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不过他倒也没有显得有多么的遗憾,毕竟他原本也只是听大姑的话随意的报了名,平常工作比较忙,也没怎么好好复习,这样的结果倒也不出乎他的预料。
除了古家人,古明妍舅舅家的宁致远表哥,还有周天宇和楚印辰,也报名了考试。
楚印辰这人还是在一周前的来信中,才跟古明妍说了他通过了京都那边资格考试的事儿,拿到了高考的入场券的。
合着这人之前是对自己没信心,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通过资格考试,这才没告诉她他也要参加高考的事儿的。
1977年12月9日、10日,陕省高考正式开始。
即便古明妍前世参加过了无数场考试,比高考阵仗更大的考试也不是没有过。
但是,出乎意料的,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紧张的她,在踏上考场的那一刻,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下身子,心跳也加快了许多。
看着考场上跟她后世参加的每场考试基本面对的考友都是同龄人所不同,进入考场的有很多看着都是快三十岁的人了,甚至还有那带着孩子来参加考试的母亲。
这样特别的考场,让古明妍切实的体会到了,这一场早已在心里被她列入计划,将其看作是一个小小的跳板的考试,对于大部分这时代的人来说,其深刻的意义远不是她所能理解的了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改变他们未来命运的钥匙,是对他们在过去十多年里经受的种种苦难和波折最好的补偿。
看到了考场里众人眼中的激动与郑重,古明妍此时也开始端正起了心态。她也要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这场考试,才不算是轻视了千千万万人对这场考试的恢复所作出的努力和期待。
因为是在冬天里进行的考试,古明妍又是个怕冷的,所以,考试期间,宁荣薇给她准备了两个暖水袋。
临出家门的时候刚刚灌的滚烫的热水,一路揣在怀里也没放凉,足以让她支撑一上午的考试了。
这年代并不讲究什么陪考,但是宁荣薇和古建国两个还是双双请了假,跟白敬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几人一起,做好后勤工作。
古建国宁荣薇两个负责接送三个孩子,三位老人则是在家里做饭,保证孩子们考试期间吃得足够营养健康。
考完最后一门理化出考场的时候,古明妍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放松后的放空的感觉,像是那种终于完成了一项艰巨的工作后的空虚之感。
不过这种怅然的情绪,在古明妍看到考场外的父母和早早跑出来的两个哥哥的时候,瞬间就消散了,留下的只有因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和对自己宠爱有加的亲人的幸福的感觉,在古明妍心里暖暖的流淌。
高考结束后,原本只是请假参加考试的人,都继续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焦心的等待着成绩的公布。
而剩下的那些破釜沉舟干脆辞职在家专心备考的,诸如古明中古明国两兄弟的人,则又变成了无业游民的状态。
不同于别家对于孩子能不能考上的焦虑忐忑,古家上下,对于家里孩子们能考上大学倒是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古建国同志,在他看来,要是自家闺女儿都考不上的话,那这整个安城,谁也别想考得上了。
因为大家对成绩心里有底,自然的就开始就几个人的志愿展开了讨论。
对于除了古建国这一房的其他古家孩子们来说,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以为,凭借他们的成绩,能够考上已是侥幸。
再说这年头能考上任何学校出来的前途都不会差了,所以便也不做过多要求,想着他们就报考个家附近的学校,以后毕业了也能就近参加工作,父母亲人都在身边,不用来回的折腾,多好。
老人家的想法和古家二伯姑姑们的倒也不谋而合,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但也不希望孩子离他们太远,能在家门口有学校上,这就很不错了。
就是宁致远这个也能算得上是小学霸一枚的表哥,他和宁荣臻周晓淳这对父母的意见也很一致,那就是要在安城本地上大学。
剩下的如古明天、古明新还有周天宇,三个当兵的不用多说,都是报考的军校,至于具体最后能考上哪里,就看他们自己的成绩怎么样了。
所以,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剩下古明妍和双胞胎兄弟了。
此前,古明妍是没有跟古建国他们说起过自己想要去京都上大学的事儿的,因为她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
在古明妍上辈子的那个时代,成绩好的孩子报考北京、上海的高等学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即便是成绩没有特别顶尖的,大多数学生也想要趁着大学的好时光去外地见见世面,不是个个都想要留在家乡念大学的。
也是最近高考完后家里讨论起志愿的事儿来,古明妍才发现家里的哥哥们,除了去部队的之外,竟然意外的都想要留在安城念书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是也不难理解。
不像后世社会风气相对自由,大家想去哪里去哪里,这个年代,户籍制度的管理非常严格,没有充足的理由,诸如出差、探亲、上学这些,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去到外地的。
故土难离是一方面,政策管制下人们心里认识上的惯性是另一方面。再加上古明妍的哥哥们,除了自家双胞胎之外,其实这么多年下来都是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的人了,先不说会不会考不上这些事儿,就是都考上了,以他们现在的年龄,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想得也更多开始偏向于之后的结婚成家方面的事儿了,更加追求稳定,兼之考虑到以后父母上了年纪后需要照顾,他们的工作分配等问题,那么想要留在家乡上学倒也是很自然的想法了。
不过这些想法古明妍理解是理解的,但是她本人却不打算跟着做。
别开玩笑了,她这么多年的计划是白做的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就改变想法呢。再说了,京都还有人在等着她呢!
哦,别误会,古明妍说的可不是楚印辰,而是她的老师,周老和林老他们。
古建国之前是没想过闺女儿有一天会离开他身边的,之前没有高考,不存在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话,他就有些不确定了。
晚上,两口子就在聊这事儿呢。
古建国:“小薇啊,你说就以咱妍妍的成绩,是不是就算是去京都最好的京大,那也是不成问题的啊,那她是不是就要离开我们了啊。她才十四岁啊,叫我怎么能放心啊?”
其实不只是丈夫古建国想到这些问题发愁,家里最近包括她在内,就是自己母亲和公婆,哪个是没考虑到这事儿的呢。
也是自家的孩子成绩太好了,别人家都在发愁孩子考不上要怎么办的时候,自家已经开始考虑闺女儿考得太好,直接一杆子跑到京都了可咋整的问题上去了。
宁荣薇:“我也发愁啊,建国。咱家妍妍打小学习就好,教她的周老他们不都平反回京大教书了嘛。咱家妍妍跟着四位教授学了这么多年,她要是真的考上京大了,我一点儿也不惊讶的。就是我舍不得孩子啊,要不然就让明中他们也报名到京都的学校去,好歹也能照顾着点儿妍妍啊。”
古建国:“唉,也不知道这俩小子有没有他们妹妹的那份聪明,能不能考得上京都的学校还得另说呢!”
