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如果之前是做戏给邵莲看,这次就是真的了,“先生真是神机妙算,我们不过先讨一句父皇的口谕,就能换回这么多的银子!”、
常如峰面无表情的道,“以后还会更多。”
“对,会更多!”英王情绪亢奋,天知道毫无背景和助力的情况下,他做事情有多费劲!
“接下来,本王就剩拿到北虎营的虎符了,”英王双手交握,抑制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求证道,“我们能顺利拿到吧?”
“可以的。”常如峰情绪没有任何变化,冷静的分析道,“浮北之地前年就遭了蝗灾,去年又雪上加霜的遇上旱灾,今年二三月青黄不接之时,定然会出现大量流民,反贼也会顺势而起,届时朝廷必然要派兵去镇压。按照太子的习惯,他会非常乐意将您调出京都。那时,我们把叛贼数量和破坏力夸大,您就跟他要北虎营的军队。”
“他会给我么?”英王还是觉得不太确定,“那可是南黎最精锐的军队,抵得上御林军加京都巡卫营了。”
“他不给,您就不走,跟他耗着。”常如峰道,“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他肯定会急着打发您离开,而且兵部和户部牢牢握在太子手中,只给王爷一个虎符,太子并不会太担心。”
说白了,太子掌握着军饷和军备,虎符不过像个狗绳,英王握在手中也不过就是替太子跑个腿,辛苦一番罢了,并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北虎营的实际主人还是太子。
但是,有了银子就不一样了……
英王看着桌上的银票,刚刚退下的兴奋又涌了上来,等狗绳和狗都握在手中的时候,有了这些喂养的资本,自然就都归他自己了,“到时候太子会气歪鼻子吧?”
有了兵权,他对付太子就不用再那么处处受限,小心翼翼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帮商户们可真是太富有了。”英王叹道,“还是先生机敏,太子有国库,我们有商户,哈哈哈……”
“如今怕国库也没有这帮商户富裕吧。”
那是必然,虽然当初南黎先皇几乎搬空了黎朝的国库,但这么多年来,南黎朝廷永远在内斗,朝政浑浊,在加上天灾人祸凑在一起,国库几乎只出不进,再厚的底子,消耗上这么几十年也要见底了。
“你说咱们南黎的首富邵家有多少家底?”英王今天见到了实际的东西,感触更深。
常如峰显然早就调查过了,立刻道,“回王爷,若算整个家底的话,两千万白银应当是有的,在龙江城的产业应当只有四分之一。”
英王倒抽一口气,“富可敌国啊!”
见到这些银子,英王可不仅仅想要龙江的四分之一了,“本王记得,邵始辉的儿子快要续娶了吧?”
“是,就是本月月底,想来不久就要跟您来辞行了。”
“嗯,稍后去本王的私库里翻翻,邵先生一直为本王尽心尽力,他儿子成婚,本王自然要送上一份厚礼,”英王思索一下道,“本王记得,他那个侄子是喜欢孤本来着?正好前些日子王妃搜罗了几本,就送给他吧……”
第63章 导火之线
二月中旬,邵元树和吴珍成婚,邵始辉匆匆赶了回龙江城,好心情在看到邵家大房满目的喜庆时跌落谷底,之后连儿子婚事准备的如何都没有多过问,便径直去了邵家二房。
恰好邵元松在家,邵始辉看着憔悴了的侄子非常心痛,“大伯不过离开一个多月,你怎么就成了这样?有事不能给大伯写信么?大伯背靠英王,还不能替你做主?”
邵元松非常委屈,“侄儿犯了错,惹了英王不快,您在王府本来就不容易,侄儿不想连累您……”
邵始辉看着他充满慕孺的眼睛,心底生出一股暖意来,要论贴心,自己的亲儿子都不如邵元松。
不过这点温情很快就一闪而逝,他这做大伯的高官厚禄了,难不成还能亏待了这侄儿不成?
“况且,商会如今也是背靠英王了。”洪瑞林拿着御赐玉牌回来的事情早就传的沸沸扬扬,龙江府尹因此还邀请过他几回呢。
官宦圈子里的宴会上,竟也开始出现商户的身影了,可见南方商会的商人们地位跟以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邵元松自然也是知道的,“在英王眼里,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找您不也是让您为难么?”说到这里难过的道,“都是侄儿无用,父亲的家业,怕要在我手上要收缩了……”
“唉,别说丧气话!”邵始辉安慰道,“你年纪还小,这时候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你看洪瑞林那老狐狸,比你大着两轮呢。况且就是亲生的孩子,还有偏爱呢,靠英王怎么了,英王若不偏爱你,为何还托大伯给你送孤本呢?”
“什么?!”邵元松一脸惊喜,“英王没有怪我?”
“反正太子也没拿到那笔银子,”邵始辉安着邵元松的心,“并没有坏了英王的事情,英王一向宽厚,怎么会怪罪你,这不?听说你吓坏了,还专门托我来给你送东西。”
邵始辉拿出一个小樟木匣子递过来,邵元松迫不及待的接过来打开,见果然是几本难得一见的孤本,十分开心,“大伯您一定要替我谢谢英王!”
“这就对了。”邵始辉点点头道,“英王虽然没怪你,但你还是要将功补过,知道了吗?”
“知道了!”邵元松信心十足,“龙江这边,没有现银流水,周转不开。”
“不过侄儿今年查账的时候,发现浮北那边的几处本该盈利的产业竟然亏损,打算过段时间去看看,”邵元松积极的道,“到时候把不合适的铺子都处理了,应该能带回几十万的现银回来……”
“不过听说那边因为有流民的关系,关卡很严,所以还得请大伯替侄儿向英王求个牌子,好让侄儿一路畅通。”
“这有何难?包在大伯身上!”邵始辉容光焕发的离开。
邵元松达到目的,也心满意足。
邵元树的婚礼办的很简单,一来是再娶,二来邵始辉恨不得没有人知道他娶吴珍做媳妇,所以婚礼只邀请了必须要邀请的亲戚朋友,对比邵家的地位,堪称简陋。
吴珍颇有怨言,可邵始辉和吴氏做的主,她要做人家的媳妇,不好多说什么,关键是她那从来不吃亏的母亲因为这件事情几乎不再理会她,仿佛当做没有这个女儿一样,没人为她做主,便只能委屈自己了。
他们婚后的第二天敬过茶后,邵始辉就离开前往京都了,仿佛多看他们一眼都要折寿的样子。因为两人凑在一起的原因并不光彩,再加上因此给邵家带来非常大的打击,吴氏也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吴珍出嫁后的日子,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不管大房如何,邵家二房又恢复了忙碌。三月初,浮北那边传来大量流民逃荒的消息,邵元松知道时机到了。
正好他要的通行玉牌也送了来,也许是邵始辉立功心切,或者是英王尝到甜头后迫不及待,总之不过一旬的功夫,京都英王府就亲自给邵元松送来的通行玉牌。
拿到玉牌后,邵元松带着年若去了年家。
书房里,听了邵元松安排的,年正宏不由皱眉,“需要这么着急么?周氏我一直牢牢看着,应当不会有什么大事,可以等天气暖和些了再走。”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邵元松也算了解了自己这位岳父的脾气,一般不被逼到份上,永远都希望维持现状,是个十分被动的人。
邵元松委婉的道,“反正我们迟早要走,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这样事态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更保险一点。”
“浮北之地已经有了大量流民,按照以往惯例,必会有农民起义或者流寇趁机烧杀抢掠,到时朝廷派兵,而皇上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太子和英王势必要借此缘由争夺兵权和势力,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那时候邵家就要被盯的紧紧的,再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父亲,女儿觉得还是听三爷的吧。”年若开口,“提早离开,我们也能提早安心,难道要等着别人追杀才走?”
