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松了一口气。他打开那香毬,看见内侧镂金花鸟纹之间不起眼处用小篆刻了两个字:光仁。
李光仁,已故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本因太子谋逆全家被流放至巴州,于去年刚刚放还长安,更名李守礼,封嗣雍王。而他的父亲李贤,当年就是因被诬陷刺杀了明崇俨而被废,自尽于巴州。
当年李崔巍初来洛阳,受命于武后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去暗杀国师明崇俨。
李贤是被诬陷的,这点他比谁都清楚。然而,垂拱元年太子李贤旧案的昭雪,却也是他上书促成。李光仁今日杀他或是救他,都不过是天命昭昭。
香席被撤下,不经意间,室内已掌灯。昏黄华美的灯火下,流水的宴席一道道呈上来。而得到雅席入场资格的宾客们,则由宫人引着,走到屏风后面去。
穿过一道道帘帷,尽头的殿内已点起了灯,将四壁照得亮堂堂。然而李崔巍却注意到,这殿内四处密不透风,只有一道门与外界相连。壁上涂满辛辣香料,是前朝传说中的椒房壁。
宾客们坐下之后,宫人悉数撤去,座中只剩十个客人与太平公主。幽幽灯烛将人的身影无限放大,投射到光洁墙面上。
公主抬手命人呈酒,不多时,各人面前都多了一盏酒,色泽纯白,气味醇厚,倒像是越州的米酒。李崔巍闻了闻,觉得有问题,掩袖喝酒时,将酒大半洒在了地上。
喝罢酒,公主即令人抬来十个宝箱,打开时,内中却只有十张纸笺。
“本宫今日,向各位借取商路一用,一月之后,完璧奉还。这纸笺上,盖着公主府的印信与本宫的亲笔。各位可在这纸笺上添写来日想与我讨的东西——美人、钱财、官位。只要诸位敢写,本宫便敢允诺。来日若是本宫失言,尽可以去圣上与太后面前,告我谋逆之罪。证据,就在列位手中。”
众人齐齐拜伏在地,口呼万死不辞。太平公主又和煦一笑:
“先前派采买宫人去各位商铺中购进阿芙蓉,也是为了试探诸位的诚意。能进得雅席之人,来日都是与本宫同生共死的亲信。”
她朝李崔巍深深看了一眼,而李崔巍却岿然不动。
果然如他所料,公主今日设席,是为了借用南市商贾们手中可汇通天下的商路,来为越王的叛军运送粮草。而他今日当场见过了密誓,又在名册上签了字,若是活着出去,便是共犯。
但他必须要活着出去。
(五)
李知容出了长寿寺,带伤走到了南市,想要典掉佩刀,换一匹驿马,即刻便去鸾仪卫。李太史想必等了她许久。
然而未及她走出南市,就因失血过多,昏倒在路旁。
昏倒之前,只看见一个浓眉大眼的陌生男子跑过来,口中还喊着她的名字。
再醒转时,她看见两张陌生面孔正围坐在她身边,一老一少,那年轻的就是方才救了她的人。简陋房舍内充满墨香,窗外的院中摊满了未干的书帖,墙上没有一丝空隙,也贴满了书帖。
她匆忙起身,问现在的时辰,担心李太史等她太久。那青年笑着又把她按回去:
“不愧是李太史中意的女子,也和他一般的不要命。”
她马上揪住他衣襟,问是怎么一回事。那人将她手掰开,正色道:“李太史去了太平公主宅斗香,说此行极为凶险,托我来南市寻你,交给你此……” 他作势要从怀袖中掏出什么,却迟疑了一下,又笑了笑:
“没什么,让在下转告容姑娘,等他回来。”
李知容下榻便走,还未及出门,方才一直袖手旁观的老者却将她叫住,要她等一等。
她回头,见那老者蹒跚走至书案前,从成山的卷轴中抽出一册,搓着手递给她,支支吾吾地开口:
“去公主府斗香,若无公主亲邀,连大门都不得进,除非是有持异宝进献之人。汝以此手卷去拜谒,就说……就说是王右军书帖。”
王右军亲笔的书帖,一大半都随着太宗下葬了昭陵,存世的亲笔十不存一,价值连城。
她展开手卷,却发现那字迹飘逸俊秀,矫若惊龙,比之王右军还像王右军。
她抬头谢过老者,却将书帖归还于他:
“先生书法当世罕见,不应被埋没,以右军书伪作存于世。容某想讨一幅先生自己的字,去公主府进献。”
老者眼睛顿时一亮,即刻在书案前翻检起来。不一会就找出一卷崭新的书册,小心翼翼地捧着交给她。
“我钻研二王几十余年,仅作此《书谱》,奈何因我官微言轻,屡次携《书谱》去高官家中拜谒,都被拒之门外。如今又获罪贬官,一介布衣,更无机会。”
“汝若是能将它呈于堂上诸公,让那些自诩擅书的庸才们知晓,天下第一的书道从未断绝,在下死也瞑目。”
她收下卷轴,询问老者的姓字。对方将沾满墨水的袍服理得端端正正,长揖回礼:
“在下,吴郡孙过庭。”?
