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互相推诿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到两人默不作声,朱国相说出了今天的他邀请两人议事的意图:“其实我们守住凤阳也非不可能,只不过情况特殊,需要杨大人和杨公公首肯。”
    “哦?能守住凤阳?只要皇陵可保无恙,什么事情都好说。”杨御蕃连忙说道。
    “没错,先保住皇陵为上。”杨泽也表示同意,如果凤阳皇陵有什么损失,他这个留守太监肯定是第一个倒霉的。
    朱国相看了看两人说道:“如果我军进入皇陵守卫当保无辜。”
    朱国相的意思是放弃没有城墙的凤阳府城,将官军全都拉到皇陵中防守。当年朱元璋为皇陵修建了三道城墙,如果官军进入皇陵防守,足以对抗缺乏攻城器械的农民军。
    可是朱国相的这个想法,让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官军进入皇陵防守,算是个目前最佳的防御策略,但有个无法逾越的问题。因为大明律有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私自进入皇陵范围之内就是斩立决的罪过。
    朱国相之所以将这个想法在两人面前提出,就是为了分担进入皇陵的罪责,这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凤阳留守太监杨泽。他的职务类似于钦差大臣兼皇陵主管,如果有他的首肯,官军进入皇陵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了。
    杨御蕃也很清楚朱国相的想法,他当即转头看向了杨泽。此时杨泽心中思绪百转,他知道如今的情况非常棘手,如果被农民军攻入皇陵有所破坏,他的罪责将会非常重。如果他同意官军进入皇陵守御胜利了还好说,万一失败就是罪上加罪,而且更可怕的是失败以后,罪责就是他一个人的。没有人分担罪责,杨泽必然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如果不同意官军进入皇陵情况就不一样了,朱国相与农民军在野外交战,如果败了他和杨御蕃就要付主要责任,这属于守土不利。杨泽在其中的责任就要小得多了,因为是两人守土不利才会造成皇陵失守,这样杨泽说不定还有活下来的机会。
    想到这里杨泽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微微一笑说道:“朱总兵说笑了,大明律明令禁止任何人私入皇陵,否则就是斩立决的刑法。我一个小小的留守太监,如何有决定官军进入皇陵的权力?我看此事还是要两位大人商议才好,我只辅助二位即可。”
    杨泽摆明了是推卸责任,如果文武官员都同意进入皇陵守卫,他也没有异议。一旦朱国相兵败,他完全可以反咬一口,找个对方强行进入皇陵,他无法阻挡之类的借口就能完全脱身了。
    杨御蕃才不会傻到去接这个话,失土有责的确会丢了官职,但守卫皇陵是凤阳总兵和留守太监的事情。他丢了凤阳顶多是丢官罢职,如果加上皇陵被毁的罪责那就是斩立决甚至凌迟处死了。
    见到两人都看向了他,杨御蕃摇头道:“此事还需二位费心了,我打算为国捐躯,即刻前往霍邱县城阻挡流贼,我们后会无期了。”他说完起身就要走。杨御蕃的做法可谓相当老道,霍邱县城也是凤阳府治下,他前往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霍邱县城在北面,等于是在流贼前往凤阳府的路上,他去那里可以说是亲赴前线坚守。
    问题是现在谁都看得出来,流贼就是冲着凤阳来的,霍邱县城对方恐怕根本不屑一顾,杨御蕃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卸。只要上面有人说两句好话,甚至连丢官都不会,他等于临阵脱逃还能得个奋勇当先的好名声,朱国相和杨泽如何肯罢休。
    杨泽上前拉住杨御蕃说道:“巡抚大人恐怕此事不妥,如今流贼向着凤阳府而来,你却前往霍邱县城就是临阵脱逃,我定然要向上面禀报。”
    “哼,守护皇陵那是留守太监的责任,你手下不是有卫队吗?这与我何干?”杨御蕃甩手道:“更何况本官守土有责,前往霍邱县城无可厚非。”
