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
章看他一眼,缓缓道:“我今日有事,就不耽搁你了。你后天再过来。考试要紧,也不能太过着急,先养好身体再说。我看你还在咳嗽,这几天别熬灯费火,早些休息,正好陪你母亲过节。”
苏桐应声离去。
傅云英没走,跟着傅云章和孔秀才一起走进书房。
“姚学台和礼部侍郎崔大人是同榜,当年崔大人考中探花,姚学台位居鼎甲之首,料想必定是学富五车之人,怎么观风题却是照搬前人的?”
孔秀才一边走,一边道。
傅云章苦笑道:“姚学台性情向来如此,让人捉摸不透。你有所不知,姚学台初到湖广时,陈知县曾托旧友将我的几篇拙作送至他案前……”
孔秀才连忙追问:“如何?”
“姚学台只给了一句评语:一无是处,不忍卒读。”
孔秀才噗嗤一声笑了。不忍卒读说的是文章写得太过悲戚,所以不忍读,姚学台拿这几个字点评傅云章的文章,实在太刁钻了。
傅云章摇摇头,叹息一声。他少年中举,风头无两,虽不敢说自己学识渊博,但他写的文章在黄州县至少是数一数二的,武昌府的几位举人也一致认为他的制艺八股写得好,可姚学台却用“不忍卒读”来挖苦他,着实让他备受打击。
傅云英听他二人讨论姚学台平时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细眉微挑。
她认得姚文达。当年姚文达是头名状元,风头却完全被崔南轩盖过去了,他因此怀恨在心,处处和崔南轩作对。那时候她甚为忧心,怕姚文达对崔南轩不利,想尽办法和姚夫人结交,想请姚夫人代为说和,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崔南轩知道以后,要她不必多此一举。
“姚文达此人,性情磊落,不会加害于我。”
后来事实证明崔南轩看人的眼光果然不错。姚文达就像个闹脾气的小孩子,整天盯着崔南轩的错处不放,今天说他朝服穿错了,明天讥讽他对沈介溪阿谀奉承,但大多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从没有在政事上为难他。
四年前姚文达在翰林院任侍读一职,什么时候成提督学政了?
她默默出神,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心里猛地一跳。
那边孔秀才接着道,“或许是为了庆贺霍将军生还,学台才会出这道题。几年前鞑靼人南下犯边,霍将军英姿勃发,率领三千霍家军前往迎战,出奇制胜,打下甘州大捷,鞑靼人狼狈逃窜。学台听到捷报后,当场为霍将军写了篇文章,称其为当世冠军侯。”
傅云章颔首,“我看过那篇贺文,还抄了一份,只能从这里入手了。”
他走到书桌前,东翻翻,西翻翻,试图从一堆凌乱的纸堆里找到那篇文章。
孔秀才和他从小同窗上学,深知他的本性,笑笑不说话。
傅云英扯扯孔秀才的衣袖,尽量用一种平常的口气问他,“明……霍将军还活着?”
孔秀才一愣,笑道:“你也听说过霍将军?”随即想到傅云英小时候在甘州长大,她母亲说不定就是霍将军救下来的,没有把她当孩童敷衍,认真道,“四年前霍将军领兵抗倭,带着几千将士出海寻找倭寇的老巢,途中碰到海浪,船覆人亡,都以为霍将军也不幸死了,还好老天庇佑,上个月霍将军从浙江登岸,浙江巡抚立即上报朝廷,消息已经传遍了。”
说到最后,他激动握拳:“沿海倭寇猖獗,北边鞑靼、瓦剌、亦力把里、女真虎视眈眈,南有土司叛乱,只恨我等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否则也能和霍将军那样驰骋沙场,荡除敌寇!”
傅云英垂目不语,沉默良久后,闭一闭眼睛,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霍明锦竟然还活着。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看文案,男主武力值高……所以这一章男主的名字出现了……
…………………………
观风题:学官出的题目,当地生员都要做,类似于科举模拟题。如果能得学官看中,前途无量。
…………………………
明天入v,上午更新大肥章,请大家继续宠爱我~
☆、长更
本朝太/祖于乱世中起事, 率兵东征西讨, 征战二十余年, 终于换来国朝稳固,天下太平。
建国之初, 太/祖封赏功臣, 其中八人为公爵,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三十人为侯爵,余者亦有高官厚禄, 封妻荫子。他们从此成功跻身权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子孙后代亦能继续享受先人庇荫, 再不复追随太/祖时的草莽之流。
百余年后,这几十位为国朝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汗马功劳,功绩足可以彪炳史册的功臣们早已化成一抔黄土。他们的子孙后代死的死,逃的逃, 入狱的入狱, 苟延残喘, 下场凄凉。
早在开国三十年间,三十八位功臣就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惨死刀下,其中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其中一人是自愿率领族中子弟世代镇守云南的卫国公董茂才,另外一人就是霍明锦的高祖父霍亮。 ↑返回顶部↑
苏桐应声离去。
傅云英没走,跟着傅云章和孔秀才一起走进书房。
“姚学台和礼部侍郎崔大人是同榜,当年崔大人考中探花,姚学台位居鼎甲之首,料想必定是学富五车之人,怎么观风题却是照搬前人的?”
