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明妧伸手摸了摸小孩子白嫩的脸颊,笑着道:“长得真可爱。”
    可一想到前世她进宫的时候便没听说过张太医这个人,顾明妧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好的预感,这件事情最后肯定是暴露了,张太医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顾明妧好看的眉心都拧了起来,一想到这样小的孩子也要被牵连其中,便觉得有些难过。
    马车很快就到了那宅子门口,她下车吩咐长喜开门送人进去,张家的两个儿子并两个儿媳一个孙子两个孙女都在这里。
    顾明妧又和张夫人嘱咐了几句,转身就要离开,却见张夫人在背后喊住了她,她从孩子的襁褓中拿出了一个册子,送到了顾明妧的面前道:“王妃留步,这是我家老爷留下的,说是可以保命用的,您一定要救救我家老爷。”
    顾明妧低头看了一眼,见封面上写的是《淑妃胎脉日注》。
    她从来不知道张太医还留了这样东西下来,之所以把他们一家人骗到这里来,就是想等张太医出宫的时候,让他以为全家人都被挟持了,拿他们一家人的安危来威胁他,让他说出实情罢了。
    可有了这样东西,似乎连威胁都不要了,但张太医的性命……却必定是保不住了。
    张夫人看着顾明妧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急切,跪下来道:“我们老爷也是被逼的,请王妃一定要救救他。”
    “你先起来……”顾明妧心下微动,屈身把张夫人扶起来,却还是道:“我……会尽力的。”
    张夫人起身离去,宅院的门关了起来,顾明妧吩咐长喜安排两个侍卫留守,有些疲倦的登上了马车。
    ……
    乾清宫内,皇帝已经准备就寝了,又将方才翻过的那本《大庸宫志》放在了床头,元宝扫了一眼,见他看的是第三册 ,但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大殿外传来了健朗的脚步声,门外的小太监回话,说是肃王李昇求见。
    都已经这个时辰了,皇帝明日还要早朝,元宝正想吩咐小太监让李昇离去,皇帝却开口道:“让他进来。”
    朱红色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隙,咯吱嘎的一声,李昇已经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身材魁梧,是几个兄弟中身形最像先帝的,这也是皇帝有时候看见他觉得有些不自在的原因。
    他最喜欢的女人,竟跟自己的父亲生了一个儿子……
    他要是自己的儿子,那该多好?
    李昇忽然就跪了下来,健硕的身体伏趴在自己的面前,模样温良敦厚,但他的肩背却拉得很直,臂膀坚实有力,能看见上面紧绷的肌肉线条,仿佛是一只蠢蠢欲动的猎豹,随时就要准备捕捉自己的猎物。
    他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被自己赶出京城的懵懂孩童了。
    “你有什么话要说,就说吧!”
    皇帝接过元宝递上来的帕子擦了擦脸,漫不经心的扫了眼跪在自己面前的李昇,有时候他是真的很想杀了他,可每次一有这样的念头,他就会想起那个人来,她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了……
    但皇帝还是没有办法克制这种怒意,终于忍不住怒叱道:“你十八岁那年,想从静水庵劫走你母妃,被朕的锦衣卫打成重伤,你身为藩王无诏入京,朕本可以杀了你。”
    十八岁那年的事情李昇历历在目,他被锦衣卫所伤,险些逃不出京城,后来辗转回到凉州,修养了几个月才好起来。半年之后鞑靼来犯,他就投了军,从此戒骄戒躁,在军营磨练了这些年。
    “那臣弟谢皇兄不杀之恩。”