好在年正宏虽然优柔寡断,同样耳根子也软,只要对方态度强硬,没有违反他的底线原则,他基本上会选择听从,“那好吧,我这两天就抓紧安排一下,让宁宁跟着你们先走,我留下看着周氏,等宁宁和你们都安全了,我再离开……”
年若皱眉,“爹……”
年正宏知道她想说什么,打断道,“这是最好的法子,爹虽然没大本事,但好歹是年家的一家之主,有我镇着,下面人也会老实一点,不然我一不在,周氏就有大把的空子可钻。”
“况且即使发现了,我一个被罢官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说不定看在我不知情的份上,他们也不会为难我。”
邵元松对于年正宏的性子,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时候觉得软弱的让人讨厌,偏又有着正直的心性和责任感,简直让人不能完全讨厌又无法全然喜欢。
邵元松和年若还想再劝几句,年正宏却出乎意料的坚决,两人只能就此作罢。
从年府出来,邵元松安慰年若道,“不必担心,我觉得岳父所说也有道理,岳父不离开的话,姨娘和孩子们离开更不引人注意,而我们要离开,还需要一段日子,中间肯定有办法的。”
三天后的清晨,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邵家驶出,谁都没注意到邵家少了两个孩子,年家少了一个姨娘。
不过对于当事的两家人来说,还是有些变化的,尤其是邵家,两个孩子离开后,整个邵宅都冷清下来,别说年若了,就是邵元松也十分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年若对邵元松又不自觉的亲近了许多。
年家,年正宏对众人说的是谢氏是去年家小住了,帮忙两个年轻人看孩子,其他人倒是不疑有他,其实谢氏在不在家,对他们都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年温瑜看着忙碌又焦躁的父亲生出一些疑惑。
又过了几天,果然如邵元松所料,浮北之地出现了大量的流寇反贼,还有各种起义军,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朝廷绝对不会放任不管。没过几日,不知其中经过怎样的权利博弈,总之,传出了英王愿为朝廷分忧,自请前去平叛的消息。
待了解到对方率领的是北虎营后,邵元松知道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因为邵家大房背靠英王,邵始辉又是邵家族长,邵元松不用考虑整个家族撤离之事,只安顿二房即可,下人们安排好后路,到时候及时遣散,想必英王和太子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去搜捕下人。
年家就麻烦多了,年家好歹在龙江立身百年,年正宏一家又是嫡支,颇有些费脑筋。
邵元松觉得自己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事实上,事情发生的比他想象的快多了,因为英王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征!
京都东宫,太子气得将书案上的折子扫落,“英王那个无耻的东西!”就是为了遣他出京才把他手中最大的筹码,北虎营虎符给他,没想到他口中说的好听,结果到了临头竟然只派了亲信跟随出征,他自己依然留在京都!
“他就不怕天下人耻笑么?”太子气得直喘粗气。
王公公也很无奈了,“谁让皇上又昏迷了一回呢?英王以要为皇上侍疾为由留下,众人自然不好说什么。”
“跟兵部说,不要再给他们输送粮草,户部那边也吩咐一下,军饷也断了,”太子神情发狠,“我倒要看看,他光拿个虎符能得意几日!”
事实上,英王得意了好些日子。
显然,太子的算盘没打响。不仅没打响,还实实在在的折了兵。
王公公忧心忡忡的来报,“英王对北虎营的将领们说,皇上昏迷,灾害频频,太子您精力有限,所以才拨不出粮草和军饷,他绝对不会让为朝廷征战的士兵们饿肚子,将变卖一部分产业,为北虎营发放军饷!”
“什么?!”这不是在变相的说他无能?而且……
“如今北虎营上下,都对英王赞不绝口,百姓们也都盛赞英王贤明……”
“可恶!”太子气道,随即又冷笑道,“这是逼我呢!变卖产业?就他那点家底,能有多少银子?我倒要看看,他能支撑几天!”
然后,英王支撑了十几天,而且还有一直支撑下去的趋势,太子由一开始的胸有成竹,开始变得气急败坏,“查出来了没?他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银子?”
“是南方商会的商人。”王公公道,“年后足足送来五十万两银子!”
“什么?!就是你说过的龙江城的那帮商户?”太子惊怒,“那些充满铜臭的东西向来不见兔子不撒鹰,怎么会那么全力给英王送银子?”
王公公心中有些叹息,明明他们占了先机,偏太子看不起商人,所以一直不以为然,这时候却让英王捡了便宜去。
“太子您还记得去年皇上寿诞,英王并没有拿出什么礼物来,”王公公道,“只说自己近期体验了百姓生活,觉得受益匪浅,日后苏南之地若有灾情,全由他出力为朝廷分忧,皇上龙颜大悦。”
“对,”太子愤愤的道,“只会哗众取宠的家伙。”
“后来皇上问起他要如何做,”王公公继续道,“他说认识一帮忠义慷慨的商人们,愿为朝廷分忧解难……”
“然后父皇就夸了一句。”太子瞪大眼睛,“所以那帮家伙就因为父皇随口一句夸赞,就给英王送去那么多银子?”
就如英王所料,太子简直气得鼻子都歪了……
第64章 准备出发
知道真相后,太子一方面觉得不能小看商户,一方面又觉得这帮商户真是好忽悠,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自然不知道商户们为了攀上权贵,那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投入越大,未来的产出越大,地位也容易更坚固,这是大部分时候通用的商业模式。
不过既然英王有银子,太子就不能任其发展了,立刻吩咐王公公,“赶紧吩咐户部和兵部发军饷!”不然,等回来北虎营就不在他手里了。
偏英王给将士们发的军饷充足,伙食比以前好了很多,每隔五天都能见着一顿荤腥,可以说十分厚待了。对于长期厮杀于前线的士兵们来说,这点尊重和温暖足够他们心生感激。
短短一段时间,英王在北虎营就传出了极高的声望。
太子气得咬牙,这种节骨眼上,怎么能让军心偏到英王那里去,必须赶紧发,还要好好的发,让北虎营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匆匆来访,本就心浮气躁的太子看到他那苦着的脸,只觉得怒火更盛,“有事赶紧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太子息怒!”户部尚书急忙开口,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若按着英王的标准发军饷的话,户部怕支持不了多久……”
“你什么意思?”太子惊讶的瞪大眼睛,“你是说我南黎的国库还抵不过那一帮商户?!你不是在跟孤开玩笑?”
