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小公主把音乐盒放在怀里藏起来,然后继续哇哇大哭。
    赵佶无奈,只得把奶糖礼包还给他们了。
    张商英瀑布汗,觉得皇家内院快被高方平那孙子攻破了。很显然,小帝姬们的忠诚度,很快救会取决于奶糖数量了。
    一颗,两颗……十颗!
    看着一群皇帝公主在这里吃东西,最终把高方平的奶糖礼包吃光光,张商英目瞪口呆,非常傻眼。
    因为怎么说呢,胃口最不好的人,口味最刁钻的人,就是皇家的这一群。但是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说明小高的配方真的很强大,音乐盒的确很不错,但那小子把二流秘方给老子,他自己去贡献一流秘方……张商英对此有些泄气。
    赵佶看他发呆,好奇的问道:“张卿怎么了?你和小高卿家尽心尽力事好事,你为什么不高兴?”
    “额,官家高兴臣就放心了。”张商英果断的说道,“但是小高固然是个天才,对官家忠心耿耿,然而臣以为,以后还是少吃他送来的东西。”
    “为何?”赵佶一听有人阻止自己,便有些不高兴。
    张商英道:“这有些不对规矩,会让很多人说闲话,会给高家很多压力,如果他们心思用在了官家这里,难免疏远了国朝事务,这不好。”
    赵佶只得认可了他的歪理。而且他当然也知道,这皇宫内院经常吃用外臣送来的东西的确也不太好。
    然而你妹的,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能经常吃了。
    赵佶很郁闷,当然总体来说,大宋的皇帝都有点郁闷是肯定的,也不是说不可以忍……
    高方平是个大闲人,目下大部分的时候都待在工地上装作很忙的样子,其实主要在躺着喝茶。
    从大名府带回来的匠人,他们的家人也基本陆续到达,都留在工地上帮忙。
    早期派出石中奇,让他全国各地的去寻找他的那些劳改犯旧友,现在也有了效果,石中奇还没回来,但被他招揽的三十多个拥有各种手艺的匠人,都陆续带着殿帅府的转籍文书来报到了。
    加上东京民间淘选出来的匠人,目下高方平的麾下,拥有一支两百人的匠人团队,其中铁匠占据一半。另外各种临摹、偷盗、仿造、木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都有。
    他们的责任就是开脑洞,研发,反研发。
    是的,涉及的群体一多总会出问题的。目下高方平的钱庄票据,仅仅只是在汴京以及孟州铺开使用,但涉及了百多万的人群,坑爹的造假票据已经出来了,尽管手下的掌柜们已经挖空心思的去管理,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好在的确是在用心的经营,漏洞不算多。高方平的流氓名声在外,威慑力是有的。所以假票据出现的非常少,由此带来的损失虽然不能忽略不计,但完全可以接受。就像后世的家庭总会在不经意间浪费一些电和水,增加一些生活成本,但是根本不影响生活品质。
    尽管如此,高方平依旧需要石中奇招揽来的各种人才高手,有多少要多少,需要他们从贼的角度去反研发,钻钱庄的漏洞。
    有问题从来都不怕,只要及时发现去解决就行。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
    严格来说现在钱庄支票的漏洞并不大,加上高方平会砍人的名声,其实损失非常少,损失的钱,比高方平养这方面的高手匠人的代价少的多。但高方平依旧下决心烧钱养他们,目的就是最终研发出一套成熟的、真正能在全国铺开的银行模式。
    初期困难,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将来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因为现在地基打的牢靠而受益。
    现在真的无所谓,就是怕他不出问题。也就汴京和孟州两个地方,有问题甚至高方平亲自去孟州,也就两三天的路程,很好解决。所以作为试点和标本,如果能把问题解决,完善整个运作模式。那么将来扩散全国后,就能节省几十倍的精力和人力。这就是研发型技术人才的最大作用……
    徐宁亲自来工地说捧日军第八阵,基本开始勉强能用了。
