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皇上未曾到场,复试只由一名内阁大学士主持,尽管如此,方弛远也得以窥见了皇宫的冰山一角,盘龙大柱, 琉璃宫瓦, 每一样都带给了方弛远不小的冲击。
回到家和方喜云说起,方弛远还被方喜云询问了好多细节, 方弛远由此仔细回忆,倒是把保和殿的样子在心里记得了清清楚楚。
殿试只考策问, 应试者自黎明入, 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 然后才会颁发策题, 五月十三日, 方弛远穿着新做的衣裳, 整理了发髻, 在方喜云和石头两人的目送下随着人群再次入了保和殿。
和上次不同的是,经过一系列礼仪之后,皇上也亲自过来了,大殿里安静的可怕,皇上只开口说了两句话,但是声如鸿雷,方弛远虽然未抬头但也觉得可能是和宫里的建筑结构有关,他静静的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在宫里太监点名的时候,竟然连皇上的脸也没看清。
在小小的人群里站着,方弛远可以说是最显眼也可以说是不显眼,周围的人和他差不多,终于,点名的太监念完了,方弛远到了自己指定的地方等着发卷。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步都没有差错。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会用五种记号做为评等,得“圆形”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圆形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一切照旧,方弛远拿到题目,也并未曾动笔,按照规定他要等宣示官发号统一口令,才能开始答题。
他低眉看了一下题目,按照以往,制策题目题长多为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但此并不作为规定,有时题长也可达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而考生答卷一般在2000字左右。
这次的题目大致意思是说皇上有次江南之行,发现江南人家处处稻香鱼肥,百姓安居,民生富足,他不禁龙颜大悦,回朝后大加赞赏,不仅提拔赏赐了江南地区的多数官员,还发了一篇昭告赞赏的文书,让各地多加学习。但是后期江南水患,却又发现作为国家米仓的江南,竟然连救济之粮都没有,不禁震怒非常,命人严查当地官员,一时间牵连深广。
这次的策问竟绕开了当地官员,直接让评价这个皇帝的行为。
方弛远拿到题目,手都抖了三抖,这个故事他曾在史籍上看到过,虽然这不是在琼朝发生的事,皇帝也不是琼朝的皇帝,但是民不议官,更何况议论的还是皇上,
稍有不慎可能就不仅是考试评等的问题,而是事关脑袋的大事。
从现任皇帝这些年的作为来看,他励精图治,重视农耕,说上去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自古做臣子的跟了皇帝多年都不能猜出来他的心性,方弛远也不会傻到仅凭这一点表面上的东西就敢大家指责皇帝的不是,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还有老师,父母,宗族,他总不是为了一个人在读书。
和他一样,方弛远只稍微偏了些头,就发现周围的几个人也都在研磨沉思,没有一个有动笔的打算。
“果然都是老狐狸。”方弛远笑笑,也开始一边研磨一边思考了起来。
这个典故是拿江南说事,江南土地肥沃,在琼朝素有天下米仓之说,琼朝皇帝历来都格外重视,能在江南占有一席之地的大臣,不少都是皇上面前的红人。
可是方弛远回忆了一下近些年来琼朝发生的大事,除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旱灾,近些年一直风调雨顺,虽然也有一些小灾患,但都影响不大,一时间方弛远把皇帝的注意点是关注农耕的想法从脑海里排了出去。
除了江南这个地名之外,其他的就是皇帝、水患、赏赐、官员这几个关键词,首先水患和皇帝基本上都可以排除掉了,没有什么能联系起来的事情。
再仔细审读了一下题目,在赏赐和官员做虚弄假之中,方弛远选择了后者。
“你叫方弛远?”
寂静的大殿当中,方弛远正在沉思之时,皇上忽然停在方弛远面前询问。
“是,草民方弛远。”方弛远低着头,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是表面上却丝毫不乱。
“都已经两刻钟了,你还没动笔?”皇帝饶有兴趣的问。
“我…草民一时间还没捋清思路,所以就没动笔。”
“小小年纪倒是如此沉稳。”皇上轻笑一声,略带满意的说:“如此甚好,只是也少了一些朝气。”
“多谢圣上。”方弛远行了一礼。
皇帝轻轻点了一下头,便不再问他继续向下走去。
此时满堂的人也是各个心里不停的盘算着,方弛远是皇上这么半天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虽然是因为方弛远的年龄是这一届中最小的,但是终究给皇上留下了些印象,不似他们还未曾在皇上面前留名。
皇帝公务繁忙,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等一天,离考试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时辰,皇上就带人离开了大殿。
参定题目,方弛远就开始笔走龙蛇的写了起来,等皇上离开的时候,他已写好了开头,看着开头洋洋洒洒对事件的分析,方弛远停了下来。
“有对官员弄虚作假的贬斥,有为皇帝开脱的言行,有对时局利弊的判断……”方弛远皱眉,到底少了些什么呢。
方弛远殿试之前曾对过往的殿试题目都看过一遍,其中有对即将新晋进士们在为官方便的考查,有询问他们对当下时局的看法,但是无论怎么样都会和当时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说白了就是皇帝要选一批能否为他接下来打算的事情有益的人,很明显,从这个题目里,方弛远看不出来皇帝想干什么。
“皇帝想干什么?”方弛远突然醒悟过来,这些年皇帝励精图治,发展农耕不就是为了加强边防甚至扩展领土吗?虽然天下太平数载,皇帝要在此时兴起战火必定会被天下百姓指责,但是今年西南地区的贼寇早已蠢蠢欲动,若是能有一个动手的借口,那么西南战火只是早晚的事情。
想到这里,方弛远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方弛远拿起笔,把先前的答卷摒弃掉,抬笔在答卷上写下了自己对整治江南,发展农耕的重要性,其间不仅不对皇帝的行为有任何鞭笞,反而大肆赞扬,极大的突出江南在全国的地位,力图让皇帝也看到江南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中午,旁人都在吃饭,皇宫里的饭食要比贡院好的太多,至少每个人都有两个馒头一碗汤,馒头很大而且里面放了馅,虽是包子的实质,却是馒头的样子,方弛远看了笑了笑,狠狠的一口咬了下去。
傍晚申时交卷,方弛远第一次有种在用毕生所学去答一份试卷的感慨,他略带疲惫的出了宫门,楚赢在后面叫住了他:“方兄弟。”
“楚兄!”