太子和英王不同,英王母亲宫女出身,自己因为没有银子不知受过多少委屈,深刻明白银子的重要性,而太子因为皇上的鼎力支持,肯本就没有为银子发过愁,因此并没有实际的概念。 ↑返回顶部↑
常如峰面无表情的道,“以后还会更多。”
“对,会更多!”英王情绪亢奋,天知道毫无背景和助力的情况下,他做事情有多费劲!
“接下来,本王就剩拿到北虎营的虎符了,”英王双手交握,抑制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求证道,“我们能顺利拿到吧?”
“可以的。”常如峰情绪没有任何变化,冷静的分析道,“浮北之地前年就遭了蝗灾,去年又雪上加霜的遇上旱灾,今年二三月青黄不接之时,定然会出现大量流民,反贼也会顺势而起,届时朝廷必然要派兵去镇压。按照太子的习惯,他会非常乐意将您调出京都。那时,我们把叛贼数量和破坏力夸大,您就跟他要北虎营的军队。”
“他会给我么?”英王还是觉得不太确定,“那可是南黎最精锐的军队,抵得上御林军加京都巡卫营了。”
“他不给,您就不走,跟他耗着。”常如峰道,“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他肯定会急着打发您离开,而且兵部和户部牢牢握在太子手中,只给王爷一个虎符,太子并不会太担心。”
说白了,太子掌握着军饷和军备,虎符不过像个狗绳,英王握在手中也不过就是替太子跑个腿,辛苦一番罢了,并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北虎营的实际主人还是太子。
但是,有了银子就不一样了……
英王看着桌上的银票,刚刚退下的兴奋又涌了上来,等狗绳和狗都握在手中的时候,有了这些喂养的资本,自然就都归他自己了,“到时候太子会气歪鼻子吧?”
有了兵权,他对付太子就不用再那么处处受限,小心翼翼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帮商户们可真是太富有了。”英王叹道,“还是先生机敏,太子有国库,我们有商户,哈哈哈……”
“如今怕国库也没有这帮商户富裕吧。”
那是必然,虽然当初南黎先皇几乎搬空了黎朝的国库,但这么多年来,南黎朝廷永远在内斗,朝政浑浊,在加上天灾人祸凑在一起,国库几乎只出不进,再厚的底子,消耗上这么几十年也要见底了。
“你说咱们南黎的首富邵家有多少家底?”英王今天见到了实际的东西,感触更深。
常如峰显然早就调查过了,立刻道,“回王爷,若算整个家底的话,两千万白银应当是有的,在龙江城的产业应当只有四分之一。”
英王倒抽一口气,“富可敌国啊!”
见到这些银子,英王可不仅仅想要龙江的四分之一了,“本王记得,邵始辉的儿子快要续娶了吧?”
“是,就是本月月底,想来不久就要跟您来辞行了。”
“嗯,稍后去本王的私库里翻翻,邵先生一直为本王尽心尽力,他儿子成婚,本王自然要送上一份厚礼,”英王思索一下道,“本王记得,他那个侄子是喜欢孤本来着?正好前些日子王妃搜罗了几本,就送给他吧……”
第63章 导火之线
二月中旬,邵元树和吴珍成婚,邵始辉匆匆赶了回龙江城,好心情在看到邵家大房满目的喜庆时跌落谷底,之后连儿子婚事准备的如何都没有多过问,便径直去了邵家二房。
恰好邵元松在家,邵始辉看着憔悴了的侄子非常心痛,“大伯不过离开一个多月,你怎么就成了这样?有事不能给大伯写信么?大伯背靠英王,还不能替你做主?”
邵元松非常委屈,“侄儿犯了错,惹了英王不快,您在王府本来就不容易,侄儿不想连累您……”
邵始辉看着他充满慕孺的眼睛,心底生出一股暖意来,要论贴心,自己的亲儿子都不如邵元松。
不过这点温情很快就一闪而逝,他这做大伯的高官厚禄了,难不成还能亏待了这侄儿不成?
“况且,商会如今也是背靠英王了。”洪瑞林拿着御赐玉牌回来的事情早就传的沸沸扬扬,龙江府尹因此还邀请过他几回呢。
官宦圈子里的宴会上,竟也开始出现商户的身影了,可见南方商会的商人们地位跟以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邵元松自然也是知道的,“在英王眼里,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找您不也是让您为难么?”说到这里难过的道,“都是侄儿无用,父亲的家业,怕要在我手上要收缩了……”
“唉,别说丧气话!”邵始辉安慰道,“你年纪还小,这时候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你看洪瑞林那老狐狸,比你大着两轮呢。况且就是亲生的孩子,还有偏爱呢,靠英王怎么了,英王若不偏爱你,为何还托大伯给你送孤本呢?”
“什么?!”邵元松一脸惊喜,“英王没有怪我?”
“反正太子也没拿到那笔银子,”邵始辉安着邵元松的心,“并没有坏了英王的事情,英王一向宽厚,怎么会怪罪你,这不?听说你吓坏了,还专门托我来给你送东西。”
邵始辉拿出一个小樟木匣子递过来,邵元松迫不及待的接过来打开,见果然是几本难得一见的孤本,十分开心,“大伯您一定要替我谢谢英王!”
“这就对了。”邵始辉点点头道,“英王虽然没怪你,但你还是要将功补过,知道了吗?”
“知道了!”邵元松信心十足,“龙江这边,没有现银流水,周转不开。”
“不过侄儿今年查账的时候,发现浮北那边的几处本该盈利的产业竟然亏损,打算过段时间去看看,”邵元松积极的道,“到时候把不合适的铺子都处理了,应该能带回几十万的现银回来……”
“不过听说那边因为有流民的关系,关卡很严,所以还得请大伯替侄儿向英王求个牌子,好让侄儿一路畅通。”
“这有何难?包在大伯身上!”邵始辉容光焕发的离开。
邵元松达到目的,也心满意足。
邵元树的婚礼办的很简单,一来是再娶,二来邵始辉恨不得没有人知道他娶吴珍做媳妇,所以婚礼只邀请了必须要邀请的亲戚朋友,对比邵家的地位,堪称简陋。
吴珍颇有怨言,可邵始辉和吴氏做的主,她要做人家的媳妇,不好多说什么,关键是她那从来不吃亏的母亲因为这件事情几乎不再理会她,仿佛当做没有这个女儿一样,没人为她做主,便只能委屈自己了。
他们婚后的第二天敬过茶后,邵始辉就离开前往京都了,仿佛多看他们一眼都要折寿的样子。因为两人凑在一起的原因并不光彩,再加上因此给邵家带来非常大的打击,吴氏也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吴珍出嫁后的日子,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不管大房如何,邵家二房又恢复了忙碌。三月初,浮北那边传来大量流民逃荒的消息,邵元松知道时机到了。
正好他要的通行玉牌也送了来,也许是邵始辉立功心切,或者是英王尝到甜头后迫不及待,总之不过一旬的功夫,京都英王府就亲自给邵元松送来的通行玉牌。
拿到玉牌后,邵元松带着年若去了年家。
书房里,听了邵元松安排的,年正宏不由皱眉,“需要这么着急么?周氏我一直牢牢看着,应当不会有什么大事,可以等天气暖和些了再走。”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邵元松也算了解了自己这位岳父的脾气,一般不被逼到份上,永远都希望维持现状,是个十分被动的人。
邵元松委婉的道,“反正我们迟早要走,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这样事态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更保险一点。”
“浮北之地已经有了大量流民,按照以往惯例,必会有农民起义或者流寇趁机烧杀抢掠,到时朝廷派兵,而皇上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太子和英王势必要借此缘由争夺兵权和势力,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那时候邵家就要被盯的紧紧的,再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父亲,女儿觉得还是听三爷的吧。”年若开口,“提早离开,我们也能提早安心,难道要等着别人追杀才走?”