她又朝青年道过谢,就走出门去。背后青年仍在无奈劝告老者:“孙参军,汝执着于书道几十载,也该放下。若是汝此生不能成名,书道从此埋没,无人知晓,又将如何?”
老者只是笑,笑得爽朗孤寂, ↑返回顶部↑
李光仁,已故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本因太子谋逆全家被流放至巴州,于去年刚刚放还长安,更名李守礼,封嗣雍王。而他的父亲李贤,当年就是因被诬陷刺杀了明崇俨而被废,自尽于巴州。
当年李崔巍初来洛阳,受命于武后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去暗杀国师明崇俨。
李贤是被诬陷的,这点他比谁都清楚。然而,垂拱元年太子李贤旧案的昭雪,却也是他上书促成。李光仁今日杀他或是救他,都不过是天命昭昭。
香席被撤下,不经意间,室内已掌灯。昏黄华美的灯火下,流水的宴席一道道呈上来。而得到雅席入场资格的宾客们,则由宫人引着,走到屏风后面去。
穿过一道道帘帷,尽头的殿内已点起了灯,将四壁照得亮堂堂。然而李崔巍却注意到,这殿内四处密不透风,只有一道门与外界相连。壁上涂满辛辣香料,是前朝传说中的椒房壁。
宾客们坐下之后,宫人悉数撤去,座中只剩十个客人与太平公主。幽幽灯烛将人的身影无限放大,投射到光洁墙面上。
公主抬手命人呈酒,不多时,各人面前都多了一盏酒,色泽纯白,气味醇厚,倒像是越州的米酒。李崔巍闻了闻,觉得有问题,掩袖喝酒时,将酒大半洒在了地上。
喝罢酒,公主即令人抬来十个宝箱,打开时,内中却只有十张纸笺。
“本宫今日,向各位借取商路一用,一月之后,完璧奉还。这纸笺上,盖着公主府的印信与本宫的亲笔。各位可在这纸笺上添写来日想与我讨的东西——美人、钱财、官位。只要诸位敢写,本宫便敢允诺。来日若是本宫失言,尽可以去圣上与太后面前,告我谋逆之罪。证据,就在列位手中。”
众人齐齐拜伏在地,口呼万死不辞。太平公主又和煦一笑:
“先前派采买宫人去各位商铺中购进阿芙蓉,也是为了试探诸位的诚意。能进得雅席之人,来日都是与本宫同生共死的亲信。”
她朝李崔巍深深看了一眼,而李崔巍却岿然不动。
果然如他所料,公主今日设席,是为了借用南市商贾们手中可汇通天下的商路,来为越王的叛军运送粮草。而他今日当场见过了密誓,又在名册上签了字,若是活着出去,便是共犯。
但他必须要活着出去。
(五)
李知容出了长寿寺,带伤走到了南市,想要典掉佩刀,换一匹驿马,即刻便去鸾仪卫。李太史想必等了她许久。
然而未及她走出南市,就因失血过多,昏倒在路旁。
昏倒之前,只看见一个浓眉大眼的陌生男子跑过来,口中还喊着她的名字。
再醒转时,她看见两张陌生面孔正围坐在她身边,一老一少,那年轻的就是方才救了她的人。简陋房舍内充满墨香,窗外的院中摊满了未干的书帖,墙上没有一丝空隙,也贴满了书帖。
她匆忙起身,问现在的时辰,担心李太史等她太久。那青年笑着又把她按回去:
“不愧是李太史中意的女子,也和他一般的不要命。”