夫妻俩就这么发愁的也没个结论,本来不想叫孩子们看出来的,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第二天晚饭后,拉着古明妍三人开了个家庭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关于他们的志愿问题。
古明妍的目标明确,就是要去京大。这一点也不出大家的预料。
除了古明妍之外,古明中和古明国两兄弟的答案,却让古建国几人有点惊讶。
两人也说了志愿,虽然没有说具体的学校,但都表示了想去京都去上大学的意愿。
古建国不太了解自家儿子们的水平,只是知道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挺好。
但是这学校里的那点子东西是不好拿来跟高考的程度比较的,所以一时之间,他对于儿子们给出的答案,倒也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回应。欣喜于如果他们能去京都的话,闺女儿就有人给照看了,但又有点儿担心,怕他们的成绩不足以考到首都去。
一场简单的家庭会议很快的结束了,家长们对几人的志愿表示了支持,但到底成绩未出,说什么都是空的,所有的计划只待结果出来才能真的有所落实了。
1978年的春节前,高考成绩还未最终公布出来,古建国就在他的办公室接到了教育局的电话,通知他,他家闺女儿考了全省的第一名,两个儿子也成绩优异,分别位列全省第五和第八,他们之前报考的京大和民大,不出意外的话,绝对会被录取。
古建国是怎么样晃悠的回到家里的,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之前只是知道自家闺女儿学习好,但却从未想到过妍妍竟然这么争气,一考就考个了全省第一给他这个父亲长脸。
更令古建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家的俩傻儿子竟然也是这么的优秀,亏他之前还怀疑人家考不到京都去,结果人家俩孩子马上就用事实告诉你,我们的成绩,想去哪都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也不是绝对的,在所有人都关心高考成绩的这时候,关于各家孩子的成绩是瞒不住的,总会有人有各种门路帮着打听。
就在古建国回家告诉家人孩子们好成绩的第二天,他们家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全省第一名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纺织厂。然后当天消息就扩展到了整个东城。
就连古家村,也因为陈队长来公社开会得知了消息,回村后就在大喇叭里播报了这一好消息,直说老古家出人才,古家的几个孩子给古家村挣了脸了。
等到高考成绩全部公布后,随着大伙儿亲眼确认了古明妍兄妹的成绩以及教育局和政府的人上门,亲自给古明妍发奖状和奖学金的过程被大家亲眼见证过后,关于古明妍省状元的名头,这下才算是坐实了。
临近年关,等到古明妍和哥哥们都收到了通知书后,这下子她再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古建国同志开席请客了。
他们兄妹三人这次的成绩实在是太好了,加上古明新从部队上传来的消息,古建国家一共四个儿女参加考试,全都考上了不说,还一个个的考上的都是华国顶尖学府,这怎么能不让他这个老父亲骄傲激动啊,不请客普天同庆一下,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兴奋和高兴的心情。
古家宁家包括周围的亲近的朋友们加在一起,从这次的高考中获得了赫赫战绩——
古明新和周天宇两人共同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华国顶尖的军校,首次高考考上的两人,毕业后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古明中考上了民大政治系,他将在华国最好的培养干部的高校就读,为他未来的从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明国作为全省第八,因为外语成绩优秀,被京大外语系录取。
古明妍省状元的身份,让她成功进入到了京大经济系。她将在燕园,与她的恩师重逢。
除了这几个将要去外地上学的之外,宁致远考上了本地的电子科技大学,大堂哥古明天因为疆城本地没有合适的军校,干脆报考回了安城,将要回到他阔别多年的家乡上大学了。
至于剩下的古明光三人,他们的成绩不足以上本科大学的,但也都够了大专的分数线,报考的也都是本地的学校,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比古建国这个家里四个孩子参加考试,还都考上了华国最顶尖的学府的老父亲更为骄傲的,就是全部加起来,竟然足有八个孙子孙女儿都考上了大学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了。
从各家孩子的录取通知书陆续下来一直到年后古明妍他们即将要去京都报到的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古明妍都已经想不起来自家和爷奶外婆他们加起来,到底请了多少次客给他们庆祝的了。
尽管是在这样一个生活水平还很低下,不讲究什么升学宴请客吃饭的年代,也因着古家孩子们这一连串漂亮的成绩,让大家都暂时遗忘了这些拘束,难得不那么低调的大肆庆祝了几番。
不过周围的人对此倒也能够理解,在这样一个一个村子一个大工厂里出那么一两个大学生都足以令人震惊骄傲的大环境下,他们老古家竟然能一下子就有八个人考上了大学,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能乐疯了,晚上睡觉笑醒了。这事儿若是放他们身上,就是让他们借钱请客,他们也是一百个愿意的。
于是,从教育局给古明妍送表彰后古建国招待人家领导吃饭的头炮开始,后面接连不断的区里、市里、省里的几拔领导莅临,又是好几番的招待。
古明妍就跟个吉祥物似的,站在一旁厚着脸皮接受表扬,听各种诸如“小姑娘小小年纪就这样优秀了,以后去了京都,上了大学,也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嘱托,表面上微笑着乖乖答应着,其实内心里只想着赶紧放过她吧,她是真的好想去睡觉啊。
古明妍之所以这么老想睡觉,那是因为自从她的成绩出来,来她们家来找她各种问问题的,要学习资料的,请教学习经验的人就没断过。
古明妍可以理解大家想要从她这个省状元这里获得点儿经验和帮助的心态,加上考试都考完了,也没有什么耽搁时间一说了,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她倒是也在尽心尽力的给所有人解答他们的疑问。那些考前没能上的课,这会儿全都补上来了。
毕竟这只是第一次高考,从今往后的每年都会有固定的考试,这次失败的人大多还是想下次再冲击一把的,当下自是不会放过古明妍这一眼跟前的榜样的。
难得人家状元和跟状元差不多优秀的俩哥哥都没有考得好了就看不起人,问什么人家都给耐心的解答,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古明妍和俩哥哥算是被家属院的人给缠上了,白天黑夜的各种给讲课讲题的,就没停下来过。
应付完了领导们,古建国还得请纺织厂里的同事们。
因为要请的领导、下属还有邻居们加上他们的家属,人数实在是不算少,因此古建国同志故技重施,跟几年前家里的乔迁宴一样,干脆借了厂里的大食堂和大师傅,买回来了足够的肉菜粮油酒水啥的,给了大厨几包好烟,交代他们可着东西尽情的发挥,只求能让大伙吃好喝好了。
酒席上的主人公当然还是古明妍和俩哥哥,古建国为了表示重视,还特意把三人从小到大带过他们的老师校长什么的一块儿请了来,大家一起又是感谢老师们的教导又是祝贺古明妍几人取得的好成绩的,加上各位领导的讲话,古建国坚持的让三人分别发表的感言,以及最后更加漫长的吃喝敬酒阶段,整个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才结束的酒席,简直不能更累人。
回到家里的古明妍,此时看着自己已经是累瘫了的状态,心里无比羡慕因为才回乡探过亲,而在入学前得接着训练,没有假期的古明新同志。
这人简直是太会挑时间了,这个时候回不了家,可以正大光明的逃掉这些令人有些尴尬的酒席了,真好。
若说城里的请客宴多少有点形式主义的话,古家村的流水席就显得有人情味儿多了。
当然了,古明妍也知道,所有来参加自家请客的人,不管是村里还是城里的,那都是真心来祝贺他们兄妹的,这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在古家村地位本就不凡,这下子因为子孙争了大气了,自然是更加受到尊重和追捧的了。
加上村里还有两名考上大学的知青一起,古老爷子跟陈队长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在村里摆上一天的流水席,别管是不是自己村里的人了,只要有人来,也不用上什么礼,只管好好的吃上一顿酒菜,就当是为自家孩子们庆祝了。
流水席办得很是热闹,只不过古明妍虽然不用像在厂里的时候公开演讲一番,但也得时不时的在换桌人吃饭后,出来露个脸,让人家看看这古家才十四岁的省状元到底长了个啥样子,咋人家就能这么聪明的呢?
