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姐弟俩时常玩的游戏,王秀英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车子只轻微摇了摇,依然稳稳地向家的方向驶去。
    只留坐在自行车后座的王秀诚一串清脆的声音,与王秀英吧啦起这一天在学校的情况。
    明海站在菜馆门前目送这对虽然失去了父母却依然快乐生活着的姐弟,眼中涌起一丝羡慕。
    虽然他从小就锦衣玉食,也有弟弟妹妹,却从来没享受过如此简单的快乐。
    承德某部驻地,当方劲松将卡车和购车凭证一起交给杨的时候,杨等人先还以为是方劲松不声不响帮农庄购买了车子,只差要对方劲松千恩万谢了。
    方劲松连连摇手,连忙告诉大家,车子是王秀英请人帮忙购买的,他只是因缘际会碰巧遇到了,帮着把车从京城开来承德罢了。
    尽管如此杨等人还是对着方劲松连声道谢,再怎么说人家这也是帮了他们的大忙了,要不然他们还得专门跑一趟京城提车。
    方劲松还要去首长那里汇报这次任务的完成情况,自然不能在这里多停留,赶紧地将王秀英交给他的那只牛皮信封交给杨,又指了指卡车的车厢道:“车厢里还有两辆摩托车,秀英说是方首长的孙子送给你们的。”
    杨等人更加欣喜若狂,送走方劲松就开车试车。
    这一试,大家的心里更高兴了,无论是卡车还是摩托车,虽然都是二手的车子,性能都相当不错,显然替他们买车的人是花了大功夫的。
    “你说,秀英到底托谁买的这车子?”马爱国骑着摩托绕着荒地跑了一圈以后,爱惜地拍了拍车子,带着些许迟疑看着一脸若有所思的杨问道。
    “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李首长的儿子帮得忙,至于这两辆摩托,人家多半看的也是李首长的面子。行了,咱也别胡猜,秀英是个有分寸的女孩。”杨收回有些跑远的思绪,对着马爱国摇了摇头道。
    “你说的对,咱们什么都别乱猜乱想,将农庄的事办好才是正经!对了,咱现在有了车子,这开荒的事可就要简单得多了。你看明天是不是去趟承德市里,咱买些工具,将这车改造改造。”马爱国赶紧应和,随即提议道。
    于是在他们接到车子的第二天就开着车子先跑了趟承德市区,从承德的农资公司采购了一批农具,也采购了一批必要的生活品。
    当然农具入了农庄的账,生活必需品却是大家自己掏钱按需采购的。
    有了这批农具,又有了这辆卡车,开荒的速度顿时提高了数百倍。
    第三百七十三章农庄动起来了
    王秀英再次光临农庄的时候,被大变样的农庄给惊呆了。
    她目瞪口呆地看着经过巧手改装的卡车头拉着犁头奔驶在荒地上,车后土浪翻滚。
    难怪这大片荒地已经开垦了一多半。
    王秀诚更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欢呼着跑向正在开垦荒地的卡车头,被正开着卡车头开荒的马爱国一把抱上了车。
    “这是谁想起来的主意?当奖!”王秀英欣喜地看着正在荒地上跑得欢快的卡车头问道。
    “这个啊,是集体的智慧!秀英可能还不知道吧,我们这几个人当年都是汽车兵,既能开车也能修车,改装这种事虽然以前没做过,真正做起来原来并不难。”杨自豪地说道。
    原本他们都是汽车兵啊,难怪杨当了五年兵才退伍!
