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几人好奇的望着她,顾羡缓缓得道:“不让客人对比对比,怎么显得出咱家的包子好呢?”
几人恍然,确实如此。
不过,虽是如此,早上买包子的客人还是少了将近一半,他们大多去了隔壁,顾羡也不着急,这会儿就是董问萍也没担心了。在她看来那些人一定会后悔的,也一定会回过头重新买他们家的包子。
隔壁母女两数着钱,眼里都是笑,暗道,开饭馆果然挣钱。
晚上,顾羡回去数了数今天挣的钱,除了本钱,竟然只有六十来块,不过她不担心,且看明天。
果然不出她所料,第二天客人就回暖了,比昨天相对多了些,这天顾羡挣了八十多块钱。
接下来几天,客人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有的客人还跟顾羡嘀咕,隔壁的包子怎么怎么不好吃,还是他们家包子地道。
顾羡也只笑笑,并没多说,不过晚上回去把钱一数,竟挣了一百二十块钱,甚至比原先隔壁没开饭馆时,挣的钱还要多。
顾羡就丢开了手,没再管它,打算装修省大的门市,这边的门市,顾羡不打算让博言做餐桌餐椅,毕竟现在天气太冷,整天在外面做活,太辛苦,她舍不得。
贺博言倒没觉得辛苦,听到媳妇儿舍不得他受苦,还是忍不住扬起了唇。不过这活媳妇儿已经交给了上次装修门市的那些工人,他也只能歇着了,虽是如此,他也忙活的很,最近他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神神秘秘的,顾羡忙着装修省大的门市,也没时间管她。
等到贺博言把简易豆浆机拿回来,并泡了黄豆给她打了杯豆浆,端到她面前时,她才是知道这人这段时间在忙活什么。
她端着豆浆小心的抿了口,味道虽没有家里石磨磨的豆浆好喝,不过也能赶得上后世豆浆机打出来的豆浆,这味道她还挺怀念,趁着热,她一口把豆浆喝完,才说道:“这豆浆机挺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批量生产?”
贺博言敛眉,他心思灵敏,媳妇儿这话一出来,他就猜到她话中的意思。
“豆浆机是在几位教授的帮助下制作出来的,不然材料凑不齐。”贺博言解释,“回去我同大伯母商量商量吧。”
顾羡对这些不太懂,让她开饭馆还行,博言学校那些事情,她只能茫茫然,不知所以然了。
“大伯母不仅是你的教授,还是咱们大伯母,同她商量准没错。”有大伯母在,博言在里面才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利益。
贺博言轻轻嗯了声。
省大旁边门市的装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顾羡抽空又去了九中这边的饭馆,到了门口,她下意识往隔壁瞅了眼,这一瞅,她一愣,隔壁今早竟没开业?
她带着疑惑,迈着小步进了餐厅,贺美玉就幸灾乐祸的过来同她解释:“隔壁早餐卖不下去了,改卖中餐还有晚餐了。”
顾羡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而问道:“咱家饭馆生意还可以吧?”
贺美玉就道:“简直太可以,现在我都有点感谢隔壁的饭馆,不然别人也不知道咱家包子还有饺子好吃呢。”
顾羡相信这一点,从每天挣的钱上就能看出来,饭馆的生意比刚开业那个月起码好了三分之一。
贺美玉又道:“最近有很多附近的居民过来吃早饭,还有九中后面那家棉服厂,有不少工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买包子吃。”
顾羡轻轻颔首,“你们能忙得过来吗?”
贺美玉迟疑的点点头,确实忙得很,但她们累点儿,也能把活做完。
第109章
贺博源把嫂子给爷爷奶奶买的皮棉靴拿给他们, 两个老人当时就把脚上的破棉鞋脱了, 换上了孙媳妇买的皮棉靴。
贺老太太穿着新皮棉靴不停跺脚, 显然非常喜欢。
贺老爷子就同孙子对视一眼,这老太太年龄一把了,到爱俏, 嘴上这么说,他穿着皮棉靴, 拎着烟杆子就出去遛达了。
这一溜达,全村人都知道顾羡挣了钱孝顺,给贺老头老两口买了大皮鞋,这鞋子省城大商场买的,他们一辈子别说穿了, 就是见都没见过,一群人围着贺老头看稀奇,贺老头脸上看不出情绪,嘴角的胡须却翘了起来。
贺老头上午出去溜达,贺老太下午就穿着新棉靴找老姐妹说闲话去了。这一说, 村里人就都知道,贺家不仅仅贺博言在省城买了房, 就是贺家老二贺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子。
他们忍不住露出羡艳的眼神, 贺家真是发了, 一家子都成了城里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回过头却更加努力督促自家孩子念书,争取家里也能出个大学生, 他们也好跟着升升天。
就连贺博言的大姑也听到了风声,忍了又忍,终于耐不住性子,回娘家打探情况。
博言考上大学,她虽然惊异这孩子学习竟比她想象中要好,但也能接受。可这才上多久大学,竟然在省城安家买了房,不仅如此,就连干啥都不行的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她怎么不惊诧?
贺博源被大姑拉着不停的追问,是不是真的在省城买了房?他心里既苦又好笑,难道他真的这么不靠谱?连亲大姑都不相信他能凭着自己本事在省城买房?
“大姑,我真在省城买了房子。”非常确定的说道。
“多少钱?”贺大姑忙问。
贺博源心眼子没有他哥多,加上那点显摆的小心思,他想都没想就道:“两千块。”
说完看向大姑,再看不起我,我也凭自己本事买了房,你们家表哥打小就被你夸的跟朵花儿似的,结婚时还不是要你出钱盖房、出聘礼。
闻言,贺大姑目露沉思。
贺博源得意的看了眼大姑,故作深沉的道:“我爹去的早,打小啥都靠我哥,我眼看着二十岁了,也该懂事了。别的就不说了,今后娶媳妇养家,我总能弄的明白,我没啥大出息,同大表哥不能比,他是有本事人。”
贺大姑看向侄子,恼怒的拍了他一下子:“行了,别跟我贫嘴了,大姑知道你现在出息了。”
贺博源撇撇嘴,“哪呀,有啥出息,混日子呗。”
贺大姑又瞪他,贺博源赶紧嘿嘿两声,贺大姑拉着他坐下来,小声同他说道:“博源,大姑找你有点儿事。”
贺博源看向他大姑,挑眉问:“啥事?”
贺大姑搓搓手,问道:“你手里有钱吗?能借我点不?”
贺博源一下子精神了,炫耀自夸这些话都能说,要说借钱?他看了眼大姑,换成旁人,他也就借了,大姑还是算了吧。
“大姑,我买了房,手里没钱了,如果你早点儿说,我还能匀点出来,这到了省城,手一松全花了。”
贺博源苦巴巴的道,钱,他手里肯定有,但他凭啥借给大姑?便是她是爷爷奶奶的闺女,他爹的姐姐,他也不借。
早几年他家穷的时候,也没见她添补他们家什么,现在他们家日子好了,想来借钱了?别说窗户了,就是门都没有。
贺大姑怎么可能相信,别以为她不知道这小子手里有多少钱,她猜都能猜得到。
“你就不问问大姑借钱干啥,就说没钱?”贺大姑眯着眼睛,满脸不悦,“你不怕我去找你爷爷奶奶?”
贺博源耷拉着肩膀,看着贺大姑:“大姑,你别说找我爷爷奶奶了,就是找我娘,我兜里也没钱呢,我自己都没钱,我上哪儿借钱给你?”
