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又替周敏匀了面脂在手心里,待要替周敏擦上时,却发现她面泛桃花的模样根本就不需要脂粉点缀,已经十分好看了。
    转眼就到了五月。
    算来七斤已经有八个月大,如今他已经不满足于待在某个地方自娱自乐,而是爱上了探险。这孩子长得结实,虽然还没有学会走路,但四肢着地,爬起来飞快,往往把人放在一边,眨眼儿的功夫就不见了。家里但凡有些高度的地方,都被他爬过。
    虽然家里人多,总有人能看着他,但是事情也不少,很容易疏忽。因为这个缘故,周敏还特意用皮子将家具尖锐的部位都包裹了起来,免得他不小心撞伤。
    这么一来,好动的他所需要的营养自然也就更多了。所以周敏已经尝试着逐渐减少喂奶,多给他吃饭和面条。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等到一岁左右,应该就可以断奶了。
    七斤四个月左右就开始对大人的食物产生好奇,如今自己可以吃饭,对喝奶好像也没什么执念,这种变化,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很快就适应了。
    反倒是周敏更受苦。
    虽说六个月之后,母体分泌的奶水就会逐渐减少,但这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周敏还是每天都会觉得涨得难受。虽然石头数次自告奋勇要“帮忙”,但都被周敏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人的身体自然拥有调节能力,知道孩子不需要奶水,忍一段时间,激素分泌发生变化,自然就不会再产奶。让石头来捣乱,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
    只不过这忍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这段时间周敏的情绪也有些不稳定。
    端午这日,周敏一早起来,石头已经等在床边了,将五色绳编成的彩带捆在了她的手腕上。周敏往旁边的小床里一看,果然,儿子手腕上也绑着一根。
    “今日端午,天气又好,别总待在屋里,咱们出去走走,透透气。”系好了之后,石头退后一步,端详了片刻,才朝她道。
    周敏打了个呵欠,浑身还是一阵懒洋洋的,提不起劲头来,口中应着,“好啊。”身子却是一动不动。
    石头无奈的伸手把人从被子里捞出来,塞进浴室,“兰汤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还是娘子想让为夫服侍你沐浴更衣?”
    周敏立刻把人推了出去。
    沐浴之后,精神倒是好了很多。周敏拿起放在一旁的衣裳,不由微微一笑。本地俗语说“吃了端午粽,就把寒衣送”,意即过了端午,天气就不会再反复,可以穿上夏日的单衣了。
    轻便的罗衫上身,周敏觉得整个身子都跟着轻盈起来。
    她穿好衣裳出来,便见石头正牵着七斤的手在屋子里练习走路。七斤长得快,学东西也快。他虽然不敢自己走路,但是有大人牵着,却也能走得十分稳当。安氏最近的日常就是每天跟在他身后,牵着他练习。
    不过周敏更喜欢将孩子放在几步远外的地方,鼓励他朝自己走过来,这样进步更大。
    所以见她在梳妆台前坐了,七斤看了看彼此之间的距离,便小跑着奔到了她面前,扑过来抱住她的小腿,然后仰起脸朝她笑。
    “我儿子真棒!”周敏把孩子抱起来搁在膝上,然后照例将梳妆匣子里的东西都取出来,一一教他辨认。石头在一旁含笑看着,忍不住调侃道,“小小年纪就教他这些,你就不怕将来教出个风流浪子来?”
    “他敢?”周敏眉梢一挑,“他要是敢学坏,到时候你这个当爹的打断他的腿就是。”
    还并不能够听懂话的七斤自顾自的抓着一只梳子把玩,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将来被打断腿的可能,他抓着梳子,兴奋的往周敏手里塞,见周敏不理,便有些急了,睁大了眼睛,喊,“lang……娘、娘!”
    周敏眨了眨眼,抓住他晃个不停的小手,“儿子你刚才叫什么?再叫一遍!”
    “娘!”七斤的声音脆生生的,十分清晰。
    周敏捧着他的脸狠狠亲了一口,眉开眼笑的对石头道,“我儿子会叫娘了!”
