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边境之乱
他知道,林雅歆一直对他还隔着一层纱,所以他一直都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揭开它,只是都没成功。现在两个人终于坦诚相待,他的心中自是十分愉悦。这一次出行让两个人心中的距离又近了很多。
如李奕乾担心的那样,这场大雪确实给华国带来了一场的灾难。不过好在李奕乾早就已经让那些大臣做好了预案,当雪灾后的消息送到华京的时候,一切与赈灾相关的准备事宜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赈灾,正常情况下都会派一个朝中官员作为钦差到当地去,这是一个油水很大的肥差,所以很多人都想把这个差事收入囊中。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了林清旭,一个新入朝没多久的人。
不过也有一些人想到了林清旭与林雅歆之间的关系,了然的笑了。看来这裙带关系还是很重要的,怪不得即使知道宫里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还是有那么多人想把女儿送到宫里去。这不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就算不能行,也只不过是损失一个女子罢了。
柳石缘之流本来想把这件事抢过来给家中不能继承家业的次子得一些好处,但是看李奕乾心意已决也就没有劝他,只是心中想着私下做些什么。不过李奕乾也料到了他们的想法,早就想好了办法让他们没心思在这件事上费心思。
林清旭接到他的命令的时候心中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先前李奕乾陪着林雅歆去御史府的时候就已经跟他简单说过这件事,那时只是一个预安排,提前说就是想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而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林清旭也不仅仅是因为林雅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他很想快速提升林雅歆的家世,但是这些都是急不得的,只能一步一步来,不然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那么林府站得有多高就会摔得有多惨。
林家所有的主要人物他都让龙御调查过,其中哪些是有才华可以用的他心中都有数。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林家的后人中还是有很多有才华的学子,比如林清熙,这也是上次他为什么要把林清旭的事情交给他出面的原因。而林清旭的能力比林清熙要高,不然的话身为丞相之女的王锦云也不会对他倾心至此。
想要提升一个家族的地位是需要徐徐渐进的,李奕乾的想法是慢慢让那些有功名的年轻人入仕,他会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做出政绩才能升官。
因为是李奕乾私下跟林清旭说的,所以林如淳在朝上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很是震惊。同时伴随的还有大大的担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盯着的差事,却被他们家得到了,难免会有人暗中下绊子。到时候办不好,旭儿的前途就全毁了。心中想着回家要好好跟他商量一下,一定不能出错。这件事如果办好了,那旭儿升官就是肯定的了,想到这里,心中又有些激动。
跟他们详细的商讨了一下具体的事情,李奕乾就宣布散朝了。为了防止有人从中做手脚,他放了狠话出去,只要有人从中捣乱,被抓到的无论官位高低一律斩首。
同时,他也提到了跟岚国边境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让兵部的人提前预备下了。想必有了这件事作掩护,那些武将们暂时不会有心思关注林清旭了,毕竟现在算是和平年代,军功没那么多机会拿。但是对于武将来说,军功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打了胜仗才能升官,才会有赏赐。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柳石缘为什么能那么嚣张?张家为什么出了一位皇后?这都是因为他们两家如今的家主于社稷有大功,这才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有了备战一时吸引众人的眼球,林清旭作为钦差一事倒是没那么显眼了,即使有些人想做小动作也被李奕乾的人摆平了。不论外面那些人再怎么议论,很快,林清旭就带着李奕乾的令牌离京办差了,这是他走向华国政坛中心的第一步。
在他离开以后,满朝上下都急切的关注着华岚边境的消息,为的就是得到第一手的情报,好让自己那边的人能得到那个立功的机会。
二月初的时候,边关传来的消息说岚国边境有调动兵将的痕迹,当地的官员立刻就写奏折送进京,这天正在上朝就有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进宫。守在外面的人一听是八百里加急的事情,半分也不敢耽搁就跑进去通报。
朝中的那些大臣们知道这件事后并不是太担心,如李奕乾所料,他们心中对这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都想从中捞些军功回去。因着奏折直接送到了朝上,而那些人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他们当天就讨论了起来。
多方势力此时都想方设法的争取这次出征的机会,殊不知李奕乾心中早有计划。甚至,这次战事能够打起来也有他的手笔在其中。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测试,只要那些人能抓住机会,他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如果他们想找死的话,他也不会再放过他们。
