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我高中过得很不愉快,虽然表面上趾高气扬的,可都是装样子。人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孤立了赵晓蕊,后来又被别人孤立,现在想想也都挺好笑的。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挺对不住赵晓蕊的,只希望她现在能过得好吧,不过我猜她是不会原谅我的。杨晓晨苦笑道。
    林杉没有再说下去,赵晓蕊应该不会想在她这一群名校的同学面前,交待自己这个二本生的近况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人都会成长,可青涩时期交的朋友,还是更走心吧。
    越成熟就越难交心,
    第47章 远大前程
    林聪,你以后什么打算啊?林杉问。
    自从交了男朋友后,林杉和林聪就很少联系了。林杉倒不是怕江河误会,所以刻意疏远异性朋友。江河知道林聪的存在,也表示理解他们之间的友谊。可她的话都跟江河说完了,不再有那么多话要跟林聪讲,学业又忙,不像大一时那样有大片空闲时间。所以,林杉竟然不知道林聪的去向。
    考研呗,本校。你呢?林聪问。
    我读博,清华的博士,已经拿到offer了。你考研考得怎么样啊?
    如果是旁人,她一定不会在自己已保送清华后,还询问他人考研结果,太容易被误解了,可对方是林聪,她想都没想就问了,她是真的关心他。
    就那样吧,实在不成,就工作。我大学期间,虽没你那么拼,可也闷头学了不少技术。比起学术,我也喜欢搞技术。只是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我觉得还是得读个研,不然影响以后的发展。林聪道。
    他们是在县一中旁的一家餐厅聚的餐,这会菜还没上,同学们都在交流各自的去向,直接工作的居多。高中同学大多都是农村人,初中时大多是当地乡镇中学的前三名,大多是家里人的骄傲,现在也大多是名校生,他们并非不适合读研,或者没机会读研,而是做选择时得考虑家境,像林杉这样任性读博的不多。
    林杉,你读博是什么方向啊?温迪问。
    数据挖掘。林杉道。
    挺好的方向啊,以后工作好找,待遇也不错。不像我们学医的,本硕博八年,毕业后还得攒经验,可得慢慢熬了。温迪道。
    选北医,你后悔了么?林杉终究还是问出口。
    当初温迪作为小县城的高考状元,没达到清北的录取线,却达到北医的录取线。班主任建议温迪报北医,因为这样这一届也算有考上清北的了,班主任带班也算有成绩,说出去也好听。班主任对温迪、林杉、方敏、林聪这几个前几名的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好,很偏心的好。他帮他们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纵容他们随意换座位,当他们成绩下降时,耐心地帮他们找原因——他比他们还关心他们的成绩。
    或许是因为不想让班主任失望吧,温迪最后报了北医。
    我从小就没有特别爱干的事,只是因为上进,习惯性地就好好学习,而自己也恰巧在学习上有些天分,所以一路走到了今天。高考填志愿时,我没有对学医感兴趣,也没有对学医不感兴趣。我了解自己,我有自信,我学什么都不会太差的。既然如此,那就报北医吧。反正我还能落下北大这块金字招牌,而去最高学府读书,也一直是我的梦想。温迪道。
    同学聚会后,没过几天弟弟放假了,爸爸也回来了,一家人回家过年,而林杉也听到了一个爆炸性的大新闻。
    祝鑫的爸爸,赌博把房子都输掉了。
    林杉一直不知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家乡,她17岁以前都呆在小县城里,14岁以前都呆在村里,像熟悉自己的身体那样熟悉家乡的一切。大一大二时,她刚去外面广阔的世界,见了许多新鲜事,对家乡更多的是看不上。她觉得家乡又小又破,家乡人见识短浅,碎嘴庸俗。她积极地融入城市,急于摆脱自己农村人的身份。可到大三大四,她心里却忽然有了乡愁,她能认识到北京和家乡的不同,却不再觉得家乡处处都不如北京,它们只是不一样。当然,农村和城市,本来就有诸多不同。她开始怀念小时候奶奶教自己剪的窗花,怀念小时候和小伙伴亲密无间的快乐时光,怀念夏夜明亮的满天繁星。她觉得农村人的童年,反而有更多的童趣。她还是能看到家乡的种种陋习,却不再仅仅想逃离,而是想为它做点什么。
    她自己就是留守儿童,所以她关心这一群体。她在知网上看了许多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却并不觉得有什么收获。留守儿童其实是很难简单地被几个形容词所概括的,缺爱,性格缺陷,是大多数文章里提到的关键词,可林杉都觉得和自己并不相符。身边的留守儿童,性格各异,大多数都不觉得爸妈不在家有什么,毕竟周围人都一样。而他们的父母,有很疼他们的,也有真的不怎么管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也是事出无奈,毕竟在小县城,除了体制内,就只有做生意了,县里没多少工厂,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让孩子在打工的地方上学的经济实力,一家人只能聚少离多。不过林杉 ↑返回顶部↑
    其实我高中过得很不愉快,虽然表面上趾高气扬的,可都是装样子。人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孤立了赵晓蕊,后来又被别人孤立,现在想想也都挺好笑的。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挺对不住赵晓蕊的,只希望她现在能过得好吧,不过我猜她是不会原谅我的。杨晓晨苦笑道。
    林杉没有再说下去,赵晓蕊应该不会想在她这一群名校的同学面前,交待自己这个二本生的近况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人都会成长,可青涩时期交的朋友,还是更走心吧。
    越成熟就越难交心,
    第47章 远大前程
    林聪,你以后什么打算啊?林杉问。
    自从交了男朋友后,林杉和林聪就很少联系了。林杉倒不是怕江河误会,所以刻意疏远异性朋友。江河知道林聪的存在,也表示理解他们之间的友谊。可她的话都跟江河说完了,不再有那么多话要跟林聪讲,学业又忙,不像大一时那样有大片空闲时间。所以,林杉竟然不知道林聪的去向。
    考研呗,本校。你呢?林聪问。
    我读博,清华的博士,已经拿到offer了。你考研考得怎么样啊?