好在年正宏虽然优柔寡断,同样耳根子也软,只要对方态度强硬,没有违反他的底线原则,他基本上会选择听从,“那好吧,我这两天就抓紧安排一下,让宁宁跟着你们先走,我留下看着周氏,等宁宁和你们都安全了,我再离开……”
年若皱眉,“爹……”
年正宏知道她想说什么,打断道,“这是最好的法子,爹虽然没大本事,但好歹是年家的一家之主,有我镇着,下面人也会老实一点,不然我一不在,周氏就有大把的空子可钻。”
“况且即使发现了,我一个被罢官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说不定看在我不知情的份上,他们也不会为难我。”
邵元松对于年正宏的性子,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时候觉得软弱的让人讨厌,偏又有着正直的心性和责任感,简直让人不能完全讨厌又无法全然喜欢。
邵元松和年若还想再劝几句,年正宏却出乎意料的坚决,两人只能就此作罢。
从年府出来,邵元松安慰年若道,“不必担心,我觉得岳父所说也有道理,岳父不离开的话,姨娘和孩子们离开更不引人注意,而我们要离开,还需要一段日子,中间肯定有办法的。”
三天后的清晨,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邵家驶出,谁都没注意到邵家少了两个孩子,年家少了一个姨娘。
不过对于当事的两家人来说,还是有些变化的,尤其是邵家,两个孩子离开后,整个邵宅都冷清下来,别说年若了,就是邵元松也十分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年若对邵元松又不自觉的亲近了许多。
年家,年正宏对众人说的是谢氏是去年家小住了,帮忙两个年轻人看孩子,其他人倒是不疑有他,其实谢氏在不在家,对他们都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年温瑜看着忙碌又焦躁的父亲生出一些疑惑。
又过了几天,果然如邵元松所料,浮北之地出现了大量的流寇反贼,还有各种起义军,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朝廷绝对不会放任不管。没过几日,不知其中经过怎样的权利博弈,总之,传出了英王愿为朝廷分忧,自请前去平叛的消息。
待了解到对方率领的是北虎营后,邵元松知道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因为邵家大房背靠英王,邵始辉又是邵家族长,邵元松不用考虑整个家族撤离之事,只安顿二房即可,下人们安排好后路,到时候及时遣散,想必英王和太子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去搜捕下人。
年家就麻烦多了,年家好歹在龙江立身百年,年正宏一家又是嫡支,颇有些费脑筋。
邵元松觉得自己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事实上,事情发生的比他想象的快多了,因为英王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征!
京都东宫,太子气得将书案上的折子扫落,“英王那个无耻的东西!”就是为了遣他出京才把他手中最大的筹码,北虎营虎符给他,没想到他口中说的好听,结果到了临头竟然只派了亲信跟随出征,他自己依然留在京都!
“他就不怕天下人耻笑么?”太子气得直喘粗气。
王公公也很无奈了,“谁让皇上又昏迷了一回呢?英王以要为皇上侍疾为由留下,众人自然不好说什么。”
“跟兵部说,不要再给他们输送粮草,户部那边也吩咐一下,军饷也断了,”太子神情发狠,“我倒要看看,他光拿个虎符能得意几日!”
事实上,英王得意了好些日子。
显然,太子的算盘没打响。不仅没打响,还实实在在的折了兵。
王公公忧心忡忡的来报,“英王对北虎营的将领们说,皇上昏迷,灾害频频,太子您精力有限,所以才拨不出粮草和军饷,他绝对不会让为朝廷征战的士兵们饿肚子,将变卖一部分产业,为北虎营发放军饷!”
“什么?!”这不是在变相的说他无能?而且……
“如今北虎营上下,都对英王赞不绝口,百姓们也都盛赞英王贤明……”
“可恶!”太子气道,随即又冷笑道,“这是逼我呢!变卖产业?就他那点家底,能有多少银子?我倒要看看,他能支撑几天!”
然后,英王支撑了十几天,而且还有一直支撑下去的趋势,太子由一开始的胸有成竹,开始变得气急败坏,“查出来了没?他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银子?”
“是南方商会的商人。”王公公道,“年后足足送来五十万两银子!”
“什么?!就是你说过的龙江城的那帮商户?”太子惊怒,“那些充满铜臭的东西向来不见兔子不撒鹰,怎么会那么全力给英王送银子?”
王公公心中有些叹息,明明他们占了先机,偏太子看不起商人,所以一直不以为然,这时候却让英王捡了便宜去。
“太子您还记得去年皇上寿诞,英王并没有拿出什么礼物来,”王公公道,“只说自己近期体验了百姓生活,觉得受益匪浅,日后苏南之地若有灾情,全由他出力为朝廷分忧,皇上龙颜大悦。”
“对,”太子愤愤的道,“只会哗众取宠的家伙。”
“后来皇上问起他要如何做,”王公公继续道,“他说认识一帮忠义慷慨的商人们,愿为朝廷分忧解难……”
“然后父皇就夸了一句。”太子瞪大眼睛,“所以那帮家伙就因为父皇随口一句夸赞,就给英王送去那么多银子?”
就如英王所料,太子简直气得鼻子都歪了……
第64章 准备出发
知道真相后,太子一方面觉得不能小看商户,一方面又觉得这帮商户真是好忽悠,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自然不知道商户们为了攀上权贵,那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投入越大,未来的产出越大,地位也容易更坚固,这是大部分时候通用的商业模式。
不过既然英王有银子,太子就不能任其发展了,立刻吩咐王公公,“赶紧吩咐户部和兵部发军饷!”不然,等回来北虎营就不在他手里了。
偏英王给将士们发的军饷充足,伙食比以前好了很多,每隔五天都能见着一顿荤腥,可以说十分厚待了。对于长期厮杀于前线的士兵们来说,这点尊重和温暖足够他们心生感激。
短短一段时间,英王在北虎营就传出了极高的声望。
太子气得咬牙,这种节骨眼上,怎么能让军心偏到英王那里去,必须赶紧发,还要好好的发,让北虎营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匆匆来访,本就心浮气躁的太子看到他那苦着的脸,只觉得怒火更盛,“有事赶紧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太子息怒!”户部尚书急忙开口,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若按着英王的标准发军饷的话,户部怕支持不了多久……”
“你什么意思?”太子惊讶的瞪大眼睛,“你是说我南黎的国库还抵不过那一帮商户?!你不是在跟孤开玩笑?”
