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纪委弹劾不是罪,国法开始执行鲁宰相的时候,那就是真的满门抄斩了。
    所以在大宋的这条规矩下,要整倒老蔡高方平其实是勉强做得到的,只要能通过萧的里底把卢俊义拐卖大宋铁匠的事给收集来,又把卢俊义是蔡京门生这事联系起来,有这个逻辑,足以让御史台正式启动祖宗程序。
    一但真的开始弹劾,老蔡当然不会硬顶,因为他已经没有声望了,一但硬顶最终被定罪后,那就是满门抄斩的结局。这么大年纪的他当然会马上辞职免罪。这也就是大宋的政治逻辑。
    而要收集这些黑料,萧的里底绝对配合高方平,因为买大宋铁匠的事绝对是牛温舒们那些辽国爱国派的政策,萧的里底需要找理由打压他们。政治就这么一回事。
    至于要把蔡京和卢俊义联系起来真的不难,只是说会把老丈人梁子美也给牵连了,以前那年年岁岁的生辰纲运往汴京,又不是秘密,高方平真有能力把这些事整理成为御史台正式对老蔡宣战的逻辑。
    是的纪委整人只要有完整逻辑就行,他们不是刑部,无需完善证据链。
    这就是整倒蔡京的方式。
    可惜蔡卞他们弱爆了,没能力推动出这个逻辑来,或者是他们自身在这个逻辑里陷的比蔡京还深,当然就不敢去走张克公的门路。
    高方平能做到但不想这样。这太猥琐太阴险了,高方平斗争依靠的一向是霸气而不是阴谋,一切都是阳谋直接开干。高方平不想在这个自己即将拜相、举国繁荣的现在开很坏先例对宰相迫害。
    而且整倒了王祖道后,蔡京的种种作为也代表他不挣扎,正式承认了高方平的接班人身份。所以现在高方平没逻辑和戾气去整倒老蔡。这同样是开比较坏的政治先例。
    留着老蔡作为一个半傀儡在台上,来为高方平的政策签字,这是有好处的。老蔡是拿到利益后就会政治妥协的人,若一个不小心换张克公或者张叔夜那种固执刚烈的人上来,他们一但某个问题上不认同猪肉平就完蛋了,政策永远都别想推动。
    所以老蔡那种大奸佞也是有用处的
    于是出卖军备资产,换取老蔡在政策上的支持,只有先这么拉扯着过了……
    童贯始终躲着,不敢来见高方平。
    在他的层面,不服气的心思始终是有的。原本皇帝已经定论让他此番出使辽国。现在也不说是更改这个决定,却听说高方平这犊子打算活动添加变数,其后竟是张叔夜亲自召见童贯谈话,说让老童勿要多想,此番由于各种原因,高方平难说会同他一起使辽。
    童贯想死的心都有了,早有了皇帝定论我童贯乃是使臣。然而妈蛋,张叔夜单方面来这么一手,以他小高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一起去,还有我童贯说话的份吗?
    然而那些谈话只是张叔夜的意思,而不是皇帝的。于是童贯今日一早,他不打算等高方平的消息,自己进宫找皇帝辞别。
    这是一种政治小心思,童贯也不提及高方平。只是故意装傻走个过程。早前皇帝钦点他为出辽使臣,这种事不会有什么真正出行日期,在短时间内、童贯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走,那么走的时候肯定要找皇帝辞行,而皇帝也会给予最后交代和送行词,那么这个时候皇帝的送行词,等于定调、等于出使的最后命令。
    也就是说这个太监绕开朝议、自己以内臣的身份去找皇帝辞行,等皇帝亲口说出送行词后,他就无需再鸟高方平和张叔夜,就可以咬着皇命为理由自己上路。
    无奈的在于赵佶是个迷信的人,今日虽算黄道吉日,然而童贯进宫的时候却不算吉时,于是赵佶吩咐:等两个时辰才让他出宫……
    “速速闪开,咱家有事要面见小高相公。”
    梁师成来高府“报信”的时候这么尖叫着,就闯入了进书房来。
    高方平忙于理顺一些和蔡京谈话的心得,正在把以往的策论,扩写为更为系统性的金融知识,打算将来在皇家书院首先传播。
    所以现在的小高还真有几分文人范,拿着笔在写。
    “小高相公啊,咱家可是有大消息来报信,您就不能停笔听我说话吗?”梁师成郁闷的道。
    高方平这才抬头问道:“什么消息?”
