绝这样的托付。阿念正色起身,双手接过皇帝陛下这信,道,“只希望此信再无可用之机。”
皇帝陛下微微颌首,继而道,“北昌府虽好,不过一隅之地,这帝都,方是风起云涌之地。兄长在翰林做过编修,今你身居正四品,翰林侍读也是四品衔,皇长子身边还缺一位皇子师,兄长觉着如何?”
阿念道,“臣于帝都之事一无所知,陛下安排,便是最好的。”
皇帝陛下又道,“兄之长女,赐婚纪氏。朕听闻,兄在北昌府,与苏参政关系亦是不错。”
阿念道,“臣曾与苏参政同地为官,要说来往,是有一些,但也仅限于同僚之间的来往。”
皇帝陛下道,“苏氏乃名门,不瞒兄长,我的皇后亦是出自苏氏,当年还是皇祖父所赐亲事。听闻,苏参政长女亦是闲雅闺秀,与兄之长子年纪相仿,朕欲再为媒人,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阿念心知陛下这是想自家与苏家联姻,不过,阿念并未一口应下,他本就不是权臣心机,他道,“先时阿曦亲事,也是她与阿珍少时相识,我们看阿珍长大,他们亦算是青梅竹马。苏家自是名门,只是不晓得苏家意思,臣实在不好说,这亲事,还得两相情愿,方好。”
“兄长这话自是在理。”皇帝陛下面露温和之意,道,“母后还未见过兄长,兄长多年未曾来帝都陛见,不若去给母后请个安吧。”
阿念起身告退。
虽只是短暂相见,阿念实觉这位皇帝陛下之深不可测,他原以为此为秘密相召,皇帝陛下却直接让他去给谢太后请安。此等行事,已远超常人。若说先时阿念还存着,皇帝陛下完全是靠谢太后扶持登上皇位的念头的话,此际,阿念已是真正承认,这位陛下能登上皇位,除了谢太后的扶持外,必与这位陛下的出众悉悉相关。
这并不是位儿皇帝。
这位陛下机心城府已是深不可测,那么,为这位陛下这般推祟的嫡母谢太后,这位自太宗年代起,与先帝并肩从太宗皇帝嫡子悼太子手中夺得储位,进而登上太子妃、皇后、太后宝座的娘娘,当是何等风采。
出得陛下寝宫,乌云遮盖住苍穹,天空悉悉索索的掉起细碎冰粒,北风卷来时,发起一阵阵呼啸的声音。阿念并不惧怕什么,只是,此时此地,站于这巍巍皇城风雪之中,阿念亦不禁想,这就是帝都吧。
作者有话要说: ps:新的地图开启了,这也是美人记最后一站了
☆、第450章 帝都风云之二
第450章
谢太后居于慈恩宫。
慈恩宫历来是太后居所, 这座宫殿, 太祖皇帝的母亲程太后住过,太宗皇帝的母亲胡贵太妃住过,先帝生母在先帝做皇子时就过逝了,故而无缘慈恩宫,如今住在这里的是谢太后, 这位于阿念来说,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很多。
当然, 传说这种东西, 活得久了,自然就有了。
不过, 谢太后不一样, 谢太后年轻时, 就颇乃传奇人物。
谢太后的传说之多,阿念这种久居北昌府的人都听得一二, 至于真假,难以考据。可以考据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 这位太后是太\祖皇帝开国以来, 第一位自皇子妃、藩王妃、太子妃、皇后、太后做齐全了的人。东穆开国时间尚短, 而今历经四帝, 就是太\祖、太宗、先帝、今上,这四位皇帝的母亲,如太\祖之母程太后, 亦是一流人物,太\祖皇帝自己活着时都说,没有太后,就没有东穆江山,可见这位太后对于东穆江山所做功绩。这位太后也是历经两朝,一直执政到太宗朝,方过逝了。这位太后自然是位牛人,但因丈夫没做过皇帝,故而,只做了太后。太宗皇帝之母胡贵太妃,是做过太后的,却没有做过皇后,至于太子妃这种更是没影儿的事。这位贵太妃据闻出身很是寻常,为人亦不讨其婆婆程太后喜欢,能做太后,完全是因为肚子争气,她生了太\祖皇帝唯一的儿子太宗皇帝。及至先帝,先帝生母早逝,故而先帝在位时,宫中并无太后。再至今上,就是如今居于慈恩宫的谢太后了。端看这四位太后,论福分亦属谢太后为首。此乃第一可考之事。
第二可考之事就是,为何太宗皇帝生母只得一胡贵太妃之名,要知道这位贵太妃可是做过太后的,当初,太宗皇帝甫一亲政,就将自己生母封为太后尊位。胡氏与谢太后不睦,连远在北昌府的阿念都能听闻,可见并秘事。这位太后,其实一直到先帝登基,还做了十年的太皇太后,及至先帝崩逝,太皇太后前后脚跟着闭了眼。人们要筹备太皇太后丧事时,谢太后拿出当上程太后遗旨,程太后遗诏里啥都没写,就一句话,胡氏卑贱,不可尊为太后。要说程太后的遗旨怎么在谢太后手里,那就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具体如何,阿念也不清楚。但,就因此道遗旨,胡贵太妃这位做了三十几年太后十年太皇太后的女士,现在皇室的皇子王孙,几乎皆负有胡氏血脉,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室长辈,硬生生被谢太后拉下太皇太后的尊位,最终以太皇贵太妃的位份下葬妃子园,而非与□□皇帝合葬帝陵。