    骑射、枪棒、体能等等方面还差的远,但好处是装备精良,有原本的亲军班底做指挥构架,纪律和精神面貌已经很不错。在提高吃食标准以及皮鞭的威压下,冲阵的劲头和胆识也基本没问题了。
    “距离真正的精兵还远,但在洗脑攻势下,敢冲锋的悍兵基本炼成了。”这是徐宁这个指挥官做出的总结,当做攻坚战果汇报给了高方平。
    大家都以为高方平在这里颓废,而实际上高方平虽然始终躺工地喝茶,却一直在观察整个工地上厢军的作为。
    观察下来,高方平已经完全放弃了训练厢军的想法,颓废到一定程度的是没救的,比如细胞坏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把手脚砍了。
    看到张叔夜调来的这一军人马时,高方平就知道他们作为军人不可能有救了。这样的军人只有裁撤一个办法。大宋的沉兵弊政实在太严重,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用于军费,就是这样花费出去的。却还没有办法收手,就是王安石也扭不过来。
    厢军的存在不是为了战斗,而是把这群人集中起来给口饭吃,免得他们去造反,避免他们加入丐帮。
    这样一来他们基本是喝粥的,又没任何的社会地位和荣耀感,破罐子破摔。说是说当做工程兵用。而实际上士气之低,之懒惰,没有上进心。
    只有在你投入大量人力用鞭子驱赶的时候,才能做活。
    这些,就是高方平的评价。
    第112章议论
    但好处是,厢军在这样颓废懒惰的大环境之下,不用太用心,就能发现一些还算勤快,又有才能的人。
    连日待在工地用心观察,高方平发现了百多个有用的人。真的很可怜,三千人的厢军,高方平只看上了百多个。这百十号人也绝对不是军人,但是高方平却认可,他们是不错的建筑人才,合格的包工头。不算匠人,却能把匠人制作出来的各种器材操作出心得、倒逼匠人去改进的人。
    高方平专门记录下来了这些人的名册,将来打算把这些人全部撸走,那么一只专业工程队的人才骨架就有了。
    知识就是生产力,专业就是竞争力。说到打战是种师道牛,但是老种把sx的人丁掏空,建城也进度有限。将来高方平的工程队出来之后,就能让老种见识什么叫建城了。
    而说起大宋的弊政沉兵,要想国家还有救药,这些厢军最终的命运就是裁撤。
    动过裁军主意的相爷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但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裁下来的人不能去造反,那么就必须有饭吃。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但是田是有限的,大宋不禁止土地的兼并,田已经集中在了较小的人群的手里。
    所以其实说起来,裁军的问题,本质就是经济问题。
    一但社会繁荣起来以后,产生多少就业岗位,那么就可以裁撤多少厢军。这是能量守恒,否则就要出大乱子。而经济要繁荣起来,唯其三点,老百姓的安全感,商道的畅通,稳定的货币体系。
    所以,大宋最大的毒瘤绊脚石就是山贼土匪,以及滥发的大十钱,大五钱,铁钱。
    而这些东西,高方平已经在着手解决了。如果能有个十五至二十年,应该能解决。如果有相位在手的话,这个过程就会几何式加速度缩短。
    其实讲道理的话。某些方面大宋已经被前面的诸位相爷做的很出色。近乎四层的城市化率,这在公元1100年的古代农业社会,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这样的人口集中率,造就出了大宋的另外一个世界奇迹:商业繁荣度。
    农牧时代,商税收入超越其他全部税务,最高纪录一亿贯的财政收入,这又是一个璀璨的奇迹。
    有商业就有各种交易,有交易就有需求,而有需求,就有人去制造,制造过程就会出现创造和发明。所以大宋的各种制造技术,工艺水准,文采风流等等,妥妥的领先世界几百年。这又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奇迹。 ↑返回顶部↑
    几个小公主把音乐盒放在怀里藏起来,然后继续哇哇大哭。
    赵佶无奈,只得把奶糖礼包还给他们了。
    张商英瀑布汗,觉得皇家内院快被高方平那孙子攻破了。很显然,小帝姬们的忠诚度,很快救会取决于奶糖数量了。
    一颗,两颗……十颗!