    李昇依旧伏趴在金石地板上,声音却是从未有过的沉稳冰冷,“臣弟愚钝,皇兄若是对臣弟有什么不满,尽可以直言,但皇兄的家务事,臣弟不想管,可臣弟也不想将来史官史笔如刀,说皇兄是一个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滥杀无辜的暴君。”
    “王爷怎能对皇上如此不敬……”站在一旁的元宝急忙劝阻,却是被皇帝打断道:“让他说……”
    李昇继续道:“臣弟业已娶亲,再留在京城已是不合祖制,这就向皇兄请辞了。”
    他从来没有这样跟皇帝说过话,可这些话一旦说出口,仿佛也没有以前想象的那般可怕。
    他终于抬起头,正色看着坐在他面前的皇帝,大殿中烛光昏暗,皇帝的鬓边华发丛生,已是尽显老态。
    “还请皇兄恩准母妃同臣弟一起回封地。”李昇最后开口说道。
    “好,只要你能说动你母妃离京,朕成全你。”皇帝看着李昇,眉眼中强忍着怒意。
    李昇站了起来,这让他看上去异常高大,殿中的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金石地板上,他看着皇帝道:“臣弟会想办法让此案了结,保全皇家颜面。”他说完这一句,头也不回的径自走出了乾清宫。
    皇帝气的把茶几上的一盏雨过天晴色的盖碗都砸了,又顺手将那本《大庸宫志》也丢在了地上,那里面的书页沾了水,迅速的化开,元宝急忙喊了两个小太监进来,将地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劝皇帝息怒。
    ……
    子时的时候淑妃娘娘醒了过来,李昇命人将几位太医都请了过来,为淑妃娘娘请脉。
    淑妃惊闻皇帝想要屠宫,吓出了一身冷汗,但她毕竟是经历过大世面的人,旋即又平静了下来,转头吩咐道:“去请张太医进来。”
    那宫女四下里扫了一眼,开口道:“太医们都在殿外候着,肃王也在外头,我先去请张太医进来。”
    淑妃点了点头,轻抚了一下自己已经平坦的小腹,憔悴的脸上眉梢微挑,她现在已经没了筹码。
    张太医很快就进来了。
    “你来的正好,事到如今,本宫也保不住你了,只要你肯在皇上跟前承认是你骗了我,本宫自会善待你的家人。”淑妃娘娘不疾不徐的开口,略略扫了一眼站着的人,继续道:“本宫知道,你有一个长孙,不过才周岁,你很是喜欢他。”
    张太医一言不发,但脸颊上却不断溢出冷汗来,过了良久才开口道:“娘娘吩咐,下官不敢不从,但下官也要告诉娘娘,有关娘娘脉象的医案,下官每日都记录在案,只要下官的家人有任何的闪失,这份医案就会上呈给皇上,到时候娘娘想要陷害太子,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娘娘也落不到好处。”
    淑妃陡然就冷笑了起来,伸手抓住张太医的衣襟,厉声道:“你果然也有后招。”
    ……
    夜色深沉,顾明妧靠在颠簸的马车里,她这一天来回奔波已经有些累了,此时正闭目养神,等到马车停稳的时候,顾明妧才猛然清醒过来。
    皇城的大门在夜色中显得雄壮威严,巡逻的侍卫从城墙下列队经过,长喜在马车外喊了她一声,回道:“王妃,到神武门门口了。”
    顾明妧挽起帘子看了一眼,心思却微微涌动,怀里的东西一旦交出去,总要牵连不少人的性命,可这些事情向来是最残酷的,没有牵扯到前朝局势,不波及百姓民生,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件事情很可能就跟前世一样,成为紫禁城无数秘密中的一个……然她前世的惨死,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她从车里把怀中的册子递给了长喜,开口道:“你进去把这个交给王爷,告诉他……我在家里等着他。”
    第160章
    钟粹宫灯火通明,但殿中却异常安静,围在宫外的锦衣卫还没有撤,将整个宫殿包围的水泄不通。今夜无人入眠。
    几位太医为淑妃娘娘诊脉之后,陆续退出了寝宫,李昇留了张太医在偏殿说话,茶几上沏了上好的铁观音,喝了可以提神。
    张士景有些心神不宁的坐下,李昇却是开口道:“张太医可知方才沏茶过来的宫女大约什么年纪?”