楚赢快步走到方弛远跟前,也是一脸疲惫的说:“人说殿试最费心神,没想到也最费体力,正正站了一整个白昼都没能休息。”
“虽然苦,但总有人会想着往里走……”方弛远回头看了一眼夕阳下的宫门,朱红色的墙壁在夕阳的返照下泛着金红色的光,他摇头笑了笑,回头和楚赢一起肩并肩往外走。
中途又一起说了会话,约定好以后一同聚聚,方弛远看见了站在马车边打盹的石头。
可能是周围人声开始噪杂,还没等方弛远走过去,石头就自己醒了。
“少爷!”石头高兴的朝方弛远挥挥手,“这边呢。”
在马上上坐了一路,下车的时候,方弛远是被石头扶着进的屋子,只因站了一天,仅在马车上休息了一会他就感觉腿用不上劲了。
“弛远!”方喜云虽然腿伤还未全好,却还是第一个跑出来迎接他的人。
“先进去坐下,坐下。”
方喜云看着方弛远疲惫的样子,本来兴奋激动的表情立马变成了担心,他把方弛远扶着做了下去,有些喜极而泣的说:“这下好了,以后就都好了。”
“是啊,伯父。”仝歌在边上笑着看着方喜云:“以后就都好了。
第75章 殿试结果(上)
“夫人, 这有方少爷的邀约。”仝歌正在哄着宝儿, 忽然有下人急急忙忙跑过来对她说。
“不是问过弛远, 说都退了吗,他最近不想出去。”仝歌一边逗宝儿一边回道。
“这个不是文会的邀约, 是鸿胪寺钱启钱大人发来的,说是和李云长李老先生许久未见,想邀请方弛远去叙叙旧。”
“和老师叙旧邀弛远去干嘛?”仝歌接过请柬, 想了想还是没有打开, 又递还给了下人说:“你拿着去找弛远问问,他要是去就来回我一声。”
“是。”下人领命跑了出去。
留下仝歌一个人在那里静静的有些发呆,若是真的想李云长邀请楚正则不是更好,毕竟楚正则跟着李云长的时间更久一些,想要叙旧谈的东西也更多。仝歌想了一会就不想了, 不管怎样, 方弛远和钱启有关系总归都是好事一件,没必要在胡乱猜测。
这边下人跑到竹屋, 石头正陪着方弛远在屋外面看书。
“方少爷。”下人恭恭敬敬的把请柬递给方弛远:“鸿胪寺钱大人约您明日辰时前去做客,说是想与您叙叙旧。”
方弛远脑子转了两下, 想起在茶楼的见闻, 他尴尬的笑了笑, 就想着先把这次拒了, 等以后再去请罪, 就对下人说:“你先回了话说我感了风寒, 怕把病气过给他家老爷, 等以后再去赔罪。”
“是,少爷。”下人转身离开。
方弛远掀开请柬看了一眼,考虑着又把它放在了石桌上。
下人去回了钱家的小厮,然后又回到了仝歌处:“夫人,方少爷没去钱府,他给回绝了。”
仝歌皱眉,“你可知道为什么?”
下人看着仝歌摇摇头。
“好,你下去吧。”仝歌抱着宝儿玩了一会,就放下了手中的库房存单,本来她是想为方弛远准备一份前去钱府的礼物的,现在看来怕是不用了。
殿试之后还需五天才能出了结果,方弛远一时无事,科举走到这一步他心里也没有多少担心了,考的好考的不好,他多少都是一个小官,最初想让家里生活好一点的想法,如今也算达到了。
只是方喜云耐不住,殿试结果还没出来,他已经把方弛远过了会试的结果写成信给寄了家里,一式两份,花了银子托人送的,大概两个月多家里就能收到了。
这天楚正则从翰林院回了家,仝歌就把钱启邀请方弛远的事说了。
“我听钱大人说想老师了,估计也是借口,不然就解释不清钱大人为什么邀的是弛远而不是你了。”
“这哪有什么好多想的。”楚正则笑笑:“钱家的女儿今年也有16了,和弛远同岁,还没定亲呢。”
“哦!”仝歌好像突然明白了一眼拍拍自己的脑袋,最近钱启看榜选亲的事已经在京中的妇人圈子里传遍了,她多多少少有些听闻,不过这种事年年都有,也不是钱启这一家,所以也没有多少侮辱的意思。
“钱婉儿你最近可曾见过?”
仝歌听了楚正则的问话就说:“你是想为弛远做媒?”
“弛远已经十六了,按理说也该说亲了,只是碍于弛远的身份出身,我也未敢把这事和他挑明了说。”
楚正则的话仝歌明白,方弛远现在虽然说年少有成,但是家庭出身不好,高不成低不就,殿试结果又没出来,除非是前三甲可能会有官员把女儿嫁过来,赌他以后的前程,否则还真没有人愿意把女儿低嫁给他。
“三品的光禄寺卿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见到皇上的,若是弛远能娶了钱婉也是美事一桩。”
“还是要看弛远的意思。”楚正则点点头,“我看弛远也不像是留恋官场上的人,他以后如何选,还是再等等他的意思吧。”
“也是,殿试结果还没出,若是进了前三甲也不一定呢。”
五月十八日,受皇上召见的旨意,方弛远混在一群儒生之间,跟着引路的太监后面进了金銮殿,金銮殿是大臣上朝的地方,修建的比保和殿更加恢宏,金銮殿外形方弛远只来得及匆匆看了一眼就进了宫殿。
“草民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跟着人一起在下方叩了首,等皇帝命令一下,方弛远才起身站好。
他们这次录取的贡生总共有三百二十七人,在历朝历代中不算多也不算少,一排九个的站着,一直站到了大殿外面。方弛远会试第五名,因此得站第一排第五个行列,正对着皇帝陛下的座椅。
“会试已过,你们都是从天下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国家的栋梁!”皇帝俯身看着下面的众人,“经此殿试,之后你们就要被安排到朝中各处任职,此后你们需谨遵君子章法,儒家礼仪,在朝为官要遵守朝廷法度!”
皇帝□□一番之后,就不再多说,下方的一位大臣适时走上来朝皇上弯了一下腰,然后对下方众人喊到:“丰瑞八十七年,殿试由皇帝陛下监证,内阁学士审阅,现评价出优越者前十,请上前一步。”
历朝历代殿试,皇上并不会亲阅所有考生的试卷,只有前十名答卷有幸被皇上观看,然后评定排名,会在皇上面前稍微留有印象,至于其他人,就无缘前三甲了。
“张弛、林夕道、赵经纬、徐家耀、方弛远……”
听到自己的名字,方弛远保持着镇定的步伐向前走了两步,后方的人或有艳羡或有嫉妒,但是都不敢声张,只有默默的低着头。
等那个大臣把名字诵读完毕之后,皇上的席案上也摆好了他们的答卷,这些答卷皇帝均已看过,谁该排在什么名次,他心里都有打算。
“张弛。”皇帝轻轻的点了一下最被阅卷官看到的名字。
下方张弛立马跪下叩首道:“草民在。”
“你师从黄珂?”皇帝直接开口问道。
“对,草民是老师的最后一个弟子。”
听了张弛的话,皇帝点了点头,让他起来,第二次竟然直接叫住了方弛远的名字:“听说你年少成名,还能过目不忘?”
方弛远立马跪下说:“草民只是刚刚受完了老师的教诲,担不起成名二字,过目不忘也有些夸大。”
“哦?”皇帝来了兴趣:“你说怎么个夸大法?”
