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弘又往嘴里灌了一盏茶,而后才道:“之前不告诉‘他’,是因为那时候‘他’心思未定,若是知道阮家被皇后盯上,不知道要闹出什么是非来,如今是情势已定,阮家安康,自然可以借由来喜的口来安她的心。”
    一句话,几个他,虽未曾说明谁是谁,但是顾太医听得清楚。
    瞒着的总是小殿下,护着的总是阮女官。
    也对,自己骗自己是人之常事,护着心上之人是情之所至。
    顾太医笑着道:“既如此,殿下也能安心些。”
    如今董家已是倾颓之势,陈家半点后手都没有留,似乎有不灭尽不罢休的意思,董皇后自顾不暇,也就无心算计太子身边一个女官的家人。
    只要阮女官诸事和顺,太子殿下也就心绪平和,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是赵弘却没有顾太医想的那么乐观。
    他的指尖在茶盏口滑了一圈儿,轻声道:“你可知,孤为何让阮家搬离?”
    顾太医恭声回道:“微臣愚钝,还请殿下解惑。”
    赵弘语气淡淡:“因为派去守护的亲卫发现,除了董家,还有人在暗处悄然打探阮家消息,身份不明。”
    这让顾鹤轩颇感意外。
    虽说阮瑶在太子心中重若泰山,可在旁人眼中不过是宫中女官,万没有紧盯着不放的道理。
    董皇后会盯上阮瑶已经是除了昏招,怎么还会有旁人接近?
    连太子都查不出幕后之人,其中透着股子蹊跷。
    顾太医略想了想,道:“是否与董家有关?狗急必跳墙,病急乱投医,情急之下做些冲动之举也未可知。”
    大殿下拢了拢暖手炉,站起身来,缓声道:“此事还要细查,但其中内情顾卿就不必张扬了。”
    顾鹤轩躬身应是,不再多言。
    赵弘则是提了精神,脸上隐隐有了笑意,大步朝着内殿而去。
    而接下去的几天,众人各有事忙,来喜公公更是一连数日都未曾来找过阮瑶。
    直到花朝节前一天,阮女官才见到了满脸笑意的来喜。
    不得不说来喜公公办事着实高效。
    为了周全太子殿下的意思,还要照顾阮女官的心情,来喜等了几日才回禀,加上知道阮女官聪慧,故而他自己个儿在屋里对着镜子练了好些遍才来。
    至于前因后果,来喜公公也圆了个周全:“阮女官安心,有人传了信儿回来,说是在阮郎君的书院里见到二老,皆是安泰,是为了照顾郎君科考这才搬离住处,”而后,来喜神色自责,还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儿,“当日实在是我慌乱了些,听风就是雨,传了谎信儿害的阮姐姐担心,实在该打。”
    阮瑶正在拿着针线修补装桂花用的香囊,闻言,先是一笑,而后似乎想起了什么,笑容顿了顿,看向来喜轻声道:“这次给公公传的消息是否当真?”
    来喜连连点头:“千真万确。”消息出自太子殿下之口,他对阮姐姐极好,自是回护,如何能错。
    阮瑶又瞧了来喜两眼,而后笑了笑,点点头,递了盏茶过去:“辛苦公公了,既然无事便是最好的,我也能安心些,倒是劳烦你为我奔走,这份情我记下了。”说着,往来喜手中塞了个玉坠子。
    小小的,但玉很脆生,既不逾矩又透着精巧。
    来喜闻言连道不敢,见推辞不掉这才收下,心里则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他提心吊胆,生怕坏了殿下大事,又不能马上对阮瑶言明,生怕被瞧出什么破绽,故而来喜都不敢明着露面。
    现在好了,一切安泰,他也能自在许多。
    于是来喜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平信顺气后笑眯眯的对着阮瑶道:“那阮姐姐把之前的家书给我吧,赶巧我今儿个要出宫采买,路过角楼时我让人把信送出去。”
    阮瑶则是伸手拿起了剪子,剪断了丝线,声音温和浅淡:“无妨,既然知道家中无事也就不用着急了,之前那封我不知道放去哪儿了,回头写一封新的,劳烦公公帮我寄出。”
    “姐姐客气,哪里算是劳烦,给姐姐跑腿我求之不得呢。”
    阮瑶笑着捏了个蜜饯递给他,眼睛却是看向了手上用来绣香囊的丝线,沉默不语。
    待来喜走后,阮女官脸上立刻没了笑容,端起笸箩大步回了内室,紧紧的扣上了门。