队上考上大学的两个知青,一男一女都是古明妍最熟悉的最早来的那一批老知青了。
他们因为跟古明妍关系最好,彼此了解的也多,所以在最初收到古明妍的备考法宝的时候,没有什么犹豫怀疑的就照着复习开了,也不管之后有别的知青说什么一个十四岁小丫头懂什么,你们还都把她的东西当个宝的酸话,只管自己埋头学习,最后也用这考上了大学的结果,狠狠地打了那帮人的脸。
两人都是一直坚持着没成家,就想着有一天能毫无拖累的回城的老知青了,最后能以考上大学这样光荣的方式回城,也算得上是他们多年坚守的福报了。
那份古明妍给的资料,两人留给了还打算复习的剩下的老知青们,由他们自行决定,看要不要给那些后知后觉,终于知道妍妍厉害之处的知青们分享。
这次有些可惜的是,除了知青和已经不能完全算是古家村人的古家八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之外,真正古家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家的孩子们,还是没有一个成功考上的。
其中,跟古明妍玩儿的最好,也是最早拿到了她给的资料的大丫,算是全村考试成绩最好的了。不过可惜她距离分数线也差了不到五分,最终无缘被录取了。
不过这次考试也让大丫看到了希望,她之前是没想到以她的基础能够考得离分数线仅有五分的差距的。所以在古明妍的鼓励下,大丫也做了再考一次的准备,他们家也很支持她坚持考大学的事儿,对于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大丫的父母还是很看重的。
这么多年的观察下来,古明妍早先对于大丫姐妹的担忧,虽然不能完全说她们的父母没有偏心,但到底还是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起码在他们姐妹上学这事儿上,大丫爸妈一直坚持着只要她们自己能念得下去,他们就会一直供的原则。
能做到这一点,古明妍觉得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古明妍相信,只要大丫在这剩下的大半年里努力一把,好好的吃透一下学习资料,她考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到时候有了她这个大学生姐姐,她下面的妹妹也能有样学样的过得不错。而她的父母,再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也少不得倚靠她这个出息的大闺女儿一些,自然也就不会一味的偏心了。
lt;/divgt;
lt;/divgt; ↑返回顶部↑
除了古家人,古明妍舅舅家的宁致远表哥,还有周天宇和楚印辰,也报名了考试。
楚印辰这人还是在一周前的来信中,才跟古明妍说了他通过了京都那边资格考试的事儿,拿到了高考的入场券的。
合着这人之前是对自己没信心,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通过资格考试,这才没告诉她他也要参加高考的事儿的。
1977年12月9日、10日,陕省高考正式开始。
即便古明妍前世参加过了无数场考试,比高考阵仗更大的考试也不是没有过。
但是,出乎意料的,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紧张的她,在踏上考场的那一刻,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下身子,心跳也加快了许多。
看着考场上跟她后世参加的每场考试基本面对的考友都是同龄人所不同,进入考场的有很多看着都是快三十岁的人了,甚至还有那带着孩子来参加考试的母亲。
这样特别的考场,让古明妍切实的体会到了,这一场早已在心里被她列入计划,将其看作是一个小小的跳板的考试,对于大部分这时代的人来说,其深刻的意义远不是她所能理解的了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改变他们未来命运的钥匙,是对他们在过去十多年里经受的种种苦难和波折最好的补偿。
看到了考场里众人眼中的激动与郑重,古明妍此时也开始端正起了心态。她也要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这场考试,才不算是轻视了千千万万人对这场考试的恢复所作出的努力和期待。
因为是在冬天里进行的考试,古明妍又是个怕冷的,所以,考试期间,宁荣薇给她准备了两个暖水袋。
临出家门的时候刚刚灌的滚烫的热水,一路揣在怀里也没放凉,足以让她支撑一上午的考试了。
这年代并不讲究什么陪考,但是宁荣薇和古建国两个还是双双请了假,跟白敬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几人一起,做好后勤工作。
古建国宁荣薇两个负责接送三个孩子,三位老人则是在家里做饭,保证孩子们考试期间吃得足够营养健康。
考完最后一门理化出考场的时候,古明妍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放松后的放空的感觉,像是那种终于完成了一项艰巨的工作后的空虚之感。
不过这种怅然的情绪,在古明妍看到考场外的父母和早早跑出来的两个哥哥的时候,瞬间就消散了,留下的只有因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和对自己宠爱有加的亲人的幸福的感觉,在古明妍心里暖暖的流淌。
高考结束后,原本只是请假参加考试的人,都继续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焦心的等待着成绩的公布。
而剩下的那些破釜沉舟干脆辞职在家专心备考的,诸如古明中古明国两兄弟的人,则又变成了无业游民的状态。
不同于别家对于孩子能不能考上的焦虑忐忑,古家上下,对于家里孩子们能考上大学倒是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古建国同志,在他看来,要是自家闺女儿都考不上的话,那这整个安城,谁也别想考得上了。
因为大家对成绩心里有底,自然的就开始就几个人的志愿展开了讨论。
对于除了古建国这一房的其他古家孩子们来说,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以为,凭借他们的成绩,能够考上已是侥幸。
再说这年头能考上任何学校出来的前途都不会差了,所以便也不做过多要求,想着他们就报考个家附近的学校,以后毕业了也能就近参加工作,父母亲人都在身边,不用来回的折腾,多好。
老人家的想法和古家二伯姑姑们的倒也不谋而合,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但也不希望孩子离他们太远,能在家门口有学校上,这就很不错了。
就是宁致远这个也能算得上是小学霸一枚的表哥,他和宁荣臻周晓淳这对父母的意见也很一致,那就是要在安城本地上大学。
剩下的如古明天、古明新还有周天宇,三个当兵的不用多说,都是报考的军校,至于具体最后能考上哪里,就看他们自己的成绩怎么样了。
所以,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剩下古明妍和双胞胎兄弟了。
此前,古明妍是没有跟古建国他们说起过自己想要去京都上大学的事儿的,因为她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
在古明妍上辈子的那个时代,成绩好的孩子报考北京、上海的高等学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即便是成绩没有特别顶尖的,大多数学生也想要趁着大学的好时光去外地见见世面,不是个个都想要留在家乡念大学的。
也是最近高考完后家里讨论起志愿的事儿来,古明妍才发现家里的哥哥们,除了去部队的之外,竟然意外的都想要留在安城念书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是也不难理解。
不像后世社会风气相对自由,大家想去哪里去哪里,这个年代,户籍制度的管理非常严格,没有充足的理由,诸如出差、探亲、上学这些,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去到外地的。
故土难离是一方面,政策管制下人们心里认识上的惯性是另一方面。再加上古明妍的哥哥们,除了自家双胞胎之外,其实这么多年下来都是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的人了,先不说会不会考不上这些事儿,就是都考上了,以他们现在的年龄,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想得也更多开始偏向于之后的结婚成家方面的事儿了,更加追求稳定,兼之考虑到以后父母上了年纪后需要照顾,他们的工作分配等问题,那么想要留在家乡上学倒也是很自然的想法了。
不过这些想法古明妍理解是理解的,但是她本人却不打算跟着做。
别开玩笑了,她这么多年的计划是白做的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就改变想法呢。再说了,京都还有人在等着她呢!
哦,别误会,古明妍说的可不是楚印辰,而是她的老师,周老和林老他们。
古建国之前是没想过闺女儿有一天会离开他身边的,之前没有高考,不存在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话,他就有些不确定了。
晚上,两口子就在聊这事儿呢。
古建国:“小薇啊,你说就以咱妍妍的成绩,是不是就算是去京都最好的京大,那也是不成问题的啊,那她是不是就要离开我们了啊。她才十四岁啊,叫我怎么能放心啊?”
其实不只是丈夫古建国想到这些问题发愁,家里最近包括她在内,就是自己母亲和公婆,哪个是没考虑到这事儿的呢。
也是自家的孩子成绩太好了,别人家都在发愁孩子考不上要怎么办的时候,自家已经开始考虑闺女儿考得太好,直接一杆子跑到京都了可咋整的问题上去了。
宁荣薇:“我也发愁啊,建国。咱家妍妍打小学习就好,教她的周老他们不都平反回京大教书了嘛。咱家妍妍跟着四位教授学了这么多年,她要是真的考上京大了,我一点儿也不惊讶的。就是我舍不得孩子啊,要不然就让明中他们也报名到京都的学校去,好歹也能照顾着点儿妍妍啊。”
古建国:“唉,也不知道这俩小子有没有他们妹妹的那份聪明,能不能考得上京都的学校还得另说呢!”