    看着一群皇帝公主在这里吃东西,最终把高方平的奶糖礼包吃光光,张商英目瞪口呆,非常傻眼。
    因为怎么说呢,胃口最不好的人,口味最刁钻的人,就是皇家的这一群。但是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说明小高的配方真的很强大,音乐盒的确很不错,但那小子把二流秘方给老子,他自己去贡献一流秘方……张商英对此有些泄气。
    赵佶看他发呆,好奇的问道:“张卿怎么了?你和小高卿家尽心尽力事好事,你为什么不高兴?”
    “额,官家高兴臣就放心了。”张商英果断的说道,“但是小高固然是个天才,对官家忠心耿耿,然而臣以为,以后还是少吃他送来的东西。”
    “为何?”赵佶一听有人阻止自己,便有些不高兴。
    张商英道:“这有些不对规矩,会让很多人说闲话,会给高家很多压力,如果他们心思用在了官家这里,难免疏远了国朝事务,这不好。”
    赵佶只得认可了他的歪理。而且他当然也知道,这皇宫内院经常吃用外臣送来的东西的确也不太好。
    然而你妹的,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能经常吃了。
    赵佶很郁闷,当然总体来说,大宋的皇帝都有点郁闷是肯定的,也不是说不可以忍……
    高方平是个大闲人,目下大部分的时候都待在工地上装作很忙的样子,其实主要在躺着喝茶。
    从大名府带回来的匠人,他们的家人也基本陆续到达,都留在工地上帮忙。
    早期派出石中奇,让他全国各地的去寻找他的那些劳改犯旧友,现在也有了效果,石中奇还没回来,但被他招揽的三十多个拥有各种手艺的匠人,都陆续带着殿帅府的转籍文书来报到了。
    加上东京民间淘选出来的匠人,目下高方平的麾下,拥有一支两百人的匠人团队,其中铁匠占据一半。另外各种临摹、偷盗、仿造、木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都有。
    他们的责任就是开脑洞,研发,反研发。
    是的,涉及的群体一多总会出问题的。目下高方平的钱庄票据,仅仅只是在汴京以及孟州铺开使用,但涉及了百多万的人群,坑爹的造假票据已经出来了,尽管手下的掌柜们已经挖空心思的去管理,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好在的确是在用心的经营,漏洞不算多。高方平的流氓名声在外,威慑力是有的。所以假票据出现的非常少,由此带来的损失虽然不能忽略不计,但完全可以接受。就像后世的家庭总会在不经意间浪费一些电和水,增加一些生活成本,但是根本不影响生活品质。
    尽管如此,高方平依旧需要石中奇招揽来的各种人才高手,有多少要多少,需要他们从贼的角度去反研发,钻钱庄的漏洞。
    有问题从来都不怕,只要及时发现去解决就行。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
    严格来说现在钱庄支票的漏洞并不大,加上高方平会砍人的名声,其实损失非常少,损失的钱,比高方平养这方面的高手匠人的代价少的多。但高方平依旧下决心烧钱养他们,目的就是最终研发出一套成熟的、真正能在全国铺开的银行模式。
    初期困难,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将来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因为现在地基打的牢靠而受益。
    现在真的无所谓,就是怕他不出问题。也就汴京和孟州两个地方,有问题甚至高方平亲自去孟州,也就两三天的路程,很好解决。所以作为试点和标本,如果能把问题解决,完善整个运作模式。那么将来扩散全国后,就能节省几十倍的精力和人力。这就是研发型技术人才的最大作用……
    徐宁亲自来工地说捧日军第八阵,基本开始勉强能用了。
    骑射、枪棒、体能等等方面还差的远,但好处是装备精良,有原本的亲军班底做指挥构架,纪律和精神面貌已经很不错。在提高吃食标准以及皮鞭的威压下,冲阵的劲头和胆识也基本没问题了。
