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此大的一股灾民洪流在移动,是绝对的严重事件,途径任何地州,就算方琴携带着高方平的关防文书,也都被远途官府如同防贼一样,派人严密防范、驱赶。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大意,无一不是如同送瘟神一样,只想急速把这股恐怖的洪流驱赶出自己辖区。
    这个时节,早晚的天气已经很冷,路途之中挨饿受冻,又不能放开吃手里的粮食。不停的有人饿死冻死,病死,或许是被野兽袭击而死。
    尽管死的只是少数人,但是对大家精神上的摧残却也非常大。
    也有方琴的死忠教众提出建议:“咱们带着从苏州押运的粮食跑吧?”
    方琴当众演讲的时候拒绝了,言及:“能跑去哪?这些粮食又够咱们吃多久时间?请大家相信我,相互帮助,咱们就能去到梦想之地,身边的粮食会有吃光的一天,但是在哪梦想之地,却可以周而复始的一直活下去。”
    方杰也来报,一个核心死忠也不行了。
    方琴便急忙去看望,这汉子乃是因为季节交替时节、饥寒交迫下导致旧病复发,瘦的眼框也深凹了下去。
    他看方琴的眼神有些责怪,有些不甘,还有些心愿没了的意味。
    看着他的眼神,方琴越发的有些责怪方腊了。
    “你不让咱们造反,咱们信了你。眼看着我是不成了……”汉子断断续续的说着,把旁边一个头发枯黄的八岁小丫头推了过来,气息急促的道:“带,带小迷糊回,家……”
    然后他就断气了,叫做“小迷糊”的丫头也伤心的哭了起来。
    方琴不觉得还有什么家,依照方腊给他们的那不切实际的希望的话,哪有什么回家,他的小女儿也会死于战乱之中。
    这么想着的时候方琴觉得底气足了起来,对围观的大家说道:“我会带大家去新的地方,重建家园,以前的想法不切实际,那是破坏家园。去到江州一定会有家的,小高相公他答应过我。”
    言及此的时候,方琴眼睛有些发亮,拥有比较强大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这样的气氛,自然而然能够传染她的信徒。这就是能够维持几万人聚集而不乱的原因。
    然而方琴的信心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依据的。
    她觉得以往的小李纲并没有对高方平言过其实,小高相公他真的是个奇人,做事的风格绝对有别于其他的官僚。
    以往方琴不懂这叫什么,而小李纲说这叫仁者无敌。
    最大的证据是,高方平此番进苏州谋划,好处未见多大,相反得罪了些人,他自己承担了一些政治风险。其实若依照一般路线,他高方平能得到消息后早准备,等东南大乱的初期,临危受命,进兵两浙路平乱。
    这不但出师有名,也是真正的大功劳。这其实就是官场通行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就是法制的初形。
    然而高方平的打开方式是被迫害妄想者,事发初期就自带饭盒的进苏州压制了。
    如此导致了许多的事件消灭于无形,他自身却没有功劳。因为这些都是离经叛道的违法乱纪事件,他和刘正夫取得了投鼠忌器的平衡,是不能公开拿出来说的。
    尽管读了好多书,但目下其实方琴也不懂多少大道理,苏州事件结束后,大魔王猥琐的逃跑之前,方琴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为什么”。
    大魔王说了,东南地区是国朝之命脉所在,目下国朝财政形势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旧任重道远。西北形势又开始紧张,于此情况下倘若真的东南起乱,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坑,两年内绝对别想恢复生机,不但无法从东南收取一颗粮食的税负,还要在雪上加霜的时候支出大笔的钱粮,用于东南平乱。