    “大人此话差矣,身为凤阳巡抚却在危急关头前往霍邱县城,显然是弃皇陵与不顾,恐怕其中有失稳妥。”朱国相冷然道:“我身为凤阳总兵,有权临阵决断斩首脱逃之人,如果巡抚大人要走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朱国相的意思很明白,现在他恐怕是难逃罪责,如果杨御蕃要临阵脱逃,他大不了拉上对方一块死,还给对方按上个临阵脱逃的帽子直接斩首。杨御蕃听得脸色大变,他知道朱国相绝对做得出来,要是他敢逃走恐怕立刻人头落地。
    杨御蕃看了看满脸怒色的两人说道:“既然大家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就不要互相推诿了。我们三人联名签署命令,让官军进入皇陵防守,否则就等死吧。”三人推诿的半天,就是因为没人肯担这个责任。既然杨御蕃将话挑明了,大家也就不需要再扯皮了。要不然就是大家眼睁睁看着一起死,要不然就担着天大的干系死中求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看了看另外两人的神色,杨泽咬牙说道:“洒家同意了,大家联名出了事一起连坐,好过在这里等死。”
    既然杨泽同意,朱国相的目的也达到了,他立刻表示同意。杨御蕃命人取来纸笔,刷刷点点的写出一份命令,并在上面签了字,随后他将笔递给了杨泽。杨泽颤巍巍的接过毛笔,看了看命令的内容道:“这样不行,必须加上一条,官军只可进入外城。”
    “外城?”朱国相急了:“外城的土城墙周长二十八里设有六门,我四千官军如何防守?至少也要进入砖城才行。”
    朱国相所说的砖城就是皇陵的第二层城墙,其周长有六里左右,相对于四千官军也是太长了些,只不过要进入最里面的皇城肯定不行,而且祭祀用的享殿等建筑都在砖城之内,一旦被毁也要遭到斥责的。
    可是要进入砖城杨泽却不干了:“砖城之内斋宫、鼓房、天池、膳厨、享殿哪一个出了问题你敢担待?那些官军万一有所破坏,你去顶罪砍头吗?你的官军进入皇陵最多只能在土城,砖城自有皇陵卫队守御,否则免谈。我宁可被斩首,也不愿意担这个纵兵劫掠皇陵的责任被凌迟。” ↑返回顶部↑
    见到两人默不作声,朱国相说出了今天的他邀请两人议事的意图:“其实我们守住凤阳也非不可能,只不过情况特殊,需要杨大人和杨公公首肯。”
    “哦?能守住凤阳?只要皇陵可保无恙,什么事情都好说。”杨御蕃连忙说道。
    “没错,先保住皇陵为上。”杨泽也表示同意,如果凤阳皇陵有什么损失,他这个留守太监肯定是第一个倒霉的。
    朱国相看了看两人说道:“如果我军进入皇陵守卫当保无辜。”
    朱国相的意思是放弃没有城墙的凤阳府城,将官军全都拉到皇陵中防守。当年朱元璋为皇陵修建了三道城墙,如果官军进入皇陵防守,足以对抗缺乏攻城器械的农民军。
    可是朱国相的这个想法,让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官军进入皇陵防守,算是个目前最佳的防御策略,但有个无法逾越的问题。因为大明律有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私自进入皇陵范围之内就是斩立决的罪过。
    朱国相之所以将这个想法在两人面前提出,就是为了分担进入皇陵的罪责,这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凤阳留守太监杨泽。他的职务类似于钦差大臣兼皇陵主管,如果有他的首肯,官军进入皇陵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了。
    杨御蕃也很清楚朱国相的想法,他当即转头看向了杨泽。此时杨泽心中思绪百转,他知道如今的情况非常棘手,如果被农民军攻入皇陵有所破坏,他的罪责将会非常重。如果他同意官军进入皇陵守御胜利了还好说,万一失败就是罪上加罪,而且更可怕的是失败以后,罪责就是他一个人的。没有人分担罪责,杨泽必然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如果不同意官军进入皇陵情况就不一样了,朱国相与农民军在野外交战,如果败了他和杨御蕃就要付主要责任,这属于守土不利。杨泽在其中的责任就要小得多了,因为是两人守土不利才会造成皇陵失守,这样杨泽说不定还有活下来的机会。