此时,朝中就为了究竟应该让谁做主帅一事起了争执。
“皇上,臣认为此战应该交由柳将军担任主帅。柳将军早年参加了不少的战事,对敌之事最有经验!”一个柳石缘派系的人这样说。听起来十分的有道理,要知道打仗不比别的,经验还是十分重要的。
“哼,柳将军从未去过华岚边境,何谈对战经验?臣以为当派安国公前往,当年安国公府的军功就是在华岚边境挣下的,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想必安国公也传承了先祖的手段。”赵景麾下的武将说。
他说的不错,安国公府的成名战确实是在华岚边境,但是当年在战场上的并不是这一代的安国公,赵景可是一个确确实实没上过战场的新人。他们只是想着这次岚国只是趁乱想捞些好处,并不会出动太多的人,所以赵景才想着去磨练一下,顺便捡个军功回来,至于排兵布将的本领,他虽然没有实践过,但是心中所了解的东西也不少。毕竟这是安国公府立身朝堂的底气。
“此事事关我朝边境安危,岂能儿戏?安国公从未上过战场,实在不是个合适的人选。臣以为还是应当派柳将军前去。”
柳石缘因为上次柳渠的事情被削去了大将军的称号,如今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再立新功拿回那个称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同的。要知道满朝上下也只有两个大将军,一个是柳石缘,另一个则是先后的父亲镇北大将军。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震慑与肯定。
……
等到那些人激烈的争吵过后,孙泽站出来说:“臣以为,如今朝中的武将大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也需一番历练。此次虽说是华岚之争,但到底只是局部的纷争,臣以为,让那些未曾上过战场的人去试试是最好不过的。一来,若是那人当真有能力,也是为我朝增添一员虎将,若是不行,有整个国家在背后撑着,损失也不会过大。”
“况,柳将军先前是因病才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此时重出沙场恐会加重病情,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种地步不是?”
他的话说完,不少人才意识到柳石缘当初回京的原因来。当初,镇南镇北两位大将军各守一方,威慑着敌国,后来一次意外,柳石缘受伤伤了身体本元才请求回京来。而镇北大将军依旧守在北方,就连皇后张颖尘逝世都没能回来看一眼。
“臣认为永安侯说的有理,若是柳将军出征,到时未到边关人却病倒了,那对我国的士气可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还望皇上三思!”
“望皇上三思!”孙泽的一番话给了赵景一派的人不少的信心,他们坚信这件事一定会落到安国公的手里,毕竟柳石缘的身体状况是众所周知的。示意,他们纷纷跪地请求。
而柳石缘一派的人虽然想要辩驳,但是自身也知道那些人说的是实情,柳将军的身体确实经不起舟车劳顿之苦,到时候阵前换将于战事不利。所以也都默不作声。
至于其他那些派系的声音,在刚开始就直接被两方的人压了下去。这样好的事情,他们这两个最大的集团还抢不过来呢,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就这样,在孙泽出言之后,赵景一派的人以压倒性的声势拿下了这件事。当然,这也跟李奕乾的预期是相吻合的,不然也不会孙泽那一句有如神助的话。
最终,就在这一天的早朝,派去边境的人选被很快的确定了下来,正是安国公赵景。
散朝了,李奕乾离开之后,百官之中自是有一番有趣的景象。有的恭喜赵景,有的则是不屑,更有的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返回顶部↑
如李奕乾担心的那样,这场大雪确实给华国带来了一场的灾难。不过好在李奕乾早就已经让那些大臣做好了预案,当雪灾后的消息送到华京的时候,一切与赈灾相关的准备事宜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赈灾,正常情况下都会派一个朝中官员作为钦差到当地去,这是一个油水很大的肥差,所以很多人都想把这个差事收入囊中。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了林清旭,一个新入朝没多久的人。
不过也有一些人想到了林清旭与林雅歆之间的关系,了然的笑了。看来这裙带关系还是很重要的,怪不得即使知道宫里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还是有那么多人想把女儿送到宫里去。这不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就算不能行,也只不过是损失一个女子罢了。
柳石缘之流本来想把这件事抢过来给家中不能继承家业的次子得一些好处,但是看李奕乾心意已决也就没有劝他,只是心中想着私下做些什么。不过李奕乾也料到了他们的想法,早就想好了办法让他们没心思在这件事上费心思。
林清旭接到他的命令的时候心中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先前李奕乾陪着林雅歆去御史府的时候就已经跟他简单说过这件事,那时只是一个预安排,提前说就是想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而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林清旭也不仅仅是因为林雅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他很想快速提升林雅歆的家世,但是这些都是急不得的,只能一步一步来,不然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那么林府站得有多高就会摔得有多惨。
