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主动决战
只要将唐军在欧洲的主力部队消灭,伊里奇侯爵就可以长驱直入,至少夺回鄂毕河以西的全部土地。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功绩足以让他达到俄国陆军总司令的职位,他的家族也会因此而兴旺起来。
想到此战的巨大利益,伊里奇侯爵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南部各部队停止进攻,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他同时命令尼古拉伯爵谨守城市,不得外出作战。为了确保优势,伊里奇侯爵还给国内发出了求援信,他以唐军正在增兵为借口,要求国内给他再抽调三万哥萨克骑兵,同时将新一批到货的簧轮枪调拨过来使用。
看到了伊里奇侯爵的信,国内几大掌权的贵族与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商量此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机会。只要给伊里奇侯爵足够的兵力,说不定他们就能反败为胜,将唐军占据的土地全都夺回来。
俄国人始终不明白,大明帝国距离乌拉尔山千里迢迢,唐军派出这么多军队,他们的后勤是如何解决的。不过在懂军事的贵族们商讨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唐军至少征调了五十万民夫参与到武器弹药的运送工作中来,这样的补给线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俄军一战消灭对方大部分有生力量,唐军将难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兵力,这样俄国的胜局可期。
为了达到伊里奇侯爵所说的战役目的,俄国政府几乎是倾其所有,不但给他从西部战线抽调了三万哥萨克骑兵增援,还将最新一批的六万支簧轮枪全都调拨给了他,同时国内甚至将最精锐的皇家近卫军团十万人调往东方,交给伊里奇侯爵统一指挥。
俄军可谓是一场豪赌,将所有能用的机动兵力全都压了上去,希望能够一战定乾坤。在接收这些兵力和武器之后,伊里奇侯爵信心大增,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决战的实力,遂决定主动出击。
这一次伊里奇侯爵的进攻选在了乌拉尔山的中路,这里虽然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中间却有一片开阔的丘陵地带,这里地形的平均高度还不足一百米,地域宽阔没有河流阻隔,是大兵团作战的理想战场。
更让伊里奇侯爵满意的,是此地处于整个战线的中间点。如今他们在南部几个城市遭遇了激烈抵抗,显然有大量唐军驻守,而在北部唐军骑兵又发动了几次大战,说明人数也不少。根据伊里奇侯爵的判断,对方在南北两线构筑重兵,中路必然是兵力空虚的。
如果俄军能够从中路突破,甚至占领乌拉尔山脉中路一线,就能够拥有一块稳定的防线,挡住对方的反击。同时将唐军南北两路的重兵分隔开,到时候他再集中大军各个击破,唐军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为了达到这个作战目的,伊里奇侯爵将所有机动兵力都调动了起来。北方有尼古拉伯爵的十万人防守,只要他们谨守城市,唐军也无法攻破。
南部俄军战线是沿着卡马河布防的,这里留下十万人,也足够抵挡唐军可能的渡河进攻了,这样他就能抽调出三十万步兵和三万哥萨克骑兵用于中路突破。如果再加上国内支援的皇家近卫军团和三万哥萨克骑兵,他就有了四十六万大军的兵力。
拥有这么多的军队,伊里奇侯爵认为根本不用怕唐军,因为根据他的判断,以唐军如此绵长的补给线应付高强度作战,就算他们调动百万民夫,最多也就只能保障前线三十万大军的作战物资补给,再多恐怕就无法支撑了。
对方需要留下部分军队挡住南北两线的俄军,所以他们能够用于正面的至多不过二十万兵力,这样他就有了一倍以上的优势,胜利是没有问题的。
伊里奇侯爵的判断没有什么大错误,因为处于前线的唐军的确只有三十万人,这还是算上刚刚编组完成的两个骑兵军。当然这些部队并非依靠什么百万民夫提供补给的,而是利用已经修到彼尔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依靠着复线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沿线各省生产的物资得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保证了唐军作战物资的充足。但是唐军的土地太过广大了,处处都需要防守,尤其是在南方还有一群来去如风的满蒙骑兵,这是现在唐军无力去管,但又不得不重兵防守的。
