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稍微回忆了片刻,他就有气无力地对我们说道:“记得,当然记得。那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忘得掉。我记得是65年发生的事情吧,那时候警察忙地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挨家挨户地调查,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
    见他一开口就犯了老年人的通病,开始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我赶紧打断了他的话,“那个老爷子,这事情,我们都清楚了,你看能不能劳烦你说一下,当年朱圆润家的情况。”
    张卫国对我点了点头,然后眨巴眨巴嘴说道:“说起朱圆润家啊,那时候他叫一个穷啊,还比不上我家了。老婆没工作,小孩又是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头一年,全家都靠他一个人养活。”
    “那时候他就是一个普通流水线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6块8毛,要养活这一家子可吃力了。又倒霉遇到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家三口也就是勉强糊口。不过那个年代啊,大家的日子也都不好过,唉……”
    第154章 猪油
    “呃,老爷子,麻烦你说一下朱圆润的情况吧?”见他又开始扯远了,我不得不再一次提醒他。
    张卫国自嘲地笑了笑,“唉…人老了,这话就多了。说起朱圆润啊,这人别看现在有些人模狗样的,那时候除了穷,就没啥别的了。我记得那几年,他吃糠咽菜地,那叫……”
    对于他习惯性地跑题,我只得再一次提醒道:“那他平时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这方面也没什么不同啊,都是普普通通地小老百姓,每天为了一日三餐奔波。非要说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这人有点小脑子,跟人说话都是说7分留3分的。”
    难得张卫国说出一些我比较感兴地话题,为了避免被他带歪,我赶紧问道:“你的意思是他喜欢耍点小聪明,是这个样子吧?”
    “嗯,差不多吧,比如他明明想要些什么东西,却非要先做出一副无所谓地样子,最好别人先开口说出来。我记得有一次,他问我借编织袋,愣是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弄到我头都晕了,最后只得主动提出借给他。”
    李如松听到这里,笑着对他说:“编织袋都要借,那玩意才几个钱,这抠抠搜搜的。”
    张卫国闻言没好气地说:“你这后生仔,那个年代能跟现在比吗?一只编织袋一毛三分钱,能买两篮子青菜了。”
    “嘿嘿,那不是我不了解当……”
    听到他提起朱圆润借编织袋的事,我突然想起了碎骨也是装在编织袋里,被抛弃在菜市场垃圾回收点的,于是赶紧打断了李如松的话,“老爷子,你说的编织袋是不是那种红白蓝条纹的?”
    “就是那种没错,以前可没什么拉杆箱,要出个远门什么的都要用这种编织袋。”
    我咽了口唾沫,呼吸开始有些急促,“你还记不记得什么时候借的,借编织袋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还给你没有?”
    张卫国被我突然丢过去的一连串问题,搞得有些懵逼,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时间太久了,日子记不太清楚,应该是65年6月头上的一天吧。他好像说要出一趟远门,不过去没去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后来编织袋他并没有还给我,说是被不小心被勾破了,为了这个事,他还赔了我一毛钱,外加几两猪油。”
    听到“猪油”两个字,我胃部莫名出现了一阵不适感,就转头看向李如松,想让他接替我做询问,不过却发现他的反应比我更加不堪。
    看来是不能指望他帮我问话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做了几个深呼吸,尽量用平稳地语气问张卫国:“老爷子,你不是说朱圆润穷的吃不起饭吗?那猪油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事啊,我当然记得,那几年猪油可是高档货,普通人一年半载也吃不上几回。我担心是偷来的,就问他猪油的来路,他说在菜市场下货区捡到的一块肥肉,带回家后自己熬的。”
    我有些疑惑,为什么朱圆润说是菜市场捡到的,张卫国就会那么轻易地相信了,随即就追问道:“老爷子,他说菜市场下货区捡到的,你就不起一点疑心?”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有什么好怀疑的,他如果说是买的或别人送的,我才不会相信,说到是捡的,那才正常。这家伙每天一大早上,就跑去菜市场下货区捡菜叶啥的,有时候确实能捡到一些别人不小心掉了的好东西。而且那时候那么一大块猪油摆在我面前,我还能想那么多吗?哎呀,你别说,到现在我还得记得那猪油的香味,用它炒菜、拌饭,吃了个把星期呢。”
    “老爷子,那猪油你……”
    “卧槽!老程你大爷的,能不能换个话题!”李如松看到我还准备在“猪油”这件事问下去,忍不住怼了上来。
    这事情我TMD想问吗?这还不是为了查案子!我自己难道就不恶心了啊!虽然心里愤愤不平,不过在这种场合却不能说出口,只得白了他一眼,继续问张卫国:“老爷子,朱圆润他老婆女儿的事你知道多少?我意思是他们被害的事情。”
    “这个我不大清楚,他 ↑返回顶部↑