林家所有的主要人物他都让龙御调查过,其中哪些是有才华可以用的他心中都有数。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林家的后人中还是有很多有才华的学子,比如林清熙,这也是上次他为什么要把林清旭的事情交给他出面的原因。而林清旭的能力比林清熙要高,不然的话身为丞相之女的王锦云也不会对他倾心至此。
想要提升一个家族的地位是需要徐徐渐进的,李奕乾的想法是慢慢让那些有功名的年轻人入仕,他会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做出政绩才能升官。
因为是李奕乾私下跟林清旭说的,所以林如淳在朝上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很是震惊。同时伴随的还有大大的担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盯着的差事,却被他们家得到了,难免会有人暗中下绊子。到时候办不好,旭儿的前途就全毁了。心中想着回家要好好跟他商量一下,一定不能出错。这件事如果办好了,那旭儿升官就是肯定的了,想到这里,心中又有些激动。
跟他们详细的商讨了一下具体的事情,李奕乾就宣布散朝了。为了防止有人从中做手脚,他放了狠话出去,只要有人从中捣乱,被抓到的无论官位高低一律斩首。
同时,他也提到了跟岚国边境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让兵部的人提前预备下了。想必有了这件事作掩护,那些武将们暂时不会有心思关注林清旭了,毕竟现在算是和平年代,军功没那么多机会拿。但是对于武将来说,军功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打了胜仗才能升官,才会有赏赐。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柳石缘为什么能那么嚣张?张家为什么出了一位皇后?这都是因为他们两家如今的家主于社稷有大功,这才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有了备战一时吸引众人的眼球,林清旭作为钦差一事倒是没那么显眼了,即使有些人想做小动作也被李奕乾的人摆平了。不论外面那些人再怎么议论,很快,林清旭就带着李奕乾的令牌离京办差了,这是他走向华国政坛中心的第一步。
在他离开以后,满朝上下都急切的关注着华岚边境的消息,为的就是得到第一手的情报,好让自己那边的人能得到那个立功的机会。
二月初的时候,边关传来的消息说岚国边境有调动兵将的痕迹,当地的官员立刻就写奏折送进京,这天正在上朝就有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进宫。守在外面的人一听是八百里加急的事情,半分也不敢耽搁就跑进去通报。
朝中的那些大臣们知道这件事后并不是太担心,如李奕乾所料,他们心中对这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都想从中捞些军功回去。因着奏折直接送到了朝上,而那些人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他们当天就讨论了起来。
多方势力此时都想方设法的争取这次出征的机会,殊不知李奕乾心中早有计划。甚至,这次战事能够打起来也有他的手笔在其中。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测试,只要那些人能抓住机会,他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如果他们想找死的话,他也不会再放过他们。
此时,朝中就为了究竟应该让谁做主帅一事起了争执。
“皇上,臣认为此战应该交由柳将军担任主帅。柳将军早年参加了不少的战事,对敌之事最有经验!”一个柳石缘派系的人这样说。听起来十分的有道理,要知道打仗不比别的,经验还是十分重要的。
“哼,柳将军从未去过华岚边境,何谈对战经验?臣以为当派安国公前往,当年安国公府的军功就是在华岚边境挣下的,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想必安国公也传承了先祖的手段。”赵景麾下的武将说。
他说的不错,安国公府的成名战确实是在华岚边境,但是当年在战场上的并不是这一代的安国公,赵景可是一个确确实实没上过战场的新人。他们只是想着这次岚国只是趁乱想捞些好处,并不会出动太多的人,所以赵景才想着去磨练一下,顺便捡个军功回来,至于排兵布将的本领,他虽然没有实践过,但是心中所了解的东西也不少。毕竟这是安国公府立身朝堂的底气。
“此事事关我朝边境安危,岂能儿戏?安国公从未上过战场,实在不是个合适的人选。臣以为还是应当派柳将军前去。”
柳石缘因为上次柳渠的事情被削去了大将军的称号,如今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再立新功拿回那个称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同的。要知道满朝上下也只有两个大将军,一个是柳石缘,另一个则是先后的父亲镇北大将军。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震慑与肯定。
……
等到那些人激烈的争吵过后,孙泽站出来说:“臣以为,如今朝中的武将大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也需一番历练。此次虽说是华岚之争,但到底只是局部的纷争,臣以为,让那些未曾上过战场的人去试试是最好不过的。一来,若是那人当真有能力,也是为我朝增添一员虎将,若是不行,有整个国家在背后撑着,损失也不会过大。”
“况,柳将军先前是因病才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此时重出沙场恐会加重病情,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种地步不是?”