她马上揪住他衣襟,问是怎么一回事。那人将她手掰开,正色道:“李太史去了太平公主宅斗香,说此行极为凶险,托我来南市寻你,交给你此……” 他作势要从怀袖中掏出什么,却迟疑了一下,又笑了笑:
“没什么,让在下转告容姑娘,等他回来。”
李知容下榻便走,还未及出门,方才一直袖手旁观的老者却将她叫住,要她等一等。
她回头,见那老者蹒跚走至书案前,从成山的卷轴中抽出一册,搓着手递给她,支支吾吾地开口:
“去公主府斗香,若无公主亲邀,连大门都不得进,除非是有持异宝进献之人。汝以此手卷去拜谒,就说……就说是王右军书帖。”
王右军亲笔的书帖,一大半都随着太宗下葬了昭陵,存世的亲笔十不存一,价值连城。
她展开手卷,却发现那字迹飘逸俊秀,矫若惊龙,比之王右军还像王右军。
她抬头谢过老者,却将书帖归还于他:
“先生书法当世罕见,不应被埋没,以右军书伪作存于世。容某想讨一幅先生自己的字,去公主府进献。”
老者眼睛顿时一亮,即刻在书案前翻检起来。不一会就找出一卷崭新的书册,小心翼翼地捧着交给她。
“我钻研二王几十余年,仅作此《书谱》,奈何因我官微言轻,屡次携《书谱》去高官家中拜谒,都被拒之门外。如今又获罪贬官,一介布衣,更无机会。”
“汝若是能将它呈于堂上诸公,让那些自诩擅书的庸才们知晓,天下第一的书道从未断绝,在下死也瞑目。”
她收下卷轴,询问老者的姓字。对方将沾满墨水的袍服理得端端正正,长揖回礼:
“在下,吴郡孙过庭。”?
她又朝青年道过谢,就走出门去。背后青年仍在无奈劝告老者:“孙参军,汝执着于书道几十载,也该放下。若是汝此生不能成名,书道从此埋没,无人知晓,又将如何?”
老者只是笑,笑得爽朗孤寂, ↑返回顶部↑
松了一口气。他打开那香毬,看见内侧镂金花鸟纹之间不起眼处用小篆刻了两个字:光仁。
李光仁,已故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本因太子谋逆全家被流放至巴州,于去年刚刚放还长安,更名李守礼,封嗣雍王。而他的父亲李贤,当年就是因被诬陷刺杀了明崇俨而被废,自尽于巴州。
当年李崔巍初来洛阳,受命于武后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去暗杀国师明崇俨。
李贤是被诬陷的,这点他比谁都清楚。然而,垂拱元年太子李贤旧案的昭雪,却也是他上书促成。李光仁今日杀他或是救他,都不过是天命昭昭。
香席被撤下,不经意间,室内已掌灯。昏黄华美的灯火下,流水的宴席一道道呈上来。而得到雅席入场资格的宾客们,则由宫人引着,走到屏风后面去。
穿过一道道帘帷,尽头的殿内已点起了灯,将四壁照得亮堂堂。然而李崔巍却注意到,这殿内四处密不透风,只有一道门与外界相连。壁上涂满辛辣香料,是前朝传说中的椒房壁。
宾客们坐下之后,宫人悉数撤去,座中只剩十个客人与太平公主。幽幽灯烛将人的身影无限放大,投射到光洁墙面上。
公主抬手命人呈酒,不多时,各人面前都多了一盏酒,色泽纯白,气味醇厚,倒像是越州的米酒。李崔巍闻了闻,觉得有问题,掩袖喝酒时,将酒大半洒在了地上。
喝罢酒,公主即令人抬来十个宝箱,打开时,内中却只有十张纸笺。