    张士景愣了片刻,他现在心里藏着心事,哪里能注意到什么沏茶的宫女?李昇便直言道:“这钟粹宫共有二十六个宫女,十二个太监,其中十六岁以下的就有三十人。”
    张士景的额头上已经溢出了冷汗,三天……如果三天肃王没有查出真相,那么这三十八口人的性命就不保了。
    “但本王心里想到的,却不止这三十八口人的性命。”李昇面色沉重,抬起头道:“本王想起了四皇兄。”四皇兄是先帝的嫡子,也是这宫中的禁忌,无人敢提起的先太子。
    张士景陡然一惊,脸色都吓白了,当年先太子谋逆一案,先帝下令诛杀先太子一家并外戚柳氏一族,成为当年京城的第一血案。其后两年又为了肃清柳家在朝中的党羽,大肆行刑,一时间朝廷人人自危,险些酿成国祸。他便是那时候由齐家提携,进入太医院的,正好经历了那一场风波。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淑妃想要夺嫡,必定早已经和朝臣联手,盘根错节伺机而动,而这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一旦势头燃烧了起来,那朝廷必定又有一场浩劫。
    李昇继续道:“张太医应该明白,今日从这钟粹宫走出去,外面有多少明枪暗箭等着你。”
    张士景的喉头紧了紧,一时不知要怎样开口,他这里正迟疑,有小太监进来回话,说长喜公公进宫来了。
    李昇分明要长喜陪着顾明妧,这么晚进宫,只怕是有什么事情。他起身出去,留了张士景一个人在偏厅。
    烛火摇曳,仿似将人的表情也照得扭曲了几分。
    长喜行色匆匆的从殿外进来,脸上却掩盖不住喜色,上前几步对李昇行礼道:“王爷,王妃在张家得了这样东西。”
    李昇心下好奇,接过长喜递上来的东西细细察看,却是忽然听见一声尖叫从偏厅中传来。
    “快来人呐……啊……张太医死了!”
    ……
    顾明妧回到肃王府的时候,已是子时初刻了,再过几天就是腊月,她和李昇新婚不久,王府里的红灯笼都还没收,上面贴着的喜字还是鲜红鲜红的,看上去很是热闹。
    丫鬟送了水到净房,沐浴更衣之后,肚子却饿了起来,她这一整天都没有吃什么东西,好在厨房熬了银耳羹,顾明妧吃了一小碗,脱了外衣躺在床上。
    但她根本就睡不着。房里少了一个人,就像少了很多东西一样,她睁开眼看着对面的软榻,上面放着团花锦被,叠得整整齐齐的。
    皇帝分明是在刁难肃王,就算肃王查了真相出来那又怎样,这样的刁难以后只怕还会有,王爷他这般仁厚,实在不是皇帝的对手。
    还有太子……总是阴魂不散……可皇帝再怎么说也是太子的父亲,就算太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他还是太子,是齐皇后唯一留下的孩子。
    她乱七八糟的想了好久,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等到醒过来的时候,天都已经亮了。春雨进来回话,说长喜回来了。
    顾明妧急忙就起来了,洗漱过后穿戴整齐,便让丫鬟把人带了进来。
    “东西送了进去,淑妃娘娘也已经醒了,王爷说等今日早朝之后就把东西呈给皇上,让王妃别担心,他还说他已经向皇上请辞回凉州,不在京城过年了,吩咐奴才和叶妈妈整理东西,还让王妃有空往娘家说一声,可能走的比较急。”
    李昇终究还是识破了皇帝的陷阱,顾明妧心里松了一口气,想着他倒也没有笨到那个地步,他只是心思太正了,但这终究不是什么坏处。
    顾明妧见长喜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忍不住问道:“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长喜蹙眉,过了片刻才道:“张太医死了。”
    虽然一早就料到会有这个结果,但顾明妧还是有些可惜,只听长喜继续道:“是畏罪自杀的,用腰带吊死在了钟粹宫的偏殿。”
    ……
    宫里出了这样大的事情,早朝却是依旧的,但今日的早朝却格外安静,大家仿佛都心照不宣,谁也没有提起昨天淑妃生辰宴上发生的事情。
    这种事情只要不闹开,那就是皇帝的一件家务事,可一旦闹开,扣上了夺嫡的帽子,就会变成倾覆朝野的重案。
    胆小的选择明哲保身,胆大的还在等着李昇的查办结果,谁也不敢先挑这个头,弄不好就是要赔上身家性命的。
    皇帝坐在烫金的龙椅上,神色中似是还有一丝慵懒,见片刻没有人开口,朝着元宝抬了抬眼皮,元宝便朗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声线拉得很长,在大殿中回音绕梁。