他的话说完,不少人才意识到柳石缘当初回京的原因来。当初,镇南镇北两位大将军各守一方,威慑着敌国,后来一次意外,柳石缘受伤伤了身体本元才请求回京来。而镇北大将军依旧守在北方,就连皇后张颖尘逝世都没能回来看一眼。
“臣认为永安侯说的有理,若是柳将军出征,到时未到边关人却病倒了,那对我国的士气可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还望皇上三思!”
“望皇上三思!”孙泽的一番话给了赵景一派的人不少的信心,他们坚信这件事一定会落到安国公的手里,毕竟柳石缘的身体状况是众所周知的。示意,他们纷纷跪地请求。
而柳石缘一派的人虽然想要辩驳,但是自身也知道那些人说的是实情,柳将军的身体确实经不起舟车劳顿之苦,到时候阵前换将于战事不利。所以也都默不作声。
至于其他那些派系的声音,在刚开始就直接被两方的人压了下去。这样好的事情,他们这两个最大的集团还抢不过来呢,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就这样,在孙泽出言之后,赵景一派的人以压倒性的声势拿下了这件事。当然,这也跟李奕乾的预期是相吻合的,不然也不会孙泽那一句有如神助的话。
最终,就在这一天的早朝,派去边境的人选被很快的确定了下来,正是安国公赵景。
散朝了,李奕乾离开之后,百官之中自是有一番有趣的景象。有的恭喜赵景,有的则是不屑,更有的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返回顶部↑
他知道,林雅歆一直对他还隔着一层纱,所以他一直都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揭开它,只是都没成功。现在两个人终于坦诚相待,他的心中自是十分愉悦。这一次出行让两个人心中的距离又近了很多。
如李奕乾担心的那样,这场大雪确实给华国带来了一场的灾难。不过好在李奕乾早就已经让那些大臣做好了预案,当雪灾后的消息送到华京的时候,一切与赈灾相关的准备事宜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赈灾,正常情况下都会派一个朝中官员作为钦差到当地去,这是一个油水很大的肥差,所以很多人都想把这个差事收入囊中。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了林清旭,一个新入朝没多久的人。
不过也有一些人想到了林清旭与林雅歆之间的关系,了然的笑了。看来这裙带关系还是很重要的,怪不得即使知道宫里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还是有那么多人想把女儿送到宫里去。这不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就算不能行,也只不过是损失一个女子罢了。
柳石缘之流本来想把这件事抢过来给家中不能继承家业的次子得一些好处,但是看李奕乾心意已决也就没有劝他,只是心中想着私下做些什么。不过李奕乾也料到了他们的想法,早就想好了办法让他们没心思在这件事上费心思。
林清旭接到他的命令的时候心中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先前李奕乾陪着林雅歆去御史府的时候就已经跟他简单说过这件事,那时只是一个预安排,提前说就是想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而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林清旭也不仅仅是因为林雅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他很想快速提升林雅歆的家世,但是这些都是急不得的,只能一步一步来,不然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那么林府站得有多高就会摔得有多惨。
林家所有的主要人物他都让龙御调查过,其中哪些是有才华可以用的他心中都有数。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林家的后人中还是有很多有才华的学子,比如林清熙,这也是上次他为什么要把林清旭的事情交给他出面的原因。而林清旭的能力比林清熙要高,不然的话身为丞相之女的王锦云也不会对他倾心至此。
想要提升一个家族的地位是需要徐徐渐进的,李奕乾的想法是慢慢让那些有功名的年轻人入仕,他会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做出政绩才能升官。
因为是李奕乾私下跟林清旭说的,所以林如淳在朝上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很是震惊。同时伴随的还有大大的担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盯着的差事,却被他们家得到了,难免会有人暗中下绊子。到时候办不好,旭儿的前途就全毁了。心中想着回家要好好跟他商量一下,一定不能出错。这件事如果办好了,那旭儿升官就是肯定的了,想到这里,心中又有些激动。
跟他们详细的商讨了一下具体的事情,李奕乾就宣布散朝了。为了防止有人从中做手脚,他放了狠话出去,只要有人从中捣乱,被抓到的无论官位高低一律斩首。