这两件可考之事,便如今日呼啸北风,让阿念在迈进慈恩宫之前,格外的多了一分警醒与恭谨。
今上与嫡母关系融洽,慈恩宫修葺的自然雅致气派。
阿念是头一回来慈恩宫,虽则行止端谨,仍是眼角余光的扫过慈恩宫一二建筑,让阿念意外的是,慈恩宫的建筑并如何富丽堂皇,反而是大气简朴为美,那样的红檐黑瓦,形成一种独特的赫赫威仪。阿念站在廊下等待宣召,未见梅树,却似有淡淡梅香袭来。
阿念并未久待,一时,就有内侍出来,宣江副使进去说话。
慈恩宫非常暖和,暖若三春。
一进室内,梅香更浓。
阿念行过大礼,一个温和的声音道,“江副使起身吧,赐座。”
有宫人搬来锦凳,阿念躬身坐了。
“江副使什么时候到的?”
阿念道,“臣上午进宫,下午面圣。”
谢太后微微一叹,挥手示意,宫人便悉数退下。谢太后方道,“不论皇帝有什么事有什么话,你都要应下。”
阿念没想到谢太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亲母子,在此权利交接之时,怕也要心里多转几个弯吧。谢太后只是养母,却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皇帝陛下所说嫡母待他极好,并非虚言。
阿念连忙道,“陛下吩咐,臣自然遵旨。”
谢太后看他一看,道,“那就好。”
谢太后道,“当初我因缘见过子衿,只是没见过你,这些年,听说你在北昌府当差很好,也算没辜负陛下所望。”
阿念谦虚客气一句,“都是臣职责所在。”
谢太后道,“皇帝既召你回帝都,想是愿意你留在帝都任职的,陛下可说让你转任什么官职?”
阿念回道,“陛下的意思,令臣转任翰林侍讲,补皇子师之位。”
谢太后颌首,“这也好。”
谢太后道,“既然要补皇子师之位,如今皇子们也该放学了,不如就见见诸皇子。”
阿念这才知道,原来几位皇子现在都在一处念书,阿念不禁微微放心,如果皇帝让他单独做皇长子的先生,未免太过着眼。
谢太后这一吩咐,几位皇子来得也挺快,最小的七皇子今年也入学了,一并来的还有两位公主,皇子皇女们给谢太后见过礼,谢太后问他们今日下雪可冷,又问了几人功课。阿念很敏锐的注意到,谢太后竟然对皇子皇女们的课程一清而楚,而且,她还会提问几句,问的还颇是地方。这一听就是内行啊,只有熟读经史之人,方能问的这般恰到好处,若有皇子皇女答不太明白,谢太后还会给他们加以讲解,引经据典,随口拈来。
不说对谢太后的恭谨,一见谢太后这等学问,阿念立刻都有回府备课的冲动。
待问过皇子皇女们的功课,谢太后方道,“原本教阿煊阿熠的李学士,因守孝回乡,皇子师便空出一位。”与两位皇子道,“这是翰林院新来的江侍读,江侍读是太宗年间的探花,最有学问不过,以后就是教你们史书的先生了。”
两位小皇子瞧着个头年纪都差不离,阿念给两位小皇子见了礼,两位皇子道,“江侍读不必多礼。”
谢太后与阿念道,“这是皇长子煊,这是皇次子熠。他们同龄,打小就是一道入学,一道念书的。”又说两句让阿念好生教导皇子读书之事,就让阿念退下了。
阿念起身告退,谢太后道,“今天有雪,天也晚了。”吩咐宫人取一件玄狐氅,与阿念道,“这是皇帝常服,刚刚皇帝那里打发人送过来的,你们身量相仿,拿去穿吧。”
阿念郑重谢过太后厚赐,恭敬的捧着狐氅退下了。
阿念离宫就回了自家在帝都的家,如今是阿冽俊哥儿兴哥儿在住,阿念一到,把三个小舅子吓一跳,阿冽忙接了姐夫进屋,余幸已命人打来温水供阿念洗漱,又有侍女捧来新来茶点,余幸一迭声的吩咐厨下上些吃食。
阿念道,“还不饿,待晚间一道吃就好。”
余幸道,“姐夫还是先垫补些,这天儿冷呢。”
知道江姐夫这般突然来了帝都,必是有事的,余幸把这些事安排好就带着丫环下去了,让他们男人家自去说话。俊哥儿兴哥儿都闻迅过来了,俊哥儿道,“姐夫怎么突然来了帝都,先时没得着半点儿信儿。”
阿念端起热茶喝了两口,“陛下秘旨相召,如今我已转任翰林侍读。”
三兄弟给这事惊的更是摸不着头脑,这也忒突然了啊,他们姐夫,好端端的北靖关宣慰副使,突然就回帝都转任了翰林侍读。三兄弟都做了官,如今连兴哥儿也知道一些官场规矩,譬如,帝都官员外调,一般都会升半品,就是说,你七品帝都官儿外任,就能谋个从六品的缺。换句话说,要是从六品的地方官转任帝都,一般会低半品,补个七品缺。先说江姐夫这个,在外正四品,回帝都还是正四品。这就挺稀奇。
阿冽在翰林当差,对这侍读一事消息就格外灵通,道,“自李侍读回乡守孝后,盯着李侍读留下的位子的人不知多少。先时李侍读还是皇子师呢,姐夫,陛下有没有说皇子师的职司怎么着啊?”