“本宫今日,向各位借取商路一用,一月之后,完璧奉还。这纸笺上,盖着公主府的印信与本宫的亲笔。各位可在这纸笺上添写来日想与我讨的东西——美人、钱财、官位。只要诸位敢写,本宫便敢允诺。来日若是本宫失言,尽可以去圣上与太后面前,告我谋逆之罪。证据,就在列位手中。”
众人齐齐拜伏在地,口呼万死不辞。太平公主又和煦一笑:
“先前派采买宫人去各位商铺中购进阿芙蓉,也是为了试探诸位的诚意。能进得雅席之人,来日都是与本宫同生共死的亲信。”
她朝李崔巍深深看了一眼,而李崔巍却岿然不动。
果然如他所料,公主今日设席,是为了借用南市商贾们手中可汇通天下的商路,来为越王的叛军运送粮草。而他今日当场见过了密誓,又在名册上签了字,若是活着出去,便是共犯。
但他必须要活着出去。
(五)
李知容出了长寿寺,带伤走到了南市,想要典掉佩刀,换一匹驿马,即刻便去鸾仪卫。李太史想必等了她许久。
然而未及她走出南市,就因失血过多,昏倒在路旁。
昏倒之前,只看见一个浓眉大眼的陌生男子跑过来,口中还喊着她的名字。
再醒转时,她看见两张陌生面孔正围坐在她身边,一老一少,那年轻的就是方才救了她的人。简陋房舍内充满墨香,窗外的院中摊满了未干的书帖,墙上没有一丝空隙,也贴满了书帖。
她匆忙起身,问现在的时辰,担心李太史等她太久。那青年笑着又把她按回去:
“不愧是李太史中意的女子,也和他一般的不要命。”
她马上揪住他衣襟,问是怎么一回事。那人将她手掰开,正色道:“李太史去了太平公主宅斗香,说此行极为凶险,托我来南市寻你,交给你此……” 他作势要从怀袖中掏出什么,却迟疑了一下,又笑了笑:
“没什么,让在下转告容姑娘,等他回来。”
李知容下榻便走,还未及出门,方才一直袖手旁观的老者却将她叫住,要她等一等。
她回头,见那老者蹒跚走至书案前,从成山的卷轴中抽出一册,搓着手递给她,支支吾吾地开口:
“去公主府斗香,若无公主亲邀,连大门都不得进,除非是有持异宝进献之人。汝以此手卷去拜谒,就说……就说是王右军书帖。”
王右军亲笔的书帖,一大半都随着太宗下葬了昭陵,存世的亲笔十不存一,价值连城。
她展开手卷,却发现那字迹飘逸俊秀,矫若惊龙,比之王右军还像王右军。
她抬头谢过老者,却将书帖归还于他:
“先生书法当世罕见,不应被埋没,以右军书伪作存于世。容某想讨一幅先生自己的字,去公主府进献。”
老者眼睛顿时一亮,即刻在书案前翻检起来。不一会就找出一卷崭新的书册,小心翼翼地捧着交给她。
“我钻研二王几十余年,仅作此《书谱》,奈何因我官微言轻,屡次携《书谱》去高官家中拜谒,都被拒之门外。如今又获罪贬官,一介布衣,更无机会。”
“汝若是能将它呈于堂上诸公,让那些自诩擅书的庸才们知晓,天下第一的书道从未断绝,在下死也瞑目。”
她收下卷轴,询问老者的姓字。对方将沾满墨水的袍服理得端端正正,长揖回礼:
“在下,吴郡孙过庭。”?
她又朝青年道过谢,就走出门去。背后青年仍在无奈劝告老者:“孙参军,汝执着于书道几十载,也该放下。若是汝此生不能成名,书道从此埋没,无人知晓,又将如何?”