    “童贯那厮,早前一刻钟进宫找官家辞行,那代表马上会形成‘旨意’让他离京的。”梁师成道。
    高方平恼火了,啪的一下把毛笔扔桌子上,喃喃道:“这个死太监又调皮了,敢耍小心思,明知道我想去,他却来这手。”
    他骂童贯没问题,童贯也是内臣,老梁的竞争者。然而这么当面说“死太监”,梁师成便黑着一张脸,尴尬死了。岔开道:“小高相公,这可如何是好,他这是对您将军……”
    高方平抬手打住道:“我知道他在干什么,无需你来我和他之间挑拨拉仇恨。”
    老梁只得赶紧闭嘴了。
    第789章梁师成的奸计
    高方平起身,背着手走来走去的寻思。理论说童贯虽然有点小心思,毛病却也也不那么大,任何人都会有这想法的。既然定调了让他出使,他急着领功上路也是对的。
    但因高方平自身还有一些事务,要等着了清后才放心的上路。
    也就是先把枢密院的债券给打包卖了,支付了北方转运司,北方转运司又支付了高方平自己的钱,然后高方平又支付了钱庄的贷款,之后重新再找钱庄贷款,把资金用于拨付给江南船舶工程院、采购第二代轮机装船使用。
    这些都是急切等着理清的地方。
    当时陶志明真没开玩笑,现在因张商英断了项目的资金,江南船舶工程院处于无米下锅的节骨眼,第三代轮机的论证已经结束,却等着钱启动项目。这方面指望张商英走后门是没办法的。那是个连蔡京都不怕、一心想着不放错名留青史的老棒槌。
    除非高方平的大笔资金进入,订购很多的二代轮机,让匠作监现在就看到利润前景,张商英才会在部委层面上启动三代轮机的项目。
    要把这些事情给处理,已经基本和蔡京谈妥的现在,也不用太多时间了,再给高方平半个月就行。然而偏偏童贯现在已经开始逼宫,马上就要出行?如何能让他自己去,他一去,大宋联合女真坑辽国的政策绝对就开始运转了。那时候撤销了政策也没用,因为已经强势伤害了辽国和女真的感情。并且能让他们看到大宋自己内部的政治混乱,这很不好。
    见高方平皱着眉头走来走去的,老梁便开始发挥大奸臣天赋,嘿嘿笑道:“卑职有一计,定可叫那童节帅吃不了兜着走。”
    “说来听听?”高方平道。
    梁师成道:“早前定论这个事的时候,御史台官们有不满情绪的,因他们不喜欢太监。只是说童贯的《北方策》被蔡相公和张叔夜相公一起看好,都给予支持,张克公也想要燕云之地,童贯也算我朝兵法名家,于是御史台官才不说话的。现在若高相您需要拖童贯后腿,您只需去趟御史台,找言官提及:宦官出使会坏我大宋名声,恐让辽国小瞧大宋无人。”
    顿了顿老梁道:“以您今日今时的地位和威望,乃是比童贯强十倍的第一兵法名家,所以必有言官响应。若御史真对皇帝如此提及,这就成为了全体士大夫的问题,官家也就不好扭着性子来了。”
    “你……”高方平一脸黑线的看着这个老奸佞。
    梁师成便被吓一跳,急忙退后了两步,非常尴尬。
    老梁觉得没道理啊,老子这么好的谋略,既打压了童贯那个奸贼,也成全了你小高的利益,有什么不好的?