    以齐国公为首的几个人都想出列,但最后还是按捺住了。皇帝只请了肃王李昇审理,便是不想让他们这些朝臣插手,天威难测,这时候开口实在不是什么好时机。况且那淑妃还是当时齐家送进去的,这等于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皇帝扫了一眼众人,从龙椅上起身,缓步离去。
    出了太和殿,顾翰清去了朝房,打算请个小太监通报一声,让李昇出来一见。他这个女婿虽是能征善战的,在谋略上却有些不足,皇帝将这件事情交给他办,明摆着是要让他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
    他原本是一个远离纷争的藩王,就这样被扯进了这些是非中。
    顾翰清在朝房坐了片刻,却也不见有什么人经过,他心里正奇怪,却见元宝公公从朝房外走了进来。
    皇帝上过早朝有半个时辰用早膳的时间,这期间他不用贴身伺候。
    “顾阁老是想见王爷吗?”顾翰清和肃王攀了亲,元宝很容易就猜到这一点,但他还是道:“顾阁老还是和王爷保持距离的好。”
    李昇昨夜惹得皇帝动怒,一夜都没有睡安稳,若是让皇帝知道顾翰清私下里偏帮王爷,只怕会迁怒到顾翰清。
    顾翰清就觉得这件事情不简单,但连元宝都这样说,他也只好作罢,便起身告辞道:“多谢元宝公公提点。”他这里正要离去,元宝却是又喊住了他,蹙眉问道:“顾阁老博览群主,可知道翰林院编写的《大庸宫志》的第三册 写的是什么?”
    皇帝的书元宝不敢乱翻,弄脏之后就收了起来。
    顾翰清一时也想不起来,拧了拧眉心道:“公公若是想知道,本官去翰林院查一查便知。”
    元宝闻言,却只笑了笑道:“不用了,咱家只是随便问问。” ↑返回顶部↑
    顾明妧伸手摸了摸小孩子白嫩的脸颊,笑着道:“长得真可爱。”
    可一想到前世她进宫的时候便没听说过张太医这个人,顾明妧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好的预感,这件事情最后肯定是暴露了,张太医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顾明妧好看的眉心都拧了起来,一想到这样小的孩子也要被牵连其中,便觉得有些难过。
    马车很快就到了那宅子门口,她下车吩咐长喜开门送人进去,张家的两个儿子并两个儿媳一个孙子两个孙女都在这里。
    顾明妧又和张夫人嘱咐了几句,转身就要离开,却见张夫人在背后喊住了她,她从孩子的襁褓中拿出了一个册子,送到了顾明妧的面前道:“王妃留步,这是我家老爷留下的,说是可以保命用的,您一定要救救我家老爷。”
    顾明妧低头看了一眼,见封面上写的是《淑妃胎脉日注》。
    她从来不知道张太医还留了这样东西下来,之所以把他们一家人骗到这里来,就是想等张太医出宫的时候,让他以为全家人都被挟持了,拿他们一家人的安危来威胁他,让他说出实情罢了。
    可有了这样东西,似乎连威胁都不要了,但张太医的性命……却必定是保不住了。
    张夫人看着顾明妧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急切,跪下来道:“我们老爷也是被逼的,请王妃一定要救救他。”
    “你先起来……”顾明妧心下微动,屈身把张夫人扶起来,却还是道:“我……会尽力的。”
    张夫人起身离去,宅院的门关了起来,顾明妧吩咐长喜安排两个侍卫留守,有些疲倦的登上了马车。
    ……
    乾清宫内,皇帝已经准备就寝了,又将方才翻过的那本《大庸宫志》放在了床头,元宝扫了一眼,见他看的是第三册 ,但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大殿外传来了健朗的脚步声,门外的小太监回话,说是肃王李昇求见。
    都已经这个时辰了,皇帝明日还要早朝,元宝正想吩咐小太监让李昇离去,皇帝却开口道:“让他进来。”
    朱红色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隙,咯吱嘎的一声,李昇已经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身材魁梧,是几个兄弟中身形最像先帝的,这也是皇帝有时候看见他觉得有些不自在的原因。
    他最喜欢的女人,竟跟自己的父亲生了一个儿子……
    他要是自己的儿子,那该多好?