    她将放在矮柜中的家书取出,并未拆开,只是盯着信封上的字瞧。
    阮瑶脸色微白,定下心神仔细思量,过了许久才轻声道:“不对,这事儿不对。”
    几日下来,她并没有闲着,而是细细的的去角楼那边打听消息。
    因为有可能牵扯贵人,故而阮瑶并未张扬,就连来喜夏儿都不知道她去做了什么。
    而赵弘这些日子都要为了凌汛忙碌,加上无论大殿下还是小太子都对自家瑶瑶全然信任,就如同灯下黑,分毫没注意到阮瑶平静低调的做了些事情。
    季二倒是天天跟着,可阮女官实在是过于平静安然了些,真的像是为了散心才去外面走走,与人都像是偶遇,说话都像是谈天,半分痕迹不漏,而阮瑶入内室后季二便不会继续跟,故而他根本察觉不出异样。
    亦无人知道,一直温柔和软弱柳扶风的她究竟会有多大本事,藏了多少心思。
    也不知阮瑶已经从各种消息中推算出了些事情。
    比如,从京城到自己的家乡,纵然骑马也要花上七日功夫。
    比如,出去送信的宫人,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尽数回还。
    如今来喜对自己说的话,无论是时间还是人选都对不上号。
    假若是托在外面的人帮忙,那三天前送信之人就尽数回宫,消息也该跟着传来才是,结果并无半点音讯。
    若是单独派去了人,只怕现在还没有到她家,何谈踪迹。
    可阮瑶对来喜颇为了解,她知道来喜公公不会平白无故的琢磨个假消息来糊弄自己,他除了听自己的,就只听太子的。
    会不会是太子传的话儿?
    阮瑶对这种假设连想都没想过。
    既如此,那就只能是有人故意给来喜透了风,让他轻信,来喜这才来安自己的心。
    一骗骗俩,当真是好盘算。
    阮瑶用力的抿紧嘴唇,将手上信笺重新放回了矮柜,定了定心神,觉得此事不好继续对着殿下隐瞒了。
    不单单关乎自己家人的安危,只怕与太子身边环伺之人也脱不开关系,早些提防总是好的。
    阮瑶便想着,待明日来喜采买归来,自己同他说清楚讲明白,到那时候一起对殿下言明,也算有根有据。
    而今日朝会用的时间甚久,大殿下一直到傍晚才下朝,又赶上要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故而回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赵弘进门时,闻到的便是一阵阵饭菜香气。
    因这之前小太子说想吃鱼,偏偏说完以后就换了人,大殿下怕那小笨蛋吃不到喜欢的就闹起来,故而连着几天晚上都让小厨房做的是鱼肉。
    有的清蒸,有的红烧,还有糖醋,总归是厨娘们各显其能,变的花样的做来吃。
    小太子自然吃得欢喜,大殿下为了哄孩子开心也就跟着吃鱼,可再好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吃,弄得他做梦都是炭烤锦鲤。
    说不清楚到底是吉利还是不吉利。
    今儿进门来,赵弘头一件事便是往桌上看去。
    难得没有看到鱼肉,而是一个大大的铜锅,里面整齐码放着各色食材。
    他不由得看向了阮瑶,便见阮女官笑着走上前来,分毫不见白日里的紧张担忧,只管伸手帮他解了披风,温声道:“奴婢瞧着殿下今日劳累,只怕午膳也用的不好,便让人支了个暖锅来,殿下若还想吃鱼,等下放些鱼片下去便是。”
    大殿下立刻道:“不用了,挺好的。”
    阮瑶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身去把披风挂到架子上。
    赵弘则是去洗了手,将身上厚重朝服褪下,摘了头冠,换了常服,一身清爽的坐到了桌前,却并不拿箸,而是等着阮瑶到身边坐下后才笑着道:“今儿这锅子看着就暖和,瑶瑶有心了,我很喜欢。”
    阮瑶给他夹了筷子菜,放到碗中,又盛了碗汤,递给他道:“殿下今日上朝,可有所得?”
    以前赵弘食不言寝不语,毕竟吃饭的时候也没谁敢和他聊天。
    可现在有阮瑶在,多和瑶瑶说说话便像是赚到似的。
    故而大殿下一边喝汤一边道:“说了说凌汛之事,如今灾害已平,不用过多担忧,等下我去写份折子递上去。”
    阮瑶点了点头,抬眼瞧了瞧他,轻声道:“那,明日殿下可有空闲?”