夫妻俩就这么发愁的也没个结论,本来不想叫孩子们看出来的,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第二天晚饭后,拉着古明妍三人开了个家庭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关于他们的志愿问题。
古明妍的目标明确,就是要去京大。这一点也不出大家的预料。
除了古明妍之外,古明中和古明国两兄弟的答案,却让古建国几人有点惊讶。
两人也说了志愿,虽然没有说具体的学校,但都表示了想去京都去上大学的意愿。
古建国不太了解自家儿子们的水平,只是知道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挺好。
但是这学校里的那点子东西是不好拿来跟高考的程度比较的,所以一时之间,他对于儿子们给出的答案,倒也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回应。欣喜于如果他们能去京都的话,闺女儿就有人给照看了,但又有点儿担心,怕他们的成绩不足以考到首都去。
一场简单的家庭会议很快的结束了,家长们对几人的志愿表示了支持,但到底成绩未出,说什么都是空的,所有的计划只待结果出来才能真的有所落实了。
1978年的春节前,高考成绩还未最终公布出来,古建国就在他的办公室接到了教育局的电话,通知他,他家闺女儿考了全省的第一名,两个儿子也成绩优异,分别位列全省第五和第八,他们之前报考的京大和民大,不出意外的话,绝对会被录取。
古建国是怎么样晃悠的回到家里的,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之前只是知道自家闺女儿学习好,但却从未想到过妍妍竟然这么争气,一考就考个了全省第一给他这个父亲长脸。
更令古建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家的俩傻儿子竟然也是这么的优秀,亏他之前还怀疑人家考不到京都去,结果人家俩孩子马上就用事实告诉你,我们的成绩,想去哪都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也不是绝对的,在所有人都关心高考成绩的这时候,关于各家孩子的成绩是瞒不住的,总会有人有各种门路帮着打听。
就在古建国回家告诉家人孩子们好成绩的第二天,他们家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全省第一名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纺织厂。然后当天消息就扩展到了整个东城。
就连古家村,也因为陈队长来公社开会得知了消息,回村后就在大喇叭里播报了这一好消息,直说老古家出人才,古家的几个孩子给古家村挣了脸了。
等到高考成绩全部公布后,随着大伙儿亲眼确认了古明妍兄妹的成绩以及教育局和政府的人上门,亲自给古明妍发奖状和奖学金的过程被大家亲眼见证过后,关于古明妍省状元的名头,这下才算是坐实了。
临近年关,等到古明妍和哥哥们都收到了通知书后,这下子她再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古建国同志开席请客了。
他们兄妹三人这次的成绩实在是太好了,加上古明新从部队上传来的消息,古建国家一共四个儿女参加考试,全都考上了不说,还一个个的考上的都是华国顶尖学府,这怎么能不让他这个老父亲骄傲激动啊,不请客普天同庆一下,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兴奋和高兴的心情。
古家宁家包括周围的亲近的朋友们加在一起,从这次的高考中获得了赫赫战绩——
古明新和周天宇两人共同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华国顶尖的军校,首次高考考上的两人,毕业后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古明中考上了民大政治系,他将在华国最好的培养干部的高校就读,为他未来的从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明国作为全省第八,因为外语成绩优秀,被京大外语系录取。
古明妍省状元的身份,让她成功进入到了京大经济系。她将在燕园,与她的恩师重逢。
除了这几个将要去外地上学的之外,宁致远考上了本地的电子科技大学,大堂哥古明天因为疆城本地没有合适的军校,干脆报考回了安城,将要回到他阔别多年的家乡上大学了。
至于剩下的古明光三人,他们的成绩不足以上本科大学的,但也都够了大专的分数线,报考的也都是本地的学校,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比古建国这个家里四个孩子参加考试,还都考上了华国最顶尖的学府的老父亲更为骄傲的,就是全部加起来,竟然足有八个孙子孙女儿都考上了大学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了。
从各家孩子的录取通知书陆续下来一直到年后古明妍他们即将要去京都报到的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古明妍都已经想不起来自家和爷奶外婆他们加起来,到底请了多少次客给他们庆祝的了。
尽管是在这样一个生活水平还很低下,不讲究什么升学宴请客吃饭的年代,也因着古家孩子们这一连串漂亮的成绩,让大家都暂时遗忘了这些拘束,难得不那么低调的大肆庆祝了几番。
不过周围的人对此倒也能够理解,在这样一个一个村子一个大工厂里出那么一两个大学生都足以令人震惊骄傲的大环境下,他们老古家竟然能一下子就有八个人考上了大学,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能乐疯了,晚上睡觉笑醒了。这事儿若是放他们身上,就是让他们借钱请客,他们也是一百个愿意的。
于是,从教育局给古明妍送表彰后古建国招待人家领导吃饭的头炮开始,后面接连不断的区里、市里、省里的几拔领导莅临,又是好几番的招待。
古明妍就跟个吉祥物似的,站在一旁厚着脸皮接受表扬,听各种诸如“小姑娘小小年纪就这样优秀了,以后去了京都,上了大学,也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嘱托,表面上微笑着乖乖答应着,其实内心里只想着赶紧放过她吧,她是真的好想去睡觉啊。
古明妍之所以这么老想睡觉,那是因为自从她的成绩出来,来她们家来找她各种问问题的,要学习资料的,请教学习经验的人就没断过。
古明妍可以理解大家想要从她这个省状元这里获得点儿经验和帮助的心态,加上考试都考完了,也没有什么耽搁时间一说了,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她倒是也在尽心尽力的给所有人解答他们的疑问。那些考前没能上的课,这会儿全都补上来了。
毕竟这只是第一次高考,从今往后的每年都会有固定的考试,这次失败的人大多还是想下次再冲击一把的,当下自是不会放过古明妍这一眼跟前的榜样的。
难得人家状元和跟状元差不多优秀的俩哥哥都没有考得好了就看不起人,问什么人家都给耐心的解答,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古明妍和俩哥哥算是被家属院的人给缠上了,白天黑夜的各种给讲课讲题的,就没停下来过。
应付完了领导们,古建国还得请纺织厂里的同事们。
因为要请的领导、下属还有邻居们加上他们的家属,人数实在是不算少,因此古建国同志故技重施,跟几年前家里的乔迁宴一样,干脆借了厂里的大食堂和大师傅,买回来了足够的肉菜粮油酒水啥的,给了大厨几包好烟,交代他们可着东西尽情的发挥,只求能让大伙吃好喝好了。
酒席上的主人公当然还是古明妍和俩哥哥,古建国为了表示重视,还特意把三人从小到大带过他们的老师校长什么的一块儿请了来,大家一起又是感谢老师们的教导又是祝贺古明妍几人取得的好成绩的,加上各位领导的讲话,古建国坚持的让三人分别发表的感言,以及最后更加漫长的吃喝敬酒阶段,整个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才结束的酒席,简直不能更累人。
回到家里的古明妍,此时看着自己已经是累瘫了的状态,心里无比羡慕因为才回乡探过亲,而在入学前得接着训练,没有假期的古明新同志。
这人简直是太会挑时间了,这个时候回不了家,可以正大光明的逃掉这些令人有些尴尬的酒席了,真好。
若说城里的请客宴多少有点形式主义的话,古家村的流水席就显得有人情味儿多了。
当然了,古明妍也知道,所有来参加自家请客的人,不管是村里还是城里的,那都是真心来祝贺他们兄妹的,这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在古家村地位本就不凡,这下子因为子孙争了大气了,自然是更加受到尊重和追捧的了。
加上村里还有两名考上大学的知青一起,古老爷子跟陈队长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在村里摆上一天的流水席,别管是不是自己村里的人了,只要有人来,也不用上什么礼,只管好好的吃上一顿酒菜,就当是为自家孩子们庆祝了。
流水席办得很是热闹,只不过古明妍虽然不用像在厂里的时候公开演讲一番,但也得时不时的在换桌人吃饭后,出来露个脸,让人家看看这古家才十四岁的省状元到底长了个啥样子,咋人家就能这么聪明的呢?