    李昇忽然就跪了下来,健硕的身体伏趴在自己的面前,模样温良敦厚,但他的肩背却拉得很直,臂膀坚实有力,能看见上面紧绷的肌肉线条,仿佛是一只蠢蠢欲动的猎豹,随时就要准备捕捉自己的猎物。
    他再也不是十几年前被自己赶出京城的懵懂孩童了。
    “你有什么话要说,就说吧!”
    皇帝接过元宝递上来的帕子擦了擦脸,漫不经心的扫了眼跪在自己面前的李昇,有时候他是真的很想杀了他,可每次一有这样的念头,他就会想起那个人来,她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了……
    但皇帝还是没有办法克制这种怒意,终于忍不住怒叱道:“你十八岁那年,想从静水庵劫走你母妃,被朕的锦衣卫打成重伤,你身为藩王无诏入京,朕本可以杀了你。”
    十八岁那年的事情李昇历历在目,他被锦衣卫所伤,险些逃不出京城,后来辗转回到凉州,修养了几个月才好起来。半年之后鞑靼来犯,他就投了军,从此戒骄戒躁,在军营磨练了这些年。
    “那臣弟谢皇兄不杀之恩。”
    李昇依旧伏趴在金石地板上,声音却是从未有过的沉稳冰冷,“臣弟愚钝,皇兄若是对臣弟有什么不满,尽可以直言,但皇兄的家务事,臣弟不想管,可臣弟也不想将来史官史笔如刀,说皇兄是一个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滥杀无辜的暴君。”
    “王爷怎能对皇上如此不敬……”站在一旁的元宝急忙劝阻,却是被皇帝打断道:“让他说……”
    李昇继续道:“臣弟业已娶亲,再留在京城已是不合祖制,这就向皇兄请辞了。”
    他从来没有这样跟皇帝说过话,可这些话一旦说出口,仿佛也没有以前想象的那般可怕。
    他终于抬起头,正色看着坐在他面前的皇帝,大殿中烛光昏暗,皇帝的鬓边华发丛生,已是尽显老态。
    “还请皇兄恩准母妃同臣弟一起回封地。”李昇最后开口说道。
    “好,只要你能说动你母妃离京,朕成全你。”皇帝看着李昇,眉眼中强忍着怒意。
    李昇站了起来,这让他看上去异常高大,殿中的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金石地板上,他看着皇帝道:“臣弟会想办法让此案了结,保全皇家颜面。”他说完这一句,头也不回的径自走出了乾清宫。
    皇帝气的把茶几上的一盏雨过天晴色的盖碗都砸了,又顺手将那本《大庸宫志》也丢在了地上,那里面的书页沾了水,迅速的化开,元宝急忙喊了两个小太监进来,将地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劝皇帝息怒。
    ……
    子时的时候淑妃娘娘醒了过来,李昇命人将几位太医都请了过来,为淑妃娘娘请脉。
    淑妃惊闻皇帝想要屠宫,吓出了一身冷汗,但她毕竟是经历过大世面的人,旋即又平静了下来,转头吩咐道:“去请张太医进来。”
    那宫女四下里扫了一眼,开口道:“太医们都在殿外候着,肃王也在外头,我先去请张太医进来。”
    淑妃点了点头,轻抚了一下自己已经平坦的小腹,憔悴的脸上眉梢微挑,她现在已经没了筹码。
    张太医很快就进来了。
    “你来的正好,事到如今,本宫也保不住你了,只要你肯在皇上跟前承认是你骗了我,本宫自会善待你的家人。”淑妃娘娘不疾不徐的开口,略略扫了一眼站着的人,继续道:“本宫知道,你有一个长孙,不过才周岁,你很是喜欢他。”