同时,他也提到了跟岚国边境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让兵部的人提前预备下了。想必有了这件事作掩护,那些武将们暂时不会有心思关注林清旭了,毕竟现在算是和平年代,军功没那么多机会拿。但是对于武将来说,军功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打了胜仗才能升官,才会有赏赐。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柳石缘为什么能那么嚣张?张家为什么出了一位皇后?这都是因为他们两家如今的家主于社稷有大功,这才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有了备战一时吸引众人的眼球,林清旭作为钦差一事倒是没那么显眼了,即使有些人想做小动作也被李奕乾的人摆平了。不论外面那些人再怎么议论,很快,林清旭就带着李奕乾的令牌离京办差了,这是他走向华国政坛中心的第一步。
在他离开以后,满朝上下都急切的关注着华岚边境的消息,为的就是得到第一手的情报,好让自己那边的人能得到那个立功的机会。
二月初的时候,边关传来的消息说岚国边境有调动兵将的痕迹,当地的官员立刻就写奏折送进京,这天正在上朝就有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进宫。守在外面的人一听是八百里加急的事情,半分也不敢耽搁就跑进去通报。
朝中的那些大臣们知道这件事后并不是太担心,如李奕乾所料,他们心中对这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都想从中捞些军功回去。因着奏折直接送到了朝上,而那些人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他们当天就讨论了起来。
多方势力此时都想方设法的争取这次出征的机会,殊不知李奕乾心中早有计划。甚至,这次战事能够打起来也有他的手笔在其中。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测试,只要那些人能抓住机会,他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如果他们想找死的话,他也不会再放过他们。
此时,朝中就为了究竟应该让谁做主帅一事起了争执。
“皇上,臣认为此战应该交由柳将军担任主帅。柳将军早年参加了不少的战事,对敌之事最有经验!”一个柳石缘派系的人这样说。听起来十分的有道理,要知道打仗不比别的,经验还是十分重要的。
“哼,柳将军从未去过华岚边境,何谈对战经验?臣以为当派安国公前往,当年安国公府的军功就是在华岚边境挣下的,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想必安国公也传承了先祖的手段。”赵景麾下的武将说。
他说的不错,安国公府的成名战确实是在华岚边境,但是当年在战场上的并不是这一代的安国公,赵景可是一个确确实实没上过战场的新人。他们只是想着这次岚国只是趁乱想捞些好处,并不会出动太多的人,所以赵景才想着去磨练一下,顺便捡个军功回来,至于排兵布将的本领,他虽然没有实践过,但是心中所了解的东西也不少。毕竟这是安国公府立身朝堂的底气。
“此事事关我朝边境安危,岂能儿戏?安国公从未上过战场,实在不是个合适的人选。臣以为还是应当派柳将军前去。”
柳石缘因为上次柳渠的事情被削去了大将军的称号,如今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再立新功拿回那个称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同的。要知道满朝上下也只有两个大将军,一个是柳石缘,另一个则是先后的父亲镇北大将军。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震慑与肯定。
……
等到那些人激烈的争吵过后,孙泽站出来说:“臣以为,如今朝中的武将大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也需一番历练。此次虽说是华岚之争,但到底只是局部的纷争,臣以为,让那些未曾上过战场的人去试试是最好不过的。一来,若是那人当真有能力,也是为我朝增添一员虎将,若是不行,有整个国家在背后撑着,损失也不会过大。”
“况,柳将军先前是因病才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此时重出沙场恐会加重病情,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种地步不是?”
他的话说完,不少人才意识到柳石缘当初回京的原因来。当初,镇南镇北两位大将军各守一方,威慑着敌国,后来一次意外,柳石缘受伤伤了身体本元才请求回京来。而镇北大将军依旧守在北方,就连皇后张颖尘逝世都没能回来看一眼。
“臣认为永安侯说的有理,若是柳将军出征,到时未到边关人却病倒了,那对我国的士气可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还望皇上三思!”