孔秀才一边走,一边道。
傅云章苦笑道:“姚学台性情向来如此,让人捉摸不透。你有所不知,姚学台初到湖广时,陈知县曾托旧友将我的几篇拙作送至他案前……”
孔秀才连忙追问:“如何?”
“姚学台只给了一句评语:一无是处,不忍卒读。”
孔秀才噗嗤一声笑了。不忍卒读说的是文章写得太过悲戚,所以不忍读,姚学台拿这几个字点评傅云章的文章,实在太刁钻了。
傅云章摇摇头,叹息一声。他少年中举,风头无两,虽不敢说自己学识渊博,但他写的文章在黄州县至少是数一数二的,武昌府的几位举人也一致认为他的制艺八股写得好,可姚学台却用“不忍卒读”来挖苦他,着实让他备受打击。
傅云英听他二人讨论姚学台平时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细眉微挑。
她认得姚文达。当年姚文达是头名状元,风头却完全被崔南轩盖过去了,他因此怀恨在心,处处和崔南轩作对。那时候她甚为忧心,怕姚文达对崔南轩不利,想尽办法和姚夫人结交,想请姚夫人代为说和,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崔南轩知道以后,要她不必多此一举。
“姚文达此人,性情磊落,不会加害于我。”
后来事实证明崔南轩看人的眼光果然不错。姚文达就像个闹脾气的小孩子,整天盯着崔南轩的错处不放,今天说他朝服穿错了,明天讥讽他对沈介溪阿谀奉承,但大多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从没有在政事上为难他。
四年前姚文达在翰林院任侍读一职,什么时候成提督学政了?
她默默出神,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心里猛地一跳。
那边孔秀才接着道,“或许是为了庆贺霍将军生还,学台才会出这道题。几年前鞑靼人南下犯边,霍将军英姿勃发,率领三千霍家军前往迎战,出奇制胜,打下甘州大捷,鞑靼人狼狈逃窜。学台听到捷报后,当场为霍将军写了篇文章,称其为当世冠军侯。”
傅云章颔首,“我看过那篇贺文,还抄了一份,只能从这里入手了。”
他走到书桌前,东翻翻,西翻翻,试图从一堆凌乱的纸堆里找到那篇文章。
孔秀才和他从小同窗上学,深知他的本性,笑笑不说话。
傅云英扯扯孔秀才的衣袖,尽量用一种平常的口气问他,“明……霍将军还活着?”
孔秀才一愣,笑道:“你也听说过霍将军?”随即想到傅云英小时候在甘州长大,她母亲说不定就是霍将军救下来的,没有把她当孩童敷衍,认真道,“四年前霍将军领兵抗倭,带着几千将士出海寻找倭寇的老巢,途中碰到海浪,船覆人亡,都以为霍将军也不幸死了,还好老天庇佑,上个月霍将军从浙江登岸,浙江巡抚立即上报朝廷,消息已经传遍了。”
说到最后,他激动握拳:“沿海倭寇猖獗,北边鞑靼、瓦剌、亦力把里、女真虎视眈眈,南有土司叛乱,只恨我等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否则也能和霍将军那样驰骋沙场,荡除敌寇!”
傅云英垂目不语,沉默良久后,闭一闭眼睛,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霍明锦竟然还活着。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看文案,男主武力值高……所以这一章男主的名字出现了……
…………………………
观风题:学官出的题目,当地生员都要做,类似于科举模拟题。如果能得学官看中,前途无量。
…………………………
明天入v,上午更新大肥章,请大家继续宠爱我~
☆、长更
本朝太/祖于乱世中起事, 率兵东征西讨, 征战二十余年, 终于换来国朝稳固,天下太平。
建国之初, 太/祖封赏功臣, 其中八人为公爵,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三十人为侯爵,余者亦有高官厚禄, 封妻荫子。他们从此成功跻身权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子孙后代亦能继续享受先人庇荫, 再不复追随太/祖时的草莽之流。
百余年后,这几十位为国朝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汗马功劳,功绩足可以彪炳史册的功臣们早已化成一抔黄土。他们的子孙后代死的死,逃的逃, 入狱的入狱, 苟延残喘, 下场凄凉。
早在开国三十年间,三十八位功臣就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惨死刀下,其中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其中一人是自愿率领族中子弟世代镇守云南的卫国公董茂才,另外一人就是霍明锦的高祖父霍亮。 ↑返回顶部↑
章看他一眼,缓缓道:“我今日有事,就不耽搁你了。你后天再过来。考试要紧,也不能太过着急,先养好身体再说。我看你还在咳嗽,这几天别熬灯费火,早些休息,正好陪你母亲过节。”
苏桐应声离去。
傅云英没走,跟着傅云章和孔秀才一起走进书房。
“姚学台和礼部侍郎崔大人是同榜,当年崔大人考中探花,姚学台位居鼎甲之首,料想必定是学富五车之人,怎么观风题却是照搬前人的?”