    张太医一言不发,但脸颊上却不断溢出冷汗来,过了良久才开口道:“娘娘吩咐,下官不敢不从,但下官也要告诉娘娘,有关娘娘脉象的医案,下官每日都记录在案,只要下官的家人有任何的闪失,这份医案就会上呈给皇上,到时候娘娘想要陷害太子,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娘娘也落不到好处。”
    淑妃陡然就冷笑了起来,伸手抓住张太医的衣襟,厉声道:“你果然也有后招。”
    ……
    夜色深沉,顾明妧靠在颠簸的马车里,她这一天来回奔波已经有些累了,此时正闭目养神,等到马车停稳的时候,顾明妧才猛然清醒过来。
    皇城的大门在夜色中显得雄壮威严,巡逻的侍卫从城墙下列队经过,长喜在马车外喊了她一声,回道:“王妃,到神武门门口了。”
    顾明妧挽起帘子看了一眼,心思却微微涌动,怀里的东西一旦交出去,总要牵连不少人的性命,可这些事情向来是最残酷的,没有牵扯到前朝局势,不波及百姓民生,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件事情很可能就跟前世一样,成为紫禁城无数秘密中的一个……然她前世的惨死,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她从车里把怀中的册子递给了长喜,开口道:“你进去把这个交给王爷,告诉他……我在家里等着他。”
    第160章
    钟粹宫灯火通明,但殿中却异常安静,围在宫外的锦衣卫还没有撤,将整个宫殿包围的水泄不通。今夜无人入眠。
    几位太医为淑妃娘娘诊脉之后,陆续退出了寝宫,李昇留了张太医在偏殿说话,茶几上沏了上好的铁观音,喝了可以提神。
    张士景有些心神不宁的坐下,李昇却是开口道:“张太医可知方才沏茶过来的宫女大约什么年纪?”
    张士景愣了片刻,他现在心里藏着心事,哪里能注意到什么沏茶的宫女?李昇便直言道:“这钟粹宫共有二十六个宫女,十二个太监,其中十六岁以下的就有三十人。”
    张士景的额头上已经溢出了冷汗,三天……如果三天肃王没有查出真相,那么这三十八口人的性命就不保了。
    “但本王心里想到的,却不止这三十八口人的性命。”李昇面色沉重,抬起头道:“本王想起了四皇兄。”四皇兄是先帝的嫡子,也是这宫中的禁忌,无人敢提起的先太子。
    张士景陡然一惊,脸色都吓白了,当年先太子谋逆一案,先帝下令诛杀先太子一家并外戚柳氏一族,成为当年京城的第一血案。其后两年又为了肃清柳家在朝中的党羽,大肆行刑,一时间朝廷人人自危,险些酿成国祸。他便是那时候由齐家提携,进入太医院的,正好经历了那一场风波。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淑妃想要夺嫡,必定早已经和朝臣联手,盘根错节伺机而动,而这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一旦势头燃烧了起来,那朝廷必定又有一场浩劫。
    李昇继续道:“张太医应该明白,今日从这钟粹宫走出去,外面有多少明枪暗箭等着你。”
    张士景的喉头紧了紧,一时不知要怎样开口,他这里正迟疑,有小太监进来回话,说长喜公公进宫来了。
    李昇分明要长喜陪着顾明妧,这么晚进宫,只怕是有什么事情。他起身出去,留了张士景一个人在偏厅。
    烛火摇曳,仿似将人的表情也照得扭曲了几分。
    长喜行色匆匆的从殿外进来,脸上却掩盖不住喜色,上前几步对李昇行礼道:“王爷,王妃在张家得了这样东西。”
    李昇心下好奇,接过长喜递上来的东西细细察看,却是忽然听见一声尖叫从偏厅中传来。
    “快来人呐……啊……张太医死了!”