    战乱、饥荒、疫病蔓延之下,会死上百万人。
    因北方相对紧张的形势,北方地区能够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然而限于蜀道难,无法如同东南地区一样可以依靠运河把血液有效运送出来。那么一但形成不良趋势后,朝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加重盘剥,用于填补临近崩溃的财政窟窿、以及平乱经费。
    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小迷糊”面临饿死,而是所有的小迷糊都没有饭吃了。
    说这些,兴许那个大魔王他在危言耸听。但是不影响方琴有些脑残的觉得他高瞻远瞩、觉得他是个伟大的先知。
    高方平还给她的兄弟姐妹画了一个很大的饼,将来把一种叫做铁路的东西修进成都府路,依托那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地,大家买到的粮食便会更加的便宜。
    方琴麾下的傻子们没啥大愿望,其实也就希望手里的粮食多些。并且他们要求将来做工吃粮,去修那传说中的铁路……
    第515章形势终于小好了
    老常始终还在纠结于高方平的违法乱纪行为,整天就在寻思着找高方平的晦气。
    然而这也并没有什么用,现在高方平整个的躲着他,老常根本找不到高方平。
    与此同时,依托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那些地方官主政并不敢真的违背高方平的“运粮军令”,从各地陆续运进江州来的粮食,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然后作为补充,高方平从京城方面组织的运粮队伍也已经开始进江州了。
    特别是苏州方面,刘正夫全面剥夺了应俸局船运名额后,一船又一船的粮食到岸江州码头。
    这些情况若是发生在别处,并遇到了一起,仅仅收粮入库都是个绝大的问题。但是在江州,目下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力,唯一不缺的就是次序。几十万人上阵参与收粮入库的情景,让那些押运粮食过来的各地差人直接傻眼了,话说他们从未见过这样高效宏大的场面。
    尽管是依托抢劫勒索方式弄来的粮食,不过总归手中有了粮食,高方平心中也就有底气了。多管齐下之下,现在江州的粮食形势,比之前高方平预估的最乐观形势还稍好些。不出幺蛾子的话,这个危机就算过去了。
    于是大观二年十月中旬,有了底气的高方平于江州发布政令,全面启动了首期大建设:在城外划好的社区里,全面建设“公屋”。
    这在其他朝代的话会显得很蛋疼。
    不过在大宋的确有“公屋”制度。当然受益的群体数量、执行的效力几何有待商榷。但它的的确确和安济坊、居养院制度一起,作为福利政策存在于大宋。
    事实上虽然不算多,但是江州本城内哪怕在蔡倏时期,也保有一定数量产权属于官府的公屋。
    当然了,在蔡倏时期那些公屋经过了捣腾转手后,一般被捏在许洪刚这类违法乱纪的家伙手里。现在那些家伙中、一些被高方平捉去宰了,一些被开除了,公屋也就空了出来。陈小娅和她娘就分到了一个迷你型的小院子。
    不过目下江州的人太多,外面那些流民也不能永远驻扎露天或者帐篷。这个时节也没有什么粮食生产可以搞,所以高方平的政令发布后,江州外围就变为了一个大工地。
    高方平批示,土地由德1化县无条件划拨,劳动力由大家付出。建设出来的社区产权由官府所有,但是高方平承诺了,这些公屋盖好之后,按需分配给这些参与建设的灾民使用,从此以后他们的户籍也迁入江州,就算江州人了。
    汗,得知盖好房子后自己住,并且算是江州住民了,于是这些家伙基本疯了,不用谁去监督也干得热火朝天,基本上十二个时辰都不停工,在那只汴京来的专业工程队骨干的带领之下,昼夜赶工,三班轮换,进行着在古代前所未有的大建设……
    “大家吃饭啦!”