    这种满足感与成就感简直难以言喻,有句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周敏觉得真有道理,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明白个中滋味,否则再怎么解说,都是隔靴搔痒。
    “那也是我儿子。”石头走过来,将孩子接过去,“乖儿子,来叫一声爹。”
    但牙牙学语的七斤显然还不懂分辨男女,仍旧响亮的叫了一声,“娘!”听得石头脸色发黑,周敏则是在一旁笑得发颤。
    趁着石头教孩子叫人的功夫,周敏一边笑一边挽发,好几次手抖得将理好的头发又松开。等到头发弄好,她觉得自己又出了一身的汗。
    早餐吃的是粽子,昨天晚上包好放在大锅里煮熟,又焖了一整夜,糯米完全煮开融在了一起,口感十分细腻。周敏挑了自己包的小粽子,一口气吃了三个,然后才洗了手,去照看儿子。
    七斤的肠胃弱,糯米吃多了容易积食,所以只能吃两口,剩下的用喝粥补足。
    不过安氏给他包了一个小包袱一样的粽子,用彩绳扎了,可以挂在身上,祈福驱邪。有了新玩具,他也就不太在意没吃到粽子的事了。
    吃完了早餐,周敏和石头牵着儿子出了门。
    门外是看熟了的景色,最远处是一带青山,然后是奔流而来的河水,对面山上掩映在树木间的房屋,山脚下的码头、长满庄稼的田地……山与水、花与草、树与屋子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而在其中劳作着的人,便是最好的点缀。
    周敏脸上露出一点惬意的神色,往前一步,踏入了那一片灿烂的景致之中。
    这是……她的家。
    第90章 现世安稳
    原本齐家山指的只是齐家所在的这个山头, 经过一家人多年的谋划和经营,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乱中有序、自给自足的体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庄园。
    因为周敏之前儿戏一般在门口立的“归去来兮”四个字,于是就被附近的人称为“归去园”,渐渐的流传开来。而齐家山这三个字,就成了周围这一整片区域的称呼。
    毕竟这里既不完全是一个村子,又没有设立一个镇, 分成了好几部分,着实很难统一称呼。不过只要在这里住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就会明白齐家在本地所拥有的地位。加之此处山峰林立, 就按着本地取名的习惯, 叫了齐家山。
    这对齐家来说是好事, 周敏自然也只有高兴的。
    对于乡绅而言,在本地的影响力, 是衡量实力的关键。与各方的关系、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都能够决定他们的话语权。莫说是跟府城的世家比,就是县城里那些大户,齐家在其中也是新人, 要占据一席之地, 要拥有话语权,这种影响力就更加重要。
    以自身姓氏为一个地方命名, 除了那种宗族聚居的村落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少有的,能够做到这一点, 齐家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所以到如今,周边这一片地方但凡有个什么大事小情,一定会有人到齐家来知会一声。这是他们所拥有的特权。当然,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自然也不能推辞。
    这是个“皇权不下县”的时代,乡里的各种事情,都是由乡绅们进行管理。大石镇上本来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家,因为邱家的别院修建在这里。但邱玹又不管事,也没人敢去打扰。现在连他也搬到齐家山来,这件差事自然落到了齐家头上。
    周敏将这事推给了齐老三。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她在齐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周敏为人低调又不爱应酬,这种交际的事情是很少参加的,通常都是让齐老三带着安氏出面,做足了老太爷的派头。
    齐老三这些年虽然不算养尊处优,但日子也的确好过太多,眼界和想法都不是从前可比。他本来就是个能干的人,在这种环境之下,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因为齐家山的一切周敏出力更多,所以他基本上不插手,让小夫妻俩自己去解决。这么一来,便显得太闲了。
    周敏塞过来的这个差事,对她来说是麻烦,但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却是荣耀和脸面,所以齐老三虽然忐忑着不知道能否做好,但还是欣然应下,然后就热情洋溢的投入到这份工作之中去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周敏而言,齐家山什么都好,就缺一样东西。
    功名。
    封建社会虽然被称为皇权社会,但实际上却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士族,才是庞大的统治阶级的构成基础。而想要进入这个阶层,最简便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出一个乃至一批读书人,这才能够奠定一个家族不倒的根基。
    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个时代,平头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商业不发达的封建时代,农业就是税收的最大来源。所以赋税一直不低,而在国法所规定的正税之外,还有各种摊派。
    且除了纳税之外,年满十六岁成丁的男子,便要承担官府临时征召的各种徭役,去做运粮草、修河道之类的事,战时还会被征入伍。
    但是,一旦考取功名,哪怕只是最低一等的秀才,也就有了免税和免役的资格!