    空闲,怕是没有。
    要上折子,要练骑射,大殿下还给另一个自己准备了不少书册,也要明天看完。
    可是阮瑶问起时,大殿下毫不犹豫道:“有的,空闲多得很。”
    阮女官又给他添了碗汤,声音温润如水:“奴婢有些事情想要对殿下说。”
    赵弘看着她,不由得想会是何事。
    对了,明日是花朝节,宫中虽不太重视此节,可听说民间常常会在这日踏青赏红,想来自家瑶瑶也是准备同他一起过节的。
    倒是便宜了那人。
    大殿下心里泛酸,可面上半点不露,点头道:“好,我等着你。”
    阮瑶笑了笑,不再多言,只管拿起筷子一同用饭。
    待吃完暖锅,便是入夜了。
    大殿下去写有关凌汛防治赈灾的折子,阮瑶则是悄然将修补好的桂花香囊放回到了他的枕边,而后坐到软榻上,瞧着榻几上的笸箩发呆。
    摆弄了一下里面的针线,阮瑶抬眼看向了内室门扉。
    还是觉得不安。
    她知道季家兄弟武艺超群,也知道如今的东明宫如铁桶一般,但她实在没有办法全然放心。
    隐藏在暗处的歹人能蒙骗了来喜,说不准就能骗了季家兄弟。
    事关太子安危,她总要做点什么。
    于是阮女官从笸箩里拿出了线团,消无声息的拿出了一根丝线,在手中摩挲片刻,取了一根约莫四尺长的,仔细的将它分开。
    寻常绣线是单根的,看着细,可要是想要细分还是能继续劈开的。
    阮瑶便用针挑出了极细的一根缠在手腕上,宽大袖口正好能将丝线挡住。
    这时候,赵弘撂了笔,将折子放到一旁。
    阮瑶便将笸箩撂到一旁,而后起身走上前去,伺候太子洗漱。
    等收拾停当便已入亥时。
    阮瑶将被褥铺好,用香烛在帐子里熏了熏,而后推出来,放下烛台,扶着赵弘躺下,嘴里轻声哄道:“殿下,睡吧。”
    赵弘平躺下来,看了看阮瑶,闻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很快就闭上眼睛。
    好似已经进入梦乡。 ↑返回顶部↑
    赵弘又往嘴里灌了一盏茶,而后才道:“之前不告诉‘他’,是因为那时候‘他’心思未定,若是知道阮家被皇后盯上,不知道要闹出什么是非来,如今是情势已定,阮家安康,自然可以借由来喜的口来安她的心。”
    一句话,几个他,虽未曾说明谁是谁,但是顾太医听得清楚。
    瞒着的总是小殿下,护着的总是阮女官。
    也对,自己骗自己是人之常事,护着心上之人是情之所至。
    顾太医笑着道:“既如此,殿下也能安心些。”
    如今董家已是倾颓之势,陈家半点后手都没有留,似乎有不灭尽不罢休的意思,董皇后自顾不暇,也就无心算计太子身边一个女官的家人。
    只要阮女官诸事和顺,太子殿下也就心绪平和,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是赵弘却没有顾太医想的那么乐观。
    他的指尖在茶盏口滑了一圈儿,轻声道:“你可知,孤为何让阮家搬离?”
    顾太医恭声回道:“微臣愚钝,还请殿下解惑。”
    赵弘语气淡淡:“因为派去守护的亲卫发现,除了董家,还有人在暗处悄然打探阮家消息,身份不明。”
    这让顾鹤轩颇感意外。
    虽说阮瑶在太子心中重若泰山,可在旁人眼中不过是宫中女官,万没有紧盯着不放的道理。
    董皇后会盯上阮瑶已经是除了昏招,怎么还会有旁人接近?
    连太子都查不出幕后之人,其中透着股子蹊跷。
    顾太医略想了想,道:“是否与董家有关?狗急必跳墙,病急乱投医,情急之下做些冲动之举也未可知。”
    大殿下拢了拢暖手炉,站起身来,缓声道:“此事还要细查,但其中内情顾卿就不必张扬了。”
    顾鹤轩躬身应是,不再多言。
    赵弘则是提了精神,脸上隐隐有了笑意,大步朝着内殿而去。
    而接下去的几天,众人各有事忙,来喜公公更是一连数日都未曾来找过阮瑶。
    直到花朝节前一天,阮女官才见到了满脸笑意的来喜。
    不得不说来喜公公办事着实高效。
    为了周全太子殿下的意思,还要照顾阮女官的心情,来喜等了几日才回禀,加上知道阮女官聪慧,故而他自己个儿在屋里对着镜子练了好些遍才来。
    至于前因后果,来喜公公也圆了个周全:“阮女官安心,有人传了信儿回来,说是在阮郎君的书院里见到二老,皆是安泰,是为了照顾郎君科考这才搬离住处,”而后,来喜神色自责,还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儿,“当日实在是我慌乱了些,听风就是雨,传了谎信儿害的阮姐姐担心,实在该打。”
    阮瑶正在拿着针线修补装桂花用的香囊,闻言,先是一笑,而后似乎想起了什么,笑容顿了顿,看向来喜轻声道:“这次给公公传的消息是否当真?”