阿念道,“陛下让我一并兼了。”
阿冽松口气,“那就好。”起码说明他姐夫是实实在在的高升。
俊哥儿道,“姐夫你十好几年不来帝都陛见,都四品官儿了,也该来了。”
兴哥儿问,“姐夫来得这么急,家里可好?”
一说到家里,阿念就把皇家那点子事抛诸脑后了,有些低郁的眉眼添了几分暖意,阿念想到妻儿,心肠都柔软起来,温声道,“我来得急,也没顾得上多安排,如今我既要在帝都为官,子衿姐姐必得过来的。岳父那里,还是得想个法子,一道回帝都府的好。”
阿冽很是赞同这事,道,“就是,一家子团聚,方得热闹。”
阿念笑,“还有件喜事,你们都不知道呢。”
“什么喜事,莫不是我们又要做舅舅了?”
阿念笑,“倒不是做舅舅,你们是要做哥哥了,我呢,又得做一回姐夫了。”
三人頓时惊掉下巴。
阿念爆料了一回岳父岳母的喜讯,遂起身道,“我这刚来,还得去义父那里请安。”
阿冽道,“如今这也到了晚饭的时辰,姐夫不如吃了饭再去,不然,这会儿去,舅舅定也是要留饭的。”
“是啊,吃过饭,咱们一道去。”俊哥儿也道。兄弟几个都与舅家十分亲近。
阿念想了想,道,“这也好。”
阿念还是头一回见俊哥儿媳妇杜氏,杜氏已育有一子,笑着给阿念见了礼,阿念连忙还礼,杜氏笑道,“阿烽还小些,没抱他过来,明儿个再叫他给姐夫请安。”
阿念笑道,“明天暖和些再见是一样的,外头冷,别折腾孩子了。”
俊哥儿与姐夫道,“你说也怪,媳妇武功厉害的很,捶我时很是舍得下手,对阿烽那真是恨不能含在嘴里。”
杜氏气笑,“别胡说,我哪里有捶过你。”
大家都是一乐。
余幸让长子次子见过姑丈,阿念是见过阿灿的,阿炫是头一回见。阿念不禁感叹,“当初阿灿与你们来帝都时,还抱着呢,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了。”
阿冽感慨,“何尝不是如此,看着他们,就觉着自己老了。”
阿念挑眉,“敢在我跟前称老,你才多大。”
阿念笑与孩子们道,“来得急,啥都没带,让你们姑妈来了给见面礼吧。”
阿炫年纪尚小,阿灿已是很稳重的小男子汉了,阿灿一本正经道,“姑丈过来,就比什么见面礼都强。我爹和二叔三叔,平日里可是没少念叨姑丈呢。”
阿念含笑听了,心下不禁想,皇长子也不过大阿灿一两岁,这样小的年纪,怕是转眼就要接掌这万里江山,那稚嫩的肩膀,可扛得起这千钧重担?
一家子高高兴兴的用过晚饭,阿念方去沈素那里,沈素是知阿念身世的,一见阿念,立刻脸色微变,直接就想到陛下因病不上朝久矣。今阿念回朝,可见陛下龙体恐怕已不能支撑。
沈素只是问了些路上劳累的话,又问了姐姐一家,见阿念面儿上难掩倦色,就打发阿念回去歇息了。
因阿冽并不知阿念要来,也没是前预备屋子,兴哥儿道,“姐夫与我一道住,我正想同姐夫说话呢。”
阿念自然没有二话。
阿念与小舅子也没什么客气的,他连日赶路,实在是倦到极处,几乎沾枕既眠,只是,半睡半醒间,阿念仿佛想到了什么,大脑敏锐抓住那一瞬间的灵光,阿念却是继而惊出一身的冷汗。
他总觉着在慈恩宫仿佛有何未竟之事,一时却想不起来,如今突然想到,为何谢太后没有问他朝云道长之事?
谢太后只这一位嫡亲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