    “距离真正的精兵还远,但在洗脑攻势下,敢冲锋的悍兵基本炼成了。”这是徐宁这个指挥官做出的总结,当做攻坚战果汇报给了高方平。
    大家都以为高方平在这里颓废,而实际上高方平虽然始终躺工地喝茶,却一直在观察整个工地上厢军的作为。
    观察下来,高方平已经完全放弃了训练厢军的想法,颓废到一定程度的是没救的,比如细胞坏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把手脚砍了。
    看到张叔夜调来的这一军人马时,高方平就知道他们作为军人不可能有救了。这样的军人只有裁撤一个办法。大宋的沉兵弊政实在太严重,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用于军费,就是这样花费出去的。却还没有办法收手,就是王安石也扭不过来。
    厢军的存在不是为了战斗,而是把这群人集中起来给口饭吃,免得他们去造反,避免他们加入丐帮。
    这样一来他们基本是喝粥的,又没任何的社会地位和荣耀感,破罐子破摔。说是说当做工程兵用。而实际上士气之低,之懒惰,没有上进心。
    只有在你投入大量人力用鞭子驱赶的时候,才能做活。
    这些,就是高方平的评价。
    第112章议论
    但好处是,厢军在这样颓废懒惰的大环境之下,不用太用心,就能发现一些还算勤快,又有才能的人。
    连日待在工地用心观察,高方平发现了百多个有用的人。真的很可怜,三千人的厢军,高方平只看上了百多个。这百十号人也绝对不是军人,但是高方平却认可,他们是不错的建筑人才,合格的包工头。不算匠人,却能把匠人制作出来的各种器材操作出心得、倒逼匠人去改进的人。
    高方平专门记录下来了这些人的名册,将来打算把这些人全部撸走,那么一只专业工程队的人才骨架就有了。
    知识就是生产力,专业就是竞争力。说到打战是种师道牛,但是老种把sx的人丁掏空,建城也进度有限。将来高方平的工程队出来之后,就能让老种见识什么叫建城了。
    而说起大宋的弊政沉兵,要想国家还有救药,这些厢军最终的命运就是裁撤。
    动过裁军主意的相爷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但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裁下来的人不能去造反,那么就必须有饭吃。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但是田是有限的,大宋不禁止土地的兼并,田已经集中在了较小的人群的手里。
    所以其实说起来,裁军的问题,本质就是经济问题。
    一但社会繁荣起来以后,产生多少就业岗位,那么就可以裁撤多少厢军。这是能量守恒,否则就要出大乱子。而经济要繁荣起来,唯其三点,老百姓的安全感,商道的畅通,稳定的货币体系。
    所以,大宋最大的毒瘤绊脚石就是山贼土匪,以及滥发的大十钱,大五钱,铁钱。
    而这些东西,高方平已经在着手解决了。如果能有个十五至二十年,应该能解决。如果有相位在手的话,这个过程就会几何式加速度缩短。
    其实讲道理的话。某些方面大宋已经被前面的诸位相爷做的很出色。近乎四层的城市化率,这在公元1100年的古代农业社会,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这样的人口集中率,造就出了大宋的另外一个世界奇迹:商业繁荣度。
    农牧时代,商税收入超越其他全部税务,最高纪录一亿贯的财政收入,这又是一个璀璨的奇迹。
    有商业就有各种交易,有交易就有需求,而有需求,就有人去制造,制造过程就会出现创造和发明。所以大宋的各种制造技术,工艺水准,文采风流等等,妥妥的领先世界几百年。这又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奇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