    来喜连连点头:“千真万确。”消息出自太子殿下之口,他对阮姐姐极好,自是回护,如何能错。
    阮瑶又瞧了来喜两眼,而后笑了笑,点点头,递了盏茶过去:“辛苦公公了,既然无事便是最好的,我也能安心些,倒是劳烦你为我奔走,这份情我记下了。”说着,往来喜手中塞了个玉坠子。
    小小的,但玉很脆生,既不逾矩又透着精巧。
    来喜闻言连道不敢,见推辞不掉这才收下,心里则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他提心吊胆,生怕坏了殿下大事,又不能马上对阮瑶言明,生怕被瞧出什么破绽,故而来喜都不敢明着露面。
    现在好了,一切安泰,他也能自在许多。
    于是来喜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平信顺气后笑眯眯的对着阮瑶道:“那阮姐姐把之前的家书给我吧,赶巧我今儿个要出宫采买,路过角楼时我让人把信送出去。”
    阮瑶则是伸手拿起了剪子,剪断了丝线,声音温和浅淡:“无妨,既然知道家中无事也就不用着急了,之前那封我不知道放去哪儿了,回头写一封新的,劳烦公公帮我寄出。”
    “姐姐客气,哪里算是劳烦,给姐姐跑腿我求之不得呢。”
    阮瑶笑着捏了个蜜饯递给他,眼睛却是看向了手上用来绣香囊的丝线,沉默不语。
    待来喜走后,阮女官脸上立刻没了笑容,端起笸箩大步回了内室,紧紧的扣上了门。
    她将放在矮柜中的家书取出,并未拆开,只是盯着信封上的字瞧。
    阮瑶脸色微白,定下心神仔细思量,过了许久才轻声道:“不对,这事儿不对。”
    几日下来,她并没有闲着,而是细细的的去角楼那边打听消息。
    因为有可能牵扯贵人,故而阮瑶并未张扬,就连来喜夏儿都不知道她去做了什么。
    而赵弘这些日子都要为了凌汛忙碌,加上无论大殿下还是小太子都对自家瑶瑶全然信任,就如同灯下黑,分毫没注意到阮瑶平静低调的做了些事情。
    季二倒是天天跟着,可阮女官实在是过于平静安然了些,真的像是为了散心才去外面走走,与人都像是偶遇,说话都像是谈天,半分痕迹不漏,而阮瑶入内室后季二便不会继续跟,故而他根本察觉不出异样。
    亦无人知道,一直温柔和软弱柳扶风的她究竟会有多大本事,藏了多少心思。
    也不知阮瑶已经从各种消息中推算出了些事情。
    比如,从京城到自己的家乡,纵然骑马也要花上七日功夫。
    比如,出去送信的宫人,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尽数回还。
    如今来喜对自己说的话,无论是时间还是人选都对不上号。
    假若是托在外面的人帮忙,那三天前送信之人就尽数回宫,消息也该跟着传来才是,结果并无半点音讯。
    若是单独派去了人,只怕现在还没有到她家,何谈踪迹。
    可阮瑶对来喜颇为了解,她知道来喜公公不会平白无故的琢磨个假消息来糊弄自己,他除了听自己的,就只听太子的。
    会不会是太子传的话儿?