贺大姑就知道这小子不老实,看着他说道:“你不借,我找你哥借去,省城房子两千就能买一套,我给你大表哥也在省城买一套,到时你们兄弟间也好有个帮衬。”
贺大姑确实是这样想的,博言在省城混的好,她不信自家儿子去了省城,博言不拉拔他一把。
贺博源看着她,心道我哥的钱都在我嫂子那呢,你要能借来就去借吧。
又道:“大表哥那么有本事,哪里需要你给他买房子,尽管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自己买房了。”
贺大姑走了,是被自家侄子气走的,这小子打小就淘,便是懂事了挣钱了,他还是个浑小子,不惹人喜欢。
贺爷爷贺奶奶看着闺女气冲冲的走了,他们也装没看到,小辈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他们老咯,管不到了。
……
先不说博源怎么得意,再说省城这边,顾羡暂时把九中的饭馆丢开,只一心装修省大旁的饭馆,她不打算年前开业,不过是想着年后临近生产,身体不方便,先装修好,开年后找到人,开业就行了。
十二月底的时候顾羡收到了大姨邮来的包裹,里面还有封信,信中说担忧顾羡怀了孩子,没有大棉袄穿,她闲着没事,就给她套了身棉衣棉裤,又给她和博言每人做了双棉鞋,让她别嫌弃,便是嫌弃,棉鞋保暖,不穿出去,在家里也可以穿呢!
还说外婆棉袄较多,就没给她套棉袄棉裤,她到镇上买了两斤毛线,给外婆织了身毛衣毛裤,做了两双棉鞋。
接着又说,他们家今年又开始收鱼卖,有张姐的关系,大姨父直接收了鱼送到了供销社,他们家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她抽空做了不少腊鱼,还给顾羡做了一百多斤。
顾羡看着嘴角不由的勾起,大姨父卖鱼挣了钱,明年或许就能盖房。不过她更希望大姨能来省城买房,将来大家都在一处,免得外婆操心。
信的最后提到了顾美娟,顾美娟暑假时摔断的腿,后来竟一直没好,顾大姨逮了只鸡、拎了些糖果去瞧她,瞧了一肚子气。
鸡她是拎给自家妹子吃的,可自家妹子倒好,当天中午把鸡杀了,炖了,就连锅带汤的端起来放着。
顾大姨当时就想,放着就放着呗,反正这鸡就是给妹子拿的,她当客人的吃不吃无所谓,可她妹子愣是自己也不吃,说是继女来了身上,血气不足,还要复习功课,不能熬坏身体,留着给继续慢慢吃。
当时她心里就鬼火冒,想着是来做客的,忍着没作声。
饭后她继女跟她哭诉肚子疼,她盹都没打下,就把她拎过来的红糖,顺手递给了继女,让她拿回屋里慢慢喝,还跟她说倒杯热开水,舀勺红糖,喝了肚子就不疼了。
那语气温柔的,她都以为她在跟小毛孩说话。
啥都给继女慢慢用,一点没想过自己,真真比亲妈还亲,就是不知道将来她老了,这继女会不会比亲闺女还亲了。
顾大姨同自家妹子说话,向来不会客气,她这么想也这问了。
谁知她家妹子却跟她说,凤珠她打小带到大,懂事贴心,至少比亲生的贴心,顾羡待她没啥感情,她老了就没想过指望顾羡,就指望继女了。
可把顾大姨气个够呛,心说,你都没有管过亲闺女,还想亲闺女管你,你脸咋那么大?
心道,人家羡羡找到了亲奶奶,有没有你这当娘的,还真没啥区别,多了你,反而糟心。
你不指望亲闺女,你要一直这样子,你也指望不上,人家羡羡奶奶就不能同意。
顾羡看了也只是一笑置之,顾外婆却气的中午饭都没吃,顾羡哄了好久,她脸色才好了些,暗自道,下回家里来信,再提到顾美娟那些糟心事儿,她还是不告诉外婆了,免得她气坏了身子。
最近天气晴好,路面干燥,每天穿皮棉靴比较累脚,顾羡脱了皮棉鞋把大姨做的棉鞋换上,踩在地上走了几步,感觉脚都解放了,叹道:“皮棉靴虽好看,我还是喜欢大姨做的棉鞋,穿着既跟脚又柔软。”
顾外婆穿了一辈子自家纳的棉鞋,也是穿不惯皮棉靴,去年的棉鞋都在家里没带过来,天气刚冷,孙女就给她买了皮棉靴,虽然保暖,她走起来总感觉不得劲,闺女给她寄了两双棉鞋过来,可算救了她的老脚,也跟着换了棉鞋。
不光顾羡还有外婆喜欢做的棉鞋,就是贺博言也挺喜欢,今年他娘来了省城,家里开了饭馆,都去挣钱了,根本没人给他做鞋,只能穿买的棉鞋。
后来媳妇儿给他买了双皮棉靴,这皮棉靴就不离脚了,偏他还穿的细致,外面又是雪又是霜的,他一双鞋子穿了个把月,还跟新的一样。每次到了家里,顾羡都能看到他把鞋子小心的脱下,然后又用抹布擦了又擦,那小心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他在擦拭什么珍宝呢!
顾羡就想着,抽个时间再去给他买一双,两双换着穿。
早上上学时,贺博言就把大姨做的棉鞋穿上了,虽然舍不得媳妇儿买的皮棉靴,到底穿了个把月,也得让人家歇息歇息,这样才能穿的更久。
顾羡埋在被窝里看到他的动作,直皱眉,也没说哈,却打定主意等会儿去华侨商店给他再买双鞋子,毕竟天天在外面跑,穿着打扮还是要注意下,大姨做的棉鞋还是在家里穿下就算了吧。
贺博言却没媳妇儿那么多想法,他对穿着向来不在意,没结婚时,他娘给啥他穿啥,他娘不是个心细的人,一到冬天,他不是冷了就是热了。
结婚了,从内至外的穿着都是媳妇儿操持的,媳妇儿眼光好,也细心,去年结婚起,他的衣着不知上了几个层次,再也没被冷过热过。
目送自家男人离去,顾羡躺在床上磨磨蹭蹭的不愿起来,想到等会儿要做的事情,她还是爬了起来,穿好棉衣棉裤,到了外面,外婆已经起来了,正在等她用早饭。
顾外婆慈爱的望了眼孙女,这孩子自打怀了孩子,人就懒惰了,每天赖在床上不愿起来,今天起的还算是早的。不过也该她享享福了,过了年没多久孩子生了,又该忙活了,那边说是又要开家馆子,她看着都发愁,开这么多馆子咋能忙活过来呢?