    当然,不管是免税还是免役,都是有规定的。秀才可免多少,举人可免多少。但实际上,落到执行的时候,大家都是士族,除了自己还有无数亲友需要庇护,根本不可能真的按照规矩来。
    尤其是举人往上,一县之中通常也就只有几个人,势力之大就连县太爷也不能硬抗,谁敢去找他收税?所以就有无数亲友或者非亲友,携带着自家的田土来投,宁可让地契写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也要免税免役。
    其实也正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免除赋税,才会导致平民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毕竟农耕社会,就算世家大族也讲究个“耕读传家”。当然,他们不会自己去耕作,只会购买许多的土地,然后养上一批佃户。
    大量的土地被富家兼并,从此不需纳税,但国库的钱却不能减少,怎么办?只好把这些本来是士族应该缴纳的赋税摊派下去。
    当然,周敏不是担心交税,以他们家的收入,税收根本不会成为负担。徭役也完全可以捐银抵过。
    站在历史的岔路口上,她可以清晰的看见未来的模样,所以周敏很清楚,普通人的日子过不下去,比土地兼并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不足。
    如果地里的产量高到每年都有剩余,根本吃不完的程度,那就不会有人饿肚子了。那时候粮价会自然而然的降低,士族就不会抓着土地所有权不放,因为土地不能再带给他们高回报,而免税的政策也会名存实亡。
    然后,就像她所经历过的社会那样,大量的粮食使得一部分人能够从耕作生产之中脱身出来,从事其他职业,然后手工业和工业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繁荣,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到最后,种地不但不需要交税,甚至还可以领补贴。
    到那个时候,也许阶层还在,社会矛盾还在,但至少不会动不动就有人冻死饿死。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粮食产量。
    这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因为虽然从封建社会走到社会主义社会用了几千年,但从老百姓吃不饱饭到取消农业税,也不过三四十年间。
    当然,只靠周敏出力,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得到成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拿出初步的结果之后,她会将此事上报朝廷,举全国之力来支持这件事。有生之年,或可看到那一日。
    但那一切的前提,却是她能够安安稳稳的保持现在的状态。
    可是对现阶段的齐家而言,家里没有读书人,到底还是无根的浮木,说不定哪一天偌大家业就都只能拱手让人了。
    他们现在能够站稳脚跟,是因为温泉山房的存在,是因为四位先生在这里修书,更重要的是昌平侯宣斌的关照。但别人的关照千好万好,还是不如自己有。
    当然,自家就那么几个人,要立时三刻就考出个秀才举人来,根本就不现实。石头就不必提了,要等小七斤长大考取功名,就算他是天才神通,那也得是十年之后的事了。
    周敏只能寄望于培养万山村自己的读书人。反正大家都姓齐,属于同一个宗族,培养出了人才,自然也会倒回来庇护整个万山村。
    至于到时候又会产生什么矛盾,那就是之后的事了。
    在万山村如今正在学堂上学的适龄儿童之中,倒是有那么几个聪明的。大抵是因为齐家山这里吸引了太多士子过来,也算得上文风鼎盛,受到影响,小孩子们对读书也有了更多的向往,所以学习都很用功。大一些的孩子心浮了,估计很难取得成就,几个小的却很有慧根。
    冬叔家的小宝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周敏当初看着他出生、长大的孩子,也已经开始上学了,而且得到了私塾里几位夫子的一致赞誉。不光是周敏,全村人都对这几个孩子寄予厚望,平日里送吃送喝不算什么,过年还会专门给他们包大红包。
    不过读书是个投资回报率高,但明显投资期限很长的事,考进士的要十年寒窗,考个秀才虽然没那么麻烦,但估计怎么也要十五六岁才行,同样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周敏只能祈祷在这期间不要有太大的变故。
    还是崛起太快,根基不足啊!
    她有一次甚至开玩笑地对石头道,“要不你现在开始读书,争取考个功名出来?”
    结果石头居然当了真,狠看了几天书。但他已经是个成年人,很多想法都固定了。又不是苏洵那种书香世家出身,还能收了心回去大器晚成,最后无奈的承认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材料。
    不过总体而言,除了这些担忧之外,归去园也好,齐家山也好,一切都在正轨上,按部就班的往前发展。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永嘉二十年。
    历时六年的《四书五经集注》,在数次修订之后,终于定稿。
    这一天,整个齐家山这一片都陷入了陷入了欢腾之中,无数人奔走相告,举杯相庆。因为这套书能够编成,不光是几位先生之力,在这里的每一个士子,几乎都在其中出过力!