老者只是笑,笑得爽朗孤寂,
李光仁,已故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本因太子谋逆全家被流放至巴州,于去年刚刚放还长安,更名李守礼,封嗣雍王。而他的父亲李贤,当年就是因被诬陷刺杀了明崇俨而被废,自尽于巴州。
当年李崔巍初来洛阳,受命于武后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去暗杀国师明崇俨。
李贤是被诬陷的,这点他比谁都清楚。然而,垂拱元年太子李贤旧案的昭雪,却也是他上书促成。李光仁今日杀他或是救他,都不过是天命昭昭。
香席被撤下,不经意间,室内已掌灯。昏黄华美的灯火下,流水的宴席一道道呈上来。而得到雅席入场资格的宾客们,则由宫人引着,走到屏风后面去。
穿过一道道帘帷,尽头的殿内已点起了灯,将四壁照得亮堂堂。然而李崔巍却注意到,这殿内四处密不透风,只有一道门与外界相连。壁上涂满辛辣香料,是前朝传说中的椒房壁。
宾客们坐下之后,宫人悉数撤去,座中只剩十个客人与太平公主。幽幽灯烛将人的身影无限放大,投射到光洁墙面上。
公主抬手命人呈酒,不多时,各人面前都多了一盏酒,色泽纯白,气味醇厚,倒像是越州的米酒。李崔巍闻了闻,觉得有问题,掩袖喝酒时,将酒大半洒在了地上。
喝罢酒,公主即令人抬来十个宝箱,打开时,内中却只有十张纸笺。
“本宫今日,向各位借取商路一用,一月之后,完璧奉还。这纸笺上,盖着公主府的印信与本宫的亲笔。各位可在这纸笺上添写来日想与我讨的东西——美人、钱财、官位。只要诸位敢写,本宫便敢允诺。来日若是本宫失言,尽可以去圣上与太后面前,告我谋逆之罪。证据,就在列位手中。”
众人齐齐拜伏在地,口呼万死不辞。太平公主又和煦一笑:
“先前派采买宫人去各位商铺中购进阿芙蓉,也是为了试探诸位的诚意。能进得雅席之人,来日都是与本宫同生共死的亲信。”
她朝李崔巍深深看了一眼,而李崔巍却岿然不动。
果然如他所料,公主今日设席,是为了借用南市商贾们手中可汇通天下的商路,来为越王的叛军运送粮草。而他今日当场见过了密誓,又在名册上签了字,若是活着出去,便是共犯。
但他必须要活着出去。
(五)
李知容出了长寿寺,带伤走到了南市,想要典掉佩刀,换一匹驿马,即刻便去鸾仪卫。李太史想必等了她许久。
然而未及她走出南市,就因失血过多,昏倒在路旁。
昏倒之前,只看见一个浓眉大眼的陌生男子跑过来,口中还喊着她的名字。
再醒转时,她看见两张陌生面孔正围坐在她身边,一老一少,那年轻的就是方才救了她的人。简陋房舍内充满墨香,窗外的院中摊满了未干的书帖,墙上没有一丝空隙,也贴满了书帖。
她匆忙起身,问现在的时辰,担心李太史等她太久。那青年笑着又把她按回去:
“不愧是李太史中意的女子,也和他一般的不要命。”
她马上揪住他衣襟,问是怎么一回事。那人将她手掰开,正色道:“李太史去了太平公主宅斗香,说此行极为凶险,托我来南市寻你,交给你此……” 他作势要从怀袖中掏出什么,却迟疑了一下,又笑了笑:
“没什么,让在下转告容姑娘,等他回来。”
李知容下榻便走,还未及出门,方才一直袖手旁观的老者却将她叫住,要她等一等。
她回头,见那老者蹒跚走至书案前,从成山的卷轴中抽出一册,搓着手递给她,支支吾吾地开口:
“去公主府斗香,若无公主亲邀,连大门都不得进,除非是有持异宝进献之人。汝以此手卷去拜谒,就说……就说是王右军书帖。”
王右军亲笔的书帖,一大半都随着太宗下葬了昭陵,存世的亲笔十不存一,价值连城。
她展开手卷,却发现那字迹飘逸俊秀,矫若惊龙,比之王右军还像王右军。
她抬头谢过老者,却将书帖归还于他:
“先生书法当世罕见,不应被埋没,以右军书伪作存于世。容某想讨一幅先生自己的字,去公主府进献。”
老者眼睛顿时一亮,即刻在书案前翻检起来。不一会就找出一卷崭新的书册,小心翼翼地捧着交给她。
“我钻研二王几十余年,仅作此《书谱》,奈何因我官微言轻,屡次携《书谱》去高官家中拜谒,都被拒之门外。如今又获罪贬官,一介布衣,更无机会。”
“汝若是能将它呈于堂上诸公,让那些自诩擅书的庸才们知晓,天下第一的书道从未断绝,在下死也瞑目。”
她收下卷轴,询问老者的姓字。对方将沾满墨水的袍服理得端端正正,长揖回礼:
“在下,吴郡孙过庭。”?
她又朝青年道过谢,就走出门去。背后青年仍在无奈劝告老者:“孙参军,汝执着于书道几十载,也该放下。若是汝此生不能成名,书道从此埋没,无人知晓,又将如何?”
老者只是笑,笑得爽朗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