虽然愁,她也没说啥,孙女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老了,只要跟着享福就行了。
用了早饭,祖孙俩乘坐公交车去了华侨商店,华侨券是奶奶前几天给她的,说是她用不到,让她看中啥尽管拿去用,没了再管她要。
顾羡知道奶奶手里这些东西多,她没说啥就接下来。
两人到了华侨商店,顾羡直接去了上回买鞋子的那家,给贺博言买了双款式不同的皮棉鞋,手里还有华侨券,两人在店里逛了起来,买了些秋衣秋裤,内衣内裤,不仅给她和博言买,外婆的,婆婆的,还有贺博文的她都每人买了两套秋衣秋裤。
这家店的秋衣秋裤质量非常好,柔软贴身,最主要它是纯棉的不起球,透气性也好,顾羡忍不住就买的多了些。
顾外婆在旁边看了眼皮直跳,拉着孙女的手,让她不要再买了。
顾羡看着手里大包小包拎着的东西,不舍的看了眼柜台,最后还是去男式柜台,给贺博言买了件灰色羽绒服,他身上那件衣服都穿了好久,连件换洗的都没有,她在心里嘀咕了好久,今天来了华侨商店,肯定得买齐全了。 ↑返回顶部↑
几人恍然,确实如此。
不过,虽是如此,早上买包子的客人还是少了将近一半,他们大多去了隔壁,顾羡也不着急,这会儿就是董问萍也没担心了。在她看来那些人一定会后悔的,也一定会回过头重新买他们家的包子。
隔壁母女两数着钱,眼里都是笑,暗道,开饭馆果然挣钱。
晚上,顾羡回去数了数今天挣的钱,除了本钱,竟然只有六十来块,不过她不担心,且看明天。
果然不出她所料,第二天客人就回暖了,比昨天相对多了些,这天顾羡挣了八十多块钱。
接下来几天,客人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有的客人还跟顾羡嘀咕,隔壁的包子怎么怎么不好吃,还是他们家包子地道。
顾羡也只笑笑,并没多说,不过晚上回去把钱一数,竟挣了一百二十块钱,甚至比原先隔壁没开饭馆时,挣的钱还要多。
顾羡就丢开了手,没再管它,打算装修省大的门市,这边的门市,顾羡不打算让博言做餐桌餐椅,毕竟现在天气太冷,整天在外面做活,太辛苦,她舍不得。
贺博言倒没觉得辛苦,听到媳妇儿舍不得他受苦,还是忍不住扬起了唇。不过这活媳妇儿已经交给了上次装修门市的那些工人,他也只能歇着了,虽是如此,他也忙活的很,最近他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神神秘秘的,顾羡忙着装修省大的门市,也没时间管她。
等到贺博言把简易豆浆机拿回来,并泡了黄豆给她打了杯豆浆,端到她面前时,她才是知道这人这段时间在忙活什么。
她端着豆浆小心的抿了口,味道虽没有家里石磨磨的豆浆好喝,不过也能赶得上后世豆浆机打出来的豆浆,这味道她还挺怀念,趁着热,她一口把豆浆喝完,才说道:“这豆浆机挺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批量生产?”
贺博言敛眉,他心思灵敏,媳妇儿这话一出来,他就猜到她话中的意思。
“豆浆机是在几位教授的帮助下制作出来的,不然材料凑不齐。”贺博言解释,“回去我同大伯母商量商量吧。”
顾羡对这些不太懂,让她开饭馆还行,博言学校那些事情,她只能茫茫然,不知所以然了。
“大伯母不仅是你的教授,还是咱们大伯母,同她商量准没错。”有大伯母在,博言在里面才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利益。
贺博言轻轻嗯了声。
省大旁边门市的装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顾羡抽空又去了九中这边的饭馆,到了门口,她下意识往隔壁瞅了眼,这一瞅,她一愣,隔壁今早竟没开业?
她带着疑惑,迈着小步进了餐厅,贺美玉就幸灾乐祸的过来同她解释:“隔壁早餐卖不下去了,改卖中餐还有晚餐了。”
顾羡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而问道:“咱家饭馆生意还可以吧?”
贺美玉就道:“简直太可以,现在我都有点感谢隔壁的饭馆,不然别人也不知道咱家包子还有饺子好吃呢。”
顾羡相信这一点,从每天挣的钱上就能看出来,饭馆的生意比刚开业那个月起码好了三分之一。
贺美玉又道:“最近有很多附近的居民过来吃早饭,还有九中后面那家棉服厂,有不少工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买包子吃。”
顾羡轻轻颔首,“你们能忙得过来吗?”
贺美玉迟疑的点点头,确实忙得很,但她们累点儿,也能把活做完。
第109章
贺博源把嫂子给爷爷奶奶买的皮棉靴拿给他们, 两个老人当时就把脚上的破棉鞋脱了, 换上了孙媳妇买的皮棉靴。
贺老太太穿着新皮棉靴不停跺脚, 显然非常喜欢。
贺老爷子就同孙子对视一眼,这老太太年龄一把了,到爱俏, 嘴上这么说,他穿着皮棉靴, 拎着烟杆子就出去遛达了。
这一溜达,全村人都知道顾羡挣了钱孝顺,给贺老头老两口买了大皮鞋,这鞋子省城大商场买的,他们一辈子别说穿了, 就是见都没见过,一群人围着贺老头看稀奇,贺老头脸上看不出情绪,嘴角的胡须却翘了起来。
贺老头上午出去溜达,贺老太下午就穿着新棉靴找老姐妹说闲话去了。这一说, 村里人就都知道,贺家不仅仅贺博言在省城买了房, 就是贺家老二贺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子。
他们忍不住露出羡艳的眼神, 贺家真是发了, 一家子都成了城里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回过头却更加努力督促自家孩子念书,争取家里也能出个大学生, 他们也好跟着升升天。
就连贺博言的大姑也听到了风声,忍了又忍,终于耐不住性子,回娘家打探情况。
博言考上大学,她虽然惊异这孩子学习竟比她想象中要好,但也能接受。可这才上多久大学,竟然在省城安家买了房,不仅如此,就连干啥都不行的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她怎么不惊诧?
贺博源被大姑拉着不停的追问,是不是真的在省城买了房?他心里既苦又好笑,难道他真的这么不靠谱?连亲大姑都不相信他能凭着自己本事在省城买房?
“大姑,我真在省城买了房子。”非常确定的说道。
“多少钱?”贺大姑忙问。
贺博源心眼子没有他哥多,加上那点显摆的小心思,他想都没想就道:“两千块。”
说完看向大姑,再看不起我,我也凭自己本事买了房,你们家表哥打小就被你夸的跟朵花儿似的,结婚时还不是要你出钱盖房、出聘礼。
闻言,贺大姑目露沉思。
贺博源得意的看了眼大姑,故作深沉的道:“我爹去的早,打小啥都靠我哥,我眼看着二十岁了,也该懂事了。别的就不说了,今后娶媳妇养家,我总能弄的明白,我没啥大出息,同大表哥不能比,他是有本事人。”
贺大姑看向侄子,恼怒的拍了他一下子:“行了,别跟我贫嘴了,大姑知道你现在出息了。”
贺博源撇撇嘴,“哪呀,有啥出息,混日子呗。”
贺大姑又瞪他,贺博源赶紧嘿嘿两声,贺大姑拉着他坐下来,小声同他说道:“博源,大姑找你有点儿事。”
贺博源看向他大姑,挑眉问:“啥事?”
贺大姑搓搓手,问道:“你手里有钱吗?能借我点不?”
贺博源一下子精神了,炫耀自夸这些话都能说,要说借钱?他看了眼大姑,换成旁人,他也就借了,大姑还是算了吧。
“大姑,我买了房,手里没钱了,如果你早点儿说,我还能匀点出来,这到了省城,手一松全花了。”
贺博源苦巴巴的道,钱,他手里肯定有,但他凭啥借给大姑?便是她是爷爷奶奶的闺女,他爹的姐姐,他也不借。
早几年他家穷的时候,也没见她添补他们家什么,现在他们家日子好了,想来借钱了?别说窗户了,就是门都没有。
贺大姑怎么可能相信,别以为她不知道这小子手里有多少钱,她猜都能猜得到。
“你就不问问大姑借钱干啥,就说没钱?”贺大姑眯着眼睛,满脸不悦,“你不怕我去找你爷爷奶奶?”
贺博源耷拉着肩膀,看着贺大姑:“大姑,你别说找我爷爷奶奶了,就是找我娘,我兜里也没钱呢,我自己都没钱,我上哪儿借钱给你?”
