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开封府城以南,有个名叫青城的地方,是天子南郊祭天的圜丘所在,所谓圜丘就是一座用黄土垒积而成的八十一尺高的土台。在这座土台旁边,还有一座专供天子在祭天大典前后休息的行宫,被称为青城行宫。都是很陈旧的房舍,是大宋朝开张时修建的,凑合着用了一百多年。

    不过今年春天的时候,朝廷倒是拨下了一大笔款子,责成将作监将这破破烂烂的青城行宫翻修了一遍,到了年末的时候已经完工,算是焕然一新了。

    而第一个入住其中的贵人,却不是来祭天的赵佶,而是他和小梁太妃的儿媳,从辽国嫁过来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

    在和赵乾顺拜堂入洞房前,她就会一直住在青城行宫。将耶律南仙还有从大辽国陪嫁过来的陪臣、媵妾、奴婢等一众人等都安顿在了青城行宫之后,武好古和赵安惠的使命就算基本完成了——他们俩算是迎亲使,一个代表赵乾顺的爸爸赵佶,一个代表赵乾顺的妈妈小梁太妃。完事之后,这两人,还有个送嫁迎亲队伍一块儿南来的智深大和尚,就带着各自的随员,并辔入城了。

    武好古现在已经和赵安惠混熟了,两人虽然年纪相差很多,而且一度还是战场上的敌人,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这一路的交往。至于智深大和尚,则更是和赵安惠混成了莫逆之交仿佛。

    三个人有说有笑,一块儿从南熏门入的城。入城的时候正好午后,正赶上猪贩子、羊贩子赶着畜生入城的时候,满大街都是拉着待宰猪羊的车辆,气味也不大好闻。不过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三人的兴致。

    他们现在谈的可是几百万的大买卖,而且还关系到大宋官家能不能真正当上天可汗的大业,还关系到佛教和儒学能否联手走向世界,可真是历史性的谈话啊!

    入了南熏门后,他们没有继续沿着旧御街(就是原来的御街,因为赵佶现在常住琼林宫,因此就将琼林宫前的大道称为新御街,原来的御街就变成旧御街了),而是向左拐弯,往宜男桥而去了。

    “这里原来不是武学吗?现在怎么那么多红房子?”

    当赵安惠骑马走上熙熙攘攘的宜男桥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自己右侧前方出现了一片红色的房屋。而且都是两层三层的楼房,一栋挨着一栋,很有一点广厦千万的意思。

    可是在赵安惠的记忆中(他曾经作为西夏的使臣来过开封府),那一片红房子应该是武学所在啊。难道这些红房子里面住的都是武学生?

    “那里不是武学,而是万家商行所建的房舍。而且现在也没有武学了,”武好古回答道,“武学、太学、国子学都合并进了辟雍学宫,迁到西皇城内去了。赵刺史(赵安惠有刺史的正任官),这个辟雍学宫和原来的国子监诸学,可是大不一样了……”

    所谓的西皇城就是琼林宫周围的一片独立区域,用城墙和西城厢的其余地方分割开来。其中西皇城的东、南两面城墙,就借用了开封府的西城墙和南城墙的一部分,都是新建的城墙,坚硬的红砖包着夯土,高大坚固。而西皇城的西、北两堵城墙同样也是新建的,连接着开封府的西城墙和南城墙,高度、厚度和使用的材料,也都和新建的开封府西城区和一部分南北城墙一样。

    而辟雍学宫,则是西皇城内,占地面积仅次于琼林宫的存在。

    和原本文武分科,亲贵寒门分学的国子监诸学不同,辟雍学宫的学制大体上模仿云台学宫,走的也是真理邪路——道理是真的,但却是在为资本主义培养实干人才,自然是邪路了!