    如果是旁人,她一定不会在自己已保送清华后,还询问他人考研结果,太容易被误解了,可对方是林聪,她想都没想就问了,她是真的关心他。
    就那样吧,实在不成,就工作。我大学期间,虽没你那么拼,可也闷头学了不少技术。比起学术,我也喜欢搞技术。只是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我觉得还是得读个研,不然影响以后的发展。林聪道。
    他们是在县一中旁的一家餐厅聚的餐,这会菜还没上,同学们都在交流各自的去向,直接工作的居多。高中同学大多都是农村人,初中时大多是当地乡镇中学的前三名,大多是家里人的骄傲,现在也大多是名校生,他们并非不适合读研,或者没机会读研,而是做选择时得考虑家境,像林杉这样任性读博的不多。
    林杉,你读博是什么方向啊?温迪问。
    数据挖掘。林杉道。
    挺好的方向啊,以后工作好找,待遇也不错。不像我们学医的,本硕博八年,毕业后还得攒经验,可得慢慢熬了。温迪道。
    选北医,你后悔了么?林杉终究还是问出口。
    当初温迪作为小县城的高考状元,没达到清北的录取线,却达到北医的录取线。班主任建议温迪报北医,因为这样这一届也算有考上清北的了,班主任带班也算有成绩,说出去也好听。班主任对温迪、林杉、方敏、林聪这几个前几名的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好,很偏心的好。他帮他们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纵容他们随意换座位,当他们成绩下降时,耐心地帮他们找原因——他比他们还关心他们的成绩。
    或许是因为不想让班主任失望吧,温迪最后报了北医。
    我从小就没有特别爱干的事,只是因为上进,习惯性地就好好学习,而自己也恰巧在学习上有些天分,所以一路走到了今天。高考填志愿时,我没有对学医感兴趣,也没有对学医不感兴趣。我了解自己,我有自信,我学什么都不会太差的。既然如此,那就报北医吧。反正我还能落下北大这块金字招牌,而去最高学府读书,也一直是我的梦想。温迪道。
    同学聚会后,没过几天弟弟放假了,爸爸也回来了,一家人回家过年,而林杉也听到了一个爆炸性的大新闻。
    祝鑫的爸爸,赌博把房子都输掉了。
    林杉一直不知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家乡,她17岁以前都呆在小县城里,14岁以前都呆在村里,像熟悉自己的身体那样熟悉家乡的一切。大一大二时,她刚去外面广阔的世界,见了许多新鲜事,对家乡更多的是看不上。她觉得家乡又小又破,家乡人见识短浅,碎嘴庸俗。她积极地融入城市,急于摆脱自己农村人的身份。可到大三大四,她心里却忽然有了乡愁,她能认识到北京和家乡的不同,却不再觉得家乡处处都不如北京,它们只是不一样。当然,农村和城市,本来就有诸多不同。她开始怀念小时候奶奶教自己剪的窗花,怀念小时候和小伙伴亲密无间的快乐时光,怀念夏夜明亮的满天繁星。她觉得农村人的童年,反而有更多的童趣。她还是能看到家乡的种种陋习,却不再仅仅想逃离,而是想为它做点什么。
    她自己就是留守儿童,所以她关心这一群体。她在知网上看了许多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却并不觉得有什么收获。留守儿童其实是很难简单地被几个形容词所概括的,缺爱,性格缺陷,是大多数文章里提到的关键词,可林杉都觉得和自己并不相符。身边的留守儿童,性格各异,大多数都不觉得爸妈不在家有什么,毕竟周围人都一样。而他们的父母,有很疼他们的,也有真的不怎么管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也是事出无奈,毕竟在小县城,除了体制内,就只有做生意了,县里没多少工厂,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让孩子在打工的地方上学的经济实力,一家人只能聚少离多。不过林杉

章节目录