“望皇上三思!”孙泽的一番话给了赵景一派的人不少的信心,他们坚信这件事一定会落到安国公的手里,毕竟柳石缘的身体状况是众所周知的。示意,他们纷纷跪地请求。
而柳石缘一派的人虽然想要辩驳,但是自身也知道那些人说的是实情,柳将军的身体确实经不起舟车劳顿之苦,到时候阵前换将于战事不利。所以也都默不作声。
至于其他那些派系的声音,在刚开始就直接被两方的人压了下去。这样好的事情,他们这两个最大的集团还抢不过来呢,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就这样,在孙泽出言之后,赵景一派的人以压倒性的声势拿下了这件事。当然,这也跟李奕乾的预期是相吻合的,不然也不会孙泽那一句有如神助的话。
最终,就在这一天的早朝,派去边境的人选被很快的确定了下来,正是安国公赵景。
散朝了,李奕乾离开之后,百官之中自是有一番有趣的景象。有的恭喜赵景,有的则是不屑,更有的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如李奕乾担心的那样,这场大雪确实给华国带来了一场的灾难。不过好在李奕乾早就已经让那些大臣做好了预案,当雪灾后的消息送到华京的时候,一切与赈灾相关的准备事宜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赈灾,正常情况下都会派一个朝中官员作为钦差到当地去,这是一个油水很大的肥差,所以很多人都想把这个差事收入囊中。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了林清旭,一个新入朝没多久的人。
不过也有一些人想到了林清旭与林雅歆之间的关系,了然的笑了。看来这裙带关系还是很重要的,怪不得即使知道宫里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还是有那么多人想把女儿送到宫里去。这不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就算不能行,也只不过是损失一个女子罢了。
柳石缘之流本来想把这件事抢过来给家中不能继承家业的次子得一些好处,但是看李奕乾心意已决也就没有劝他,只是心中想着私下做些什么。不过李奕乾也料到了他们的想法,早就想好了办法让他们没心思在这件事上费心思。
林清旭接到他的命令的时候心中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先前李奕乾陪着林雅歆去御史府的时候就已经跟他简单说过这件事,那时只是一个预安排,提前说就是想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而李奕乾把这件事交给林清旭也不仅仅是因为林雅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他很想快速提升林雅歆的家世,但是这些都是急不得的,只能一步一步来,不然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那么林府站得有多高就会摔得有多惨。
林家所有的主要人物他都让龙御调查过,其中哪些是有才华可以用的他心中都有数。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林家的后人中还是有很多有才华的学子,比如林清熙,这也是上次他为什么要把林清旭的事情交给他出面的原因。而林清旭的能力比林清熙要高,不然的话身为丞相之女的王锦云也不会对他倾心至此。
想要提升一个家族的地位是需要徐徐渐进的,李奕乾的想法是慢慢让那些有功名的年轻人入仕,他会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做出政绩才能升官。
因为是李奕乾私下跟林清旭说的,所以林如淳在朝上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很是震惊。同时伴随的还有大大的担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盯着的差事,却被他们家得到了,难免会有人暗中下绊子。到时候办不好,旭儿的前途就全毁了。心中想着回家要好好跟他商量一下,一定不能出错。这件事如果办好了,那旭儿升官就是肯定的了,想到这里,心中又有些激动。
跟他们详细的商讨了一下具体的事情,李奕乾就宣布散朝了。为了防止有人从中做手脚,他放了狠话出去,只要有人从中捣乱,被抓到的无论官位高低一律斩首。
同时,他也提到了跟岚国边境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让兵部的人提前预备下了。想必有了这件事作掩护,那些武将们暂时不会有心思关注林清旭了,毕竟现在算是和平年代,军功没那么多机会拿。但是对于武将来说,军功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打了胜仗才能升官,才会有赏赐。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柳石缘为什么能那么嚣张?张家为什么出了一位皇后?这都是因为他们两家如今的家主于社稷有大功,这才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有了备战一时吸引众人的眼球,林清旭作为钦差一事倒是没那么显眼了,即使有些人想做小动作也被李奕乾的人摆平了。不论外面那些人再怎么议论,很快,林清旭就带着李奕乾的令牌离京办差了,这是他走向华国政坛中心的第一步。