在沿线被牵制了大量兵力之后,唐军能够投入欧洲战场的,也只有三十万部队了。这其中包括袁崇焕的第四军和刘体纯的第七军,这是两个战斗力很强的野战军,也是步兵的主要力量,另外是满桂的第二骑兵军和赵率教的第三骑兵军,还有负责防守城池的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就是唐军的全部兵力了。
负责前线侦察的血狼团和负责情报的夜枭很快传来了侦察情报,这些情报全都汇总到作为临时前线总指挥的袁崇焕手中,他与副总指挥刘体纯研究了大半夜,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俄军准备用大军中央突破,一举撕裂唐军防线分而歼之。
在得出这个情报之后,袁崇焕立刻发出紧急命令,抽调两个野战军和两个骑兵军在索利卡姆斯克做好战斗准备,迎击可能到来的俄军部队,至于南北两线的防守任务,则交给了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执行。
与此同时,血狼团全部以小队为单位渗透进入对方境内,随时监视俄军的动向。这支朱聿键手下最强大的特种部队,能够以单人携带武器弹药和口粮的情况下,不依靠任何后勤支援,在外执行两个月以上的任务,足以承担深入敌后的侦察。
唐军已经和俄军都在积极准备着,一场东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作战即将展开。唐军首先在乌拉尔山一线布防,两个骑兵军分别派出一个师,以营为单位沿着两河中间的狭长地带前出。他们承担了试探俄军虚实,寻找敌人作战弱点的任务。 ↑返回顶部↑
想到此战的巨大利益,伊里奇侯爵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南部各部队停止进攻,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他同时命令尼古拉伯爵谨守城市,不得外出作战。为了确保优势,伊里奇侯爵还给国内发出了求援信,他以唐军正在增兵为借口,要求国内给他再抽调三万哥萨克骑兵,同时将新一批到货的簧轮枪调拨过来使用。
看到了伊里奇侯爵的信,国内几大掌权的贵族与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商量此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机会。只要给伊里奇侯爵足够的兵力,说不定他们就能反败为胜,将唐军占据的土地全都夺回来。
俄国人始终不明白,大明帝国距离乌拉尔山千里迢迢,唐军派出这么多军队,他们的后勤是如何解决的。不过在懂军事的贵族们商讨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唐军至少征调了五十万民夫参与到武器弹药的运送工作中来,这样的补给线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俄军一战消灭对方大部分有生力量,唐军将难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兵力,这样俄国的胜局可期。
为了达到伊里奇侯爵所说的战役目的,俄国政府几乎是倾其所有,不但给他从西部战线抽调了三万哥萨克骑兵增援,还将最新一批的六万支簧轮枪全都调拨给了他,同时国内甚至将最精锐的皇家近卫军团十万人调往东方,交给伊里奇侯爵统一指挥。
俄军可谓是一场豪赌,将所有能用的机动兵力全都压了上去,希望能够一战定乾坤。在接收这些兵力和武器之后,伊里奇侯爵信心大增,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决战的实力,遂决定主动出击。
这一次伊里奇侯爵的进攻选在了乌拉尔山的中路,这里虽然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中间却有一片开阔的丘陵地带,这里地形的平均高度还不足一百米,地域宽阔没有河流阻隔,是大兵团作战的理想战场。
更让伊里奇侯爵满意的,是此地处于整个战线的中间点。如今他们在南部几个城市遭遇了激烈抵抗,显然有大量唐军驻守,而在北部唐军骑兵又发动了几次大战,说明人数也不少。根据伊里奇侯爵的判断,对方在南北两线构筑重兵,中路必然是兵力空虚的。
如果俄军能够从中路突破,甚至占领乌拉尔山脉中路一线,就能够拥有一块稳定的防线,挡住对方的反击。同时将唐军南北两路的重兵分隔开,到时候他再集中大军各个击破,唐军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为了达到这个作战目的,伊里奇侯爵将所有机动兵力都调动了起来。北方有尼古拉伯爵的十万人防守,只要他们谨守城市,唐军也无法攻破。
南部俄军战线是沿着卡马河布防的,这里留下十万人,也足够抵挡唐军可能的渡河进攻了,这样他就能抽调出三十万步兵和三万哥萨克骑兵用于中路突破。如果再加上国内支援的皇家近卫军团和三万哥萨克骑兵,他就有了四十六万大军的兵力。
拥有这么多的军队,伊里奇侯爵认为根本不用怕唐军,因为根据他的判断,以唐军如此绵长的补给线应付高强度作战,就算他们调动百万民夫,最多也就只能保障前线三十万大军的作战物资补给,再多恐怕就无法支撑了。