“我并不是过目不忘,若是新读一篇文章,也只能记个两三日罢了,若两三日不看,也就记不住多少了。”
“去。”皇帝听了方弛远的话,抬手递了一张纸给了身边的太监,太监接过后,恭恭敬敬的乘了下来。
看方弛远跪着接过纸张,皇帝道:“平身吧。”
“谢皇上。”方弛远抬头稍微看了皇上一眼,看他注视着自己,心里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对着稿子看了出来。 ↑返回顶部↑
回到家和方喜云说起,方弛远还被方喜云询问了好多细节, 方弛远由此仔细回忆,倒是把保和殿的样子在心里记得了清清楚楚。
殿试只考策问, 应试者自黎明入, 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 然后才会颁发策题, 五月十三日, 方弛远穿着新做的衣裳, 整理了发髻, 在方喜云和石头两人的目送下随着人群再次入了保和殿。
和上次不同的是,经过一系列礼仪之后,皇上也亲自过来了,大殿里安静的可怕,皇上只开口说了两句话,但是声如鸿雷,方弛远虽然未抬头但也觉得可能是和宫里的建筑结构有关,他静静的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在宫里太监点名的时候,竟然连皇上的脸也没看清。
在小小的人群里站着,方弛远可以说是最显眼也可以说是不显眼,周围的人和他差不多,终于,点名的太监念完了,方弛远到了自己指定的地方等着发卷。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步都没有差错。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会用五种记号做为评等,得“圆形”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圆形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一切照旧,方弛远拿到题目,也并未曾动笔,按照规定他要等宣示官发号统一口令,才能开始答题。
他低眉看了一下题目,按照以往,制策题目题长多为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但此并不作为规定,有时题长也可达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而考生答卷一般在2000字左右。
这次的题目大致意思是说皇上有次江南之行,发现江南人家处处稻香鱼肥,百姓安居,民生富足,他不禁龙颜大悦,回朝后大加赞赏,不仅提拔赏赐了江南地区的多数官员,还发了一篇昭告赞赏的文书,让各地多加学习。但是后期江南水患,却又发现作为国家米仓的江南,竟然连救济之粮都没有,不禁震怒非常,命人严查当地官员,一时间牵连深广。
这次的策问竟绕开了当地官员,直接让评价这个皇帝的行为。
方弛远拿到题目,手都抖了三抖,这个故事他曾在史籍上看到过,虽然这不是在琼朝发生的事,皇帝也不是琼朝的皇帝,但是民不议官,更何况议论的还是皇上,
稍有不慎可能就不仅是考试评等的问题,而是事关脑袋的大事。
从现任皇帝这些年的作为来看,他励精图治,重视农耕,说上去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自古做臣子的跟了皇帝多年都不能猜出来他的心性,方弛远也不会傻到仅凭这一点表面上的东西就敢大家指责皇帝的不是,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还有老师,父母,宗族,他总不是为了一个人在读书。
和他一样,方弛远只稍微偏了些头,就发现周围的几个人也都在研磨沉思,没有一个有动笔的打算。
“果然都是老狐狸。”方弛远笑笑,也开始一边研磨一边思考了起来。
这个典故是拿江南说事,江南土地肥沃,在琼朝素有天下米仓之说,琼朝皇帝历来都格外重视,能在江南占有一席之地的大臣,不少都是皇上面前的红人。
可是方弛远回忆了一下近些年来琼朝发生的大事,除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旱灾,近些年一直风调雨顺,虽然也有一些小灾患,但都影响不大,一时间方弛远把皇帝的注意点是关注农耕的想法从脑海里排了出去。
除了江南这个地名之外,其他的就是皇帝、水患、赏赐、官员这几个关键词,首先水患和皇帝基本上都可以排除掉了,没有什么能联系起来的事情。
再仔细审读了一下题目,在赏赐和官员做虚弄假之中,方弛远选择了后者。
“你叫方弛远?”
寂静的大殿当中,方弛远正在沉思之时,皇上忽然停在方弛远面前询问。
“是,草民方弛远。”方弛远低着头,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是表面上却丝毫不乱。
“都已经两刻钟了,你还没动笔?”皇帝饶有兴趣的问。
“我…草民一时间还没捋清思路,所以就没动笔。”
“小小年纪倒是如此沉稳。”皇上轻笑一声,略带满意的说:“如此甚好,只是也少了一些朝气。”
“多谢圣上。”方弛远行了一礼。
皇帝轻轻点了一下头,便不再问他继续向下走去。
此时满堂的人也是各个心里不停的盘算着,方弛远是皇上这么半天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虽然是因为方弛远的年龄是这一届中最小的,但是终究给皇上留下了些印象,不似他们还未曾在皇上面前留名。
皇帝公务繁忙,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等一天,离考试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时辰,皇上就带人离开了大殿。
参定题目,方弛远就开始笔走龙蛇的写了起来,等皇上离开的时候,他已写好了开头,看着开头洋洋洒洒对事件的分析,方弛远停了下来。
“有对官员弄虚作假的贬斥,有为皇帝开脱的言行,有对时局利弊的判断……”方弛远皱眉,到底少了些什么呢。
方弛远殿试之前曾对过往的殿试题目都看过一遍,其中有对即将新晋进士们在为官方便的考查,有询问他们对当下时局的看法,但是无论怎么样都会和当时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说白了就是皇帝要选一批能否为他接下来打算的事情有益的人,很明显,从这个题目里,方弛远看不出来皇帝想干什么。
“皇帝想干什么?”方弛远突然醒悟过来,这些年皇帝励精图治,发展农耕不就是为了加强边防甚至扩展领土吗?虽然天下太平数载,皇帝要在此时兴起战火必定会被天下百姓指责,但是今年西南地区的贼寇早已蠢蠢欲动,若是能有一个动手的借口,那么西南战火只是早晚的事情。
想到这里,方弛远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方弛远拿起笔,把先前的答卷摒弃掉,抬笔在答卷上写下了自己对整治江南,发展农耕的重要性,其间不仅不对皇帝的行为有任何鞭笞,反而大肆赞扬,极大的突出江南在全国的地位,力图让皇帝也看到江南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中午,旁人都在吃饭,皇宫里的饭食要比贡院好的太多,至少每个人都有两个馒头一碗汤,馒头很大而且里面放了馅,虽是包子的实质,却是馒头的样子,方弛远看了笑了笑,狠狠的一口咬了下去。
傍晚申时交卷,方弛远第一次有种在用毕生所学去答一份试卷的感慨,他略带疲惫的出了宫门,楚赢在后面叫住了他:“方兄弟。”
“楚兄!”