队上考上大学的两个知青,一男一女都是古明妍最熟悉的最早来的那一批老知青了。
他们因为跟古明妍关系最好,彼此了解的也多,所以在最初收到古明妍的备考法宝的时候,没有什么犹豫怀疑的就照着复习开了,也不管之后有别的知青说什么一个十四岁小丫头懂什么,你们还都把她的东西当个宝的酸话,只管自己埋头学习,最后也用这考上了大学的结果,狠狠地打了那帮人的脸。
两人都是一直坚持着没成家,就想着有一天能毫无拖累的回城的老知青了,最后能以考上大学这样光荣的方式回城,也算得上是他们多年坚守的福报了。
那份古明妍给的资料,两人留给了还打算复习的剩下的老知青们,由他们自行决定,看要不要给那些后知后觉,终于知道妍妍厉害之处的知青们分享。
这次有些可惜的是,除了知青和已经不能完全算是古家村人的古家八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之外,真正古家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家的孩子们,还是没有一个成功考上的。
其中,跟古明妍玩儿的最好,也是最早拿到了她给的资料的大丫,算是全村考试成绩最好的了。不过可惜她距离分数线也差了不到五分,最终无缘被录取了。
不过这次考试也让大丫看到了希望,她之前是没想到以她的基础能够考得离分数线仅有五分的差距的。所以在古明妍的鼓励下,大丫也做了再考一次的准备,他们家也很支持她坚持考大学的事儿,对于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大丫的父母还是很看重的。
这么多年的观察下来,古明妍早先对于大丫姐妹的担忧,虽然不能完全说她们的父母没有偏心,但到底还是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起码在他们姐妹上学这事儿上,大丫爸妈一直坚持着只要她们自己能念得下去,他们就会一直供的原则。
能做到这一点,古明妍觉得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古明妍相信,只要大丫在这剩下的大半年里努力一把,好好的吃透一下学习资料,她考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到时候有了她这个大学生姐姐,她下面的妹妹也能有样学样的过得不错。而她的父母,再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也少不得倚靠她这个出息的大闺女儿一些,自然也就不会一味的偏心了。
lt;/divgt;
lt;/divgt; ↑返回顶部↑
不过他倒也没有显得有多么的遗憾,毕竟他原本也只是听大姑的话随意的报了名,平常工作比较忙,也没怎么好好复习,这样的结果倒也不出乎他的预料。
除了古家人,古明妍舅舅家的宁致远表哥,还有周天宇和楚印辰,也报名了考试。
楚印辰这人还是在一周前的来信中,才跟古明妍说了他通过了京都那边资格考试的事儿,拿到了高考的入场券的。
合着这人之前是对自己没信心,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通过资格考试,这才没告诉她他也要参加高考的事儿的。
1977年12月9日、10日,陕省高考正式开始。
即便古明妍前世参加过了无数场考试,比高考阵仗更大的考试也不是没有过。
但是,出乎意料的,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紧张的她,在踏上考场的那一刻,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下身子,心跳也加快了许多。
看着考场上跟她后世参加的每场考试基本面对的考友都是同龄人所不同,进入考场的有很多看着都是快三十岁的人了,甚至还有那带着孩子来参加考试的母亲。
这样特别的考场,让古明妍切实的体会到了,这一场早已在心里被她列入计划,将其看作是一个小小的跳板的考试,对于大部分这时代的人来说,其深刻的意义远不是她所能理解的了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改变他们未来命运的钥匙,是对他们在过去十多年里经受的种种苦难和波折最好的补偿。
看到了考场里众人眼中的激动与郑重,古明妍此时也开始端正起了心态。她也要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这场考试,才不算是轻视了千千万万人对这场考试的恢复所作出的努力和期待。
因为是在冬天里进行的考试,古明妍又是个怕冷的,所以,考试期间,宁荣薇给她准备了两个暖水袋。
临出家门的时候刚刚灌的滚烫的热水,一路揣在怀里也没放凉,足以让她支撑一上午的考试了。
这年代并不讲究什么陪考,但是宁荣薇和古建国两个还是双双请了假,跟白敬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几人一起,做好后勤工作。
古建国宁荣薇两个负责接送三个孩子,三位老人则是在家里做饭,保证孩子们考试期间吃得足够营养健康。
考完最后一门理化出考场的时候,古明妍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放松后的放空的感觉,像是那种终于完成了一项艰巨的工作后的空虚之感。
不过这种怅然的情绪,在古明妍看到考场外的父母和早早跑出来的两个哥哥的时候,瞬间就消散了,留下的只有因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和对自己宠爱有加的亲人的幸福的感觉,在古明妍心里暖暖的流淌。
高考结束后,原本只是请假参加考试的人,都继续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焦心的等待着成绩的公布。
而剩下的那些破釜沉舟干脆辞职在家专心备考的,诸如古明中古明国两兄弟的人,则又变成了无业游民的状态。
不同于别家对于孩子能不能考上的焦虑忐忑,古家上下,对于家里孩子们能考上大学倒是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古建国同志,在他看来,要是自家闺女儿都考不上的话,那这整个安城,谁也别想考得上了。
因为大家对成绩心里有底,自然的就开始就几个人的志愿展开了讨论。
对于除了古建国这一房的其他古家孩子们来说,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以为,凭借他们的成绩,能够考上已是侥幸。
再说这年头能考上任何学校出来的前途都不会差了,所以便也不做过多要求,想着他们就报考个家附近的学校,以后毕业了也能就近参加工作,父母亲人都在身边,不用来回的折腾,多好。
老人家的想法和古家二伯姑姑们的倒也不谋而合,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但也不希望孩子离他们太远,能在家门口有学校上,这就很不错了。
就是宁致远这个也能算得上是小学霸一枚的表哥,他和宁荣臻周晓淳这对父母的意见也很一致,那就是要在安城本地上大学。
剩下的如古明天、古明新还有周天宇,三个当兵的不用多说,都是报考的军校,至于具体最后能考上哪里,就看他们自己的成绩怎么样了。
所以,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剩下古明妍和双胞胎兄弟了。
此前,古明妍是没有跟古建国他们说起过自己想要去京都上大学的事儿的,因为她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
在古明妍上辈子的那个时代,成绩好的孩子报考北京、上海的高等学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即便是成绩没有特别顶尖的,大多数学生也想要趁着大学的好时光去外地见见世面,不是个个都想要留在家乡念大学的。
也是最近高考完后家里讨论起志愿的事儿来,古明妍才发现家里的哥哥们,除了去部队的之外,竟然意外的都想要留在安城念书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是也不难理解。
不像后世社会风气相对自由,大家想去哪里去哪里,这个年代,户籍制度的管理非常严格,没有充足的理由,诸如出差、探亲、上学这些,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去到外地的。
故土难离是一方面,政策管制下人们心里认识上的惯性是另一方面。再加上古明妍的哥哥们,除了自家双胞胎之外,其实这么多年下来都是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的人了,先不说会不会考不上这些事儿,就是都考上了,以他们现在的年龄,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想得也更多开始偏向于之后的结婚成家方面的事儿了,更加追求稳定,兼之考虑到以后父母上了年纪后需要照顾,他们的工作分配等问题,那么想要留在家乡上学倒也是很自然的想法了。
不过这些想法古明妍理解是理解的,但是她本人却不打算跟着做。
别开玩笑了,她这么多年的计划是白做的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就改变想法呢。再说了,京都还有人在等着她呢!
哦,别误会,古明妍说的可不是楚印辰,而是她的老师,周老和林老他们。
古建国之前是没想过闺女儿有一天会离开他身边的,之前没有高考,不存在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话,他就有些不确定了。
晚上,两口子就在聊这事儿呢。
古建国:“小薇啊,你说就以咱妍妍的成绩,是不是就算是去京都最好的京大,那也是不成问题的啊,那她是不是就要离开我们了啊。她才十四岁啊,叫我怎么能放心啊?”
其实不只是丈夫古建国想到这些问题发愁,家里最近包括她在内,就是自己母亲和公婆,哪个是没考虑到这事儿的呢。
也是自家的孩子成绩太好了,别人家都在发愁孩子考不上要怎么办的时候,自家已经开始考虑闺女儿考得太好,直接一杆子跑到京都了可咋整的问题上去了。
宁荣薇:“我也发愁啊,建国。咱家妍妍打小学习就好,教她的周老他们不都平反回京大教书了嘛。咱家妍妍跟着四位教授学了这么多年,她要是真的考上京大了,我一点儿也不惊讶的。就是我舍不得孩子啊,要不然就让明中他们也报名到京都的学校去,好歹也能照顾着点儿妍妍啊。”
古建国:“唉,也不知道这俩小子有没有他们妹妹的那份聪明,能不能考得上京都的学校还得另说呢!”