    辟雍学宫也设了“儒学”、“文学”、“算学”、“格物学”、“生物学”、“武艺”等六门基础学科,此外还有“军学”、“音律”、“地理”、“史学”、“律学”等五门专业学科。专业学科比不过两所云台学宫,也没有附属专科学院,而且也没有“通才”、“博士”、“专科”之分。实际上就是一所培养军官和公务员的新式学校。和原先的国子监三学一样,新的辟雍学宫也采取了“外舍”、“内舍”和“上舍”,不过和原本的国子三学不同,新辟雍的三舍是按照由浅到深的原则,采用了不同难度的课本。

    另外,因为有十一门基础和专业学科,所以辟雍学宫的教师数量也远远多于原本的国子监三学,而学生的数量则没有原来的国子监三学那么多。总共只有不到9oo人,根据辟雍学宫的招生计划,每年会有4oo名来自全国各州郡的生员入学,进入外舍,而内舍和上舍的生员名额分别只有5o名和oo名。

    也就是说,将来每年最多只能有不到oo人(毕业试还会淘汰掉一些人)生员从辟雍学宫毕业。

    而所有从辟雍学宫毕业的生员,都可以获得免左榜解试和参加右榜进士考试的资格。相比云台学宫,辟雍学宫虽然在教育水平和规模上逊了不止一筹,但是政治特权却更多一些,生员可以免解,也就是可以参加左榜进士的省试。而云台学宫和生员,只能参加右榜进士的省试——辟雍学宫的毕业生员当然也可以参加右榜进士的省试。此外大宋的各个府州军,都可以推荐文武双全的士子参加右榜进士省试。

    当然了,各府州军的推荐生员基本上也没什么可能通过右榜进士省试。因为右榜进士科考试的科目,将会对应辟雍学宫的六门基础科目和五门专业科目。必须全部合格,才有资格通过省试。

    那些没有经过辟雍学宫、云台学宫教育的生员,怎么可能十一门科目全部合格?

    至于辟雍学宫、云台学宫的生员来源,则是三个来路,一是考试;二是亲贵官员子弟走后门入学;三是府州军推荐——每个府州军的学宫生员推荐额度,是和新府兵招募数量挂钩的,不能提供府兵或者朝廷不需要该府州军提供府兵,那么额度就是零了。不过该府州军的生员,依旧可以通过考试进入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

    而且,现在朝廷也鼓励和云台学宫类似的“新式学宫”的开办,只要通过礼部和国子监的审核,就可以获得资格。

    顺便提一下,国子监作为一个衙门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再直接开办官学,而是变成了类似后世教育部的存在。

    “原来如此……”听完武好古关于辟雍学宫、云台学宫、左右榜进士等等的介绍,赵安惠终于有点明白了,不过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将来光是一个辟雍学宫一年就有oo生员完成学业,云台学宫规模更大,生员数量恐怕要倍于辟雍学宫了。这可就是9oo人了,一年9oo,三年就是27oo……右榜进士才取多少?剩下的人可怎么办?”

    其实不止9oo这个数目啦,等到云台学宫有南北二院,而且还有“骑士”、“工学”、“营造”、“船政”、“律法”、“医学”、“书画”等七大专科学院。而且每个专科学院里面还要细分专业,等到这些专科学院达到了预期的规模,光是云台一系,一年就能毕业12oo左右的生员了。

    如果再加上辟雍学宫,加上很快就要开张的格致大书院,在可见的将来,一年2ooo以上的生员都是有可能的。

    相比后世一年几百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年2ooo的“大学”和“专科”生仿佛是很少的。

    但是一年2ooo,三年就是6ooo,而正奏名进士的数量,每科(三年一科)不过就是6oo,不到“大学”和“专科”生数量的十分之一。而且进士科也不能让学宫垄断啊,全国还那么多五经勤向窗前读的书生呢!他们才是正宗的读书人……

    所以这每年2ooo甚至更多(肯定越来越多)的“学宫生员”的出路,必然是工商业……也就是为万恶的资本服务!就像后世天朝的几百万大学生一样,无论多么憎恨资本,多么鄙视商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能选择与工商为伍。按照宋朝的标准,这些人都是工商末业——呵呵,大宋首富武好古是个目光短浅,卑鄙无耻的商人,为武好古打工跑腿的那些,大宋朝廷会给他们评个高贵的士人成分?

    因此,那些立足于实学,以“实证”和“理性”为指导思想的新式学宫,就是为工商业,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到来而服务的。

    灵魂来自后世的武好古非常清楚,真正能主宰天下的,并不是权力,而是科学!是真理!