太子和英王不同,英王母亲宫女出身,自己因为没有银子不知受过多少委屈,深刻明白银子的重要性,而太子因为皇上的鼎力支持,肯本就没有为银子发过愁,因此并没有实际的概念。 ↑返回顶部↑
如果之前是做戏给邵莲看,这次就是真的了,“先生真是神机妙算,我们不过先讨一句父皇的口谕,就能换回这么多的银子!”、
常如峰面无表情的道,“以后还会更多。”
“对,会更多!”英王情绪亢奋,天知道毫无背景和助力的情况下,他做事情有多费劲!
“接下来,本王就剩拿到北虎营的虎符了,”英王双手交握,抑制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求证道,“我们能顺利拿到吧?”
“可以的。”常如峰情绪没有任何变化,冷静的分析道,“浮北之地前年就遭了蝗灾,去年又雪上加霜的遇上旱灾,今年二三月青黄不接之时,定然会出现大量流民,反贼也会顺势而起,届时朝廷必然要派兵去镇压。按照太子的习惯,他会非常乐意将您调出京都。那时,我们把叛贼数量和破坏力夸大,您就跟他要北虎营的军队。”
“他会给我么?”英王还是觉得不太确定,“那可是南黎最精锐的军队,抵得上御林军加京都巡卫营了。”
“他不给,您就不走,跟他耗着。”常如峰道,“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他肯定会急着打发您离开,而且兵部和户部牢牢握在太子手中,只给王爷一个虎符,太子并不会太担心。”
说白了,太子掌握着军饷和军备,虎符不过像个狗绳,英王握在手中也不过就是替太子跑个腿,辛苦一番罢了,并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北虎营的实际主人还是太子。
但是,有了银子就不一样了……
英王看着桌上的银票,刚刚退下的兴奋又涌了上来,等狗绳和狗都握在手中的时候,有了这些喂养的资本,自然就都归他自己了,“到时候太子会气歪鼻子吧?”
有了兵权,他对付太子就不用再那么处处受限,小心翼翼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帮商户们可真是太富有了。”英王叹道,“还是先生机敏,太子有国库,我们有商户,哈哈哈……”
“如今怕国库也没有这帮商户富裕吧。”
那是必然,虽然当初南黎先皇几乎搬空了黎朝的国库,但这么多年来,南黎朝廷永远在内斗,朝政浑浊,在加上天灾人祸凑在一起,国库几乎只出不进,再厚的底子,消耗上这么几十年也要见底了。
“你说咱们南黎的首富邵家有多少家底?”英王今天见到了实际的东西,感触更深。
常如峰显然早就调查过了,立刻道,“回王爷,若算整个家底的话,两千万白银应当是有的,在龙江城的产业应当只有四分之一。”
英王倒抽一口气,“富可敌国啊!”
见到这些银子,英王可不仅仅想要龙江的四分之一了,“本王记得,邵始辉的儿子快要续娶了吧?”
“是,就是本月月底,想来不久就要跟您来辞行了。”
“嗯,稍后去本王的私库里翻翻,邵先生一直为本王尽心尽力,他儿子成婚,本王自然要送上一份厚礼,”英王思索一下道,“本王记得,他那个侄子是喜欢孤本来着?正好前些日子王妃搜罗了几本,就送给他吧……”
第63章 导火之线
二月中旬,邵元树和吴珍成婚,邵始辉匆匆赶了回龙江城,好心情在看到邵家大房满目的喜庆时跌落谷底,之后连儿子婚事准备的如何都没有多过问,便径直去了邵家二房。
恰好邵元松在家,邵始辉看着憔悴了的侄子非常心痛,“大伯不过离开一个多月,你怎么就成了这样?有事不能给大伯写信么?大伯背靠英王,还不能替你做主?”
邵元松非常委屈,“侄儿犯了错,惹了英王不快,您在王府本来就不容易,侄儿不想连累您……”
邵始辉看着他充满慕孺的眼睛,心底生出一股暖意来,要论贴心,自己的亲儿子都不如邵元松。
不过这点温情很快就一闪而逝,他这做大伯的高官厚禄了,难不成还能亏待了这侄儿不成?
“况且,商会如今也是背靠英王了。”洪瑞林拿着御赐玉牌回来的事情早就传的沸沸扬扬,龙江府尹因此还邀请过他几回呢。
官宦圈子里的宴会上,竟也开始出现商户的身影了,可见南方商会的商人们地位跟以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邵元松自然也是知道的,“在英王眼里,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找您不也是让您为难么?”说到这里难过的道,“都是侄儿无用,父亲的家业,怕要在我手上要收缩了……”
“唉,别说丧气话!”邵始辉安慰道,“你年纪还小,这时候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你看洪瑞林那老狐狸,比你大着两轮呢。况且就是亲生的孩子,还有偏爱呢,靠英王怎么了,英王若不偏爱你,为何还托大伯给你送孤本呢?”
“什么?!”邵元松一脸惊喜,“英王没有怪我?”
“反正太子也没拿到那笔银子,”邵始辉安着邵元松的心,“并没有坏了英王的事情,英王一向宽厚,怎么会怪罪你,这不?听说你吓坏了,还专门托我来给你送东西。”
邵始辉拿出一个小樟木匣子递过来,邵元松迫不及待的接过来打开,见果然是几本难得一见的孤本,十分开心,“大伯您一定要替我谢谢英王!”
“这就对了。”邵始辉点点头道,“英王虽然没怪你,但你还是要将功补过,知道了吗?”
“知道了!”邵元松信心十足,“龙江这边,没有现银流水,周转不开。”
“不过侄儿今年查账的时候,发现浮北那边的几处本该盈利的产业竟然亏损,打算过段时间去看看,”邵元松积极的道,“到时候把不合适的铺子都处理了,应该能带回几十万的现银回来……”
“不过听说那边因为有流民的关系,关卡很严,所以还得请大伯替侄儿向英王求个牌子,好让侄儿一路畅通。”
“这有何难?包在大伯身上!”邵始辉容光焕发的离开。
邵元松达到目的,也心满意足。
邵元树的婚礼办的很简单,一来是再娶,二来邵始辉恨不得没有人知道他娶吴珍做媳妇,所以婚礼只邀请了必须要邀请的亲戚朋友,对比邵家的地位,堪称简陋。
吴珍颇有怨言,可邵始辉和吴氏做的主,她要做人家的媳妇,不好多说什么,关键是她那从来不吃亏的母亲因为这件事情几乎不再理会她,仿佛当做没有这个女儿一样,没人为她做主,便只能委屈自己了。
他们婚后的第二天敬过茶后,邵始辉就离开前往京都了,仿佛多看他们一眼都要折寿的样子。因为两人凑在一起的原因并不光彩,再加上因此给邵家带来非常大的打击,吴氏也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吴珍出嫁后的日子,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不管大房如何,邵家二房又恢复了忙碌。三月初,浮北那边传来大量流民逃荒的消息,邵元松知道时机到了。
正好他要的通行玉牌也送了来,也许是邵始辉立功心切,或者是英王尝到甜头后迫不及待,总之不过一旬的功夫,京都英王府就亲自给邵元松送来的通行玉牌。
拿到玉牌后,邵元松带着年若去了年家。
书房里,听了邵元松安排的,年正宏不由皱眉,“需要这么着急么?周氏我一直牢牢看着,应当不会有什么大事,可以等天气暖和些了再走。”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邵元松也算了解了自己这位岳父的脾气,一般不被逼到份上,永远都希望维持现状,是个十分被动的人。
邵元松委婉的道,“反正我们迟早要走,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这样事态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更保险一点。”
“浮北之地已经有了大量流民,按照以往惯例,必会有农民起义或者流寇趁机烧杀抢掠,到时朝廷派兵,而皇上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太子和英王势必要借此缘由争夺兵权和势力,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那时候邵家就要被盯的紧紧的,再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父亲,女儿觉得还是听三爷的吧。”年若开口,“提早离开,我们也能提早安心,难道要等着别人追杀才走?”