    而且他们还有一点不好说出来的心思:这套书他们参与编订,自然吃得很透,往后如果真的用作了科考的标准,他们这些人跟其他考生比起来,自然也就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士大夫阶层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跟任何一个松散的群体一样,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就算同样精研儒家经典,也能够分成各个不同的学派,其中有些彼此互相印证融合,那倒也罢了,但还有一些简直南辕北辙,天生就注定了要对立。
    从古至今,学派之争也是非常严酷的。很多时候,为了能够推广自己的学派,文人们也会借助朝廷的力量。试想如果几方在朝中有高官显贵在,甚至能够影响科举取士的方向和结果,天下士子便也不得不学,自然可以将学派发扬光大。
    这样的学派,通常被称作显学。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百家之中唯一的显学,但在儒学内部,各家学派同样也要争个显学正宗的名分。
    虽然四位先生尚未成为一个学派,但是他们编纂出来的这套《四书五经集注》却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显学,将对天下士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这些第一批接触到这些内容的人,自然更容易抓住机会成为弄潮儿。
    要知道,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齐家山的规模又扩大了何止一倍。现在这里已经不只有一家长青书院了,围绕着温泉山房,附近的山头上林立着大大小小的私塾和书院,还有书香之家在这里修筑的别院和精舍。
    这样一股读书人结合在一起的势力,如果将来当真能够在入朝之后互为援助,那将会是连皇帝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据说府城那边已经在推动在这里设镇的事,而且打算将新的“齐家镇”纳入府城的直属管辖范围之内,不过手续上还有些麻烦,所以尚未定下来。不过如今这书一修成,此事估计也快有个结果了。
    所谓结果,自然是看朝廷的意思。
    虽然几年前,皇帝曾经下旨褒奖过此事,而且还做出过承诺,按理说金口玉言不能更改,但读书人心里很清楚,皇帝也是人,时过境迁,人的想法也是会改变的,如今的皇帝是否还有这样的想法与决心,谁也不知道。
    这套书修成之后,自然是立刻派人送往京城。 ↑返回顶部↑
    他又替周敏匀了面脂在手心里,待要替周敏擦上时,却发现她面泛桃花的模样根本就不需要脂粉点缀,已经十分好看了。
    转眼就到了五月。
    算来七斤已经有八个月大,如今他已经不满足于待在某个地方自娱自乐,而是爱上了探险。这孩子长得结实,虽然还没有学会走路,但四肢着地,爬起来飞快,往往把人放在一边,眨眼儿的功夫就不见了。家里但凡有些高度的地方,都被他爬过。
    虽然家里人多,总有人能看着他,但是事情也不少,很容易疏忽。因为这个缘故,周敏还特意用皮子将家具尖锐的部位都包裹了起来,免得他不小心撞伤。
    这么一来,好动的他所需要的营养自然也就更多了。所以周敏已经尝试着逐渐减少喂奶,多给他吃饭和面条。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等到一岁左右,应该就可以断奶了。
    七斤四个月左右就开始对大人的食物产生好奇,如今自己可以吃饭,对喝奶好像也没什么执念,这种变化,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很快就适应了。
    反倒是周敏更受苦。
    虽说六个月之后,母体分泌的奶水就会逐渐减少,但这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周敏还是每天都会觉得涨得难受。虽然石头数次自告奋勇要“帮忙”,但都被周敏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人的身体自然拥有调节能力,知道孩子不需要奶水,忍一段时间,激素分泌发生变化,自然就不会再产奶。让石头来捣乱,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
    只不过这忍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这段时间周敏的情绪也有些不稳定。
    端午这日,周敏一早起来,石头已经等在床边了,将五色绳编成的彩带捆在了她的手腕上。周敏往旁边的小床里一看,果然,儿子手腕上也绑着一根。
    “今日端午,天气又好,别总待在屋里,咱们出去走走,透透气。”系好了之后,石头退后一步,端详了片刻,才朝她道。
    周敏打了个呵欠,浑身还是一阵懒洋洋的,提不起劲头来,口中应着,“好啊。”身子却是一动不动。
    石头无奈的伸手把人从被子里捞出来,塞进浴室,“兰汤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还是娘子想让为夫服侍你沐浴更衣?”