    如果工商业知识分子掌握了明显可以压倒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科学和真理,当普天下的学子都学好数理化,卖于资本家了,那么主宰天下的,其实就是工商资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除了右榜进士,”武好古当然不会和赵安惠说实话了,工商主宰天下搁在如今的大宋,那就是造反啊,“从军、做幕和参加博士团去传播儒家大道,也是学宫生员的出路啊!” ↑返回顶部↑
    在开封府城以南,有个名叫青城的地方,是天子南郊祭天的圜丘所在,所谓圜丘就是一座用黄土垒积而成的八十一尺高的土台。在这座土台旁边,还有一座专供天子在祭天大典前后休息的行宫,被称为青城行宫。都是很陈旧的房舍,是大宋朝开张时修建的,凑合着用了一百多年。

    不过今年春天的时候,朝廷倒是拨下了一大笔款子,责成将作监将这破破烂烂的青城行宫翻修了一遍,到了年末的时候已经完工,算是焕然一新了。

    而第一个入住其中的贵人,却不是来祭天的赵佶,而是他和小梁太妃的儿媳,从辽国嫁过来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

    在和赵乾顺拜堂入洞房前,她就会一直住在青城行宫。将耶律南仙还有从大辽国陪嫁过来的陪臣、媵妾、奴婢等一众人等都安顿在了青城行宫之后,武好古和赵安惠的使命就算基本完成了——他们俩算是迎亲使,一个代表赵乾顺的爸爸赵佶,一个代表赵乾顺的妈妈小梁太妃。完事之后,这两人,还有个送嫁迎亲队伍一块儿南来的智深大和尚,就带着各自的随员,并辔入城了。

    武好古现在已经和赵安惠混熟了,两人虽然年纪相差很多,而且一度还是战场上的敌人,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这一路的交往。至于智深大和尚,则更是和赵安惠混成了莫逆之交仿佛。

    三个人有说有笑,一块儿从南熏门入的城。入城的时候正好午后,正赶上猪贩子、羊贩子赶着畜生入城的时候,满大街都是拉着待宰猪羊的车辆,气味也不大好闻。不过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三人的兴致。

    他们现在谈的可是几百万的大买卖,而且还关系到大宋官家能不能真正当上天可汗的大业,还关系到佛教和儒学能否联手走向世界,可真是历史性的谈话啊!

    入了南熏门后,他们没有继续沿着旧御街(就是原来的御街,因为赵佶现在常住琼林宫,因此就将琼林宫前的大道称为新御街,原来的御街就变成旧御街了),而是向左拐弯,往宜男桥而去了。

    “这里原来不是武学吗?现在怎么那么多红房子?”

    当赵安惠骑马走上熙熙攘攘的宜男桥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自己右侧前方出现了一片红色的房屋。而且都是两层三层的楼房,一栋挨着一栋,很有一点广厦千万的意思。

    可是在赵安惠的记忆中(他曾经作为西夏的使臣来过开封府),那一片红房子应该是武学所在啊。难道这些红房子里面住的都是武学生?

    “那里不是武学,而是万家商行所建的房舍。而且现在也没有武学了,”武好古回答道,“武学、太学、国子学都合并进了辟雍学宫,迁到西皇城内去了。赵刺史(赵安惠有刺史的正任官),这个辟雍学宫和原来的国子监诸学,可是大不一样了……”

    所谓的西皇城就是琼林宫周围的一片独立区域,用城墙和西城厢的其余地方分割开来。其中西皇城的东、南两面城墙,就借用了开封府的西城墙和南城墙的一部分,都是新建的城墙,坚硬的红砖包着夯土,高大坚固。而西皇城的西、北两堵城墙同样也是新建的,连接着开封府的西城墙和南城墙,高度、厚度和使用的材料,也都和新建的开封府西城区和一部分南北城墙一样。

    而辟雍学宫,则是西皇城内,占地面积仅次于琼林宫的存在。

    和原本文武分科,亲贵寒门分学的国子监诸学不同,辟雍学宫的学制大体上模仿云台学宫,走的也是真理邪路——道理是真的,但却是在为资本主义培养实干人才,自然是邪路了!