好在年正宏虽然优柔寡断,同样耳根子也软,只要对方态度强硬,没有违反他的底线原则,他基本上会选择听从,“那好吧,我这两天就抓紧安排一下,让宁宁跟着你们先走,我留下看着周氏,等宁宁和你们都安全了,我再离开……”
年若皱眉,“爹……”
年正宏知道她想说什么,打断道,“这是最好的法子,爹虽然没大本事,但好歹是年家的一家之主,有我镇着,下面人也会老实一点,不然我一不在,周氏就有大把的空子可钻。”
“况且即使发现了,我一个被罢官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说不定看在我不知情的份上,他们也不会为难我。”
邵元松对于年正宏的性子,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时候觉得软弱的让人讨厌,偏又有着正直的心性和责任感,简直让人不能完全讨厌又无法全然喜欢。
邵元松和年若还想再劝几句,年正宏却出乎意料的坚决,两人只能就此作罢。
从年府出来,邵元松安慰年若道,“不必担心,我觉得岳父所说也有道理,岳父不离开的话,姨娘和孩子们离开更不引人注意,而我们要离开,还需要一段日子,中间肯定有办法的。”
三天后的清晨,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邵家驶出,谁都没注意到邵家少了两个孩子,年家少了一个姨娘。
不过对于当事的两家人来说,还是有些变化的,尤其是邵家,两个孩子离开后,整个邵宅都冷清下来,别说年若了,就是邵元松也十分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年若对邵元松又不自觉的亲近了许多。
年家,年正宏对众人说的是谢氏是去年家小住了,帮忙两个年轻人看孩子,其他人倒是不疑有他,其实谢氏在不在家,对他们都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年温瑜看着忙碌又焦躁的父亲生出一些疑惑。
又过了几天,果然如邵元松所料,浮北之地出现了大量的流寇反贼,还有各种起义军,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朝廷绝对不会放任不管。没过几日,不知其中经过怎样的权利博弈,总之,传出了英王愿为朝廷分忧,自请前去平叛的消息。
待了解到对方率领的是北虎营后,邵元松知道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因为邵家大房背靠英王,邵始辉又是邵家族长,邵元松不用考虑整个家族撤离之事,只安顿二房即可,下人们安排好后路,到时候及时遣散,想必英王和太子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去搜捕下人。
年家就麻烦多了,年家好歹在龙江立身百年,年正宏一家又是嫡支,颇有些费脑筋。
邵元松觉得自己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事实上,事情发生的比他想象的快多了,因为英王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征!
京都东宫,太子气得将书案上的折子扫落,“英王那个无耻的东西!”就是为了遣他出京才把他手中最大的筹码,北虎营虎符给他,没想到他口中说的好听,结果到了临头竟然只派了亲信跟随出征,他自己依然留在京都!
“他就不怕天下人耻笑么?”太子气得直喘粗气。
王公公也很无奈了,“谁让皇上又昏迷了一回呢?英王以要为皇上侍疾为由留下,众人自然不好说什么。”
“跟兵部说,不要再给他们输送粮草,户部那边也吩咐一下,军饷也断了,”太子神情发狠,“我倒要看看,他光拿个虎符能得意几日!”
事实上,英王得意了好些日子。
显然,太子的算盘没打响。不仅没打响,还实实在在的折了兵。
王公公忧心忡忡的来报,“英王对北虎营的将领们说,皇上昏迷,灾害频频,太子您精力有限,所以才拨不出粮草和军饷,他绝对不会让为朝廷征战的士兵们饿肚子,将变卖一部分产业,为北虎营发放军饷!”
“什么?!”这不是在变相的说他无能?而且……
“如今北虎营上下,都对英王赞不绝口,百姓们也都盛赞英王贤明……”
“可恶!”太子气道,随即又冷笑道,“这是逼我呢!变卖产业?就他那点家底,能有多少银子?我倒要看看,他能支撑几天!”
然后,英王支撑了十几天,而且还有一直支撑下去的趋势,太子由一开始的胸有成竹,开始变得气急败坏,“查出来了没?他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银子?”
“是南方商会的商人。”王公公道,“年后足足送来五十万两银子!”
“什么?!就是你说过的龙江城的那帮商户?”太子惊怒,“那些充满铜臭的东西向来不见兔子不撒鹰,怎么会那么全力给英王送银子?”
王公公心中有些叹息,明明他们占了先机,偏太子看不起商人,所以一直不以为然,这时候却让英王捡了便宜去。
“太子您还记得去年皇上寿诞,英王并没有拿出什么礼物来,”王公公道,“只说自己近期体验了百姓生活,觉得受益匪浅,日后苏南之地若有灾情,全由他出力为朝廷分忧,皇上龙颜大悦。”
“对,”太子愤愤的道,“只会哗众取宠的家伙。”
“后来皇上问起他要如何做,”王公公继续道,“他说认识一帮忠义慷慨的商人们,愿为朝廷分忧解难……”
“然后父皇就夸了一句。”太子瞪大眼睛,“所以那帮家伙就因为父皇随口一句夸赞,就给英王送去那么多银子?”
就如英王所料,太子简直气得鼻子都歪了……
第64章 准备出发
知道真相后,太子一方面觉得不能小看商户,一方面又觉得这帮商户真是好忽悠,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自然不知道商户们为了攀上权贵,那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投入越大,未来的产出越大,地位也容易更坚固,这是大部分时候通用的商业模式。
不过既然英王有银子,太子就不能任其发展了,立刻吩咐王公公,“赶紧吩咐户部和兵部发军饷!”不然,等回来北虎营就不在他手里了。
偏英王给将士们发的军饷充足,伙食比以前好了很多,每隔五天都能见着一顿荤腥,可以说十分厚待了。对于长期厮杀于前线的士兵们来说,这点尊重和温暖足够他们心生感激。
短短一段时间,英王在北虎营就传出了极高的声望。
太子气得咬牙,这种节骨眼上,怎么能让军心偏到英王那里去,必须赶紧发,还要好好的发,让北虎营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匆匆来访,本就心浮气躁的太子看到他那苦着的脸,只觉得怒火更盛,“有事赶紧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太子息怒!”户部尚书急忙开口,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若按着英王的标准发军饷的话,户部怕支持不了多久……”
“你什么意思?”太子惊讶的瞪大眼睛,“你是说我南黎的国库还抵不过那一帮商户?!你不是在跟孤开玩笑?”