贺大姑就知道这小子不老实,看着他说道:“你不借,我找你哥借去,省城房子两千就能买一套,我给你大表哥也在省城买一套,到时你们兄弟间也好有个帮衬。”
贺大姑确实是这样想的,博言在省城混的好,她不信自家儿子去了省城,博言不拉拔他一把。
贺博源看着她,心道我哥的钱都在我嫂子那呢,你要能借来就去借吧。
又道:“大表哥那么有本事,哪里需要你给他买房子,尽管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自己买房了。”
贺大姑走了,是被自家侄子气走的,这小子打小就淘,便是懂事了挣钱了,他还是个浑小子,不惹人喜欢。
贺爷爷贺奶奶看着闺女气冲冲的走了,他们也装没看到,小辈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他们老咯,管不到了。
……
先不说博源怎么得意,再说省城这边,顾羡暂时把九中的饭馆丢开,只一心装修省大旁的饭馆,她不打算年前开业,不过是想着年后临近生产,身体不方便,先装修好,开年后找到人,开业就行了。
十二月底的时候顾羡收到了大姨邮来的包裹,里面还有封信,信中说担忧顾羡怀了孩子,没有大棉袄穿,她闲着没事,就给她套了身棉衣棉裤,又给她和博言每人做了双棉鞋,让她别嫌弃,便是嫌弃,棉鞋保暖,不穿出去,在家里也可以穿呢!
还说外婆棉袄较多,就没给她套棉袄棉裤,她到镇上买了两斤毛线,给外婆织了身毛衣毛裤,做了两双棉鞋。
接着又说,他们家今年又开始收鱼卖,有张姐的关系,大姨父直接收了鱼送到了供销社,他们家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她抽空做了不少腊鱼,还给顾羡做了一百多斤。
顾羡看着嘴角不由的勾起,大姨父卖鱼挣了钱,明年或许就能盖房。不过她更希望大姨能来省城买房,将来大家都在一处,免得外婆操心。
信的最后提到了顾美娟,顾美娟暑假时摔断的腿,后来竟一直没好,顾大姨逮了只鸡、拎了些糖果去瞧她,瞧了一肚子气。
鸡她是拎给自家妹子吃的,可自家妹子倒好,当天中午把鸡杀了,炖了,就连锅带汤的端起来放着。
顾大姨当时就想,放着就放着呗,反正这鸡就是给妹子拿的,她当客人的吃不吃无所谓,可她妹子愣是自己也不吃,说是继女来了身上,血气不足,还要复习功课,不能熬坏身体,留着给继续慢慢吃。
当时她心里就鬼火冒,想着是来做客的,忍着没作声。
饭后她继女跟她哭诉肚子疼,她盹都没打下,就把她拎过来的红糖,顺手递给了继女,让她拿回屋里慢慢喝,还跟她说倒杯热开水,舀勺红糖,喝了肚子就不疼了。
那语气温柔的,她都以为她在跟小毛孩说话。
啥都给继女慢慢用,一点没想过自己,真真比亲妈还亲,就是不知道将来她老了,这继女会不会比亲闺女还亲了。
顾大姨同自家妹子说话,向来不会客气,她这么想也这问了。
谁知她家妹子却跟她说,凤珠她打小带到大,懂事贴心,至少比亲生的贴心,顾羡待她没啥感情,她老了就没想过指望顾羡,就指望继女了。
可把顾大姨气个够呛,心说,你都没有管过亲闺女,还想亲闺女管你,你脸咋那么大?
心道,人家羡羡找到了亲奶奶,有没有你这当娘的,还真没啥区别,多了你,反而糟心。
你不指望亲闺女,你要一直这样子,你也指望不上,人家羡羡奶奶就不能同意。
顾羡看了也只是一笑置之,顾外婆却气的中午饭都没吃,顾羡哄了好久,她脸色才好了些,暗自道,下回家里来信,再提到顾美娟那些糟心事儿,她还是不告诉外婆了,免得她气坏了身子。
最近天气晴好,路面干燥,每天穿皮棉靴比较累脚,顾羡脱了皮棉鞋把大姨做的棉鞋换上,踩在地上走了几步,感觉脚都解放了,叹道:“皮棉靴虽好看,我还是喜欢大姨做的棉鞋,穿着既跟脚又柔软。”
顾外婆穿了一辈子自家纳的棉鞋,也是穿不惯皮棉靴,去年的棉鞋都在家里没带过来,天气刚冷,孙女就给她买了皮棉靴,虽然保暖,她走起来总感觉不得劲,闺女给她寄了两双棉鞋过来,可算救了她的老脚,也跟着换了棉鞋。
不光顾羡还有外婆喜欢做的棉鞋,就是贺博言也挺喜欢,今年他娘来了省城,家里开了饭馆,都去挣钱了,根本没人给他做鞋,只能穿买的棉鞋。
后来媳妇儿给他买了双皮棉靴,这皮棉靴就不离脚了,偏他还穿的细致,外面又是雪又是霜的,他一双鞋子穿了个把月,还跟新的一样。每次到了家里,顾羡都能看到他把鞋子小心的脱下,然后又用抹布擦了又擦,那小心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他在擦拭什么珍宝呢!
顾羡就想着,抽个时间再去给他买一双,两双换着穿。
早上上学时,贺博言就把大姨做的棉鞋穿上了,虽然舍不得媳妇儿买的皮棉靴,到底穿了个把月,也得让人家歇息歇息,这样才能穿的更久。
顾羡埋在被窝里看到他的动作,直皱眉,也没说哈,却打定主意等会儿去华侨商店给他再买双鞋子,毕竟天天在外面跑,穿着打扮还是要注意下,大姨做的棉鞋还是在家里穿下就算了吧。
贺博言却没媳妇儿那么多想法,他对穿着向来不在意,没结婚时,他娘给啥他穿啥,他娘不是个心细的人,一到冬天,他不是冷了就是热了。
结婚了,从内至外的穿着都是媳妇儿操持的,媳妇儿眼光好,也细心,去年结婚起,他的衣着不知上了几个层次,再也没被冷过热过。
目送自家男人离去,顾羡躺在床上磨磨蹭蹭的不愿起来,想到等会儿要做的事情,她还是爬了起来,穿好棉衣棉裤,到了外面,外婆已经起来了,正在等她用早饭。
顾外婆慈爱的望了眼孙女,这孩子自打怀了孩子,人就懒惰了,每天赖在床上不愿起来,今天起的还算是早的。不过也该她享享福了,过了年没多久孩子生了,又该忙活了,那边说是又要开家馆子,她看着都发愁,开这么多馆子咋能忙活过来呢?
虽然愁,她也没说啥,孙女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老了,只要跟着享福就行了。
用了早饭,祖孙俩乘坐公交车去了华侨商店,华侨券是奶奶前几天给她的,说是她用不到,让她看中啥尽管拿去用,没了再管她要。
顾羡知道奶奶手里这些东西多,她没说啥就接下来。
两人到了华侨商店,顾羡直接去了上回买鞋子的那家,给贺博言买了双款式不同的皮棉鞋,手里还有华侨券,两人在店里逛了起来,买了些秋衣秋裤,内衣内裤,不仅给她和博言买,外婆的,婆婆的,还有贺博文的她都每人买了两套秋衣秋裤。
这家店的秋衣秋裤质量非常好,柔软贴身,最主要它是纯棉的不起球,透气性也好,顾羡忍不住就买的多了些。
顾外婆在旁边看了眼皮直跳,拉着孙女的手,让她不要再买了。
顾羡看着手里大包小包拎着的东西,不舍的看了眼柜台,最后还是去男式柜台,给贺博言买了件灰色羽绒服,他身上那件衣服都穿了好久,连件换洗的都没有,她在心里嘀咕了好久,今天来了华侨商店,肯定得买齐全了。 ↑返回顶部↑
几人好奇的望着她,顾羡缓缓得道:“不让客人对比对比,怎么显得出咱家的包子好呢?”