在他离开以后,满朝上下都急切的关注着华岚边境的消息,为的就是得到第一手的情报,好让自己那边的人能得到那个立功的机会。
二月初的时候,边关传来的消息说岚国边境有调动兵将的痕迹,当地的官员立刻就写奏折送进京,这天正在上朝就有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进宫。守在外面的人一听是八百里加急的事情,半分也不敢耽搁就跑进去通报。
朝中的那些大臣们知道这件事后并不是太担心,如李奕乾所料,他们心中对这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都想从中捞些军功回去。因着奏折直接送到了朝上,而那些人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他们当天就讨论了起来。
多方势力此时都想方设法的争取这次出征的机会,殊不知李奕乾心中早有计划。甚至,这次战事能够打起来也有他的手笔在其中。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测试,只要那些人能抓住机会,他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如果他们想找死的话,他也不会再放过他们。
此时,朝中就为了究竟应该让谁做主帅一事起了争执。
“皇上,臣认为此战应该交由柳将军担任主帅。柳将军早年参加了不少的战事,对敌之事最有经验!”一个柳石缘派系的人这样说。听起来十分的有道理,要知道打仗不比别的,经验还是十分重要的。
“哼,柳将军从未去过华岚边境,何谈对战经验?臣以为当派安国公前往,当年安国公府的军功就是在华岚边境挣下的,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想必安国公也传承了先祖的手段。”赵景麾下的武将说。
他说的不错,安国公府的成名战确实是在华岚边境,但是当年在战场上的并不是这一代的安国公,赵景可是一个确确实实没上过战场的新人。他们只是想着这次岚国只是趁乱想捞些好处,并不会出动太多的人,所以赵景才想着去磨练一下,顺便捡个军功回来,至于排兵布将的本领,他虽然没有实践过,但是心中所了解的东西也不少。毕竟这是安国公府立身朝堂的底气。
“此事事关我朝边境安危,岂能儿戏?安国公从未上过战场,实在不是个合适的人选。臣以为还是应当派柳将军前去。”
柳石缘因为上次柳渠的事情被削去了大将军的称号,如今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再立新功拿回那个称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同的。要知道满朝上下也只有两个大将军,一个是柳石缘,另一个则是先后的父亲镇北大将军。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震慑与肯定。
……
等到那些人激烈的争吵过后,孙泽站出来说:“臣以为,如今朝中的武将大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也需一番历练。此次虽说是华岚之争,但到底只是局部的纷争,臣以为,让那些未曾上过战场的人去试试是最好不过的。一来,若是那人当真有能力,也是为我朝增添一员虎将,若是不行,有整个国家在背后撑着,损失也不会过大。”
“况,柳将军先前是因病才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此时重出沙场恐会加重病情,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种地步不是?”
他的话说完,不少人才意识到柳石缘当初回京的原因来。当初,镇南镇北两位大将军各守一方,威慑着敌国,后来一次意外,柳石缘受伤伤了身体本元才请求回京来。而镇北大将军依旧守在北方,就连皇后张颖尘逝世都没能回来看一眼。
“臣认为永安侯说的有理,若是柳将军出征,到时未到边关人却病倒了,那对我国的士气可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还望皇上三思!”
“望皇上三思!”孙泽的一番话给了赵景一派的人不少的信心,他们坚信这件事一定会落到安国公的手里,毕竟柳石缘的身体状况是众所周知的。示意,他们纷纷跪地请求。
而柳石缘一派的人虽然想要辩驳,但是自身也知道那些人说的是实情,柳将军的身体确实经不起舟车劳顿之苦,到时候阵前换将于战事不利。所以也都默不作声。
至于其他那些派系的声音,在刚开始就直接被两方的人压了下去。这样好的事情,他们这两个最大的集团还抢不过来呢,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就这样,在孙泽出言之后,赵景一派的人以压倒性的声势拿下了这件事。当然,这也跟李奕乾的预期是相吻合的,不然也不会孙泽那一句有如神助的话。
最终,就在这一天的早朝,派去边境的人选被很快的确定了下来,正是安国公赵景。
散朝了,李奕乾离开之后,百官之中自是有一番有趣的景象。有的恭喜赵景,有的则是不屑,更有的抱着看好戏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