夫妻俩就这么发愁的也没个结论,本来不想叫孩子们看出来的,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第二天晚饭后,拉着古明妍三人开了个家庭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关于他们的志愿问题。
古明妍的目标明确,就是要去京大。这一点也不出大家的预料。
除了古明妍之外,古明中和古明国两兄弟的答案,却让古建国几人有点惊讶。
两人也说了志愿,虽然没有说具体的学校,但都表示了想去京都去上大学的意愿。
古建国不太了解自家儿子们的水平,只是知道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挺好。
但是这学校里的那点子东西是不好拿来跟高考的程度比较的,所以一时之间,他对于儿子们给出的答案,倒也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回应。欣喜于如果他们能去京都的话,闺女儿就有人给照看了,但又有点儿担心,怕他们的成绩不足以考到首都去。
一场简单的家庭会议很快的结束了,家长们对几人的志愿表示了支持,但到底成绩未出,说什么都是空的,所有的计划只待结果出来才能真的有所落实了。
1978年的春节前,高考成绩还未最终公布出来,古建国就在他的办公室接到了教育局的电话,通知他,他家闺女儿考了全省的第一名,两个儿子也成绩优异,分别位列全省第五和第八,他们之前报考的京大和民大,不出意外的话,绝对会被录取。
古建国是怎么样晃悠的回到家里的,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之前只是知道自家闺女儿学习好,但却从未想到过妍妍竟然这么争气,一考就考个了全省第一给他这个父亲长脸。
更令古建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家的俩傻儿子竟然也是这么的优秀,亏他之前还怀疑人家考不到京都去,结果人家俩孩子马上就用事实告诉你,我们的成绩,想去哪都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也不是绝对的,在所有人都关心高考成绩的这时候,关于各家孩子的成绩是瞒不住的,总会有人有各种门路帮着打听。
就在古建国回家告诉家人孩子们好成绩的第二天,他们家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全省第一名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纺织厂。然后当天消息就扩展到了整个东城。
就连古家村,也因为陈队长来公社开会得知了消息,回村后就在大喇叭里播报了这一好消息,直说老古家出人才,古家的几个孩子给古家村挣了脸了。
等到高考成绩全部公布后,随着大伙儿亲眼确认了古明妍兄妹的成绩以及教育局和政府的人上门,亲自给古明妍发奖状和奖学金的过程被大家亲眼见证过后,关于古明妍省状元的名头,这下才算是坐实了。
临近年关,等到古明妍和哥哥们都收到了通知书后,这下子她再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古建国同志开席请客了。
他们兄妹三人这次的成绩实在是太好了,加上古明新从部队上传来的消息,古建国家一共四个儿女参加考试,全都考上了不说,还一个个的考上的都是华国顶尖学府,这怎么能不让他这个老父亲骄傲激动啊,不请客普天同庆一下,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兴奋和高兴的心情。
古家宁家包括周围的亲近的朋友们加在一起,从这次的高考中获得了赫赫战绩——
古明新和周天宇两人共同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华国顶尖的军校,首次高考考上的两人,毕业后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古明中考上了民大政治系,他将在华国最好的培养干部的高校就读,为他未来的从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明国作为全省第八,因为外语成绩优秀,被京大外语系录取。
古明妍省状元的身份,让她成功进入到了京大经济系。她将在燕园,与她的恩师重逢。
除了这几个将要去外地上学的之外,宁致远考上了本地的电子科技大学,大堂哥古明天因为疆城本地没有合适的军校,干脆报考回了安城,将要回到他阔别多年的家乡上大学了。
至于剩下的古明光三人,他们的成绩不足以上本科大学的,但也都够了大专的分数线,报考的也都是本地的学校,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比古建国这个家里四个孩子参加考试,还都考上了华国最顶尖的学府的老父亲更为骄傲的,就是全部加起来,竟然足有八个孙子孙女儿都考上了大学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了。
从各家孩子的录取通知书陆续下来一直到年后古明妍他们即将要去京都报到的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古明妍都已经想不起来自家和爷奶外婆他们加起来,到底请了多少次客给他们庆祝的了。
尽管是在这样一个生活水平还很低下,不讲究什么升学宴请客吃饭的年代,也因着古家孩子们这一连串漂亮的成绩,让大家都暂时遗忘了这些拘束,难得不那么低调的大肆庆祝了几番。
不过周围的人对此倒也能够理解,在这样一个一个村子一个大工厂里出那么一两个大学生都足以令人震惊骄傲的大环境下,他们老古家竟然能一下子就有八个人考上了大学,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能乐疯了,晚上睡觉笑醒了。这事儿若是放他们身上,就是让他们借钱请客,他们也是一百个愿意的。
于是,从教育局给古明妍送表彰后古建国招待人家领导吃饭的头炮开始,后面接连不断的区里、市里、省里的几拔领导莅临,又是好几番的招待。
古明妍就跟个吉祥物似的,站在一旁厚着脸皮接受表扬,听各种诸如“小姑娘小小年纪就这样优秀了,以后去了京都,上了大学,也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嘱托,表面上微笑着乖乖答应着,其实内心里只想着赶紧放过她吧,她是真的好想去睡觉啊。
古明妍之所以这么老想睡觉,那是因为自从她的成绩出来,来她们家来找她各种问问题的,要学习资料的,请教学习经验的人就没断过。
古明妍可以理解大家想要从她这个省状元这里获得点儿经验和帮助的心态,加上考试都考完了,也没有什么耽搁时间一说了,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她倒是也在尽心尽力的给所有人解答他们的疑问。那些考前没能上的课,这会儿全都补上来了。
毕竟这只是第一次高考,从今往后的每年都会有固定的考试,这次失败的人大多还是想下次再冲击一把的,当下自是不会放过古明妍这一眼跟前的榜样的。
难得人家状元和跟状元差不多优秀的俩哥哥都没有考得好了就看不起人,问什么人家都给耐心的解答,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古明妍和俩哥哥算是被家属院的人给缠上了,白天黑夜的各种给讲课讲题的,就没停下来过。
应付完了领导们,古建国还得请纺织厂里的同事们。
因为要请的领导、下属还有邻居们加上他们的家属,人数实在是不算少,因此古建国同志故技重施,跟几年前家里的乔迁宴一样,干脆借了厂里的大食堂和大师傅,买回来了足够的肉菜粮油酒水啥的,给了大厨几包好烟,交代他们可着东西尽情的发挥,只求能让大伙吃好喝好了。
酒席上的主人公当然还是古明妍和俩哥哥,古建国为了表示重视,还特意把三人从小到大带过他们的老师校长什么的一块儿请了来,大家一起又是感谢老师们的教导又是祝贺古明妍几人取得的好成绩的,加上各位领导的讲话,古建国坚持的让三人分别发表的感言,以及最后更加漫长的吃喝敬酒阶段,整个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才结束的酒席,简直不能更累人。
回到家里的古明妍,此时看着自己已经是累瘫了的状态,心里无比羡慕因为才回乡探过亲,而在入学前得接着训练,没有假期的古明新同志。
这人简直是太会挑时间了,这个时候回不了家,可以正大光明的逃掉这些令人有些尴尬的酒席了,真好。
若说城里的请客宴多少有点形式主义的话,古家村的流水席就显得有人情味儿多了。
当然了,古明妍也知道,所有来参加自家请客的人,不管是村里还是城里的,那都是真心来祝贺他们兄妹的,这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在古家村地位本就不凡,这下子因为子孙争了大气了,自然是更加受到尊重和追捧的了。
加上村里还有两名考上大学的知青一起,古老爷子跟陈队长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在村里摆上一天的流水席,别管是不是自己村里的人了,只要有人来,也不用上什么礼,只管好好的吃上一顿酒菜,就当是为自家孩子们庆祝了。
流水席办得很是热闹,只不过古明妍虽然不用像在厂里的时候公开演讲一番,但也得时不时的在换桌人吃饭后,出来露个脸,让人家看看这古家才十四岁的省状元到底长了个啥样子,咋人家就能这么聪明的呢?