几人恍然,确实如此。
不过,虽是如此,早上买包子的客人还是少了将近一半,他们大多去了隔壁,顾羡也不着急,这会儿就是董问萍也没担心了。在她看来那些人一定会后悔的,也一定会回过头重新买他们家的包子。
隔壁母女两数着钱,眼里都是笑,暗道,开饭馆果然挣钱。
晚上,顾羡回去数了数今天挣的钱,除了本钱,竟然只有六十来块,不过她不担心,且看明天。
果然不出她所料,第二天客人就回暖了,比昨天相对多了些,这天顾羡挣了八十多块钱。
接下来几天,客人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有的客人还跟顾羡嘀咕,隔壁的包子怎么怎么不好吃,还是他们家包子地道。
顾羡也只笑笑,并没多说,不过晚上回去把钱一数,竟挣了一百二十块钱,甚至比原先隔壁没开饭馆时,挣的钱还要多。
顾羡就丢开了手,没再管它,打算装修省大的门市,这边的门市,顾羡不打算让博言做餐桌餐椅,毕竟现在天气太冷,整天在外面做活,太辛苦,她舍不得。
贺博言倒没觉得辛苦,听到媳妇儿舍不得他受苦,还是忍不住扬起了唇。不过这活媳妇儿已经交给了上次装修门市的那些工人,他也只能歇着了,虽是如此,他也忙活的很,最近他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神神秘秘的,顾羡忙着装修省大的门市,也没时间管她。
等到贺博言把简易豆浆机拿回来,并泡了黄豆给她打了杯豆浆,端到她面前时,她才是知道这人这段时间在忙活什么。
她端着豆浆小心的抿了口,味道虽没有家里石磨磨的豆浆好喝,不过也能赶得上后世豆浆机打出来的豆浆,这味道她还挺怀念,趁着热,她一口把豆浆喝完,才说道:“这豆浆机挺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批量生产?”
贺博言敛眉,他心思灵敏,媳妇儿这话一出来,他就猜到她话中的意思。
“豆浆机是在几位教授的帮助下制作出来的,不然材料凑不齐。”贺博言解释,“回去我同大伯母商量商量吧。”
顾羡对这些不太懂,让她开饭馆还行,博言学校那些事情,她只能茫茫然,不知所以然了。
“大伯母不仅是你的教授,还是咱们大伯母,同她商量准没错。”有大伯母在,博言在里面才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利益。
贺博言轻轻嗯了声。
省大旁边门市的装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顾羡抽空又去了九中这边的饭馆,到了门口,她下意识往隔壁瞅了眼,这一瞅,她一愣,隔壁今早竟没开业?
她带着疑惑,迈着小步进了餐厅,贺美玉就幸灾乐祸的过来同她解释:“隔壁早餐卖不下去了,改卖中餐还有晚餐了。”
顾羡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而问道:“咱家饭馆生意还可以吧?”
贺美玉就道:“简直太可以,现在我都有点感谢隔壁的饭馆,不然别人也不知道咱家包子还有饺子好吃呢。”
顾羡相信这一点,从每天挣的钱上就能看出来,饭馆的生意比刚开业那个月起码好了三分之一。
贺美玉又道:“最近有很多附近的居民过来吃早饭,还有九中后面那家棉服厂,有不少工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买包子吃。”
顾羡轻轻颔首,“你们能忙得过来吗?”
贺美玉迟疑的点点头,确实忙得很,但她们累点儿,也能把活做完。
第109章
贺博源把嫂子给爷爷奶奶买的皮棉靴拿给他们, 两个老人当时就把脚上的破棉鞋脱了, 换上了孙媳妇买的皮棉靴。
贺老太太穿着新皮棉靴不停跺脚, 显然非常喜欢。
贺老爷子就同孙子对视一眼,这老太太年龄一把了,到爱俏, 嘴上这么说,他穿着皮棉靴, 拎着烟杆子就出去遛达了。
这一溜达,全村人都知道顾羡挣了钱孝顺,给贺老头老两口买了大皮鞋,这鞋子省城大商场买的,他们一辈子别说穿了, 就是见都没见过,一群人围着贺老头看稀奇,贺老头脸上看不出情绪,嘴角的胡须却翘了起来。
贺老头上午出去溜达,贺老太下午就穿着新棉靴找老姐妹说闲话去了。这一说, 村里人就都知道,贺家不仅仅贺博言在省城买了房, 就是贺家老二贺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子。
他们忍不住露出羡艳的眼神, 贺家真是发了, 一家子都成了城里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回过头却更加努力督促自家孩子念书,争取家里也能出个大学生, 他们也好跟着升升天。
就连贺博言的大姑也听到了风声,忍了又忍,终于耐不住性子,回娘家打探情况。
博言考上大学,她虽然惊异这孩子学习竟比她想象中要好,但也能接受。可这才上多久大学,竟然在省城安家买了房,不仅如此,就连干啥都不行的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她怎么不惊诧?
贺博源被大姑拉着不停的追问,是不是真的在省城买了房?他心里既苦又好笑,难道他真的这么不靠谱?连亲大姑都不相信他能凭着自己本事在省城买房?
“大姑,我真在省城买了房子。”非常确定的说道。
“多少钱?”贺大姑忙问。
贺博源心眼子没有他哥多,加上那点显摆的小心思,他想都没想就道:“两千块。”
说完看向大姑,再看不起我,我也凭自己本事买了房,你们家表哥打小就被你夸的跟朵花儿似的,结婚时还不是要你出钱盖房、出聘礼。
闻言,贺大姑目露沉思。
贺博源得意的看了眼大姑,故作深沉的道:“我爹去的早,打小啥都靠我哥,我眼看着二十岁了,也该懂事了。别的就不说了,今后娶媳妇养家,我总能弄的明白,我没啥大出息,同大表哥不能比,他是有本事人。”
贺大姑看向侄子,恼怒的拍了他一下子:“行了,别跟我贫嘴了,大姑知道你现在出息了。”
贺博源撇撇嘴,“哪呀,有啥出息,混日子呗。”
贺大姑又瞪他,贺博源赶紧嘿嘿两声,贺大姑拉着他坐下来,小声同他说道:“博源,大姑找你有点儿事。”
贺博源看向他大姑,挑眉问:“啥事?”
贺大姑搓搓手,问道:“你手里有钱吗?能借我点不?”
贺博源一下子精神了,炫耀自夸这些话都能说,要说借钱?他看了眼大姑,换成旁人,他也就借了,大姑还是算了吧。
“大姑,我买了房,手里没钱了,如果你早点儿说,我还能匀点出来,这到了省城,手一松全花了。”
贺博源苦巴巴的道,钱,他手里肯定有,但他凭啥借给大姑?便是她是爷爷奶奶的闺女,他爹的姐姐,他也不借。
早几年他家穷的时候,也没见她添补他们家什么,现在他们家日子好了,想来借钱了?别说窗户了,就是门都没有。
贺大姑怎么可能相信,别以为她不知道这小子手里有多少钱,她猜都能猜得到。
“你就不问问大姑借钱干啥,就说没钱?”贺大姑眯着眼睛,满脸不悦,“你不怕我去找你爷爷奶奶?”
贺博源耷拉着肩膀,看着贺大姑:“大姑,你别说找我爷爷奶奶了,就是找我娘,我兜里也没钱呢,我自己都没钱,我上哪儿借钱给你?”