对方需要留下部分军队挡住南北两线的俄军,所以他们能够用于正面的至多不过二十万兵力,这样他就有了一倍以上的优势,胜利是没有问题的。
伊里奇侯爵的判断没有什么大错误,因为处于前线的唐军的确只有三十万人,这还是算上刚刚编组完成的两个骑兵军。当然这些部队并非依靠什么百万民夫提供补给的,而是利用已经修到彼尔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依靠着复线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沿线各省生产的物资得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保证了唐军作战物资的充足。但是唐军的土地太过广大了,处处都需要防守,尤其是在南方还有一群来去如风的满蒙骑兵,这是现在唐军无力去管,但又不得不重兵防守的。
在沿线被牵制了大量兵力之后,唐军能够投入欧洲战场的,也只有三十万部队了。这其中包括袁崇焕的第四军和刘体纯的第七军,这是两个战斗力很强的野战军,也是步兵的主要力量,另外是满桂的第二骑兵军和赵率教的第三骑兵军,还有负责防守城池的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就是唐军的全部兵力了。
负责前线侦察的血狼团和负责情报的夜枭很快传来了侦察情报,这些情报全都汇总到作为临时前线总指挥的袁崇焕手中,他与副总指挥刘体纯研究了大半夜,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俄军准备用大军中央突破,一举撕裂唐军防线分而歼之。
在得出这个情报之后,袁崇焕立刻发出紧急命令,抽调两个野战军和两个骑兵军在索利卡姆斯克做好战斗准备,迎击可能到来的俄军部队,至于南北两线的防守任务,则交给了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执行。
与此同时,血狼团全部以小队为单位渗透进入对方境内,随时监视俄军的动向。这支朱聿键手下最强大的特种部队,能够以单人携带武器弹药和口粮的情况下,不依靠任何后勤支援,在外执行两个月以上的任务,足以承担深入敌后的侦察。
唐军已经和俄军都在积极准备着,一场东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作战即将展开。唐军首先在乌拉尔山一线布防,两个骑兵军分别派出一个师,以营为单位沿着两河中间的狭长地带前出。他们承担了试探俄军虚实,寻找敌人作战弱点的任务。 ↑返回顶部↑
只要将唐军在欧洲的主力部队消灭,伊里奇侯爵就可以长驱直入,至少夺回鄂毕河以西的全部土地。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功绩足以让他达到俄国陆军总司令的职位,他的家族也会因此而兴旺起来。
想到此战的巨大利益,伊里奇侯爵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南部各部队停止进攻,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他同时命令尼古拉伯爵谨守城市,不得外出作战。为了确保优势,伊里奇侯爵还给国内发出了求援信,他以唐军正在增兵为借口,要求国内给他再抽调三万哥萨克骑兵,同时将新一批到货的簧轮枪调拨过来使用。
看到了伊里奇侯爵的信,国内几大掌权的贵族与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商量此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机会。只要给伊里奇侯爵足够的兵力,说不定他们就能反败为胜,将唐军占据的土地全都夺回来。
俄国人始终不明白,大明帝国距离乌拉尔山千里迢迢,唐军派出这么多军队,他们的后勤是如何解决的。不过在懂军事的贵族们商讨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唐军至少征调了五十万民夫参与到武器弹药的运送工作中来,这样的补给线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俄军一战消灭对方大部分有生力量,唐军将难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兵力,这样俄国的胜局可期。
为了达到伊里奇侯爵所说的战役目的,俄国政府几乎是倾其所有,不但给他从西部战线抽调了三万哥萨克骑兵增援,还将最新一批的六万支簧轮枪全都调拨给了他,同时国内甚至将最精锐的皇家近卫军团十万人调往东方,交给伊里奇侯爵统一指挥。
俄军可谓是一场豪赌,将所有能用的机动兵力全都压了上去,希望能够一战定乾坤。在接收这些兵力和武器之后,伊里奇侯爵信心大增,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决战的实力,遂决定主动出击。