队上考上大学的两个知青,一男一女都是古明妍最熟悉的最早来的那一批老知青了。
他们因为跟古明妍关系最好,彼此了解的也多,所以在最初收到古明妍的备考法宝的时候,没有什么犹豫怀疑的就照着复习开了,也不管之后有别的知青说什么一个十四岁小丫头懂什么,你们还都把她的东西当个宝的酸话,只管自己埋头学习,最后也用这考上了大学的结果,狠狠地打了那帮人的脸。
两人都是一直坚持着没成家,就想着有一天能毫无拖累的回城的老知青了,最后能以考上大学这样光荣的方式回城,也算得上是他们多年坚守的福报了。
那份古明妍给的资料,两人留给了还打算复习的剩下的老知青们,由他们自行决定,看要不要给那些后知后觉,终于知道妍妍厉害之处的知青们分享。
这次有些可惜的是,除了知青和已经不能完全算是古家村人的古家八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之外,真正古家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家的孩子们,还是没有一个成功考上的。
其中,跟古明妍玩儿的最好,也是最早拿到了她给的资料的大丫,算是全村考试成绩最好的了。不过可惜她距离分数线也差了不到五分,最终无缘被录取了。
不过这次考试也让大丫看到了希望,她之前是没想到以她的基础能够考得离分数线仅有五分的差距的。所以在古明妍的鼓励下,大丫也做了再考一次的准备,他们家也很支持她坚持考大学的事儿,对于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大丫的父母还是很看重的。
这么多年的观察下来,古明妍早先对于大丫姐妹的担忧,虽然不能完全说她们的父母没有偏心,但到底还是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起码在他们姐妹上学这事儿上,大丫爸妈一直坚持着只要她们自己能念得下去,他们就会一直供的原则。
能做到这一点,古明妍觉得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古明妍相信,只要大丫在这剩下的大半年里努力一把,好好的吃透一下学习资料,她考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到时候有了她这个大学生姐姐,她下面的妹妹也能有样学样的过得不错。而她的父母,再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也少不得倚靠她这个出息的大闺女儿一些,自然也就不会一味的偏心了。
lt;/divgt;
lt;/divgt;
除了古家人,古明妍舅舅家的宁致远表哥,还有周天宇和楚印辰,也报名了考试。
楚印辰这人还是在一周前的来信中,才跟古明妍说了他通过了京都那边资格考试的事儿,拿到了高考的入场券的。
合着这人之前是对自己没信心,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通过资格考试,这才没告诉她他也要参加高考的事儿的。
1977年12月9日、10日,陕省高考正式开始。
即便古明妍前世参加过了无数场考试,比高考阵仗更大的考试也不是没有过。
但是,出乎意料的,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紧张的她,在踏上考场的那一刻,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下身子,心跳也加快了许多。
看着考场上跟她后世参加的每场考试基本面对的考友都是同龄人所不同,进入考场的有很多看着都是快三十岁的人了,甚至还有那带着孩子来参加考试的母亲。
这样特别的考场,让古明妍切实的体会到了,这一场早已在心里被她列入计划,将其看作是一个小小的跳板的考试,对于大部分这时代的人来说,其深刻的意义远不是她所能理解的了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改变他们未来命运的钥匙,是对他们在过去十多年里经受的种种苦难和波折最好的补偿。
看到了考场里众人眼中的激动与郑重,古明妍此时也开始端正起了心态。她也要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这场考试,才不算是轻视了千千万万人对这场考试的恢复所作出的努力和期待。
因为是在冬天里进行的考试,古明妍又是个怕冷的,所以,考试期间,宁荣薇给她准备了两个暖水袋。
临出家门的时候刚刚灌的滚烫的热水,一路揣在怀里也没放凉,足以让她支撑一上午的考试了。
这年代并不讲究什么陪考,但是宁荣薇和古建国两个还是双双请了假,跟白敬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几人一起,做好后勤工作。
古建国宁荣薇两个负责接送三个孩子,三位老人则是在家里做饭,保证孩子们考试期间吃得足够营养健康。
考完最后一门理化出考场的时候,古明妍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放松后的放空的感觉,像是那种终于完成了一项艰巨的工作后的空虚之感。
不过这种怅然的情绪,在古明妍看到考场外的父母和早早跑出来的两个哥哥的时候,瞬间就消散了,留下的只有因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和对自己宠爱有加的亲人的幸福的感觉,在古明妍心里暖暖的流淌。
高考结束后,原本只是请假参加考试的人,都继续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焦心的等待着成绩的公布。
而剩下的那些破釜沉舟干脆辞职在家专心备考的,诸如古明中古明国两兄弟的人,则又变成了无业游民的状态。
不同于别家对于孩子能不能考上的焦虑忐忑,古家上下,对于家里孩子们能考上大学倒是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古建国同志,在他看来,要是自家闺女儿都考不上的话,那这整个安城,谁也别想考得上了。
因为大家对成绩心里有底,自然的就开始就几个人的志愿展开了讨论。
对于除了古建国这一房的其他古家孩子们来说,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以为,凭借他们的成绩,能够考上已是侥幸。
再说这年头能考上任何学校出来的前途都不会差了,所以便也不做过多要求,想着他们就报考个家附近的学校,以后毕业了也能就近参加工作,父母亲人都在身边,不用来回的折腾,多好。
老人家的想法和古家二伯姑姑们的倒也不谋而合,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但也不希望孩子离他们太远,能在家门口有学校上,这就很不错了。
就是宁致远这个也能算得上是小学霸一枚的表哥,他和宁荣臻周晓淳这对父母的意见也很一致,那就是要在安城本地上大学。
剩下的如古明天、古明新还有周天宇,三个当兵的不用多说,都是报考的军校,至于具体最后能考上哪里,就看他们自己的成绩怎么样了。
所以,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剩下古明妍和双胞胎兄弟了。
此前,古明妍是没有跟古建国他们说起过自己想要去京都上大学的事儿的,因为她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
在古明妍上辈子的那个时代,成绩好的孩子报考北京、上海的高等学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即便是成绩没有特别顶尖的,大多数学生也想要趁着大学的好时光去外地见见世面,不是个个都想要留在家乡念大学的。
也是最近高考完后家里讨论起志愿的事儿来,古明妍才发现家里的哥哥们,除了去部队的之外,竟然意外的都想要留在安城念书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是也不难理解。
不像后世社会风气相对自由,大家想去哪里去哪里,这个年代,户籍制度的管理非常严格,没有充足的理由,诸如出差、探亲、上学这些,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去到外地的。
故土难离是一方面,政策管制下人们心里认识上的惯性是另一方面。再加上古明妍的哥哥们,除了自家双胞胎之外,其实这么多年下来都是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的人了,先不说会不会考不上这些事儿,就是都考上了,以他们现在的年龄,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想得也更多开始偏向于之后的结婚成家方面的事儿了,更加追求稳定,兼之考虑到以后父母上了年纪后需要照顾,他们的工作分配等问题,那么想要留在家乡上学倒也是很自然的想法了。
不过这些想法古明妍理解是理解的,但是她本人却不打算跟着做。
别开玩笑了,她这么多年的计划是白做的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就改变想法呢。再说了,京都还有人在等着她呢!
哦,别误会,古明妍说的可不是楚印辰,而是她的老师,周老和林老他们。
古建国之前是没想过闺女儿有一天会离开他身边的,之前没有高考,不存在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话,他就有些不确定了。
晚上,两口子就在聊这事儿呢。
古建国:“小薇啊,你说就以咱妍妍的成绩,是不是就算是去京都最好的京大,那也是不成问题的啊,那她是不是就要离开我们了啊。她才十四岁啊,叫我怎么能放心啊?”
其实不只是丈夫古建国想到这些问题发愁,家里最近包括她在内,就是自己母亲和公婆,哪个是没考虑到这事儿的呢。
也是自家的孩子成绩太好了,别人家都在发愁孩子考不上要怎么办的时候,自家已经开始考虑闺女儿考得太好,直接一杆子跑到京都了可咋整的问题上去了。
宁荣薇:“我也发愁啊,建国。咱家妍妍打小学习就好,教她的周老他们不都平反回京大教书了嘛。咱家妍妍跟着四位教授学了这么多年,她要是真的考上京大了,我一点儿也不惊讶的。就是我舍不得孩子啊,要不然就让明中他们也报名到京都的学校去,好歹也能照顾着点儿妍妍啊。”
古建国:“唉,也不知道这俩小子有没有他们妹妹的那份聪明,能不能考得上京都的学校还得另说呢!”