    周敏立刻把人推了出去。
    沐浴之后,精神倒是好了很多。周敏拿起放在一旁的衣裳,不由微微一笑。本地俗语说“吃了端午粽,就把寒衣送”,意即过了端午,天气就不会再反复,可以穿上夏日的单衣了。
    轻便的罗衫上身,周敏觉得整个身子都跟着轻盈起来。
    她穿好衣裳出来,便见石头正牵着七斤的手在屋子里练习走路。七斤长得快,学东西也快。他虽然不敢自己走路,但是有大人牵着,却也能走得十分稳当。安氏最近的日常就是每天跟在他身后,牵着他练习。
    不过周敏更喜欢将孩子放在几步远外的地方,鼓励他朝自己走过来,这样进步更大。
    所以见她在梳妆台前坐了,七斤看了看彼此之间的距离,便小跑着奔到了她面前,扑过来抱住她的小腿,然后仰起脸朝她笑。
    “我儿子真棒!”周敏把孩子抱起来搁在膝上,然后照例将梳妆匣子里的东西都取出来,一一教他辨认。石头在一旁含笑看着,忍不住调侃道,“小小年纪就教他这些,你就不怕将来教出个风流浪子来?”
    “他敢?”周敏眉梢一挑,“他要是敢学坏,到时候你这个当爹的打断他的腿就是。”
    还并不能够听懂话的七斤自顾自的抓着一只梳子把玩,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将来被打断腿的可能,他抓着梳子,兴奋的往周敏手里塞,见周敏不理,便有些急了,睁大了眼睛,喊,“lang……娘、娘!”
    周敏眨了眨眼,抓住他晃个不停的小手,“儿子你刚才叫什么?再叫一遍!”
    “娘!”七斤的声音脆生生的,十分清晰。
    周敏捧着他的脸狠狠亲了一口,眉开眼笑的对石头道,“我儿子会叫娘了!”
    这种满足感与成就感简直难以言喻,有句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周敏觉得真有道理,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明白个中滋味,否则再怎么解说,都是隔靴搔痒。
    “那也是我儿子。”石头走过来,将孩子接过去,“乖儿子,来叫一声爹。”
    但牙牙学语的七斤显然还不懂分辨男女,仍旧响亮的叫了一声,“娘!”听得石头脸色发黑,周敏则是在一旁笑得发颤。
    趁着石头教孩子叫人的功夫,周敏一边笑一边挽发,好几次手抖得将理好的头发又松开。等到头发弄好,她觉得自己又出了一身的汗。
    早餐吃的是粽子,昨天晚上包好放在大锅里煮熟,又焖了一整夜,糯米完全煮开融在了一起,口感十分细腻。周敏挑了自己包的小粽子,一口气吃了三个,然后才洗了手,去照看儿子。
    七斤的肠胃弱,糯米吃多了容易积食,所以只能吃两口,剩下的用喝粥补足。
    不过安氏给他包了一个小包袱一样的粽子,用彩绳扎了,可以挂在身上,祈福驱邪。有了新玩具,他也就不太在意没吃到粽子的事了。
    吃完了早餐,周敏和石头牵着儿子出了门。
    门外是看熟了的景色,最远处是一带青山,然后是奔流而来的河水,对面山上掩映在树木间的房屋,山脚下的码头、长满庄稼的田地……山与水、花与草、树与屋子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而在其中劳作着的人,便是最好的点缀。
    周敏脸上露出一点惬意的神色,往前一步,踏入了那一片灿烂的景致之中。
    这是……她的家。
    第90章 现世安稳
    原本齐家山指的只是齐家所在的这个山头, 经过一家人多年的谋划和经营,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乱中有序、自给自足的体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庄园。
    因为周敏之前儿戏一般在门口立的“归去来兮”四个字,于是就被附近的人称为“归去园”,渐渐的流传开来。而齐家山这三个字,就成了周围这一整片区域的称呼。
    毕竟这里既不完全是一个村子,又没有设立一个镇, 分成了好几部分,着实很难统一称呼。不过只要在这里住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就会明白齐家在本地所拥有的地位。加之此处山峰林立, 就按着本地取名的习惯, 叫了齐家山。
    这对齐家来说是好事, 周敏自然也只有高兴的。
    对于乡绅而言,在本地的影响力, 是衡量实力的关键。与各方的关系、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都能够决定他们的话语权。莫说是跟府城的世家比,就是县城里那些大户,齐家在其中也是新人, 要占据一席之地, 要拥有话语权,这种影响力就更加重要。
    以自身姓氏为一个地方命名, 除了那种宗族聚居的村落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少有的,能够做到这一点, 齐家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所以到如今,周边这一片地方但凡有个什么大事小情,一定会有人到齐家来知会一声。这是他们所拥有的特权。当然,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自然也不能推辞。
