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听起来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但句句都是发自肺腑。

    他赤诚以待。

    可傅云英却向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她心里五味杂陈。

    但她现在不会贸然说出自己的秘密。

    见她不吭声,朱和昶摇摇她的手,撒娇似的,对她发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说到做到,真的!我要是哪天犯浑了,你骂我,打我都成!”

    就算以后这份兄弟情义会变,至少现在他确实是真心的。

    傅云英微微一笑。

    朱和昶立即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起来——云哥这人内敛,心里的话不喜欢说出口,他笑一下,意思就是答应了。

    他站起身,在胸前摸索了一阵,找出一份帛书,“你看,我都写下来了,以后我要是得意忘形,你可以拿着这个来骂我。”

    帛书展开来,上面是朱和昶亲笔写下的一份密旨,盖了玺印和他的私印。

    密旨所写,和当年开国功臣们得到的丹书铁劵差不多,上面写朱和昶和她情同兄弟,她曾救过他的命,于社稷有功,将来如果她犯下什么大错,危及性命,可凭借这份密旨脱罪。

    竟然没有限制次数。

    丹书铁劵可不是什么吉利的东西,这份密旨也是。

    虽然是朱和昶亲笔写的,但是如果哪天他反悔了,非要取她的性命,谁敢质疑?

    可他认认真真写了,还煞有介事当成护身符一样巴巴地捧给她看。

    傅云英很难不触动。

    感动之余,更添忧虑,以真心换真心,若将来朱和昶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霍明锦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但是在她看来,真到了兜不住的那天,她应该亲口告诉朱和昶、袁三真相。

    幸好老楚王还在世,她已经想好那一天来临时怎么和朱和昶坦白。

    朱和昶连声催促傅云英,要她把帛书收好。

    想起她病着,不宜走动,又道:“你先放在枕头底下好了。”

    接着问起正事,“那晚你吃醉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傅云英抬眼看他。

    朱和昶道:“你别瞒着我,我身边的人不一定都听话老实,宫里那么多内侍、宫女,总有不长眼的。”

    还有宫女试图刺杀皇帝的。偌大的紫禁城,能让朱和昶信任的宫人不多。

    傅云英斟酌了几息,告诉他霍明锦和傅云章的怀疑,司礼监里面肯定有想害她的人,只是暂时还没查出幕后之人是谁。

    朱和昶沉吟片刻,脸色微沉,“这也不难,我本来就有裁抑司礼监的打算,等吉祥把消息放出去,司礼监乱起来,那些人定会露出马脚。”

    傅云英道:“裁抑司礼监和改革匠籍制度一样,得徐徐图之。”

    内阁大臣将自己的建议写在纸上附于奏章中,称为票拟。皇帝以朱笔在上面写下批示,为批红、朱批。

    宫中司礼监太监原先不识字,没什么文化,后来的都通文墨,并且有几任太监饱读诗书,才学不输朝中大臣。皇帝每天只亲批部分奏章,其他的奏折由司礼监掌印、秉笔代批。有些皇帝沉湎享乐,不理朝政,干脆由太监代行批红之权,太监得以独揽大权。

    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位高权重,一度可以和内阁首辅叫板,把文官们贬谪的贬谪,砍头的砍头,权势滔天。

    文官们,尤其是江南士大夫们对阉党恨之入骨,认为阉党作乱,蒙蔽圣听。

    其实太监批红的权力是皇帝给的,皇帝只是利用太监来监督压制内阁罢了。

    所以裁抑司礼监不能一刀子砍下去,得一步一步削弱他们,还得想好怎么处理好皇权和内阁大臣之间的矛盾,维持平衡。

    不然前脚把太监管服帖了,后脚大臣就会冒头架空皇帝。

    朱和昶明白做事不能太急,浅笑着说:“我好歹上了这么多天学,知道分寸。”

    谈了会儿正事,他起身,“扰了你半天,你早些休息,别急着回衙署,先把身体养好了。”

    傅云英目送他出去。

    门外又是一片响动,灯笼都靠拢过来,窗前一片朦胧淡黄火光。

    她低头看着手里半个橘子,撕下一瓣放进口中。

    还真是甜的。

    她不由得佩服朱和昶,坚持不懈,竟然真让他找到了。

    屏风外面响起脚步声,乔嘉走进来,问她有什么吩咐。

    她放下橘子,问:“二爷呢?”

    以前不管谁来看她,霍明锦都不会回避,顶多到隔间坐一会儿,马上就会回来。

    今天却主动避开了。

    乔嘉答:“二爷回府去了。”

    傅云英还有话没说完,不过霍明锦已经走了,夜已深,明天再说也是一样的。

    但想到霍明锦方才的样子,她心中隐隐不安,道:“我有事和二爷说,请他过来一趟。”

    乔嘉应喏,出去了。

    半盏茶的工夫后,他折 ↑返回顶部↑
    虽然听起来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但句句都是发自肺腑。

    他赤诚以待。

    可傅云英却向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她心里五味杂陈。

    但她现在不会贸然说出自己的秘密。

    见她不吭声,朱和昶摇摇她的手,撒娇似的,对她发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说到做到,真的!我要是哪天犯浑了,你骂我,打我都成!”