太子和英王不同,英王母亲宫女出身,自己因为没有银子不知受过多少委屈,深刻明白银子的重要性,而太子因为皇上的鼎力支持,肯本就没有为银子发过愁,因此并没有实际的概念。
常如峰面无表情的道,“以后还会更多。”
“对,会更多!”英王情绪亢奋,天知道毫无背景和助力的情况下,他做事情有多费劲!
“接下来,本王就剩拿到北虎营的虎符了,”英王双手交握,抑制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求证道,“我们能顺利拿到吧?”
“可以的。”常如峰情绪没有任何变化,冷静的分析道,“浮北之地前年就遭了蝗灾,去年又雪上加霜的遇上旱灾,今年二三月青黄不接之时,定然会出现大量流民,反贼也会顺势而起,届时朝廷必然要派兵去镇压。按照太子的习惯,他会非常乐意将您调出京都。那时,我们把叛贼数量和破坏力夸大,您就跟他要北虎营的军队。”
“他会给我么?”英王还是觉得不太确定,“那可是南黎最精锐的军队,抵得上御林军加京都巡卫营了。”
“他不给,您就不走,跟他耗着。”常如峰道,“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他肯定会急着打发您离开,而且兵部和户部牢牢握在太子手中,只给王爷一个虎符,太子并不会太担心。”
说白了,太子掌握着军饷和军备,虎符不过像个狗绳,英王握在手中也不过就是替太子跑个腿,辛苦一番罢了,并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北虎营的实际主人还是太子。
但是,有了银子就不一样了……
英王看着桌上的银票,刚刚退下的兴奋又涌了上来,等狗绳和狗都握在手中的时候,有了这些喂养的资本,自然就都归他自己了,“到时候太子会气歪鼻子吧?”
有了兵权,他对付太子就不用再那么处处受限,小心翼翼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帮商户们可真是太富有了。”英王叹道,“还是先生机敏,太子有国库,我们有商户,哈哈哈……”
“如今怕国库也没有这帮商户富裕吧。”
那是必然,虽然当初南黎先皇几乎搬空了黎朝的国库,但这么多年来,南黎朝廷永远在内斗,朝政浑浊,在加上天灾人祸凑在一起,国库几乎只出不进,再厚的底子,消耗上这么几十年也要见底了。
“你说咱们南黎的首富邵家有多少家底?”英王今天见到了实际的东西,感触更深。
常如峰显然早就调查过了,立刻道,“回王爷,若算整个家底的话,两千万白银应当是有的,在龙江城的产业应当只有四分之一。”
英王倒抽一口气,“富可敌国啊!”
见到这些银子,英王可不仅仅想要龙江的四分之一了,“本王记得,邵始辉的儿子快要续娶了吧?”
“是,就是本月月底,想来不久就要跟您来辞行了。”
“嗯,稍后去本王的私库里翻翻,邵先生一直为本王尽心尽力,他儿子成婚,本王自然要送上一份厚礼,”英王思索一下道,“本王记得,他那个侄子是喜欢孤本来着?正好前些日子王妃搜罗了几本,就送给他吧……”
第63章 导火之线
二月中旬,邵元树和吴珍成婚,邵始辉匆匆赶了回龙江城,好心情在看到邵家大房满目的喜庆时跌落谷底,之后连儿子婚事准备的如何都没有多过问,便径直去了邵家二房。
恰好邵元松在家,邵始辉看着憔悴了的侄子非常心痛,“大伯不过离开一个多月,你怎么就成了这样?有事不能给大伯写信么?大伯背靠英王,还不能替你做主?”
邵元松非常委屈,“侄儿犯了错,惹了英王不快,您在王府本来就不容易,侄儿不想连累您……”
邵始辉看着他充满慕孺的眼睛,心底生出一股暖意来,要论贴心,自己的亲儿子都不如邵元松。
不过这点温情很快就一闪而逝,他这做大伯的高官厚禄了,难不成还能亏待了这侄儿不成?
“况且,商会如今也是背靠英王了。”洪瑞林拿着御赐玉牌回来的事情早就传的沸沸扬扬,龙江府尹因此还邀请过他几回呢。
官宦圈子里的宴会上,竟也开始出现商户的身影了,可见南方商会的商人们地位跟以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邵元松自然也是知道的,“在英王眼里,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找您不也是让您为难么?”说到这里难过的道,“都是侄儿无用,父亲的家业,怕要在我手上要收缩了……”
“唉,别说丧气话!”邵始辉安慰道,“你年纪还小,这时候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你看洪瑞林那老狐狸,比你大着两轮呢。况且就是亲生的孩子,还有偏爱呢,靠英王怎么了,英王若不偏爱你,为何还托大伯给你送孤本呢?”
“什么?!”邵元松一脸惊喜,“英王没有怪我?”
“反正太子也没拿到那笔银子,”邵始辉安着邵元松的心,“并没有坏了英王的事情,英王一向宽厚,怎么会怪罪你,这不?听说你吓坏了,还专门托我来给你送东西。”
邵始辉拿出一个小樟木匣子递过来,邵元松迫不及待的接过来打开,见果然是几本难得一见的孤本,十分开心,“大伯您一定要替我谢谢英王!”
“这就对了。”邵始辉点点头道,“英王虽然没怪你,但你还是要将功补过,知道了吗?”
“知道了!”邵元松信心十足,“龙江这边,没有现银流水,周转不开。”
“不过侄儿今年查账的时候,发现浮北那边的几处本该盈利的产业竟然亏损,打算过段时间去看看,”邵元松积极的道,“到时候把不合适的铺子都处理了,应该能带回几十万的现银回来……”
“不过听说那边因为有流民的关系,关卡很严,所以还得请大伯替侄儿向英王求个牌子,好让侄儿一路畅通。”
“这有何难?包在大伯身上!”邵始辉容光焕发的离开。
邵元松达到目的,也心满意足。
邵元树的婚礼办的很简单,一来是再娶,二来邵始辉恨不得没有人知道他娶吴珍做媳妇,所以婚礼只邀请了必须要邀请的亲戚朋友,对比邵家的地位,堪称简陋。
吴珍颇有怨言,可邵始辉和吴氏做的主,她要做人家的媳妇,不好多说什么,关键是她那从来不吃亏的母亲因为这件事情几乎不再理会她,仿佛当做没有这个女儿一样,没人为她做主,便只能委屈自己了。
他们婚后的第二天敬过茶后,邵始辉就离开前往京都了,仿佛多看他们一眼都要折寿的样子。因为两人凑在一起的原因并不光彩,再加上因此给邵家带来非常大的打击,吴氏也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吴珍出嫁后的日子,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不管大房如何,邵家二房又恢复了忙碌。三月初,浮北那边传来大量流民逃荒的消息,邵元松知道时机到了。
正好他要的通行玉牌也送了来,也许是邵始辉立功心切,或者是英王尝到甜头后迫不及待,总之不过一旬的功夫,京都英王府就亲自给邵元松送来的通行玉牌。
拿到玉牌后,邵元松带着年若去了年家。
书房里,听了邵元松安排的,年正宏不由皱眉,“需要这么着急么?周氏我一直牢牢看着,应当不会有什么大事,可以等天气暖和些了再走。”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邵元松也算了解了自己这位岳父的脾气,一般不被逼到份上,永远都希望维持现状,是个十分被动的人。
邵元松委婉的道,“反正我们迟早要走,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这样事态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更保险一点。”
“浮北之地已经有了大量流民,按照以往惯例,必会有农民起义或者流寇趁机烧杀抢掠,到时朝廷派兵,而皇上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太子和英王势必要借此缘由争夺兵权和势力,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那时候邵家就要被盯的紧紧的,再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父亲,女儿觉得还是听三爷的吧。”年若开口,“提早离开,我们也能提早安心,难道要等着别人追杀才走?”