    是稍微回忆了片刻,他就有气无力地对我们说道:“记得,当然记得。那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忘得掉。我记得是65年发生的事情吧,那时候警察忙地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挨家挨户地调查,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
    见他一开口就犯了老年人的通病,开始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我赶紧打断了他的话,“那个老爷子,这事情,我们都清楚了,你看能不能劳烦你说一下,当年朱圆润家的情况。”
    张卫国对我点了点头,然后眨巴眨巴嘴说道:“说起朱圆润家啊,那时候他叫一个穷啊,还比不上我家了。老婆没工作,小孩又是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头一年,全家都靠他一个人养活。”
    “那时候他就是一个普通流水线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6块8毛,要养活这一家子可吃力了。又倒霉遇到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家三口也就是勉强糊口。不过那个年代啊,大家的日子也都不好过,唉……”
    第154章 猪油
    “呃,老爷子,麻烦你说一下朱圆润的情况吧?”见他又开始扯远了,我不得不再一次提醒他。
    张卫国自嘲地笑了笑,“唉…人老了,这话就多了。说起朱圆润啊,这人别看现在有些人模狗样的,那时候除了穷,就没啥别的了。我记得那几年,他吃糠咽菜地,那叫……”
    对于他习惯性地跑题,我只得再一次提醒道:“那他平时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这方面也没什么不同啊,都是普普通通地小老百姓,每天为了一日三餐奔波。非要说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这人有点小脑子,跟人说话都是说7分留3分的。”
    难得张卫国说出一些我比较感兴地话题,为了避免被他带歪,我赶紧问道:“你的意思是他喜欢耍点小聪明,是这个样子吧?”
    “嗯,差不多吧,比如他明明想要些什么东西,却非要先做出一副无所谓地样子,最好别人先开口说出来。我记得有一次,他问我借编织袋,愣是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弄到我头都晕了,最后只得主动提出借给他。”
    李如松听到这里,笑着对他说:“编织袋都要借,那玩意才几个钱,这抠抠搜搜的。”
    张卫国闻言没好气地说:“你这后生仔,那个年代能跟现在比吗?一只编织袋一毛三分钱,能买两篮子青菜了。”
    “嘿嘿,那不是我不了解当……”
    听到他提起朱圆润借编织袋的事,我突然想起了碎骨也是装在编织袋里,被抛弃在菜市场垃圾回收点的,于是赶紧打断了李如松的话,“老爷子,你说的编织袋是不是那种红白蓝条纹的?”
    “就是那种没错,以前可没什么拉杆箱,要出个远门什么的都要用这种编织袋。”
    我咽了口唾沫,呼吸开始有些急促,“你还记不记得什么时候借的,借编织袋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还给你没有?”
    张卫国被我突然丢过去的一连串问题,搞得有些懵逼,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时间太久了,日子记不太清楚,应该是65年6月头上的一天吧。他好像说要出一趟远门,不过去没去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后来编织袋他并没有还给我,说是被不小心被勾破了,为了这个事,他还赔了我一毛钱,外加几两猪油。”
    听到“猪油”两个字,我胃部莫名出现了一阵不适感,就转头看向李如松,想让他接替我做询问,不过却发现他的反应比我更加不堪。
    看来是不能指望他帮我问话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做了几个深呼吸,尽量用平稳地语气问张卫国:“老爷子,你不是说朱圆润穷的吃不起饭吗?那猪油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事啊,我当然记得,那几年猪油可是高档货,普通人一年半载也吃不上几回。我担心是偷来的,就问他猪油的来路,他说在菜市场下货区捡到的一块肥肉,带回家后自己熬的。”
    我有些疑惑,为什么朱圆润说是菜市场捡到的,张卫国就会那么轻易地相信了,随即就追问道:“老爷子,他说菜市场下货区捡到的,你就不起一点疑心?”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有什么好怀疑的,他如果说是买的或别人送的,我才不会相信,说到是捡的,那才正常。这家伙每天一大早上,就跑去菜市场下货区捡菜叶啥的,有时候确实能捡到一些别人不小心掉了的好东西。而且那时候那么一大块猪油摆在我面前,我还能想那么多吗?哎呀,你别说,到现在我还得记得那猪油的香味,用它炒菜、拌饭,吃了个把星期呢。”
    “老爷子,那猪油你……”
    “卧槽!老程你大爷的,能不能换个话题!”李如松看到我还准备在“猪油”这件事问下去,忍不住怼了上来。
    这事情我TMD想问吗?这还不是为了查案子!我自己难道就不恶心了啊!虽然心里愤愤不平,不过在这种场合却不能说出口,只得白了他一眼,继续问张卫国:“老爷子,朱圆润他老婆女儿的事你知道多少?我意思是他们被害的事情。”
    “这个我不大清楚,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