孔秀才一边走,一边道。
傅云章苦笑道:“姚学台性情向来如此,让人捉摸不透。你有所不知,姚学台初到湖广时,陈知县曾托旧友将我的几篇拙作送至他案前……”
孔秀才连忙追问:“如何?”
“姚学台只给了一句评语:一无是处,不忍卒读。”
孔秀才噗嗤一声笑了。不忍卒读说的是文章写得太过悲戚,所以不忍读,姚学台拿这几个字点评傅云章的文章,实在太刁钻了。
傅云章摇摇头,叹息一声。他少年中举,风头无两,虽不敢说自己学识渊博,但他写的文章在黄州县至少是数一数二的,武昌府的几位举人也一致认为他的制艺八股写得好,可姚学台却用“不忍卒读”来挖苦他,着实让他备受打击。
傅云英听他二人讨论姚学台平时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细眉微挑。
她认得姚文达。当年姚文达是头名状元,风头却完全被崔南轩盖过去了,他因此怀恨在心,处处和崔南轩作对。那时候她甚为忧心,怕姚文达对崔南轩不利,想尽办法和姚夫人结交,想请姚夫人代为说和,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崔南轩知道以后,要她不必多此一举。
“姚文达此人,性情磊落,不会加害于我。”
后来事实证明崔南轩看人的眼光果然不错。姚文达就像个闹脾气的小孩子,整天盯着崔南轩的错处不放,今天说他朝服穿错了,明天讥讽他对沈介溪阿谀奉承,但大多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从没有在政事上为难他。
四年前姚文达在翰林院任侍读一职,什么时候成提督学政了?
她默默出神,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心里猛地一跳。
那边孔秀才接着道,“或许是为了庆贺霍将军生还,学台才会出这道题。几年前鞑靼人南下犯边,霍将军英姿勃发,率领三千霍家军前往迎战,出奇制胜,打下甘州大捷,鞑靼人狼狈逃窜。学台听到捷报后,当场为霍将军写了篇文章,称其为当世冠军侯。”
傅云章颔首,“我看过那篇贺文,还抄了一份,只能从这里入手了。”
他走到书桌前,东翻翻,西翻翻,试图从一堆凌乱的纸堆里找到那篇文章。
孔秀才和他从小同窗上学,深知他的本性,笑笑不说话。
傅云英扯扯孔秀才的衣袖,尽量用一种平常的口气问他,“明……霍将军还活着?”
孔秀才一愣,笑道:“你也听说过霍将军?”随即想到傅云英小时候在甘州长大,她母亲说不定就是霍将军救下来的,没有把她当孩童敷衍,认真道,“四年前霍将军领兵抗倭,带着几千将士出海寻找倭寇的老巢,途中碰到海浪,船覆人亡,都以为霍将军也不幸死了,还好老天庇佑,上个月霍将军从浙江登岸,浙江巡抚立即上报朝廷,消息已经传遍了。”
说到最后,他激动握拳:“沿海倭寇猖獗,北边鞑靼、瓦剌、亦力把里、女真虎视眈眈,南有土司叛乱,只恨我等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否则也能和霍将军那样驰骋沙场,荡除敌寇!”
傅云英垂目不语,沉默良久后,闭一闭眼睛,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霍明锦竟然还活着。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看文案,男主武力值高……所以这一章男主的名字出现了……
…………………………
观风题:学官出的题目,当地生员都要做,类似于科举模拟题。如果能得学官看中,前途无量。
…………………………
明天入v,上午更新大肥章,请大家继续宠爱我~
☆、长更
本朝太/祖于乱世中起事, 率兵东征西讨, 征战二十余年, 终于换来国朝稳固,天下太平。
建国之初, 太/祖封赏功臣, 其中八人为公爵,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三十人为侯爵,余者亦有高官厚禄, 封妻荫子。他们从此成功跻身权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子孙后代亦能继续享受先人庇荫, 再不复追随太/祖时的草莽之流。
百余年后,这几十位为国朝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汗马功劳,功绩足可以彪炳史册的功臣们早已化成一抔黄土。他们的子孙后代死的死,逃的逃, 入狱的入狱, 苟延残喘, 下场凄凉。
早在开国三十年间,三十八位功臣就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惨死刀下,其中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其中一人是自愿率领族中子弟世代镇守云南的卫国公董茂才,另外一人就是霍明锦的高祖父霍亮。
苏桐应声离去。
傅云英没走,跟着傅云章和孔秀才一起走进书房。
“姚学台和礼部侍郎崔大人是同榜,当年崔大人考中探花,姚学台位居鼎甲之首,料想必定是学富五车之人,怎么观风题却是照搬前人的?”