楚赢快步走到方弛远跟前,也是一脸疲惫的说:“人说殿试最费心神,没想到也最费体力,正正站了一整个白昼都没能休息。”
“虽然苦,但总有人会想着往里走……”方弛远回头看了一眼夕阳下的宫门,朱红色的墙壁在夕阳的返照下泛着金红色的光,他摇头笑了笑,回头和楚赢一起肩并肩往外走。
中途又一起说了会话,约定好以后一同聚聚,方弛远看见了站在马车边打盹的石头。
可能是周围人声开始噪杂,还没等方弛远走过去,石头就自己醒了。
“少爷!”石头高兴的朝方弛远挥挥手,“这边呢。”
在马上上坐了一路,下车的时候,方弛远是被石头扶着进的屋子,只因站了一天,仅在马车上休息了一会他就感觉腿用不上劲了。
“弛远!”方喜云虽然腿伤还未全好,却还是第一个跑出来迎接他的人。
“先进去坐下,坐下。”
方喜云看着方弛远疲惫的样子,本来兴奋激动的表情立马变成了担心,他把方弛远扶着做了下去,有些喜极而泣的说:“这下好了,以后就都好了。”
“是啊,伯父。”仝歌在边上笑着看着方喜云:“以后就都好了。
第75章 殿试结果(上)
“夫人, 这有方少爷的邀约。”仝歌正在哄着宝儿, 忽然有下人急急忙忙跑过来对她说。
“不是问过弛远, 说都退了吗,他最近不想出去。”仝歌一边逗宝儿一边回道。
“这个不是文会的邀约, 是鸿胪寺钱启钱大人发来的,说是和李云长李老先生许久未见,想邀请方弛远去叙叙旧。”
“和老师叙旧邀弛远去干嘛?”仝歌接过请柬, 想了想还是没有打开, 又递还给了下人说:“你拿着去找弛远问问,他要是去就来回我一声。”
“是。”下人领命跑了出去。
留下仝歌一个人在那里静静的有些发呆,若是真的想李云长邀请楚正则不是更好,毕竟楚正则跟着李云长的时间更久一些,想要叙旧谈的东西也更多。仝歌想了一会就不想了, 不管怎样, 方弛远和钱启有关系总归都是好事一件,没必要在胡乱猜测。
这边下人跑到竹屋, 石头正陪着方弛远在屋外面看书。
“方少爷。”下人恭恭敬敬的把请柬递给方弛远:“鸿胪寺钱大人约您明日辰时前去做客,说是想与您叙叙旧。”
方弛远脑子转了两下, 想起在茶楼的见闻, 他尴尬的笑了笑, 就想着先把这次拒了, 等以后再去请罪, 就对下人说:“你先回了话说我感了风寒, 怕把病气过给他家老爷, 等以后再去赔罪。”
“是,少爷。”下人转身离开。
方弛远掀开请柬看了一眼,考虑着又把它放在了石桌上。
下人去回了钱家的小厮,然后又回到了仝歌处:“夫人,方少爷没去钱府,他给回绝了。”
仝歌皱眉,“你可知道为什么?”
下人看着仝歌摇摇头。
“好,你下去吧。”仝歌抱着宝儿玩了一会,就放下了手中的库房存单,本来她是想为方弛远准备一份前去钱府的礼物的,现在看来怕是不用了。
殿试之后还需五天才能出了结果,方弛远一时无事,科举走到这一步他心里也没有多少担心了,考的好考的不好,他多少都是一个小官,最初想让家里生活好一点的想法,如今也算达到了。
只是方喜云耐不住,殿试结果还没出来,他已经把方弛远过了会试的结果写成信给寄了家里,一式两份,花了银子托人送的,大概两个月多家里就能收到了。
这天楚正则从翰林院回了家,仝歌就把钱启邀请方弛远的事说了。
“我听钱大人说想老师了,估计也是借口,不然就解释不清钱大人为什么邀的是弛远而不是你了。”
“这哪有什么好多想的。”楚正则笑笑:“钱家的女儿今年也有16了,和弛远同岁,还没定亲呢。”
“哦!”仝歌好像突然明白了一眼拍拍自己的脑袋,最近钱启看榜选亲的事已经在京中的妇人圈子里传遍了,她多多少少有些听闻,不过这种事年年都有,也不是钱启这一家,所以也没有多少侮辱的意思。
“钱婉儿你最近可曾见过?”
仝歌听了楚正则的问话就说:“你是想为弛远做媒?”
“弛远已经十六了,按理说也该说亲了,只是碍于弛远的身份出身,我也未敢把这事和他挑明了说。”
楚正则的话仝歌明白,方弛远现在虽然说年少有成,但是家庭出身不好,高不成低不就,殿试结果又没出来,除非是前三甲可能会有官员把女儿嫁过来,赌他以后的前程,否则还真没有人愿意把女儿低嫁给他。
“三品的光禄寺卿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见到皇上的,若是弛远能娶了钱婉也是美事一桩。”
“还是要看弛远的意思。”楚正则点点头,“我看弛远也不像是留恋官场上的人,他以后如何选,还是再等等他的意思吧。”
“也是,殿试结果还没出,若是进了前三甲也不一定呢。”
五月十八日,受皇上召见的旨意,方弛远混在一群儒生之间,跟着引路的太监后面进了金銮殿,金銮殿是大臣上朝的地方,修建的比保和殿更加恢宏,金銮殿外形方弛远只来得及匆匆看了一眼就进了宫殿。
“草民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跟着人一起在下方叩了首,等皇帝命令一下,方弛远才起身站好。
他们这次录取的贡生总共有三百二十七人,在历朝历代中不算多也不算少,一排九个的站着,一直站到了大殿外面。方弛远会试第五名,因此得站第一排第五个行列,正对着皇帝陛下的座椅。
“会试已过,你们都是从天下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国家的栋梁!”皇帝俯身看着下面的众人,“经此殿试,之后你们就要被安排到朝中各处任职,此后你们需谨遵君子章法,儒家礼仪,在朝为官要遵守朝廷法度!”
皇帝□□一番之后,就不再多说,下方的一位大臣适时走上来朝皇上弯了一下腰,然后对下方众人喊到:“丰瑞八十七年,殿试由皇帝陛下监证,内阁学士审阅,现评价出优越者前十,请上前一步。”
历朝历代殿试,皇上并不会亲阅所有考生的试卷,只有前十名答卷有幸被皇上观看,然后评定排名,会在皇上面前稍微留有印象,至于其他人,就无缘前三甲了。
“张弛、林夕道、赵经纬、徐家耀、方弛远……”
听到自己的名字,方弛远保持着镇定的步伐向前走了两步,后方的人或有艳羡或有嫉妒,但是都不敢声张,只有默默的低着头。
等那个大臣把名字诵读完毕之后,皇上的席案上也摆好了他们的答卷,这些答卷皇帝均已看过,谁该排在什么名次,他心里都有打算。
“张弛。”皇帝轻轻的点了一下最被阅卷官看到的名字。
下方张弛立马跪下叩首道:“草民在。”
“你师从黄珂?”皇帝直接开口问道。
“对,草民是老师的最后一个弟子。”
听了张弛的话,皇帝点了点头,让他起来,第二次竟然直接叫住了方弛远的名字:“听说你年少成名,还能过目不忘?”
方弛远立马跪下说:“草民只是刚刚受完了老师的教诲,担不起成名二字,过目不忘也有些夸大。”
“哦?”皇帝来了兴趣:“你说怎么个夸大法?”