    老梁这奸贼还真没说错,御史言官群体真是一大群腐儒,他们肯定不满阉人代表大宋出使的,他们只因张叔夜和蔡京的压制,也想图谋燕云,在高方平累了的前提下没有更好人选,于是暂时没有大佬支持他们出声说话而已。
    这个时候高方平只需去一趟御史台,煽动一下,童贯出使的事基本就黄了。
    但高方平不想这样,这太蛋疼了,不符合高方平的执政风格,不利于官场风气建设。这也会让皇帝有些下不来台,童贯毕竟是赵佶的宠臣。赵佶亲口点了他童贯,到时候却因大臣的阴谋要让天子改口,这种事真的少做为妙。 ↑返回顶部↑
    纪委弹劾不是罪,国法开始执行鲁宰相的时候,那就是真的满门抄斩了。
    所以在大宋的这条规矩下,要整倒老蔡高方平其实是勉强做得到的,只要能通过萧的里底把卢俊义拐卖大宋铁匠的事给收集来,又把卢俊义是蔡京门生这事联系起来,有这个逻辑,足以让御史台正式启动祖宗程序。
    一但真的开始弹劾,老蔡当然不会硬顶,因为他已经没有声望了,一但硬顶最终被定罪后,那就是满门抄斩的结局。这么大年纪的他当然会马上辞职免罪。这也就是大宋的政治逻辑。
    而要收集这些黑料,萧的里底绝对配合高方平,因为买大宋铁匠的事绝对是牛温舒们那些辽国爱国派的政策,萧的里底需要找理由打压他们。政治就这么一回事。
    至于要把蔡京和卢俊义联系起来真的不难,只是说会把老丈人梁子美也给牵连了,以前那年年岁岁的生辰纲运往汴京,又不是秘密,高方平真有能力把这些事整理成为御史台正式对老蔡宣战的逻辑。
    是的纪委整人只要有完整逻辑就行,他们不是刑部,无需完善证据链。
    这就是整倒蔡京的方式。
    可惜蔡卞他们弱爆了,没能力推动出这个逻辑来,或者是他们自身在这个逻辑里陷的比蔡京还深,当然就不敢去走张克公的门路。
    高方平能做到但不想这样。这太猥琐太阴险了,高方平斗争依靠的一向是霸气而不是阴谋,一切都是阳谋直接开干。高方平不想在这个自己即将拜相、举国繁荣的现在开很坏先例对宰相迫害。
    而且整倒了王祖道后,蔡京的种种作为也代表他不挣扎,正式承认了高方平的接班人身份。所以现在高方平没逻辑和戾气去整倒老蔡。这同样是开比较坏的政治先例。
    留着老蔡作为一个半傀儡在台上,来为高方平的政策签字,这是有好处的。老蔡是拿到利益后就会政治妥协的人,若一个不小心换张克公或者张叔夜那种固执刚烈的人上来,他们一但某个问题上不认同猪肉平就完蛋了,政策永远都别想推动。
    所以老蔡那种大奸佞也是有用处的
    于是出卖军备资产,换取老蔡在政策上的支持,只有先这么拉扯着过了……
    童贯始终躲着,不敢来见高方平。
    在他的层面,不服气的心思始终是有的。原本皇帝已经定论让他此番出使辽国。现在也不说是更改这个决定,却听说高方平这犊子打算活动添加变数,其后竟是张叔夜亲自召见童贯谈话,说让老童勿要多想,此番由于各种原因,高方平难说会同他一起使辽。
    童贯想死的心都有了,早有了皇帝定论我童贯乃是使臣。然而妈蛋,张叔夜单方面来这么一手,以他小高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一起去,还有我童贯说话的份吗?
    然而那些谈话只是张叔夜的意思,而不是皇帝的。于是童贯今日一早,他不打算等高方平的消息,自己进宫找皇帝辞别。
    这是一种政治小心思,童贯也不提及高方平。只是故意装傻走个过程。早前皇帝钦点他为出辽使臣,这种事不会有什么真正出行日期,在短时间内、童贯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走,那么走的时候肯定要找皇帝辞行,而皇帝也会给予最后交代和送行词,那么这个时候皇帝的送行词,等于定调、等于出使的最后命令。
    也就是说这个太监绕开朝议、自己以内臣的身份去找皇帝辞行,等皇帝亲口说出送行词后,他就无需再鸟高方平和张叔夜,就可以咬着皇命为理由自己上路。
    无奈的在于赵佶是个迷信的人,今日虽算黄道吉日,然而童贯进宫的时候却不算吉时,于是赵佶吩咐:等两个时辰才让他出宫……
    “速速闪开,咱家有事要面见小高相公。”
    梁师成来高府“报信”的时候这么尖叫着,就闯入了进书房来。
    高方平忙于理顺一些和蔡京谈话的心得,正在把以往的策论,扩写为更为系统性的金融知识,打算将来在皇家书院首先传播。
    所以现在的小高还真有几分文人范,拿着笔在写。
    “小高相公啊,咱家可是有大消息来报信,您就不能停笔听我说话吗?”梁师成郁闷的道。
    高方平这才抬头问道:“什么消息?”