夫妻俩就这么发愁的也没个结论,本来不想叫孩子们看出来的,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第二天晚饭后,拉着古明妍三人开了个家庭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关于他们的志愿问题。
古明妍的目标明确,就是要去京大。这一点也不出大家的预料。
除了古明妍之外,古明中和古明国两兄弟的答案,却让古建国几人有点惊讶。
两人也说了志愿,虽然没有说具体的学校,但都表示了想去京都去上大学的意愿。
古建国不太了解自家儿子们的水平,只是知道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挺好。
但是这学校里的那点子东西是不好拿来跟高考的程度比较的,所以一时之间,他对于儿子们给出的答案,倒也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回应。欣喜于如果他们能去京都的话,闺女儿就有人给照看了,但又有点儿担心,怕他们的成绩不足以考到首都去。
一场简单的家庭会议很快的结束了,家长们对几人的志愿表示了支持,但到底成绩未出,说什么都是空的,所有的计划只待结果出来才能真的有所落实了。
1978年的春节前,高考成绩还未最终公布出来,古建国就在他的办公室接到了教育局的电话,通知他,他家闺女儿考了全省的第一名,两个儿子也成绩优异,分别位列全省第五和第八,他们之前报考的京大和民大,不出意外的话,绝对会被录取。
古建国是怎么样晃悠的回到家里的,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之前只是知道自家闺女儿学习好,但却从未想到过妍妍竟然这么争气,一考就考个了全省第一给他这个父亲长脸。
更令古建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家的俩傻儿子竟然也是这么的优秀,亏他之前还怀疑人家考不到京都去,结果人家俩孩子马上就用事实告诉你,我们的成绩,想去哪都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也不是绝对的,在所有人都关心高考成绩的这时候,关于各家孩子的成绩是瞒不住的,总会有人有各种门路帮着打听。
就在古建国回家告诉家人孩子们好成绩的第二天,他们家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全省第一名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纺织厂。然后当天消息就扩展到了整个东城。
就连古家村,也因为陈队长来公社开会得知了消息,回村后就在大喇叭里播报了这一好消息,直说老古家出人才,古家的几个孩子给古家村挣了脸了。
等到高考成绩全部公布后,随着大伙儿亲眼确认了古明妍兄妹的成绩以及教育局和政府的人上门,亲自给古明妍发奖状和奖学金的过程被大家亲眼见证过后,关于古明妍省状元的名头,这下才算是坐实了。
临近年关,等到古明妍和哥哥们都收到了通知书后,这下子她再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古建国同志开席请客了。
他们兄妹三人这次的成绩实在是太好了,加上古明新从部队上传来的消息,古建国家一共四个儿女参加考试,全都考上了不说,还一个个的考上的都是华国顶尖学府,这怎么能不让他这个老父亲骄傲激动啊,不请客普天同庆一下,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兴奋和高兴的心情。
古家宁家包括周围的亲近的朋友们加在一起,从这次的高考中获得了赫赫战绩——
古明新和周天宇两人共同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华国顶尖的军校,首次高考考上的两人,毕业后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古明中考上了民大政治系,他将在华国最好的培养干部的高校就读,为他未来的从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明国作为全省第八,因为外语成绩优秀,被京大外语系录取。
古明妍省状元的身份,让她成功进入到了京大经济系。她将在燕园,与她的恩师重逢。
除了这几个将要去外地上学的之外,宁致远考上了本地的电子科技大学,大堂哥古明天因为疆城本地没有合适的军校,干脆报考回了安城,将要回到他阔别多年的家乡上大学了。
至于剩下的古明光三人,他们的成绩不足以上本科大学的,但也都够了大专的分数线,报考的也都是本地的学校,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比古建国这个家里四个孩子参加考试,还都考上了华国最顶尖的学府的老父亲更为骄傲的,就是全部加起来,竟然足有八个孙子孙女儿都考上了大学的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了。
从各家孩子的录取通知书陆续下来一直到年后古明妍他们即将要去京都报到的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古明妍都已经想不起来自家和爷奶外婆他们加起来,到底请了多少次客给他们庆祝的了。
尽管是在这样一个生活水平还很低下,不讲究什么升学宴请客吃饭的年代,也因着古家孩子们这一连串漂亮的成绩,让大家都暂时遗忘了这些拘束,难得不那么低调的大肆庆祝了几番。
不过周围的人对此倒也能够理解,在这样一个一个村子一个大工厂里出那么一两个大学生都足以令人震惊骄傲的大环境下,他们老古家竟然能一下子就有八个人考上了大学,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能乐疯了,晚上睡觉笑醒了。这事儿若是放他们身上,就是让他们借钱请客,他们也是一百个愿意的。
于是,从教育局给古明妍送表彰后古建国招待人家领导吃饭的头炮开始,后面接连不断的区里、市里、省里的几拔领导莅临,又是好几番的招待。
古明妍就跟个吉祥物似的,站在一旁厚着脸皮接受表扬,听各种诸如“小姑娘小小年纪就这样优秀了,以后去了京都,上了大学,也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嘱托,表面上微笑着乖乖答应着,其实内心里只想着赶紧放过她吧,她是真的好想去睡觉啊。
古明妍之所以这么老想睡觉,那是因为自从她的成绩出来,来她们家来找她各种问问题的,要学习资料的,请教学习经验的人就没断过。
古明妍可以理解大家想要从她这个省状元这里获得点儿经验和帮助的心态,加上考试都考完了,也没有什么耽搁时间一说了,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她倒是也在尽心尽力的给所有人解答他们的疑问。那些考前没能上的课,这会儿全都补上来了。
毕竟这只是第一次高考,从今往后的每年都会有固定的考试,这次失败的人大多还是想下次再冲击一把的,当下自是不会放过古明妍这一眼跟前的榜样的。
难得人家状元和跟状元差不多优秀的俩哥哥都没有考得好了就看不起人,问什么人家都给耐心的解答,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古明妍和俩哥哥算是被家属院的人给缠上了,白天黑夜的各种给讲课讲题的,就没停下来过。
应付完了领导们,古建国还得请纺织厂里的同事们。
因为要请的领导、下属还有邻居们加上他们的家属,人数实在是不算少,因此古建国同志故技重施,跟几年前家里的乔迁宴一样,干脆借了厂里的大食堂和大师傅,买回来了足够的肉菜粮油酒水啥的,给了大厨几包好烟,交代他们可着东西尽情的发挥,只求能让大伙吃好喝好了。
酒席上的主人公当然还是古明妍和俩哥哥,古建国为了表示重视,还特意把三人从小到大带过他们的老师校长什么的一块儿请了来,大家一起又是感谢老师们的教导又是祝贺古明妍几人取得的好成绩的,加上各位领导的讲话,古建国坚持的让三人分别发表的感言,以及最后更加漫长的吃喝敬酒阶段,整个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才结束的酒席,简直不能更累人。
回到家里的古明妍,此时看着自己已经是累瘫了的状态,心里无比羡慕因为才回乡探过亲,而在入学前得接着训练,没有假期的古明新同志。
这人简直是太会挑时间了,这个时候回不了家,可以正大光明的逃掉这些令人有些尴尬的酒席了,真好。
若说城里的请客宴多少有点形式主义的话,古家村的流水席就显得有人情味儿多了。
当然了,古明妍也知道,所有来参加自家请客的人,不管是村里还是城里的,那都是真心来祝贺他们兄妹的,这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在古家村地位本就不凡,这下子因为子孙争了大气了,自然是更加受到尊重和追捧的了。
加上村里还有两名考上大学的知青一起,古老爷子跟陈队长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在村里摆上一天的流水席,别管是不是自己村里的人了,只要有人来,也不用上什么礼,只管好好的吃上一顿酒菜,就当是为自家孩子们庆祝了。
流水席办得很是热闹,只不过古明妍虽然不用像在厂里的时候公开演讲一番,但也得时不时的在换桌人吃饭后,出来露个脸,让人家看看这古家才十四岁的省状元到底长了个啥样子,咋人家就能这么聪明的呢?
队上考上大学的两个知青,一男一女都是古明妍最熟悉的最早来的那一批老知青了。
他们因为跟古明妍关系最好,彼此了解的也多,所以在最初收到古明妍的备考法宝的时候,没有什么犹豫怀疑的就照着复习开了,也不管之后有别的知青说什么一个十四岁小丫头懂什么,你们还都把她的东西当个宝的酸话,只管自己埋头学习,最后也用这考上了大学的结果,狠狠地打了那帮人的脸。
两人都是一直坚持着没成家,就想着有一天能毫无拖累的回城的老知青了,最后能以考上大学这样光荣的方式回城,也算得上是他们多年坚守的福报了。
那份古明妍给的资料,两人留给了还打算复习的剩下的老知青们,由他们自行决定,看要不要给那些后知后觉,终于知道妍妍厉害之处的知青们分享。
这次有些可惜的是,除了知青和已经不能完全算是古家村人的古家八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之外,真正古家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家的孩子们,还是没有一个成功考上的。
其中,跟古明妍玩儿的最好,也是最早拿到了她给的资料的大丫,算是全村考试成绩最好的了。不过可惜她距离分数线也差了不到五分,最终无缘被录取了。
不过这次考试也让大丫看到了希望,她之前是没想到以她的基础能够考得离分数线仅有五分的差距的。所以在古明妍的鼓励下,大丫也做了再考一次的准备,他们家也很支持她坚持考大学的事儿,对于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大丫的父母还是很看重的。
这么多年的观察下来,古明妍早先对于大丫姐妹的担忧,虽然不能完全说她们的父母没有偏心,但到底还是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起码在他们姐妹上学这事儿上,大丫爸妈一直坚持着只要她们自己能念得下去,他们就会一直供的原则。
能做到这一点,古明妍觉得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古明妍相信,只要大丫在这剩下的大半年里努力一把,好好的吃透一下学习资料,她考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到时候有了她这个大学生姐姐,她下面的妹妹也能有样学样的过得不错。而她的父母,再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也少不得倚靠她这个出息的大闺女儿一些,自然也就不会一味的偏心了。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