    这是个“皇权不下县”的时代,乡里的各种事情,都是由乡绅们进行管理。大石镇上本来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家,因为邱家的别院修建在这里。但邱玹又不管事,也没人敢去打扰。现在连他也搬到齐家山来,这件差事自然落到了齐家头上。
    周敏将这事推给了齐老三。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她在齐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周敏为人低调又不爱应酬,这种交际的事情是很少参加的,通常都是让齐老三带着安氏出面,做足了老太爷的派头。
    齐老三这些年虽然不算养尊处优,但日子也的确好过太多,眼界和想法都不是从前可比。他本来就是个能干的人,在这种环境之下,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因为齐家山的一切周敏出力更多,所以他基本上不插手,让小夫妻俩自己去解决。这么一来,便显得太闲了。
    周敏塞过来的这个差事,对她来说是麻烦,但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却是荣耀和脸面,所以齐老三虽然忐忑着不知道能否做好,但还是欣然应下,然后就热情洋溢的投入到这份工作之中去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周敏而言,齐家山什么都好,就缺一样东西。
    功名。
    封建社会虽然被称为皇权社会,但实际上却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士族,才是庞大的统治阶级的构成基础。而想要进入这个阶层,最简便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出一个乃至一批读书人,这才能够奠定一个家族不倒的根基。
    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个时代,平头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商业不发达的封建时代,农业就是税收的最大来源。所以赋税一直不低,而在国法所规定的正税之外,还有各种摊派。
    且除了纳税之外,年满十六岁成丁的男子,便要承担官府临时征召的各种徭役,去做运粮草、修河道之类的事,战时还会被征入伍。
    但是,一旦考取功名,哪怕只是最低一等的秀才,也就有了免税和免役的资格!
    当然,不管是免税还是免役,都是有规定的。秀才可免多少,举人可免多少。但实际上,落到执行的时候,大家都是士族,除了自己还有无数亲友需要庇护,根本不可能真的按照规矩来。
    尤其是举人往上,一县之中通常也就只有几个人,势力之大就连县太爷也不能硬抗,谁敢去找他收税?所以就有无数亲友或者非亲友,携带着自家的田土来投,宁可让地契写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也要免税免役。
    其实也正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免除赋税,才会导致平民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毕竟农耕社会,就算世家大族也讲究个“耕读传家”。当然,他们不会自己去耕作,只会购买许多的土地,然后养上一批佃户。
    大量的土地被富家兼并,从此不需纳税,但国库的钱却不能减少,怎么办?只好把这些本来是士族应该缴纳的赋税摊派下去。
    当然,周敏不是担心交税,以他们家的收入,税收根本不会成为负担。徭役也完全可以捐银抵过。
    站在历史的岔路口上,她可以清晰的看见未来的模样,所以周敏很清楚,普通人的日子过不下去,比土地兼并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不足。
    如果地里的产量高到每年都有剩余,根本吃不完的程度,那就不会有人饿肚子了。那时候粮价会自然而然的降低,士族就不会抓着土地所有权不放,因为土地不能再带给他们高回报,而免税的政策也会名存实亡。
    然后,就像她所经历过的社会那样,大量的粮食使得一部分人能够从耕作生产之中脱身出来,从事其他职业,然后手工业和工业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繁荣,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到最后,种地不但不需要交税,甚至还可以领补贴。
    到那个时候,也许阶层还在,社会矛盾还在,但至少不会动不动就有人冻死饿死。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粮食产量。
    这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因为虽然从封建社会走到社会主义社会用了几千年,但从老百姓吃不饱饭到取消农业税,也不过三四十年间。
    当然,只靠周敏出力,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得到成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拿出初步的结果之后,她会将此事上报朝廷,举全国之力来支持这件事。有生之年,或可看到那一日。