孔秀才一边走,一边道。
傅云章苦笑道:“姚学台性情向来如此,让人捉摸不透。你有所不知,姚学台初到湖广时,陈知县曾托旧友将我的几篇拙作送至他案前……”
孔秀才连忙追问:“如何?”
“姚学台只给了一句评语:一无是处,不忍卒读。”
孔秀才噗嗤一声笑了。不忍卒读说的是文章写得太过悲戚,所以不忍读,姚学台拿这几个字点评傅云章的文章,实在太刁钻了。
傅云章摇摇头,叹息一声。他少年中举,风头无两,虽不敢说自己学识渊博,但他写的文章在黄州县至少是数一数二的,武昌府的几位举人也一致认为他的制艺八股写得好,可姚学台却用“不忍卒读”来挖苦他,着实让他备受打击。
傅云英听他二人讨论姚学台平时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细眉微挑。
她认得姚文达。当年姚文达是头名状元,风头却完全被崔南轩盖过去了,他因此怀恨在心,处处和崔南轩作对。那时候她甚为忧心,怕姚文达对崔南轩不利,想尽办法和姚夫人结交,想请姚夫人代为说和,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崔南轩知道以后,要她不必多此一举。
“姚文达此人,性情磊落,不会加害于我。”
后来事实证明崔南轩看人的眼光果然不错。姚文达就像个闹脾气的小孩子,整天盯着崔南轩的错处不放,今天说他朝服穿错了,明天讥讽他对沈介溪阿谀奉承,但大多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从没有在政事上为难他。
四年前姚文达在翰林院任侍读一职,什么时候成提督学政了?
她默默出神,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心里猛地一跳。
那边孔秀才接着道,“或许是为了庆贺霍将军生还,学台才会出这道题。几年前鞑靼人南下犯边,霍将军英姿勃发,率领三千霍家军前往迎战,出奇制胜,打下甘州大捷,鞑靼人狼狈逃窜。学台听到捷报后,当场为霍将军写了篇文章,称其为当世冠军侯。”
傅云章颔首,“我看过那篇贺文,还抄了一份,只能从这里入手了。”
他走到书桌前,东翻翻,西翻翻,试图从一堆凌乱的纸堆里找到那篇文章。
孔秀才和他从小同窗上学,深知他的本性,笑笑不说话。
傅云英扯扯孔秀才的衣袖,尽量用一种平常的口气问他,“明……霍将军还活着?”
孔秀才一愣,笑道:“你也听说过霍将军?”随即想到傅云英小时候在甘州长大,她母亲说不定就是霍将军救下来的,没有把她当孩童敷衍,认真道,“四年前霍将军领兵抗倭,带着几千将士出海寻找倭寇的老巢,途中碰到海浪,船覆人亡,都以为霍将军也不幸死了,还好老天庇佑,上个月霍将军从浙江登岸,浙江巡抚立即上报朝廷,消息已经传遍了。”
说到最后,他激动握拳:“沿海倭寇猖獗,北边鞑靼、瓦剌、亦力把里、女真虎视眈眈,南有土司叛乱,只恨我等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否则也能和霍将军那样驰骋沙场,荡除敌寇!”
傅云英垂目不语,沉默良久后,闭一闭眼睛,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霍明锦竟然还活着。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看文案,男主武力值高……所以这一章男主的名字出现了……
…………………………
观风题:学官出的题目,当地生员都要做,类似于科举模拟题。如果能得学官看中,前途无量。
…………………………
明天入v,上午更新大肥章,请大家继续宠爱我~
☆、长更
本朝太/祖于乱世中起事, 率兵东征西讨, 征战二十余年, 终于换来国朝稳固,天下太平。
建国之初, 太/祖封赏功臣, 其中八人为公爵,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三十人为侯爵,余者亦有高官厚禄, 封妻荫子。他们从此成功跻身权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子孙后代亦能继续享受先人庇荫, 再不复追随太/祖时的草莽之流。
百余年后,这几十位为国朝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汗马功劳,功绩足可以彪炳史册的功臣们早已化成一抔黄土。他们的子孙后代死的死,逃的逃, 入狱的入狱, 苟延残喘, 下场凄凉。
早在开国三十年间,三十八位功臣就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惨死刀下,其中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其中一人是自愿率领族中子弟世代镇守云南的卫国公董茂才,另外一人就是霍明锦的高祖父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