好在年正宏虽然优柔寡断,同样耳根子也软,只要对方态度强硬,没有违反他的底线原则,他基本上会选择听从,“那好吧,我这两天就抓紧安排一下,让宁宁跟着你们先走,我留下看着周氏,等宁宁和你们都安全了,我再离开……”
年若皱眉,“爹……”
年正宏知道她想说什么,打断道,“这是最好的法子,爹虽然没大本事,但好歹是年家的一家之主,有我镇着,下面人也会老实一点,不然我一不在,周氏就有大把的空子可钻。”
“况且即使发现了,我一个被罢官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说不定看在我不知情的份上,他们也不会为难我。”
邵元松对于年正宏的性子,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时候觉得软弱的让人讨厌,偏又有着正直的心性和责任感,简直让人不能完全讨厌又无法全然喜欢。
邵元松和年若还想再劝几句,年正宏却出乎意料的坚决,两人只能就此作罢。
从年府出来,邵元松安慰年若道,“不必担心,我觉得岳父所说也有道理,岳父不离开的话,姨娘和孩子们离开更不引人注意,而我们要离开,还需要一段日子,中间肯定有办法的。”
三天后的清晨,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邵家驶出,谁都没注意到邵家少了两个孩子,年家少了一个姨娘。
不过对于当事的两家人来说,还是有些变化的,尤其是邵家,两个孩子离开后,整个邵宅都冷清下来,别说年若了,就是邵元松也十分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年若对邵元松又不自觉的亲近了许多。
年家,年正宏对众人说的是谢氏是去年家小住了,帮忙两个年轻人看孩子,其他人倒是不疑有他,其实谢氏在不在家,对他们都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年温瑜看着忙碌又焦躁的父亲生出一些疑惑。
又过了几天,果然如邵元松所料,浮北之地出现了大量的流寇反贼,还有各种起义军,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朝廷绝对不会放任不管。没过几日,不知其中经过怎样的权利博弈,总之,传出了英王愿为朝廷分忧,自请前去平叛的消息。
待了解到对方率领的是北虎营后,邵元松知道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因为邵家大房背靠英王,邵始辉又是邵家族长,邵元松不用考虑整个家族撤离之事,只安顿二房即可,下人们安排好后路,到时候及时遣散,想必英王和太子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去搜捕下人。
年家就麻烦多了,年家好歹在龙江立身百年,年正宏一家又是嫡支,颇有些费脑筋。
邵元松觉得自己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事实上,事情发生的比他想象的快多了,因为英王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征!
京都东宫,太子气得将书案上的折子扫落,“英王那个无耻的东西!”就是为了遣他出京才把他手中最大的筹码,北虎营虎符给他,没想到他口中说的好听,结果到了临头竟然只派了亲信跟随出征,他自己依然留在京都!
“他就不怕天下人耻笑么?”太子气得直喘粗气。
王公公也很无奈了,“谁让皇上又昏迷了一回呢?英王以要为皇上侍疾为由留下,众人自然不好说什么。”
“跟兵部说,不要再给他们输送粮草,户部那边也吩咐一下,军饷也断了,”太子神情发狠,“我倒要看看,他光拿个虎符能得意几日!”
事实上,英王得意了好些日子。
显然,太子的算盘没打响。不仅没打响,还实实在在的折了兵。
王公公忧心忡忡的来报,“英王对北虎营的将领们说,皇上昏迷,灾害频频,太子您精力有限,所以才拨不出粮草和军饷,他绝对不会让为朝廷征战的士兵们饿肚子,将变卖一部分产业,为北虎营发放军饷!”
“什么?!”这不是在变相的说他无能?而且……
“如今北虎营上下,都对英王赞不绝口,百姓们也都盛赞英王贤明……”
“可恶!”太子气道,随即又冷笑道,“这是逼我呢!变卖产业?就他那点家底,能有多少银子?我倒要看看,他能支撑几天!”
然后,英王支撑了十几天,而且还有一直支撑下去的趋势,太子由一开始的胸有成竹,开始变得气急败坏,“查出来了没?他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银子?”
“是南方商会的商人。”王公公道,“年后足足送来五十万两银子!”
“什么?!就是你说过的龙江城的那帮商户?”太子惊怒,“那些充满铜臭的东西向来不见兔子不撒鹰,怎么会那么全力给英王送银子?”
王公公心中有些叹息,明明他们占了先机,偏太子看不起商人,所以一直不以为然,这时候却让英王捡了便宜去。
“太子您还记得去年皇上寿诞,英王并没有拿出什么礼物来,”王公公道,“只说自己近期体验了百姓生活,觉得受益匪浅,日后苏南之地若有灾情,全由他出力为朝廷分忧,皇上龙颜大悦。”
“对,”太子愤愤的道,“只会哗众取宠的家伙。”
“后来皇上问起他要如何做,”王公公继续道,“他说认识一帮忠义慷慨的商人们,愿为朝廷分忧解难……”
“然后父皇就夸了一句。”太子瞪大眼睛,“所以那帮家伙就因为父皇随口一句夸赞,就给英王送去那么多银子?”
就如英王所料,太子简直气得鼻子都歪了……
第64章 准备出发
知道真相后,太子一方面觉得不能小看商户,一方面又觉得这帮商户真是好忽悠,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自然不知道商户们为了攀上权贵,那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投入越大,未来的产出越大,地位也容易更坚固,这是大部分时候通用的商业模式。
不过既然英王有银子,太子就不能任其发展了,立刻吩咐王公公,“赶紧吩咐户部和兵部发军饷!”不然,等回来北虎营就不在他手里了。
偏英王给将士们发的军饷充足,伙食比以前好了很多,每隔五天都能见着一顿荤腥,可以说十分厚待了。对于长期厮杀于前线的士兵们来说,这点尊重和温暖足够他们心生感激。
短短一段时间,英王在北虎营就传出了极高的声望。
太子气得咬牙,这种节骨眼上,怎么能让军心偏到英王那里去,必须赶紧发,还要好好的发,让北虎营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匆匆来访,本就心浮气躁的太子看到他那苦着的脸,只觉得怒火更盛,“有事赶紧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太子息怒!”户部尚书急忙开口,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若按着英王的标准发军饷的话,户部怕支持不了多久……”
“你什么意思?”太子惊讶的瞪大眼睛,“你是说我南黎的国库还抵不过那一帮商户?!你不是在跟孤开玩笑?”
太子和英王不同,英王母亲宫女出身,自己因为没有银子不知受过多少委屈,深刻明白银子的重要性,而太子因为皇上的鼎力支持,肯本就没有为银子发过愁,因此并没有实际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