    但那一切的前提,却是她能够安安稳稳的保持现在的状态。
    可是对现阶段的齐家而言,家里没有读书人,到底还是无根的浮木,说不定哪一天偌大家业就都只能拱手让人了。
    他们现在能够站稳脚跟,是因为温泉山房的存在,是因为四位先生在这里修书,更重要的是昌平侯宣斌的关照。但别人的关照千好万好,还是不如自己有。
    当然,自家就那么几个人,要立时三刻就考出个秀才举人来,根本就不现实。石头就不必提了,要等小七斤长大考取功名,就算他是天才神通,那也得是十年之后的事了。
    周敏只能寄望于培养万山村自己的读书人。反正大家都姓齐,属于同一个宗族,培养出了人才,自然也会倒回来庇护整个万山村。
    至于到时候又会产生什么矛盾,那就是之后的事了。
    在万山村如今正在学堂上学的适龄儿童之中,倒是有那么几个聪明的。大抵是因为齐家山这里吸引了太多士子过来,也算得上文风鼎盛,受到影响,小孩子们对读书也有了更多的向往,所以学习都很用功。大一些的孩子心浮了,估计很难取得成就,几个小的却很有慧根。
    冬叔家的小宝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周敏当初看着他出生、长大的孩子,也已经开始上学了,而且得到了私塾里几位夫子的一致赞誉。不光是周敏,全村人都对这几个孩子寄予厚望,平日里送吃送喝不算什么,过年还会专门给他们包大红包。
    不过读书是个投资回报率高,但明显投资期限很长的事,考进士的要十年寒窗,考个秀才虽然没那么麻烦,但估计怎么也要十五六岁才行,同样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周敏只能祈祷在这期间不要有太大的变故。
    还是崛起太快,根基不足啊!
    她有一次甚至开玩笑地对石头道,“要不你现在开始读书,争取考个功名出来?”
    结果石头居然当了真,狠看了几天书。但他已经是个成年人,很多想法都固定了。又不是苏洵那种书香世家出身,还能收了心回去大器晚成,最后无奈的承认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材料。
    不过总体而言,除了这些担忧之外,归去园也好,齐家山也好,一切都在正轨上,按部就班的往前发展。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永嘉二十年。
    历时六年的《四书五经集注》,在数次修订之后,终于定稿。
    这一天,整个齐家山这一片都陷入了陷入了欢腾之中,无数人奔走相告,举杯相庆。因为这套书能够编成,不光是几位先生之力,在这里的每一个士子,几乎都在其中出过力!
    而且他们还有一点不好说出来的心思:这套书他们参与编订,自然吃得很透,往后如果真的用作了科考的标准,他们这些人跟其他考生比起来,自然也就具备了巨大的优势。
    士大夫阶层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跟任何一个松散的群体一样,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就算同样精研儒家经典,也能够分成各个不同的学派,其中有些彼此互相印证融合,那倒也罢了,但还有一些简直南辕北辙,天生就注定了要对立。
    从古至今,学派之争也是非常严酷的。很多时候,为了能够推广自己的学派,文人们也会借助朝廷的力量。试想如果几方在朝中有高官显贵在,甚至能够影响科举取士的方向和结果,天下士子便也不得不学,自然可以将学派发扬光大。
    这样的学派,通常被称作显学。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百家之中唯一的显学,但在儒学内部,各家学派同样也要争个显学正宗的名分。
    虽然四位先生尚未成为一个学派,但是他们编纂出来的这套《四书五经集注》却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显学,将对天下士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这些第一批接触到这些内容的人,自然更容易抓住机会成为弄潮儿。
    要知道,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齐家山的规模又扩大了何止一倍。现在这里已经不只有一家长青书院了,围绕着温泉山房,附近的山头上林立着大大小小的私塾和书院,还有书香之家在这里修筑的别院和精舍。
    这样一股读书人结合在一起的势力,如果将来当真能够在入朝之后互为援助,那将会是连皇帝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据说府城那边已经在推动在这里设镇的事,而且打算将新的“齐家镇”纳入府城的直属管辖范围之内,不过手续上还有些麻烦,所以尚未定下来。不过如今这书一修成,此事估计也快有个结果了。
    所谓结果,自然是看朝廷的意思。
    虽然几年前,皇帝曾经下旨褒奖过此事,而且还做出过承诺,按理说金口玉言不能更改,但读书人心里很清楚,皇帝也是人,时过境迁,人的想法也是会改变的,如今的皇帝是否还有这样的想法与决心,谁也不知道。
    这套书修成之后,自然是立刻派人送往京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