    等王秀英看过现场,又问了些土地施肥的情况,这才回到办公室进行账务审核。
    看着面前的账目,王秀英也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不过半个月时间,账面上已经少了将近两万。
    好在马爱国夫妻已经将蘑菇房拾掇出来,开始蘑菇培育。
    王秀英不得不佩服这些人既能干又肯吃苦,也不知他们是通过了什么样的手段找齐种植蘑菇需要的堆肥和稻草,还有消毒用的石灰,总之看过蘑菇房之后,王秀英心里很有感触。
    刚才王秀英进蘑菇房看过,虽然天气依旧寒冷,马爱国夫妻却十分用心,出菇率似乎不错。
    明溪边那十亩大小的池塘,被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鱼塘,小些的那个鱼塘大约三亩半左右,下了约两万枚鲫鱼苗和鳊鱼苗。
    那个大约六亩半大小的鱼塘,则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了鲤鱼、草鱼、鳊鱼白鲢和花鲢等各式鱼种近四万枚。
    小鱼塘还另外购买了藕种种植下去。
    鱼塘主要由善养鱼的吴林平夫妻带着两位军嫂精心伺候着。
    彭建军夫妻则骑着摩托几乎跑遍在附近的村庄,从农家买了大批的一群小鸡、小鸭。
    当然最多的还是小鸭子,以后这些小鸭子是要放养到鱼塘里,鸭子的粪便将是鱼塘中鱼儿最好的食物,这种立体养殖在清溪农庄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现在小鸭子才刚刚出壳不久,只能在农庄的小山下围块地暂时和小鸡分两边圈养着。
    苏琴和许月茹则带着两位军嫂充分利用起这块荒地周边闲置的房子养了二十头。
    善于种植果树的陆志高这几天在开荒之余,带着妻子跑遍了驻地的那座小山。
    根据陆志高的的经验,建议利用土地相对肥沃的南边缓坡种植葡萄,建个小型的葡萄园。
    北边的山坡土壤相对贫瘠,山石也比较多,建议种些好养活的枣树。
    这事杨曾经给王秀英打过电话,今天王秀英过来就要将这事给定下来。
    无论是枣树还是葡萄树,春天栽种的成活率都会很高,早些定下种植的品种,就可以着手寻找合适的树苗。
    寻找树苗需要时间,种植树苗更需要时间。
    现在整座小山已经整理得七七八八,南坡已经开出地畦,北坡的杂草矮树乱石也进行了清理,只等定下果树的品种,寻得树苗就可以栽种。
    看着农庄动起来了,虽然资金哗哗外流,还是让王秀英看到了希望。
    将审核好的账本放在一边,王秀英与杨认真讨论起农庄的具体安排:“青杨哥,咱们先别把战线拉得太长,没开的荒地暂时先放放,将已经开出来的地给种上菜。那座小山坡就按陆建议的来,让陆尽快找好枣树苗和葡萄苗,春天正是种树的好时节。”
    “树苗的事,志高前几天就已经寻摸得差不多了,只等定下来就可以拿钱去拖。我这就安排下去,让志高赶紧支了钱与爱国一起开了车去把树苗给拖回来。”说着杨就站了起来准备去安排,突然又想起安置军嫂的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名单交给王秀英:“前些天部队推荐了十位军嫂,试着做了几天,有两位军嫂实在做不了农活吃不了这个苦,没办法只能将她们退回去,现在就留了八位。你要不要见见她们?”
    王秀英摇了摇头:“不需要刻意让她们来见我,等下我到处走走,正好看看她们干活。”
    杨没再说什么,匆匆出去安排种植果树的事情去了。 ↑返回顶部↑
    这是姐弟俩时常玩的游戏,王秀英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车子只轻微摇了摇,依然稳稳地向家的方向驶去。
    只留坐在自行车后座的王秀诚一串清脆的声音,与王秀英吧啦起这一天在学校的情况。
    明海站在菜馆门前目送这对虽然失去了父母却依然快乐生活着的姐弟,眼中涌起一丝羡慕。
    虽然他从小就锦衣玉食,也有弟弟妹妹,却从来没享受过如此简单的快乐。
    承德某部驻地,当方劲松将卡车和购车凭证一起交给杨的时候,杨等人先还以为是方劲松不声不响帮农庄购买了车子,只差要对方劲松千恩万谢了。
    方劲松连连摇手,连忙告诉大家,车子是王秀英请人帮忙购买的,他只是因缘际会碰巧遇到了,帮着把车从京城开来承德罢了。
    尽管如此杨等人还是对着方劲松连声道谢,再怎么说人家这也是帮了他们的大忙了,要不然他们还得专门跑一趟京城提车。
    方劲松还要去首长那里汇报这次任务的完成情况,自然不能在这里多停留,赶紧地将王秀英交给他的那只牛皮信封交给杨,又指了指卡车的车厢道:“车厢里还有两辆摩托车,秀英说是方首长的孙子送给你们的。”
    杨等人更加欣喜若狂,送走方劲松就开车试车。
    这一试,大家的心里更高兴了,无论是卡车还是摩托车,虽然都是二手的车子,性能都相当不错,显然替他们买车的人是花了大功夫的。
    “你说,秀英到底托谁买的这车子?”马爱国骑着摩托绕着荒地跑了一圈以后,爱惜地拍了拍车子,带着些许迟疑看着一脸若有所思的杨问道。
    “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李首长的儿子帮得忙,至于这两辆摩托,人家多半看的也是李首长的面子。行了,咱也别胡猜,秀英是个有分寸的女孩。”杨收回有些跑远的思绪,对着马爱国摇了摇头道。
    “你说的对,咱们什么都别乱猜乱想,将农庄的事办好才是正经!对了,咱现在有了车子,这开荒的事可就要简单得多了。你看明天是不是去趟承德市里,咱买些工具,将这车改造改造。”马爱国赶紧应和,随即提议道。
    于是在他们接到车子的第二天就开着车子先跑了趟承德市区,从承德的农资公司采购了一批农具,也采购了一批必要的生活品。
    当然农具入了农庄的账,生活必需品却是大家自己掏钱按需采购的。
    有了这批农具,又有了这辆卡车,开荒的速度顿时提高了数百倍。
    第三百七十三章农庄动起来了
    王秀英再次光临农庄的时候,被大变样的农庄给惊呆了。
    她目瞪口呆地看着经过巧手改装的卡车头拉着犁头奔驶在荒地上,车后土浪翻滚。
    难怪这大片荒地已经开垦了一多半。
    王秀诚更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欢呼着跑向正在开垦荒地的卡车头,被正开着卡车头开荒的马爱国一把抱上了车。
    “这是谁想起来的主意?当奖!”王秀英欣喜地看着正在荒地上跑得欢快的卡车头问道。
    “这个啊,是集体的智慧!秀英可能还不知道吧,我们这几个人当年都是汽车兵,既能开车也能修车,改装这种事虽然以前没做过,真正做起来原来并不难。”杨自豪地说道。
    原本他们都是汽车兵啊,难怪杨当了五年兵才退伍!