    就算以后这份兄弟情义会变,至少现在他确实是真心的。

    傅云英微微一笑。

    朱和昶立即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起来——云哥这人内敛,心里的话不喜欢说出口,他笑一下,意思就是答应了。

    他站起身,在胸前摸索了一阵,找出一份帛书,“你看,我都写下来了,以后我要是得意忘形,你可以拿着这个来骂我。”

    帛书展开来,上面是朱和昶亲笔写下的一份密旨,盖了玺印和他的私印。

    密旨所写,和当年开国功臣们得到的丹书铁劵差不多,上面写朱和昶和她情同兄弟,她曾救过他的命,于社稷有功,将来如果她犯下什么大错,危及性命,可凭借这份密旨脱罪。

    竟然没有限制次数。

    丹书铁劵可不是什么吉利的东西,这份密旨也是。

    虽然是朱和昶亲笔写的,但是如果哪天他反悔了,非要取她的性命,谁敢质疑?

    可他认认真真写了,还煞有介事当成护身符一样巴巴地捧给她看。

    傅云英很难不触动。

    感动之余,更添忧虑,以真心换真心,若将来朱和昶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霍明锦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但是在她看来,真到了兜不住的那天,她应该亲口告诉朱和昶、袁三真相。

    幸好老楚王还在世,她已经想好那一天来临时怎么和朱和昶坦白。

    朱和昶连声催促傅云英,要她把帛书收好。

    想起她病着,不宜走动,又道:“你先放在枕头底下好了。”

    接着问起正事,“那晚你吃醉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傅云英抬眼看他。

    朱和昶道:“你别瞒着我,我身边的人不一定都听话老实,宫里那么多内侍、宫女,总有不长眼的。”

    还有宫女试图刺杀皇帝的。偌大的紫禁城,能让朱和昶信任的宫人不多。

    傅云英斟酌了几息,告诉他霍明锦和傅云章的怀疑,司礼监里面肯定有想害她的人,只是暂时还没查出幕后之人是谁。

    朱和昶沉吟片刻,脸色微沉,“这也不难,我本来就有裁抑司礼监的打算,等吉祥把消息放出去,司礼监乱起来,那些人定会露出马脚。”

    傅云英道:“裁抑司礼监和改革匠籍制度一样,得徐徐图之。”

    内阁大臣将自己的建议写在纸上附于奏章中,称为票拟。皇帝以朱笔在上面写下批示,为批红、朱批。

    宫中司礼监太监原先不识字,没什么文化,后来的都通文墨,并且有几任太监饱读诗书,才学不输朝中大臣。皇帝每天只亲批部分奏章,其他的奏折由司礼监掌印、秉笔代批。有些皇帝沉湎享乐,不理朝政,干脆由太监代行批红之权,太监得以独揽大权。

    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位高权重,一度可以和内阁首辅叫板,把文官们贬谪的贬谪,砍头的砍头,权势滔天。

    文官们,尤其是江南士大夫们对阉党恨之入骨,认为阉党作乱,蒙蔽圣听。

    其实太监批红的权力是皇帝给的,皇帝只是利用太监来监督压制内阁罢了。

    所以裁抑司礼监不能一刀子砍下去,得一步一步削弱他们,还得想好怎么处理好皇权和内阁大臣之间的矛盾,维持平衡。

    不然前脚把太监管服帖了,后脚大臣就会冒头架空皇帝。

    朱和昶明白做事不能太急,浅笑着说:“我好歹上了这么多天学,知道分寸。”

    谈了会儿正事,他起身,“扰了你半天,你早些休息,别急着回衙署,先把身体养好了。”

    傅云英目送他出去。

    门外又是一片响动,灯笼都靠拢过来,窗前一片朦胧淡黄火光。

    她低头看着手里半个橘子,撕下一瓣放进口中。

    还真是甜的。

    她不由得佩服朱和昶,坚持不懈,竟然真让他找到了。

    屏风外面响起脚步声,乔嘉走进来,问她有什么吩咐。

    她放下橘子,问:“二爷呢?”

    以前不管谁来看她,霍明锦都不会回避,顶多到隔间坐一会儿,马上就会回来。

    今天却主动避开了。

    乔嘉答:“二爷回府去了。”

    傅云英还有话没说完,不过霍明锦已经走了,夜已深,明天再说也是一样的。

    但想到霍明锦方才的样子,她心中隐隐不安,道:“我有事和二爷说,请他过来一趟。”

    乔嘉应喏,出去了。

    半盏茶的工夫后,他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