“我并不是过目不忘,若是新读一篇文章,也只能记个两三日罢了,若两三日不看,也就记不住多少了。”
“去。”皇帝听了方弛远的话,抬手递了一张纸给了身边的太监,太监接过后,恭恭敬敬的乘了下来。
看方弛远跪着接过纸张,皇帝道:“平身吧。”
“谢皇上。”方弛远抬头稍微看了皇上一眼,看他注视着自己,心里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对着稿子看了出来。 ↑返回顶部↑
皇上未曾到场,复试只由一名内阁大学士主持,尽管如此,方弛远也得以窥见了皇宫的冰山一角,盘龙大柱, 琉璃宫瓦, 每一样都带给了方弛远不小的冲击。
回到家和方喜云说起,方弛远还被方喜云询问了好多细节, 方弛远由此仔细回忆,倒是把保和殿的样子在心里记得了清清楚楚。
殿试只考策问, 应试者自黎明入, 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 然后才会颁发策题, 五月十三日, 方弛远穿着新做的衣裳, 整理了发髻, 在方喜云和石头两人的目送下随着人群再次入了保和殿。
和上次不同的是,经过一系列礼仪之后,皇上也亲自过来了,大殿里安静的可怕,皇上只开口说了两句话,但是声如鸿雷,方弛远虽然未抬头但也觉得可能是和宫里的建筑结构有关,他静静的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在宫里太监点名的时候,竟然连皇上的脸也没看清。
在小小的人群里站着,方弛远可以说是最显眼也可以说是不显眼,周围的人和他差不多,终于,点名的太监念完了,方弛远到了自己指定的地方等着发卷。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步都没有差错。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会用五种记号做为评等,得“圆形”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圆形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一切照旧,方弛远拿到题目,也并未曾动笔,按照规定他要等宣示官发号统一口令,才能开始答题。
他低眉看了一下题目,按照以往,制策题目题长多为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但此并不作为规定,有时题长也可达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而考生答卷一般在2000字左右。
这次的题目大致意思是说皇上有次江南之行,发现江南人家处处稻香鱼肥,百姓安居,民生富足,他不禁龙颜大悦,回朝后大加赞赏,不仅提拔赏赐了江南地区的多数官员,还发了一篇昭告赞赏的文书,让各地多加学习。但是后期江南水患,却又发现作为国家米仓的江南,竟然连救济之粮都没有,不禁震怒非常,命人严查当地官员,一时间牵连深广。
这次的策问竟绕开了当地官员,直接让评价这个皇帝的行为。
方弛远拿到题目,手都抖了三抖,这个故事他曾在史籍上看到过,虽然这不是在琼朝发生的事,皇帝也不是琼朝的皇帝,但是民不议官,更何况议论的还是皇上,
稍有不慎可能就不仅是考试评等的问题,而是事关脑袋的大事。
从现任皇帝这些年的作为来看,他励精图治,重视农耕,说上去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自古做臣子的跟了皇帝多年都不能猜出来他的心性,方弛远也不会傻到仅凭这一点表面上的东西就敢大家指责皇帝的不是,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还有老师,父母,宗族,他总不是为了一个人在读书。
和他一样,方弛远只稍微偏了些头,就发现周围的几个人也都在研磨沉思,没有一个有动笔的打算。
“果然都是老狐狸。”方弛远笑笑,也开始一边研磨一边思考了起来。
这个典故是拿江南说事,江南土地肥沃,在琼朝素有天下米仓之说,琼朝皇帝历来都格外重视,能在江南占有一席之地的大臣,不少都是皇上面前的红人。
可是方弛远回忆了一下近些年来琼朝发生的大事,除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旱灾,近些年一直风调雨顺,虽然也有一些小灾患,但都影响不大,一时间方弛远把皇帝的注意点是关注农耕的想法从脑海里排了出去。
除了江南这个地名之外,其他的就是皇帝、水患、赏赐、官员这几个关键词,首先水患和皇帝基本上都可以排除掉了,没有什么能联系起来的事情。
再仔细审读了一下题目,在赏赐和官员做虚弄假之中,方弛远选择了后者。
“你叫方弛远?”
寂静的大殿当中,方弛远正在沉思之时,皇上忽然停在方弛远面前询问。
“是,草民方弛远。”方弛远低着头,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是表面上却丝毫不乱。
“都已经两刻钟了,你还没动笔?”皇帝饶有兴趣的问。
“我…草民一时间还没捋清思路,所以就没动笔。”
“小小年纪倒是如此沉稳。”皇上轻笑一声,略带满意的说:“如此甚好,只是也少了一些朝气。”
“多谢圣上。”方弛远行了一礼。
皇帝轻轻点了一下头,便不再问他继续向下走去。
此时满堂的人也是各个心里不停的盘算着,方弛远是皇上这么半天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虽然是因为方弛远的年龄是这一届中最小的,但是终究给皇上留下了些印象,不似他们还未曾在皇上面前留名。
皇帝公务繁忙,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等一天,离考试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时辰,皇上就带人离开了大殿。
参定题目,方弛远就开始笔走龙蛇的写了起来,等皇上离开的时候,他已写好了开头,看着开头洋洋洒洒对事件的分析,方弛远停了下来。
“有对官员弄虚作假的贬斥,有为皇帝开脱的言行,有对时局利弊的判断……”方弛远皱眉,到底少了些什么呢。
方弛远殿试之前曾对过往的殿试题目都看过一遍,其中有对即将新晋进士们在为官方便的考查,有询问他们对当下时局的看法,但是无论怎么样都会和当时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说白了就是皇帝要选一批能否为他接下来打算的事情有益的人,很明显,从这个题目里,方弛远看不出来皇帝想干什么。
“皇帝想干什么?”方弛远突然醒悟过来,这些年皇帝励精图治,发展农耕不就是为了加强边防甚至扩展领土吗?虽然天下太平数载,皇帝要在此时兴起战火必定会被天下百姓指责,但是今年西南地区的贼寇早已蠢蠢欲动,若是能有一个动手的借口,那么西南战火只是早晚的事情。
想到这里,方弛远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方弛远拿起笔,把先前的答卷摒弃掉,抬笔在答卷上写下了自己对整治江南,发展农耕的重要性,其间不仅不对皇帝的行为有任何鞭笞,反而大肆赞扬,极大的突出江南在全国的地位,力图让皇帝也看到江南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中午,旁人都在吃饭,皇宫里的饭食要比贡院好的太多,至少每个人都有两个馒头一碗汤,馒头很大而且里面放了馅,虽是包子的实质,却是馒头的样子,方弛远看了笑了笑,狠狠的一口咬了下去。
傍晚申时交卷,方弛远第一次有种在用毕生所学去答一份试卷的感慨,他略带疲惫的出了宫门,楚赢在后面叫住了他:“方兄弟。”
“楚兄!”