这一次伊里奇侯爵的进攻选在了乌拉尔山的中路,这里虽然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中间却有一片开阔的丘陵地带,这里地形的平均高度还不足一百米,地域宽阔没有河流阻隔,是大兵团作战的理想战场。
更让伊里奇侯爵满意的,是此地处于整个战线的中间点。如今他们在南部几个城市遭遇了激烈抵抗,显然有大量唐军驻守,而在北部唐军骑兵又发动了几次大战,说明人数也不少。根据伊里奇侯爵的判断,对方在南北两线构筑重兵,中路必然是兵力空虚的。
如果俄军能够从中路突破,甚至占领乌拉尔山脉中路一线,就能够拥有一块稳定的防线,挡住对方的反击。同时将唐军南北两路的重兵分隔开,到时候他再集中大军各个击破,唐军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为了达到这个作战目的,伊里奇侯爵将所有机动兵力都调动了起来。北方有尼古拉伯爵的十万人防守,只要他们谨守城市,唐军也无法攻破。
南部俄军战线是沿着卡马河布防的,这里留下十万人,也足够抵挡唐军可能的渡河进攻了,这样他就能抽调出三十万步兵和三万哥萨克骑兵用于中路突破。如果再加上国内支援的皇家近卫军团和三万哥萨克骑兵,他就有了四十六万大军的兵力。
拥有这么多的军队,伊里奇侯爵认为根本不用怕唐军,因为根据他的判断,以唐军如此绵长的补给线应付高强度作战,就算他们调动百万民夫,最多也就只能保障前线三十万大军的作战物资补给,再多恐怕就无法支撑了。
对方需要留下部分军队挡住南北两线的俄军,所以他们能够用于正面的至多不过二十万兵力,这样他就有了一倍以上的优势,胜利是没有问题的。
伊里奇侯爵的判断没有什么大错误,因为处于前线的唐军的确只有三十万人,这还是算上刚刚编组完成的两个骑兵军。当然这些部队并非依靠什么百万民夫提供补给的,而是利用已经修到彼尔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依靠着复线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沿线各省生产的物资得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保证了唐军作战物资的充足。但是唐军的土地太过广大了,处处都需要防守,尤其是在南方还有一群来去如风的满蒙骑兵,这是现在唐军无力去管,但又不得不重兵防守的。
在沿线被牵制了大量兵力之后,唐军能够投入欧洲战场的,也只有三十万部队了。这其中包括袁崇焕的第四军和刘体纯的第七军,这是两个战斗力很强的野战军,也是步兵的主要力量,另外是满桂的第二骑兵军和赵率教的第三骑兵军,还有负责防守城池的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就是唐军的全部兵力了。
负责前线侦察的血狼团和负责情报的夜枭很快传来了侦察情报,这些情报全都汇总到作为临时前线总指挥的袁崇焕手中,他与副总指挥刘体纯研究了大半夜,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俄军准备用大军中央突破,一举撕裂唐军防线分而歼之。
在得出这个情报之后,袁崇焕立刻发出紧急命令,抽调两个野战军和两个骑兵军在索利卡姆斯克做好战斗准备,迎击可能到来的俄军部队,至于南北两线的防守任务,则交给了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执行。
与此同时,血狼团全部以小队为单位渗透进入对方境内,随时监视俄军的动向。这支朱聿键手下最强大的特种部队,能够以单人携带武器弹药和口粮的情况下,不依靠任何后勤支援,在外执行两个月以上的任务,足以承担深入敌后的侦察。
唐军已经和俄军都在积极准备着,一场东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作战即将展开。唐军首先在乌拉尔山一线布防,两个骑兵军分别派出一个师,以营为单位沿着两河中间的狭长地带前出。他们承担了试探俄军虚实,寻找敌人作战弱点的任务。
想到此战的巨大利益,伊里奇侯爵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南部各部队停止进攻,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他同时命令尼古拉伯爵谨守城市,不得外出作战。为了确保优势,伊里奇侯爵还给国内发出了求援信,他以唐军正在增兵为借口,要求国内给他再抽调三万哥萨克骑兵,同时将新一批到货的簧轮枪调拨过来使用。
看到了伊里奇侯爵的信,国内几大掌权的贵族与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商量此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机会。只要给伊里奇侯爵足够的兵力,说不定他们就能反败为胜,将唐军占据的土地全都夺回来。