    想到这里杨泽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微微一笑说道:“朱总兵说笑了,大明律明令禁止任何人私入皇陵,否则就是斩立决的刑法。我一个小小的留守太监,如何有决定官军进入皇陵的权力?我看此事还是要两位大人商议才好,我只辅助二位即可。”
    杨泽摆明了是推卸责任,如果文武官员都同意进入皇陵守卫,他也没有异议。一旦朱国相兵败,他完全可以反咬一口,找个对方强行进入皇陵,他无法阻挡之类的借口就能完全脱身了。
    杨御蕃才不会傻到去接这个话,失土有责的确会丢了官职,但守卫皇陵是凤阳总兵和留守太监的事情。他丢了凤阳顶多是丢官罢职,如果加上皇陵被毁的罪责那就是斩立决甚至凌迟处死了。
    见到两人都看向了他,杨御蕃摇头道:“此事还需二位费心了,我打算为国捐躯,即刻前往霍邱县城阻挡流贼,我们后会无期了。”他说完起身就要走。杨御蕃的做法可谓相当老道,霍邱县城也是凤阳府治下,他前往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霍邱县城在北面,等于是在流贼前往凤阳府的路上,他去那里可以说是亲赴前线坚守。
    问题是现在谁都看得出来,流贼就是冲着凤阳来的,霍邱县城对方恐怕根本不屑一顾,杨御蕃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卸。只要上面有人说两句好话,甚至连丢官都不会,他等于临阵脱逃还能得个奋勇当先的好名声,朱国相和杨泽如何肯罢休。
    杨泽上前拉住杨御蕃说道:“巡抚大人恐怕此事不妥,如今流贼向着凤阳府而来,你却前往霍邱县城就是临阵脱逃,我定然要向上面禀报。”
    “哼,守护皇陵那是留守太监的责任,你手下不是有卫队吗?这与我何干?”杨御蕃甩手道:“更何况本官守土有责,前往霍邱县城无可厚非。”
    “大人此话差矣,身为凤阳巡抚却在危急关头前往霍邱县城,显然是弃皇陵与不顾,恐怕其中有失稳妥。”朱国相冷然道:“我身为凤阳总兵,有权临阵决断斩首脱逃之人,如果巡抚大人要走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朱国相的意思很明白,现在他恐怕是难逃罪责,如果杨御蕃要临阵脱逃,他大不了拉上对方一块死,还给对方按上个临阵脱逃的帽子直接斩首。杨御蕃听得脸色大变,他知道朱国相绝对做得出来,要是他敢逃走恐怕立刻人头落地。
    杨御蕃看了看满脸怒色的两人说道:“既然大家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就不要互相推诿了。我们三人联名签署命令,让官军进入皇陵防守,否则就等死吧。”三人推诿的半天,就是因为没人肯担这个责任。既然杨御蕃将话挑明了,大家也就不需要再扯皮了。要不然就是大家眼睁睁看着一起死,要不然就担着天大的干系死中求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看了看另外两人的神色,杨泽咬牙说道:“洒家同意了,大家联名出了事一起连坐,好过在这里等死。”
    既然杨泽同意,朱国相的目的也达到了,他立刻表示同意。杨御蕃命人取来纸笔,刷刷点点的写出一份命令,并在上面签了字,随后他将笔递给了杨泽。杨泽颤巍巍的接过毛笔,看了看命令的内容道:“这样不行,必须加上一条,官军只可进入外城。”
    “外城?”朱国相急了:“外城的土城墙周长二十八里设有六门,我四千官军如何防守?至少也要进入砖城才行。”
    朱国相所说的砖城就是皇陵的第二层城墙,其周长有六里左右,相对于四千官军也是太长了些,只不过要进入最里面的皇城肯定不行,而且祭祀用的享殿等建筑都在砖城之内,一旦被毁也要遭到斥责的。
    可是要进入砖城杨泽却不干了:“砖城之内斋宫、鼓房、天池、膳厨、享殿哪一个出了问题你敢担待?那些官军万一有所破坏,你去顶罪砍头吗?你的官军进入皇陵最多只能在土城,砖城自有皇陵卫队守御,否则免谈。我宁可被斩首,也不愿意担这个纵兵劫掠皇陵的责任被凌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