楚赢快步走到方弛远跟前,也是一脸疲惫的说:“人说殿试最费心神,没想到也最费体力,正正站了一整个白昼都没能休息。”
“虽然苦,但总有人会想着往里走……”方弛远回头看了一眼夕阳下的宫门,朱红色的墙壁在夕阳的返照下泛着金红色的光,他摇头笑了笑,回头和楚赢一起肩并肩往外走。
中途又一起说了会话,约定好以后一同聚聚,方弛远看见了站在马车边打盹的石头。
可能是周围人声开始噪杂,还没等方弛远走过去,石头就自己醒了。
“少爷!”石头高兴的朝方弛远挥挥手,“这边呢。”
在马上上坐了一路,下车的时候,方弛远是被石头扶着进的屋子,只因站了一天,仅在马车上休息了一会他就感觉腿用不上劲了。
“弛远!”方喜云虽然腿伤还未全好,却还是第一个跑出来迎接他的人。
“先进去坐下,坐下。”
方喜云看着方弛远疲惫的样子,本来兴奋激动的表情立马变成了担心,他把方弛远扶着做了下去,有些喜极而泣的说:“这下好了,以后就都好了。”
“是啊,伯父。”仝歌在边上笑着看着方喜云:“以后就都好了。
第75章 殿试结果(上)
“夫人, 这有方少爷的邀约。”仝歌正在哄着宝儿, 忽然有下人急急忙忙跑过来对她说。
“不是问过弛远, 说都退了吗,他最近不想出去。”仝歌一边逗宝儿一边回道。
“这个不是文会的邀约, 是鸿胪寺钱启钱大人发来的,说是和李云长李老先生许久未见,想邀请方弛远去叙叙旧。”
“和老师叙旧邀弛远去干嘛?”仝歌接过请柬, 想了想还是没有打开, 又递还给了下人说:“你拿着去找弛远问问,他要是去就来回我一声。”
“是。”下人领命跑了出去。
留下仝歌一个人在那里静静的有些发呆,若是真的想李云长邀请楚正则不是更好,毕竟楚正则跟着李云长的时间更久一些,想要叙旧谈的东西也更多。仝歌想了一会就不想了, 不管怎样, 方弛远和钱启有关系总归都是好事一件,没必要在胡乱猜测。
这边下人跑到竹屋, 石头正陪着方弛远在屋外面看书。
“方少爷。”下人恭恭敬敬的把请柬递给方弛远:“鸿胪寺钱大人约您明日辰时前去做客,说是想与您叙叙旧。”
方弛远脑子转了两下, 想起在茶楼的见闻, 他尴尬的笑了笑, 就想着先把这次拒了, 等以后再去请罪, 就对下人说:“你先回了话说我感了风寒, 怕把病气过给他家老爷, 等以后再去赔罪。”
“是,少爷。”下人转身离开。
方弛远掀开请柬看了一眼,考虑着又把它放在了石桌上。
下人去回了钱家的小厮,然后又回到了仝歌处:“夫人,方少爷没去钱府,他给回绝了。”
仝歌皱眉,“你可知道为什么?”
下人看着仝歌摇摇头。
“好,你下去吧。”仝歌抱着宝儿玩了一会,就放下了手中的库房存单,本来她是想为方弛远准备一份前去钱府的礼物的,现在看来怕是不用了。
殿试之后还需五天才能出了结果,方弛远一时无事,科举走到这一步他心里也没有多少担心了,考的好考的不好,他多少都是一个小官,最初想让家里生活好一点的想法,如今也算达到了。
只是方喜云耐不住,殿试结果还没出来,他已经把方弛远过了会试的结果写成信给寄了家里,一式两份,花了银子托人送的,大概两个月多家里就能收到了。
这天楚正则从翰林院回了家,仝歌就把钱启邀请方弛远的事说了。
“我听钱大人说想老师了,估计也是借口,不然就解释不清钱大人为什么邀的是弛远而不是你了。”
“这哪有什么好多想的。”楚正则笑笑:“钱家的女儿今年也有16了,和弛远同岁,还没定亲呢。”
“哦!”仝歌好像突然明白了一眼拍拍自己的脑袋,最近钱启看榜选亲的事已经在京中的妇人圈子里传遍了,她多多少少有些听闻,不过这种事年年都有,也不是钱启这一家,所以也没有多少侮辱的意思。
“钱婉儿你最近可曾见过?”
仝歌听了楚正则的问话就说:“你是想为弛远做媒?”
“弛远已经十六了,按理说也该说亲了,只是碍于弛远的身份出身,我也未敢把这事和他挑明了说。”
楚正则的话仝歌明白,方弛远现在虽然说年少有成,但是家庭出身不好,高不成低不就,殿试结果又没出来,除非是前三甲可能会有官员把女儿嫁过来,赌他以后的前程,否则还真没有人愿意把女儿低嫁给他。
“三品的光禄寺卿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见到皇上的,若是弛远能娶了钱婉也是美事一桩。”
“还是要看弛远的意思。”楚正则点点头,“我看弛远也不像是留恋官场上的人,他以后如何选,还是再等等他的意思吧。”
“也是,殿试结果还没出,若是进了前三甲也不一定呢。”
五月十八日,受皇上召见的旨意,方弛远混在一群儒生之间,跟着引路的太监后面进了金銮殿,金銮殿是大臣上朝的地方,修建的比保和殿更加恢宏,金銮殿外形方弛远只来得及匆匆看了一眼就进了宫殿。
“草民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跟着人一起在下方叩了首,等皇帝命令一下,方弛远才起身站好。
他们这次录取的贡生总共有三百二十七人,在历朝历代中不算多也不算少,一排九个的站着,一直站到了大殿外面。方弛远会试第五名,因此得站第一排第五个行列,正对着皇帝陛下的座椅。
“会试已过,你们都是从天下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国家的栋梁!”皇帝俯身看着下面的众人,“经此殿试,之后你们就要被安排到朝中各处任职,此后你们需谨遵君子章法,儒家礼仪,在朝为官要遵守朝廷法度!”
皇帝□□一番之后,就不再多说,下方的一位大臣适时走上来朝皇上弯了一下腰,然后对下方众人喊到:“丰瑞八十七年,殿试由皇帝陛下监证,内阁学士审阅,现评价出优越者前十,请上前一步。”
历朝历代殿试,皇上并不会亲阅所有考生的试卷,只有前十名答卷有幸被皇上观看,然后评定排名,会在皇上面前稍微留有印象,至于其他人,就无缘前三甲了。
“张弛、林夕道、赵经纬、徐家耀、方弛远……”
听到自己的名字,方弛远保持着镇定的步伐向前走了两步,后方的人或有艳羡或有嫉妒,但是都不敢声张,只有默默的低着头。
等那个大臣把名字诵读完毕之后,皇上的席案上也摆好了他们的答卷,这些答卷皇帝均已看过,谁该排在什么名次,他心里都有打算。
“张弛。”皇帝轻轻的点了一下最被阅卷官看到的名字。
下方张弛立马跪下叩首道:“草民在。”
“你师从黄珂?”皇帝直接开口问道。
“对,草民是老师的最后一个弟子。”
听了张弛的话,皇帝点了点头,让他起来,第二次竟然直接叫住了方弛远的名字:“听说你年少成名,还能过目不忘?”
方弛远立马跪下说:“草民只是刚刚受完了老师的教诲,担不起成名二字,过目不忘也有些夸大。”
“哦?”皇帝来了兴趣:“你说怎么个夸大法?”