    ……
    顾明妧回到肃王府的时候,已是子时初刻了,再过几天就是腊月,她和李昇新婚不久,王府里的红灯笼都还没收,上面贴着的喜字还是鲜红鲜红的,看上去很是热闹。
    丫鬟送了水到净房,沐浴更衣之后,肚子却饿了起来,她这一整天都没有吃什么东西,好在厨房熬了银耳羹,顾明妧吃了一小碗,脱了外衣躺在床上。
    但她根本就睡不着。房里少了一个人,就像少了很多东西一样,她睁开眼看着对面的软榻,上面放着团花锦被,叠得整整齐齐的。
    皇帝分明是在刁难肃王,就算肃王查了真相出来那又怎样,这样的刁难以后只怕还会有,王爷他这般仁厚,实在不是皇帝的对手。
    还有太子……总是阴魂不散……可皇帝再怎么说也是太子的父亲,就算太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他还是太子,是齐皇后唯一留下的孩子。
    她乱七八糟的想了好久,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等到醒过来的时候,天都已经亮了。春雨进来回话,说长喜回来了。
    顾明妧急忙就起来了,洗漱过后穿戴整齐,便让丫鬟把人带了进来。
    “东西送了进去,淑妃娘娘也已经醒了,王爷说等今日早朝之后就把东西呈给皇上,让王妃别担心,他还说他已经向皇上请辞回凉州,不在京城过年了,吩咐奴才和叶妈妈整理东西,还让王妃有空往娘家说一声,可能走的比较急。”
    李昇终究还是识破了皇帝的陷阱,顾明妧心里松了一口气,想着他倒也没有笨到那个地步,他只是心思太正了,但这终究不是什么坏处。
    顾明妧见长喜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忍不住问道:“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长喜蹙眉,过了片刻才道:“张太医死了。”
    虽然一早就料到会有这个结果,但顾明妧还是有些可惜,只听长喜继续道:“是畏罪自杀的,用腰带吊死在了钟粹宫的偏殿。”
    ……
    宫里出了这样大的事情,早朝却是依旧的,但今日的早朝却格外安静,大家仿佛都心照不宣,谁也没有提起昨天淑妃生辰宴上发生的事情。
    这种事情只要不闹开,那就是皇帝的一件家务事,可一旦闹开,扣上了夺嫡的帽子,就会变成倾覆朝野的重案。
    胆小的选择明哲保身,胆大的还在等着李昇的查办结果,谁也不敢先挑这个头,弄不好就是要赔上身家性命的。
    皇帝坐在烫金的龙椅上,神色中似是还有一丝慵懒,见片刻没有人开口,朝着元宝抬了抬眼皮,元宝便朗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声线拉得很长,在大殿中回音绕梁。
    以齐国公为首的几个人都想出列,但最后还是按捺住了。皇帝只请了肃王李昇审理,便是不想让他们这些朝臣插手,天威难测,这时候开口实在不是什么好时机。况且那淑妃还是当时齐家送进去的,这等于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皇帝扫了一眼众人,从龙椅上起身,缓步离去。
    出了太和殿,顾翰清去了朝房,打算请个小太监通报一声,让李昇出来一见。他这个女婿虽是能征善战的,在谋略上却有些不足,皇帝将这件事情交给他办,明摆着是要让他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
    他原本是一个远离纷争的藩王,就这样被扯进了这些是非中。
    顾翰清在朝房坐了片刻,却也不见有什么人经过,他心里正奇怪,却见元宝公公从朝房外走了进来。
    皇帝上过早朝有半个时辰用早膳的时间,这期间他不用贴身伺候。
    “顾阁老是想见王爷吗?”顾翰清和肃王攀了亲,元宝很容易就猜到这一点,但他还是道:“顾阁老还是和王爷保持距离的好。”
    李昇昨夜惹得皇帝动怒,一夜都没有睡安稳,若是让皇帝知道顾翰清私下里偏帮王爷,只怕会迁怒到顾翰清。
    顾翰清就觉得这件事情不简单,但连元宝都这样说,他也只好作罢,便起身告辞道:“多谢元宝公公提点。”他这里正要离去,元宝却是又喊住了他,蹙眉问道:“顾阁老博览群主,可知道翰林院编写的《大庸宫志》的第三册 写的是什么?”
    皇帝的书元宝不敢乱翻,弄脏之后就收了起来。
    顾翰清一时也想不起来,拧了拧眉心道:“公公若是想知道,本官去翰林院查一查便知。”
    元宝闻言,却只笑了笑道:“不用了,咱家只是随便问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