    等王秀英看过现场,又问了些土地施肥的情况,这才回到办公室进行账务审核。
    看着面前的账目,王秀英也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不过半个月时间,账面上已经少了将近两万。
    好在马爱国夫妻已经将蘑菇房拾掇出来,开始蘑菇培育。
    王秀英不得不佩服这些人既能干又肯吃苦,也不知他们是通过了什么样的手段找齐种植蘑菇需要的堆肥和稻草,还有消毒用的石灰,总之看过蘑菇房之后,王秀英心里很有感触。
    刚才王秀英进蘑菇房看过,虽然天气依旧寒冷,马爱国夫妻却十分用心,出菇率似乎不错。
    明溪边那十亩大小的池塘,被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鱼塘,小些的那个鱼塘大约三亩半左右,下了约两万枚鲫鱼苗和鳊鱼苗。
    那个大约六亩半大小的鱼塘,则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了鲤鱼、草鱼、鳊鱼白鲢和花鲢等各式鱼种近四万枚。
    小鱼塘还另外购买了藕种种植下去。
    鱼塘主要由善养鱼的吴林平夫妻带着两位军嫂精心伺候着。
    彭建军夫妻则骑着摩托几乎跑遍在附近的村庄,从农家买了大批的一群小鸡、小鸭。
    当然最多的还是小鸭子,以后这些小鸭子是要放养到鱼塘里,鸭子的粪便将是鱼塘中鱼儿最好的食物,这种立体养殖在清溪农庄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现在小鸭子才刚刚出壳不久,只能在农庄的小山下围块地暂时和小鸡分两边圈养着。
    苏琴和许月茹则带着两位军嫂充分利用起这块荒地周边闲置的房子养了二十头。
    善于种植果树的陆志高这几天在开荒之余,带着妻子跑遍了驻地的那座小山。
    根据陆志高的的经验,建议利用土地相对肥沃的南边缓坡种植葡萄,建个小型的葡萄园。
    北边的山坡土壤相对贫瘠,山石也比较多,建议种些好养活的枣树。
    这事杨曾经给王秀英打过电话,今天王秀英过来就要将这事给定下来。
    无论是枣树还是葡萄树,春天栽种的成活率都会很高,早些定下种植的品种,就可以着手寻找合适的树苗。
    寻找树苗需要时间,种植树苗更需要时间。
    现在整座小山已经整理得七七八八,南坡已经开出地畦,北坡的杂草矮树乱石也进行了清理,只等定下果树的品种,寻得树苗就可以栽种。
    看着农庄动起来了,虽然资金哗哗外流,还是让王秀英看到了希望。
    将审核好的账本放在一边,王秀英与杨认真讨论起农庄的具体安排:“青杨哥,咱们先别把战线拉得太长,没开的荒地暂时先放放,将已经开出来的地给种上菜。那座小山坡就按陆建议的来,让陆尽快找好枣树苗和葡萄苗,春天正是种树的好时节。”
    “树苗的事,志高前几天就已经寻摸得差不多了,只等定下来就可以拿钱去拖。我这就安排下去,让志高赶紧支了钱与爱国一起开了车去把树苗给拖回来。”说着杨就站了起来准备去安排,突然又想起安置军嫂的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名单交给王秀英:“前些天部队推荐了十位军嫂,试着做了几天,有两位军嫂实在做不了农活吃不了这个苦,没办法只能将她们退回去,现在就留了八位。你要不要见见她们?”
    王秀英摇了摇头:“不需要刻意让她们来见我,等下我到处走走,正好看看她们干活。”
    杨没再说什么,匆匆出去安排种植果树的事情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