“我并不是过目不忘,若是新读一篇文章,也只能记个两三日罢了,若两三日不看,也就记不住多少了。”
“去。”皇帝听了方弛远的话,抬手递了一张纸给了身边的太监,太监接过后,恭恭敬敬的乘了下来。
看方弛远跪着接过纸张,皇帝道:“平身吧。”
“谢皇上。”方弛远抬头稍微看了皇上一眼,看他注视着自己,心里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对着稿子看了出来。
回到家和方喜云说起,方弛远还被方喜云询问了好多细节, 方弛远由此仔细回忆,倒是把保和殿的样子在心里记得了清清楚楚。
殿试只考策问, 应试者自黎明入, 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 然后才会颁发策题, 五月十三日, 方弛远穿着新做的衣裳, 整理了发髻, 在方喜云和石头两人的目送下随着人群再次入了保和殿。
和上次不同的是,经过一系列礼仪之后,皇上也亲自过来了,大殿里安静的可怕,皇上只开口说了两句话,但是声如鸿雷,方弛远虽然未抬头但也觉得可能是和宫里的建筑结构有关,他静静的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在宫里太监点名的时候,竟然连皇上的脸也没看清。
在小小的人群里站着,方弛远可以说是最显眼也可以说是不显眼,周围的人和他差不多,终于,点名的太监念完了,方弛远到了自己指定的地方等着发卷。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步都没有差错。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会用五种记号做为评等,得“圆形”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圆形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一切照旧,方弛远拿到题目,也并未曾动笔,按照规定他要等宣示官发号统一口令,才能开始答题。
他低眉看了一下题目,按照以往,制策题目题长多为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但此并不作为规定,有时题长也可达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而考生答卷一般在2000字左右。
这次的题目大致意思是说皇上有次江南之行,发现江南人家处处稻香鱼肥,百姓安居,民生富足,他不禁龙颜大悦,回朝后大加赞赏,不仅提拔赏赐了江南地区的多数官员,还发了一篇昭告赞赏的文书,让各地多加学习。但是后期江南水患,却又发现作为国家米仓的江南,竟然连救济之粮都没有,不禁震怒非常,命人严查当地官员,一时间牵连深广。
这次的策问竟绕开了当地官员,直接让评价这个皇帝的行为。
方弛远拿到题目,手都抖了三抖,这个故事他曾在史籍上看到过,虽然这不是在琼朝发生的事,皇帝也不是琼朝的皇帝,但是民不议官,更何况议论的还是皇上,
稍有不慎可能就不仅是考试评等的问题,而是事关脑袋的大事。
从现任皇帝这些年的作为来看,他励精图治,重视农耕,说上去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自古做臣子的跟了皇帝多年都不能猜出来他的心性,方弛远也不会傻到仅凭这一点表面上的东西就敢大家指责皇帝的不是,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还有老师,父母,宗族,他总不是为了一个人在读书。
和他一样,方弛远只稍微偏了些头,就发现周围的几个人也都在研磨沉思,没有一个有动笔的打算。
“果然都是老狐狸。”方弛远笑笑,也开始一边研磨一边思考了起来。
这个典故是拿江南说事,江南土地肥沃,在琼朝素有天下米仓之说,琼朝皇帝历来都格外重视,能在江南占有一席之地的大臣,不少都是皇上面前的红人。
可是方弛远回忆了一下近些年来琼朝发生的大事,除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旱灾,近些年一直风调雨顺,虽然也有一些小灾患,但都影响不大,一时间方弛远把皇帝的注意点是关注农耕的想法从脑海里排了出去。
除了江南这个地名之外,其他的就是皇帝、水患、赏赐、官员这几个关键词,首先水患和皇帝基本上都可以排除掉了,没有什么能联系起来的事情。
再仔细审读了一下题目,在赏赐和官员做虚弄假之中,方弛远选择了后者。
“你叫方弛远?”
寂静的大殿当中,方弛远正在沉思之时,皇上忽然停在方弛远面前询问。
“是,草民方弛远。”方弛远低着头,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是表面上却丝毫不乱。
“都已经两刻钟了,你还没动笔?”皇帝饶有兴趣的问。
“我…草民一时间还没捋清思路,所以就没动笔。”
“小小年纪倒是如此沉稳。”皇上轻笑一声,略带满意的说:“如此甚好,只是也少了一些朝气。”
“多谢圣上。”方弛远行了一礼。
皇帝轻轻点了一下头,便不再问他继续向下走去。
此时满堂的人也是各个心里不停的盘算着,方弛远是皇上这么半天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虽然是因为方弛远的年龄是这一届中最小的,但是终究给皇上留下了些印象,不似他们还未曾在皇上面前留名。
皇帝公务繁忙,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等一天,离考试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时辰,皇上就带人离开了大殿。
参定题目,方弛远就开始笔走龙蛇的写了起来,等皇上离开的时候,他已写好了开头,看着开头洋洋洒洒对事件的分析,方弛远停了下来。
“有对官员弄虚作假的贬斥,有为皇帝开脱的言行,有对时局利弊的判断……”方弛远皱眉,到底少了些什么呢。
方弛远殿试之前曾对过往的殿试题目都看过一遍,其中有对即将新晋进士们在为官方便的考查,有询问他们对当下时局的看法,但是无论怎么样都会和当时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说白了就是皇帝要选一批能否为他接下来打算的事情有益的人,很明显,从这个题目里,方弛远看不出来皇帝想干什么。
“皇帝想干什么?”方弛远突然醒悟过来,这些年皇帝励精图治,发展农耕不就是为了加强边防甚至扩展领土吗?虽然天下太平数载,皇帝要在此时兴起战火必定会被天下百姓指责,但是今年西南地区的贼寇早已蠢蠢欲动,若是能有一个动手的借口,那么西南战火只是早晚的事情。
想到这里,方弛远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方弛远拿起笔,把先前的答卷摒弃掉,抬笔在答卷上写下了自己对整治江南,发展农耕的重要性,其间不仅不对皇帝的行为有任何鞭笞,反而大肆赞扬,极大的突出江南在全国的地位,力图让皇帝也看到江南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中午,旁人都在吃饭,皇宫里的饭食要比贡院好的太多,至少每个人都有两个馒头一碗汤,馒头很大而且里面放了馅,虽是包子的实质,却是馒头的样子,方弛远看了笑了笑,狠狠的一口咬了下去。
傍晚申时交卷,方弛远第一次有种在用毕生所学去答一份试卷的感慨,他略带疲惫的出了宫门,楚赢在后面叫住了他:“方兄弟。”
“楚兄!”