贺大姑就知道这小子不老实,看着他说道:“你不借,我找你哥借去,省城房子两千就能买一套,我给你大表哥也在省城买一套,到时你们兄弟间也好有个帮衬。”
贺大姑确实是这样想的,博言在省城混的好,她不信自家儿子去了省城,博言不拉拔他一把。
贺博源看着她,心道我哥的钱都在我嫂子那呢,你要能借来就去借吧。
又道:“大表哥那么有本事,哪里需要你给他买房子,尽管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自己买房了。”
贺大姑走了,是被自家侄子气走的,这小子打小就淘,便是懂事了挣钱了,他还是个浑小子,不惹人喜欢。
贺爷爷贺奶奶看着闺女气冲冲的走了,他们也装没看到,小辈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他们老咯,管不到了。
……
先不说博源怎么得意,再说省城这边,顾羡暂时把九中的饭馆丢开,只一心装修省大旁的饭馆,她不打算年前开业,不过是想着年后临近生产,身体不方便,先装修好,开年后找到人,开业就行了。
十二月底的时候顾羡收到了大姨邮来的包裹,里面还有封信,信中说担忧顾羡怀了孩子,没有大棉袄穿,她闲着没事,就给她套了身棉衣棉裤,又给她和博言每人做了双棉鞋,让她别嫌弃,便是嫌弃,棉鞋保暖,不穿出去,在家里也可以穿呢!
还说外婆棉袄较多,就没给她套棉袄棉裤,她到镇上买了两斤毛线,给外婆织了身毛衣毛裤,做了两双棉鞋。
接着又说,他们家今年又开始收鱼卖,有张姐的关系,大姨父直接收了鱼送到了供销社,他们家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她抽空做了不少腊鱼,还给顾羡做了一百多斤。
顾羡看着嘴角不由的勾起,大姨父卖鱼挣了钱,明年或许就能盖房。不过她更希望大姨能来省城买房,将来大家都在一处,免得外婆操心。
信的最后提到了顾美娟,顾美娟暑假时摔断的腿,后来竟一直没好,顾大姨逮了只鸡、拎了些糖果去瞧她,瞧了一肚子气。
鸡她是拎给自家妹子吃的,可自家妹子倒好,当天中午把鸡杀了,炖了,就连锅带汤的端起来放着。
顾大姨当时就想,放着就放着呗,反正这鸡就是给妹子拿的,她当客人的吃不吃无所谓,可她妹子愣是自己也不吃,说是继女来了身上,血气不足,还要复习功课,不能熬坏身体,留着给继续慢慢吃。
当时她心里就鬼火冒,想着是来做客的,忍着没作声。
饭后她继女跟她哭诉肚子疼,她盹都没打下,就把她拎过来的红糖,顺手递给了继女,让她拿回屋里慢慢喝,还跟她说倒杯热开水,舀勺红糖,喝了肚子就不疼了。
那语气温柔的,她都以为她在跟小毛孩说话。
啥都给继女慢慢用,一点没想过自己,真真比亲妈还亲,就是不知道将来她老了,这继女会不会比亲闺女还亲了。
顾大姨同自家妹子说话,向来不会客气,她这么想也这问了。
谁知她家妹子却跟她说,凤珠她打小带到大,懂事贴心,至少比亲生的贴心,顾羡待她没啥感情,她老了就没想过指望顾羡,就指望继女了。
可把顾大姨气个够呛,心说,你都没有管过亲闺女,还想亲闺女管你,你脸咋那么大?
心道,人家羡羡找到了亲奶奶,有没有你这当娘的,还真没啥区别,多了你,反而糟心。
你不指望亲闺女,你要一直这样子,你也指望不上,人家羡羡奶奶就不能同意。
顾羡看了也只是一笑置之,顾外婆却气的中午饭都没吃,顾羡哄了好久,她脸色才好了些,暗自道,下回家里来信,再提到顾美娟那些糟心事儿,她还是不告诉外婆了,免得她气坏了身子。
最近天气晴好,路面干燥,每天穿皮棉靴比较累脚,顾羡脱了皮棉鞋把大姨做的棉鞋换上,踩在地上走了几步,感觉脚都解放了,叹道:“皮棉靴虽好看,我还是喜欢大姨做的棉鞋,穿着既跟脚又柔软。”
顾外婆穿了一辈子自家纳的棉鞋,也是穿不惯皮棉靴,去年的棉鞋都在家里没带过来,天气刚冷,孙女就给她买了皮棉靴,虽然保暖,她走起来总感觉不得劲,闺女给她寄了两双棉鞋过来,可算救了她的老脚,也跟着换了棉鞋。
不光顾羡还有外婆喜欢做的棉鞋,就是贺博言也挺喜欢,今年他娘来了省城,家里开了饭馆,都去挣钱了,根本没人给他做鞋,只能穿买的棉鞋。
后来媳妇儿给他买了双皮棉靴,这皮棉靴就不离脚了,偏他还穿的细致,外面又是雪又是霜的,他一双鞋子穿了个把月,还跟新的一样。每次到了家里,顾羡都能看到他把鞋子小心的脱下,然后又用抹布擦了又擦,那小心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他在擦拭什么珍宝呢!
顾羡就想着,抽个时间再去给他买一双,两双换着穿。
早上上学时,贺博言就把大姨做的棉鞋穿上了,虽然舍不得媳妇儿买的皮棉靴,到底穿了个把月,也得让人家歇息歇息,这样才能穿的更久。
顾羡埋在被窝里看到他的动作,直皱眉,也没说哈,却打定主意等会儿去华侨商店给他再买双鞋子,毕竟天天在外面跑,穿着打扮还是要注意下,大姨做的棉鞋还是在家里穿下就算了吧。
贺博言却没媳妇儿那么多想法,他对穿着向来不在意,没结婚时,他娘给啥他穿啥,他娘不是个心细的人,一到冬天,他不是冷了就是热了。
结婚了,从内至外的穿着都是媳妇儿操持的,媳妇儿眼光好,也细心,去年结婚起,他的衣着不知上了几个层次,再也没被冷过热过。
目送自家男人离去,顾羡躺在床上磨磨蹭蹭的不愿起来,想到等会儿要做的事情,她还是爬了起来,穿好棉衣棉裤,到了外面,外婆已经起来了,正在等她用早饭。
顾外婆慈爱的望了眼孙女,这孩子自打怀了孩子,人就懒惰了,每天赖在床上不愿起来,今天起的还算是早的。不过也该她享享福了,过了年没多久孩子生了,又该忙活了,那边说是又要开家馆子,她看着都发愁,开这么多馆子咋能忙活过来呢?