    辟雍学宫也设了“儒学”、“文学”、“算学”、“格物学”、“生物学”、“武艺”等六门基础学科,此外还有“军学”、“音律”、“地理”、“史学”、“律学”等五门专业学科。专业学科比不过两所云台学宫,也没有附属专科学院,而且也没有“通才”、“博士”、“专科”之分。实际上就是一所培养军官和公务员的新式学校。和原先的国子监三学一样,新的辟雍学宫也采取了“外舍”、“内舍”和“上舍”,不过和原本的国子三学不同,新辟雍的三舍是按照由浅到深的原则,采用了不同难度的课本。

    另外,因为有十一门基础和专业学科,所以辟雍学宫的教师数量也远远多于原本的国子监三学,而学生的数量则没有原来的国子监三学那么多。总共只有不到9oo人,根据辟雍学宫的招生计划,每年会有4oo名来自全国各州郡的生员入学,进入外舍,而内舍和上舍的生员名额分别只有5o名和oo名。

    也就是说,将来每年最多只能有不到oo人(毕业试还会淘汰掉一些人)生员从辟雍学宫毕业。

    而所有从辟雍学宫毕业的生员,都可以获得免左榜解试和参加右榜进士考试的资格。相比云台学宫,辟雍学宫虽然在教育水平和规模上逊了不止一筹,但是政治特权却更多一些,生员可以免解,也就是可以参加左榜进士的省试。而云台学宫和生员,只能参加右榜进士的省试——辟雍学宫的毕业生员当然也可以参加右榜进士的省试。此外大宋的各个府州军,都可以推荐文武双全的士子参加右榜进士省试。

    当然了,各府州军的推荐生员基本上也没什么可能通过右榜进士省试。因为右榜进士科考试的科目,将会对应辟雍学宫的六门基础科目和五门专业科目。必须全部合格,才有资格通过省试。

    那些没有经过辟雍学宫、云台学宫教育的生员,怎么可能十一门科目全部合格?

    至于辟雍学宫、云台学宫的生员来源,则是三个来路,一是考试;二是亲贵官员子弟走后门入学;三是府州军推荐——每个府州军的学宫生员推荐额度,是和新府兵招募数量挂钩的,不能提供府兵或者朝廷不需要该府州军提供府兵,那么额度就是零了。不过该府州军的生员,依旧可以通过考试进入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

    而且,现在朝廷也鼓励和云台学宫类似的“新式学宫”的开办,只要通过礼部和国子监的审核,就可以获得资格。

    顺便提一下,国子监作为一个衙门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再直接开办官学,而是变成了类似后世教育部的存在。

    “原来如此……”听完武好古关于辟雍学宫、云台学宫、左右榜进士等等的介绍,赵安惠终于有点明白了,不过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将来光是一个辟雍学宫一年就有oo生员完成学业,云台学宫规模更大,生员数量恐怕要倍于辟雍学宫了。这可就是9oo人了,一年9oo,三年就是27oo……右榜进士才取多少?剩下的人可怎么办?”

    其实不止9oo这个数目啦,等到云台学宫有南北二院,而且还有“骑士”、“工学”、“营造”、“船政”、“律法”、“医学”、“书画”等七大专科学院。而且每个专科学院里面还要细分专业,等到这些专科学院达到了预期的规模,光是云台一系,一年就能毕业12oo左右的生员了。

    如果再加上辟雍学宫,加上很快就要开张的格致大书院,在可见的将来,一年2ooo以上的生员都是有可能的。

    相比后世一年几百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年2ooo的“大学”和“专科”生仿佛是很少的。

    但是一年2ooo,三年就是6ooo,而正奏名进士的数量,每科(三年一科)不过就是6oo,不到“大学”和“专科”生数量的十分之一。而且进士科也不能让学宫垄断啊,全国还那么多五经勤向窗前读的书生呢!他们才是正宗的读书人……

    所以这每年2ooo甚至更多(肯定越来越多)的“学宫生员”的出路,必然是工商业……也就是为万恶的资本服务!就像后世天朝的几百万大学生一样,无论多么憎恨资本,多么鄙视商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能选择与工商为伍。按照宋朝的标准,这些人都是工商末业——呵呵,大宋首富武好古是个目光短浅,卑鄙无耻的商人,为武好古打工跑腿的那些,大宋朝廷会给他们评个高贵的士人成分?

    因此,那些立足于实学,以“实证”和“理性”为指导思想的新式学宫,就是为工商业,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到来而服务的。

    灵魂来自后世的武好古非常清楚,真正能主宰天下的,并不是权力,而是科学!是真理!

    如果工商业知识分子掌握了明显可以压倒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科学和真理,当普天下的学子都学好数理化,卖于资本家了,那么主宰天下的,其实就是工商资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除了右榜进士,”武好古当然不会和赵安惠说实话了,工商主宰天下搁在如今的大宋,那就是造反啊,“从军、做幕和参加博士团去传播儒家大道,也是学宫生员的出路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