楚赢快步走到方弛远跟前,也是一脸疲惫的说:“人说殿试最费心神,没想到也最费体力,正正站了一整个白昼都没能休息。”
“虽然苦,但总有人会想着往里走……”方弛远回头看了一眼夕阳下的宫门,朱红色的墙壁在夕阳的返照下泛着金红色的光,他摇头笑了笑,回头和楚赢一起肩并肩往外走。
中途又一起说了会话,约定好以后一同聚聚,方弛远看见了站在马车边打盹的石头。
可能是周围人声开始噪杂,还没等方弛远走过去,石头就自己醒了。
“少爷!”石头高兴的朝方弛远挥挥手,“这边呢。”
在马上上坐了一路,下车的时候,方弛远是被石头扶着进的屋子,只因站了一天,仅在马车上休息了一会他就感觉腿用不上劲了。
“弛远!”方喜云虽然腿伤还未全好,却还是第一个跑出来迎接他的人。
“先进去坐下,坐下。”
方喜云看着方弛远疲惫的样子,本来兴奋激动的表情立马变成了担心,他把方弛远扶着做了下去,有些喜极而泣的说:“这下好了,以后就都好了。”
“是啊,伯父。”仝歌在边上笑着看着方喜云:“以后就都好了。
第75章 殿试结果(上)
“夫人, 这有方少爷的邀约。”仝歌正在哄着宝儿, 忽然有下人急急忙忙跑过来对她说。
“不是问过弛远, 说都退了吗,他最近不想出去。”仝歌一边逗宝儿一边回道。
“这个不是文会的邀约, 是鸿胪寺钱启钱大人发来的,说是和李云长李老先生许久未见,想邀请方弛远去叙叙旧。”
“和老师叙旧邀弛远去干嘛?”仝歌接过请柬, 想了想还是没有打开, 又递还给了下人说:“你拿着去找弛远问问,他要是去就来回我一声。”
“是。”下人领命跑了出去。
留下仝歌一个人在那里静静的有些发呆,若是真的想李云长邀请楚正则不是更好,毕竟楚正则跟着李云长的时间更久一些,想要叙旧谈的东西也更多。仝歌想了一会就不想了, 不管怎样, 方弛远和钱启有关系总归都是好事一件,没必要在胡乱猜测。
这边下人跑到竹屋, 石头正陪着方弛远在屋外面看书。
“方少爷。”下人恭恭敬敬的把请柬递给方弛远:“鸿胪寺钱大人约您明日辰时前去做客,说是想与您叙叙旧。”
方弛远脑子转了两下, 想起在茶楼的见闻, 他尴尬的笑了笑, 就想着先把这次拒了, 等以后再去请罪, 就对下人说:“你先回了话说我感了风寒, 怕把病气过给他家老爷, 等以后再去赔罪。”
“是,少爷。”下人转身离开。
方弛远掀开请柬看了一眼,考虑着又把它放在了石桌上。
下人去回了钱家的小厮,然后又回到了仝歌处:“夫人,方少爷没去钱府,他给回绝了。”
仝歌皱眉,“你可知道为什么?”
下人看着仝歌摇摇头。
“好,你下去吧。”仝歌抱着宝儿玩了一会,就放下了手中的库房存单,本来她是想为方弛远准备一份前去钱府的礼物的,现在看来怕是不用了。
殿试之后还需五天才能出了结果,方弛远一时无事,科举走到这一步他心里也没有多少担心了,考的好考的不好,他多少都是一个小官,最初想让家里生活好一点的想法,如今也算达到了。
只是方喜云耐不住,殿试结果还没出来,他已经把方弛远过了会试的结果写成信给寄了家里,一式两份,花了银子托人送的,大概两个月多家里就能收到了。
这天楚正则从翰林院回了家,仝歌就把钱启邀请方弛远的事说了。
“我听钱大人说想老师了,估计也是借口,不然就解释不清钱大人为什么邀的是弛远而不是你了。”
“这哪有什么好多想的。”楚正则笑笑:“钱家的女儿今年也有16了,和弛远同岁,还没定亲呢。”
“哦!”仝歌好像突然明白了一眼拍拍自己的脑袋,最近钱启看榜选亲的事已经在京中的妇人圈子里传遍了,她多多少少有些听闻,不过这种事年年都有,也不是钱启这一家,所以也没有多少侮辱的意思。
“钱婉儿你最近可曾见过?”
仝歌听了楚正则的问话就说:“你是想为弛远做媒?”
“弛远已经十六了,按理说也该说亲了,只是碍于弛远的身份出身,我也未敢把这事和他挑明了说。”
楚正则的话仝歌明白,方弛远现在虽然说年少有成,但是家庭出身不好,高不成低不就,殿试结果又没出来,除非是前三甲可能会有官员把女儿嫁过来,赌他以后的前程,否则还真没有人愿意把女儿低嫁给他。
“三品的光禄寺卿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见到皇上的,若是弛远能娶了钱婉也是美事一桩。”
“还是要看弛远的意思。”楚正则点点头,“我看弛远也不像是留恋官场上的人,他以后如何选,还是再等等他的意思吧。”
“也是,殿试结果还没出,若是进了前三甲也不一定呢。”
五月十八日,受皇上召见的旨意,方弛远混在一群儒生之间,跟着引路的太监后面进了金銮殿,金銮殿是大臣上朝的地方,修建的比保和殿更加恢宏,金銮殿外形方弛远只来得及匆匆看了一眼就进了宫殿。
“草民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跟着人一起在下方叩了首,等皇帝命令一下,方弛远才起身站好。
他们这次录取的贡生总共有三百二十七人,在历朝历代中不算多也不算少,一排九个的站着,一直站到了大殿外面。方弛远会试第五名,因此得站第一排第五个行列,正对着皇帝陛下的座椅。
“会试已过,你们都是从天下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国家的栋梁!”皇帝俯身看着下面的众人,“经此殿试,之后你们就要被安排到朝中各处任职,此后你们需谨遵君子章法,儒家礼仪,在朝为官要遵守朝廷法度!”
皇帝□□一番之后,就不再多说,下方的一位大臣适时走上来朝皇上弯了一下腰,然后对下方众人喊到:“丰瑞八十七年,殿试由皇帝陛下监证,内阁学士审阅,现评价出优越者前十,请上前一步。”
历朝历代殿试,皇上并不会亲阅所有考生的试卷,只有前十名答卷有幸被皇上观看,然后评定排名,会在皇上面前稍微留有印象,至于其他人,就无缘前三甲了。
“张弛、林夕道、赵经纬、徐家耀、方弛远……”
听到自己的名字,方弛远保持着镇定的步伐向前走了两步,后方的人或有艳羡或有嫉妒,但是都不敢声张,只有默默的低着头。
等那个大臣把名字诵读完毕之后,皇上的席案上也摆好了他们的答卷,这些答卷皇帝均已看过,谁该排在什么名次,他心里都有打算。
“张弛。”皇帝轻轻的点了一下最被阅卷官看到的名字。
下方张弛立马跪下叩首道:“草民在。”
“你师从黄珂?”皇帝直接开口问道。
“对,草民是老师的最后一个弟子。”
听了张弛的话,皇帝点了点头,让他起来,第二次竟然直接叫住了方弛远的名字:“听说你年少成名,还能过目不忘?”
方弛远立马跪下说:“草民只是刚刚受完了老师的教诲,担不起成名二字,过目不忘也有些夸大。”
“哦?”皇帝来了兴趣:“你说怎么个夸大法?”
“我并不是过目不忘,若是新读一篇文章,也只能记个两三日罢了,若两三日不看,也就记不住多少了。”
“去。”皇帝听了方弛远的话,抬手递了一张纸给了身边的太监,太监接过后,恭恭敬敬的乘了下来。
看方弛远跪着接过纸张,皇帝道:“平身吧。”
“谢皇上。”方弛远抬头稍微看了皇上一眼,看他注视着自己,心里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对着稿子看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