虽然愁,她也没说啥,孙女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老了,只要跟着享福就行了。
用了早饭,祖孙俩乘坐公交车去了华侨商店,华侨券是奶奶前几天给她的,说是她用不到,让她看中啥尽管拿去用,没了再管她要。
顾羡知道奶奶手里这些东西多,她没说啥就接下来。
两人到了华侨商店,顾羡直接去了上回买鞋子的那家,给贺博言买了双款式不同的皮棉鞋,手里还有华侨券,两人在店里逛了起来,买了些秋衣秋裤,内衣内裤,不仅给她和博言买,外婆的,婆婆的,还有贺博文的她都每人买了两套秋衣秋裤。
这家店的秋衣秋裤质量非常好,柔软贴身,最主要它是纯棉的不起球,透气性也好,顾羡忍不住就买的多了些。
顾外婆在旁边看了眼皮直跳,拉着孙女的手,让她不要再买了。
顾羡看着手里大包小包拎着的东西,不舍的看了眼柜台,最后还是去男式柜台,给贺博言买了件灰色羽绒服,他身上那件衣服都穿了好久,连件换洗的都没有,她在心里嘀咕了好久,今天来了华侨商店,肯定得买齐全了。
几人恍然,确实如此。
不过,虽是如此,早上买包子的客人还是少了将近一半,他们大多去了隔壁,顾羡也不着急,这会儿就是董问萍也没担心了。在她看来那些人一定会后悔的,也一定会回过头重新买他们家的包子。
隔壁母女两数着钱,眼里都是笑,暗道,开饭馆果然挣钱。
晚上,顾羡回去数了数今天挣的钱,除了本钱,竟然只有六十来块,不过她不担心,且看明天。
果然不出她所料,第二天客人就回暖了,比昨天相对多了些,这天顾羡挣了八十多块钱。
接下来几天,客人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有的客人还跟顾羡嘀咕,隔壁的包子怎么怎么不好吃,还是他们家包子地道。
顾羡也只笑笑,并没多说,不过晚上回去把钱一数,竟挣了一百二十块钱,甚至比原先隔壁没开饭馆时,挣的钱还要多。
顾羡就丢开了手,没再管它,打算装修省大的门市,这边的门市,顾羡不打算让博言做餐桌餐椅,毕竟现在天气太冷,整天在外面做活,太辛苦,她舍不得。
贺博言倒没觉得辛苦,听到媳妇儿舍不得他受苦,还是忍不住扬起了唇。不过这活媳妇儿已经交给了上次装修门市的那些工人,他也只能歇着了,虽是如此,他也忙活的很,最近他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神神秘秘的,顾羡忙着装修省大的门市,也没时间管她。
等到贺博言把简易豆浆机拿回来,并泡了黄豆给她打了杯豆浆,端到她面前时,她才是知道这人这段时间在忙活什么。
她端着豆浆小心的抿了口,味道虽没有家里石磨磨的豆浆好喝,不过也能赶得上后世豆浆机打出来的豆浆,这味道她还挺怀念,趁着热,她一口把豆浆喝完,才说道:“这豆浆机挺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批量生产?”
贺博言敛眉,他心思灵敏,媳妇儿这话一出来,他就猜到她话中的意思。
“豆浆机是在几位教授的帮助下制作出来的,不然材料凑不齐。”贺博言解释,“回去我同大伯母商量商量吧。”
顾羡对这些不太懂,让她开饭馆还行,博言学校那些事情,她只能茫茫然,不知所以然了。
“大伯母不仅是你的教授,还是咱们大伯母,同她商量准没错。”有大伯母在,博言在里面才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利益。
贺博言轻轻嗯了声。
省大旁边门市的装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顾羡抽空又去了九中这边的饭馆,到了门口,她下意识往隔壁瞅了眼,这一瞅,她一愣,隔壁今早竟没开业?
她带着疑惑,迈着小步进了餐厅,贺美玉就幸灾乐祸的过来同她解释:“隔壁早餐卖不下去了,改卖中餐还有晚餐了。”
顾羡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而问道:“咱家饭馆生意还可以吧?”
贺美玉就道:“简直太可以,现在我都有点感谢隔壁的饭馆,不然别人也不知道咱家包子还有饺子好吃呢。”
顾羡相信这一点,从每天挣的钱上就能看出来,饭馆的生意比刚开业那个月起码好了三分之一。
贺美玉又道:“最近有很多附近的居民过来吃早饭,还有九中后面那家棉服厂,有不少工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买包子吃。”
顾羡轻轻颔首,“你们能忙得过来吗?”
贺美玉迟疑的点点头,确实忙得很,但她们累点儿,也能把活做完。
第109章
贺博源把嫂子给爷爷奶奶买的皮棉靴拿给他们, 两个老人当时就把脚上的破棉鞋脱了, 换上了孙媳妇买的皮棉靴。
贺老太太穿着新皮棉靴不停跺脚, 显然非常喜欢。
贺老爷子就同孙子对视一眼,这老太太年龄一把了,到爱俏, 嘴上这么说,他穿着皮棉靴, 拎着烟杆子就出去遛达了。
这一溜达,全村人都知道顾羡挣了钱孝顺,给贺老头老两口买了大皮鞋,这鞋子省城大商场买的,他们一辈子别说穿了, 就是见都没见过,一群人围着贺老头看稀奇,贺老头脸上看不出情绪,嘴角的胡须却翘了起来。
贺老头上午出去溜达,贺老太下午就穿着新棉靴找老姐妹说闲话去了。这一说, 村里人就都知道,贺家不仅仅贺博言在省城买了房, 就是贺家老二贺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子。
他们忍不住露出羡艳的眼神, 贺家真是发了, 一家子都成了城里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回过头却更加努力督促自家孩子念书,争取家里也能出个大学生, 他们也好跟着升升天。
就连贺博言的大姑也听到了风声,忍了又忍,终于耐不住性子,回娘家打探情况。
博言考上大学,她虽然惊异这孩子学习竟比她想象中要好,但也能接受。可这才上多久大学,竟然在省城安家买了房,不仅如此,就连干啥都不行的博源,也在省城买了房,她怎么不惊诧?
贺博源被大姑拉着不停的追问,是不是真的在省城买了房?他心里既苦又好笑,难道他真的这么不靠谱?连亲大姑都不相信他能凭着自己本事在省城买房?
“大姑,我真在省城买了房子。”非常确定的说道。
“多少钱?”贺大姑忙问。
贺博源心眼子没有他哥多,加上那点显摆的小心思,他想都没想就道:“两千块。”
说完看向大姑,再看不起我,我也凭自己本事买了房,你们家表哥打小就被你夸的跟朵花儿似的,结婚时还不是要你出钱盖房、出聘礼。
闻言,贺大姑目露沉思。
贺博源得意的看了眼大姑,故作深沉的道:“我爹去的早,打小啥都靠我哥,我眼看着二十岁了,也该懂事了。别的就不说了,今后娶媳妇养家,我总能弄的明白,我没啥大出息,同大表哥不能比,他是有本事人。”
贺大姑看向侄子,恼怒的拍了他一下子:“行了,别跟我贫嘴了,大姑知道你现在出息了。”
贺博源撇撇嘴,“哪呀,有啥出息,混日子呗。”
贺大姑又瞪他,贺博源赶紧嘿嘿两声,贺大姑拉着他坐下来,小声同他说道:“博源,大姑找你有点儿事。”
贺博源看向他大姑,挑眉问:“啥事?”
贺大姑搓搓手,问道:“你手里有钱吗?能借我点不?”
贺博源一下子精神了,炫耀自夸这些话都能说,要说借钱?他看了眼大姑,换成旁人,他也就借了,大姑还是算了吧。
“大姑,我买了房,手里没钱了,如果你早点儿说,我还能匀点出来,这到了省城,手一松全花了。”
贺博源苦巴巴的道,钱,他手里肯定有,但他凭啥借给大姑?便是她是爷爷奶奶的闺女,他爹的姐姐,他也不借。
早几年他家穷的时候,也没见她添补他们家什么,现在他们家日子好了,想来借钱了?别说窗户了,就是门都没有。
贺大姑怎么可能相信,别以为她不知道这小子手里有多少钱,她猜都能猜得到。
“你就不问问大姑借钱干啥,就说没钱?”贺大姑眯着眼睛,满脸不悦,“你不怕我去找你爷爷奶奶?”
贺博源耷拉着肩膀,看着贺大姑:“大姑,你别说找我爷爷奶奶了,就是找我娘,我兜里也没钱呢,我自己都没钱,我上哪儿借钱给你?”