    阮瑶对这种假设连想都没想过。
    既如此,那就只能是有人故意给来喜透了风,让他轻信,来喜这才来安自己的心。
    一骗骗俩,当真是好盘算。
    阮瑶用力的抿紧嘴唇,将手上信笺重新放回了矮柜,定了定心神,觉得此事不好继续对着殿下隐瞒了。
    不单单关乎自己家人的安危,只怕与太子身边环伺之人也脱不开关系,早些提防总是好的。
    阮瑶便想着,待明日来喜采买归来,自己同他说清楚讲明白,到那时候一起对殿下言明,也算有根有据。
    而今日朝会用的时间甚久,大殿下一直到傍晚才下朝,又赶上要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故而回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赵弘进门时,闻到的便是一阵阵饭菜香气。
    因这之前小太子说想吃鱼,偏偏说完以后就换了人,大殿下怕那小笨蛋吃不到喜欢的就闹起来,故而连着几天晚上都让小厨房做的是鱼肉。
    有的清蒸,有的红烧,还有糖醋,总归是厨娘们各显其能,变的花样的做来吃。
    小太子自然吃得欢喜,大殿下为了哄孩子开心也就跟着吃鱼,可再好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吃,弄得他做梦都是炭烤锦鲤。
    说不清楚到底是吉利还是不吉利。
    今儿进门来,赵弘头一件事便是往桌上看去。
    难得没有看到鱼肉,而是一个大大的铜锅,里面整齐码放着各色食材。
    他不由得看向了阮瑶,便见阮女官笑着走上前来,分毫不见白日里的紧张担忧,只管伸手帮他解了披风,温声道:“奴婢瞧着殿下今日劳累,只怕午膳也用的不好,便让人支了个暖锅来,殿下若还想吃鱼,等下放些鱼片下去便是。”
    大殿下立刻道:“不用了,挺好的。”
    阮瑶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身去把披风挂到架子上。
    赵弘则是去洗了手,将身上厚重朝服褪下,摘了头冠,换了常服,一身清爽的坐到了桌前,却并不拿箸,而是等着阮瑶到身边坐下后才笑着道:“今儿这锅子看着就暖和,瑶瑶有心了,我很喜欢。”
    阮瑶给他夹了筷子菜,放到碗中,又盛了碗汤,递给他道:“殿下今日上朝,可有所得?”
    以前赵弘食不言寝不语,毕竟吃饭的时候也没谁敢和他聊天。
    可现在有阮瑶在,多和瑶瑶说说话便像是赚到似的。
    故而大殿下一边喝汤一边道:“说了说凌汛之事,如今灾害已平,不用过多担忧,等下我去写份折子递上去。”
    阮瑶点了点头,抬眼瞧了瞧他,轻声道:“那,明日殿下可有空闲?”
    空闲,怕是没有。
    要上折子,要练骑射,大殿下还给另一个自己准备了不少书册,也要明天看完。
    可是阮瑶问起时,大殿下毫不犹豫道:“有的,空闲多得很。”
    阮女官又给他添了碗汤,声音温润如水:“奴婢有些事情想要对殿下说。”
    赵弘看着她,不由得想会是何事。
    对了,明日是花朝节,宫中虽不太重视此节,可听说民间常常会在这日踏青赏红,想来自家瑶瑶也是准备同他一起过节的。
    倒是便宜了那人。
    大殿下心里泛酸,可面上半点不露,点头道:“好,我等着你。”
    阮瑶笑了笑,不再多言,只管拿起筷子一同用饭。
    待吃完暖锅,便是入夜了。
    大殿下去写有关凌汛防治赈灾的折子,阮瑶则是悄然将修补好的桂花香囊放回到了他的枕边,而后坐到软榻上,瞧着榻几上的笸箩发呆。
    摆弄了一下里面的针线,阮瑶抬眼看向了内室门扉。
    还是觉得不安。
    她知道季家兄弟武艺超群,也知道如今的东明宫如铁桶一般,但她实在没有办法全然放心。
    隐藏在暗处的歹人能蒙骗了来喜,说不准就能骗了季家兄弟。
    事关太子安危,她总要做点什么。
    于是阮女官从笸箩里拿出了线团,消无声息的拿出了一根丝线,在手中摩挲片刻,取了一根约莫四尺长的,仔细的将它分开。
    寻常绣线是单根的,看着细,可要是想要细分还是能继续劈开的。
    阮瑶便用针挑出了极细的一根缠在手腕上,宽大袖口正好能将丝线挡住。
    这时候,赵弘撂了笔,将折子放到一旁。
    阮瑶便将笸箩撂到一旁,而后起身走上前去,伺候太子洗漱。
    等收拾停当便已入亥时。
    阮瑶将被褥铺好,用香烛在帐子里熏了熏,而后推出来,放下烛台,扶着赵弘躺下,嘴里轻声哄道:“殿下,睡吧。”
    赵弘平躺下来,看了看阮瑶,闻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很快就闭上眼睛。
    好似已经进入梦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