俄国人始终不明白,大明帝国距离乌拉尔山千里迢迢,唐军派出这么多军队,他们的后勤是如何解决的。不过在懂军事的贵族们商讨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唐军至少征调了五十万民夫参与到武器弹药的运送工作中来,这样的补给线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俄军一战消灭对方大部分有生力量,唐军将难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兵力,这样俄国的胜局可期。
为了达到伊里奇侯爵所说的战役目的,俄国政府几乎是倾其所有,不但给他从西部战线抽调了三万哥萨克骑兵增援,还将最新一批的六万支簧轮枪全都调拨给了他,同时国内甚至将最精锐的皇家近卫军团十万人调往东方,交给伊里奇侯爵统一指挥。
俄军可谓是一场豪赌,将所有能用的机动兵力全都压了上去,希望能够一战定乾坤。在接收这些兵力和武器之后,伊里奇侯爵信心大增,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决战的实力,遂决定主动出击。
这一次伊里奇侯爵的进攻选在了乌拉尔山的中路,这里虽然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中间却有一片开阔的丘陵地带,这里地形的平均高度还不足一百米,地域宽阔没有河流阻隔,是大兵团作战的理想战场。
更让伊里奇侯爵满意的,是此地处于整个战线的中间点。如今他们在南部几个城市遭遇了激烈抵抗,显然有大量唐军驻守,而在北部唐军骑兵又发动了几次大战,说明人数也不少。根据伊里奇侯爵的判断,对方在南北两线构筑重兵,中路必然是兵力空虚的。
如果俄军能够从中路突破,甚至占领乌拉尔山脉中路一线,就能够拥有一块稳定的防线,挡住对方的反击。同时将唐军南北两路的重兵分隔开,到时候他再集中大军各个击破,唐军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为了达到这个作战目的,伊里奇侯爵将所有机动兵力都调动了起来。北方有尼古拉伯爵的十万人防守,只要他们谨守城市,唐军也无法攻破。
南部俄军战线是沿着卡马河布防的,这里留下十万人,也足够抵挡唐军可能的渡河进攻了,这样他就能抽调出三十万步兵和三万哥萨克骑兵用于中路突破。如果再加上国内支援的皇家近卫军团和三万哥萨克骑兵,他就有了四十六万大军的兵力。
拥有这么多的军队,伊里奇侯爵认为根本不用怕唐军,因为根据他的判断,以唐军如此绵长的补给线应付高强度作战,就算他们调动百万民夫,最多也就只能保障前线三十万大军的作战物资补给,再多恐怕就无法支撑了。
对方需要留下部分军队挡住南北两线的俄军,所以他们能够用于正面的至多不过二十万兵力,这样他就有了一倍以上的优势,胜利是没有问题的。
伊里奇侯爵的判断没有什么大错误,因为处于前线的唐军的确只有三十万人,这还是算上刚刚编组完成的两个骑兵军。当然这些部队并非依靠什么百万民夫提供补给的,而是利用已经修到彼尔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依靠着复线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沿线各省生产的物资得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保证了唐军作战物资的充足。但是唐军的土地太过广大了,处处都需要防守,尤其是在南方还有一群来去如风的满蒙骑兵,这是现在唐军无力去管,但又不得不重兵防守的。
在沿线被牵制了大量兵力之后,唐军能够投入欧洲战场的,也只有三十万部队了。这其中包括袁崇焕的第四军和刘体纯的第七军,这是两个战斗力很强的野战军,也是步兵的主要力量,另外是满桂的第二骑兵军和赵率教的第三骑兵军,还有负责防守城池的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就是唐军的全部兵力了。
负责前线侦察的血狼团和负责情报的夜枭很快传来了侦察情报,这些情报全都汇总到作为临时前线总指挥的袁崇焕手中,他与副总指挥刘体纯研究了大半夜,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俄军准备用大军中央突破,一举撕裂唐军防线分而歼之。
在得出这个情报之后,袁崇焕立刻发出紧急命令,抽调两个野战军和两个骑兵军在索利卡姆斯克做好战斗准备,迎击可能到来的俄军部队,至于南北两线的防守任务,则交给了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执行。
与此同时,血狼团全部以小队为单位渗透进入对方境内,随时监视俄军的动向。这支朱聿键手下最强大的特种部队,能够以单人携带武器弹药和口粮的情况下,不依靠任何后勤支援,在外执行两个月以上的任务,足以承担深入敌后的侦察。
唐军已经和俄军都在积极准备着,一场东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作战即将展开。唐军首先在乌拉尔山一线布防,两个骑兵军分别派出一个师,以营为单位沿着两河中间的狭长地带前出。他们承担了试探俄军虚实,寻找敌人作战弱点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