贺大姑就知道这小子不老实,看着他说道:“你不借,我找你哥借去,省城房子两千就能买一套,我给你大表哥也在省城买一套,到时你们兄弟间也好有个帮衬。”
贺大姑确实是这样想的,博言在省城混的好,她不信自家儿子去了省城,博言不拉拔他一把。
贺博源看着她,心道我哥的钱都在我嫂子那呢,你要能借来就去借吧。
又道:“大表哥那么有本事,哪里需要你给他买房子,尽管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自己买房了。”
贺大姑走了,是被自家侄子气走的,这小子打小就淘,便是懂事了挣钱了,他还是个浑小子,不惹人喜欢。
贺爷爷贺奶奶看着闺女气冲冲的走了,他们也装没看到,小辈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他们老咯,管不到了。
……
先不说博源怎么得意,再说省城这边,顾羡暂时把九中的饭馆丢开,只一心装修省大旁的饭馆,她不打算年前开业,不过是想着年后临近生产,身体不方便,先装修好,开年后找到人,开业就行了。
十二月底的时候顾羡收到了大姨邮来的包裹,里面还有封信,信中说担忧顾羡怀了孩子,没有大棉袄穿,她闲着没事,就给她套了身棉衣棉裤,又给她和博言每人做了双棉鞋,让她别嫌弃,便是嫌弃,棉鞋保暖,不穿出去,在家里也可以穿呢!
还说外婆棉袄较多,就没给她套棉袄棉裤,她到镇上买了两斤毛线,给外婆织了身毛衣毛裤,做了两双棉鞋。
接着又说,他们家今年又开始收鱼卖,有张姐的关系,大姨父直接收了鱼送到了供销社,他们家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她抽空做了不少腊鱼,还给顾羡做了一百多斤。
顾羡看着嘴角不由的勾起,大姨父卖鱼挣了钱,明年或许就能盖房。不过她更希望大姨能来省城买房,将来大家都在一处,免得外婆操心。
信的最后提到了顾美娟,顾美娟暑假时摔断的腿,后来竟一直没好,顾大姨逮了只鸡、拎了些糖果去瞧她,瞧了一肚子气。
鸡她是拎给自家妹子吃的,可自家妹子倒好,当天中午把鸡杀了,炖了,就连锅带汤的端起来放着。
顾大姨当时就想,放着就放着呗,反正这鸡就是给妹子拿的,她当客人的吃不吃无所谓,可她妹子愣是自己也不吃,说是继女来了身上,血气不足,还要复习功课,不能熬坏身体,留着给继续慢慢吃。
当时她心里就鬼火冒,想着是来做客的,忍着没作声。
饭后她继女跟她哭诉肚子疼,她盹都没打下,就把她拎过来的红糖,顺手递给了继女,让她拿回屋里慢慢喝,还跟她说倒杯热开水,舀勺红糖,喝了肚子就不疼了。
那语气温柔的,她都以为她在跟小毛孩说话。
啥都给继女慢慢用,一点没想过自己,真真比亲妈还亲,就是不知道将来她老了,这继女会不会比亲闺女还亲了。
顾大姨同自家妹子说话,向来不会客气,她这么想也这问了。
谁知她家妹子却跟她说,凤珠她打小带到大,懂事贴心,至少比亲生的贴心,顾羡待她没啥感情,她老了就没想过指望顾羡,就指望继女了。
可把顾大姨气个够呛,心说,你都没有管过亲闺女,还想亲闺女管你,你脸咋那么大?
心道,人家羡羡找到了亲奶奶,有没有你这当娘的,还真没啥区别,多了你,反而糟心。
你不指望亲闺女,你要一直这样子,你也指望不上,人家羡羡奶奶就不能同意。
顾羡看了也只是一笑置之,顾外婆却气的中午饭都没吃,顾羡哄了好久,她脸色才好了些,暗自道,下回家里来信,再提到顾美娟那些糟心事儿,她还是不告诉外婆了,免得她气坏了身子。
最近天气晴好,路面干燥,每天穿皮棉靴比较累脚,顾羡脱了皮棉鞋把大姨做的棉鞋换上,踩在地上走了几步,感觉脚都解放了,叹道:“皮棉靴虽好看,我还是喜欢大姨做的棉鞋,穿着既跟脚又柔软。”
顾外婆穿了一辈子自家纳的棉鞋,也是穿不惯皮棉靴,去年的棉鞋都在家里没带过来,天气刚冷,孙女就给她买了皮棉靴,虽然保暖,她走起来总感觉不得劲,闺女给她寄了两双棉鞋过来,可算救了她的老脚,也跟着换了棉鞋。
不光顾羡还有外婆喜欢做的棉鞋,就是贺博言也挺喜欢,今年他娘来了省城,家里开了饭馆,都去挣钱了,根本没人给他做鞋,只能穿买的棉鞋。
后来媳妇儿给他买了双皮棉靴,这皮棉靴就不离脚了,偏他还穿的细致,外面又是雪又是霜的,他一双鞋子穿了个把月,还跟新的一样。每次到了家里,顾羡都能看到他把鞋子小心的脱下,然后又用抹布擦了又擦,那小心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他在擦拭什么珍宝呢!
顾羡就想着,抽个时间再去给他买一双,两双换着穿。
早上上学时,贺博言就把大姨做的棉鞋穿上了,虽然舍不得媳妇儿买的皮棉靴,到底穿了个把月,也得让人家歇息歇息,这样才能穿的更久。
顾羡埋在被窝里看到他的动作,直皱眉,也没说哈,却打定主意等会儿去华侨商店给他再买双鞋子,毕竟天天在外面跑,穿着打扮还是要注意下,大姨做的棉鞋还是在家里穿下就算了吧。
贺博言却没媳妇儿那么多想法,他对穿着向来不在意,没结婚时,他娘给啥他穿啥,他娘不是个心细的人,一到冬天,他不是冷了就是热了。
结婚了,从内至外的穿着都是媳妇儿操持的,媳妇儿眼光好,也细心,去年结婚起,他的衣着不知上了几个层次,再也没被冷过热过。
目送自家男人离去,顾羡躺在床上磨磨蹭蹭的不愿起来,想到等会儿要做的事情,她还是爬了起来,穿好棉衣棉裤,到了外面,外婆已经起来了,正在等她用早饭。
顾外婆慈爱的望了眼孙女,这孩子自打怀了孩子,人就懒惰了,每天赖在床上不愿起来,今天起的还算是早的。不过也该她享享福了,过了年没多久孩子生了,又该忙活了,那边说是又要开家馆子,她看着都发愁,开这么多馆子咋能忙活过来呢?
虽然愁,她也没说啥,孙女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老了,只要跟着享福就行了。
用了早饭,祖孙俩乘坐公交车去了华侨商店,华侨券是奶奶前几天给她的,说是她用不到,让她看中啥尽管拿去用,没了再管她要。
顾羡知道奶奶手里这些东西多,她没说啥就接下来。
两人到了华侨商店,顾羡直接去了上回买鞋子的那家,给贺博言买了双款式不同的皮棉鞋,手里还有华侨券,两人在店里逛了起来,买了些秋衣秋裤,内衣内裤,不仅给她和博言买,外婆的,婆婆的,还有贺博文的她都每人买了两套秋衣秋裤。
这家店的秋衣秋裤质量非常好,柔软贴身,最主要它是纯棉的不起球,透气性也好,顾羡忍不住就买的多了些。
顾外婆在旁边看了眼皮直跳,拉着孙女的手,让她不要再买了。
顾羡看着手里大包小包拎着的东西,不舍的看了眼柜台,最后还是去男式柜台,给贺博言买了件灰色羽绒服,他身上那件衣服都穿了好久,连件换洗的都没有,她在心里嘀咕了好久,今天来了华侨商店,肯定得买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