    乱七八糟的城外工地上,有个家伙站在高处拿着土制扩音器一喊,于是许多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跑过来领食。
    吃的很寒碜,很少,也就比前期粮食更紧张的时候多了半个馒头,粥还是一样的粘稠度。
    但事实上因为环境的不同,大家也都很快乐。在他们的记忆中,遇到灾荒之年,不但不被雪上加霜的抢劫欺负,还有官府的人叫大家“吃饭啦”。正因为这个年景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事,所以大头百姓们很珍惜目下这个气氛,这就是他们的利益,他们愿意为此去参与维护,不让别人破坏。 ↑返回顶部↑
    如此大的一股灾民洪流在移动,是绝对的严重事件,途径任何地州,就算方琴携带着高方平的关防文书,也都被远途官府如同防贼一样,派人严密防范、驱赶。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大意,无一不是如同送瘟神一样,只想急速把这股恐怖的洪流驱赶出自己辖区。
    这个时节,早晚的天气已经很冷,路途之中挨饿受冻,又不能放开吃手里的粮食。不停的有人饿死冻死,病死,或许是被野兽袭击而死。
    尽管死的只是少数人,但是对大家精神上的摧残却也非常大。
    也有方琴的死忠教众提出建议:“咱们带着从苏州押运的粮食跑吧?”
    方琴当众演讲的时候拒绝了,言及:“能跑去哪?这些粮食又够咱们吃多久时间?请大家相信我,相互帮助,咱们就能去到梦想之地,身边的粮食会有吃光的一天,但是在哪梦想之地,却可以周而复始的一直活下去。”
    方杰也来报,一个核心死忠也不行了。
    方琴便急忙去看望,这汉子乃是因为季节交替时节、饥寒交迫下导致旧病复发,瘦的眼框也深凹了下去。
    他看方琴的眼神有些责怪,有些不甘,还有些心愿没了的意味。
    看着他的眼神,方琴越发的有些责怪方腊了。
    “你不让咱们造反,咱们信了你。眼看着我是不成了……”汉子断断续续的说着,把旁边一个头发枯黄的八岁小丫头推了过来,气息急促的道:“带,带小迷糊回,家……”
    然后他就断气了,叫做“小迷糊”的丫头也伤心的哭了起来。
    方琴不觉得还有什么家,依照方腊给他们的那不切实际的希望的话,哪有什么回家,他的小女儿也会死于战乱之中。
    这么想着的时候方琴觉得底气足了起来,对围观的大家说道:“我会带大家去新的地方,重建家园,以前的想法不切实际,那是破坏家园。去到江州一定会有家的,小高相公他答应过我。”
    言及此的时候,方琴眼睛有些发亮,拥有比较强大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这样的气氛,自然而然能够传染她的信徒。这就是能够维持几万人聚集而不乱的原因。
    然而方琴的信心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依据的。
    她觉得以往的小李纲并没有对高方平言过其实,小高相公他真的是个奇人,做事的风格绝对有别于其他的官僚。
    以往方琴不懂这叫什么,而小李纲说这叫仁者无敌。
    最大的证据是,高方平此番进苏州谋划,好处未见多大,相反得罪了些人,他自己承担了一些政治风险。其实若依照一般路线,他高方平能得到消息后早准备,等东南大乱的初期,临危受命,进兵两浙路平乱。
    这不但出师有名,也是真正的大功劳。这其实就是官场通行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就是法制的初形。
    然而高方平的打开方式是被迫害妄想者,事发初期就自带饭盒的进苏州压制了。
    如此导致了许多的事件消灭于无形,他自身却没有功劳。因为这些都是离经叛道的违法乱纪事件,他和刘正夫取得了投鼠忌器的平衡,是不能公开拿出来说的。
    尽管读了好多书,但目下其实方琴也不懂多少大道理,苏州事件结束后,大魔王猥琐的逃跑之前,方琴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为什么”。
    大魔王说了,东南地区是国朝之命脉所在,目下国朝财政形势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旧任重道远。西北形势又开始紧张,于此情况下倘若真的东南起乱,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坑,两年内绝对别想恢复生机,不但无法从东南收取一颗粮食的税负,还要在雪上加霜的时候支出大笔的钱粮,用于东南平乱。
    战乱、饥荒、疫病蔓延之下,会死上百万人。