    “童贯那厮,早前一刻钟进宫找官家辞行,那代表马上会形成‘旨意’让他离京的。”梁师成道。
    高方平恼火了,啪的一下把毛笔扔桌子上,喃喃道:“这个死太监又调皮了,敢耍小心思,明知道我想去,他却来这手。”
    他骂童贯没问题,童贯也是内臣,老梁的竞争者。然而这么当面说“死太监”,梁师成便黑着一张脸,尴尬死了。岔开道:“小高相公,这可如何是好,他这是对您将军……”
    高方平抬手打住道:“我知道他在干什么,无需你来我和他之间挑拨拉仇恨。”
    老梁只得赶紧闭嘴了。
    第789章梁师成的奸计
    高方平起身,背着手走来走去的寻思。理论说童贯虽然有点小心思,毛病却也也不那么大,任何人都会有这想法的。既然定调了让他出使,他急着领功上路也是对的。
    但因高方平自身还有一些事务,要等着了清后才放心的上路。
    也就是先把枢密院的债券给打包卖了,支付了北方转运司,北方转运司又支付了高方平自己的钱,然后高方平又支付了钱庄的贷款,之后重新再找钱庄贷款,把资金用于拨付给江南船舶工程院、采购第二代轮机装船使用。
    这些都是急切等着理清的地方。
    当时陶志明真没开玩笑,现在因张商英断了项目的资金,江南船舶工程院处于无米下锅的节骨眼,第三代轮机的论证已经结束,却等着钱启动项目。这方面指望张商英走后门是没办法的。那是个连蔡京都不怕、一心想着不放错名留青史的老棒槌。
    除非高方平的大笔资金进入,订购很多的二代轮机,让匠作监现在就看到利润前景,张商英才会在部委层面上启动三代轮机的项目。
    要把这些事情给处理,已经基本和蔡京谈妥的现在,也不用太多时间了,再给高方平半个月就行。然而偏偏童贯现在已经开始逼宫,马上就要出行?如何能让他自己去,他一去,大宋联合女真坑辽国的政策绝对就开始运转了。那时候撤销了政策也没用,因为已经强势伤害了辽国和女真的感情。并且能让他们看到大宋自己内部的政治混乱,这很不好。
    见高方平皱着眉头走来走去的,老梁便开始发挥大奸臣天赋,嘿嘿笑道:“卑职有一计,定可叫那童节帅吃不了兜着走。”
    “说来听听?”高方平道。
    梁师成道:“早前定论这个事的时候,御史台官们有不满情绪的,因他们不喜欢太监。只是说童贯的《北方策》被蔡相公和张叔夜相公一起看好,都给予支持,张克公也想要燕云之地,童贯也算我朝兵法名家,于是御史台官才不说话的。现在若高相您需要拖童贯后腿,您只需去趟御史台,找言官提及:宦官出使会坏我大宋名声,恐让辽国小瞧大宋无人。”
    顿了顿老梁道:“以您今日今时的地位和威望,乃是比童贯强十倍的第一兵法名家,所以必有言官响应。若御史真对皇帝如此提及,这就成为了全体士大夫的问题,官家也就不好扭着性子来了。”
    “你……”高方平一脸黑线的看着这个老奸佞。
    梁师成便被吓一跳,急忙退后了两步,非常尴尬。
    老梁觉得没道理啊,老子这么好的谋略,既打压了童贯那个奸贼,也成全了你小高的利益,有什么不好的?
    老梁这奸贼还真没说错,御史言官群体真是一大群腐儒,他们肯定不满阉人代表大宋出使的,他们只因张叔夜和蔡京的压制,也想图谋燕云,在高方平累了的前提下没有更好人选,于是暂时没有大佬支持他们出声说话而已。
    这个时候高方平只需去一趟御史台,煽动一下,童贯出使的事基本就黄了。
    但高方平不想这样,这太蛋疼了,不符合高方平的执政风格,不利于官场风气建设。这也会让皇帝有些下不来台,童贯毕竟是赵佶的宠臣。赵佶亲口点了他童贯,到时候却因大臣的阴谋要让天子改口,这种事真的少做为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