    因北方相对紧张的形势,北方地区能够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然而限于蜀道难,无法如同东南地区一样可以依靠运河把血液有效运送出来。那么一但形成不良趋势后,朝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加重盘剥,用于填补临近崩溃的财政窟窿、以及平乱经费。
    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小迷糊”面临饿死,而是所有的小迷糊都没有饭吃了。
    说这些,兴许那个大魔王他在危言耸听。但是不影响方琴有些脑残的觉得他高瞻远瞩、觉得他是个伟大的先知。
    高方平还给她的兄弟姐妹画了一个很大的饼,将来把一种叫做铁路的东西修进成都府路,依托那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地,大家买到的粮食便会更加的便宜。
    方琴麾下的傻子们没啥大愿望,其实也就希望手里的粮食多些。并且他们要求将来做工吃粮,去修那传说中的铁路……
    第515章形势终于小好了
    老常始终还在纠结于高方平的违法乱纪行为,整天就在寻思着找高方平的晦气。
    然而这也并没有什么用,现在高方平整个的躲着他,老常根本找不到高方平。
    与此同时,依托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那些地方官主政并不敢真的违背高方平的“运粮军令”,从各地陆续运进江州来的粮食,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然后作为补充,高方平从京城方面组织的运粮队伍也已经开始进江州了。
    特别是苏州方面,刘正夫全面剥夺了应俸局船运名额后,一船又一船的粮食到岸江州码头。
    这些情况若是发生在别处,并遇到了一起,仅仅收粮入库都是个绝大的问题。但是在江州,目下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力,唯一不缺的就是次序。几十万人上阵参与收粮入库的情景,让那些押运粮食过来的各地差人直接傻眼了,话说他们从未见过这样高效宏大的场面。
    尽管是依托抢劫勒索方式弄来的粮食,不过总归手中有了粮食,高方平心中也就有底气了。多管齐下之下,现在江州的粮食形势,比之前高方平预估的最乐观形势还稍好些。不出幺蛾子的话,这个危机就算过去了。
    于是大观二年十月中旬,有了底气的高方平于江州发布政令,全面启动了首期大建设:在城外划好的社区里,全面建设“公屋”。
    这在其他朝代的话会显得很蛋疼。
    不过在大宋的确有“公屋”制度。当然受益的群体数量、执行的效力几何有待商榷。但它的的确确和安济坊、居养院制度一起,作为福利政策存在于大宋。
    事实上虽然不算多,但是江州本城内哪怕在蔡倏时期,也保有一定数量产权属于官府的公屋。
    当然了,在蔡倏时期那些公屋经过了捣腾转手后,一般被捏在许洪刚这类违法乱纪的家伙手里。现在那些家伙中、一些被高方平捉去宰了,一些被开除了,公屋也就空了出来。陈小娅和她娘就分到了一个迷你型的小院子。
    不过目下江州的人太多,外面那些流民也不能永远驻扎露天或者帐篷。这个时节也没有什么粮食生产可以搞,所以高方平的政令发布后,江州外围就变为了一个大工地。
    高方平批示,土地由德1化县无条件划拨,劳动力由大家付出。建设出来的社区产权由官府所有,但是高方平承诺了,这些公屋盖好之后,按需分配给这些参与建设的灾民使用,从此以后他们的户籍也迁入江州,就算江州人了。
    汗,得知盖好房子后自己住,并且算是江州住民了,于是这些家伙基本疯了,不用谁去监督也干得热火朝天,基本上十二个时辰都不停工,在那只汴京来的专业工程队骨干的带领之下,昼夜赶工,三班轮换,进行着在古代前所未有的大建设……
    “大家吃饭啦!”
    乱七八糟的城外工地上,有个家伙站在高处拿着土制扩音器一喊,于是许多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跑过来领食。
    吃的很寒碜,很少,也就比前期粮食更紧张的时候多了半个馒头,粥还是一样的粘稠度。
    但事实上因为环境的不同,大家也都很快乐。在他们的记忆中,遇到灾荒之年,不但不被雪上加霜的抢劫欺负,还有官府的人叫大家“吃饭啦”。正因为这个年景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事,所以大头百姓们很珍惜目下这个气氛,这就是他们的利益,他们愿意为此去参与维护,不让别人破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